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酒能做啥菜
做肉類食品都可以用,例如魚、香腸、紅燒鴨塊。
2,白酒可以燒菜嗎
白酒可以燒菜做魚必須一個白酒去腥。嗯,對,味道還很好吃。
3,高度白酒做菜有哪些菜
高度白酒做菜有啥哪些菜我覺得高度的白酒做菜的話應該可以燉雞,燉鴨都是可以的,而且燉肉倒入一些白酒也能夠減少一些。星味兒也可以做魚使用。
4,請問常喝高度白酒適合整些啥下酒菜比較匹配
關于高度白酒和低度白酒的優(yōu)劣問題,很多朋友都有些疑惑,有人覺得高度酒純度高、不上頭、醒酒快,有人認為低度酒酒精含量少,對身體傷害小,雙方各執(zhí)一詞。那么白酒度數(shù)到底是高的好,還是低的好呢?一般來說,我國傳統(tǒng)生產(chǎn)方法所形成的白酒,酒度在50度以上稱為高度酒。對很多人而言,高度酒和低度酒到底有什么區(qū)別并不知曉。覺得高度酒喝了會醉人會傷身,低度酒不存在這種問題。如果因為種種原因必須喝酒,最好要喝哪一種呢?01首先,在心理上。對一般人而言,總覺得低度酒味道不嗆人,但事實上,喝低度酒要比喝高度酒更容易醉人,對于高度酒,因為高度酒味濃,多數(shù)人從潛意識里自覺地少喝了。02其次,工藝上。低度白酒生產(chǎn)一般要經(jīng)過選擇酒基、加水降度、處理渾濁、調香調味、靜置貯存等一系列工藝才能生產(chǎn)出優(yōu)質的低度白酒。降度的勾兌工作比高度酒勾兌難度要大一些,一些名優(yōu)低度白酒要經(jīng)過數(shù)次勾調,要保持低度白酒低而不淡、綿柔、后味凈甜。而處理降度后的渾濁,其手段多種多樣,但要把出現(xiàn)渾濁的物質適當除去,又不至于使其它香味物質也被同時除去,難度也很大。由此可見,優(yōu)質低度酒工藝比高度酒復雜很多,成本自然也不低,這就導致了一些小酒廠會使用一些非正規(guī)的降度方法,這些成分會對人的健康造成一定影響,同時也影響了整個白酒行業(yè),讓一些消費者認為低度酒都不好!03最后,結構上。高度酒的酒精與水緊緊結合在一起,進入體內可以同時隨汗液揮發(fā)和尿液排除。而低度酒的酒精和水不完全結合,在體內酒精首先揮發(fā)滲透到肉里骨子里,而水隨尿液排除,體內剩下的只有酒精。喝酒有兩種情況:一是自己想喝酒而喝酒;二是不想喝酒但為了應付場合而不得不喝酒。應付場合當然是低度酒好,一口一干、一杯一干,感情好像都通過酒表達出來。要是自己想喝一個人獨飲時,我認為選擇高度酒好一些。
5,白酒做菜有哪些菜
醉蝦 生鮮辣…,晶瑩剔透…用料 活河蝦(3至5公分) 小青椒、小米辣、小蔥、香菜 姜末、蒜末、鹽、雞精 醬油、醋、白糖、白酒、黃酒 醉蝦的做法 活河蝦買回放盆里養(yǎng)1個小時(中間換5次水);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碗里放入切碎地青椒、小米辣、小蔥、香菜、姜末、蒜末、鹽、雞精、醬油、醋、白糖、腌制15分鐘;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用小碗放入、白酒、黃酒1:4;把蝦撈出裝碗倒入調好的黃酒、白酒蓋上蓋子1分鐘;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再把2.腌制好的調料倒入碎蝦碗里蓋上蓋子,等蝦醉了就可以食用。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小貼士現(xiàn)做現(xiàn)吃…,姜末蒜末多些…醉蟹(超級簡單版)這樣的醉蟹肉質細嫩,蟹味鮮美,且酒香濃郁,香中帶甜,營養(yǎng)豐富!我們這非常流行的美味佳肴!