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陵王李顯(廬陵王李顯在房縣)

1. 廬陵王李顯

1. 廬陵王李顯

李顯和李旦都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兒子,他們是親兄弟兩。

唐中宗李顯(656年-710年),原名李哲,是唐朝第四位皇帝,李治與武則天的第三子,曾經(jīng)兩度在位。在位期間恢復(fù)唐朝舊制,免除租賦,修文館學(xué)士,發(fā)展與吐蕃的經(jīng)濟、文化交往,把金城公主嫁給吐蕃贊普尺帶珠丹,保證了邊疆地區(qū)的穩(wěn)定。

他們兩次做皇帝,都是性格懦弱無能的平庸之輩,政績上沒有什么可取之處,都不是治國理政的材料,甚至都活了55歲,但是李顯是被自己的皇后和女兒親手毒死的,李旦比他的哥哥的命運好一點,自己做了太上皇,最后在宮中病死的。李顯和李旦都是武則天淫威的受害者,在強勢母親的長期壓迫下,性格變得懦弱隱忍,終于沒有什么作為,這真是歷史的悲劇。

李顯本來是沒有資格繼承皇位的,他是在他的哥哥章懷太子死后才被立為太子的,但是他第一次當(dāng)皇帝才兩個月的時間,就被他的母親武則天找借口廢黜了,被貶為廬陵王趕出京城。這種情況下他的弟弟李旦被擁立為皇帝,稱為唐睿宗,但是由于武則天自己想當(dāng)皇帝,所以不久他也被廢了,武則天終于自己做了皇帝,而且一做就是十五年。這十五年的時間里,李旦和李顯的日子都不好過,終日惶惶的。

2. 廬陵王李顯在房縣

2. 廬陵王李顯在房縣

均州黃酒,又名“皇酒”,取皇帝制作、專飲酒之意,是由“皇”的諧音而演變成今天的“黃”,黃酒并非因黃色而得名實為皇帝御酒而成名。

唐代武則天將兒子李顯貶為廬陵王,軟禁在均州(今湖北丹江口市均州鎮(zhèn))。由于均州處于漢水邊,在當(dāng)時屬于交通發(fā)達的地區(qū),后又復(fù)貶至交通條件落后的房陵(今湖北房縣)。李顯在離開唐都長安之際,將宮廷釀造御酒的秘方帶至均州、房陵,這也是本地區(qū)的黃酒更遠比浙江會稽山的花雕黃酒文化內(nèi)涵深厚的原因。制作均州黃酒其實簡單,主要在制作大曲上下工夫,和制作米酒曲極其相似(略)。將干大曲若干粉碎、置鍋內(nèi)炒干、添水煮開攤涼備用,將涼后的大曲水倒進均州米酒壇中密封一周后,昔日皇帝專用御酒——黃酒便可享用。均州黃酒區(qū)別于會稽山的花雕酒,主要是花雕酒可作調(diào)料,均州黃酒作酒飲用,而且度數(shù)高不可測、醉人厲害(比米酒度數(shù)更高)。

均州黃酒從制作工藝上講應(yīng)該屬于二次發(fā)酵,若喻人,則是均州人的秉性耿直的真實寫照。均州黃酒的飲用特點則是:色黃清香誘人醉,醉身夢似做皇帝!

3. 廬陵王李顯房縣黃酒大陶罐包裝

由來:玄金棍是薛葵的武器。薛剛的兒子,薛葵的兵器,是純玄金打造的,名為:玄金棍

薛葵,是《薛丁山征西》和《薛剛反唐》中的人物。是薛丁山之孫,薛剛之子,曾因在兩日一夜內(nèi)連得敵方關(guān)隘城池五十三處,而被廬陵王李顯賜封為趙王。

4. 廬陵縣王陽明

外在是儒家,內(nèi)心是道家,心學(xué)大師王陽明實際是一個道教高人!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幼名云,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xué)家、書法家兼軍事家、教育家,與孔子、孟子、朱熹并稱為孔、孟、朱、王。

弘治十二年(1499年)進士,歷任刑部主事、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亂等軍功而封爵新建伯,隆慶時追贈侯爵。

是明代心學(xué)集大成者,精通儒釋道,著有《王陽明全集》《傳習(xí)錄》《大學(xué)問》《王文成公全書》等代表作品。其弟子極眾,世稱姚江學(xué)派。其文章博大昌達,行墨間有俊爽之氣。

