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朱元璋酒廠,人教版語文書八年級下冊第28課醉翁亭記

本文目錄一覽

1,人教版語文書八年級下冊第28課醉翁亭記

滁州,位于安徽省東部,地處江淮要沖,濱臨長江。距省會合肥120公里,距江蘇省會南京市59公里,距上海市300公里。滁州市是省轄市,下轄2區(qū)(瑯琊區(qū)、南譙區(qū))、2市(天長市、明光市)、4縣(鳳陽縣、全椒縣、來安縣、定遠縣),總面積13987平方公里,人口415萬。 滁州屬江淮丘陵,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古有“五山一水三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之說。氣候屬北亞熱帶季風區(qū),陽光充足,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為14.4~16.6℃,年均降水量1031.2毫米。 滁州區(qū)位優(yōu)越,交通、通訊便捷,旅游接待條件日趨完善。地處發(fā)達的長江三角洲邊緣;京滬、淮南鐵路、104、205國道貫徹南北,312國道橫穿東西,內河航道直通長江、淮河;郵電、通訊等基礎設施不斷加強;“行、游、住、食、購、娛”六大要素的成龍配套服務體系基本完善;以瑯琊山為龍頭,以鳳陽、全椒、天長為重點,各縣、市、區(qū)整體推進的旅游發(fā)展格局逐步形成;旅游法制建設不斷加強,旅游市場秩序進一步規(guī)范。 滁州工業(yè)基礎雄厚,門類齊全。已與五大洲5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建立了貿易往來,1999年外貿出口額達3443萬美元,2000年實有外商企業(yè)120多家,總投資約5.2億美元,利用外資約2.4億美元,先后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外商置滁安業(yè)。其中有著名的德國博世-西門子公司、泰國正大公司、韓國大宇公司、法國樂斯福集團、 康佳電子公司等。有工業(yè)企業(yè)四萬多家,國有和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非國有獨立核算工業(yè)企業(yè)達376家(截止1999年),中國揚子電氣集團、全椒柴油機總廠、滁州卷煙廠、明光酒廠、天大集團、保寧集團、定遠鹽礦等企業(yè)有較高的知名度。經濟規(guī)模和實力居安徽省前列。 滁州物華天寶,資源豐富盛產水稻、小麥、棉花、花生、烤煙等,銀魚、螃蟹、甲魚等名貴淡水產品;已探明的礦產資源30多種,石灰?guī)r、石英巖、巖鹽、石膏、凹凸棒土、麥飯石等非金屬礦蘊藏極為豐富,具有很高的開采價值。 滁州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山水秀美,風光絢麗。擁有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省級自然保護區(qū)、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處,歷史文化名城1個,國家級重點對外開放寺院2處。全市有名人、名亭、名文、名山、名畫、古關、古城、古寺、古陵等自然人文景觀100多處,其精粹可概括為:(1)四山:瑯琊山、皇甫山、鳳陽山、神山;(2)四湖:女山湖、碧云湖、臥牛湖、高郵湖;(3)四洞:韭山洞、庵基洞、吸水洞、禪窟洞;(4)四名:名人(朱元璋、歐陽修、吳敬梓)、名亭(醉翁亭、豐樂亭)、名祠(陽明祠、陳鐸祠、沃公祠)、名著(《儒林外史》、《醉翁亭記》);(5)四古:古關(清流關)、古寺(瑯琊寺、龍興寺、護國寺、禪窟寺、普濟寺等)、古城(明中都城、鐘離城)、古陵(明皇陵、虞姬墓)。天長市近年來發(fā)掘的西漢三角圩古墓群,屬國內罕見,出土文物價值連城。 旅游企業(yè)大幅度增加,旅游從業(yè)人員增多。1998年底,旅游企業(yè)已達41家,其中三星級賓館2家,二星級賓館、旅游涉外飯店11家,旅行社10家,旅游車船公司7家,旅游購物商店、定點餐館、娛樂場所3家,國家和省級旅游商品定點生產企業(yè)7家,旅游風景管理處6家。旅游從業(yè)人員1.7萬余人。 旅游接待人數(shù)和旅游收入持續(xù)增長,旅游業(yè)產出水平有所提高,產業(yè)形象日漸鮮明。 “九五”以來,旅游發(fā)展勢頭空前高漲,年增幅均保持20%以上。1993至1998年全市累計接待海外旅游者13568人次,34949人天;旅游創(chuàng)匯1790萬美元(含旅游商品創(chuàng)匯收入);接待國內旅游者739.5人次,國內旅游收入1.17億元;旅游業(yè)總收入4.66億元。 旅游業(yè)投入加大,開發(fā)步伐加快。1993至1998年,全市用于旅游方面及相關基礎設施的投入近四億元。市政府決定,從1998年起,市財政每年拿出100萬元作為旅游發(fā)展資金,用于扶持競爭力強,回報率高的旅游項目建設。各地各部門也拓寬融資渠道,加快旅游開發(fā)。 旅游市場開發(fā)與宣傳促銷取得顯著成效,推出貫穿滁州與鳳陽的皖東北方訪古游和蘇皖古跡精華游、生態(tài)環(huán)境游、休閑娛樂游、避署度假游等數(shù)條旅游線路,同時增設了垂釣、民樂、泛舟、書畫、狩獵、宗教朝拜、“曲水流暢”、“鳳陽花鼓觀賞”、“瑯琊山廟會”、“醉翁亭文化旅游節(jié)”等特色旅游項目。 你指的是這些?

