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兩大醬香白酒分別是
茅臺酒的特殊之處還在于酒廠從古自今就只生產一種酒,古今同地同法,沒老茅臺、白茅臺、黑茅臺之分,因而它從古自今就是一種酒,一個品牌,這也是他區(qū)別于其他酒的地方。有的廣告里的那些酒的品種很復雜,很多是現在才取的名,到底各品種誰是誰,誰是正統傳承你我都說不清楚。因此不存在兩大或者三大、四大的問題。
濃香型,又稱瀘香型,以瀘州老窖特曲為代表。濃香型的酒具有芳香濃郁、綿柔甘洌、香味協調、入口甜、落口綿、尾凈余長等特點,這也是判斷濃香型白酒酒質優(yōu)劣的主要依據。構成濃香型酒典型風格的主體是乙酸乙酯,這種成分含香量較高且香氣突出。 醬香型,又稱為茅香型,以貴州茅臺酒為主要代表。這類香型的白酒香氣香而不艷、低而不淡、醇香幽雅、不濃不猛、回味悠長等特點,最顯著的是,醬香型酒還具有倒入杯中過夜香氣久留不散,且空杯比實杯還香,令人回味無窮的特性。醬香型白酒是由醬香酒、窖底香酒和醇甜酒等勾兌而成的。所謂醬香是指酒品具有類似醬食品的香氣,醬香型酒香氣的組成成分極為復雜,至今尚且沒有定論,但目前的觀點普遍認為醬香是由高沸點的酸性物質與低沸點的醇類組成的復合香氣。
2,郎酒是濃香型白酒嗎
郎酒以醬香為主,也少量生產濃香型?!袄删茲庀憬巡亍睗庀阈桶拙凭褪瞧渲幸豢?。
郎酒有三種香型,分別是:濃香型,醬香型,兼香型。郎酒,四川省古藺縣二郎鎮(zhèn)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郎酒地處赤水河畔二郎鎮(zhèn),地處醬香白酒釀造優(yōu)質地帶。赤水河自古有“美酒河”之稱,孕育了中國兩大醬香白酒,茅臺和青花郎。此外郎酒還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自然儲酒溶洞——天寶洞,醇化生香,陳化老熟。2004年10月21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郎酒”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擴展資料:發(fā)展歷程1994年,郎酒在全國名酒行業(yè)中率先通過國際質量認證。1997年,“郎”牌商標被國家工商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享受世界范圍的特別保護。1999年,國家質量監(jiān)督局、標準樣品委員會將39°醬香型郎酒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醬香型低度白酒標準樣酒。2000年,“郎”牌12年,特醇郎酒被列為中國名酒極品。2001年,“郎”牌天寶洞藏酒被中國食品工業(yè)協會評為“中國白酒著名創(chuàng)新品牌”。2003年,“郎”牌天寶洞藏酒被中國食品工業(yè)協會評為“中國白酒典型風格金杯獎”,“郎”牌郎泉酒被中國食品工業(yè)協會評為“中國白酒典型風格銀杯獎”。2004年,紅花郎酒被中國食品工業(yè)協會白酒專業(yè)委員會授予“首屆中國白酒科學技術大會指定榮譽產品”稱號。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郎酒
