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粽子為什么要用白酒,粽子的做法和包法是什么

本文目錄一覽

1,粽子的做法和包法是什么

粽子的做法和包法:粽餡的調(diào)味,咸肉粽要先將新鮮的豬肉用少許味精、白糖、酒、鹽、生抽拌勻反復揉擦至調(diào)味品滲入豬肉再包。粽子的捆扎,不宜捆得太緊,松緊適度即可。粽的烹煮,煮粽子一定要水滾以后才落粽子,水要浸過粽面,旺火煮2-3個小時左右即可。粽子的做法和包法:粽餡的調(diào)味:咸肉粽要先將新鮮的豬肉用少許味精、白糖、酒、鹽、生抽拌勻反復揉擦至調(diào)味品滲入豬肉再包。粽子的捆扎: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緊,防止米粒擠進豆沙中,如果煮不透會出現(xiàn)夾生現(xiàn)象。咸肉粽如果用肥豬肉不宜扎緊、松緊適度即可。如果用瘦豬肉就要扎緊,因為瘦肉熟了以后會收縮,粽餡的肥汁會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粽的烹煮:煮粽子一定要水滾以后才落粽子,水要浸過粽面,待重新滾起以后再用旺火煮2-3個小時左右即可。在煮粽過程中不要添生水。要留意枧水粽不能和其它粽子一同煮。煮好以后趁熱取出。吃時打開粽葉,粽香噴鼻,入口油而不膩,糯而不粘,咸甜適中,香嫩鮮美是為上品。粽的選材:粽葉包粽子的葉子在不同地區(qū),有著地域差距因地而異,南方多用箬葉竹,或者葦葉,我國海南島地區(qū)還會使用一種嶺南特有的植物“柊葉”作為裹粽的粽葉,形狀通常是三角形,呈角錐狀或方錐狀。在中原地區(qū)包粽子的葉子多為槲葉,包出來呈長方體。

粽子的做法和包法是什么

2,鮮肉包粽子到底是用白酒好還是料酒好或是黃酒好

用客家黃酒比較好??图尹S酒本身有去腥提鮮的作用,比料酒和白酒做菜的味道好

鮮肉包粽子到底是用白酒好還是料酒好或是黃酒好

3,粽子的制作過程是怎樣的誰能告訴我

包粽子請留心以下幾點: 粽葉的選用:廣州人包粽子多用箬葉,選表面光滑軟韌的較好。汕頭人包粽子多用竹葉,粽子有竹葉的清香味,但要煮軟再用。上海等地采用每年大伏天從安徽黃山采下的箬葉,含有特殊的清香味,俗稱“徽州伏箬”。 粽餡的調(diào)味:咸肉粽要先將新鮮的豬肉用少許味精、白糖、酒、鹽、生抽拌勻反復揉擦至調(diào)味品滲入豬肉再包。 粽子的捆扎: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緊,防止米粒擠進豆沙中,如果煮不透會出現(xiàn)夾生現(xiàn)象。咸肉粽如果用肥豬肉不宜扎緊、松緊適度即可。如果用瘦豬肉就要扎緊,因為瘦肉熟了以后會收縮,粽餡的肥汁會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 粽的烹煮:煮粽子一定要水滾以后才落粽子,水要浸過粽面,待水重新滾起以后再用旺火煮3個小時左右即可。在煮粽過程中不要添生水。要留意枧水粽不能和其它粽子一同煮。煮好以后趁熱取出。吃時打開粽葉,粽香噴鼻,入口油而不膩,糯而不粘,咸甜適中,香嫩鮮美是為上品。
制作步驟: 1、糯米洗凈后泡3個小時 2、粽葉用熱水燙過洗凈瀝干 3、粽餡的調(diào)味:喜歡吃什么就包什么,咸的要先腌入味 4、將兩葉粽葉折成漏斗狀,舀入一匙米放上五花肉、香菇、咸蛋黃、板粟諸種餡料后,再舀入一匙米包合后以粽繩扎緊。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中。 5、粽子的捆扎: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緊,防止米粒擠進豆沙中,如果煮不透會出現(xiàn)夾生現(xiàn)象。肉粽如果用肥豬肉不宜扎緊、松緊適度即可。如果用瘦豬肉就要扎緊,因為瘦肉熟了以后會收縮,粽餡的肥汁會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 6、粽的烹煮:煮粽子一定要水滾以后才落粽子,水要浸過粽面,待水重新滾起以后再用小火煮2個小時左右即可.