用料 花椒 一小把 香葉 三片左右 活蟹 10只左右 桂皮 2塊左右 姜 5-8片 冰糖 100克左右 生抽 和黃酒一起沒過蟹的量(約400克左右) 蒜 5-8瓣(每瓣拍扁或對切斷) 八角 3個 鹽 1小勺 橙汁或檸檬片(去籽,不要一起煮,微涼后加入) 1個 黃酒 和生抽一起沒過蟹的量(約400克左右) 52°白酒 清洗殺菌用 辣椒 5-10個左右對切開,根據(jù)個人口味,我就沒放 醉蟹(超級簡單版)的做法 所有食材除黃酒和檸檬下鍋加蓋大火加熱,起小泡轉小火5分左右,關火待涼后加入檸檬和黃酒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活蟹清洗干凈瀝干后白酒殺菌,家里白酒不多只能一只只輪番浸泡至少5分鐘,仔細看看它會不斷吐黃水出來??!有足夠白酒可以整盆倒入沒過蟹壓住40分更撤底殺菌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裝進干凈的盆子里,倒入加工好的汁,密封冷藏3-4天即可食用!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6,喝白酒適合吃什么樣的下酒菜
適合吃的下酒菜一般有兩個作用:一是吃了能多喝點,二是吃了后喝的舒服,不那么難受。我們接下來從原理角度慢慢分析,如果心急可以直接翻到第4、5、6部分,但你會錯過很多精彩內容。 a 吸收速度 十二指腸>胃>大腸>回腸>口腔 我們平時喝的酒大約有80%被十二指腸和空腸吸收,其余絕大部分被胃吸收。 空腹飲酒時,大約 1個小時就可以吸收60%, 1.5小時吸收90%, 2小時吸收95%, 2.5小時基本完全吸收。 但有例外——喜歡喝酒的人,酒精的吸收速度比普通人快。 酒精被消化道吸收后5分鐘就可以出現(xiàn)在血液中,酒后30-60分鐘達到最大濃度(指的是停止飲酒后30-60分鐘)。 b 代謝過程 首先,在乙醇脫氫酶的作用下,酒精被氧化為乙醛。 然后,在乙醛脫氫酶的作用下,乙醛被轉化為乙酸。 最后,乙酸在血液中變成水、二氧化碳和能量;注意“能量”這個知識點,下一節(jié)會考。 c 酒桌上誰最能喝? 能不能喝是寫在臉上的,沒錯,看他們喝酒后的反映即可。 凡是喝酒出汗異于常人的,也就是出汗出的多的,都是酒簍子,因為酒精的最后分解產(chǎn)物包含能量,酒精分解的快、產(chǎn)生的能量自然就多,能量多了自然就出汗,出的越多、分解的越快、酒量就越大。這樣的人,十個八個的喝不過他,幸運的是這樣的人不多,所以不多見。 酒桌上多見的是喝酒臉白的,越喝臉越白,原因是他們體內缺少乙醇脫氫酶,酒精吸收后就以酒精的形式存在體內,慢慢分解,所以第二天早上也會查出酒駕來,建議24小時內別開車。 由于人體對酒精有耐受極限,再多了就會酒精中毒,這個承受量與人的體重成正比,體重越大承受量就越大;因此,喝酒臉白的人比酒量,就看誰體重大。(具體數(shù)據(jù)下章講) 喝酒臉紅的人是最不能喝的,原因是,乙醇進入人體后,會快速的被氧化成乙醛,但是接下來就慢了,因為體內缺少乙醛脫氫酶。乙醛多了,會造成毛細血管擴張,末端紅細胞變多,臉也就變紅了。由于人體對乙醛更敏感,所以更容易醉。 以上僅僅是對酒精的研究,醉酒還與心情、是否空腹、酒的種類有關系。 1、醉酒標準 醉酒與體內的酒精含量有關系,研究表明: 血液中酒精含量達到20mg/100ml時,處于最佳狀態(tài)——意識清醒、表現(xiàn)興奮; 達到40mg/100ml時,自控力和行動力減弱,處于微醉狀態(tài); 達到80mg/100ml時,處于醉酒狀態(tài),失去自我控制能力; 達到400mg/100ml時,會有生命危險。 因此,國家規(guī)定酒駕標準是大于20mg/100ml且小于80mg/100ml,醉駕標準是>80mg/100ml。 