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淬燕和藍帶的區(qū)別,TLBB千淬神玉和百淬神玉差別是什么

1,TLBB千淬神玉和百淬神玉差別是什么

幾率不同 你先用 百 洗到優(yōu)秀 或杰出 然后用千 洗 便宜一些 而且效果不錯
反正都是黑人,百歲失敗多點。千歲稍微好點,我暗器洗完美洗啦6000多

TLBB千淬神玉和百淬神玉差別是什么

2,T10鋼760水淬與860水淬的組織與性能有什么區(qū)別

在760℃時,這時鋼的組織還沒有完全奧氏體化,存在部分滲碳體,淬火后得到的馬氏體數(shù)量就少些,在性能方面,硬度和強度就低些,但塑性和韌性好些, 在860℃時,這時鋼的組織已經(jīng)完全奧氏體化,淬火后,過冷奧氏體大部轉(zhuǎn)變?yōu)轳R氏體,在性能方面,硬度和強度比760℃時要高,但塑性和韌性就差些。

T10鋼760水淬與860水淬的組織與性能有什么區(qū)別

3,dnf分解出淬練的幾率有多高

是的…但只要裝備是紫的…差不多都會有淬煉的和強韌的冒險家靈魂
搞很多 但是9級的比低級的 分解出來的東西多 比如低級的分解出200個紅色 高級的就可能出來300個
會吧
要紫裝以上上才行
這跟分解機的等級沒半毛錢關系,“分解出的材料是淬煉”的概率跟你人品掛鉤(如果想出就出它也不會這么貴),“分解出的材料是淬煉”的數(shù)量跟你藍裝的等級有關也跟你人品有關,比如你分解個40的藍武器,如果出淬煉也就那么兩三幾個,如果你分解的是60級的藍裝會給你的淬煉相比之下要多得多,我曾經(jīng)在別人的低級分解機上分解出過11個淬煉。運氣不好的話你拿一堆65級的藍裝去9級最高級分解機分不是平凡就是十幾個有色小晶體

dnf分解出淬練的幾率有多高

4,磨平導軌高頻淬火與超音頻淬火有什么區(qū)別

高頻淬火指利用高頻電流(30K-1000KHZ)使工件表面局部進行加熱、冷卻,獲得表面硬化層的熱處理方法。這種方法只是對工件一定深度的表面強化,而心部基本上保持處理前的組織和性能,因而可獲得高強度,高耐磨性和高韌性的綜合。又因是局部加熱,所以能顯著減少淬火變形,降減能耗。正是因為高頻淬火擁有上述這些特點,因而在機械加工行業(yè)中廣泛被采用。 超音頻淬火 指工件放到感應器內(nèi),感應器一般是輸入中頻或高頻交流電(1000-300000Hz或更高)的空心銅管。產(chǎn)生交變磁場在工件中產(chǎn)生出同頻率的感應電流,這種感應電流在工件的分布是不均勻的,在表面強,而在內(nèi)部很弱,到心部接近于0,利用這個集膚效應,可使工件表面迅速加熱,在幾秒鐘內(nèi)表面溫度上升到800-1000&ordm:C,而心部溫度升高很小。 高頻淬火與超音頻淬火最主要的區(qū)別是在于振蕩頻率的不同,高頻振蕩頻率高,淬硬層比較淺在1mm-1.5mm之間,超音頻振蕩頻率較低一些,淬硬層在1.5-3mm左右,因此高頻比較適合較細的軸表面淬火,而超音頻就比較適合花鍵軸、齒輪軸等普遍的工件淬火,以及極大部分工件的透熱。

