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農(nóng)葡工的同學較少去酒莊的做釀酒的,原因是釀酒季非常累不說,基本本科畢業(yè)去的話得從釀酒技師做起,加上北京的酒莊都在郊區(qū)(密云、房山、石景山、延慶、河北昌黎。5月,他的手下去開封會見河南辦理軍務收束事宜岳維峻,商定如何共同夾擊奉軍。孫傳芳本系曹、吳所培植并以驅(qū)浙盧而發(fā)展起來的,現(xiàn)曹、吳既倒,孫傳芳應如何適應新形勢以謀自處,孫傳芳看風使舵,決定首先應取得奉張之諒解,借以緩燃眉之急。
如何贊美玉蘭花?
謝邀回答!寒意猶存,春暖剛來,玉蘭花便悄悄綻了,給料峭的三月人間帶來了千枝萬樹的縷縷清馨。玉蘭花花開時常驚艷亮相,滿樹花香,花葉舒展而飽滿,燦若云霞,雅淡若煙。喻意一種一往向前的孤寒氣和決絕的孤勇,優(yōu)雅而款款大方。玉蘭經(jīng)常在一片綠意盎然中開出大輪的花朵,因其株干高大,開花位置較高,迎風搖曳,神采奕奕,宛若天女散花,翩翩起舞……玉蘭花開時,滿樹千枝都是花,滿眼都是花,看不到一片葉子,要等花兒開過了,葉子才打著苞兒舒展開來。
春日的玉蘭花是活潑的,任東風吹暖漫山遍野,隨風綻成姹紫嫣紅,一朵兩朵三四朵,一簇簇,一叢叢,千樹萬枝次第綻放,淺笑嫣然,迎風翩翩起舞……玉蘭花語:報恩,真摯、表露愛意、高潔、芬芳、純潔、純潔的愛,真摯。適合送給朋友、戀人等……七絕 詠玉蘭濃似云霞淡似煙,新妝綽約暗香妍。瓊枝綻蕊霓衣舞,沉醉東風蝶夢翩。
你怎么看待國學文化?
國學一個概念性詞匯。國學就是國家之學,國學是中國歷朝歷代學術(shù)文化的總稱。《周禮、漢書、后漢書、晉書》里面都有“國學”概念?!耙韵惹亟?jīng)典及諸子百家學說為根基,它涵蓋了兩漢經(jīng)學、魏晉玄學、隋唐道學、宋明理學、明清實學和同時期的先秦詩賦、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與明清小說并歷代史學”等文化、學術(shù)體系。
如何看待葡萄酒這個專業(yè)?
我是中國農(nóng)大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專業(yè)的本科,我就從我們學校葡工專業(yè)這個角度說吧。盡管畢業(yè)一年多,現(xiàn)在轉(zhuǎn)了專業(yè)在讀碩士,但是我一直保持對葡萄酒的熱愛,時?;貞浘妥x葡工專業(yè)的美好時光。就業(yè)和再深造問題是頭等大事。中國農(nóng)大的葡萄酒工程,從以往兩屆和自己班級的就業(yè)情況來看,只要你想就業(yè),找到工作絕對沒有問題;但是,本科畢業(yè)的就業(yè)面并不寬,基本上有:1、品酒師。
在酒文化傳播公司(有些是掛在酒廠名下的)做類似于講師的工作,基本是負責文化推廣,通俗來說就是以開酒會的形式給客戶講解葡萄酒、交流品酒心得。這個工種有的比較自由(甚至可以是自由職業(yè));有的限制很多(基本隸屬于服務行業(yè)),比方說在會所、紅酒博物館,給與會、就餐的客人講解。薪資跟公司、個人水平有很大關系(有講酒拿3000元/次的酬勞,也有全職的月薪才3000)。
2、釀酒師。故名思義,就是在酒廠里釀酒(也不一定是葡萄酒,中國白酒、啤酒的都可以的),當然包括葡萄栽培環(huán)節(jié)的參與。中農(nóng)葡工的同學較少去酒莊的做釀酒的,原因是釀酒季非常累不說,基本本科畢業(yè)去的話得從釀酒技師做起,加上北京的酒莊都在郊區(qū)(密云、房山、石景山、延慶、河北昌黎。市區(qū)里酒廠有龍徽,還有農(nóng)大食院的中糧研究中心也釀酒),更重要的是待遇真心是很一般(我知道的北京郊區(qū)有1200人民幣/月的,不過包食宿)。
3、酒類、其它食品類銷售。這個不用多說,跟其它的銷售類似的。葡萄酒仍是新興行業(yè),而且絕對不會讓你覺得無聊,適合對銷售類工作不反感的同學,一般薪資跟業(yè)績掛鉤。畢業(yè)只要學的還不錯,這三種基本是隨你挑選,工作地點也都是大城市,北京上海江浙廣東山東重慶都是非常好的就業(yè)地方;話說回來,你想找某些工作的就沒那么容易了。
不適合以后想從事公務員的同學,單位不專門招錄葡萄酒工程的學生,基本都是招錄食品工程、食品安全專業(yè)的畢業(yè)生。葡萄酒工程因為專業(yè)名稱的原因,基本上報考審核都通不過的(盡管都是食品學院)。當然也不是說這個專業(yè)沒有考上公務員的,只是比較其它專業(yè),機會少很多難度大很多。(有一個考上的大神,我記憶中是去的北京市工商局)。
體制內(nèi)的工作也有,例如有些地方有事業(yè)編制的葡萄酒產(chǎn)業(yè)發(fā)展委員會,對于想安穩(wěn)留京的同學也是不錯的選擇。但是你如果覺得畢業(yè)以后,想以一己之力改善家庭生活的(說白了就是賺一份不錯的工資)較難;尤其是比較經(jīng)濟類、IT類的畢業(yè)生,起薪是少,我說個大概吧,一般來說是計算機系畢業(yè)生的1/2。這個行當是經(jīng)歷越多越成功(實力強大的也不需要太久時間),耐住寂寞,多品多走多交流,熱愛行業(yè)就是成功。
其它的,保研考研、村官、出國、留校、教師幼師、創(chuàng)業(yè)、繼承家業(yè)的,都沒問題,農(nóng)大985出國還是很有優(yōu)勢的。個人覺得這個專業(yè)尤其適合富官二、三代學習,這可不是一般的食品產(chǎn)業(yè),更是有著悠遠歷史、富異域風情的文化產(chǎn)業(yè)啊親。家庭經(jīng)濟條件不受限的,學個英語、法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去歐洲、美國、澳洲、加拿大、南非留學學習紅酒其實都是游學?。í剬W金出去的平均每年一個),要做個有文化的富家人。
如何評價北洋軍閥孫傳芳?
