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郫縣豆瓣和普通的豆瓣有什么區(qū)別元紅豆瓣是什么
- 2,郫縣豆瓣醬哪個牌子最正宗
- 3,蜀城郫縣豆瓣怎么樣
- 4,郫縣豆瓣是什么樣子的
- 5,郫縣豆瓣因為什么而出名的
- 6,郫縣豆瓣怎么做啊
- 7,郫縣豆瓣怎么吃
- 8,關于制作郫縣豆瓣的方法
1,郫縣豆瓣和普通的豆瓣有什么區(qū)別元紅豆瓣是什么
外貌,一種豆瓣再看看別人怎么說的。
沒區(qū)別,都是豆瓣.
2,郫縣豆瓣醬哪個牌子最正宗
郫縣豆瓣醬鵑城牌和丹丹牌最正宗。鵑城牌,1955年,郫縣地方政府以公私合營的方式成立了國營郫縣豆瓣廠,后來改名成四川省郫縣豆瓣廠。1981年,國營郫縣豆瓣廠正式注冊了鵑城牌并沿用至今,有近40年的歷史了。鵑城牌豆瓣被商務部評定并授予中華老字號榮譽稱號。丹丹郫縣豆瓣創(chuàng)立于1984年,總部位于享有川菜之鄉(xiāng)美譽的成都市郫都區(qū)中國川菜產業(yè)化園區(qū),集原料種植,調味料研發(fā)、生產,是農業(yè)產業(yè)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yè)。正宗郫縣豆瓣醬的特征。1、原料非常簡單,郫縣豆瓣的原料只有辣椒、面粉、黃豆、蠶豆。2、用料講究,辣椒用的是四川產的二荊條辣椒,蠶豆要用二流板青皮蠶豆。3、工藝講究,蠶豆瓣要自然發(fā)酵,時間長達6個月以上,才能達到香脆、化渣的口感,加入辣椒后還要經過3個月以上的翻、曬、露,才可釀造成熟。
3,蜀城郫縣豆瓣怎么樣
這家的豆瓣醬料一般
紅油豆瓣包括郫縣豆瓣,郫縣豆瓣專指郫縣出的紅油豆瓣。
4,郫縣豆瓣是什么樣子的
也是塑料瓶裝的
材料(可出成品70千克):胡豆(又叫蠶豆)22千克、鮮辣椒53千克、面粉5.5千克、食鹽12千克做法: 1、將胡豆洗凈,去殼,在沸水中煮一分鐘,撈出放入冷水中降溫,淘去碎渣,浸泡三至四分鐘,然后撈出豆瓣拌進面粉,拌勻攤放在簸箕內入發(fā)酵室進行發(fā)酵,控溫在40度左右。2、豆瓣經過六至七天長出黃霉,初發(fā)酵即告完成。3、再將長霉的豆瓣放進陶缸內,同時放進食鹽5.75千克,清水25千克,混合均勻后進行翻曬。白天要翻缸(就是攪拌翻動),晚上露放(露天放置),但注意避免雨淋。4、如此經過40到50天,豆瓣變?yōu)榧t褐色,加進碾碎的鮮辣椒末及剩下的鹽,混合均勻,再經過3至5個月的貯存發(fā)酵,豆瓣醬方完全成熟,好的豆瓣醬要發(fā)酵更長的時間。優(yōu)質的郫縣豆瓣就是這樣,不僅需要優(yōu)質的原材料和復雜的工藝,還需要長達近1年的時間進行自然發(fā)酵,所以才能吸天地之精華,滋味醇厚悠長。
5,郫縣豆瓣因為什么而出名的
