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茅臺酒的前世今生,茅臺酒是建國以后才叫做茅臺酒。最早的王子酒迎賓酒都不是和帶有“茅臺酒”三個字的酒一個地方罐裝的,是在現(xiàn)在的茅臺國際大酒店的位置的大學生公寓的一樓罐裝的,在17年5月1號之前的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注意公司名稱)的除開掛有貴州茅臺酒五個字以外的所有產(chǎn)品,都是清一色的碎沙加翻沙加坤沙酒三者組合的。
1、茅臺酒的起源是怎么由來的?
說起這個,還得從一個故事說起,相傳清康熙年間,一個生活在山西汾酒之鄉(xiāng)的商人到南方經(jīng)商,行到茅臺鎮(zhèn)時所帶汾酒都也喝光。于是在一家酒館喝當?shù)氐臒茣r,沒有一款酒可以得到他的滿意,就說:此地好山好水,按道理應該能釀出好酒來,看客人如此專業(yè)品酒、喝酒,店老板趕緊去請客人賜教,商人見店老板誠心就答應他第二年一定來教你,
果然,第二年商人帶著一位釀制汾酒的名師,帶著酒藥、工具在一次來到了茅臺鎮(zhèn),商人和名師一起,按照汾酒的釀制方法,經(jīng)過八蒸八煮,釀出的酒質(zhì)液特別純正,香氣襲人,純甜無比,非當?shù)鼐瓶杀?。當時就把這種在茅臺釀制的“山西汾酒”,叫做“杏花茅臺”酒,簡稱“花茅”,因為古代“華”、“花”相通,“花茅”就衍變成為“華茅”了,這便是我國最早的茅臺酒了,
2、王丙乾的榮和燒坊和茅臺到底是什么關系?
貴州茅臺酒有著悠久的歷史,享譽海內(nèi)外,是我國的名酒,它是由三茅合并組成,分別是王茅(榮和燒坊)、華茅(成義燒坊)、賴茅〈恒興燒坊)。王丙乾是王茅的繼承人,他掌管榮和燒坊,在1951年時,政府通過贖買、沒收的方式把他并入茅臺,王茅的榮和燒坊始建于光緒五年即1879年,是由當時仁懷縣富紳石榮霄、孫金太、王立夫合股開設釀酒房,酒房名叫榮太和燒房,起初是由孫金太掌柜,后由于脹目問題,孫金太和石榮霄不合,便以200兩銀子賣給石榮霄,后就由石榮霄掌柜,燒房名也改為榮和燒坊,石榮霄本姓是王,和王立夫是一姓,只是他是被石家領養(yǎng),王丙乾是石榮霄的兒子,在其父親病逝后,榮和燒坊就由他接管,他繼承父業(yè),把燒坊管理得井然有序,使王茅酒發(fā)揚廣大。
3、怎么區(qū)分茅臺酒每年的變化?
其實所有的純糧釀造,特別是固態(tài)大曲發(fā)酵的白酒都可以明顯的區(qū)別出來變化的,如果是新酒,在剛調(diào)和灌裝時候確實并不是太好喝,甚至還不如酒精勾兌那種味道爽口。但是,只要是沒添加香精和酒精的,每隔一段時間酒體就會有明顯的變化,當然,這跟裝什么容器和儲存環(huán)境也有著密不可分的相互關系。一般來說,新酒在不銹鋼罐里,老熟酒的過程就會慢一些,在玻璃瓶里會好一點,如果是陶瓷類的罐子再放置陰涼通風處,則相對更容易熟化,
以咱們經(jīng)??梢砸姷揭彩怯玫淖疃嗟牟A繛槔?。新酒存放半年,就會有非常明顯的變化,一般前期三個月就有改變,然后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化會越來越不容易能感覺到,但細微的變化還是有的,一般來說,經(jīng)過五年左右各種活性物質(zhì)微分子的打打殺殺,也就基本上到了收尾階段。后期雖然也會有些改變,但其已經(jīng)成型,再不會有太多的進步,所以說,白酒以存放五到十年飲用最佳,
這個過程用武俠小說里的描述來比喻,就是一個人練武功只要基礎打扎實,進步就很快。但是到了一定的境界,打通任督二脈之后,也就算是到頂了,再想有進步,那就只能等外星人來當教練,區(qū)分不管是茅臺也好,其他酒也罷,都必須是對這個品牌有極深研究的人。上輩子都沒喝過幾百斤茅臺的,想來品鑒茅臺酒,肯定是不可能的,同理,五糧液也是一樣,只有經(jīng)常喝或者聞這種味道的,才能準確的說出來這是什么酒。
當然,這還需要天分,沒有一定的天賦和大量的關于這個酒的儲備,也是白搭,其實大部分人都喜歡跟風,別人說那個酒好喝,甭管好不好喝吧,反正領導在喝,身邊朋友在喝,我如果不跟著喝這個,豈不是要拜拜或者跟不上潮流的節(jié)奏嗎。味覺上的事,各自安好各自的見解,你不吃辣椒,總不能讓所有人都不吃,反之,你喜歡吃辣的,但也無法讓全國人民都跟著你吃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