孫傳芳字馨遠,山東省濟南府歷城縣人,中華民國軍事將領,直系領導人之一。孫傳芳常常面帶笑容,但實際上與其性格并不一致,故人稱“笑虎將軍”。早歲喪父,其母受嬸母虐待,不能相安共處,被迫攜同子女四人去濟南謀生。后隨時局動蕩多次遷居,1925年10月15日,閩浙巡閱使孫傳芳不宣而戰(zhàn),向奉軍發(fā)動猛攻,浙奉戰(zhàn)爭爆發(fā)。
孫傳芳在1935年12月13日遭暗殺。中文名孫傳芳別名孫馨遠國籍中國民族漢族出生地山東泰安市出生日期1885年逝世日期1935年職業(yè)軍人畢業(yè)院校東京陸軍士官學校主要成就統(tǒng)轄東南五省,成為直系軍閥首領人物簡介童年磨礪1885年孫傳芳出生于泰安下喬莊(今屬于泰安市岱岳區(qū)祝陽鎮(zhèn)下喬莊)。幼年喪父,家境貧寒。
4歲時受其嬸母虐待,隨其母逃荒至歷城謀生。長姊嫁商河縣程姓,次姊適歷城縣逯姓。又隨其母去商河,就食于程家,時傳芳方10歲。1899年袁世凱就任山東巡撫,其三姊嫁袁世凱部下武衛(wèi)右軍執(zhí)法處王英楷,于是棲身于王家,從此改變了窮困的面貌。青年時期1902年夏,袁世凱創(chuàng)練常備軍,設陸軍練官營于保定東關外,以馮國璋任練官營總辦。
是年8月,孫傳芳經(jīng)王英楷薦入練官營當學兵,編入步兵科第三班。孫傳芳天資聰敏,且知用功,所有軍事課程,一讀便通,故而學科與操法之考試,往往名列前茅。1902年在陸軍練官營畢業(yè)后,孫傳芳又經(jīng)馮國璋準予免考保送入陸軍速成武備學堂。1904年夏北洋陸軍速成學堂步兵科畢業(yè)后,北京練兵處考選陸軍學生派往日本留學,速成武備學孫傳芳堂選40人去京應試,其中就包括孫傳芳、周蔭人、盧香亭等人。
經(jīng)考試錄取,并于同年8月由留學監(jiān)督趙理泰率領各省留日生百余人,由天津轉(zhuǎn)上海乘“大智丸”赴日?!〉秩蘸螅热霒|京牛達區(qū)振武學校。1906年畢業(yè)后,派入日本陸軍第十師步兵聯(lián)隊充候補生。1907年11月入東京陸軍士官學校,為第六期生,步兵中尉岡村寧次任中國留學生的區(qū)隊長。1908年12月在陸軍士官學校畢業(yè)后,又回原步兵聯(lián)隊見習3個月,于1909年3月回國。
回國后,孫傳芳先返濟南結(jié)婚,娶妻張氏。然后來天津到直隸督練公所報到。同年8月,留日士官生在北京接受陸軍部考試,由陸軍部尚書鐵良任主考官。同時參加考試的留日士官生有閻錫山、李烈鈞、唐繼堯、張鳳翔、劉存厚、趙恒惕、尹昌衡等人,孫傳芳被授予步兵科舉人,并授步兵協(xié)軍校。初露頭角孫傳芳經(jīng)陸軍部復試后,返天津督練公所候差,旋派充北洋陸軍第二鎮(zhèn)第三協(xié)第五標教練官。
當時第二鎮(zhèn)的統(tǒng)制為馬龍標,駐保定;第三協(xié)的協(xié)統(tǒng)為王占元,駐永平;第五標的標統(tǒng)為王金鏡。孫傳芳為人健談,善于應對聯(lián)絡,不僅在本協(xié)本標內(nèi)與人相處融洽,即對于他鎮(zhèn)他協(xié)亦常有來往,因此頗受協(xié)統(tǒng)王占元的賞識?!?911年辛亥革命爆發(fā),第二鎮(zhèn)改為第二師,孫傳芳調(diào)任第二師輜重第二營營長。1912年,孫傳芳曾隨王占元在河南省固始一帶參加“追剿”白朗農(nóng)民起義軍的戰(zhàn)役。
1913年北洋軍閥勢力始向長江流域伸延,袁世凱派段祺瑞兼代湖北都督;令王占元率第二師進駐湖北,兼任湖北軍務幫辦。王占元提升孫傳芳為該師步兵第六團團長。此時孫傳芳與師參謀長何佩溶成為王占元之左右手。1915年王占元代湖北將軍,當以何佩路為參謀長,孫傳芳因何常駐北京聯(lián)絡,王占元乃派孫傳芳代行其職。1916年,王占元任湖北督軍,調(diào)任孫傳芳為第三旅旅長,不久,升為第二十一混成旅旅長;1917年,又升任湖北暫編第一師師長。
在王占元的提攜下,孫傳芳得展才干,頗受王的信任,倚若智囊,時常充當湖北代表對外接洽公務,有時甚至代表督軍檢閱師旅,在湖北大有一手遮天之勢?!?920年夏,湘軍襲鄂,王占元命孫傳芳率兵迎戰(zhàn),湘軍敗退,旋孫傳芳接任第二師。同年7月,直皖戰(zhàn)爭起,皖軍戰(zhàn)敗,王占元秉承直系首領曹錕意旨,將皖系之長江上游總司令吳光新扣押武昌,以孫傳芳代替,并由孫傳芳改編皖系殘余部隊。