清康熙年間(公元1688年),后人承傳此道,于郫縣開設作坊取本地區(qū)原料與清水,以此法大量生產豆瓣,漸成氣候,“郫縣豆瓣”亦始得名.其間清咸豐年間創(chuàng)立“益豐和”,清光緒年間創(chuàng)立“元豐源”, “道生昌”、“三義公”、 “德豐圓”、 “合浦圓″等店號。 “益豐和”、“元豐源”豆瓣自成特色,幾經發(fā)展,“益豐和”、“元豐源”的兩家醬園,規(guī)模逐漸形成,在郫縣形成鼎立之勢?! ∶駠跄?,郫縣豆瓣的生產已成相當規(guī)模,并籍以郫縣所產之大煙遠銷各地,東經成渝沿江而下至湘鄂,南轉宜賓行銷云貴,西由雅安銷至康藏,北取道廣元銷往陜甘。外地來郫煙販均爭購豆瓣以返鄉(xiāng)饋贈友鄰親朋,從此,郫縣豆瓣名聲遠揚。民國四年,四川軍政府犒軍西藏。于郫縣兩大醬園備訂購“郫縣豆瓣”三四萬斤。貨至駐軍,軍士去荷葉、油紙,視之鮮亮如昨,嘗之味美無比,深得官兵贊譽。軍政府特此傳令嘉獎并贈獎牌以資鼓勵,“郫縣豆瓣”由此名聲大噪?! r至今日,“郫縣豆瓣”已愈三百年歷史,世事滄桑,時移俗易。多少傳統(tǒng)之文化風俗和土特名產早已隨風而逝,而唯“郫縣豆瓣”延續(xù)至今,此乃川人之大幸也。
6,郫縣豆瓣怎么做啊
郫縣豆瓣是川菜 制作中的重要調料之一,在川菜 很多味型的菜肴中都會使用到,象川菜中很有名的回鍋肉、麻婆豆腐、水煮牛肉等都必需使用郫縣豆瓣,所以郫縣豆瓣被譽為“川菜之魂”。 郫縣豆瓣產于中國四川省成都市郫縣的唐昌、郫筒、犀浦等原十九個鄉(xiāng)鎮(zhèn),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具有豆瓣酥脆化渣,醬脂香濃郁,紅油紅潤有光澤,辣而不燥,粘稠適度,回味醇厚悠長的特點。 郫縣豆瓣是怎么制作出來的呢?雖然其制作方法比較復雜,對氣候、水質等都有一定要求,我們很難在家自制,但是了解其制作的方法和過程對我們了解郫縣豆瓣的烹飪特性和挑選優(yōu)質的郫縣豆瓣,做出色香味俱全的川菜都有幫助。 讓我們來看看郫縣豆瓣的制作方法吧! 材料(可出成品70千克):胡豆(又叫蠶豆)22千克、鮮辣椒53千克、面粉5.5千克、食鹽12千克 做法: 1、將胡豆洗凈,去殼,在沸水中煮一分鐘,撈出放入冷水中降溫,淘去碎渣,浸泡三至四分鐘,然后撈出豆瓣拌進面粉,拌勻攤放在簸箕內入發(fā)酵室進行發(fā)酵,控溫在40度左右。 2、豆瓣經過六至七天長出黃霉,初發(fā)酵即告完成。 3、再將長霉的豆瓣放進陶缸內,同時放進食鹽5.75千克,清水25千克,混合均勻后進行翻曬。白天要翻缸(就是攪拌翻動),晚上露放(露天放置),但注意避免雨淋。 4、如此經過40到50天,豆瓣變?yōu)榧t褐色,加進碾碎的鮮辣椒末及剩下的鹽,混合均勻,再經過3至5個月的貯存發(fā)酵,豆瓣醬方完全成熟,好的豆瓣醬要發(fā)酵更長的時間。 優(yōu)質的郫縣豆瓣就是這樣,不僅需要優(yōu)質的原材料和復雜的工藝,還需要長達近1年的時間進行自然發(fā)酵,所以才能吸天地之精華,滋味醇厚悠長。
我的做法:先在鍋內放油,放入大料爆香,加入蔥和姜炒幾下,放入牛肉餡炒到稍微變色,加入郫縣豆瓣再炒,加入調料,鹽少許,糖少許,五香粉少許,醬油少許,再用小火煮一下,最后出鍋前加入雞精即可。
自己沒法做,那是人家當地特產,地方保護產品,制作工藝保密。
7,郫縣豆瓣怎么吃
