1,五香油酥燒餅的五香粉配料
1.面粉一斤半。 2.可用酵母粉。 3.面粉加酵母粉5克,活軟面。 4.發(fā)酵1小時左右。zhidao 5.放少許油,至面能抓起來。 6.制作油酥。150克面粉加50克五香粉,鹽回適量。 7.油50克燒熱,倒入碗里。答 8.調(diào)制好的油酥。 9.面搟成長片。 10.鋪上油酥。 11.將面卷
細(xì)辣椒,草果,花椒,鹽,孜然粉。配比是2:1:1.5:1:1.5我家開調(diào)料店的,一般不會給外人講。如果滿意請采納,還有你懸賞真有點(diǎn)少
2,五香燒餅的做法和配方
用料主料面粉500克輔料植物油一碗鹽二勺香料適量五香粉二勺酷克適量五香燒餅的做法1.準(zhǔn)備好需要的配料2.水融開酵母粉,然后加到面粉里,攪拌成雪花狀揉合成團(tuán)3.面團(tuán)放在溫?zé)岬胤?,密封發(fā)酵約120分鐘左右,發(fā)酵好的面團(tuán)4.發(fā)酵好的面團(tuán)排氣,切成大小一致的面胚5.色拉油半碗放鹽,五香粉,十三香,酷客混合6.搟開一個面胚,搟的薄一些,抹上配料,從一邊卷起來7.卷好的餅胚8.搟開餅胚,慢慢的搟不然面皮會破9.鍋里加適量的油,小火烙餅
五香燒餅的做法:
天涼可使溫水,天熱可使涼水和面。十分之七的未發(fā)面加入十分之三的發(fā)面揉勻。將麻醬摻入香油,椒鹽和勻,卷在面片里,然后做成相等的小塊,用手按扁,中間再少抹點(diǎn)芝麻醬,周邊攏起,包成圓形,再按成小餅。刷水粘芝麻,再用搟面杖輕輕一搟。先在平鍋上烙到六成熟,再入烤箱里烤熟,熟后面呈金黃色。先烙烤無芝麻的一面。
3,五香燒餅的制作
原料:面粉500克,豬湯油125克,鹽8克,冷水250——275克,豬肉(五花肉)1250克,花椒、大料、肉寇、白芷、草果、丁香、紫寇等適量、蔥、姜適量。 制作方法: 1、將面粉用水調(diào)成較軟的面團(tuán),靜置一段時間。 2、將豬湯油中、加入100克面粉和鹽,調(diào)成軟酥。 3、將醒好的面團(tuán)下成100克的劑子,用小平仗稍搟,再用兩手抻一下,成一長35厘米、寬約5厘米的長方形,將軟酥抹在長條上,從一端向另一端迭起,成長方形,將兩邊用手壓一下后用搟面杖搟長、窩起,成一正方形,待用。 4、用搟面杖將生坯搟成橢圓、略成方型的餅坯,厚度約為半厘米。 5、放在餅鍋中,用180℃—200℃的溫度兩面刷油烙約4—5分鐘,表面起云盤花時即熟。 6、用刀從中間一切兩半,將層次打開,將醬好熏熟的熏肉,切成薄片或碎指甲片,蔥切成絲、香菜切成段,再將甜面醬抹在餅內(nèi),加入蔥絲、香菜末、肉片或肉末,即可食用。 特點(diǎn):外酥、里軟、肉香、蔥辣、醬、菜芳香。 附:1、將豬肉放在鍋中加入清水,以末過豬肉為宜,將香料、蔥、姜用料寶或紗布包好,投入到鍋中,用大火燒開,小火煮約2.5—3小時至肉酥爛撈出晾涼待用。 2、將熏鍋中加入白糖、茶葉,放入鋁屜,上面放上豬肉,至于火上、用大火燒至冒煙后,將毛巾將邊沿封嚴(yán)后,熄火,靜置5—10分鐘,即可