{0}

2,朱元璋在南京時南京叫什么

1356年,朱元璋攻克集慶,改集慶路為應天府,作為根據(jù)地,朱元璋自稱吳國公。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稱帝,“山河奄有中華地,日月重開大宋天”故定國號為明,是為明太祖。以應天府為南京,以為首都,以開封為北京,以為留都。1378年,罷北京,改南京為京師。1403年,明成祖升北平為北京,以為留都。1420年底,明成祖都北京,以南京為留都。

{1}

3,人教版語文書八年級下冊第28課醉翁亭記

滁州,位于安徽省東部,地處江淮要沖,濱臨長江。距省會合肥120公里,距江蘇省會南京市59公里,距上海市300公里。滁州市是省轄市,下轄2區(qū)(瑯琊區(qū)、南譙區(qū))、2市(天長市、明光市)、4縣(鳳陽縣、全椒縣、來安縣、定遠縣),總面積13987平方公里,人口415萬。 滁州屬江淮丘陵,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古有“五山一水三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之說。氣候屬北亞熱帶季風區(qū),陽光充足,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為14.4~16.6℃,年均降水量1031.2毫米。 滁州區(qū)位優(yōu)越,交通、通訊便捷,旅游接待條件日趨完善。地處發(fā)達的長江三角洲邊緣;京滬、淮南鐵路、104、205國道貫徹南北,312國道橫穿東西,內河航道直通長江、淮河;郵電、通訊等基礎設施不斷加強;“行、游、住、食、購、娛”六大要素的成龍配套服務體系基本完善;以瑯琊山為龍頭,以鳳陽、全椒、天長為重點,各縣、市、區(qū)整體推進的旅游發(fā)展格局逐步形成;旅游法制建設不斷加強,旅游市場秩序進一步規(guī)范。 滁州工業(yè)基礎雄厚,門類齊全。已與五大洲5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建立了貿易往來,1999年外貿出口額達3443萬美元,2000年實有外商企業(yè)120多家,總投資約5.2億美元,利用外資約2.4億美元,先后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外商置滁安業(yè)。其中有著名的德國博世-西門子公司、泰國正大公司、韓國大宇公司、法國樂斯福集團、 康佳電子公司等。有工業(yè)企業(yè)四萬多家,國有和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非國有獨立核算工業(yè)企業(yè)達376家(截止1999年),中國揚子電氣集團、全椒柴油機總廠、滁州卷煙廠、明光酒廠、天大集團、保寧集團、定遠鹽礦等企業(yè)有較高的知名度。經濟規(guī)模和實力居安徽省前列。 滁州物華天寶,資源豐富盛產水稻、小麥、棉花、花生、烤煙等,銀魚、螃蟹、甲魚等名貴淡水產品;已探明的礦產資源30多種,石灰?guī)r、石英巖、巖鹽、石膏、凹凸棒土、麥飯石等非金屬礦蘊藏極為豐富,具有很高的開采價值。 滁州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山水秀美,風光絢麗。擁有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省級自然保護區(qū)、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處,歷史文化名城1個,國家級重點對外開放寺院2處。全市有名人、名亭、名文、名山、名畫、古關、古城、古寺、古陵等自然人文景觀100多處,其精粹可概括為:(1)四山:瑯琊山、皇甫山、鳳陽山、神山;(2)四湖:女山湖、碧云湖、臥牛湖、高郵湖;(3)四洞:韭山洞、庵基洞、吸水洞、禪窟洞;(4)四名:名人(朱元璋、歐陽修、吳敬梓)、名亭(醉翁亭、豐樂亭)、名祠(陽明祠、陳鐸祠、沃公祠)、名著(《儒林外史》、《醉翁亭記》);(5)四古:古關(清流關)、古寺(瑯琊寺、龍興寺、護國寺、禪窟寺、普濟寺等)、古城(明中都城、鐘離城)、古陵(明皇陵、虞姬墓)。天長市近年來發(fā)掘的西漢三角圩古墓群,屬國內罕見,出土文物價值連城。 旅游企業(yè)大幅度增加,旅游從業(yè)人員增多。1998年底,旅游企業(yè)已達41家,其中三星級賓館2家,二星級賓館、旅游涉外飯店11家,旅行社10家,旅游車船公司7家,旅游購物商店、定點餐館、娛樂場所3家,國家和省級旅游商品定點生產企業(yè)7家,旅游風景管理處6家。旅游從業(yè)人員1.7萬余人。 旅游接待人數(shù)和旅游收入持續(xù)增長,旅游業(yè)產出水平有所提高,產業(yè)形象日漸鮮明。 “九五”以來,旅游發(fā)展勢頭空前高漲,年增幅均保持20%以上。1993至1998年全市累計接待海外旅游者13568人次,34949人天;旅游創(chuàng)匯1790萬美元(含旅游商品創(chuàng)匯收入);接待國內旅游者739.5人次,國內旅游收入1.17億元;旅游業(yè)總收入4.66億元。 旅游業(yè)投入加大,開發(fā)步伐加快。1993至1998年,全市用于旅游方面及相關基礎設施的投入近四億元。市政府決定,從1998年起,市財政每年拿出100萬元作為旅游發(fā)展資金,用于扶持競爭力強,回報率高的旅游項目建設。各地各部門也拓寬融資渠道,加快旅游開發(fā)。 旅游市場開發(fā)與宣傳促銷取得顯著成效,推出貫穿滁州與鳳陽的皖東北方訪古游和蘇皖古跡精華游、生態(tài)環(huán)境游、休閑娛樂游、避署度假游等數(shù)條旅游線路,同時增設了垂釣、民樂、泛舟、書畫、狩獵、宗教朝拜、“曲水流暢”、“鳳陽花鼓觀賞”、“瑯琊山廟會”、“醉翁亭文化旅游節(jié)”等特色旅游項目。 你指的是這些?