5,淬硬性跟淬透性的區(qū)別取決于什么

淬透性:表示鋼在一定條件下淬火時獲得淬透層深度的能力,主要受奧氏體中的碳含量和合金元素的影響。 指在規(guī)定條件下,決定鋼材淬硬深度和硬度分布的特性。鋼材淬透性好與差,常用淬硬層深度來表示。淬硬層深度越大,則鋼的淬透性越好。鋼的淬透性主要取決于它的化學成分,特別是含增大淬透性的合金元素及晶粒度,加熱溫度和保溫時間等因素有關。淬透性好的鋼材,可使鋼件整個截面獲得均勻一致的力學性能以及可選用鋼件淬火應力小的淬火劑,以減少變形和開裂。 淬硬性:指鋼在理想條件下淬火得到馬氏體后所能達到的最高硬度 鋼的淬透性是鋼材能夠被淬透的能力,又稱可淬性。是以淬火后馬氏體深度為淬透層深度。影響淬透性的因素是臨界冷卻速度。 凡是影響臨界冷卻速度的因素,都將影響鋼的淬透性。過冷奧氏體穩(wěn)定性元素含量越多,奧氏體實際晶粒度越粗大、成份越均勻,原始組織中碳化物越細小、分布越均勻,則過冷奧氏體的穩(wěn)定性越大,有利于降低鋼的臨界冷卻速度,提高鋼的淬透性。 淬透性與淬硬性不是一個內(nèi)容,其區(qū)別在于: 淬硬性又稱可硬性,是鋼淬火后所能達到的最高硬度。主要影響因素是鋼的含碳量 硬度與淬硬性相關。 淬透性 淬透性(hardenability) 表示鋼在一定條件下淬火時獲得淬透層深度的能力,主要受奧氏體中的碳含量和合金元素的影響。 淬透性:指在規(guī)定條件下,決定鋼材淬硬深度和硬度分布的特性。即鋼淬火時得到淬硬層深度大小的能力,它表示鋼接受淬火的能力。鋼材淬透性好與差,常用淬硬層深度來表示。淬硬層深度越大,則鋼的淬透性越好。鋼的淬透性是鋼材本身所固有的屬性,它只取決于其本身的內(nèi)部因素,而與外部因素無關。鋼的淬透性主要取決于它的化學成分,特別是含增大淬透性的合金元素及晶粒度,加熱溫度和保溫時間等因素有關。淬透性好的鋼材,可使鋼件整個截面獲得均勻一致的力學性能以及可選用鋼件淬火應力小的淬火劑,以減少變形和開裂。 淬透性主要取決于其臨界冷卻速度的大小,而臨界冷卻速度則主要取決于過冷奧氏體的穩(wěn)定性,影響奧氏體的穩(wěn)定性主要是: 1.化學成分的影響 碳的影響是主要的,當C%小于1.2%時,隨著奧氏體中碳濃度的提高,顯著降低臨界冷卻速度,C曲線右移,鋼的淬透性增大;當C%大于時,鋼的冷卻速度反而升高,C曲線左移,淬透性下降。其次是合金元素的影響,除鈷外,絕大多數(shù)合金元素溶入奧氏體后,均使C曲線右移,降低臨界冷卻速度,從而提高鋼的淬透性。 2.奧氏體晶粒大小的影響 奧氏體的實際晶粒度對鋼的淬透性有較大的影響,粗大的奧氏體晶粒能使C曲線右移,降低了鋼的臨界冷卻速度。但晶粒粗大將增大鋼的變形、開裂傾向和降低韌性。 3.奧氏體均勻程度的影響 在相同冷度條件下,奧氏體成分越均勻,珠光體的形核率就越低,轉(zhuǎn)變的孕育期增長,C曲線右移,臨界冷卻速度減慢,鋼的淬透性越高。 4.鋼的原始組織的影響 鋼的原始組織的粗細和分布對奧氏體的成分將有重大影響。 5.部分元素,例如Mn,Si等元素對提高淬透性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同時也會對鋼材帶來其他不利的影響 淬硬性 淬硬性(hardening capacity) 指鋼在淬火時能夠獲得的淬硬層硬度的能力,也就是獲得馬氏體的能力。不要和淬透性混淆,淬透性才是指獲得淬硬層深度的能力。
淬透性:表示鋼在一定條件下淬火的淬硬層深度。衡量各個不同鋼種接受淬火能力。影響因素過冷奧氏體穩(wěn)定性和臨界冷卻速淬硬性指鋼在淬火時硬化能力,用淬成馬氏體可能得到的最高硬度表示。主要取決于馬氏體中的含碳量,碳含量越高,則鋼的淬硬性越高。其他合金元素的影響比較小。淬透性才是指奧氏體化后的鋼在淬火時獲得馬氏體的能力。其大小以鋼在一定條件下淬火獲得的淬透層深度和硬度分布表示。
通俗點說,鋼的淬硬性就是指鋼在淬硬層獲得硬度高低的程度,而淬透性就是鋼在淬火后淬硬層的深淺程度。 鋼的淬硬性主要與鋼的含碳量及熱處理工藝有關,而鋼的淬透性主要與鋼的化學成份及對應該鋼種采取的熱處理工藝有關。 麻煩采納,謝謝!

