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如何看待白酒,怎么看待白酒漲價

釀制白酒的工藝和白酒文化歷史悠久。即使到目前為止,也一直是濃香型白酒一家獨大,濃香型白酒的產(chǎn)量占全國白酒總產(chǎn)量的一半以上,可見喜歡濃香型白酒的人還是最多的,你說喝慣了醬香型白酒,再喝其它白酒都會覺得索然無味,不少著名白酒漲價了,連一些中檔白酒也跟著來了一波。

1、大家如何看待白酒貼牌酒?

1、大家如何看待白酒貼牌酒?

先普及一下啥是貼牌酒吧,顧名思義。貼牌酒就是一些知名企業(yè)或有錢的老板花錢買下或公司收夠了一些小中型酒廠,然后用自己注冊的商標加以推廣銷售的酒,或者是一些資質(zhì)差的小酒廠給一些大品牌酒企交納一些費用,以傍名牌的形式出現(xiàn)。這樣既能滿足市場需求,又能快速回籠資金,但是酒的質(zhì)量嘛,就不能保證了,總的來說,叫停貼牌酒對茅臺集團是利大于弊。

雖然短期內(nèi),經(jīng)濟收益會縮水,但對提高品牌含金量是大有作用,也大大打擊了市場上酒業(yè)造假現(xiàn)象。茅臺可以安安心心,全神貫注地做自己的高端白酒了,此次茅臺叫停貼牌酒落實到位的話,消費者再也不用擔(dān)心買到哪些貼著茅臺標簽的低質(zhì)酒,各類假酒也會有所收斂。但是同時,大家會看到茅臺在會慢慢地漲價,不走回頭路,畢竟要走高端路線了,打造品牌力量和品牌榜樣,畢竟茅臺酒甚至都可以看作是貴州的名片了,

2、怎么看待白酒漲價?

2、怎么看待白酒漲價?

不少著名白酒漲價了,連一些中檔白酒也跟著來了一波。按說,疫情流行,商務(wù)應(yīng)酬和聚集性活動基本消失,影響了白酒銷售量,白酒價格應(yīng)該調(diào)低才合理,其實,這種想法可能是想當(dāng)然的。仔細分析,白酒漲價有其合理一面,原料和助劑等釀酒材料漲價,物流成本的大幅增加,人工成本的不斷提升,疫情期間防控費用的增加與銷售量減少等,增加了每瓶白酒的均攤費用,這些成本迫切需要通過漲價來消化,

另外,名貴白酒比較稀缺,已經(jīng)具備了金融屬性,也是其中漲價的原因之一。據(jù)某機構(gòu)對1263份有效問卷的調(diào)查結(jié)果,疫情期間有79.85%的人在家自飲,其中84.41%的人飲用的是白酒,在飲用的白酒價位段酒品中,200-500元價位段酒品的消費者占比34%,500元以上酒品的消費者占比22%,這意味著被調(diào)查者中有超過5成的飲酒者依然保持著對白酒品位的追求,

另外,高端白酒主要用于商務(wù)消費或有實力人士的喜宴用酒,最主要的是看重品牌、面子和口感,對價格并不敏感。然而,對在200元甚至在100元以下的飲酒者來說,本身沒有高消費能力,就不怎么關(guān)注中高端白酒的漲價現(xiàn)象,綜上所述,每瓶白酒漲價十幾元、幾十元,超一線品牌漲個一二百元,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圍,不會打擊消費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積極性,更不會導(dǎo)致行業(yè)崩潰。

3、歐洲人喜歡中國白酒嗎?他們怎么看待中國白酒?

3、歐洲人喜歡中國白酒嗎?他們怎么看待中國白酒?

歐洲人不喜歡中國白酒,所以飛天茅臺在國外那么便宜都沒人要,惹得一眾國內(nèi)酒鬼抓耳撓腮,恨不得開著三蹦子去掃貨,先說釀酒歷史。歪果仁釀酒的歷史比我們還長,盡管都是新石器時代,有證物的,他們一萬年了,我們九千多年,我在上月(5月29日)問答《為什么美國人從來不敢喝中國白酒》一文里,提到我國9000年釀酒史,引來很多條友質(zhì)疑,說是我國滿共就五千年文明史。

這時間點實在是真的,資料好查,專此說明。再說白酒的釀造,中國最早是黃酒,后來有了蒸餾術(shù),酒精含量升高,就算不得是黃酒了,后來叫做白酒。各地物產(chǎn)和生活習(xí)慣不同,又有了不同香型,都是固體發(fā)酵,糧食酒,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飲品,外國的酒也是同樣發(fā)展而來的。只是起點不一樣,最早是果酒,中國釀酒和外國還是有著根本的區(qū)別。

我們是“經(jīng)驗法”,老大說了算;西方是“條文法”,法律說了算,所以,我們的釀酒,出了這個廠,沒人知道是怎么搞的,也做不出這個味。西方的釀酒,都有詳細的條款,照方抓藥就是,于是,歪果仁搞不懂我們的酒的做法和味道,就說是“東方魔水”,所以,西方人不接受中國白酒的原因,并不是酒精度數(shù)高,辣口嗆喉,而是生產(chǎn)和味道。

推薦閱讀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