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撒為什么那么出名,愷撒憑什么這么牛

之后克婁巴特拉為凱撒生下了一個兒子,是為小凱撒。為什么安東尼和雷必達要和屋大維結盟,除了利益外安東尼和雷必達也是凱撒舊部,是凱撒的堅定支持者。凱撒的真實想法其實我們一般會認為克婁巴特拉迷住了凱撒,但實際情況是,凱撒一直利用了克婁巴特拉。

埃及艷后為何會迷住愷撒和安東尼?

實際上,凱撒并沒有被埃及艷后迷住,從始至終一直是凱撒玩弄了埃及艷后,而安東尼確實是徹底被埃及艷后迷住了,成了她的裙下之臣。埃及艷后與凱撒的糾葛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說下當時的背景,在埃及來說埃及艷后名叫克婁巴特拉,她是埃及法老托勒密十二世的女兒,托勒密十二世在位的時候,埃及在當時已經淪為了二流國家,所以在外交上是親羅馬的,畢竟當時的羅馬在取得布匿戰(zhàn)爭的勝利后成為了地中海世界的霸主。

托勒密十二世死后,按照埃及的傳統(tǒng),克婁巴特拉與她的弟弟托勒密十三世結婚,并共同統(tǒng)治埃及,當然這點在我們看來是亂倫了,不過在當時的埃及是很正常的。兩人共同統(tǒng)治埃及后,很快就因為權力而發(fā)生了斗爭,在權斗過程中托勒密十三世的拳頭明顯比克婁巴特拉要大很多,克婁巴特拉敗下陣來,并隱藏了起來,托勒密十三世則加緊了對克婁巴特拉的進攻,想除掉可婁巴特拉以后自己一個人統(tǒng)治埃及。

正好這個時候羅馬內戰(zhàn)剛剛結束,凱撒在著名的法薩盧斯戰(zhàn)役中擊敗了他最大的對手龐培,龐培跑到了埃及,企圖依靠埃及東山再起,凱撒自然是沒有給龐培喘息的機會,帶著小股部隊也追擊龐培到了埃及。對于托勒密十三世來說他惹不起凱撒,便殺了龐培,把龐培的人頭送給了凱撒,企圖打發(fā)凱撒快點走,然后他關起門來把自己的事情處理完,就能獨自統(tǒng)治埃及。

不想這一舉動并沒有取悅凱撒。因為在羅馬人看來,龐培是羅馬的前執(zhí)政官,就算要殺了龐培也輪不到埃及這種二流國家來殺,要殺也是羅馬人才能殺。而凱撒的目的也不是要殺了龐培,而是把龐培帶回羅馬繼續(xù)做他的高官,只是沒有實權而已。于是凱撒到了埃及后就不走了,留在了埃及。恰好這個時候克婁巴特拉就在某天夜里讓人把自己裹在毯子里送給了凱撒,當晚發(fā)生了一些事情,也很可能是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情。

其實凱撒來到埃及,也想按照埃及的傳統(tǒng)解決埃及的內政,那就是克婁巴特拉和她的弟弟共同執(zhí)政,這也是托勒密十二世的遺囑。其實對于羅馬來說,最好的解決方案就是埃及繼續(xù)當羅馬的附庸,羅馬也不想動用軍隊直接占領埃及,畢竟羅馬軍隊數量有限,地中海世界的國家并不能都實現軍事占領。▲托勒密十三世打算干掉克婁巴特拉,然后獨自統(tǒng)治埃及但是托勒密十三世對這個安排并不滿意,于是在首都亞歷山大港發(fā)動了針對凱撒的進攻。

雖然當時凱撒帶到亞歷山大港的部隊并不多,但都是百戰(zhàn)精銳,很快就擋住了托勒密十三世的進攻,后來凱撒又調來了更多的部隊,三下五除二就擊敗了托勒密十三世,托勒密十三世也死在了亂軍之中。之后凱撒便與克婁巴特拉在埃及度過了一段時間的美好歲月,這期間兩個人如膠似漆,蜜不可言。之后克婁巴特拉為凱撒生下了一個兒子,是為小凱撒。