1、面粉加適量酵母和面,面要盡量和得軟一些,蓋上濕布或蓋子,讓面醒發(fā);
2、等面醒發(fā)至原來的2-3倍大,就可以做了;
3、將面略加揉一揉后,面不要揉的時間過長,以免影響面的醒發(fā)。用手把面壓扁,放上花椒面、鹽、油,向疊被子一樣,把面疊幾次,分成合適的大小,輕輕按扁成圓形,放進(jìn)電餅鐺烙熟即可。
1、酥皮的做法; 1 面粉加豬油搽成干油酥面.比例是2;1 2 面粉加水加豬油揉成水油面.比例是4;2;1 3 水油面包在油酥面的外面,搟成餅,就是酥皮了. 2、酥皮的做法有點(diǎn)麻煩,但是很容易成功,一般做出來就很好吃。 用普通面粉就可以。 1:酥皮 色拉油60G,面粉150G,水45G,細(xì)糖15G(我 開始以為糖太少了,其實(shí)是夠了,皮子還是不要很甜的好) 全部材料混合,揉成面團(tuán),揉到面光手光盆光,用保鮮膜包好,醒半個小時 2:酥油 面粉100G,色拉油50G 混合材料,能團(tuán)成團(tuán)就可以(我做的時候以為油太多了,其實(shí)酥油就是那么軟的) 保鮮膜包好醒半小時 3:把酥皮搟成面片包好酥油,壓扁搟平,再折疊幾次,搟薄,想要層數(shù)多一點(diǎn)就多折幾次搟平。 這樣酥皮就做好了,要用的時候就搟成薄片包上各種餡料就是各種小酥餅了,刷上蛋液,撒芝麻,用190度烤20分鐘的樣子就好了, 這個皮可以用來做榨菜鮮肉月餅和蛋撻。 一次用不完就用保鮮膜包好,可以冷藏起來以后用。 酥皮的做法制作原料: 高筋面粉100克、低筋面粉100克、砂糖100克、鹽25克、瑪琪琳150克、奶粉25克、冰水適量 制作流程: 1.高低筋面粉混合鹽、砂糖、奶粉、瑪琪琳50克,做個圓圈后將冰水加于面粉中央 2.以上材料攪拌均勻后揉成面團(tuán)備用 3.面團(tuán)搟成薄片,將100克的瑪琪琳包于面皮中 4.面皮對折包好瑪琪琳后用手輕輕壓扁 5.用搟面棍搟平面皮 6.搟平面皮后反復(fù)對折五次,用碗?;蚱骶哂〕尚秃髠溆?/div>
4,五香燒餅的調(diào)料怎么配做法
燒餅,面食,因餡料不同品種繁多。 用料: 普通面粉、發(fā)酵粉 、蔥花、鹽 、五香粉、孜然粉、食用油 五香燒餅的做法: 1、和面,發(fā)面,揉面,搟成面皮,抹上一層食用油2、撒鹽,撒蔥花、撒五香粉、撒孜然(不喜歡可以不放)、卷起,要稍用點(diǎn)兒力卷實(shí)、切劑子捏著兩端稍擰一下、壓扁 搟成面餅,不要太薄,靜置5分鐘 3、不沾鍋燒6成熱,入少量油,中小火,放入面餅蓋蓋兒 4、可在鍋中再少倒點(diǎn)兒油,晃動不粘鍋,讓油均勻一下,繼續(xù)蓋蓋兒燒。 5、成品。 注意:1、此餅直接吃就很香,可以配羊肉湯。2、很容易從中間片開,夾鹵肉、剪蛋、菜等吃更香。3、制作中可根據(jù)個人喜好調(diào)整調(diào)料。
看看能不能吃到,然后試試
