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天子是什么酒,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意義是什么

曹操拒絕了,給出的理由是。如果漢獻帝是曹操的傀儡,那么所有的宮殿肯定都是曹操的勢力,那么曹操帶軍隊入宮就沒有必要了。所以曹操作為漢末亂世的梟雄之一,把漢獻帝控制在自己手里,不僅僅是為了挾天子以令諸侯,更是為了實實在在的東西,曹操更看重百年后后人對他的評價,可以用兩個字概括就是功名。

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意義是什么?

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意義主要是避免過早過多樹敵,并且能讓自己日后的登基顯得名正言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說法主要指的就是曹操。東漢末年,刀煙四起群雄逐鹿,客觀的講,誰都沒有一統(tǒng)中原的實力,在這種情況下,能把皇帝握在自己手里,就給了其他實力不濟的小諸侯聽命于自己的理由,畢竟皇上的話是一定要聽的,至少不會聯(lián)合其他諸侯來打自己,這一點在群雄亂戰(zhàn)的局面下尤其重要,否則槍打出頭鳥,實力越強就越有可能被群毆。

古人還是講究君臣之道的,雖然造反篡位的事屢屢發(fā)生,但大多都還要給自己找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讓自己名正言順的登上皇位以獲得更多的支持,還能避免被后世辱罵。比如在地下挖出了個碑魚肚子里發(fā)現(xiàn)個紙條,再或者就是小孩的童謠什么的。曹丕稱帝就是讓劉協(xié)再三讓位后才接受的皇位,還給了人家一個獻帝的謚號,意思就是皇位是人家主動獻出來的。

挾天子真是綁架天子的意思嗎?

眾所周知,在三國演義中,作為一國主宰九五之尊的漢獻帝似乎一直都是一個十分悲催的人物,先是被奸臣董卓立為了傀儡。后來司徒王允用美人計成功的說服呂布和董卓反目,并除掉了董卓,漢獻帝自以為從此可以大權(quán)獨攬高枕無憂了。然而,不曾想剛脫離虎口,又掉入了狼窩,由于王允不接受董卓舊部李榷郭汜等人的歸降,導(dǎo)致了李榷郭汜等人孤注一擲再次起兵反叛。

這次反叛的結(jié)果就是王允被殺,漢獻帝先后成為了李榷郭汜手中的玩物。公元195年,由于李榷郭汜兩人分贓不均導(dǎo)致雙方在長安城內(nèi)進行了火并,漢獻帝劉協(xié)趁亂在太尉楊彪以及朝中忠于皇室的一些大臣的保護下趁機從長安逃回了洛陽?;氐铰尻栔蟮臐h獻帝卻發(fā)現(xiàn)自己變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光桿司令,身邊根本沒有一支可以調(diào)動的軍事力量。

就在這個時候,時任兗州刺史的曹操成為了第一個率軍進駐洛陽護駕勤王的諸侯,這讓漢獻帝仿佛看到了漢室中興的希望。針對曹操這一個極不尋常的做法,現(xiàn)在很多人都認為是曹操聽從了自己首席謀士荀彧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建議。然而,歷史事實真的如此嗎?曹操將漢獻帝放在自己身邊真的是為了挾天子以令諸侯嗎?其實不盡然,真實的歷史令人大跌眼鏡,只因為真相遠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簡單。

首先,漢獻帝不是傻瓜,在曹操借口軍中無糧強迫他從洛陽遷都許昌的那一刻,這位時年15歲的少年立刻就產(chǎn)生了一絲警覺這位看似忠貞護主的曹操會不會成為第二個董卓呢??雖然,曹操后來的所作所為也多多少少印證了漢獻帝的猜想,可是曹操終究還是秉持了所謂的君臣大義,在天下萬民面前依舊尊奉漢獻帝劉協(xié)為正統(tǒng)皇帝,給予了漢獻帝作為一國之君應(yīng)有的地位和尊嚴。

曹操控制漢獻帝,固然有一些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成分在里面,可是雙方更多的是一種合作的關(guān)系。這一點可以從多個方面進行印證。首先,曹操在每次朝見漢獻帝的時候,身邊都會帶上很多甲士,這些甲士的作用毋庸置疑就是為了保護曹操的安全。如果漢獻帝是曹操傀儡的話,那么皇宮之中必然也都是曹操的勢力,曹操再帶甲士進宮不就顯得多此一舉了嗎?那么,有且只能有一個解釋,那就是曹操并沒有控制漢獻帝,在漢獻帝周圍依舊還存在有很多忠于皇帝的勢力存在,在這些勢力面前曹操并不敢輕舉妄動,只能選擇和漢獻帝之間的君臣合作。

其次,政敵劉備和孫權(quán)分別于公元221年和229年稱帝。而平定叛亂,統(tǒng)一北方,為漢朝立下汗馬功勞的曹操,至死都沒有稱帝。不是曹操不想當(dāng)皇帝,也不是曹操沒有當(dāng)皇帝的能力。畢竟當(dāng)時曹操的很多下屬都有意無意的暗示過曹操高于天意,他是在百姓的影響下當(dāng)上皇帝的。然而,曹操拒絕了,理由是如果命運是孤獨的,孤獨的愿望是周文王。

推薦閱讀

迎駕貢酒是什么香型,皇駕貢酒是什么香型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