粽子的制作過程是怎樣的誰能告訴我

4,鮮肉包粽子到底是用白酒好還是料酒好或是黃酒好

用客家黃酒比較好??图尹S酒本身有去腥提鮮的作用,比料酒和白酒做菜的味道好

5,如何用白酒泡棕子葉和糯米的做法

先把糯米泡好(我們家以前都要泡一夜),把包粽子的葉子用熱水煮好,紅棗泡好 就可以包了,完全不用放任何調(diào)料,粽子葉和紅棗的香味會滲透到糯米里,很想,比外面賣的健康, 包的時候先把粽子葉以1:3折成漏斗狀,一定好用手握好,然后先在最底部放一顆棗,米就不會漏出來了,然后放糯米,適當放幾顆棗,如果喜歡可以多放,不喜歡就少放,放到漏斗的最低的邊為止,然后把多出來的葉子蓋住漏斗的口,如果必要要多加一個葉子,一定要弄得結(jié)實一點,不然等煮的時候的就散了,包好以后鍋里煮,煮的時候要注意啦!放的水要稍微漫過粽子,然后上面放一塊板子,放板子的目的是可以在上面放一些重物,以押住粽子,這樣粽子不容易散掉,一般要煮一個小時,先大火,水開后轉(zhuǎn)小火慢慢煮 一個小時,香噴噴的粽子就可以吃啦!! 還有 1.材料:糯米 香菇 豬肉 干蝦仁 醬油 2.工具:蒸籠 竹葉 咸草(或棉線) 3.做法: (1)將桂竹的竹葉來包粽子或麻竹的竹葉洗干凈晾干備用。 (2)糯米泡水八小時,然后將香菇 豬肉 醬油等和糯米一起炒熟備用。 (3)將竹葉折成漏斗形,裝上以炒好的糯米飯,包成三角錐的形狀。 (4)用咸草(或棉線)將粽子綁好成串。 (5)放到蒸籠去蒸熟,此種粽子吃起來較Q;第二種方法是用生糯米加配料。將包好的粽子放到鍋里去煮,此種方法所做成的粽子熟爛,也有許多人喜歡吃。用竹葉包最好:書面叫箬葉,箬葉竹別名:箬竹、粽粑竹、長耳竹、粽葉竹、寮葉竹 ,其稈高1-3cm,徑0.5-1cm,節(jié)間長10-15cm,幼時無毛或被小刺毛,節(jié)下被淡褐色毯毛狀毛環(huán);節(jié)較平,節(jié)內(nèi)長3-5mm?;X鞘鮮時褐綠色,長10-12cm,背面中下部貼生棕色刺毛;籜耳發(fā)達,向兩側(cè)延伸,鐮刀形,遂毛長5-8mm,多數(shù)褐色,波曲狀;籜舌截平形或微拱曲,高1-2mm,邊緣具流蘇狀褐色毛;籜葉直立,長三角形或長圓形。頂端漸尖,基部圓形。葉片大,長10-35cm,寬2-8cm,背面具微毛。 箬葉竹分布在河南、湖南、江西、四川、貴州、云南、廣東、廣西、福建、浙江等地。其稈可作竹筷或毛筆稈,竹葉作粽葉或斗笠和船篷襯墊

6,煮粽子放點白酒會不會防止發(fā)霉專用

  粽子的生產(chǎn)、流通、擺放時長、溫度、儲藏方式等有關。   粽子傳說是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傳承下來的,是中國歷史上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tǒng)食品。粽子種類繁多,從餡料看,北方有包小棗的北京棗棕;南方則有豆沙、鮮肉、八寶、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

7,粽子的制作方法有什么講究

制作材料:糯米(新米最好)、餡料、食鹽、烤過的海苔片(長方形)。 準備工作: 1.將糯米像平常煮米飯一樣煮熟;粽子餡根據(jù)自己的口味選擇一些熟食,需切碎的切碎、并和好。 2.將剛煮熟的糯米飯靜置約15分鐘,冷卻后,根據(jù)家人的食量將適量的熱糯米飯置于一個稍大容器中用飯匙攪拌.. 制作步驟: 1.將手洗干凈濕潤,再把一碗飯的份量放在左手手心上先稍壓平,中間放入準備好的餡。 2.將飯往中心包起,成為一個圓球狀。 3.左手稍微曲起,并彎成山狀,將飯團稍加壓擠形成三角形狀。然后將飯團數(shù)次翻轉(zhuǎn),讓三面都能慢慢壓出一個四面體。 4.左右兩側(cè)邊用手指往內(nèi)略壓,讓兩邊圓凸起,飯團形成五個平面。 5.將成型的飯團放在盤子上,再將雙后弄濕搓上少許鹽。 6.將飯團再塑一次形,以便將手上的鹽融入飯團。 7.將做好的飯團放在海苔中,并稍壓一壓,使海苔黏緊飯團。然后,掀起兩側(cè)的海苔將三角飯團包起即可。 ----------------給高手送上幾點提高技巧(zt): 1.粽葉的選用:廣州人包粽子多用箬葉,選表面光滑軟韌的較好。汕頭人包粽子多用竹葉,粽子有竹葉的清香味,但要煮軟再用。 上海等地采用每年大伏天從安徽黃山采下的箬葉,含有特殊的清香味,俗稱"徽州伏箬"。 2.粽餡的調(diào)味:咸肉粽要先將新鮮的豬肉用少許味精、白糖、酒、鹽、生抽拌勻反復揉擦至調(diào)味品滲入豬肉再包。 3.粽子的捆扎: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緊,防止米粒擠進豆沙中,如果煮不透會出現(xiàn)夾生現(xiàn)象。咸肉粽如果用肥豬肉不宜扎緊、松緊適度即可。如果用瘦豬肉就要扎緊,因為瘦肉熟了以后會收縮,粽餡的肥汁會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 粽的烹煮:煮粽子一定要水滾以后才落粽子,水要浸過粽面,待水重新滾起以后再用旺火煮3個小時左右即可。在煮粽過程中不要。 4.添生水。要留意枧水粽不能和其它粽子一同煮。煮好以后趁熱取出。吃時打開粽葉,粽香噴鼻,入口油而不膩,糯而不粘,咸甜適中,香嫩鮮美是為上品。

