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為什么倒淺茶,為什么茶倒七分

就像很多人不明白為什么是“左手倒茶,右手倒酒”。當你倒酒的時候,一定是右手拿著酒瓶在倒酒,然后左手只是輔助作用,扶著瓶口保持平衡,而倒茶的時候右手拖著茶壺,因為茶壺偏重是用右手拖著,左手在進行倒茶動作,蘇東坡心中想,此老如此吝惜,一杯茶也不肯倒?jié)M。

1、為什么用左手倒茶,右手倒酒?

1、為什么用左手倒茶,右手倒酒?

在大學的時候,總有一門課:商務(wù)禮儀課。剛開始上課的時候,總是不認真聽,也不以為然,覺得哪里有這么多規(guī)矩啊,等到畢業(yè)之后,才發(fā)現(xiàn)真是幼稚的想法。在職場上處處都是規(guī)矩,說出來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個動作都展現(xiàn)著你這個人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也許在職場上,如果你沒有做出格的規(guī)矩,一般人不會去計較得失。但是如果你懂得很好的商務(wù)禮儀知識,不管是在老板領(lǐng)導面前,還是客戶面前,無疑是最加分的一項,會讓人覺得你這個人可靠,值得托付,

剛畢業(yè)的時候,Y君也踩過很多的坑,還在公司的前輩心地善良,愿意耐心地指點,否則真的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不知不覺又給犯錯了。在職場上不可避免的是飯局,作為一個下屬,該怎么做才能在飯局上不出丑呢,就像很多人不明白為什么是“左手倒茶,右手倒酒”。其實這個很好理解,單純地從操作性來分析就是:一般我們的右手使用的概率較高,并且受重能力較強。

所以當你倒酒的時候,一定是右手拿著酒瓶在倒酒,然后左手只是輔助作用,扶著瓶口保持平衡,而倒茶的時候右手拖著茶壺,因為茶壺偏重是用右手拖著,左手在進行倒茶動作,這就是一個比較通俗的解釋。像倒茶七分滿,倒酒九分滿,倒水七八分即可,開車不勸酒,給上級敬酒酒杯要低于上級等等酒桌禮儀,一些常見的酒桌禮儀我不再多說,太常見不過了,

2、為什么茶倒七分,酒倒八分?

人生如同一場旅行,太過于追求完美往往會忽略沿途的風景,在很多人眼中人生最瀟灑的狀態(tài)是: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醉半神仙。半親半愛半苦樂,半俗半禪半隨緣,過盈則缺,過滿則虧,過剛易折是很多人都明白的道理。人們常說“七分茶八分酒,留下幾分是人情”說的似乎也是這樣的道理,那么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說法呢?今天我們討論的就是這個問題,

風俗禮儀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的是這是一些地區(qū)的特定禮儀,尤其是在閩南地區(qū),“七分茶八分酒”就是指給客人沏茶只宜沏七分滿,而斟酒則以斟八成為宜。酒斟八分滿的意思暗示喝酒的人不可貪杯過量,少斟節(jié)飲才既不會傷身體又不會造成浪費,常言:“酒滿欺客”說的就是這樣的道理,其實有的地區(qū)也有“七分水,八分茶,酒滿上”的說法這里不做討論。

那么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禮儀呢?這就來源于王安石和蘇東坡之間的一段故事了,文化典故相傳有一次王安石作了詠菊詩:西風作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沒有寫完,有客人拜訪就去見客了,恰巧蘇東坡來,看了這兩句詩,提筆寫道:秋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因此,蘇東波被貶去湖北,臨行前,王安石交待:待得回京城時,帶一些長江中峽水回來。

在黃州的秋天,蘇東波明白黃州的菊花是不落花瓣的,非常佩服王安石,三年后,蘇東坡考績回京城,特意到三峽取水,可是只顧貪看美景,船過了中峽,才想起取水的事。打算讓船夫回頭時船夫說:“三峽水流如此湍急,回頭談何容易,三峽水水一流而下,下峽水不是也從中峽來的嗎?”蘇東波一想有理,就取了下峽水去了京城,蘇東坡回到京城送水給王安石時,王安石很是高興留下他一起試新茶,取出皇上新賜貢茶,用揚子江中水沖泡。

蘇東坡不待王安石開口,忙搶先說自己在黃州的經(jīng)歷:菊花確實有不落瓣的,茶泡好,王安石給自己和蘇東波各倒了一杯,只有七分。蘇東坡心中想,此老如此吝惜,一杯茶也不肯倒?jié)M,王安石端起茶,喝了一口,品評一番,皺起眉頭說道:“你這水是三峽水,可不是中峽水吧?”蘇東坡嚇了一跳,趕忙把情況說明,王安石說:“三峽水性甘純活潑,泡茶皆佳,唯上峽失之輕浮,下峽失之凝濁,只有中峽水中正輕靈,泡茶最佳”。

推薦閱讀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