凱撒的真實想法其實我們一般會認為克婁巴特拉迷住了凱撒,但實際情況是,凱撒一直利用了克婁巴特拉。凱撒其實是個情場高手,情商極高,他玩弄過的女人非常多,有傳言就說羅馬高層近乎一半的貴婦人都曾經與凱撒有染,問題在于凱撒與如此眾多的女人有染,卻從未因為女人出過事,很多女人都心甘情愿地做了他的情婦。以至于在他的軍隊中,到處都有他情婦的兒子(那個時候在軍隊中鍛煉的話,政治前途會很好),他駕馭女人的水平不是一般的高的。

最能證明克婁巴特拉被凱撒利用的證據,便是凱撒的遺囑了。公元前44年,凱撒遇刺身亡,在他死后他的遺囑也公布于世,在他的遺囑中,克婁巴特拉一毛錢都沒分到,他將自己的事業(yè)傳給了當時沒有一點名氣的屋大維。這里就出現了兩個關鍵性人物,一個是他的副將安東尼,一個是他的繼承人屋大維。其實凱撒在這兩個人當中也做過選擇,他最終選擇了屋大維是有原因的。

安東尼的特點是軍事能力非常強,但是政治能力很差,而屋大維正好相反,軍事能力很差,但政治能力很強。凱撒認為,內戰(zhàn)結束后,戰(zhàn)爭就不再是主題,內政發(fā)展才是主題,讓一個政治高手繼承自己的事業(yè)才是最為妥當的。當然他也不是沒給過安東尼機會,他曾經讓安東尼主政過一段時間的羅馬內政,但安東尼的表現令他失望。于是他就暗地里選擇了屋大維。

對于克婁巴特拉來說,凱撒的遺囑實際上是給她的最好的安排,不讓她引人注目,讓她安心地做埃及的法老,在她死后,讓自己的兒子小凱撒做埃及法老,就這樣過下去。因為凱撒也看出,克婁巴特拉的野心其實非常大,她不滿足于做埃及的法老,而是整個羅馬的女王??藠浒吞乩詾闉閯P撒生下了兒子,凱撒就會把事業(yè)傳給他的兒子,然后自己就曾操控整個羅馬。

其實很可能凱撒有很多兒子,只是公開來說,他沒有兒子。凱撒對于一個人能力的判斷其實非常精準,他知道如果把事業(yè)傳給安東尼,安東尼也搞不好,畢竟羅馬帝國太大,問題太復雜,沒有相當的政治能力根本駕馭不了龐大的羅馬帝國,克婁巴特拉的能力離這點差的太遠,凱撒也不想害了她。因此凱撒將事業(yè)傳給了屋大維,后來的事實也證明,凱撒的選擇是正確的。

克婁巴特拉的第二次風投克婁巴特拉的第一次風投是投了凱撒,雖然沒能成為羅馬的女王,但卻讓她徹底掌控了埃及,成為了埃及的實際掌權者。如果克婁巴特拉止步于此的話,她的下半生確實會過的非常好,但是她不滿足于只做埃及的女王,于是便有了第二次風投,投了凱撒生前的副手安東尼?!<捌G后成功俘獲了安東尼,這是電影《埃及艷后》的劇照,伊麗莎白泰勒也是我最喜愛的埃及艷后的形象如果說凱撒是一流人物的話,安東尼確實是二流人物,凱撒不但沒有被克婁巴特拉迷住,反而一直利用了克婁巴特拉。

但安東尼不同,安東尼確實是被克婁巴特拉迷住了。凱撒死后,經過一番激烈的斗爭,羅馬形成了后三巨頭的格局,分別是屋大維、安東尼和雷必達。不過在這個雷必達是個打醬油的,完全可以忽略不計,羅馬的政治其實就是屋大維和安東尼。屋大維分到了羅馬的西部,安東尼分到了羅馬的東部,他們各自控制的區(qū)域基本相當于后來的東西羅馬帝國的樣子。

就特點來說,當時羅馬的西部經濟不好,但軍隊戰(zhàn)斗力強。羅馬的東部因為文明起源較早,所以經濟發(fā)達,但軍隊戰(zhàn)斗力不如西部。安東尼分到羅馬東部后就來到了埃及,很快就和克婁巴特拉勾搭到了一起,并被克婁巴特拉徹底迷住,甚至宣布讓克婁巴特拉做整個東部羅馬的女王。此消息傳到羅馬后,安東尼頓時名聲掃地,因為對于羅馬帝國來說,安東尼是羅馬的官員,他應該為羅馬服務,羅馬的領土不是安東尼的私人財產,而是整個羅馬的公共財產,將羅馬的一半領土作為禮物送給一個埃及這樣二流國家的法老,是羅馬政治所不能容忍的。