1921年,湘鄂戰(zhàn)爭又起,湖南趙恒惕、夏斗寅發(fā)兵攻襲鄂南,王占元任命孫傳芳為新嘉蒲通警備司令,率第二師應戰(zhàn),總司令部設趙李橋車站。孫傳芳派孟昭月及張允朋兩旅在得勝山、鐵山咀、官山口一帶與湘軍對抗,大戰(zhàn)10晝夜,受挫,退而集結(jié)于武穴(廣濟)休整。湖北督軍王占元雖系北洋舊人,但曹錕、吳佩孚見王庸懦無能,克扣自私,早有更換之意;此次抵御湘軍作戰(zhàn)不利,加以當時財政窘困,餉不以時發(fā),在武穴、宜昌、沙市、武昌 等地先后激起兵變多起,于是便決計迫王下臺。
在湘鄂戰(zhàn)爭初起時,曹、吳即發(fā)兵援鄂,由吳佩孚親任援鄂總司令,派蕭耀南率二十五師開赴武漢三鎮(zhèn),第八混成旅旅長靳云鶚為前敵總司令,率部進駐茶庵嶺。曹、吳名為援鄂,實為驅(qū)王,曾有“援鄂不援王”之語。援鄂大軍開往前線,靳云鄂部向湘軍猛攻,吳佩孚又親自率兵乘兵輪直搗岳陽,湘軍被水陸夾擊,敗退長沙,被迫與吳佩孚議和。
人物事跡由鄂援閩1922年4月直奉戰(zhàn)爭爆發(fā),奉軍戰(zhàn)敗,直系勢力日盛。曹、吳既置齊燮元于江蘇,又置蕭耀南于湖北,惟福建、浙江仍在皖系手中,勢在必取,于是有援閩之議?!≈蓖顟?zhàn)爭后,福建督軍李厚基試圖依附直系,后徐樹錚從北京逃來福州,策動第二十四混成旅旅長王永泉驅(qū)李,以幫辦代行職務。1922年秋,曹錕召孫傳芳至京,命其發(fā)兵援閩,由江西蔡成勛為之后援,并偕同駐贛第十二師周蔭人一同前往。
孫傳芳受命后,赴洛陽見吳佩孚,吳面允由湖北蕭耀南接濟開拔軍餉,由漢陽兵工廠補充槍支彈藥。為此孫傳芳又來武昌,從財政廳領到軍餉30萬元,從漢陽兵工廠領到約值7萬元的彈藥。1923年初,一切布置就緒,孫傳芳即由宜昌赴南昌,約定周蔭人并邀請督署參謀長劉宗紀一道入閩。復由九江秘密赴南京,與江蘇督軍齊燮元達成在適當時機夾攻浙江盧永祥的協(xié)議。
福建幫辦王永泉,直隸省人,亦系留日士官生出身,當時在直系大軍壓境下,何去何從,舉棋不定。孫傳芳致電王占元說明周蔭人援閩,希雙方合作,王占元當即復電歡迎。周蔭人率部由南昌經(jīng)撫州(臨川),由杉關入閩,經(jīng)邵武,沿閩江而下,直抵福州,與王永泉同學相晤,暢敘舊誼。孫傳芳亦督第二師兩個旅并配備炮兵工程,相繼入閩,留張俊峰旅駐扎邵武,由孟昭月旅直驅(qū)福州。
孫、周二師在王永泉、王永彝昆弟未抵抗之下,順利地進駐了福建?!?923年3月,孫傳芳被任命為福建軍務督理。孫傳芳以劉宗紀為參謀長,王永泉仍留任幫辦,周蔭人任閩北護軍使。孫傳芳與王永泉雖是日本士官學校同學,但彼此政治背景不同,關系并不融洽,加以福建軍政實權(quán)仍多掌握在王之手中,因此孫傳芳決計驅(qū)王。10月,周蔭人襲擊王永泉,王軍駐扎在福州甚少,無力抵抗,逃泉州其弟王永彝處,又奔廈門,后聲明下野,逃往上海。
王被驅(qū)后,臧致平、楊化昭及王永彝等在閩南興兵反孫傳芳,意欲聯(lián)合粵、浙、奉系各方面力量,聯(lián)合發(fā)起倒直戰(zhàn)爭。1924年春,孫傳芳抽調(diào)兵力,交由周蔭人、盧香亭率領,并聯(lián)合福建地方勢力高義、謝定國、張毅等民軍,向閩南臧、楊發(fā)動進攻。雙方在同安一帶展開鏖戰(zhàn),臧、楊敗退,經(jīng)由漳州、龍巖,最后由汀州入江西,逃入浙江,投奔盧水祥。
閩南民軍紛紛通款于孫、周,閩事大定?!O傳芳墓臧致平、楊化昭率殘部退入浙江境內(nèi),為盧永祥收編,對江蘇齊燮元有所威脅,成為齊進攻浙江的借口。1924年9月,江浙戰(zhàn)爭起,雙方陳兵于淞滬之間。孫傳芳與齊燮元原來就有合力夾擊浙盧之密謀,在此江浙戰(zhàn)端初啟之際,孫傳芳即令其駐洛代表王金鈺向吳佩孚請纓,入浙援蘇,吳允其所請。
孫傳芳以閩浙聯(lián)軍總司令名義,出兵援齊。是時,奉天張作霖提兵西向入關,援助盧永祥,通電討直?!O傳芳揮師北上,直指閩浙界上之仙霞嶺。孫傳芳派盧香亭及謝鴻勛兩個旅向仙霞嶺挺進,命孟昭月旅為后繼。浙江方面,精銳部隊幾乎全部調(diào)布前線,杭州由陳儀、張國威之地方旅團及夏超警備隊駐守,衢州、江山等后方僅留臧致平、楊化昭部及地方部隊警戒,及聞孫軍由閩入浙,臨時急派陳儀旅及張國威炮兵團增援仙霞嶺。
盧永祥系山東人,本來在浙江的地位就不十分鞏固,沈鈞儒等浙江人士曾一再提出地方自治,江浙戰(zhàn)爭起,更促進浙人倒盧之舉。盧派陳儀、張國威抗孫傳芳,但陳始終未去前方,張則白旗高掛,開門迎敵,借以驅(qū)盧。孫傳芳進入浙境后,即任命張國威為炮兵總司兵,并令其為向?qū)?,直取杭州。盧香亭及謝鴻勛率部長驅(qū)直入,在江山掃除臧致平、楊化昭部后,經(jīng)衢州、嚴州,循富春江而下,順利地抵于桐廬,同時孟昭月亦攻破溫州等地。