8,肉粽子怎么做更好吃

肉粽子怎么做才好吃?糯米加清水泡一個晚上。棕葉,放進水鍋里煮十分鐘,然后在熱水中浸泡至自然降溫即可使用。五花肉切成半厘米厚肉片,加上生抽、白糖、料酒、鹽、味精、蔥姜、大料腌制十分鐘。肉餡粽子怎么做才好吃,關鍵就是這一步。將浸泡一晚的糯米撈出換到新盆里加入清水等待使用。畢竟是泡了一個晚上,換清水主要考慮的是衛(wèi)生。糯米里面加入適量的醬油,白砂糖,白酒和少許食鹽,可以多放一些醬油,這樣做出來的顏色比較美觀,攪拌均勻;準備好棕葉、糯米、五花肉還有粗線繩,現(xiàn)在可以包了。兩片粽葉折疊起來,制成漏斗狀,放入糯米和豬肉,再用糯米裝滿;用線將粽子包裹牢固。粽子包好后放入高壓鍋,加入少量清水,時間定在三十分鐘即可。這是蒸熟的五花肉粽子。小竅門:1棕葉不要選太窄的,否則包不上餡;2五花肉包粽子一定要腌制;3煮粽子鍋里不要加太多水,否則粽子吃水太多影響口感。

9,粽子是怎樣做的需要哪些原料

粽子有很多不同的餡,有綠豆豬肉的,蛋黃豬肉的,紅豆豬肉的,小黃豆豬肉的,還可以在此基礎上加板栗,咸蛋的蛋黃等等,還有堿水粽(沒有餡的,沾糖吃的)。原料:洗凈的糯米(加點食鹽水調(diào)下味),浸泡過的綠豆,紅豆,小黃豆,板栗(事先煮的七八分熟的,去皮)等,肉要五花肉(肥瘦相間的那種豬肉),將肉切成片,用醬油,食鹽,芝麻油,花生油,雞精和其他一些醬料腌制一下,還可以準備一些咸蛋的蛋黃,對半切開,洗凈的粽葉。做法:粽子有三角塔狀的和長圓柱狀的,把肉和豆子等餡料放在糯米中間包起來,用粽葉和線捆緊,打上結(jié)就行,最后,放進鍋里煮半個多小時就好了,最好放進高壓鍋中煮,熟得快一些。注意:粽子包得不宜過大,否則不易煮熟。
糯米、粽葉、棗子(如果你想做簡單一點的)
需要粽葉 糯米 還有絲線 至于什么陷你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口味 例如紅豆 黃豆或者豬肉。 至于怎么做,只看過奶奶做 很麻煩的~親要是真想學 可以請教一些老人 當面教會比較好~
材料糯米,粽葉,棗,豬肉,淀粉,糖,酒,鹽,醬油材料豆沙,棕櫚葉,箬皮,糯米材料鮮肉粽原料:上好的花肉,鹽,糖,頭抽,燒酒,花生油,糯米豆沙粽原料:甜豆沙,糯米,紅豆,枧水,花生油材料糯米,雞肉,香菇,蝦米,板栗,紅豆,白果,醬油,白糖,砂茶粉,鹽,粽葉,粽繩主料:糯米,干粽葉,雞腿,鮮香菇,腌筍尖,咸鴨蛋,配料:洋蔥,生姜,料酒,蠔油,老抽,胡椒粉,鹽,白糖,味精,植物油材料:無核小棗,新疆葡萄干,紅豆,糯米,干粽葉
糯米,粽葉,紅棗、線。糯米跑開,把粽葉弄成漏斗狀,放進去米和棗,然后用線固定,不漏米為基準~
糯米,粽葉、筷子和繩子先將生粽葉煮熟(當然現(xiàn)在在超市買的粽葉一般都是煮好了的)、洗凈,將糯米洗凈(也可以將糯米泡一會兒,這樣粽子吃起來就不會覺得米太硬),將兩片粽葉疊在一起卷成一個斗形,將筷子放在里面,再將糯米放在里面,別放滿了,用筷子將米壓緊,再放米,再壓緊,如此真到將斗裝滿,再將粽葉蓋住米,再將一片粽葉從中間折一下,包住粽子的頭,最后用繩子系緊就可以了