2、醉酒原理 a 酒精的吸收速度>代謝速度,積累到一定量,影響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產(chǎn)生系統(tǒng)專遞障礙; b 酒精氧化為乙醛后停滯,乙醛是一種強力的肌肉毒素,乙醛大家可能接觸的少,他的大哥(甲醛)大伙兒應該知道,裝修后要晾上幾個月,防的就是甲醛;乙醛在組織內積累,引起臟器損傷;所以喝酒臉紅的人,要少喝。 c 酒精代謝會產(chǎn)生自由基,刺激神經(jīng)系統(tǒng),引起心跳加速、血液中水和電解質失衡,頭痛、眩暈、腸胃不適等癥狀。 我們常說的下酒菜分為兩類,別無他法。 1、酒精吸收抑制 降低腸胃的吸收速度,吸收的少了、吸收的慢了,自然就醉的慢了。 2、代謝增強 a 增強體內酶的活力,加快乙醇分解速度; b 提高自由基酶的活性,快速清除體內的自由基,避免頭痛、眩暈等醉酒癥狀。 代謝增強的目的是讓進入體內的酒精及其代謝產(chǎn)物快速分解,再具體的原理就不說了了,太枯燥,生物化學是我最討厭的一門課。 下酒菜下一部分再說,這里說的是可以起到阻止酒精吸收、提高代謝速度的成分,含有這些成分的菜就是合適的下酒菜,即便沒提過的菜,你一看有沒有以下物質就知道適不適合吃了。 1、蛋白質類 主要是乳制品,原因是乳制品的蛋白質在胃、腸道內遇到酒精凝固,附著在消化道表面,形成一層隔離層,減慢酒精的吸收速度,尤其上消化道的上半截——十二指腸和胃。 另外,因為乳制品含有大量的鈣,可以緩解酒后煩躁情緒。 2、維生素類 作用最大的維生素主要是維生素C、維生素B(1、6、12),解酒原理是增強脫氫酶的活性,讓體內的酒精快速分解。 因此,飯桌上有維生素C、維生素B1、6、12的菜,吃就是了。 3、蜂蜜 蜂蜜中含有一種果糖,可以起到增加酒精分解速度的作用。 4、部分中藥成分 比如常用的葛根、葛花、三七、人參、五苓散等,作用是減緩醉酒癥狀,比如:嘔吐、頭暈、煩躁、口感等;科學家用小白鼠做實驗,已經(jīng)證明了解酒作用,但具體原理尚不清楚。 含有中藥成分的菜極少見,飯桌上是沒有的,但是自己可以帶一點葛根茶代替飯店里的茶。 5、肽 目前市場上賣的解酒產(chǎn)品就是從花生、玉米內提取的肽,機理是提高血清中的丙氨酸、亮氨酸的濃度,有助于產(chǎn)生輔酶,抑制乙醇濃度的升高。所以,花生米喝酒必備。 6、其他 大豆素、大豆黃素、大豆苷元、姜黃、部分微生物,所以豆制品可以多吃點。 7、糖類 據(jù)稱對肝臟有保護作用,因為原理不清楚,所以放在了最后。 1、豆制品 既然大豆中有多種解酒物質,豆制品都適合當下酒菜,我們當?shù)赜幸患绎埖杲小耙粔K豆腐”,幾乎所有的菜里都有豆腐。 把豆腐攪成泥才是我們的日常吃法 適合的菜有:泰安的三美豆腐、博山的軟燒豆腐、蝦仁燴豆腐、麻婆豆腐、番茄燒豆腐、香辣鐵板豆腐、椒鹽豆腐、小蔥拌豆腐、香椿炒豆腐、蛤蜊豆腐湯、香菇燒豆腐等,還有五香毛豆、涼拌毛豆。 2、維生素類 維生素C 西紅柿炒雞蛋、西紅柿燉牛腩、西紅柿燒茄子、尖椒炒雞蛋;栗子燒白菜、醋溜白菜、豬肉白菜燉粉條、白菜炒粉絲、白菜腐竹、涼拌白菜絲、糖醋白菜等。 維生素B1, 動植物中都有,芹菜有完整的研究數(shù)據(jù),看看芹菜的吃法: 芹菜炒雞蛋、芹菜香干、芹菜炒豬肝、芹菜拌腐竹、芹菜炒肉絲、芹菜炒腰花、芹菜拌花生米 拍根黃瓜也不錯,沒有拍黃瓜,來幾根整個的黃瓜青龍?zhí)胶R膊皇遣恍小? 各類內臟、瘦肉中也有,具體菜譜在維生素B12中細說。 維生素B6 ,分布很廣泛,各類食物中都有,人類極少缺乏,略過。 維生素B12, 主要存在于肝、瘦肉、魚、牛奶及雞蛋中。 龍眼鳳肝,辣椒拌豬肝、將爆豬肝、香蔥炒豬肝、鹽水雞肝、黃瓜拌雞肝、鹵五香雞肝,等動物肝臟菜。 回鍋肉、水煮肉片、醬牛肉、清燉牛肉、西紅柿燉牛肉、芹菜炒牛肉,紅燜羊肉、粉蒸羊肉、羊肉燉粉皮、牙簽羊肉,等瘦肉較多的菜。 糖熘鯉魚、奶湯桂魚、溜魚片、水煮魚片、安康魚燉豆腐、紅燒魚等魚類。 蝦肉炒雞蛋、黃瓜炒雞蛋、金蟾戲荷花、象眼鴿蛋、鵪鶉三味等蛋類。 果盤類 :紅棗、橘子、山楂、獼猴桃、刺梨。 飲料類 :橘子汁、檸檬汁、葡萄汁。 