一般都是做菜用的是郫縣產的豆瓣,那里的特產,很出名的,也很好吃,是一種調味品。[豆瓣就是一種調味品] 沒有俗稱 魚香雞絲 配料: 雞胸肉200克,冬筍50克,豆瓣醬30克,泡辣椒10克,蔥姜蒜共50克,糖、醋、紹酒、醬油、雞粉、淀粉適量。 制作方法: 1、雞胸肉洗凈切絲,加料酒、雞粉、淀粉拌勻;冬筍切絲,用水焯熟;豆瓣醬、泡辣椒剁細。 2、將醬油、糖、醋、淀粉、雞粉加適量水調成調味汁。 3、炒鍋置旺火上,燒油至四成熱,下雞絲炒到分散、發(fā)白時撈出待用。 4、鍋中留少許油燒熱,投入泡辣椒、豆瓣醬,炒出紅色;放入蔥姜蒜炒出香味;將雞絲、冬筍絲放入鍋中炒勻上色;倒入調味汁翻炒,把汁炒熟并將原料包裹均勻后出鍋即成。 注意: 操作中,雞絲要切勻,事先要勾兌好調味汁,按投料先后,動作要快;雞絲過油時,油溫要低,待雞絲分散、發(fā)白時立即撈出。 豆瓣魚 一、選擇魚首選鯉魚(草魚、漣魚做豆瓣魚肉太老)切片抹鹽勾芡備用 二、配料:豆瓣記住不是四川陴縣的干豆瓣,而是四川或重慶的另一種特產水豆瓣 紅海椒切段、花椒、姜切片、大蔥切段、蒜切片備用 三、下菜籽油,油溫最高時加入一點豬油,豬油化開后再轉小油溫,下魚肉劃一下,魚肉變色就起鍋,鍋里留油大火下豆瓣、海椒、花椒、姜、蒜快炒出香味(豆瓣千萬不能炒胡否則菜的品相就不好看了,而且魚肉有味也不好吃)加適量水到入魚肉、大蔥段小火燜煮,起鍋時鍋內留部分湯汁大火勾芡加一點點醬油,然后澆在魚肉上 魚香肉絲,“回鍋肉”、“豆瓣魚”、“麻婆豆腐”等
它是一種佐料,不是單獨吃的了 炒回鍋肉、紅燒排骨、牛肉,爆炒肉絲等等的時候,放到煎熟了的清油里幾秒鐘,等香味出來,但又不至于炒胡的時候,將肉加進去爆炒,等顏色完全浸到肉里邊的時候再加入配好的素材炒熟或燒透就OK了。 不過要注意豆瓣本身含很重的食鹽成分,所以在中途給菜品加鹽時,要適當控制食鹽的加入量,以便讓菜品唯美可口。呵呵,我就是郫縣的網友,預祝你烹飪出美味的菜肴!
一種佐料,一種產于四川的有特色的佐料。我家這么用:超市買來的成品先剁碎,用油炒一下,放冰箱里。以后燒魚、炒回鍋肉或其他菜時加一點就可以了,非常方便,就不必每次再剁再炒了,還好保存,不會壞,不然是比較容易壞的。
你可以用來做豆瓣魚,還可以用來炒回鍋肉:把一刀后腿肉煮好后切片,再將蒜苗洗凈切段。先放入適量的油,油熱后再放入肉片,爆炒幾下后,放入蒜苗炒幾下,再放入豆瓣和醬油,翻炒幾下,起鍋時放點味精就行了。如果你不怕辣,可以用油把豆瓣炒一下,可以下飯吃的。
8,關于制作郫縣豆瓣的方法
豆瓣醬也叫蠶豆醬,原盛產于四川地區(qū),采用蠶豆作為主要原料釀制而成的醬類調味品。蠶蟲也稱葫豆,釀造豆瓣醬的蠶豆必須預先剝去皮殼,使之成為瓣粒。脫殼方法 1.濕法脫殼:蠶豆除雜后,投入清水中浸泡,使之漸漸吸水至豆粒無皺皮,斷面無白心,并呈發(fā)芽狀態(tài)為度。浸泡完畢后以人工或機械剝去皮殼。也可以采用化學方法,即將2%的氫氧化鈉溶液加熱至80~85℃,然后將冷水浸透的蠶豆入浸4~5分鐘。當皮殼呈棕紅色即行取出,立即用清水漂洗至無堿性;此時皮殼極易去掉,操作必須迅速,以免豆肉變色。濕法脫殼的特點是瓣粒比較完整,但一定要注意掌握脫皮及浸泡時間不宜過長,否則會使豆瓣變得僵硬,制曲發(fā)酵以后也不易軟解,影響成品質量。2.干法脫殼:干法脫殼比較方便,勞動生產率高,豆瓣容易貯放。土辦法可將蠶蟲去雜后曬干,用石磨或鋼磨調松頁距磨去皮殼,然后風選分級,最后篩出豆肉備用?,F在則大多使用脫殼機。