雙色羊盤腸◎制作/包海民一黑一白,吃起來一個肉香,一個面爽,拼在一起也是面食和肉食的相宜搭配,最早由內(nèi)蒙西部傳過來的羊盤腸,樣子似乎有點(diǎn)原始,但是口感絕對的香醇,在科爾沁地區(qū)迅速普遍起來,成為蒙餐不可缺少的飲食代表之一。原料 羊肥腸、羊盤腸各100克,羊血500克,羊腩肉(肚皮的部分)400克,羊肚、羊肺各50克,蕎麥面200克。調(diào)料 熟豬油、蔥姜末、鹽各20克,蒜末、韭菜花10克,味精8克,白酒5克,花椒、八角各5克,雞蛋1個,自制蘸料40克,A料(鹽100克,白醋200克)。制作 將羊盤腸和羊肥腸分別用清水沖洗20分鐘,治凈,入清水中加A料腌制20分鐘,去掉膻味?!蛉獗P腸制作 1.將200克羊肉切手指塊,羊肺、羊肚切成大小一致的塊調(diào)和;加入花椒,姜、蔥各取一半,熬制成調(diào)味水,倒入切好的肉餡內(nèi),加白酒、鹽10克調(diào)和均勻,腌制20分鐘。2.將治凈的羊肥腸一頭系上,拿筷子塞入肉餡,灌的緊一點(diǎn),塞滿后兩頭系緊。3.肉盤腸入沸水中,小火煮制,約40分鐘即可?!蜓蜓P腸制作 1.將羊血、蕎面、蛋液充分混合,加入韭菜花、蔥姜蒜末各10克,熟豬油調(diào)拌均勻,成餡。2.羊盤腸一頭系好,另一頭用漏斗接好,灌入餡料,灌好后兩頭系緊。3.灌好的羊血盤腸入溫水中煮制,水溫約控制在60℃左右,隔5分鐘拿牙簽戳一下,待不出血水時既熟。肉盤腸和羊血腸制熟后,分別擺于盤兩側(cè),配以自制的蘸料上桌即可。◎自制蘸料 海鮮醬油20克,陳醋10克,大廚來蒜蓉辣醬5克,芫荽末3克混合即可。技術(shù)分析1.選擇羊體內(nèi)唯一的羊盤腸,且要擇選滑嫩厚實(shí)的盤腸,沖水時,要用小水沖洗以免破裂,溫水下鍋,低溫煮制,水溫過高容易造成血腸破裂。2.羊血要選擇新鮮的,新鮮的粘度較好,吃起來較嫩,不像凍過的羊血容易出水,在煮制時,易出現(xiàn)爆裂的現(xiàn)象。在山東德州,居住著很多滿族人。相傳,當(dāng)時德州城北住著一滿族大戶,主人叫吳三麻子,他們家喜歡享用一種美食,叫羊腸子。辛亥革命后,吳三麻子家道中落,成為貧民。為了維持生計,他只好每天擔(dān)起挑擔(dān)去街頭賣羊腸子。雖然他從來都不把羊腸子的作法傳給外面人,但不知什么原因,以前在他家干活的一個長工卻學(xué)會了羊腸子的制作技巧。后來,還是這個長工把羊腸子的制作方法泄露出來的。 我在德州上學(xué)期間,經(jīng)常跑到街上吃羊腸子。羊腸子是一種肉湯類美味,由羊腸子加熱湯互配而成。把羊血、淀粉、香料等攪勻,然后裝進(jìn)羊腸子里系緊,放到用羊骨髓、羊骨頭等熬成的濃湯里煮熟,撈出后鋸切成1厘米長的小段排在碗里,再撒些胡椒粉、辣椒油、香菜、鹽、味精等作料,最后從鍋里舀一勺熱湯澆在上面。這樣,泛著油花兒、冒著熱氣、飄著香味的羊腸子便做成了。 羊腸子和很多羊肉類美食一樣,受青睞的程度是受時令限制的。夏季,天氣炎熱,羊腸子的膻味較重,食客很少問津,所以在街頭也很難找到攤主。而每到冬天,大街小巷便會涌出很多小推車,羊腸子的香味從這些手推車的熱鍋里飄散出來,讓人忍不住就垂涎。 