6,淬火時 油淬和水淬有什么區(qū)別

水淬冷卻快、但應力大,變形、開裂傾向大,一般用于淬透性差的碳鋼。油淬冷卻效溫和,一般用于淬透性較好的合金鋼。拓展資料:一、水淬以水作為淬火劑進行淬火,稱為水淬。優(yōu)點是在高溫區(qū)(550℃~650℃)冷卻較快,缺點是低溫區(qū)(200℃~300℃)也冷卻較快,易造成較大的組織應力。水淬是把高溫物體放入水中,再燒紅熱,再放入水中,如此反復,可提高剛性。水淬的原理就是使1400℃左右的熔融物在從爐體流出時,用具有一定壓力的水流噴射,使共驟然冶卻而凝固并碎裂成細小的粒子,使熔融物的玻璃結(jié)構(gòu)被固定下來,阻止氟磷酸鈣結(jié)晶的復原。熔融物中氟和磷的含量較高以及堿度較高時,氟磷酸鈣結(jié)晶復原要快一些, 因而水淬壓力就要高一些;反之,合氟和磷較低以及堿度較低時,氟磷酸鈣結(jié)晶復原要慢一些,因而水淬壓力也就可以低一些。熔融物被水淬得愈細,冷卻得就愈快,產(chǎn)品的枸溶率也就愈高;反之,粒子大,共表面雖然先冷,但內(nèi)部冷得慢,產(chǎn)品枸溶率也就不高。二、火淬火焰淬火是一種用乙炔一氧火焰(最高溫度達3100℃)或煤氣一氧火焰(最高溫度達2000℃)將工件表面快速加熱,隨后噴液(水或有機冷卻液)冷卻的一種表面淬火方法。一般常用乙炔-氧火焰表面淬火?;鹧娲慊鹗加?9世紀初期。起初是依靠操作者的經(jīng)驗保證處理質(zhì)量。隨著技術的發(fā)展,人們設計和制造出用以淬硬曲軸、齒輪等零件曲面的專用淬火機床,從而擴大了火焰淬火的應用范圍。后來,又出現(xiàn)配備有透焰測溫裝置、能自動控制溫度的淬火機床,使火焰淬火有了新的發(fā)展。火焰淬火是為了奧氏體化,用可燃氣體火掐作為加熱熱源的局部硬化工藝。適合通過火焰淬火置藝進行局部硬化的材料,必須有足夠的含碳量(一般為0.4%)才能進行可硬化處理。由于這種工藝通常用于徑具有低淬硬性的低合金鋼或普通碳鋼,因此加熱到相變溫度后的淬火一般是通過快速水淬完成的。淬火幾乎是瞬時的。加熱介質(zhì)可以是氧一乙炔、氧一制造煤氣、丙烷或其他任伺接有適當加熱速率的燃氣的混合。淬火溫度與爐子淬火所要求的相同?;鹧娲慊饏^(qū)的深度從離表面1/32in(0.8mm)到整個截面的范圍內(nèi)變化。通常用于火焰淬火的鋼是含碳量0.40~0.95%的普通碳鋼和低合金鋼。高合金鋼例如馬氏體不銹鋼和工具鋼有時也采用局部硬化方法,但中碳鋼用得更多些?;鹧娲慊饡r,高淬硬性鋼有較大的開裂傾向。通過在淬火前預熱零件(大約300°F;149℃)和用油或水溶性有機液淬火可降低低合金鋼和工具鋼的開裂傾向。然而,油淬火具有易燃的危險,使這種工藝不能廣泛采用。參考鏈接:百度百科-水淬百度百科-火焰淬火
水淬和油淬的區(qū)別:1、水淬冷卻快、但應力大,變形、開裂傾向大,一般用于淬透性差的碳鋼。水淬是把高溫物體放入水中,再燒紅熱,再放入水中,如此反復,可提高剛性。以水作為淬火劑進行淬水,稱為水淬。2、油淬冷卻效溫和,一般用于淬透性較好的合金鋼。淬火處理一般多利用水、油或低溫鹽浴來做此冷卻,但有時亦可利用風扇加速空氣冷卻來達到相同目的。 其中采用油來冷卻的就叫油淬。擴展資料淬火是把鋼鐵加熱到奧氏體化以后,快速冷卻,以獲得馬氏體或貝氏體組織。通常由水淬和油淬。具體的淬火方式,需要根據(jù)折疊鍛打采用的材料,以及刀劍形式等因素來決定。使用的設備包括煅燒爐,鉗子,淬火桶,水或者油,耐火手套,烤箱。淬火的手法多種多樣,可以局部淬火,整體淬火,表面淬火,寒淬,風淬,透淬,噴射淬,分層淬火等等。許多老鐵匠還有自己秘不外傳的淬火秘訣。我一般是整體淬火,這種淬火的弊端是由于應力的存在,刀劍容易變形彎曲或者斷裂,需要嚴格控制好火候、時機和手法。參考資料來源: 水淬-百度百科 、 火焰淬火-百度百科