3、蛋白質類 雖然各類肉制品也有蛋白質,但是能在十二指腸凝固形成保護膜的主要還是奶類。 牛奶,最好選酸奶,粘度大。 4、肽類: 主要原料是花生、玉米類 炸花生米、香辣花生、煮花生、涼拌花生,煮玉米、五彩玉米、金沙玉米、玉米沙拉等。 5、蜂蜜、糖類 糖醬雞塊、冰糖銀耳、蜜汁金棗(魯菜,真的放蜂蜜)、拔絲山藥等。 6、市面上常見的解酒商品 a 葛根茶 自己去買點葛根片,直接泡水,也可以與綠茶一起泡。 b 醒酒靈 主要成分是烏梅、黃芩、糖、維生素。 c 醒酒肽飲料 主要成分是蛋白肽,增加血液中的丙氨酸和亮氨酸,降低酒精濃度。 d 解酒口服液 主要成分是葛花、黃連、砂仁等,目的也是降低體內酒精的濃度。 e 仙樂解酒晶 主要成分:葛根、茯苓、陳皮 f 降醇膠囊 主要成分:大豆素、大豆黃素、乙酰葛根素等 還有很多,但原理就是上面的第四部分,基本用不著買。家里備點葛根,酒后備用,是最經(jīng)濟的解酒方案,其他的深加工產(chǎn)品價格更高一些。 7、適合喝酒的零食 如果預計到酒桌上免不了喝酒,可以提前吃點零食,避免空腹引起酒精吸收速度過快,同時提前提升一下體內酶的活力。 至于應該吃什么,如果仔細讀了上面的內容,幾乎不用我多說。 1、拼酒別碰系列 a 胡蘿卜 胡蘿卜中有β胡蘿卜素,與酒精一起進入體內后,在肝臟內產(chǎn)生毒素,引起肝病。 b 涼粉、涼皮類 這類產(chǎn)品在加工中會有明礬,明礬可以減少胃腸揉動,從而使酒精在消化道內停留時間延長,吸收更充分,從而容易醉。 2、我愿意系列 a 海鮮(配啤酒) 長期飲用會引起痛風,原理是,海鮮屬于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含有嘌呤和苷酸,而啤酒中恰恰含有分解嘌呤和苷酸酶的催化劑,代謝生成大量的尿酸,腎臟、腸道不能排出體外,堆積在四肢關節(jié)處,引起疼痛。 但是,海鮮+啤酒簡直是黃金搭檔,我就愿意吃。 b 燒烤 燒烤配啤酒也是絕配,每年夏天必須打卡的吃法,倒不是說能引起酒量下降或者不舒服。燒烤有致癌物(苯并芘)這是常識,酒后引起毛細血管擴張,使致癌物更易被腸胃吸收;同時,酒精分解本就需要肝臟參與,降低了肝臟分解其他毒素的功能。 這與酒后吸煙一個道理,有一種夸張的說法——“酒后一支煙,相當于平時吸40根”,從這個角度講,確實“賽過活神仙”,一根頂過去40根。 但是,燒烤不得不吃,啤酒不得不喝,為了盡量不得癌癥只能少打卡了,盡量控制在每周一次。 c 臘熏食品 原理與燒烤基本相同。 3、不明原因系列 a 韭菜 很多人韭菜+酒,會感到頭昏腦脹,胸悶,心跳加快,但是還沒有明確的原因。 雖然中醫(yī)說酒性辛熱、韭菜辛溫,加在一起火上澆油,但是,我不信這種觀點;不是不信中醫(yī),我只相信經(jīng)過現(xiàn)代醫(yī)學、現(xiàn)代生物學、現(xiàn)代營養(yǎng)學研究證明正確的中醫(yī)。 但是,韭菜+酒更難受的觀點還是要信的,喝酒別點韭菜。 b 狗肉火鍋+啤酒 原因不明,后果未知,只是江湖上有傷肝的說法,原因只聽到了一種說法,還是中醫(yī)角度,狗肉性溫,體質偏熱的人吃了火上澆油。 咱也不知道什么是體質熱,就知道該吃吃,該喝喝,注意狗肉來源,管那么多干嘛,最少對比試驗證實真的加劇傷肝后再說。 參考資料: 1、Gentry R T. Effect of food on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alco-hol absorption [J], Alcoholism-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Research,2000,24:403-4042、季昌群,謝英彪.解酒護肝宜吃的食物[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