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國院士不如國外的教授”,應盡快改革院士評選制度】近日,茅臺集團總工程師、首席質量官王莉入圍中國工程院增選院士名單,引發(fā)了網(wǎng)上罵聲一片,其本質是對“醬香型科技”的嘲諷和痛心。謝邀回答王莉,現(xiàn)任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首席質量官,研究員,研究方向:發(fā)酵與輕工生物技術。
茅臺集團總工程師成院士候選人合理嗎?
【“很多中國院士不如國外的教授”,應盡快改革院士評選制度】近日,茅臺集團總工程師、首席質量官王莉入圍中國工程院增選院士名單,引發(fā)了網(wǎng)上罵聲一片,其本質是對“醬香型科技”的嘲諷和痛心。很多中國院士的水平不如國外的教授,國外的院士都是這個領域的國際專家,對這個領域具有突出貢獻。而我國的院士水平參差不齊,每年的院士競選更像是例行公事。
我國的院士競選制度是不是應該改革?我認為是非常有必要的,應從以下幾方面考慮:1 首先:院士評選要“少而精”,寧缺勿濫,院士評選要分專業(yè)建立不同的評選委員會,委員由這個專業(yè)的頂級科學家組成,同時要請這個領域的3名外國專家參加。2 應全程公開評選過程,設立學術監(jiān)督體系對院士評選過程進行全程監(jiān)督和檢查,所有院士考核的材料全部公開。
3 要建立院士推薦人員和單位責任追責制度。對申報的材料建立終身歸檔制度,以便后期核查,一旦發(fā)現(xiàn)造假材料,應對推薦人員和單位責任追責制度。4 取消院士的有關經(jīng)濟特權和經(jīng)濟補貼,變院士稱號為榮譽稱號。當上院士后,院士在各種人才評選,課題申請中有極大話語權,應限制院士的學術權力,改革獎勵科研業(yè)績的制度設計。
院士是我國頂級科學家的最高榮譽。但是要進入院士,實際上也是要靠“混”圈子。除了各種科技獎項、發(fā)明專利、論文著作、工程設計等方面的重要成果,還是要靠各種公關。而我國有因為不懂人情世故而落選院士的案例,他就是饒毅。首都醫(yī)科大學校長饒毅一直是學術界的“憤青”,他在神經(jīng)科學領域中作出過重要貢獻,在國際學術界享有相當聲望的科學家。
2007年,饒毅辭去了他在美國的終身教授職位,回到北京大學擔任生命科學院院長。饒毅敢于說真話,在競選院士前2天,還在《人民日報》發(fā)表了一篇《改變科學界浮躁的一個步驟——回國博士后從助 理教授做起》的文章。“在中國科研經(jīng)費相當 多的今天,為什么我們現(xiàn)在的科學研究,至少在生命科學方面, 難以達到中國近代史上的高峰? 為什么普遍人們覺得目前中國科學界比較浮躁?”。
他認為,博士應當從助理教授起步,而不是博士后一做完,就能名正言順地成為教授。 提高教授門檻,留住真正愿意做學術的人才。 饒毅說出了“國王其實沒穿衣服”,他沒有選擇在評審期間暫時收斂。結果在他在2011年落選了院士,從此饒毅在網(wǎng)絡上公開發(fā)文稱自己再也不會參與院士競選。2019年。饒毅再以一己之力引發(fā)了一場“學術界的大地震”,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實名舉報了三位在國內(nèi)享有盛譽的科學家,舉報信中詳細列舉了他們學術造假的證據(jù),證明他們利益抄襲的論文騙取了國家的科研基金。
真正有實力的科學界大咖,因為敢于揭露,舉報真相而評不上院士,現(xiàn)在的制度真該考慮改革一下了。很多人認為茅臺只是酒,王莉還不夠資格,沒有突出貢獻能競選院士。王莉作為工程技術應用研究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并入選中國酒業(yè)大師、首席白酒品酒師、中國評酒大師,360行,行行出狀元,不否認王莉有巨大的個人貢獻,但我認為現(xiàn)在給她的榮譽已經(jīng)是足夠能體現(xiàn)她個人的貢獻了。
有沒有什么和茅臺酒口味類似的白酒推薦呢?
國內(nèi)市場最多最被青睞的是飛天茅臺,但是價格對于普通人來說高的有些離譜。飛天茅臺是醬香代表,熱衷于醬香的人可能最痛恨的就是價格了,作為資深的醬香愛好者來說把飛天茅臺當做口糧酒是不現(xiàn)實的,在下也是窮屌絲一枚,剔除廣告嫌疑就說說替代品吧,首選的是王子,個人感覺茅臺王子酒的口感跟飛天茅臺最為接近氣(說的是普通王子),同宗同源無非就是勾兌的時候年份酒少一些(個人感覺),仁酒和漢醬個人感覺不如普通王子,但是作為系列酒也相當不錯,主要是性價比不如普通王子,誰讓咱窮呢。
習酒作為茅臺的下屬企業(yè),首先在品質上得到了保證,其次價格上肯定低于茅臺,同價位來說習酒的年份酒或許更多。說點實際的吧,2007年的春節(jié),頭一次喝醬香白酒,之后著迷,當年茅臺還沒有收回賴茅商標的時候,滿街都是賴茅,好的賴的都有,或許我喝的是上品也或許是心理作用,感覺飛天茅臺也不過如此,也沒能力把所有的醬香白酒喝個遍,不過茅臺鎮(zhèn)的酒真心沒少買,真心奉勸喜歡醬香的跟我一樣的屌絲們,茅臺鎮(zhèn)的好酒多,次品更多,買之前最少要知道是不是小作坊的,喝到肚子里的東西真不能兒戲,借著剛剛下肚的一杯酒意多說幾句(僅供跟我一樣的屌絲參考),百度一下茅臺鎮(zhèn)的前十酒廠,規(guī)模大了品質也差不多能跟上,9.9元還包郵就想跟飛天茅臺做比較分明就是癡人說夢,還是先剔除廣告嫌疑吧,個人最鐘愛的是金沙酒,其次是五星酒業(yè)的系列,理由就一個,便宜。
作為口糧酒真的不能奢望更多,但跟哥們兒喝酒不算丟面兒,王祖燒坊和黔酒也不錯,但是不符合我的口味,潭酒的醬香有些淡,和郎酒相近一些,也是勝在便宜,個人能力有限,也說的有些跑題了,飛天茅臺沒有替代品,價格相近的是青花郎,沒喝過不敢胡說,我把自己的口糧酒交代給各位了,只想告訴跟我一樣的醬香粉別亂花冤枉錢去買一些十幾塊就包郵的瓶子。
如果復制茅臺白酒工藝可以釀造出一樣的”茅臺”嗎?