淬火處理,主要是指將鋼材從高溫奧氏體區(qū)急速冷卻下來以獲得某一特定低溫組織,例如馬氏體、貝氏體等。一般多利用水、油或低溫鹽浴來做此冷卻,但有時亦可利用風扇加速空氣冷卻來達到相同目的。油淬就是采用油來冷卻的就叫油淬。油淬冷卻效溫和,一般用于淬透性較好的合金鋼。水淬是指采用水來冷卻就叫水淬。優(yōu)點是在高溫區(qū)(550℃~650℃)冷卻較快,缺點是低溫區(qū)(200℃~300℃)也冷卻較快,易造成較大的組織應力。水淬是把高溫物體放入水中,再燒紅熱,再放入水中,如此反復,可提高剛性。水淬冷卻快、但應力大,變形、開裂傾向大,一般用于淬透性差的碳鋼。水淬出現(xiàn)裂紋是由于內(nèi)部應力引起破碎――玻璃未經(jīng)正式退火或淬火發(fā)生破碎拓展資料:淬火:鋼的淬火是將鋼加熱到臨界溫度Ac3(亞共析鋼)或Ac1(過共析鋼)以上溫度,保溫一段時間,使之全部或部分奧氏體1化,然后以大于臨界冷卻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溫)進行馬氏體(或貝氏體)轉(zhuǎn)變的熱處理工藝。通常也將鋁合金、銅合金、鈦合金、鋼化玻璃等材料的固溶處理或帶有快速冷卻過程的熱處理工藝稱為淬火。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淬火
水淬時會有蒸汽膜階段,一定條件下會出現(xiàn)淬火硬度不均勻的現(xiàn)象
淬爐與氣淬爐的優(yōu)缺點 1、常規(guī)爐型、同等功率下,油爐的適應面要比氣淬爐要寬,氣淬爐對直徑教大及淬透性差的鋼材適用面窄。2、同歸格(裝爐量)的爐子,氣淬的成本比油淬的要高,高的原因在于氮氣比油的消耗大、工作周期更長、料框及爐內(nèi)元件在經(jīng)常的冷熱交換下更易損耗。3、帶擴散泵的氣淬爐可做高速鋼、鈹銅、不銹鋼、鈦合金等高價值產(chǎn)品,且可用于真空回火。若是小熱處理廠,建議第一臺購置油淬爐,氣淬則更適合后續(xù)購買及裝點門面。只是從頭到尾那真空爐的成本不知比油要貴到多少了?@_@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氣淬冷卻慢變形小,油淬反之.@_@那要看什么材料,氣淬比較干凈,油淬一般使用比較多,我很想和大家交流心得我的qq號是215886856@_@不同金屬有不同的淬火方法啊 看是什么樣子的金屬@_@請問cr12能用氣淬火嗎.氣淬火后硬度能達多少@_@我試過真空處理時,厚度在10mm以下的,充4公斤氮氣硬度可達63hrc,在達到淬透的情況下,盡量采用氣淬好點.應力小,變形少,干凈@_@還與直徑大小有關,較粗大的工件氣淬比較困難@_@那么就是說cr12用氣淬火跟本就淬不到hrc60度了@_@cr12油淬好,cr12油淬變形不大是特點優(yōu)勢,我不知道能用什么壓縮氣能把cr12淬到hrc60以上的!
冷卻速度從大到小的排序依次是:鹽類淬火介質(zhì)-水溶性淬火介質(zhì)(如PAG)-淬火油 從大的類別上講是這樣的 查看原帖>>

