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臣聞古之士不枉義以從死不易言以求生故臣能明君之過以死杜伯
刎頸之交【拼音】:wěn jǐng zhī jiāo【釋義】:刎頸:割脖子;交:交情,友誼。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左儒諫宣王》左儒友于杜伯,皆臣周宣王,宣王將殺杜伯而非其罪也,左儒爭之于王,九復之而王弗許也,王曰:“別君而異友,斯汝也?!弊笕鍖υ唬骸俺悸勚?,君道友逆,則順君以誅友;友道君逆,則率友以違君?!蓖跖唬骸耙锥詣t生,不易而言則死。”左儒對曰:“臣聞古之士不枉義以從死,不易言以求生,故臣能明君之過,以死杜伯之無罪。”王殺杜伯,左儒死之.譯文:左儒和杜伯是朋友,都是周宣王的臣子,宣王將要把杜伯殺掉但并不是因為他有罪,于是左儒就向宣王進諫反對殺掉杜伯,多次進諫但宣王不同意。宣王說:“你為了朋友而違背我的命令,是重朋友而輕君王。”左儒答道:“如果君王是正確的而我朋友是錯的,那么我就會反對我的朋友而聽從君王你的命令;如果朋友對但是君王錯了,那么我就應該不聽從君王的命令而順從朋友的意思。宣王怒道:“如果你改變你的看法就不用死,不改的話就處死你?!弊笕逭f:“臣聽說古時候的君子不會彎曲正義所以求死來證明,不會輕易改變自己的說法來求生,所以臣子才能知道君王的過錯,即使死了我也說杜伯是無罪的?!毙醢讯挪畾⒌艉?,左儒就自刎而死。
支持一下感覺挺不錯的
2,關于寬容的典故 反面的
周宣王時出現(xiàn)“厭弧箕菔,幾亡周國”的童謠。下大夫左儒已經(jīng)找出賣山桑木弓的婦人,也已經(jīng)將婦人處死棄市,但是周宣王的心中卻仍時時擔心王朝還是會敗亡在什么東西的手上。他想起幾年前曾經(jīng)令大夫杜伯搜尋山桑木弓、箕草箭袋的誤國女子,卻許久沒有消息,便在早朝上提了出來。周宣王森然說道:“杜伯!我記得幾年前曾經(jīng)下令于你,要你找出厭弧箕菔的妖女,為何許久不曾來報?” 那大夫杜伯是個軍人出身的官員,個性耿直粗豪,說起話來更是直來直往。“自從那賣山桑木弓的山民婦女伏誅以后,臣以為童謠已經(jīng)應驗,妖孽已除,便不再前往擾民?!?周宣王聞言大怒,大聲說道:“擾民?那你是指我的命令吵擾了老百姓了,是嗎?你這樣怠忽王命,分明是有違職守,我今天便是斬了你,也不算冤枉了你!” 杜伯聽見宣王這樣說話,心中自命必死,于是忍不住大聲說道:“是不是擾民,天下人看得清清楚楚,圣人有言,殺一無罪者不祥。那童謠本是市井謠言,可笑我滿朝文武莫名其妙,將它當成天仙妙語,我王更因此殺害那無辜的山民婦人。我不愿再行生事,就是不想再傷了無辜之人!” 此時,有人朗聲說道:“杜伯雖然言語多有不遜,罪行卻不至于死!” 眾大臣紛紛轉(zhuǎn)過頭去,看見那人正是杜伯的知交好友——下大夫左儒。 結果周宣王還是錯殺了杜伯,怒殺了左儒,幾年后終被杜伯索命而亡。 春秋時鄭國公子宋食指跳動,他像公子歸生說將吃好東西,果然鄭靈公烹一大黿宴請眾臣,歸生將此事告知鄭靈公,鄭靈公說應驗不應驗還不是我說了算,結果故意沒給公子宋吃,公子宋惱羞成怒夾了鄭靈公面前的肉,戲言道:豈不是還是應驗了。本來就是鄭靈公做得不對,如果他此時寬容一些就不會有事了,結果他大怒揚言要殺公子宋,結果公子宋被逼先殺了鄭靈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