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白的酒量多大
金樽清酒斗十千?。??
呵呵,杜甫的《飲中八仙歌》中不是說了嗎,“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一斗啊。
李白的酒量在于他的感情,每當(dāng)有會意,便痛飲一二,寄情于酒中的情趣當(dāng)然有助于一個人的思想豪放,所以,李白酒量有窄有寬,詩句更是酒意居多。
2,詩人李白酒量有多大
只有李白喝酒的記錄,沒有發(fā)現(xiàn)李白連氣喝上幾斗酒的記錄,估計李白的酒量是不大的。
00:00 / 00:4670% 快捷鍵說明 空格: 播放 / 暫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單次快進(jìn)5秒 ←: 單次快退5秒按住此處可拖拽 不再出現(xiàn) 可在播放器設(shè)置中重新打開小窗播放快捷鍵說明
3,詩人李白的酒量有多大
通常的印象,仿佛古代的詩人都挺能喝酒,特別是李白,他的《將進(jìn)酒》中說“將進(jìn)酒,杯莫停”,杜甫也在《飲中八仙歌》中說“李白一斗詩百篇”??梢娎畎资呛軔酆染频模撬遣皇钦娴哪軌蚝群芏嗑?,是不是一喝就是“一斗”呢?
這得先從“斗”說起。
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人用斗了,我們曾經(jīng)見過的斗,一般是稱量糧食的工具。一斗大約是50斤糧食。誰要是喝一斗酒,酒量自然是大得驚人。古時候量酒用的也是斗,但是跟現(xiàn)代稱糧食的斗并不是一回事。
《公羊傳》:“熊蹯不熟,公怒,以斗擊而殺之?!边@斗就是喝酒的杯子,能夠順手拿起來投人,體積一定是有限的。《史記·項羽本紀(jì)》中,劉邦從鴻門宴上逃走時,讓張良送給項羽白璧一雙,送給范增玉斗一雙,這玉斗也是酒器,張良可以隨身帶著,體積也不是很大。
還有另一種稱為斗的酒器,北斗七星,排列出來的形狀就是這種斗的樣子,這種斗有長長的柄,實際是盛酒的勺子。
《詩經(jīng)·大雅·行葦》有“酌以大斗,以祈黃考”。朱熹注:“大斗,柄長三尺?!惫糯娜撸簿褪乾F(xiàn)在的二尺多一些。大斗如此,小斗一定還要小。從出土的青銅斗看,也就是現(xiàn)在家里飯勺大小,一斗的容量也就是現(xiàn)在常用的一個玻璃杯?!妒酚洝せ袀鳌俘R威王問淳于髡能喝多少酒,淳于髡答:“臣一斗亦醉,一石亦醉?!薄耙欢芬嘧怼?,這是說喝得很少,不算什么;“一石亦醉”,這是說喝得很多。
古代酒的度數(shù)很低,喝上一斗酒是很容易的事,也就跟現(xiàn)在的一杯啤酒差不多?!端疂G》中的武松,在景陽岡上喝了十八碗,是懸了點,但這是“燕山雪花大如席”式的夸張,并不為過。如果換成現(xiàn)在的白酒,那可就懸了,沒有可信性了,成了“廣州雪花大如席”式的夸張,成了敗筆。
只有李白喝酒的記錄,沒有發(fā)現(xiàn)李白連氣喝上幾斗酒的記錄,估計李白的酒量是不大的。
杜甫《飲中八仙歌》說:“汝陽三斗始朝天”,“張旭三杯草圣傳”,“焦遂五斗方卓然”,只有“李白一斗詩百篇”。比較起來,人家是三斗始迷糊,五斗“方卓然”,可老李只一斗就“長安市上酒家眠”了。論酒量,李白顯然不如那幾位。
杜甫說他“一斗詩百篇”,實際意思是,李白只要喝上一斗酒,就能夠?qū)懗鲈S多詩來。只喝那么一杯啤酒,就上了詩情,顯然是酒精起了作用,這正說明了他酒量并不大。
從李白的詩作來看,他喝酒的目的并不是為了求醉,更不追求喝進(jìn)肚里多少,而是借酒抒情,借酒發(fā)泄。
4,酒仙李白能喝多少酒呢