7,淬火 回火 正火 退火 分別是什么都分別用在那些上面知道的告訴我

淬火   Hardening or Quenching  cui huǒ  (行業(yè)內(nèi),淬讀"zhàn"音,即讀“zhàn huǒ”)  鋼的淬火是將鋼加熱到臨界溫度Ac3(亞共析鋼)或Ac1(過共析鋼)以上某一溫度,保溫一段時間,使之全部或部分奧氏體[1]化,然后以大于臨界冷卻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溫)進行馬氏體(或貝氏體)轉(zhuǎn)變的熱處理工藝?! ⊥ǔR矊X合金、銅合金、鈦合金、鋼化玻璃等材料的固溶處理或帶有快速冷卻過程的熱處理工藝稱為淬火?! 〈慊鸬哪康氖鞘惯^冷奧氏體進行馬氏體或貝氏體轉(zhuǎn)變,得到馬氏體或貝氏體組織,然后配合以不同溫度的回火,以大幅提高鋼的強度、硬度、耐磨性、疲勞強度以及韌性等,從而滿足各種機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也可以通過淬火滿足某些特種鋼材的的鐵磁性、耐蝕性等特殊的物理、化學性能?! 〈慊鹉苁逛搹娀母驹蚴窍嘧?,即奧氏體組織通過相變而成為馬氏體組織(或貝氏體組織)。  鋼淬火工藝最早的應用見于河北易縣燕下都遺址出土的戰(zhàn)國時代的鋼制兵器?! 〈慊鸸に囎钤绲氖妨嫌涊d見于《漢書.王褒傳》中的“清水焠其峰”?!  按慊稹痹趯I(yè)文獻上,人們寫的是“淬火”,而讀起來又稱“蘸火”。“蘸火”已成為專業(yè)口頭交流的習用詞,但文獻中又看不到它的存在。也就是說,淬火是標準詞,人們不讀它,“蘸火”是常用詞,人們卻不寫它,這是我國文字中不多見的現(xiàn)象?! 〈慊鹗恰罢夯稹钡恼~,淬火的古詞為蔯火,本義是滅火,引申義是“將高溫的物體急速冷卻的工藝”。“蘸火”是冷僻詞,屬于現(xiàn)代詞,是文字改革后出現(xiàn)的產(chǎn)物,“蘸”字本義與淬火無關?!罢夯稹北驹~為“湛火”,“湛”字讀音同“蘸”,而其字形又與水、火有關,符合“水與火合為蔯”之意,字義與“淬火”相通。“湛火”為本詞,“蘸火”則為假借詞。  淬火  將金屬工件加熱到某一適當溫度并保持一段時間,隨即浸入淬冷介質(zhì)中快速冷卻的金屬熱處理工藝。常用的淬冷介質(zhì)有鹽水、水、礦物油、空氣等。淬火可以提高金屬工件的硬度及耐磨性,因而廣泛用于各種工、模、量具及要求表面耐磨的零件(如齒輪、軋輥、滲碳零件等)。通過淬火與不同溫度的回火配合,可以大幅度提高金屬的強度、韌性及疲勞強度,并可獲得這些性能之間的配合(綜合機械性能)以滿足不同的使用要求。另外淬火還可使一些特殊性能的鋼獲得一定的物理化學性能,如淬火使永磁鋼增強其鐵磁性、不銹鋼提高其耐蝕性等。淬火工藝主要用于鋼件。常用的鋼在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上時,原有在室溫下的組織將全部或大部轉(zhuǎn)變?yōu)閵W氏體。隨后將鋼浸入水或油中快速冷卻,奧氏體即轉(zhuǎn)變?yōu)轳R氏體。與鋼中其他組織相比,馬氏體硬度最高。