{2}

4,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后來明成祖又遷到了什么地方

明朝在朱元璋手中建立之后最初定都于南京,后來等明成祖朱棣即位之后都城便遷移至北京。定都南京朱元璋于元朝末年參與起兵之后,因為驍勇善戰(zhàn)的緣故而勢力漸大。朱元璋所加入的起義軍隊伍是郭子興所率領的紅巾軍。入伍之后朱元璋憑借自身的出眾能力順利得到郭子興的賞識與器重,待郭子興逝世之后其勢力絕大部分被朱元璋接手。這時已經擁有不小勢力的朱元璋也曾想要自立門戶,但是因考慮到當時的韓宋政權實力強勁,所以便又暫時依附于小明王。雖沒有自立門戶,但是朱元璋卻始終不忘擴張勢力。駐扎在浙西的六年時間里,朱元璋一直秉持“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這一策略默默發(fā)展自己的實力。1356年,朱元璋順利攻克南京,之后他以此為據(jù)點大力發(fā)展農業(yè)以保證軍中糧草。與此同時,他還四處招攬人才,還專門在南京修建了禮賢館以作招待之用。后來朱元璋以南京為中心順利統(tǒng)一江南地區(qū),然后又在此基礎上順利進軍中原。1368年,自南向北基本實現(xiàn)全國統(tǒng)一的朱元璋正式稱帝,明王朝自此誕生,建都于南京。遷都北京明朝建立之時元朝尚在茍延殘喘,而就在稱帝的這一年秋天,朱元璋率軍順利攻占元朝都城大都。這大都便就是現(xiàn)在的北京,此地被劃入明朝疆域之后更名為北平。后來在1380年的時候,被朱元璋封為燕王的朱棣前往北平就藩。朱棣在北平就藩將近二十年,在此期間朱棣將北平營造得十分堅固且繁榮。1399年,朱棣起兵反抗建文帝削藩,并于四年之后順利攻占南京。占得南京之時建文帝已經身葬火海,不久之后朱棣于南京稱帝。隨著朱棣的稱帝,原為其封地的北平也被冠以“龍興之地”的美譽。而朱棣對這個封地亦是存有深厚感情,再加之北平的地理位置更優(yōu)于南京,所以他有了遷都的這一決定。為了實現(xiàn)遷都一事的順利進行,朱棣先是在1403年將北平升為北京,之后又于1406年下令在北京興建皇宮。除此之外,朱棣還多次以北平為基地北上征伐,北京的安全性也因此得到提升。待準備就緒之后,朱棣于1416年正式告知大臣們遷都決定。四年之后北京皇宮正式完成建造,明朝都城也隨即遷移至此。