盧永祥見大勢已去,退守嘉興。孫傳芳又在杭州守備司令夏超的歡迎下,和平進入杭州?!∪缓?,孫軍乘勝追擊,與齊燮元部夾擊盧部于淞滬。盧永祥大敗,只得通電下野。孫、齊連翩蒞滬,執(zhí)手言歡。盧殘部約五個師的兵力,悉為孫傳芳收編?!?924年9月,曹錕政府任命孫傳芳為閩浙巡閱使兼浙江軍務督理,1925年授恪威上將軍勛位。
稱雄東南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戰(zhàn)爭爆發(fā),以后曹錕、吳佩孚兵潰失勢,曹錕被馮玉祥囚于中南海延慶樓。11月,段祺瑞上臺執(zhí)政,但北京政府實際上處于馮玉祥、張作霖共同控制之下?!〉诙沃狈顟?zhàn)爭本來因張作霖援助浙江盧永祥引起,奉系得勢后,即派張宗昌率師挾盧南下,向江蘇齊燮元奪回地盤,因而孫傳芳復有唇亡齒寒之危。
孫傳芳本系曹、吳所培植并以驅(qū)浙盧而發(fā)展起來的,現(xiàn)曹、吳既倒,孫傳芳應如何適應新形勢以謀自處,孫傳芳看風使舵,決定首先應取得奉張之諒解,借以緩燃眉之急。于是,孫傳芳派兩浙鹽運使王金鈺與奉系取得聯(lián)系,王與奉系將領楊宇霆系士官生同期同學,通過楊的關系往見張作霖。張此時亦有意籠絡孫傳芳,遂派邢士廉向?qū)O傳芳修好,停止向浙進軍。
張宗昌率部攻克上海后,約孫傳芳會晤,結(jié)為金蘭。齊燮元被迫下臺,不久盧永祥出任江蘇督辦,與他簽訂了江浙互不侵犯的和平公約,雙方取得暫時妥協(xié)。1925年春,孫傳芳派人去北京奔走于段祺瑞門下,以取得段對他的諒解與支持。段也有意拉攏他,在孫傳芳得第三個男孩時,曾遣龔維疆(與孫在日本同學)來杭致賀,并以翠根小玉牛相贈。
孫傳芳表示段為其師輩,自當竭誠擁戴。為了討好粵方北伐軍,復令赴滬面見章太炎,晉贄2000元;又訪國民黨要人張繼,試圖與南方聯(lián)絡,以緩后顧之憂。孫傳芳一方面積極打通各方關系,一方面整頓內(nèi)部實力,等待機會,再圖擴張?!O傳芳主浙以后,在浙尚有皖系王賓鎮(zhèn)守使及陳樂山第四師的部隊,孫傳芳派盧香享、謝鴻勛、張俊峰出兵清除。
段祺瑞對此亦無可奈何。其后,他又對部隊加以整飭擴充,兵力益強?!?925年秋,奉軍陳師長江,以邢士廉師駐上海,丁喜春駐南京。其后,復派劉翼飛及趙鳴皋兩旅開赴上海。與此同時,張作霖又迫使段祺瑞任命楊宇霆為江蘇軍務督辦,姜登選為安徽軍務督辦,津浦沿線各省區(qū)全部為奉系所占有。孫傳芳對寧滬財富之區(qū),本已垂涎三尺,現(xiàn)奉系勢力日益向東南擴張,直接威脅浙江,孫傳芳不得不謀求對策。
他看出奉軍孤軍深入,人地生疏,將領之間矛盾重重;同時當?shù)厥考澣鐝堝?、張一磨等人也反對奉軍?jù)蘇。因此,孫傳芳決心與奉張一決雌雄。早在1925年3月,孫傳芳即派人前往福州,授意周蔭人籌措軍費,接濟浙江。4月,又銜命去張家口會見馮玉祥,說明孫傳芳準備進攻奉張之決心,并轉(zhuǎn)達孫傳芳愿與馮結(jié)為金蘭之好。5月,他的手下去開封會見河南辦理軍務收束事宜岳維峻,商定如何共同夾擊奉軍。
其后,又前往岳陽,代表孫傳芳敦請吳佩孚出任十四省討賊聯(lián)軍總司令,并攜款5萬元贈吳。在返回杭州途中,又分別會見了江西軍務督辦方本仁和贛北鎮(zhèn)守使鄧如琢,勸說他們擁戴吳佩孚,合力討奉。同年8月,他又派人去南京,勸說江蘇軍務幫辦陳調(diào)元共同驅(qū)奉,定下里應外合之密謀?!⊥?0月,孫傳芳出敵不意,驟然響起反奉號角,由江浙邊境分三路出擊:以李寶璋師直撲上海,以盧香亭師渡太湖襲占丹陽,以謝鴻勛師經(jīng)宜興攻取南京。
楊宇霆趾高氣揚,對他與陳調(diào)元之密謀毫無準備,以至措手不及,急令奉軍撤退。安徽姜登選身邊五軍隊,也只好倉皇離蚌。奉系各師潰兵麇集下關一帶,舟少人多,爭先搶渡,亂作尋團。這時,陳調(diào)元一面將其部隊布置城內(nèi)下關準備截擊,并聯(lián)系海軍駐江魚雷艇司令甘英一致行動,一面設宴為撤退的丁喜春餞行。席未終,下關爭渡之師眾已被包圍繳械。
陳又電飭在烏衣車站之安樹珊部截擊渡江奉軍,因電令遲到,楊宇霆已過烏衣北去,后續(xù)渡江奉軍多被截留,槍械財物,均被沒收。孫傳芳錢塘進軍,一舉奪得松江、上海,長驅(qū)直入,直抵石頭城下,沿途潰軍盡為孫傳芳所俘獲?!O傳芳督師抵南京,不暇入城,隨即渡江逐北。是時張宗昌任山東督辦,屯兵濟南,孫軍北上后,與張南下之部隊交鋒于津浦線上。