鋼淬火的目的就是為了使它的組織全部或大部轉(zhuǎn)變?yōu)轳R氏體,獲得高硬度,然后在適當溫度下回火,使工件具有預期的性能。淬火時的快速冷卻會使工件內(nèi)部產(chǎn)生內(nèi)應力,當其大到一定程度時工件便會發(fā)生扭曲變形甚至開裂。為此必須選擇合適的冷卻方法。根據(jù)冷卻方法,淬火工藝分為單液淬火、雙介質(zhì)淬火、馬氏體分級淬火和貝氏體等溫淬火4類?! 〈慊鹦Ч闹匾蛩兀慊鸸ぜ捕纫蠛蜋z測方法:  淬火工件的硬度影響了淬火的效果。淬火工件一般采用洛氏硬度計,測試HRC硬度。淬火的薄硬鋼板和表面淬火工件可測試HRA的硬度。厚度小于0.8mm的淬火鋼板、淺層表面淬火工件和直徑小于5mm的淬火鋼棒,可改用表面洛氏硬度計,測試HRN硬度。   在焊接中碳鋼和某些合金鋼時,熱影響區(qū)中可能發(fā)生淬火現(xiàn)象而變硬,易形成冷裂紋,這是在焊接過程中要設法防止的?! ∮捎诖慊鸷蠼饘儆捕?,產(chǎn)生的表面殘余應力會造成冷裂紋,回火可作為在不影響硬度的基礎上,消除冷裂紋的手段之一。  淬火對厚度、直徑較小的零件使用比較合適,對于過大的零件,淬火深度不夠,滲碳也存在同樣問題,此時應考慮在鋼材中加入鉻等合金來增加強度。   淬火是鋼鐵材料強化的基本手段之一。鋼中馬氏體是鐵基固溶體組織中最硬的相(表1),故鋼件淬火可以獲得高硬度、高強度。但是,馬氏體的脆性很大,加之淬火后鋼件內(nèi)部有較大的淬火內(nèi)應力,因而不宜直接應用,必須進行回火?! ”?鋼中鐵基固溶體的顯微硬度值  淬火工藝在現(xiàn)代機械制造工業(yè)得到廣泛的應用。機械中重要零件,尤其在汽車、飛機、火箭中應用的鋼件幾乎都經(jīng)過淬火處理。為滿足各種零件干差萬別的技術要求,發(fā)展了各種淬火工藝。如,按接受處理的部位,有整體、局部淬火和表面淬火;按加熱時相變是否完全,有完全淬火和不完全淬火(對于亞共析鋼,該法又稱亞臨界淬火);按冷卻時相變的內(nèi)容,有分級淬火,等溫淬火和欠速淬火等。  工藝過程 包括加熱、保溫、冷卻3個階段。下面以鋼的淬火為例,介紹上述三個階段工藝參數(shù)選擇的原則?! ?  加熱溫度 以鋼的相變臨界點為依據(jù),加熱時要形成細小、均勻奧氏體晶粒,淬火后獲得細小馬氏體組織。碳素鋼的淬火加熱溫度范圍如圖1所示。 由本圖示出的淬火溫度選擇原則也適用于大多數(shù)合金鋼,尤其低合金鋼。亞共析鋼加熱溫度為Ac3溫度以上30~50℃。從圖上看,高溫下鋼的狀態(tài)處在單相奧氏體(A)區(qū)內(nèi),故稱為完全淬火。如亞共析鋼加熱溫度高于Ac1、低于Ac3溫度,則高溫下部分先共析鐵素體未完全轉(zhuǎn)變成奧氏體,即為不完全(或亞臨界)淬火。過共析鋼淬火溫度為Ac1溫度以上30~50℃,這溫度范圍處于奧氏體與滲碳體(A+C)雙相區(qū)。因而過共析鋼的正常的淬火仍屬不完全淬火,淬火后得到馬氏體基體上分布滲碳體的組織。這-組織狀態(tài)具有高硬度和高耐磨性。對于過共析鋼,若加熱溫度過高,先共析滲碳體溶解過多,甚至完全溶解,則奧氏體晶粒將發(fā)生長大,奧氏體碳含量也增加。