5,人教版語文書八年級下冊第28課醉翁亭記

滁州,位于安徽省東部,地處江淮要沖,濱臨長江。距省會合肥120公里,距江蘇省會南京市59公里,距上海市300公里。滁州市是省轄市,下轄2區(qū)(瑯琊區(qū)、南譙區(qū))、2市(天長市、明光市)、4縣(鳳陽縣、全椒縣、來安縣、定遠縣),總面積13987平方公里,人口415萬。 滁州屬江淮丘陵,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古有“五山一水三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之說。氣候屬北亞熱帶季風區(qū),陽光充足,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為14.4~16.6℃,年均降水量1031.2毫米。 滁州區(qū)位優(yōu)越,交通、通訊便捷,旅游接待條件日趨完善。地處發(fā)達的長江三角洲邊緣;京滬、淮南鐵路、104、205國道貫徹南北,312國道橫穿東西,內河航道直通長江、淮河;郵電、通訊等基礎設施不斷加強;“行、游、住、食、購、娛”六大要素的成龍配套服務體系基本完善;以瑯琊山為龍頭,以鳳陽、全椒、天長為重點,各縣、市、區(qū)整體推進的旅游發(fā)展格局逐步形成;旅游法制建設不斷加強,旅游市場秩序進一步規(guī)范。 滁州工業(yè)基礎雄厚,門類齊全。已與五大洲5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建立了貿易往來,1999年外貿出口額達3443萬美元,2000年實有外商企業(yè)120多家,總投資約5.2億美元,利用外資約2.4億美元,先后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外商置滁安業(yè)。其中有著名的德國博世-西門子公司、泰國正大公司、韓國大宇公司、法國樂斯福集團、 康佳電子公司等。有工業(yè)企業(yè)四萬多家,國有和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非國有獨立核算工業(yè)企業(yè)達376家(截止1999年),中國揚子電氣集團、全椒柴油機總廠、滁州卷煙廠、明光酒廠、天大集團、保寧集團、定遠鹽礦等企業(yè)有較高的知名度。經濟規(guī)模和實力居安徽省前列。 滁州物華天寶,資源豐富盛產水稻、小麥、棉花、花生、烤煙等,銀魚、螃蟹、甲魚等名貴淡水產品;已探明的礦產資源30多種,石灰?guī)r、石英巖、巖鹽、石膏、凹凸棒土、麥飯石等非金屬礦蘊藏極為豐富,具有很高的開采價值。 滁州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山水秀美,風光絢麗。擁有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省級自然保護區(qū)、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處,歷史文化名城1個,國家級重點對外開放寺院2處。全市有名人、名亭、名文、名山、名畫、古關、古城、古寺、古陵等自然人文景觀100多處,其精粹可概括為:(1)四山:瑯琊山、皇甫山、鳳陽山、神山;(2)四湖:女山湖、碧云湖、臥牛湖、高郵湖;(3)四洞:韭山洞、庵基洞、吸水洞、禪窟洞;(4)四名:名人(朱元璋、歐陽修、吳敬梓)、名亭(醉翁亭、豐樂亭)、名祠(陽明祠、陳鐸祠、沃公祠)、名著(《儒林外史》、《醉翁亭記》);(5)四古:古關(清流關)、古寺(瑯琊寺、龍興寺、護國寺、禪窟寺、普濟寺等)、古城(明中都城、鐘離城)、古陵(明皇陵、虞姬墓)。天長市近年來發(fā)掘的西漢三角圩古墓群,屬國內罕見,出土文物價值連城。 旅游企業(yè)大幅度增加,旅游從業(yè)人員增多。1998年底,旅游企業(yè)已達41家,其中三星級賓館2家,二星級賓館、旅游涉外飯店11家,旅行社10家,旅游車船公司7家,旅游購物商店、定點餐館、娛樂場所3家,國家和省級旅游商品定點生產企業(yè)7家,旅游風景管理處6家。