10,煮粽葉時下鍋用冷水還是熱水

花生相信大家都是不陌生的一個食物,一般最常出現(xiàn)在我們與朋友嘮嗑的時候,或者是一個人在家追劇作為一個消遣的食物。如果是在喝酒的話也會點上一些,不過這時就會做上一些改變,從原滋原味變成了油炸的。油炸花生可以說是最簡單但是也最下酒的一個下酒菜了,配著酒一起吃的炸花生似乎就是比任何時候的炸花生更香,總有一種吃了一顆就停不下來的感覺,所以很多人也會在家里自己做炸花生。有時候我們自己在家時也會做一些油炸花生來當零食吃,但是有不少人發(fā)現(xiàn)為什么自己炸的花生沒有飯店里面炸的花生酥脆呢?炸花生時,不要直接就下油鍋,需要多加這一步,花生酥脆不回潮。很多人在炸花生的時候都是直接就把花生扔到油鍋里面到此一游就覺得炸好了,難怪做出來的不香又不好吃。我們在炸花生的時候首先需要將生花生米用清水浸泡一段時間,大概5分鐘左右就夠了,這樣能夠讓花生在炸的過程中充分吸油,才會更加的酥脆。要點一:雖然我們在炸花生之前要浸泡,但是并不代表浸泡完之后就直接放鍋里面炸的,這樣的話因為水油不相溶,里面的油會跳出來的。所以我們浸泡完花生之后需要將花生米炒一下,什么都不加,開小火。要點二:想要炸花生更香,花生炸出來將油控掉之后,可以撒一些白酒。大家都知道白酒是帶有獨特的酒香的,可以讓我們的炸花生更加的香,不需要太多,如果有小孩子食用的就可以不放了。撒白酒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白酒里面的酒精可以讓花生的溫度再度升高,帶走花生里面的水分,這樣炸出來的花生會更加的酥脆,這樣炸出來的花生就算是放置三天都不會回潮變味。

11,怎么做粽子

基本規(guī)則 粽餡的調(diào)味:咸肉粽要先將新鮮的豬肉用少許味精、白糖、酒、鹽、生抽拌勻反復揉擦至調(diào)味品滲入豬肉再包。 粽子的捆扎: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緊,防止米粒擠進豆沙中,如果煮不透會出現(xiàn)夾生現(xiàn)象。咸肉粽如果用肥豬肉不宜扎緊、松緊適度即可。如果用瘦豬肉就要扎緊,因為瘦肉熟了以后會收縮,粽餡的肥汁會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 粽的烹煮:煮粽子一定要水滾以后才落粽子,水要浸過粽面,待水重新滾起以后再用旺火煮3個小時左右即可。在煮粽過程中不要添生水。要留意枧水粽不能和其它粽子一同煮。煮好以后趁熱取出。 吃時打開粽葉,粽香噴鼻,入口油而不膩,糯而不粘,咸甜適中,香嫩鮮美是為上品。 幾種粽子的做法 1. 臺式粽子 材料:長糯米、豬肉、香菇、咸蛋黃、醬油、糖、五香粉、鹽、粽葉、粽繩。 做法:將糯米洗凈,泡3小時備用;把豬肉切成長約4公分,寬2公分的長條;香菇泡軟后,去蒂切成條狀;再將豬肉、香菇以醬油、五香粉、鹽、糖等調(diào)味料腌2小時;咸蛋黃切半備用。 洗凈粽葉及粽繩,取2張粽葉,在三分之一處折成漏斗狀,在漏斗中舀入一半糯米,放入豬肉、香菇、咸蛋黃等餡料,再加上糯米填滿,接著將多余的粽葉折回蓋住漏斗包裹好,用繩子在粽腰處扎緊打結(jié),做好后放入鍋中,以水蓋過粽子,用中火煮2小時,熟透了便可食用。 2. 綠豆鴨蛋粽 糯米、綠豆各750克,花生米25克,熟咸鴨蛋黃5個。將蛋黃切碎與糯米、綠豆、花生拌勻即成餡。取泡過的粽殼葉折成斗狀,填入適量餡料,包好后入鍋加冷水浸沒粽子,煮沸1小時后,改文火煮1小時即可。 3. 陳皮牛肉粽 泡過的糯米、綠豆各1000克,牛肉、陳皮各100克,豬肉末50克,蔥末、姜末、食鹽適量。用豬油將蔥末炒黃,依次放入牛肉、陳皮、豬肉末炒半分鐘后,淋上麻油即成餡。包時先填進拌勻的糯米、綠豆,將餡料夾在中間,再按上述方式煮熟。 4. 百果粽子 糯米750克、青梅、菠蘿肉、冬瓜條各25克,西瓜子仁、核桃仁、葡萄干、紅絲各15克,白砂糖300克。先將青梅、菠蘿肉、冬瓜條各用白糖水煮,瀝干水分,然后用白糖腌漬24小時,即成餡。包成五角方底粽,煮50分鐘,離火燜4分鐘即成。 5. 健康素粽 材料:三寶米(煮熟)3碗、棉繩1米、蘿卜干1/2杯、香菇(中型)6朵、粉葉12片(大)、栗子6粒、水煮花生1/2杯、素蛋黃60g(1粒10g)、素肉松30g(1粒5g) 調(diào)味料: 1、黑胡椒粉1/8小匙、糖1/8小匙、麻油1/4小匙、醬油1/4小匙。 2、鹽、白胡椒粉、素蠔油各少許。 做法: 1、將粽葉以熱水煮8分鐘,洗凈擦干水分備用。 2、蘿卜干泡水10分鐘后切碎并擠干水分;香菇泡軟切塊;栗子泡水2小時,香菇、栗子蒸熟(約15~20分鐘)。 3、先將碎蘿卜干、香菇丁及調(diào)味料(1)炒香備用。 4、煮好的三寶米加入調(diào)味料(2)拌勻。 5、粽葉2片重迭,卷成尖桶狀,放入2大匙做法(4)之三寶米,再放入1小匙碎蘿卜干、香菇丁、栗子、素蛋黃、素肉松,再放1大匙三寶米,稍壓一下,包成粽狀,用棉繩捆緊。 6、置入蒸籠蒸10分鐘即可。 魚香荷葉粽 材料:三寶米1杯、糯米1/2杯、魚肉80克、蘿卜干末20克、香菇2朵、蝦米5克、姜片3片。 調(diào)味料:醬油2大匙、米酒1大匙。 做法: 1、洗泡好的三寶米和糯米混合,加水1/2杯,置電飯鍋中蒸熟(非電子鍋,外鍋加水1/2);荷葉泡水備用。 2、魚肉洗凈,切片;蘿卜干末洗凈,瀝干水分;香菇對切泡水至軟;蝦米洗凈備用。 3、鍋燒熱,入油將蝦米炒香后,加入香菇炒香后取出備用。 4、鍋燒熱,入油將姜片炒香后,加入魚片及調(diào)味料以小火煮101分鐘。 5、取小蒸籠鋪上荷葉,放入煮熟的三寶糯米飯,再放入做法(3)與(4)之材料,續(xù)加入三寶糯米飯,將荷葉包好,置電飯鍋蒸熟(外鍋加1/2杯水)即可。