一年前孫、張還結(jié)金蘭之好,曾幾何時,今又兵戎相見。11月初,孫軍謝鴻勛師與張宗昌的前敵總指揮、濟南鎮(zhèn)守使施從濱部遭遇,施部一擊而破,謝師遂占領蚌埠,施在固鎮(zhèn)以南被俘,解至蚌埠,孫傳芳決定立即處決。當時他的朋友對他說:“我們打內(nèi)戰(zhàn),對待俘虜不宜殺戮,不如押送南京監(jiān)禁?!睂O傳芳不聽,命李寶璋在車站南邊的曠野執(zhí)行斬決。
孫軍繼續(xù)乘勝北進,直達山東邊境。孫傳芳既席卷蘇皖,急欲造成一個新局面,籌劃建立浙、閩、蘇、皖、贛五省聯(lián)軍體系,壯大聲勢。孫傳芳在徐州大擺慶功宴會,意態(tài)驕盈,不可一世?!?0月,孫傳芳成立浙、閩、蘇、皖、贛五省聯(lián)軍,自任總司令兼江蘇總司令,又派手下為聯(lián)軍總司令部總參議,劉宗紀為參謀長,陳閣為秘書長兼浦口商埠督辦,張世銘為副官長,萬鴻圖為政務處長,孫基昌為軍務處長,程登科為軍需處長,陳錫璋為軍法處長,金振中為軍醫(yī)處長,趙正平為宣傳處長。
各省省長的安排為:江蘇省長陳陶遺,浙江省長夏超,安徽省長王普,福建省長薩鎮(zhèn)冰,江西省長李定魁。 孫傳芳為籠絡地方耆紳,聘請江浙知名人士為顧問,其中有張謇、吳士鑒、俞志韶、章炳麟、李根源、劉之杰、張聯(lián)菜、蔣方震、賈恩紱、王金鈺、趙恒惕、王懋賞、丁文江、傅筱庵等人。又聘日本軍人岡村寧次為高等軍事顧問,月支薪800元,優(yōu)禮有加。
孫傳芳原來的基本隊伍為二師及一師,及入閩又增置兩混成旅,入浙又擴編四個師與一混成旅,此次組織聯(lián)軍,除皖陳、贛鄧所屬部隊外,閩、浙、蘇三省共建立十余師之眾,足以控制閩、江、淮、贛諸水流域。財政最為命脈,賴有善于理財?shù)牟虡闳慰偛寇娦杩偙O(jiān),籌劃軍餉政費,應付裕如。江、浙、皖賦稅素豐,上海商業(yè)興盛,皆屬富庶之區(qū)。
溯自1923年以來,三年之內(nèi),孫傳芳由鄂援閩,由閩入浙,今又進據(jù)五省,一帆風順,飛黃騰達。孫傳芳進而又想奪取中央政權(quán),企圖推倒段祺瑞,捧出江蘇巨紳張謇(民初曾任北京政府農(nóng)商總長)任北京政府臨時總統(tǒng),以便于操縱。為此,孫傳芳曾以出巡為名,親往南通拜訪張謇。 孫傳芳的軍需李文典,字煥章。也對孫傳芳有很大幫助。
孫傳芳統(tǒng)轄東南五省,成為直系軍閥最有實力的首領,趾高氣揚,睥睨一切,是他一生最得意的時期。退據(jù)江蘇1926年夏,國民革命軍開始從廣東誓師北伐。 在一年多以前,奉張大軍南下時,孫傳芳曾派手下往見馮玉祥商議攜手反奉,同時聯(lián)系直系將領擁戴吳佩孚出山。1925年10月,吳佩孚在武漢就任十四省討賊聯(lián)軍總司令。起初,討賊指的是討伐張作霖,后來竟與奉張言歸于好,偷梁換柱,一變而為聯(lián)合張作霖討伐馮玉祥了。
孫傳芳對此甚為不滿。1926年4月,吳、張共同進攻國民軍,南北夾擊,馮玉祥部被迫退出北京,扼守南口。孫傳芳作壁上觀?!≌攨桥彐谠陂L辛店指揮軍隊攻擊南口時,國民革命軍北伐直抵岳陽。吳以武漢為大本營之所在,倉皇南返抵御。在北伐軍銳不可當進軍下,吳軍連遭慘敗,退師死守武昌,以待援兵。吳佩孚連電孫傳芳請援,并派翟殿林到南京見他,促他出兵。
孫傳芳則希望北伐軍與吳佩孚兩敗俱傷,坐收漁利。吳待援兵急如星火,孫傳芳則按兵不動。直到吳佩孚從兩湖敗退河南,北伐軍于9月初挺進江西后,孫傳芳才出兵迎戰(zhàn),并親赴九江督師?!‘敃r雙方之軍事部署大體如下:國民革命軍入江西以取南昌、九江為目標,兵力的部署一路由廣東韶關趨贛南,一路由湘西進贛中,又一路由湘北、鄂南襲贛西北。
孫傳芳的應戰(zhàn),以奪取武漢、長沙為聞標,兵力的部署:謝鴻勛第四師擋贛西北,盧香亭第二師、鄭俊彥第十師及楊賡和獨立旅、彭德銓混成旅沿南潯鐵路前進。他親率陳調(diào)元第六師、周鳳岐第三師及武銘衛(wèi)隊旅屯兵九江、武穴?!绍妼﹃?,戰(zhàn)幕揭開。在西北一路,國民革命軍攻占修水、銅鼓等縣,謝鴻勛中流彈重傷,死于醫(yī)院,因而兵敗。
在中路,國民革命軍李宗仁、白崇禧等部從贛南、贛西合力夾擊,孫軍潰退,南昌失守。盧香亭進兵南潯鐵路,命鄭俊彥師、楊賡和旅星夜過贛江出擊,將南昌收復,又南進至豐城,即與國民革命軍對峙。在北路,孫傳芳駐九江督戰(zhàn),總部設在江新號輪船上,旋因江永輪被間諜縱火焚毀,孫傳芳存戒心,遂白天在江新輪辦公,夜宿決川號軍艦上。