旅游從業(yè)人員1.7萬余人。 旅游接待人數(shù)和旅游收入持續(xù)增長,旅游業(yè)產出水平有所提高,產業(yè)形象日漸鮮明。 “九五”以來,旅游發(fā)展勢頭空前高漲,年增幅均保持20%以上。1993至1998年全市累計接待海外旅游者13568人次,34949人天;旅游創(chuàng)匯1790萬美元(含旅游商品創(chuàng)匯收入);接待國內旅游者739.5人次,國內旅游收入1.17億元;旅游業(yè)總收入4.66億元。 旅游業(yè)投入加大,開發(fā)步伐加快。1993至1998年,全市用于旅游方面及相關基礎設施的投入近四億元。市政府決定,從1998年起,市財政每年拿出100萬元作為旅游發(fā)展資金,用于扶持競爭力強,回報率高的償長稗短織的半痊報花旅游項目建設。各地各部門也拓寬融資渠道,加快旅游開發(fā)。 旅游市場開發(fā)與宣傳促銷取得顯著成效,推出貫穿滁州與鳳陽的皖東北方訪古游和蘇皖古跡精華游、生態(tài)環(huán)境游、休閑娛樂游、避署度假游等數(shù)條旅游線路,同時增設了垂釣、民樂、泛舟、書畫、狩獵、宗教朝拜、“曲水流暢”、“鳳陽花鼓觀賞”、“瑯琊山廟會”、“醉翁亭文化旅游節(jié)”等特色旅游項目。 你指的是這些?橫渡環(huán)繞著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面的許多山峰,樹林、山谷尤其優(yōu)美,遠望那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地方,是瑯琊山。沿著山路走六七里,漸漸聽到水聲潺潺,從兩座山峰中間傾瀉出來的,是釀泉。山勢回環(huán),山路轉彎,有亭子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高踞在泉水上邊的,是醉翁亭。修建亭子的人是誰?是山中的和尚智仙。給它取名的人是誰?是太守用自己的別號(醉翁)來命名的。太守和客人到這里來喝酒,喝一點就醉了,而且年齡又最大,所以自己取號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間。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它在心里,并寄托它在酒上。 像那太陽出來,樹林中的霧氣消散,暮云回聚攏來,山巖洞穴就昏暗了,陰暗明朗(交替)變化,(就是)山間的早晨和傍晚。野花開放,散發(fā)清幽的香氣,美好的樹木枝葉繁茂,形成濃郁的綠蔭,天氣高爽,霜色潔白,水位低落,石頭顯露,這是山里的四季的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因而樂趣也沒有窮盡。 至于背著東西的人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喚,后面的人答應,老老少少來來往往不間斷的,這是滁州人出游。到溪水捕魚,溪水深,魚兒肥,用釀泉的水釀酒,泉水香甜而酒色清凈,山中野味,田野蔬菜,雜亂地在前面擺著,這是太守的舉行酒宴。酒宴上暢飲的樂趣,不在于管弦音樂,投壺的人投中了,下棋的人得勝了,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人們有時站立,有時坐著,大聲喧嚷,賓客們(盡情)歡樂。臉色蒼老,頭發(fā)花白,醉醺醺地在賓客們中間,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陽落山,人影縱橫散亂,太守返回,賓客跟隨。這時樹林里濃蔭遮蔽,鳥兒到處鳴叫,游人離開后禽鳥在快樂了。然而禽鳥只知道山林的樂趣,卻不知道人的樂趣,人們只知道跟隨太守游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在享受自己的樂趣。喝醉了能夠和大家一起享受快樂,酒醒了能夠用文章記述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誰?是廬陵人歐陽修。

