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超市技術含量不高,但不是每個小超市都能掙這么多,我們店火了以后小區(qū)里面的兩個車庫開的小超市都黃攤了,走車正門的三家超市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如果店面迎街就更好了,這樣能撿到一些過路的,說說我開超市的真實經歷吧,真心想開超市的可以好好參考一下,我相信這篇問答會對想開超市的人有所幫助。
1、超市利潤達到多少算“暴利”?為什么?
關于超市的利潤是很多計劃投資超市的很感興趣的問題,這里大概做個分析比對。超市的平均利潤高低取決于規(guī)模,經營的門類越齊全,平均利潤就越高,越少就越?。O端情況不同),食品類:乳制品5%,餅干糖果類10%,生鮮瓜果10%,調料15%,酒類10%,干果10%;香煙全國都一樣10%左右。日用品,百紡類有20%的利潤;其他單一品系也都在15%上下,
為什么強調規(guī)模,乍一看平均利潤怎么也有15%,但規(guī)模上去以后平均利潤有增無減。規(guī)模上去有幾個關鍵影響:一,銷售量增大,殘次品率降低,折損率降低,消耗成本變小;二,規(guī)模上去有利于平衡品類的利潤差,降低經營風險;三,規(guī)模決定采購成本,規(guī)模不僅僅是場地,經營范圍內規(guī)模,也包括資金的規(guī)模,進貨成本由進貨價格決定,銷售量越大價格談判的籌碼就越多,資金越充裕要價的能力就越強,每年各個廠家舉行來年的訂貨會,那真是考驗資金鏈的時候,但訂貨會的商品毛利潤基本上接近100%,甚至更多,
超市經營的定位也決定利潤空間,以中高端為主,平均利潤點相對拉高,但擠占資金也多,不同的地域,消費環(huán)境決定超市的經營定位是否成功,能否抵消額外占用資金部分的成本。單一門類還有負利潤的存在,所有超市賣雞蛋都賠錢,所以不存在100%賺錢的項目,但也有100%利潤的品類,例如禮盒類,經過盤點就可以明白超市的利潤率15%左右,超過30%那就是平均利潤的暴利了;個別因為資金優(yōu)勢而產生的超過100%的利潤,范圍很有限,雖然也可以稱之為暴利,但那不過是平衡潛虧門類的需要。
2、開一家小超市,一年大概能凈入多少?
說說我開超市的真實經歷吧,真心想開超市的可以好好參考一下,我相信這篇問答會對想開超市的人有所幫助,文章有點長,請耐心看完!2014年我和媳婦(當時還是對象關系)厭倦了給別人打工的生活,尤其是我,最受不了的就是被別人呼來喝去的使喚,再加上沒有一技之長,于是我倆經過一番商量之后打算自己單干。這樣也許比打工更辛苦,也伴隨一定的風險,但最起碼自己說的算,不受別人管制,
原本是想做小吃的,我廚師兼切墩,我媳婦收銀兼服務員。我本以為廚師幾個月就可以學個差不多,仔細了解才知道廚師至少也要兩三年以上的經驗,否則飯菜味道上不去肯定要關門大吉的,最后不得不放棄開小吃店,后來我們發(fā)現(xiàn)超市的技術含量不高,既不需要特殊的技能又不需要太大的資金。可我倆當時做生意的經驗為零,雖然知道開超市相對來說不復雜,但心里一點底也沒有,
最后還是決定兌一家現(xiàn)成的超市而不是自己開,因為這樣我們可以讓原店主傳授我們一些經驗,并且客源都是現(xiàn)成的。雖然當時已經有微信了,但兌店的信息還是某同城上更多一些,剛開始看到很多超市都要出兌非常興奮,因為我覺得總有一家適合我們的,可真正上門詢問加考察時才發(fā)現(xiàn),至少四分之三以上的超市都是因為生意不好才選擇出兌的,里面有部分變質過期或陳舊貨物需要接手。
當然也有一少部分超市生意確實很好往出兌店的,經過我們幾天隨店仔細考察,基本確定接手后除去房租等費用最起碼一個月能剩一萬元以上,有的店主是要轉行、有的是有了其他掙錢的好路子、也有為了給孩子提供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出兌的。但這些生意好的超市兌店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有轉讓費,假如他店里的所有貨品加上冰箱、冷柜、牌匾、監(jiān)控、貨架子等總價值可能也就15萬,那么他至少會要你27萬,由于生意好那12萬是轉讓那個費。
也可以理解為現(xiàn)成的客源以及良好的地理位置,最后我們由于資金不足只能放棄兌店,還是自己開吧,打著兌店的旗號我們對多家超市進行了解,并裝出很有誠意要兌店的樣子,雖然老板會說一些虛話夸大他的生意好,但總會有一些經驗之談是我們能夠吸取的。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我和媳婦拿出了前幾年打工攢下的7萬元錢,我又從家里拿了5萬元,內心思量著開一個規(guī)模小點的超市應該是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