淬火后,粗大馬氏體組織使鋼件淬火態(tài)微區(qū)內(nèi)應力增加,微裂紋增多,零件的變形和開裂傾向增加;由于奧氏體碳濃度高,馬氏體點下降,殘留奧氏體量增加,使工件的硬度和耐磨性降低。常用鋼種淬火的溫度參見表2。  表2常用鋼種淬火的加熱溫度  實際生產(chǎn)中,加熱溫度的選擇要根據(jù)具體情況加以調(diào)整。如亞共析鋼中碳含量為下限,當裝爐量較多,欲增加零件淬硬層深度等時可選用溫度上限;若工件形狀復雜,變形要求嚴格等要采用溫度下限?! ”貢r間 由設備加熱方式、零件尺寸、鋼的成分、裝爐量和設備功率等多種因素確定。對整體淬火而言,保溫的目的是使工件內(nèi)部溫度均勻趨于一致。對各類淬火,其保溫時間最終取決于在要求淬火的區(qū)域獲得良好的淬火加熱組織?! 〖訜崤c保溫是影響淬火質(zhì)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奧氏體化獲得的組織狀態(tài)直接影響淬火后的性能。-般鋼件奧氏體晶??刂圃?~8級?! ±鋮s方法 要使鋼中高溫相——奧氏體在冷卻過程中轉(zhuǎn)變成低溫亞穩(wěn)相——馬氏體,冷卻速度必須大于鋼的臨界冷卻速度。工件在冷卻過程中, 表面與心部的冷卻速度有-定差異,如果這種差異足夠大,則可能造成大于臨界冷卻速度部分轉(zhuǎn)變成馬氏體,而小于臨界冷卻速度的心部不能轉(zhuǎn)變成馬氏體的情況。為保證整個截面上都轉(zhuǎn)變?yōu)轳R氏體需要選用冷卻能力足夠強的淬火介質(zhì),以保證工件心部有足夠高的冷卻速度。但是冷卻速度大,工件內(nèi)部由于熱脹冷縮不均勻造成內(nèi)應力,可能使工件變形或開裂。因而要考慮上述兩種矛盾因素,合理選擇淬火介質(zhì)和冷卻方式?! ±鋮s階段不僅零件獲得合理的組織,達到所需要的性能,而且要保持零件的尺寸和形狀精度,是淬火工藝過程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诸?可按冷卻方式分為單液淬火、雙液淬火、分級淬火和等溫淬火等。冷卻方式的選擇要根據(jù)鋼種、零件形狀和技術要求諸因素。  單液淬火 將工件加熱后使用單一介質(zhì)冷卻,最常使用的有水和油兩種,其變、溫曲線如圖2中的曲線1。為防止工件過大的變形和開裂,工件不宜在介質(zhì)中冷至室溫,可在200~300℃出水或油,在空氣中冷卻。單液淬火操作簡單易行,廣泛用于形狀簡單的工件。有時將工件加熱后,先在空氣中停留-段時間,再淬入淬火介質(zhì)中,以減少淬冷過程中工件內(nèi)部的溫差,降低工件變形與開裂的傾向,稱為預冷淬火?! D2 各種淬火冷卻的變溫曲線示意圖 曲線1-單液淬火;曲線2-雙液淬火; 曲線3-分級淬火;曲線4-等溫淬火  雙液淬火 工件加熱后,先淬入水或其他冷卻能力強的介質(zhì)中冷卻至400℃左右,迅速轉(zhuǎn)入油或其他冷卻能力較弱的介質(zhì)中冷卻。變溫曲線如圖2中曲線2。所謂“水淬油冷”法使用得相當普遍。先淬入冷卻能力強的介質(zhì),工件快速冷卻可避免鋼中奧氏體分解。