6,朱元璋簡介

  大明太祖(洪武) 朱元璋  公元1368年登基  公元1398年去位  出生:公元1328年--去世:公元1398年(在位30年)  太祖朱元璋,安徽鳳陽人,年號“洪武”.公元1368年8月,由朱元璋領導的起義軍在大將徐達、常遇春等人的指揮下一舉攻陷元大都--北京,宣告了元朝的滅亡。同年,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稱帝,改元洪武,建立了明王朝,朱元璋是為明太祖。他死于1398年,時年71歲。  朱元璋(1328~1398)中國明代開國皇帝。明太祖。祖籍為江蘇沛縣,祖、父后定居濠州(今安徽鳳陽)。朱元璋幼名重八,參加農民起義軍后改名元璋,字國瑞。朱元璋幼時曾為地主放牛。17歲時 ,因父 、母 、兄皆死于瘟疫而孤 ,不得已入皇覺寺為僧。不久以行童游食于淮西一帶。  元順帝至正十一年( 1351 ) ,紅巾軍 農 民 起義爆發(fā)。次年朱元璋投奔起義軍郭子興部。他以智勇過人,得為子興心腹 ,并娶其養(yǎng)女馬氏為妻 。后繼 郭 子興而成為義軍首領,在家鄉(xiāng)一帶逐步擴充隊伍 , 隨后克滁州 、援六合 、下和州,勢力漸增。至正十五年,他依托小明王韓林兒。不久,朱元璋率軍斷纜渡江 ,取采石( 今安徽馬鞍山西南 ) 、下太平(今安徽當涂),并于次年攻占集慶(今江蘇南京),改名應天 。此后 ,朱元璋以應天為根據(jù)地 ,相繼攻取常州 、江陰、常熟、徽州(今安徽歙縣)、揚州等地;并接受徽州老儒朱升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在應天屯田,興修水利,恢復農業(yè)生產?! ≈煸跋麥鐤|南的孤立元軍后,即開始與元末各割據(jù)勢力展開較量。二十三年他與陳友諒決戰(zhàn)于鄱陽湖,友諒敗死。二十四年,自立為吳王,建置百官。二十七年俘張士誠。二十六年底,他又遣使迎小明王于滁州,中路沉之于江,農民起義軍政權滅亡。于是朱元璋改明年為吳元年(1367)。此后,他在南征浙東方國珍、福建陳友定的同時,派出大軍北伐中原,發(fā)布告北方官民的文告。文告提出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的綱領,對北方人民反抗民族壓迫頗具號召力。在南征北伐的順利進軍中,朱元璋于吳二年正月在應天稱帝,國號大明,建元洪武。七月,徐達率領的北伐軍逼近大都,元順帝攜后妃、太子倉皇出逃上都,統(tǒng)治中國98年的元代滅亡。此后,統(tǒng)一戰(zhàn)役仍在繼續(xù),同年,湯和率領的南征軍滅方國珍、陳友定,福建、兩廣盡入版圖 。洪武四年(1371),四川平定。十四年平云南。至二十年 ,山西、陜西以及東北平定,全國統(tǒng)一?! ≈煸跋髌饺盒?,統(tǒng)一南北的同時,吸取歷史的經驗教訓,著手穩(wěn)固新建王朝的統(tǒng)治,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 ,使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進一步強化和發(fā)展。在中央廢中書省和丞相,政歸六部,六部尚書直接聽命于皇帝。改御史臺為都察院,與大理寺、刑部合稱三法司。在地方廢行中書省,設立承宣布政使司,又設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合稱都、布、按三司,各自直屬中央。又創(chuàng)立了衛(wèi)所制。為削弱將領的軍權,于洪武十三年設五軍都督府。朱元璋實行安養(yǎng)生息的經濟政策,采取獎勵墾荒,實行民屯、軍屯、商屯等屯田制度,興修水利,在全國推廣桑、麻、棉等經濟作物的種植等一系列有利于恢復和發(fā)展商業(yè)生產的措施,成功地使明社會經濟較快地得到了恢復和發(fā)展。他還下令清丈土地,編制賦役黃冊、魚鱗圖冊,建立里甲及糧長制,把農民束縛在土地上。他的限制和打擊舊豪族地主、規(guī)定工匠輪班制、放松對手工業(yè)者的人身控制等政策,對恢復和發(fā)展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生產也起了促進作用。為充實官僚機構,朱元璋采取薦舉 、學校、科舉三途并用的辦法選取官吏。他鑒于元代官吏貪污腐敗以至亡國的教訓,決意整頓吏治。甚至以剝皮囊草來懲辦貪官污吏,辦法之嚴酷為歷史上所罕見。他的厲行整頓雖有一定效果,但因其性格猜忌多疑,也濫殺了不少無辜。為強化皇權,解決統(tǒng)治階極內部矛盾,朱元璋借胡惟庸案、藍玉案大肆誅戮功臣;為保證封建統(tǒng)治秩序的穩(wěn)定,他制訂了《明律》和《大誥》,還特別設立錦衣衛(wèi)特務機構?! ∶鞒酰煸斑€實行分封制 ,將24個兒子和1個從孫分封到全國各地,以鞏固統(tǒng)治。由于北元回歸大漠后保有相當強的軍事力量,對明朝北部形成極大威脅,故朱元璋分布在北方邊防線上的塞王兵力尤為雄厚,洪武后期,這些塞王已掌握邊防軍事指揮權,防止了軍權旁落。但他的第四子朱棣(明成祖)后來卻因此奪得他的繼承者建文帝的皇位(見靖難之役)。  朱元璋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影響深遠,具有一定的進步作用 ,并奠定了明朝200多年的統(tǒng)治基礎。但他將中央集權君主專制發(fā)展到空前程度,以及由此對社會經濟產生的阻礙作用,也反映出中國封建社會轉入后期的歷史特色。洪武三十一年(1398)閏五月卒,葬南京孝陵。

