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日后在法國推翻加羅林王朝的權(quán)貴卡佩家族就效法德意志的同行自稱為公爵,建立了法國歷史上第一個公國也就是“法蘭西亞公國”。其次,公爵與侯爵的淵源不同,公爵源自于羅馬帝國守疆拓土的軍事統(tǒng)帥職務(wù),侯爵源自于邊疆總督或者封疆大吏,其管轄區(qū)域或者封地有著一定的差別,并不是侯爵大了就是公爵、公爵只是侯爵中的一種這樣的概念。
海峽群島距離法國只有二十多公里,為何卻是英國的地盤?
在距離英國本土不遠的英吉利海峽有一片小型群島——海峽群島。這個面積不到200平方公里的小型群島屬于英國君主的特殊領(lǐng)地,由澤西島、根西島等眾多小型島嶼構(gòu)成。在學(xué)生時代的課文《我的叔叔于勒》當中有所提及這個群島,而這里也是《小島驚魂》的故事發(fā)生地。從地圖上看,海峽群島距離法國本土僅僅20公里左右,而距離英國本土卻有130公里。
海峽群島歸屬距離更遠的英國而非近在咫尺的法國,也是有歷史淵源的。歐洲的王位繼承有個特殊的現(xiàn)象——各個王國之間互相串著繼承,海峽群島歸屬于英國也與此有關(guān)。最初的海峽群島于公元933年納入了位于如今法國西北部的諾曼底公國領(lǐng)地,當時北方的英國正出于盎格魯撒克遜王朝時期,雙方的王室之間有親緣關(guān)系。英王懺悔者愛德華死后,由于絕嗣,于是王后的兄弟大貴族哈羅德被擁立成為新王。
諾曼底公國的領(lǐng)主威廉侵入英格蘭,最終大獲全勝加冕成為新的英格蘭國王,開創(chuàng)了英國的諾曼底王朝時代。作為原本的諾曼底公爵,威廉成為英王之后,諾曼底公國成為了英國的一部分,其中自然也包括了海峽群島。13世紀初,諾曼底王朝的繼承者金雀花王朝時期,約翰一世昏庸無道,英國原本在歐洲大陸的諾曼底、阿基坦、安茹等領(lǐng)地全部喪失,僅剩下了海峽群島。
歐洲貴族稱號為什么也是公侯伯子男爵位?是翻譯問題嗎?
確實是翻譯問題,因為歐洲根本不是五等爵位這個問題我以前寫過一個回答這里就不多說了。但把歐洲貴族的爵位翻譯成公侯伯子男五等爵這個翻譯法本身還是非常成功的,雖然在很多細節(jié)上誤導(dǎo)了讀者,但總體來說對我國人理解歐洲的貴族頭銜還是作出了非常大的貢獻,所以我就談?wù)劄槭裁礆W洲的貴族爵位可以被套到五等爵上,也就是這么翻譯為什么是有合理性的。
還有被翻譯成公侯伯子男的這五個歐洲爵位到底是怎么來的。歐洲的貴族頭銜從文化上說受到了羅馬人的影響,有些爵位從文字上是來自羅馬帝國的。但是從體制上說歐洲的爵位基本上都是來自日耳曼人傳統(tǒng)的。但正如歐洲的日耳曼人有進入羅馬帝國的法蘭克人和居住在羅馬帝國之外的德意志人一樣。因為和羅馬人結(jié)合的程度不同,貴族體系也出現(xiàn)了法蘭克人和德意志人這兩個彼此不同又互相影響的體系。
今天被翻譯成公侯伯子男五等的歐洲爵位里,公爵和侯爵是德意志人的傳統(tǒng)輸入到法蘭克人中間的,而伯爵、子爵和男爵則是法蘭克人輸入到德意志的。這么看法蘭克人和德意志人的比分是二比三,但是必須考慮到一點那就是所謂的子爵和侯爵都是從伯爵這個頭銜里派生出來的。所以實際上雙方在這所謂的“五等爵位”里的貢獻是1.5:3.5。
至于中世紀的基督教世界里另一個重要國家也就是英國,它的爵位體系基本上都是從大陸輸入的。雖然英國以一種歐洲大陸的貴族無法想象的嚴厲態(tài)度執(zhí)行了貴族的繼承制度,但英國確實沒有貢獻過什么特殊的爵位,如果有大概就是“勛爵”了。這個我會在最后加以說明。實際上爵位這個東西最初都是職位,在中世紀的法蘭克人中間形成了強大的部落王權(quán),克洛維和加羅林兩個王朝在國王的直轄領(lǐng)土的基礎(chǔ)上都擁有相當強大的王權(quán)。