嘉靖七年十一月(1529年1月9日),逝世,時年五十七。明穆宗繼位,追贈新建侯,謚號“文成”。萬歷十二年(1584年),從祀于孔廟。

5. 廬江太守李術(shù)

這個似乎考證起來比較困難... 據(jù)說有人考證過,孔雀東南飛時期的廬江太守大概是孫策部下的李術(shù)

6. 江西廬陵王

只是爵位稱號,在廬陵居住,掌管不了地方事務(wù),地方事務(wù)有刺史管理。

7. 廬陵王李顯的封地在哪

廬陵王李顯沒有反叛過,他的妻子韋氏和女兒安樂公主企圖當(dāng)?shù)诙€武則天,毒死了李顯。

唐中宗李顯(656年11月26日—710年7月3日),原名李哲,隴西成紀(jì)(今甘肅秦安縣)人。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683年—684年、705年—710年兩度在位。

顯慶元年(656年)十一月乙丑,李顯生于長安,初封周王,后改封英王。章懷太子李賢被廢后,李顯被立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即皇帝位,皇太后武則天臨朝稱制。光宅元年(684年),被廢為廬陵王先后遷于均州、房州等地。圣歷元年(698年)召還洛陽復(fù)立為皇太子。神龍元年(705年)在通天宮復(fù)位。李顯在位期間,恢復(fù)唐朝舊制,免除租賦,設(shè)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館學(xué)士,擊敗后突厥,使得唐朝再次開始長期控制漠南。發(fā)展與吐蕃的經(jīng)濟、文化交往,把金城公主嫁給吐蕃贊普尺帶珠丹。

唐中宗李顯前后兩次當(dāng)政,共在位五年半,景龍四年(710年)六月壬午駕崩,終年55歲,謚號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廟號唐中宗,葬于唐定陵。

8. 廬陵王李顯黃酒

廬陵王是李顯的墓

廬陵王是后來的唐中宗李顯,是武則天與唐高宗李治的兒子。

唐中宗李顯(656年11月26日—710年7月3日),原名李哲,隴西成紀(jì)(今甘肅秦安縣)人。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683年—684年、705年—710年兩度在位。

顯慶元年(656年)十一月乙丑,李顯生于長安,初封周王,后改封英王。章懷太子李賢被廢后,李顯被立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即皇帝位,皇太后武則天臨朝稱制。光宅元年(684年),被廢為廬陵王先后遷于均州、房州等地。圣歷元年(698年)召還洛陽復(fù)立為皇太子。神龍元年(705年)在通天宮復(fù)位。

9. 唐朝廬陵王李顯

?李顯和武則天是母子關(guān)系,他是武則天和李治生的第三個兒子,唐朝的第四位皇帝,武則天與唐高宗李治一共生了四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可惜他的四個兒子不是懦弱無能、平庸無奇就是好色享樂,沒有一點帝王的威風(fēng)。

在李顯的一家中,父親是皇帝,弟弟是皇帝,兒子是皇帝,侄兒是皇帝,更要命的是母親也是皇帝,所以不少的人都說李顯是歷史上最牛的皇帝,不僅如此,李顯一生兩次被立為儲君,兩次廢帝,又兩次重新登基,可見他的一生是多么的坎坷。

李治去世之后,太子李顯登基成為皇上,但是李顯為人太軟弱,根本就不是武則天的對手,所以國家大權(quán)一直掌握在武則天的手中,李顯登基兩個月后就被貶為廬陵王,他的母親武則天登基成為皇上。

武則天當(dāng)了皇帝以后,為了鞏固自己的皇位,大肆打擊誅殺李姓宗室,但是被囚禁的李顯,在韋后的勸說下,一直都是規(guī)規(guī)矩矩,這樣昏庸無能懦弱的兒子,讓武則天放放心心把李顯接回來當(dāng)太子。

之后武則天病重,朝中大臣發(fā)動宮廷政變,讓李顯重新登基成為皇上,但是李顯依舊是軟弱,國家大權(quán)又把握在韋皇后的手中,韋皇后想要效仿武則天成為女皇,于是和女兒一起將李顯毒死。

推薦閱讀

房縣廬陵王白酒的價格(房縣黃酒廬陵王價格)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