7,八年級語文28課醉翁亭記的全篇課文

環(huán)滁(chú)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láng yá)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chán)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fú)日出而林霏(fēi)開,云歸而巖穴(xué)暝(míng),晦(huì)明變化者,山間之朝(zhāo)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 應,傴(yǔ)僂(lǚ)提攜(xié),往來而不絕者,滁(chú)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liè),山肴(yáo)野蔌(sù),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hān)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yì)者勝,?。╣ōng)籌(chóu)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tuí)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yì),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譯文  環(huán)繞著滁州城的都是山。在它西南的各峰中,樹林和山谷格外優(yōu)美,遠遠看去樹木茂盛、幽深秀麗的是瑯琊山。沿著山路走六七里路,漸漸聽見潺潺的水聲并(看到)有從兩座山間飛瀉下來的泉水,這就是釀泉。山勢回環(huán),路也跟著彎轉,有座亭子四角翹起來,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高踞在泉水之上,這就是醉翁亭了。造亭子的人是誰呢?是山里的僧人智仙。給它取名字的是誰呢?是太守用自己的別號(“醉翁”)來稱呼這亭子的。太守和賓客們來這里飲酒,喝得很少就醉了,而且年紀又最大,所以給自己起了個別號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酒上,而在于水光山色中啊。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   像那太陽出來,樹林間的霧氣散了,煙云聚攏起來,山谷洞穴就顯得昏暗了;朝則自暗而明,暮則自明而暗,或暗或明,變化不一,這就是山中早晚的景色。(到了春天)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氣,(到了夏天)好的樹木枝繁葉茂,形成一片濃郁的綠蔭,(到了秋天)風高霜潔,天高氣爽,(到了冬天)水位下降與石頭顯露出來的景象,是山中的四季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那快樂也是無窮無盡的。   至于背著東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應答,老老少少,來來往往、絡繹不絕,這是滁州人在出游。到溪邊捕魚,溪水深而且魚肥;用釀泉的水釀造酒,泉水清純因此(釀的)酒也清洌,野味野菜,雜亂地在面前全部擺開的情景,是太守在宴請賓客。宴會上喝酒的樂趣,不在于有音樂,投壺的人投中了,下棋的人贏了,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有人站起來或坐著大聲喧嘩,眾位賓客都很歡樂。(有一個)臉色蒼老、頭發(fā)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間(的人),是喝醉了的太守。   不久夕陽落在西山上,人的影子散亂一地,是太守回去、賓客跟從啊。樹林茂密陰蔽,上下一片鳥叫聲,是游人走后鳥兒在歡唱啊。但是鳥兒知道山林(帶給它們)的樂趣,卻不知道(給)游人(帶來)的樂趣;游人知道跟著太守游玩而感到快樂,卻不知道太守以他們的快樂當作(自己的)快樂啊。醉了能夠和他們在一起快樂,酒醒后能夠寫文章表達這種快樂的,就只有太守啊。太守是誰?就是廬陵人歐陽修。環(huán)滁(chú)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láng yá)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chán)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fú)日出而林霏(fēi)開,云歸而巖穴(xué)暝(míng),晦(huì)明變化者,山間之朝(zhāo)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 應,傴(yǔ)僂(lǚ)提攜(xié),往來而不絕者,滁(chú)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liè),山肴(yáo)野蔌(sù),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hān)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yì)者勝,?。╣ōng)籌(chóu)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tuí)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yì),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醉翁亭記 北宋 歐陽修 選自—《歐陽文忠公文集》 環(huán)滁(chú)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láng yá)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chán)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fú)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xué)暝(míng),晦(huì)明變化者,山間之朝(zhāo)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yǔ)僂(lǚ)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liè);山肴野蔌(sù),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hān)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gōng)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yì),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編輯本段]譯文 粟潤湘篆書《醉翁亭記》環(huán)繞滁州城的都是山,城西南方的各個山峰,樹林和山谷特別秀麗,遠遠望去,那草木繁茂又幽深又秀麗的地方,是瑯琊山。沿山路行走六七里,漸漸聽到潺潺的水聲,從兩峰之間飛瀉而出的,是釀泉。山勢回環(huán),路也跟著拐彎,有一座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的亭子高踞在泉水邊上,這就是醉翁亭。建造亭子的是誰?是山里的和尚智仙。給它命名的是誰?是太守用自己的別號來命名的,太守同賓客來到這里飲酒,喝少量的酒就醉了,而年紀又最大,所以給自己取個別號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秀麗的山水之間。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要說太陽出來,樹林里的霧氣散了,煙云聚攏來,山谷顯得得昏暗,朝則自暗而明,暮則自明而暗,或暗或明,變幻不定之時,就是山間的清晨和傍晚。春天野花開放,散發(fā)出一股清幽的香味,夏天好的樹木枝繁葉茂,形成一片濃郁的綠陰,秋天天高氣爽,冬天水位低落,石頭顯露出來,這是山中的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早晨進山,傍晚回來,四季的景物不同,人們的樂趣也是無窮無盡的。 