于是屋大維就名正言順地組織起了十萬羅馬大軍討伐安東尼。安東尼和克婁巴特拉這邊也做好了戰(zhàn)爭準備,尤其是克婁巴特拉,將多年來的繼續(xù)全部用在了戰(zhàn)爭上,打造了500所艘大型戰(zhàn)船,動員了20萬人參戰(zhàn)。▲由于主將脫離戰(zhàn)場,亞克興角海戰(zhàn)以埃及軍的失敗而告終雙方在今天希臘的亞克興角展開了決戰(zhàn),決戰(zhàn)一開始的時候安東尼這邊本來是占優(yōu)的,但是打著打著,克婁巴特拉受不了戰(zhàn)場上的血腥殺戮,便離開了戰(zhàn)場,安東尼也是在這個時候昏了頭,竟然拋下了軍隊也跟著克婁巴特拉離開了戰(zhàn)場。

失去了主帥的埃及軍隊自然就被屋大維的羅馬大軍擊敗。此戰(zhàn)之后安東尼一方徹底失勢,根本就無力抵抗屋大維的羅馬大軍了。有些搞笑的是,安東尼與克婁巴特拉做了個約定,兩人中如果有一人死去,另一人就要隨對方而去。當安東尼在埃及收拾殘兵敗將正打算跟屋大維做最后一搏的時候,克婁巴特拉的侍女傳來消息,說克婁巴特拉自殺了,于是安東尼這個情種也真的拔劍自殺。

但是當他痛苦倒地的時候,侍女又傳來消息,說克婁巴特拉改變主意了,她沒有自殺,然后,然后安東尼就死去了。▲埃及艷后,卒到了最后時刻,克婁巴特拉還打算做第三次風投,對象是屋大維,不過屋大維對克婁巴特拉并不感冒,于是第三次風投沒投成。屋大維表示可以讓克婁巴特拉體面地死去,最終克婁巴特拉便自殺了,一代艷后的故事就此終結。

俄羅斯繼承東羅馬帝國的法統(tǒng),為什么沙皇選擇用副皇帝(凱撒)的頭銜,而不用正皇帝(奧古斯都)的頭銜?

眾所周知,俄羅斯帝國君主使用“沙皇”的稱號,是來自于羅馬帝國的“君主”稱號“愷撒”,但愷撒在羅馬帝國的君主體系中只是“次級君主”地位,也就是比至尊的奧古斯都要低一級的稱稱號,西方歷史傳統(tǒng)中,通常認為奧古斯都是“Emperor”(皇帝),即天下萬國的共主,而愷撒的頭銜只相當于擁有皇權繼承位的“King”(國王),即副皇帝兼國王的地位。

俄羅斯帝國一方面宣稱自己是羅馬帝國的繼承者,一方面又只用羅馬君主體系中的“副皇帝兼國王”的頭銜,好像有點不對勁,這是為什么呢?斯拉夫人的第一個沙皇——保加利亞的西蒙一世 最主要的原因是,“沙皇”(tsar)這個稱號,其實最早不是俄羅斯人用的,而是保加利亞人用,歷史上第一個“沙皇”是保加利亞的西蒙一世(893—927)。

西蒙一世原來只是“親王”斯拉夫語中叫“Knyaz”,相當于英語的“prince”,但是他特別能打,913年他率軍一度攻占東羅馬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國于是授予了他“沙皇”(tsar)這個頭銜,這個頭銜是羅馬帝國的副皇帝兼國王的地位,僅次于羅馬皇帝,比起斯拉夫人以前的“親王”級別,就高很多了,保加利亞原來只是羅馬帝國的下屬,一下子擁了副皇帝兼國王的身份,保加利亞人是滿意的。