12,家常肉粽的做法和配料

家常肉粽的做法和配料   家常肉粽的做法和配料,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吃粽子,粽子有自己包的,也有超市賣的真空的,而且肉粽是我國南方喜愛的粽子口味之一,那么,以下分享家常肉粽的做法和配料   家常肉粽的做法和配料1    做法一:   材料準備:粽葉、糯米、豬腿肉、粽葉、料酒、老抽、姜、八角、桂皮    包法:   1、蘆葉洗凈,放開水煮5分鐘,撈出。把肉洗凈切大塊,用 調(diào)料腌制一晚入味。   2、糯米洗凈,用清水浸泡2個鐘頭,瀝干,用鹽,糖,老抽等調(diào)料拌好。   3、包粽子。   4、粽子放高壓鍋,加8分滿的水,大火煮開,小火滾2.5--3個鐘頭。    做法二:   材料準備:江米(糯米)、豬后腿肉、糖、鹽、紅醬油、白酒、粽葉、草繩。    做法:   1、制餡:包制鮮肉粽的餡,用的是肥瘦適中去皮的腿肉,按橫絲紋切成長方形的小塊,然后放入盆內(nèi),不用醬油浸拌,而是加入少量的食鹽、白糖、味精、白酒等,用手反復拌搓,直到肉塊出現(xiàn)“小白泡”為止。這樣的肉餡煮熟后特別香嫩,有火腿風味。如果按直絲紋切割,再用醬油一浸,肉不易煮酥,吃起來還有點醬油味。   2、淘米:糯米是包軋粽子的主料,不僅講究米質(zhì)好,而且淘米時有訣竅。就是淘得快,洗得凈,最后用清水一沖,不再用手去攪拌。如此,過15分鐘左右,米中積水就可以瀝干了。因為淘過的米吸水量少,用醬油拌米時,咸味就容易吸收進去。   3、燒煮:燒煮時也和一般煮法不同,不是用冷水,而是用開水落鍋,不使粽子里的味道走失。    做法三:   材料準備:糯米2000克;去皮綠豆700克;咸蛋黃20個;五花肉500克;粽葉750克(新鮮);水草繩適量;鹽3小匙;花生油2大匙;醬油1大匙;五香粉1小匙;花生油1小匙。    做法:   1、將糯米用清水淘洗幾次后放在大盤中,注入清水,水量沒過糯米,浸泡20分鐘。將浸泡好的糯米撈出瀝干水份。將瀝干水份的糯米重新放入盤中,加入3小匙鹽和2大匙花生油拌勻。   2、將五花肉切小塊,加入1小匙鹽、1小匙五香粉,1小匙花生油、1大匙醬油拌勻。將咸蛋黃對半切開備用,去皮綠豆洗凈備用。買回來的新鮮棕葉用水清洗干凈,鍋內(nèi)放水煮開,將棕葉放進鍋內(nèi)煮5分鐘,煮時須用筷子將棕葉完全壓入水中。棕葉煮好后撈出放冷水中浸泡備用。   3、取兩片棕葉,將光滑的一面向上,兩片棕葉橫向疊放在一起。雙手拿著棕葉的兩頭,從棕葉的中間位置彎成漏斗狀,漏斗底部是封閉的。在漏斗中放入一匙糯米,在糯米上放上適量的`綠豆。   4、再綠豆上放上咸蛋黃和五花肉。再在五花肉上面放滿糯米。將漏斗狀棕葉多余的部分向前覆蓋住糯米,壓緊,兩側(cè)向下包裹“漏斗”頂部,前端縱向重疊。   5、將重疊的部分向一側(cè)折疊并抓緊。用草繩將粽子扎緊。粽子擺放在高壓鍋中,注入浸沒粽子的清水。大火燒開,轉(zhuǎn)中火壓40分鐘,待高壓鍋氣體排凈后即可出鍋。    做法四:   準備材料:糯米500克,綠豆250克,粽心肉250克。    做法:   粽心肉是用新鮮的五花腩豬肉腌制成。腌制時,先把新鮮肥豬肉切成長方形,每塊重3兩左右,用上好米酒、姜末蔥末、精鹽腌漬一至兩天。傳統(tǒng)的粽心用料是豬肉,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粽心的用料變得豐富,豬肉(五花腩)、排骨、板栗、雞、豬腳等都是粽心的上乘選料。   糯米洗凈淘沙后,按500克糯米放入精鹽8至10克撈勻調(diào)味。粽葉最好選用又寬又大的,先把粽葉放入鍋頭加水煮沸,然后清洗干凈,方可用來包粽。包粽時,先把粽葉疊好放平,鋪上250克糯米和去皮淘洗干凈的綠豆及粽心肉。然后再放上250克糯米覆蓋,用粽葉包成長方梯形,再用線繩捆好。   粽子包好后,當天要用大鍋煮7至8個小時。煲粽時,要注意火候,開始時用猛火煮至水沸騰,然后用慢火,保持鍋內(nèi)的水滾開為好,在煲的過程中不斷加水,防止燒焦。煲3至4小時后,要翻粽,把鍋底的粽調(diào)上來,把上面的粽翻入鍋底。   