陳調(diào)元屯兵武穴,并不進軍武漢,因陳已秘密派其總參議范熙績與北伐軍唐生智暗通款曲,表示保持中立。當時的局面是:謝鴻勛戰(zhàn)死,左翼斷折;陳調(diào)元中立,右翼癱瘓;唯有盧香亭、鄭俊彥部尚可一戰(zhàn)。在雙方互相襲擾鏖戰(zhàn)進退達45天之后,孫軍后方增援部隊走火,于是謠諑紛起,草木皆兵,各部蜂擁撤退,不可遏止,紛向九江逃奔。
孫傳芳急乘決川號赴武穴,意在促陳調(diào)元進攻武漢,以解九江之危,但陳成竹在胸,按兵不動。他又返航九江,停泊于對岸小池口,時北伐軍已破城而入;又駛至湖口,見盧香亭部戰(zhàn)敗,亂成一團,潰不成軍。至此,已一敗涂地,不可收拾,孫傳芳立命決川號艦長陳至賓鼓足馬力東折,狼狽逃回南京。時在1926年11月。 盧香亭隨孫傳芳東征戰(zhàn)敗而歸。
與此同時,國民革命軍何應欽部由廣東攻入閩南,周蔭人戰(zhàn)敗,被迫退出福建,暫屯浙江。孫傳芳返回南京后,宣稱放棄贛、閩,保守江、浙、皖三省,但實際上,安徽陳調(diào)元已經(jīng)依附北伐軍,浙江孟昭月腹背受敵,危在旦夕,暫時可以控制的惟江蘇一省而已。再次聯(lián)奉孫傳芳戰(zhàn)敗歸來,檢點兵馬,重新整編為15個師,準備再戰(zhàn)。他感到國民革命軍聲勢浩大,步步緊逼,如欲挽回頹勢,必須謀求北洋各系之大聯(lián)合,于是乃有段、吳、孫三角聯(lián)合之議。
1926年冬,孫傳芳曾邀請段祺瑞、吳佩孚派代表在南京集會,商討共同抵御國民革命軍。參加會議的有:靳云鵬、吳光新代表段,熊炳琦代表吳,以及孫傳芳、劉宗紀。會上靳云鵬吹捧段祺瑞,大罵吳佩孚,熊炳琦大為不滿,反唇相譏,吵得不歡而散?!O傳芳在段、吳、孫三角聯(lián)合的幻想破滅以后,不得已掉轉(zhuǎn)頭來,乞憐于奉系。同年11月,孫傳芳派手下去濟南見張宗昌,取得張對孫的諒解;又前往天津見張作霖,申明合作之意。
張表示不咎既往,雙方聯(lián)合抵抗國民革命軍。 孫傳芳1926年11月,孫傳芳秘密前往天津,親自向張作霖表示捐嫌修好,共同對敵。孫傳芳抵津后,立即派手下往見張作霖,約定會面時間,張當即派張宗昌、張學良同手下迎孫傳芳。人們陪同他來到蔡家花園,孫傳芳見張后先行一禮,說聲“對不起大帥”,張接著表示“過去的事不要提了”,二人遂化敵為友。
經(jīng)共同商議,決定成立安國軍,由張作霖任總司今,孫傳芳、張宗昌任副司令。張作霖面允派張宗昌率直魯聯(lián)軍南下支援,并允為他接濟軍械,孫傳芳乃如愿以償,返回南京?!?927年2月,國民革命軍占領杭州,在四個月前孫傳芳在九江作戰(zhàn)時,浙江省長夏超謀變,為孫傳芳處決,改派陳儀繼任省長。陳系浙江紹興人,與蔣介石有同鄉(xiāng)之誼,孫傳芳曾利用這一點指使陳暗中與蔣建立聯(lián)系,任命陳為浙江省長,似有借陳居中緩沖之意。
詎料陳儀一向主張“浙人治浙”,對孫傳芳早已離心離德,何應欽率部進入浙江后,陳開門迎降,歸附北伐軍。這時,安徽陳調(diào)元傾向國民革命軍事孫傳芳亦微有所聞,為了拉攏陳,他特送陳20萬元,但無濟于事,陳終于歸附國民革命軍?!?927年3月,張宗昌率直魯聯(lián)軍開到南京,孫傳芳將寧滬防務移交,蘇督一職,亦讓與褚玉璞繼任,又由畢庶澄駐守上海、自率總部人員退駐揚州。
在直魯聯(lián)軍立足未穩(wěn)之際,國民革命軍即展開浙、皖鉗形攻勢,于3月下旬先后占領上海、南京,褚、畢皆大敗,倉皇北逃。孫軍亦被迫渡江北撤。國民革命軍占領南京后,蔣介石又派張群通過朋友勸孫傳芳反正,參加北伐,孫傳芳不從。國民革命軍渡江北進,于5月攻占蚌埠、徐州。此時,馮玉祥出潼關抵洛陽,與蔣介石合流北伐,直驅(qū)直隸、山東。
1927年6月,張作霖在北京召開軍事會議,孫傳芳參加。他慫恿張成立安國軍政府,出任大元帥。其后,孫傳芳奉張作霖命反攻徐州,任鄭俊彥為前敵總司令,李寶璋為副總司令,分率第十師、第二師沿津浦路南下。此時,蔣介石已叛變革命,排共清黨,暴露其反革命真面目。因而其所率之北伐軍人心渙散,士無斗志。李寶璋第二師鼓勇前沖,一戰(zhàn)而奪回徐州。
北伐軍守徐州者為第十軍,軍長王天培,退出徐州后據(jù)云羅山頑抗,當時孫傳芳、蔣介石均親臨前線督戰(zhàn)。相峙未久,鄭俊彥率部增援,王天培部潰敗,蔣介石南逃。蔣惱羞成怒,殺王天培以泄憤。李寶璋率部乘勝追擊,兵不血刃而攻克蚌埠。孫傳芳進駐蚌埠,兵據(jù)浦口,兩軍隔江對陣。張宗昌聞捷報,特赍30萬元勞軍。蔣介石受挫后,二度辭職赴滬。