德州羊腸子只能在小販推著的小推車上才能買到,你看那羊腸車的陳列擺設(shè),就像一個完備的廚房,所有的家什都放在車上。車的前端是裝著碗筷的水桶和盛放佐料的小盆,車后摞著食客坐的小凳,中間是一只火爐,上面架著一口燒湯煮腸用的大鍋。出攤前,攤主先將羊腸一節(jié)節(jié)地灌好,把湯燒得滾開,這樣一到街頭便可以叫賣了。那些小販選好一個地方停下車后,把鍋蓋子一掀,食客很快就會聞香而至,小車的周圍便很快熱鬧起來。 羊腸子的價格便宜,滿滿一碗才兩塊錢,很受普通人的青睞。你看,在賣羊腸子的小車旁,圍桌而坐的各色人等都有,有三四歲的小孩兒,有白發(fā)蒼茫的老者,當(dāng)然也不乏時尚的青年男女。他們或三四人聚一起,圍桌坐定后,對著攤主喊一聲:“羊腸子,來一碗!”還未開吃,氣氛便已經(jīng)出來了。三兩分鐘不到,攤主就手腳麻利地把熱氣騰騰的羊腸子端上桌來。 羊腸子以它特有的神韻吸引著過往的客人。吃過羊腸子的人好像都有過同樣的經(jīng)歷,那就是:第一次是閉著眼睛吃——怕膻;第二次是瞇著眼吃——品味;第三次是瞪著眼吃——解饞。
5,烤制五香燒餅怎么做
最佳答案檢舉 “五香”,通常指烹調(diào)食物所用茴香、花椒、大料、桂皮、丁香等五種主要香料,即芒香類調(diào)味品。 沒有什么具體的配方。民間烹飪的時候,因?yàn)檎{(diào)料用量都很小,更不會精確的去稱了,民間家常菜的特點(diǎn),就在于一切并不像西餐一樣的完全定量的,憑感覺和經(jīng)驗(yàn)居多。 一般來說,大料和桂皮的重量要稍高一點(diǎn),花椒稍少一些即可。 現(xiàn)在市場上的五香調(diào)料,五香粉什么的,有的倒是有具體配方的,不過到底比例是多少,就屬于人家的商業(yè)機(jī)密了。其實(shí)我們自己按經(jīng)驗(yàn)和感覺來放的,不一定比他們差。 燒餅-- 燒餅是北京人愛吃的食品。燒餅是烙制的,絕大多數(shù)的烙制食品是用餅鐺烙后再加烘烤。其爐灶上口為圓形,有凹下的爐膛,直徑約二尺,爐口上安置餅鐺。其熱力為燃燒碎煤渣,以保持恒溫,與現(xiàn)今使用的烤箱不同。 芝麻醬燒餅:半發(fā)面。餅面上粘滿芝麻,餅瓤抹麻醬、撒椒鹽后卷折,故而多層。先在鐺上烙近半熟,再放入爐膛中烤之,出爐后外焦里嫩,酥軟可口。味微咸,直徑約兩寸。回民、漢民經(jīng)營此種面食者極為普遍。當(dāng)年稱早點(diǎn)鋪為“燒餅鋪”。有些飯館也焙燒餅用以佐餐,如較大的回民飯館每年自立秋后賣烤、涮羊肉者,其主食多為燒餅。 此外,用燒餅夾燒羊肉、醬牛肉、醬肘子(豬肉)、炸雞蛋、油馃等等皆屬美餐??傊?,它能與許多葷素成食配套。賣燒餅者多設(shè)店鋪或背筐油餅相伴而叫賣;或夜晚傍餛飩攤兒于路旁。 吊爐燒餅:此種燒餅多為回民鋪所制,用吊爐將餅坯烘烤,吊爐形如覆鍋以鐵板為底,用鐵鏈吊起,以木棍移動,爐內(nèi)燃碎煤渣。這種燒餅歷史悠久,清代楊米人所著《都門竹枝詞》中有“涼果炸糕既耳多,吊爐燒餅艾窩窩”之句。