家常肉粽的做法和配料2    一、蒸粽子的方法   1、在帶有蒸架的鍋內(nèi)放入適量飲用水。   2、將粽子置于蒸架上隔水蒸煮。   3、加熱至沸騰后保持14分鐘(速凍粽子需要20分鐘)即可。   掌握要點:粽子應拆去外包裝袋,連同箬葉一起蒸煮。    二、怎么煮粽子   冷凍粽子怎么煮   1、先將水煮沸;   2、將粽子浸沒在沸水中;   3、加熱至沸騰后保持10分鐘(速凍粽需要15分鐘)即可。   掌握要點:粽子不能放入冷水燒煮,粽子必須浸沒在沸水中均勻受熱,加熱時間不能過長以免過爛、失去原味,粽子應拆去外包裝袋,連同箬葉一起燒煮。    三、生粽子怎么煮   1、粽子很難熟,可以用高壓鍋煮比較省時省力,煮粽子一定要在水滾以后才能放入粽子,并且水面一定要浸過粽面,不然沒被水浸著的粽子無論如何也煮不熟的。   2、高壓鍋大火燒沸,當蒸氣開始冒出時將壓力閥蓋上,再轉(zhuǎn)中小火煮30分鐘,然后關火燜20分鐘,最后將壓力閥取下,將鍋內(nèi)的蒸氣完全放出即可;如使用普通湯鍋煮制,水開之后中火還需煮制2小時以上。   掌握要點:煮粽子的時間和你包的粽子的大小有關,糯米一定是要先泡軟的,泡時最好放些灰水(咸),這樣煮出的粽子才好吃。要知熟不熟,煮到一定程度撈起來用手指壓一下,感到軟而有粘性就是熟了,否則,翻過來繼續(xù)煮。另外煮粽子一定要水滾以后才落粽子,水要浸過粽面,待重新滾起以后再用旺火煮3個小時左右即可。在煮粽過程中不要添生水。    四、微波爐熱粽子的方法   1、先將粽子淋濕;   2、將濕粽子放入帶蓋的微波專用容器;   3、開啟微波中火檔(以750瓦加熱為例)3.5分鐘(速凍粽需要4分鐘)即可。   掌握要點:粽子應拆去外包裝袋,連同箬葉一起蒸煮。    五、電磁爐煮粽子   電磁爐加熱的。先拿小鍋放熱水一小層,然后把粽子放在小鐵碟子、再把小鐵碟子放進小鍋去電磁爐或者煤氣灶上開始加熱。電磁爐大約3分鐘就可以了。煤氣灶就小火也差不多吧生的,你可以選擇蒸,也可以選擇煮~~~熟的你可以選擇任意你喜歡的方式~~蒸要20分鐘,煮要水開之后15分鐘   家常肉粽的做法和配料3    剛包的粽子要煮多久   普通鍋2個小時左右。   如果糯米浸泡的時間夠長的話,那么一般來說大火煮開之后,轉(zhuǎn)小火煮2個小時左右就可以了,煮好之后可以將粽子放在鍋中再燜10-15分鐘左右,這樣煮出來的粽子會更加軟糯清香一些。   如果趕時間的話也可以用高壓鍋來煮,這樣能夠使水溫維持較高的溫度而不沸騰,粽子也能更快地被煮熟,一般只需要30分鐘左右就能夠被煮熟了。    剛包的粽子冷水煮還是熱水煮   冷水煮。   在煮粽子的時候,一般是需要冷水下鍋的,而且需要一次加入足量的水,這樣才能夠使粽子隨著水溫的升高而慢慢加熱,內(nèi)外才能夠被加熱均勻徹底。   如果是熱水下鍋的話,那么熱水會很快地使粽子外層的糯米被煮熟,此時內(nèi)外就會出現(xiàn)傳熱不均勻的情況,因此煮出來的粽子就會很容易發(fā)生夾生、外熟內(nèi)生的情況,而且突然的高溫也會容易使粽葉出現(xiàn)變形的情況。    剛包的粽子怎么保存   1、冷藏保存:剛包好的粽子如果不需要煮的話,那么在短時間內(nèi)可以將其用保鮮袋或保鮮盒裝好,然后置于冰箱的冷藏室中保存,這樣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長繁殖,使粽子保存1-2天左右的時間。   2、冷凍保存:如果需要長時間保存的話,那么建議最好是將剛包好的粽子置于冰箱的冷凍室中保存,冷凍室的溫度更低,因此微生物的活性也會更低一些,一般可以使粽子保存3個月左右的時間。    粽子第一次沒煮熟怎么辦   繼續(xù)放入鍋內(nèi)煮。   如果粽子第一次沒煮熟的話那么建議可以將其放入到鍋內(nèi)繼續(xù)煮,直至粽子被徹底煮熟即可,只是相對于第一次就煮熟的粽子來說,經(jīng)過兩次加熱的粽子口感可能會沒有那么好,有可能會出現(xiàn)部分特別軟爛、部分剛好的情況。   或者也可以將沒煮熟的粽子放入到蒸鍋內(nèi)蒸,因為蒸汽的溫度比水溫更高,因此沒煮熟的粽子也能更快地被蒸熟。