孫傳芳于旗開得勝之時,自恃將多兵眾,貪功心切,又見國民黨新軍閥之間矛盾重重,蔣、桂分裂,認為有隙可乘,于是一意孤行,決計渡江。其渡江作戰(zhàn)之部署,集中于浦口至大河口一線,背水借一,分三路挺進。8月底,首由第一路鄭俊彥指揮第十師由浦口強渡,被國民黨軍艦開炮擊退,孫傳芳下令再渡。第二路為主力,由劉士林指揮其第十四師、第十一師、上官云相第四師、段承澤第九師、崔錦桂第八師、陸殿臣第十三師在大河口一帶強渡,段承澤師首渡占領龍?zhí)盾囌?,其他各師相繼過江,但在國民黨海軍及南岸守軍之狙擊下,舟覆人溺,傷亡慘重。
在龍?zhí)读⒆阄捶€(wěn),又被白崇禧、何應欽兩部包圍。第三路馬玉仁指揮張仁奎旅由揚州渡江,襲取鎮(zhèn)江,亦失敗。在國民黨軍猛攻下,渡江大軍死傷枕藉,潰不成軍,自指揮官以次,爭先渡江北逃,死的、傷的、被俘的、落水的,兵敗如山倒,此役損失4萬余人,元氣大傷。國民黨軍乘勝過江北進,奪回蚌埠、徐州?!O傳芳受此重創(chuàng),仍不死心。
張作霖亦不惜出錢輸械,為其打氣。孫傳芳又招兵買馬,力謀補充。張作霖針對國民黨軍陣勢,置奉軍主力于京漢鐵路對抗馮玉祥,置張宗昌直魯聯(lián)軍于津浦鐵路、置孫傳芳所部于魯西共同對抗蔣介石。1928年春,他奉命任魯西前線總指揮,設總司令部于濟寧。將所部組成三個軍:孫傳芳以總司令自兼第一軍軍長,以馬葆珩為前敵總指揮;鄭俊彥為第二軍軍長,兼濟寧守備司令;李寶璋為第三軍軍長,兼守備副司令。
孫傳芳親率聯(lián)軍由濟寧向金鄉(xiāng)、魚臺一帶挺進,先后經(jīng)過兩次戰(zhàn)役:一次在金鄉(xiāng)、魚臺北側(cè),與孫傳芳蔣介石軍之賀耀組、夏斗寅、張克瑤等部相遇,激戰(zhàn)兩日一夜,賀部等被擊潰,孫軍占領金鄉(xiāng)、魚臺、豐縣等地;另一次在濟寧及其附近,對手為馮玉祥軍之孫良誠、方振武、吉鴻昌、石友三等部,雙方激戰(zhàn)達七八日之久,互有進退,傷亡皆多,陷入膠著狀態(tài)。
正在這時,津浦鐵路戰(zhàn)線張宗昌失利,潰退濟南,孫傳芳后路空虛,不敢戀戰(zhàn),立即收兵撤回濟南,形勢急轉(zhuǎn)直下。從此,孫傳芳即一蹶不振。孫傳芳撤回濟南之后,將懈兵乏,已無振作南下之望。1928年4月,蔣介石聯(lián)合閻錫山、馮玉祥,共同舉兵北進,發(fā)動總 攻。孫傳芳及張宗昌率殘部過黃河北逃。至此,敗局已定,而孫傳芳心猶不死,赴京面見張作霖,請允其率兵出關,奮戰(zhàn)到底。
孫軍從濟南北撤后,駐扎在大城、任邱、河間、寶坻一帶,他下令開拔東去,將領士兵均不愿出關,議論紛紛,軍心渙散。6月4日張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孫軍退縮在冀東灤州一帶,后由閻錫山派人收編,孫傳芳逃往沈陽,投奔張學良,寄人籬下,以待時機?!顸h軍北伐告成后,派人去沈陽勸說張學良歸附。1928年12月29日,張宣布東北“易幟”,接孫傳芳在大連時,仍迭次建議張學良固守東北,以圖東山再起;至1930年,閻、馮倒蔣,爆發(fā)了中原大戰(zhàn),孫傳芳又勸張與閻、馮取一致行動。
張不僅不從,反而出兵助蔣。至此,他依奉再起之迷夢徹底破滅。受南京國民政府領導。在此以前,張學良曾多次與孫傳芳交換政見,孫傳芳意在東北應成一割據(jù)形勢,以日本為靠山,伺機再度進關,與蔣介石爭奪天下。奉系將領楊宇霆亦主張反蔣,于是他曲意與楊捐嫌修好,引為同調(diào),二人過從甚密,意在全力勸導張學良就范。楊自張作霖死后,以前輩自居,目中無張學良,張急欲除之。
1929年1月10日,張命高紀毅殺楊宇霆、常蔭槐于督署老虎廳內(nèi)。孫傳芳怕禍及自身,翌晨即潛赴大連引避?!w隱佛堂“九一八事變”后,孫傳芳隱居天津,在天津的日本勢力土肥原賢二和岡村寧次,便開始拉攏孫傳芳加入日本勢力。岡村寧次利用同窗關系多次登門造訪,動員他出任偽職,而孫傳芳作為中國人的良心尚未泯滅,內(nèi)心還是不愿意當亡國奴,因而嚴詞拒絕。
這個時候,同樣居住天津的原皖系國務總理靳云鵬便勸他皈依佛門,借以超脫凡念。 孫傳芳便與靳云鵬共同出資,將坐落在天津東南城角草廠庵的清修禪院,改名為天津佛教居士林,由靳云鵬任林長,孫傳芳任副林長。在佛教居士中產(chǎn)生了很大的號召力,信徒們輾轉(zhuǎn)相告,陸續(xù)參加活動的達三千多人。死于非命1935年11月13日午后,被孫傳芳俘虜后處決的施從濱之女施劍翹,隱姓埋名十年終于在孫傳芳修建的“居士林”中用勃朗寧手槍三發(fā)子彈刺殺了殺父仇人孫傳芳。
三國時期真實的張飛是一個怎樣的人?