而這大概是古代斯拉夫人所能得到的最高級別的頭銜了。俄羅斯人的第一個沙皇伊凡四世的畫像俄羅斯人剛剛崛起的時候只是個“大公”(Grand Duke),到1457年伊凡世四把莫斯科大公國擴張成一個中等規(guī)模的大國的時候,由于斯拉夫人傳統(tǒng)中“沙皇”(tsar)這個頭銜的崇高地位,他能想到的最高稱號就是“沙皇”(tsar)了,這個時候你想讓伊凡四世去當真正的“皇帝”,那是他不敢想的事,能弄個沙皇當當,他就很滿意了。

俄羅斯人的第一個皇帝——彼得大帝不過,俄羅斯帝國君主的真正頭銜,后來并不是“沙皇”(tsar),1721年彼得大帝在打敗瑞典,遷都圣彼得堡以后,就給自己升級了,宣布他不再是副皇帝兼國王級別的“沙皇”(tsar),而是真正的皇帝,俄文寫作“Императоръ”,即拉丁文的“Imperator”,也就是英語的“Emperor”。

有人說凱撒沒有稱帝,后世卻都叫他凱撒大帝,稱帝的屋大維反而不被人稱為屋大維大帝,你覺得是這樣嗎?為什么?

這里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確實,凱撒并沒有稱帝,羅馬內戰(zhàn)后他逼迫元老院選舉他為獨裁官,他就已經成位羅馬實質上的皇帝。而且從他的文治武功上來說。征服高盧,征討西班牙和希臘,征討本都,降伏埃及。把羅馬帶上一個新的高度,值得后人尊稱他一聲大帝。更重要的一點,屋大維之所以能取得羅馬共和國的統(tǒng)治權,靠的就是凱撒給他打下的基礎。

凱撒大帝被刺殺后,屋大維年僅十八,自身履歷和人脈可以說是淺薄的可憐,但是屋大維迅速返回羅馬,并反復強調自己是凱撒的兒子,凱撒的繼承人。因此得到了凱撒舊部和支持者的認同和贊賞。靠著凱撒舊部的支持,屋大維正式步入政壇,并且取得了舉足輕重的地位。隨后屋大維和安東尼,雷必達組成同盟,清洗殺害凱撒的兇手和自己的政敵,隨后又擊敗共和派。

三個人基本取得整個羅馬共和國的權力。為什么安東尼和雷必達要和屋大維結盟,除了利益外安東尼和雷必達也是凱撒舊部,是凱撒的堅定支持者。屋大維也是憑借著雷必達和安東尼的力量才替凱撒報仇,才能掌權羅馬。按理說腓立比之戰(zhàn)后,屋大維安東尼和雷必達三人的實際地位應該是差不多的,但是安東尼因為埃及艷后的勾引選擇跑去了埃及,雷必達沒有爭權的心思,被分配去了西班牙,屋大維則成為羅馬和高盧的統(tǒng)治者,羅馬和高盧曾經是凱撒大帝活動的重要地區(qū),在這里積累了許多的人脈和資源,屋大維也正是靠著凱撒留下的遺產迅速增強自己的實力,并在隨后和安東尼爭權的過程中擊敗安東尼(安東尼的失敗也是因為他自己作,被埃及艷后勾的魂都沒了。

干下了讓羅馬人民戳脊梁骨的蠢事。)而屋大維也火上澆油,公布了安東尼的遺囑,這份遺囑基本上就是賣國遺囑,要把羅馬的地盤繼承給埃及人,羅馬公民徹底倒向屋大維。隨后屋大維擊敗安東尼,安東尼自殺,屋大維又殺死凱撒的親兒子小凱撒,鞏固了自己唯一繼承人地位。消滅安東尼后,屋大維也就沒了敵人,接下來干的事就是屋大維純粹憑借自己的力量去完成的了。

他解散軍隊,并成功選舉為執(zhí)政官,后來又通過自己的元老院(在屋大維和安東尼進軍羅馬之后,元老院其實就成屋大維的了)得到西班牙、高盧、敘利亞三地的統(tǒng)治權,得到了羅馬最強大的軍事實力。并得到奧古斯都和祖國之父的稱號。公元前23年,屋大維得到羅馬統(tǒng)治大權,雖然沒有明確的法律條文說羅馬帝國正式建立,但是當奧古斯都,祖國之父,終生執(zhí)政官,保民官,最高統(tǒng)帥等稱號全部匯集在屋大維一個人的頭上時,就表示屋大維已經成羅馬的皇帝了。

推薦閱讀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