13,粽子的制作方法

肉棕做法1、5斤香糯米,用溫水浸泡2、3個小時,期間翻動1至2次,以便米更好浸透,然后濾干水分。2、2斤去皮綠豆,以同樣的溫水同樣的時間浸泡,濾干水分。3、2斤半肥瘦豬肉,把肉切成寬2cm、厚1cm、長10-15cm條狀,接下來放入少許精鹽、雞精、料酒、姜片、生抽1小匙、(麻油)香油1小匙等調(diào)料并用筷拌勻待用。4、把粽子葉放水里煮,水開10分鐘后即可取出,冷水洗凈,剪掉兩端多余部分后濾干。5、剪棉線若干條,每條長約20cm。6、取兩張(均為反面)粽葉一頭一尾的反方向重疊(不完全),放入一小碗(125克)米,用食指在米中間輕輕劃一字,放入1、2匙綠豆,接著是放肉條,放同等綠豆于肉條上,再填125克米蓋住綠豆。7、先把外端粽葉往里折疊并向后折去,包好一端再以同樣手法完成另一端,綁粽子要先在中間綁一次后才從一端逐一綁向另一端以防變形,繩子不能過緊(煮爆)或過松(進水),以輕扯不移動即可。8、綁好后逐一放到鍋里,然后放入冷水,漫過粽子1cm左右,點火。水開15分鐘后把鍋里粽子換一下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時即可。紅棗粽做法弄清肉粽的做法后甜棗粽子并不是很難。最大差別:溫水泡好棗,然后去籽剪成豆大顆粒,再與濾干的糯米混勻,至于調(diào)料方面,喜歡甜的可放些糖。綠豆鴨蛋粽做法糯米、綠豆各750克,花生米25克,熟咸鴨蛋黃5個。將蛋黃切碎與糯米、綠豆、花生拌勻成餡。取泡過的粽殼葉折成斗狀,填入適量餡料,包好后入鍋加冷水浸沒粽子,煮沸1小時后,改文火煮1小時即可。皮牛肉粽做法泡過的糯米、綠豆各1000克,牛肉、陳皮各100克,豬肉末50克,蔥末、姜末、食鹽適量。用豬油將蔥末炒黃,依次放入牛肉、陳皮、豬肉末炒半分鐘后,淋上麻油即成餡。包時先填進拌勻的糯米、綠豆,將餡料夾在中間,再按上述方式煮熟。百果粽子做法糯米750克、青梅、菠蘿肉、冬瓜條各25克,西瓜子仁、核桃仁、葡萄干、紅絲各15克,白砂糖300克。先將青梅、菠蘿肉、冬瓜條各用白糖水煮,瀝干水分,然后用白糖腌漬24小時,即成餡。包成五角方底粽,煮50分鐘,離火燜4分鐘即成。咸香雞肉粽材料:糯米600克、雞肉800克、薯仔400克、蝦米80克、蒜蓉1湯匙、生抽半湯匙、蔥、鹽、雞精、生粉若干、粽葉適量、粽繩適量。做法:1、將雞肉、薯仔和大蔥頭剁碎,加入鹽、蒜、雞精、生粉等調(diào)料拌勻。2、洗凈糯米,浸水半小時。燒熱鍋,用蔥姜蒜爆香,加入糯米和生抽,炒均。3、用粽葉2張,折疊成漏狀,放入炒香的糯米1湯匙,加入做法1中扮勻的餡料,再加入1湯匙的糯米在上面。4、將粽繩把粽子扎好,放入高壓煲中煮30分鐘,即可趁熱食。如果是普通煲須煮2小時左右。裹蒸粽做法材料:1、糯米500克、干香菇1朵、蓮子4粒、蝦米10克、綠豆仁50克、栗子2粒、干荷葉1張、干竹葉6片、干堿草2條。2、咸蛋黃1粒、胡椒粉少許、芋頭30克、排骨、肥肉約100克;五香粉、蔥油、味精鹽少許。做法:1、將用料1中的材料泡水至發(fā)起為止,其中尖糯米至少泡2個半小時以上,然后用胡椒粉、蔥油、味精、鹽來腌味。