用脫殼機干法脫殼,平均每臺每天能處理蠶豆2500~4000公斤,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減輕了勞動強度,改善了衛(wèi)生條件。制作方法 1.豆瓣處理:將干豆瓣肉質(蠶豆子葉)按顆粒大小分別傾倒在浸泡容器中,以不同水量進行浸泡。豆肉吸水后,一般重量可增加1.5~2倍,體積膨大 1.8~2.2倍。浸泡程度的判斷:將豆肉拭去表面水分,折斷瓣粒,如斷面中心有一線白色層,即證明水分已經達到適度。浸泡時可溶性成分略有溶出,其中有部分蛋白質,可以另行綜合利用。2.制曲:豆肉浸泡適度事,應及時排放余水,或撈起瀝干送入曲室制曲。但是由于豆瓣顆粒較大,因此制曲時間也需適當延長。一般通風制曲時間為2天,要特別注意調節(jié)曲室溫度,防止“干皮”,必要時可在曲料面上搭蓋一層席子。種曲用量為0.15~0.3%。3.制醬醅:將蠶豆瓣曲送入發(fā)酵容器中,表面扒平,稍稍壓實,待品溫升至40℃左右,再將18~20°Bé的鹽水徐徐注入曲中,鹽水用量約為豆肉原料的一倍,如能將鹽水加熱至60℃使用更好。最后加上封口鹽,保持品溫在45℃左右進行發(fā)酵,或稱至室外后熟,則香氣更濃,風味更佳。4.辣椒處理:生產豆瓣醬用的辣椒有鮮椒和干椒兩種,一般以使用鹽腌的鮮椒為好。鮮椒收購以后應及時除去蒂柄,洗凈瀝干。按鮮紅椒每100 公斤加鹽22~24公斤,一層鮮椒一層鹽,撒布均勻,同時大力壓實,再加少量食鹽封面,食鹽上鋪竹席,用重物壓上,使鹵汁流出,可防止辣椒變質。并經常檢查,如發(fā)現鹽水干耗,應及時補加淡鹽水,以保持汁水深度。容器要加蓋,以免雜質落入,鮮椒一般經腌至3個月后即可應用,使用時要先用軋碎機粗碎后再在鋼磨中反復磨細,如水量不足,可在磨漿時添加適量2°Bé的鹽水,以調節(jié)稠度。通常每100公斤鮮椒加鹽水磨漿,可產成椒漿150公斤左右。椒漿貯放期間要每天攪拌一次,以防表面生霉,影響產品質量。四川豆瓣醬在磨制椒醬時有的還加入約20%的含鹽甜米酒汁。干辣椒使用前的處理方法是將干椒100公斤加水浸泡,先加部分食鹽腌漬,貯放,用時再加20°Bé鹽水至500公斤磨成漿狀。此椒鹽放置數天后也可能自然發(fā)酵,但不如鮮椒質量好。5.配制:成熟后的蠶豆瓣醅與適量椒鹽混合,即成為豆瓣醬。直接佐餐作為副食品的豆瓣醬要經加熱滅菌處理。配制后如能再封壇發(fā)酵半個月包裝出售,風味更好。
郫縣豆瓣最正宗的就是紹豐和牌,在四川的成都郫縣生產,川內許多地方都可以買到,是郫縣豆瓣的唯一鼻祖,中華老字號產品.現在仍然沿用傳統(tǒng)制作工藝,其味醇香濃郁,回味悠長,是郫縣豆瓣中的極品精品,堪稱當地一絕...主要原料仍然采用 蠶豆,辣椒,鹽 等...選料考究,做工上乘,實為川菜之魂
配料:鮮紅辣椒、蠶豆、食用鹽、面粉等?! ≈谱鞣椒?蠶豆經脫殼,浸泡,接種,制曲,撒鹽水等工序后,加入辣椒再入池發(fā)酵近1年;然后經過消毒,與各種輔料按比例進行配制,方為成品豆瓣醬?! √攸c:紅褐色、略油潤有光澤、有獨特的醬酯香和辣香、味鮮辣、瓣粒酥脆化渣、粘稠適度、回味較長。(注:前云牌郫縣豆瓣口味正宗色香味具全,是酒店、餐館、家廳適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