其特點(diǎn)是兩層厚皮,無瓤,這是為了夾肉或夾油馃而食。由于制作費(fèi)工,逐漸為芝麻醬燒餅所代替。 假吊爐燒餅:制作是不用吊爐而用餅鐺烙后烤熟。形與味皆似吊爐燒餅?;孛耧堭^烙此為了夾、烤羊肉而食。 卷酥餅:與芝麻醬燒餅味同形異。制法是將半發(fā)面搟成大片,抹勻麻醬,撒椒鹽卷成長卷,然后橫切成長約三寸、寬約二寸的長方塊,烙烤而成。糕點(diǎn)中亦有“卷酥”與此不同。 糖燒餅:以芝麻醬、紅糖糅于半發(fā)面內(nèi)烙烤而成,餅之上面粘滿芝麻。 油酥燒餅:內(nèi)無麻醬,餅面有芝麻,油大層多,味稍咸或?yàn)樘丘W。 澄沙燒餅:個小、薄皮,內(nèi)包澄沙餡(豆餡),餅的四周有一圈芝麻。烙熟后裂口露餡,別名“蛤饃吞蜜”。 蟹殼黃燒餅:南方制法。死面,個小甚酥。圓形者味咸,長圓形者有餡(紅糖餡、豆沙餡、干菜餡)。烙制時用烤爐,爐高約三尺,圓形(以一小缸圍以木板制成),爐頂有洞口,燒餅烙熟后用火鉗夾出,此種燒餅熱吃酥軟,涼吃難嚼。北海公園“仿膳”餐廳所售“肉末燒餅”與上述者近似。 缸爐燒餅:死面,長方形,層多,餅面上芝麻多。制法是將生坯貼于小缸之內(nèi)壁,缸下為文火烘烤而熟。熱吃香酥,制此者多為河北省石家莊一帶人。 燜爐燒餅:此種燒餅或可歸于糕點(diǎn)類中。油和面,圓形,個兒的大小與核桃相近,特點(diǎn)是十個連在一起,吃時掰開。所包之餡分:脂油(豬油)蔥花、干菜、豆沙、棗泥、桂花白糖、山楂白糖等等,其味各異。所用烤爐與烙蟹殼燒餅之爐類似。昔日“致美齋”與東安市場“遠(yuǎn)芳齋”制此馳名遠(yuǎn)近。另有,前門外鮮魚口小橋路南的“魁宜齋”所制者在南城一帶較有名氣。近年來,北京傳統(tǒng)糕點(diǎn)逐漸恢復(fù),渴盼“燜爐燒餅”重散芳香。 白馬蹄兒:發(fā)面,上下兩層皮,直徑兩寸余,餅面上芝麻稀疏,無咸味,與“焦圈兒”(油炸馃)配套而食。前些年鼓樓前尚有一店制此,購者排長隊(duì)以待烙就出爐,足見它極受食者歡迎,可惜今已無處覓得。 紅馬蹄兒:發(fā)面,瓤厚,內(nèi)有花椒鹽兒,直徑寸余。餅面上芝麻密集,刷有糖色,烤熟后色如晚霞,香味撲鼻。此外尚有“驢蹄兒”個兒稍小。各種馬蹄燒餅皆非烙熟,而是以爐灶烤熟,烤爐里膛以舊缸或琉璃瓦所砌成之。爐高一米余,寬約三尺,下層為熱源(燃碎煤),上層寬敞,四壁熾熱。制者以面坯蘸水后貼于爐頂爐壁上,烤熟后用鐵鏟將其鏟入小鐵勺內(nèi)取出。制作雖費(fèi)工,但食者百吃不厭?,F(xiàn)在烙馬蹄兒的手藝已失傳。 老北京的各種燒餅除上述者外,尚有雞油餅、麻圓等等帶芝麻之面食,屬于糕點(diǎn)類?! ∮蜅l-- 原料:普通粉5000克,礬、鹽比例相同,礬(冬季125克,夏季170克)、堿(冬季60克,春季70克,夏季85克),溫水(冬季3000克,夏季2750克)。 制作方法: 1、將礬、堿、鹽按比例兌好,碾碎放入盆內(nèi),加入溫水?dāng)嚢枞芑扇闋钜?,并生成大量的泡沫,且有響聲,再加入面粉攪拌成雪花狀,揣搗使其成為光滑柔軟有筋力的面團(tuán),用溫布或棉被蓋好,醒20至30分鐘,再揣搗一次,再疊面,如此3至4次,使面團(tuán)產(chǎn)生氣體,形成孔洞,達(dá)到柔順?! ?