芋頭切塊炸過,備用。2、將肥肉切塊用五香粉腌味約30分鐘。排骨切塊用黑醋、醬油、鹽、味精、面粉腌過備用。3、將荷葉對撕,粗面朝下,鋪上3片竹葉,放一半的糯米。然后放入香菇、蓮子、蝦米、栗子、咸蛋黃、肥肉、排骨、芋頭、綠豆仁。再放上另一半糯米,將另外3片竹葉蓋上。4、將荷葉左右兩側(cè)對摺抓緊,再前后對摺抓緊包成四角形,用堿草包緊打結(jié)即可。5、用水煮粽子四小時即可上桌。
粽子有很多種,江南這邊有赤豆粽,純糯米粽(蘸糖吃),蛋黃粽,肉粽等等,因為我比較喜歡吃肉粽,所以在這里選取肉粽的做法給您參考。值得一提的是,粽子的包法也是多種多樣的,而且一定要經(jīng)過多次練習才可以初步成形,呵呵,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原料:豬前臀尖,糯米 肉和米的比例是3:5左右(即3斤肉,5斤米的樣子),醬油 ,鹽,白糖,雞精,料酒 準備工作: 粽葉:如果是新鮮的粽葉洗凈,把根部(有兩個小尖尖)煎掉一點,煮開水,把粽葉放 進去煮3、5分鐘就可以了;如果是干的粽葉就先要泡一天,把粽葉泡軟,剪掉根部后和新鮮的一樣處理米:淘米要快,盡量不要讓米吃水。用蘿把米控干,稍微放一會兒(米里會吃進去一點水)。加醬油、鹽(醬油稍多)。 肉:把皮去掉,肥瘦肉分開,切成大約3到4cm見方的肉塊,肥瘦肉塊數(shù)的比例在1:2比較 合適。往肉里倒料酒、醬油、鹽和一點糖,雞精。酒多一點好吃,醬油少放一點。用手搓直至肉泛出白沫,說明味道已經(jīng)完全吃到肉里面去了。 下面就是包粽子了:粽葉分清楚正反面(毛的一面是反面,可以看葉徑區(qū)分,徑往外鼓的是反面),正面朝里, 包枕頭粽。這個不好描述阿。用棉線或者草繩系緊。粽子包出來好不好吃和系的緊不緊很有關系。每個粽子都一定要放肥肉哦,不然不好吃的。 煮粽子了: 一口大鍋,一定要夠深。把粽子放進去,加水,水要沒過粽子 大火煮,3個小時 如果像上次我給t版包的那么大的粽子,再中火1個小時就差不多了。再大的粽子就得小火 2~3小時了。 煮粽子中間千萬不要?;穑欢ㄒ3炙箝_。 如果發(fā)現(xiàn)粽子淡了,可以在煮粽子的水里加鹽和醬油,煮一段時間味道可以進去.
弄清肉粽的做法后甜棗粽子并不是很難。最大差別:溫水泡好棗,然后去籽剪成豆大顆粒,再與濾干的糯米混勻,至于調(diào)料方面,喜歡甜的可放些糖。糯米、綠豆各750克,花生米25克,熟咸鴨蛋黃5個。將蛋黃切碎與糯米、綠豆、花生拌勻成餡。取泡過的粽殼葉折成斗狀,填入適量餡料,包好后入鍋加冷水浸沒粽子,煮沸1小時后,改文火煮1小時即可。 泡過的糯米、綠豆各1000克,牛肉、陳皮各100克,豬肉末50克,蔥末、姜末、食鹽適量。用豬油將蔥末炒黃,依次放入牛肉、陳皮、豬肉末炒半分鐘后,淋上麻油即成餡。包時先填進拌勻的糯米、綠豆,將餡料夾在中間,再按上述方式煮熟。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