至于背東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行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喚,后面的人答應,老老少少,來來往往,絡繹不絕,這是滁州人在旅游。來到溪邊釣魚,溪水深,魚兒肥;用釀泉的泉水釀酒,泉水香,酒甘醇;山中的野味野菜各種各樣在面前擺著,這是太守舉行酒宴。宴飲酣暢的樂趣,不在于音樂,投壺的射中了目標,下棋的下贏了,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或起或坐,這是賓客們盡情地歡樂。一個臉色蒼老,滿頭白發(fā),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的是喝醉了的太守。 不久夕陽落到山頂,人影疏疏落落,太守下山回家,賓客跟在后面,樹林枝葉茂密成蔭,鳥雀到處鳴叫,這是游人離去鳥雀就歡樂了,但是鳥兒只知道山林的樂趣,卻不懂得人的樂趣,游人只知道跟著太守一同游玩為快樂,卻不知道太守因他們的快樂而快樂。喝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歡樂,酒醒后又能用文章來記述這件樂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誰?是廬陵的歐陽修。醉翁亭記(歐陽修)選自—《歐陽文忠公文集》環(huán)滁(chú)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láng yá)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chán)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fú)日出而林霏(fēi)開,云歸而巖穴(xué)暝(míng),晦(huì)明變化者,山間之朝(zhāo)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 應,傴(yǔ)僂(lǚ)提攜(xié),往來而不絕者,滁(chú)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liè),山肴(yáo)野蔌(sù),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hān)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yì)者勝,觥(gōng)籌(chóu)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tuí)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yì),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滁州,位于安徽省東部,地處江淮要沖,濱臨長江。距省會合肥120公里,距江蘇省會南京市59公里,距上海市300公里。滁州市是省轄市,下轄2區(qū)(瑯琊區(qū)、南譙區(qū))、2市(天長市、明光市)、4縣(鳳陽縣、全椒縣、來安縣、定遠縣),總面積13987平方公里,人口415萬。 滁州屬江淮丘陵,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古有“五山一水三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之說。氣候屬北亞熱帶季風區(qū),陽光充足,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為14.4~16.6℃,年均降水量1031.2毫米。 滁州區(qū)位優(yōu)越,交通、通訊便捷,旅游接待條件日趨完善。地處發(fā)達的長江三角洲邊緣;京滬、淮南鐵路、104、205國道貫徹南北,312國道橫穿東西,內河航道直通長江、淮河;郵電、通訊等基礎設施不斷加強;“行、游、住、食、購、娛”六大要素的成龍配套服務體系基本完善;以瑯琊山為龍頭,以鳳陽、全椒、天長為重點,各縣、市、區(qū)整體推進的旅游發(fā)展格局逐步形成;旅游法制建設不斷加強,旅游市場秩序進一步規(guī)范。 滁州工業(yè)基礎雄厚,門類齊全。已與五大洲5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建立了貿易往來,1999年外貿出口額達3443萬美元,2000年實有外商企業(yè)120多家,總投資約5.2億美元,利用外資約2.4億美元,先后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外商置滁安業(yè)。其中有著名的德國博世-西門子公司、泰國正大公司、韓國大宇公司、法國樂斯福集團、 康佳電子公司等。有工業(yè)企業(yè)四萬多家,國有和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非國有獨立核算工業(yè)企業(yè)達376家(截止1999年),中國揚子電氣集團、全椒柴油機總廠、滁州卷煙廠、明光酒廠、天大集團、保寧集團、定遠鹽礦等企業(yè)有較高的知名度。經濟規(guī)模和實力居安徽省前列。 滁州物華天寶,資源豐富盛產水稻、小麥、棉花、花生、烤煙等,銀魚、螃蟹、甲魚等名貴淡水產品;已探明的礦產資源30多種,石灰?guī)r、石英巖、巖鹽、石膏、凹凸棒土、麥飯石等非金屬礦蘊藏極為豐富,具有很高的開采價值。 滁州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山水秀美,風光絢麗。擁有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省級自然保護區(qū)、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處,歷史文化名城1個,國家級重點對外開放寺院2處。全市有名人、名亭、名文、名山、名畫、古關、古城、古寺、古陵等自然人文景觀100多處,其精粹可概括為:(1)四山:瑯琊山、皇甫山、鳳陽山、神山;(2)四湖:女山湖、碧云湖、臥牛湖、高郵湖;(3)四洞:韭山洞、庵基洞、吸水洞、禪窟洞;(4)四名:名人(朱元璋、歐陽修、吳敬梓)、名亭(醉翁亭、豐樂亭)、名祠(陽明祠、陳鐸祠、沃公祠)、名著(《儒林外史》、《醉翁亭記》);(5)四古:古關(清流關)、古寺(瑯琊寺、龍興寺、護國寺、禪窟寺、普濟寺等)、古城(明中都城、鐘離城)、古陵(明皇陵、虞姬墓)。天長市近年來發(fā)掘的西漢三角圩古墓群,屬國內罕見,出土文物價值連城。 旅游企業(yè)大幅度增加,旅游從業(yè)人員增多。1998年底,旅游企業(yè)已達41家,其中三星級賓館2家,二星級賓館、旅游涉外飯店11家,旅行社10家,旅游車船公司7家,旅游購物商店、定點餐館、娛樂場所3家,國家和省級旅游商品定點生產企業(yè)7家,旅游風景管理處6家。旅游從業(yè)人員1.7萬余人。 旅游接待人數(shù)和旅游收入持續(xù)增長,旅游業(yè)產出水平有所提高,產業(yè)形象日漸鮮明。 “九五”以來,旅游發(fā)展勢頭空前高漲,年增幅均保持20%以上。1993至1998年全市累計接待海外旅游者13568人次,34949人天;旅游創(chuàng)匯1790萬美元(含旅游商品創(chuàng)匯收入);接待國內旅游者739.5人次,國內旅游收入1.17億元;旅游業(yè)總收入4.66億元。 旅游業(yè)投入加大,開發(fā)步伐加快。1993至1998年,全市用于旅游方面及相關基礎設施的投入近四億元。市政府決定,從1998年起,市財政每年拿出100萬元作為旅游發(fā)展資金,用于扶持競爭力強,回報率高的償長稗短織的半痊報花旅游項目建設。各地各部門也拓寬融資渠道,加快旅游開發(fā)。 旅游市場開發(fā)與宣傳促銷取得顯著成效,推出貫穿滁州與鳳陽的皖東北方訪古游和蘇皖古跡精華游、生態(tài)環(huán)境游、休閑娛樂游、避署度假游等數(shù)條旅游線路,同時增設了垂釣、民樂、泛舟、書畫、狩獵、宗教朝拜、“曲水流暢”、“鳳陽花鼓觀賞”、“瑯琊山廟會”、“醉翁亭文化旅游節(jié)”等特色旅游項目。你指的是這些?

推薦閱讀

南京古代有什么酒,江蘇人常喝什么酒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