程昱、郭嘉評價張飛為:張飛萬人敵也。這是來自敵人的評價。周瑜評價張飛:張飛熊虎之將。這是來自盟友的評價。陳壽評價張飛:張飛萬人之敵,為世虎臣。飛義釋嚴顏,并有國士之風。這是來自《三國志》作者陳壽的評價。那么歷史上的張飛到底有多歷害?毫無疑問,非常歷害,張飛是萬人敵,熊虎之將,為世虎臣,張飛在三國的歷害程度至少能排名前五。
既然張飛如此歷害,那么在真實的歷史中,張飛有哪些事跡呢?張飛與劉備是同鄉(xiāng),都是幽州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人,很早就參與劉備的事業(yè),從平黃巾開始,救孔融、戰(zhàn)徐州、投袁紹、到汝南被曹仁擊敗,投靠劉表,一直到赤壁之戰(zhàn)的前一年,張飛的前半生幾乎沒有什么功績,也許是蜀漢不設史官,史料的缺乏,也許是陳壽無法獲知張飛的具體事跡,但來自程昱、郭嘉對張飛的評價,卻是實實在在存在的,而且郭嘉死于公元207年,這恰恰是張飛沒有具體事跡的截止年。
那么真實很明顯,張飛早年的事跡,被稱為萬人敵和熊虎之將的事跡,沒有被記載在史書《三國志》中,以致于我們都不知道張飛為什么被稱為萬人敵和熊虎之將,但這并不影響歷史對張飛的評價。從207年開始后,張飛有了一些具體的事跡,整理如下:1、長坂坡之戰(zhàn),劉備被曹操5000虎豹騎騎兵擊敗,狼狽逃竄,張飛率20余騎兵,據(jù)水斷橋,阻擋曹操數(shù)千虎豹騎,人多勢眾的曹軍居然不敢上前挑戰(zhàn)張飛,為劉備逃跑贏得時間,想必張飛的威名早已在曹軍中如雷貫耳。
2、攻伐益州之戰(zhàn),劉備圍攻成都,召張飛、諸葛亮、趙云、劉封入川協(xié)助作戰(zhàn),張飛等人在攻克江州后,義釋嚴顏,之后獨自帶兵平定巴郡和巴西郡。這是張飛首次獨自帶兵的記錄,在平定兩郡之后,張飛率軍兵至成都,與劉備合圍劉璋。3、宕渠大破張郃。當劉備與孫權(quán)因南郡歸屬問題在湘水對峙時,張飛率領先鋒突入侵入巴西郡的曹魏名將張郃,獨自領兵將張郃打得全軍覆沒,張郃可是曹魏的名將,五子良將之一,居然也是敗在張飛手下。
這是張飛的主要事跡與戰(zhàn)功,算起來不算特別突出,但由于程昱、郭嘉、陳壽等人的評價,我們看到的絕對不是張飛一生的事跡。按真實的歷史算,三國排名第一武將是關羽,這個無可厚非,既是萬人敵,熊虎之將,又是斬殺名將最多的武將,而且還威震華夏,無人能達到關羽的這個地位。三國排名第二的武將是孫堅,最大的功績就是以雜牌軍擊敗當時天下最強的西涼軍,不僅擊敗董卓手下大將胡軫,兩次擊敗呂布,斬殺華雄,還擊敗了親自領兵董卓,孫堅是當時天下唯一正面擊敗過董卓及西涼軍的武將。
三國排名第三的武將,是曹魏五子良將之首張遼,張遼身經(jīng)百戰(zhàn),事跡太多了,最大的戰(zhàn)績就是在合肥之戰(zhàn)中以800勇士大破孫權(quán)10萬大軍,兩進兩出,斬殺江東虎臣陳武,差一點就擒住了孫權(quán),此戰(zhàn)張遼威震江東,成為孫權(quán)一生的陰影。而張飛就是排名第四的武將,當然這是根據(jù)我們現(xiàn)有記載張飛的功績作出的判斷。若問張飛到底有多歷害?回答是:三國排名第四歷害的武將。
“奢侈”一詞是貶義詞還是褒義詞?為什么?
奢侈,詞源原意是指揮霍浪費。典源出自《國語·晉八》:"及桓子,驕泰奢侈,貪欲無藝?!边@樣看奢侈一詞應屬貶意詞類。但漢語詞匯是發(fā)展變化的,有時用處不同也會改變詞的屬性,因此有些詞匯并不是固定的一種身份。比如奢侈品一詞在現(xiàn)代應用已很廣泛,它已是貴重商品或者高檔消費品的代名詞,區(qū)別于普通商品。這時的奢侈詞性應為中性。
如何評價孫過庭的書法?對后世書法有什么影響?
孫過庭是唐代書法家、書法理論家。擅長楷、行、草體。他著的《書譜》在古代書法理論史上有重要地位。草書要想寫快必須刪繁就簡,讓筆畫有連通一氣呵成。將方折變圓轉(zhuǎn),因此出現(xiàn)彎曲流美的曲線。他的章草是隸書快寫的草體。字字獨立,有燕尾捺存在。比隸書要筆畫簡略快速。孫過庭草書《佛遺教經(jīng)》,內(nèi)容是佛陀釋迦牟尼一生弘法言教內(nèi)容的概括總結(jié),是佛將入涅槃前對眾弟子語重心長的教誨。
秦始皇的“阿房宮”為誰而建,它究竟隱藏了一段怎樣的千古奇戀?
阿房宮,是秦始皇為自己建的享樂宮殿,這在司馬遷的“史記”里是這樣寫的,先作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完人,下可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指南山,表南山之顛以為闕,為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這就是司馬遷筆下宏偉而著名的阿房宮。司馬遷的屬之咸陽,就是阿房宮屬咸陽管轄,陜西話的阿房宮意指咸陽那邊的官殿,這個同司馬遷的說法相吻合。
不過民間有一段傳說,秦王掃六合不立后,情定阿房宮,是為了秦始皇一生唯一癡情愛過的女人阿芳,大家都知道,秦王贏政小時候在趙國邯鄲生活長到13歲回秦國繼承王位,贏政在邯鄲期間同一位名叫阿芳的邯鄲宮女結(jié)識,兩人常在一起玩耍寸步不離,兩小無猜,建立了深厚的友情,秦王統(tǒng)一六國后,想迎娶阿芳立為皇后,遭到了朝野上下和宮里人的反對,原因阿芳是趙女,得到消息,為了不讓秦始皇為難,阿芳女殉情自殺,秦始皇為了紀念這位曾經(jīng)愛過的女子,為她建造了阿房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