題主所指應該是茅臺的“12987”工藝。個人認為單單依靠工藝是不可能的。舉個最直觀的例子,70年代曾經(jīng)搞過一次茅臺異地試驗。當時國家組織科研人員、專家,選了與茅臺鎮(zhèn)環(huán)境相似的遵義十字鋪,抽調(diào)茅臺行政管理人員、釀酒技術人員。同時釀酒原料、設備統(tǒng)統(tǒng)從茅臺鎮(zhèn)拉來,嚴格按照茅臺生產(chǎn)流程執(zhí)行。可在這場異地實驗進行了十一年后,當對試制酒進行專業(yè)鑒定時,專家們給出的評價是“基本具有茅臺風格”、“接近市場銷售茅臺酒質量水平”。
茅臺集團總工程師、首席質量官王莉,提名二院院士你們咋看?
謝邀回答王莉,現(xiàn)任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首席質量官,研究員,研究方向:發(fā)酵與輕工生物技術。先后榮獲國家技術發(fā)明二等獎、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白酒評委,國家釀造高級評酒師。查資料,人家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生物技術達到一定水平,有能力。沒有什么不可。網(wǎng)上很多人都在議論紛紛,中科院院士的評選標準是什么?簡單說:1、增選院士每兩年進行一次。
增選名額及其分配在保持基本穩(wěn)定的前提下,由學部主席團根據(jù)學科布局和學科發(fā)展趨勢確定。2、院士候選人由院士和有關學術團體推薦,學部主席團可根據(jù)學科發(fā)展需要設立候選人特別推薦小組,不受理本人申請。有效候選人由學部主席團審定。3、各學部常務委員會組織院士對有效候選人進行評審和初選,產(chǎn)生初步候選人和終選候選人建議人選。
評審和初選必須堅持標準,遵循公正、客觀的原則,對候選人進行全面、科學的評價。4、在科學技術領域做出系統(tǒng)的、創(chuàng)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貢獻,熱愛祖國,學風正派,具有中國國籍的研究員、教授或同等職稱的學者、專家(含居住在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qū)和臺灣省以及僑居他國的中國籍學者、專家),可被推薦并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貴州茅臺酒廠推薦一個工程師參加中國院士競選大家有啥看法?
不應該推薦!茅臺酒是800年來釀酒師傅們在貴州赤水河畔摸索烤出的優(yōu)質酒品,它的榮譽屬于一代代有經(jīng)驗的釀酒工人。①,現(xiàn)在的茅臺酒釀酒工程師只是傳承和優(yōu)化了傳統(tǒng)釀酒技術,談不上是重大科技的原創(chuàng)者或有杰出貢獻者,入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是不適宜的。②,茅臺的釀酒技術只能在貴州茅臺鎮(zhèn)那個特殊的自然環(huán)境里排上用場,釀出高品質茅臺美酒。
離開那個環(huán)境,一切枉然!所以茅臺的釀酒技術不具備推廣實用性,不能引領中國釀酒科技整體進步和經(jīng)濟效益提高。茅臺酒工程師當選院士的含金量顯然不足。③,茅臺酒是富豪顯貴們欣賞并經(jīng)常享用的奢侈品,并不是草根大眾可接受和消費的。從抗拒心理上,民間不會認同茅臺酒工程師進入圣神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名人堂。④,茅臺集團主要憑借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釀造出獨一無二的高品質醬香酒,被商家炒作為天價!因而公司利潤滾滾。
茅臺品酒師,總工程師王莉入圍院士候選,你怎么看?應不應該?
看了一下院士的評選標準!說實話,她除了年齡達標以外,其它方面都是相差甚遠的。一、品酒,她是半路出家。大學畢業(yè)后她為了愛人才勉強到了酒廠,然后才開始品酒。二、看了她發(fā)的論文,只有一篇是她獨立完成的,其余的都是和別人合作署名的。這就不能懷疑她的能力。院士標準的最主要的是在科技創(chuàng)新領域方面取得極大的貢獻。試想一下只寫過一篇論文的人有什么貢獻,一般的博士生都不止一篇。
如果這樣都可以的話,那差不多博士都可以成為院士。按理說,總工程師,就相當于教授了。這樣的人為什么只有一篇自己的論文呢?這個總工程師會不會也有水份呢?所以說,現(xiàn)在的問題是她應不應該當選院士,而是要查一查她的總工是怎么來的?多喝了幾年茅臺,就可以成為總工或院士,這個院士也太容易了吧!當然,她真的有才華,真的著作等身,真的為科技事業(yè)作出了巨大貢獻,給她一個院士也是應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