低溫段轉(zhuǎn)入冷卻能力較弱的介質(zhì)可有效減少工件的內(nèi)應力,降低工件變形和開裂傾向。本工藝的關鍵是如何控制在水中停留的時間。根據(jù)經(jīng)驗,按工件厚度計算在水中停留的時間,系數(shù)為O.2~O.3s/mm,碳素鋼取上限,合金鋼取下限。這種工藝適用于碳素鋼制造的中型零件(直徑10~40mm)和低合金鋼制造的較大型零件。   分級淬火 工件加熱后,淬入溫度處于馬氏體點(ms)附近的介質(zhì)(可用熔融硝鹽、堿或熱油)中,停留一段時間,然后取出空冷。變溫曲線如圖2中曲線3。分級溫度應選擇在該鋼種過冷奧氏體的穩(wěn)定區(qū)域,以保證分級停留過程中不發(fā)生相變。對于具有中間穩(wěn)定區(qū)(“兩個鼻子”)型TTT曲線的某些高合金鋼,分級溫度也可選在中溫(400~600℃)區(qū)。分級的目的是使工件內(nèi)部溫度趨于一致,減少在后續(xù)冷卻過程中的內(nèi)應力及變形和開裂傾向。此工藝適用于形狀復雜,變形要求嚴格的合金鋼件。高速鋼制造的工具淬火多用此工藝?! 〉葴卮慊?工件加熱后,淬入溫度處于該鋼種下貝氏體(B下)轉(zhuǎn)變范圍的介質(zhì)中,保溫使之完成下貝氏體轉(zhuǎn)變,然后取出空冷,變溫曲線如圖2中的曲線4。等溫溫度對下貝氏體性能影響較大,溫度控制要求嚴格。常用鋼種的等溫溫度和時間列于表3。等溫淬火工藝特別適用于要求變形小、形狀復雜,尤其同時還要求較高強韌性的零件。  表3 中國常用鋼種的等溫溫度和等溫時間
鋼鐵整體熱處理大致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四種基本工藝。 退火是將工件加熱到適當溫度,根據(jù)材料和工件尺寸采用不同的保溫時間,然后進行緩慢冷卻,目的是使金屬內(nèi)部組織達到或接近平衡狀態(tài),獲得良好的工藝性能和使用性能,或者為進一步淬火作組織準備。正火是將工件加熱到適宜的溫度后在空氣中冷卻,正火的效果同退火相似,只是得到的組織更細,常用于改善材料的切削性能,也有時用于對一些要求不高的零件作為最終熱處理。淬火是將工件加熱保溫后,在水、油或其它無機鹽、有機水溶液等淬冷介質(zhì)中快速冷卻。淬火后鋼件變硬,但同時變脆。為了降低鋼件的脆性,將淬火后的鋼件在高于室溫而低于650℃的某一適當溫度進行長時間的保溫,再進行冷卻,這種工藝稱為回火。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是整體熱處理中的“四把火”,其中的淬火與回火關系密切,常常配合使用,缺一不可。 “四把火”隨著加熱溫度和冷卻方式的不同,又演變出不同的熱處理工藝 。為了獲得一定的強度和韌性,把淬火和高溫回火結(jié)合起來的工藝,稱為調(diào)質(zhì)。某些合金淬火形成過飽和固溶體后,將其置于室溫或稍高的適當溫度下保持較長時間,以提高合金的硬度、強度或電性磁性等。這樣的熱處理工藝稱為時效處理。

推薦閱讀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