、案板上抹油,取面團(tuán)1/5放在案板上,拖拉成長條,用小面杖搟成1厘米厚、10厘米寬的長條,再用刀剁成1.5厘米寬的長條,將兩條摞在一起,用竹筷順長從中間壓實(shí)、壓緊,雙手輕捏兩頭,拉成長30厘米左右的長條,放入八成熱的油鍋中,邊炸邊翻動,使坯條鼓起來,豐滿膨脹酥脆,呈金黃色即成。制作原理:制作油條的面團(tuán)屬于礬、堿、鹽面團(tuán)。由于此種面團(tuán)反應(yīng)特殊,所以在成熟工藝上受到一定的限制,一般只適宜于高溫油炸方法,才能達(dá)到松軟酥脆的特點(diǎn)。面團(tuán)調(diào)制所摻入的明礬(白礬)、堿(純堿)、鹽(勁大的粗鹽)在水的作用下而產(chǎn)生氣體,使面團(tuán)達(dá)到膨松。在膨松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明礬和純堿,其反應(yīng)式是:KAI(SO4)412H2O+Na2CO3+H2O→AI(OH)3+Na2SO4+K2SO4+CO2↑+H2O 從上述反應(yīng)式中可以看出,面團(tuán)調(diào)制時所加入的明礬、堿在水的作用下發(fā)生化學(xué)反應(yīng),生成物為氫氧化鋁(又稱礬花),屬膠狀物質(zhì),使成品松軟;生成的硫酸鈉和硫酸鉀對人體無害,在面團(tuán)中不起作用。而在調(diào)面時所加入的食鹽,則起著增加面團(tuán)韌性和筋力的作用,便于制品的成型操作。由于氫氧化鋁和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共同作用,導(dǎo)致礬、堿、鹽膨松面團(tuán)制品的漲發(fā)。
面粉酵母粉放在容器里,用溫水和面揉光面團(tuán)、包上保鮮膜放溫暖處發(fā)酵50分鐘左右;發(fā)酵好的面團(tuán)分成等份一致的面劑子;油20ml 、酵母粉5g、 溫水200ml 、孜然粉一勺、胡椒粉二勺、五香粉二勺、鹽一大勺 淀粉三勺倒的一起拌勻備用;取一團(tuán)面搟成長條 、抹上步驟3的配料;從一端卷起邊卷邊拉伸面筋,一直向前卷,卷完立著按壓;擺放到烤盤里;預(yù)熱烤箱設(shè)置上下火,溫度160、時間25分鐘即可。
五香燒餅用料主料面粉500g調(diào)料食鹽適量調(diào)和油適量五香粉適量酵母(干)適量五香燒餅的做法1.面粉加上酵母,加適量水提前和成面團(tuán),餳發(fā)好,加干面粉排好氣。2.分成小劑子,搟成餅狀。灑上五香粉、鹽和油。3.讓五香粉和油鹽蘸滿整個餅。4.卷起來,把邊沿處捏緊。5.切成小段,豎起。6.按扁即可。7.電餅鐺加熱后,倒少許油,放五香餅,烙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