之后為了便于管理國家,他們就設(shè)置了“長官”這種職位,而這個“長官”就是日后的伯爵。這個長官可能是管一個地區(qū)的內(nèi)政的,也可能是一個地方的軍事長官,但他們統(tǒng)稱為伯爵。(薩爾茨堡就是一個伯爵領(lǐng)地)而在德意志并沒有法蘭克人這種強大的部落王權(quán)。相反日耳曼人到加羅林王朝發(fā)動“薩克森戰(zhàn)爭”征服他們并強迫他們接受基督教的時候,依然保持著傳統(tǒng)的日耳曼人的部落民主。
他們的部落也有首領(lǐng),而且這些首領(lǐng)當中很多在降服法蘭克人之后依然保持著強大的獨立地位,但終究不是“王”。隨著加羅林王朝山河日下,不斷的分割繼承和內(nèi)戰(zhàn),讓加羅林的子孫們把王室領(lǐng)地賞賜無余,于是原本就很脆弱的加羅林王權(quán)就崩潰了。911年德意志的四個部落的首領(lǐng),共同選舉了第一個非加羅林的國王,這就是康拉德一世。
而與之相應(yīng)的這四位部落首領(lǐng)就被正式承認了他們對自己的部落的人民和土地的權(quán)力,和僅次于王的身份,比王低一等那自然就被翻譯為“公”。而且他們?yōu)樽约韩@得的這種地位,在缺乏日耳曼部落傳統(tǒng)的西部,引起了同樣正在架空和推翻加羅林王朝的大貴族的羨慕和效法。于是日后在法國推翻加羅林王朝的權(quán)貴卡佩家族就效法德意志的同行自稱為公爵,建立了法國歷史上第一個公國也就是“法蘭西亞公國”。
這是德意志人把公爵輸入到法蘭克人中間。而如前所述德意志地區(qū)是被加羅林王朝用暴力手段征服的。在加羅林王朝能夠有效統(tǒng)治德意志的那一百年左右的時間里,加羅林的德意志國王們毫不猶豫的把法蘭克人的管理體系引入德意志。這就是德意志部落公國之外的另一個強大的等級,被法蘭克人帶來的“伯爵”。伯爵這個頭銜原本是法蘭克人創(chuàng)造的,它開花是在今天的法國領(lǐng)土上,但卻在德國和法國兩邊各結(jié)了一個果實。
在德意志“伯爵”這個頭銜被大量使用,有的和加羅林是一樣的,比如說負責邊境地區(qū)的軍事防衛(wèi)的邊疆伯爵?!读_蘭之歌》的主角羅蘭就是比利牛斯邊防區(qū)的長官,這個頭銜實際上就可以看作是德意志的邊疆伯爵的前身,而德意志邊疆伯爵的兩個最著名的例子,一個是巴伐利亞東邊疆伯爵,一個是薩克森的勃蘭登堡邊疆伯爵。其中巴伐利亞東邊疆伯爵好像沒有勃蘭登堡那么有名,原因在于它在中國是音譯過來的也就是奧地利。
奧地利本身是德語“東部的”意思,東部的邊疆伯爵也就是奧地利邊疆伯爵。日后這個邊疆伯爵獨立出來成了東部公國,也就是我們翻譯成奧地利的那個公國。(七個選帝侯里有四個世俗選侯,其中一個國王一個公爵,剩下倆都是伯爵,萊茵行宮伯爵和勃蘭登堡邊疆伯爵)伯爵在德意志還有很多變體,比如負責一個城堡和城堡周邊區(qū)域的城堡伯爵,還有負責王室領(lǐng)地的管理機構(gòu)也就是“行宮”的行宮伯爵。
這些伯爵原本是平等的,因為從職位上看就能看出他們都只是公國的長官而已,只是職責不同。但是隨著德意志東進運動的發(fā)展,擁有朝向東方的邊疆的兩個公國,薩克森和巴伐利亞的東部邊疆區(qū)都坐大了。其中巴伐利亞的東邊疆區(qū)變成了奧地利公國。薩克森的東邊疆區(qū)和北邊疆區(qū)日后成了薩克森的選帝侯和公爵的主要領(lǐng)土。還有直接通過殖民建立的勃蘭登堡邊疆去則自己成了選帝侯。
邊疆伯爵這種強大的地位就使他們?nèi)〉昧艘粋€躍居其他伯爵之上的地位。甚至有些邊疆伯爵比如勃蘭登堡這樣的得到了選帝侯的身份,比公爵還要強大。于是當英國和法國想要一個介于公爵和伯爵之間的爵位的時候,他們就照搬了德意志的這個。這就是為什么我們會把它翻譯成侯爵的原因。因為在沒有邊疆區(qū)的法國和英國,這個爵位被照搬過去就是扮演一個介于公爵和伯爵之間的角色。