郎酒,一個擁有百年歷史的中國白酒知名品牌,是我國名酒園中的一株新秀。1979年評為全國優(yōu)質酒;1984年在第四屆全國名酒評比中,郎酒以“醬香濃郁,醇厚凈爽,幽雅細膩,回甜味長”的獨特香型和風味而聞名全國,首次榮獲全國名酒的桂冠,并獲金獎;1985年參加亞太博覽會展出?! ∫虼死删茖儆卺u香酒而非濃香型白酒
郎酒一直醬香的,它的廣告不就是醬香典范嗎?現在好像又出了兼香的了
3,兩大醬香白酒是哪兩大
1、兩大醬香白酒分別以貴州以茅臺為代表;四川以郎酒為代表的醬香型白酒,但這并不是確定說法。2、其實,官方沒有“兩大醬香白酒”的說法。這只是企業(yè)自己的/廣/告/用語。醬香酒是一種香型,沒有大小之分。醬香酒只有品牌/銷/量/之分,而/銷/量/大小與酒的品質沒有然聯系。3、醬香型白酒以茅臺酒最為著名,是因為其獨特的發(fā)酵和釀造工藝及茅臺廠區(qū)的獨特環(huán)境因素使然,并非只是用了赤水河的水和較大范圍的地理因素。赤水河沿岸有眾多酒廠,僅茅臺鎮(zhèn)就有上千家,但都釀造不出與茅臺酒品質比肩的酒來。醬香型亦稱茅香型,以茅臺、蜚聲中外的美酒為代表,屬大曲酒類。其醬香突出,幽雅細致,酒體醇厚,回味悠長,清澈透明,色澤微黃。以醬香為主,略有焦香(但不能出頭),香味細膩、復雜、柔順含瀘(瀘香)不突出,酯香柔雅協調,先酯后醬,醬香悠長,杯中香氣經久不變,空杯留香經久不散(茅臺酒有"扣杯隔日香"的說法),味大于香,苦度適中,酒度低而不變。醬香型白酒的標準評語是:無色(或微黃)透明,無懸浮物,無沉淀,醬香突出、幽雅細膩,空杯留香幽雅持久,入口柔綿醇厚,回味悠長,風格(突出、明顯、尚可)。工藝說明1、碎沙醬香型白酒原料為"沙",沙是仁懷地區(qū)土話,指的是紅纓子糯高粱。在每年大生產周期中,分兩次投料:第一次投料稱下沙,第二次投料稱糙沙,投料后需經過八次發(fā)酵,每次發(fā)酵一個月左右,一個大周期約10個月左右。由于原料需要經過反復發(fā)酵,所以原料粉碎得比較粗,要求整粒與碎粒之比,下沙為80%比20%,糙沙為70%比30%,下沙和糙沙的投料量分別占投料總量的50%。為了保證酒質的純凈,醬香型白酒在生產過程中基本上不加輔料,其疏松作用主要靠高梁原料粉碎的粗細來調節(jié)。2、大曲粉碎醬香型白酒是采用高溫大曲產酒生香的,由于高溫大曲的糖化發(fā)酵力較低,原料粉碎又較粗,故大曲粉碎越細越好,有利糖化發(fā)酵。3、下沙醬香型白酒生產的第一次投料稱為下沙。每甑投高粱350kg,下沙的投料量占總投料量的50%。(1)潑水堆積 下沙時先將粉碎后高粱的潑上原料量51~52%的90℃以上的熱水(稱發(fā)糧水),潑水時邊潑邊拌,使原料吸水均勻。也可將水分成兩次潑入,每潑一次,翻拌三次。注意防止水的流失,以免原料吸水不足。然后加入5~7%的母糟拌勻。母糟是上年最后一輪發(fā)酵出窖后不蒸酒的優(yōu)質酒醅,經測定,其淀粉濃度11~14%,糖分0.7~2.6%,酸度3~3.5,酒度4.8~7%(V/V)左右。發(fā)水后堆積潤料10h左右。(2)蒸糧(蒸生沙) 先在甑篦上撒上一層稻殼,上甑采用見汽撒料,在lh內完成上甑任務,圓汽后蒸料2~3h,約有70%左右的原料蒸熟,即可出甑,不應過熟。出甑后再潑上85℃的熱水(稱量水),量水為原料量的12%。發(fā)糧水和量水的總用量約為投料量的56~60%左右。出甑的生沙含水量約為44~45%,淀粉含量為38~39%,酸度為0.34~0.36。
兩大主流醬香白酒,赤水河一脈相承。
貴州茅臺酒; 四川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