這是伯爵在德意志結(jié)出的果實,也就是侯爵。(卡佩家族建立了法國歷史上第一個公國,也任命了法國歷史上著名的子爵——圖爾子爵。當然圖爾子爵日后坐大成了安茹伯爵才真正名垂史冊)而伯爵在法國結(jié)出的果實就是子爵。子爵這個職位的出現(xiàn)和侯爵干好相反,在德意志某些伯爵越來越強大,所以逐漸取得了不亞于公爵的地位,所以成了“侯爵”,在法國則是公爵們唯恐伯爵坐大,所以不愿意任命伯爵,但又確實有需要伯爵去管的事怎么辦呢?公爵們就任命一批擁有伯爵的一部分職權(quán),但又沒有伯爵的獨立地位的人。
子爵是法國獨有的按照字面意義理解就是“副伯爵”,或者“代理伯爵”。然后其他國家從法國輸入了這個爵位,因為它不如伯爵但是比男爵高貴,所以被置于第四等,自然就被我們翻譯成子爵了。最后我們來說說男爵。男爵這個爵位也是純法蘭克人的遺產(chǎn)。它的字面意義有彼此矛盾的兩個涵義一個是“顯貴”一個是“可憐的被保護人”。為什么會有這兩個彼此矛盾的涵義呢?因為男爵原本是指法蘭克國王身邊那些負責宮廷事務(wù)的仆人。
但是有句老話叫君王身邊沒小事,這些原本從國王身邊的奴仆里選拔的人,負責替國王端酒、切肉、管賬、管錢,所以地位越來越高。國王的管家的頭銜就是日后被架空國王的加羅林家族和卡佩家族霸占的“宮相”。所以他們最初是“可憐的被保護人”后來權(quán)力大了就成了“顯貴”。但是隨著王權(quán)的衰退和貴族的崛起,“乳酒侍從”、“分肉侍從”、“財庫總管”這些職位大貴族家也需要,小貴族們也不能允許他們把這樣的地位留給自己的家仆。
所以就到大貴族家去干這些差事。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個沒有獨立領(lǐng)地,替其他貴族提供這種服務(wù)的小貴族和準貴族階層,他們就成了最低的一等貴族,也就是男爵。(其實和英國的lord差不多,法文里的先生,原本也是對貴族的尊稱,所以才會在大革命里被嚴令禁止,把先生和夫人一概改為男公民和女公民)說到這里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英國在五等爵里毫無貢獻,但是英國人貢獻了一個今天非常常見的五等爵之外的頭銜就是“勛爵”。
其實勛爵并不是一等爵位,相反他是對貴族的一種尊稱,在英國除了公爵以外的其他各等級貴族都可以被叫做lord,不但有爵位的人可以被叫做lord,貴族們還沒有繼承爵位的長子,和根本沒機會繼承爵位的小兒子們也可以被叫做lord。而我國把lord翻譯成勛爵本意是“名譽的爵位”的意思,但是因為為時久遠就讓很多人覺得勛爵也是一種爵位。
朋友聊天,他說歐洲爵位其實沒有公爵,公爵是強大建公國的侯爵,爵位沒變化,是這樣嗎?
按照我的了解,這個朋友的說法不是很準確。首先,歐洲爵位中的公爵與侯爵只是因為翻譯的原因才與中文中的五等爵中的兩個對應(yīng)起來,其中的公爵或者是Duke,或者是Archduke,或者是Grobherzog,或者是Erzherzog,本身有著因為國別或者其他原因形成的細微差別,但是作為一個整體概念不能被認為是強大建公國的侯爵,甚至反過來,因為他們是公爵或者大公,他們的采邑封地才是公國或大公國,也存在著沒有公國的公爵。
其次,公爵與侯爵的淵源不同,公爵源自于羅馬帝國守疆拓土的軍事統(tǒng)帥職務(wù),侯爵源自于邊疆總督或者封疆大吏,其管轄區(qū)域或者封地有著一定的差別,并不是侯爵大了就是公爵、公爵只是侯爵中的一種這樣的概念。一般意義上而言,公爵比侯爵地位要高,但是侯爵在歐洲的五個貴族爵位中數(shù)量最少,有一定的稀缺性,從這個角度也不能說公爵就是侯爵的擴大強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