李白,人送雅號"酒仙", 李白詩文的飲酒詩一百七十首,占其詩文的百分之十六。杜甫曾說"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可見李白對酒的癡迷,他也留下了諸多膾炙人口的佳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復(fù)一杯。""大笑同一醉,取樂平生年。""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那么李白是不是真的量如江海呢?還真不是?!豆騻鳌罚?熊蹯不熟,公怒,以斗擊而殺之。"這斗就是喝酒的杯子,能隨手當(dāng)作武器,體積自然不大。還有另一種稱為斗的酒器,北斗七星,排列出來的形狀就是這種斗的樣子,這種斗有長長的柄,實際是盛酒的勺子?!?詩經(jīng) ·大雅行葦》有"酌以大斗,以祈黃考"。朱熹注,"大斗,柄長三尺。"古代的三尺,也就是現(xiàn)在的二尺多一些。大斗如此,小斗一定更小。出土的青銅斗看,容量相等于家里飯勺大小,和現(xiàn)在常用的一個玻璃杯差不多,三兩左右。唐朝是沒有蒸餾酒的,在元朝時期蒸餾技術(shù)才傳入中國。沒有蒸餾過的酒度數(shù)很低,唐朝時期度數(shù)最高的酒也不會超過二十度。白居易有句詩"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這其中的"綠蟻"并不是指綠色的螞蟻,而是指新釀的米酒上漂浮的綠色酒渣。李白的詩詞"千杯綠酒何辭醉,一面紅妝惱殺人"也提到新釀酒是綠色的。當(dāng)時釀酒多采用糧食加水加酒曲,將原料放入大翁中蓋上蓋子密封,等發(fā)酵完成后,撒上石灰停止發(fā)酵,以防止變成醋。發(fā)酵的過程中,大部分谷物都糖化了,糖化后只有極少一部分還能繼續(xù)酒化,所以唐朝的酒主要味道是甜,而不是辣。所以說李白只是好酒,酒量一般。但是醉酒后文思泉涌,"斗酒詩百篇"這個是真厲害。李白之死,一直眾說紛紜,《舊唐書》說李白"以飲酒過度,醉死于宣城";民間傳說李白在江上飲酒,喝醉了跳進(jìn)江中捉月溺亡。這里提醒大家"飲酒有風(fēng)險,量小需謹(jǐn)慎"!
5,詩人李白酒量有多大
書上有說1甕的,但是不怎么可能,1甕25升(大約),就是喝水也喝不下.再說古代的米酒不怎么醉人,也比啤酒醉人啊,我估計7 .8 升不得了了
只有李白喝酒的記錄,沒有發(fā)現(xiàn)李白連氣喝上幾斗酒的記錄,估計李白的酒量是不大的。
李白既是詩仙,又是‘醉圣’、‘酒星’、‘酒仙’。每日必飲,每飲必醉,醉時長吟,妙語橫生,正是酒壯詩膽,詩長酒興。杜甫是李白的摯友,深刻地了解李白。杜甫說“李白一斗詩百篇”,正是抓住李白一邊用斗卮飲酒,一邊長吟不輟的獨特形象,反映李白的豪邁氣概和敏捷才思,而不在于說明李白到底飲了多少酒。詩句中的“斗”,是“斗卮”的簡稱。斗卮的故事見于西漢司馬遷的《史記》:《史記·項羽本紀(jì)》寫樊噲闖入鴻門宴后,“披帷西向立,嗔目視項王,頭發(fā)上指,目眥盡裂。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張良曰:‘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斗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必词乔貪h時期人們常用的一種飲酒器,后來被淘汰,1964年第4期《文物》刊登自然科學(xué)家王振鐸先生《試論漢代飲器中的卮與魁》的文章。作者根據(jù)文獻(xiàn)記載與考古資料,斷定漢墓中經(jīng)常出土的一種圓筒形、底部有三個小矮足、筒壁帶環(huán)狀小把的飲酒器,就是古籍中所謂的卮。這一研究成果,到1968年被河北滿城漢代中山靖王墓出土的文物證實。秦漢時代的卮,通常是漆器或陶器。斗卮,顧名思義,就是容量為一斗的卮。這種卮是當(dāng)時最大號的酒杯。根據(jù)大量秦漢時期量器銘文,考古工作者經(jīng)過實測,確定秦漢時期的一升在二百毫升左右,相當(dāng)于現(xiàn)今五分之一市升。這樣看來,斗卮的容量跟現(xiàn)今的二升啤酒杯相當(dāng)。1972年,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135號漆卮,經(jīng)實測,容量為2100毫升
李白的時代飲用的是米酒,而非后世才誕生的燒酒。 無人會懷疑李白的酒量。在唐朝的詩人中,李白的酒量跟他的詩一樣,是最有名的。但李白究竟能喝多少酒,這倒是個謎。 在這方面,他自己最愛“吹?!钡模?jīng)??湟骸芭胙蛟着G覟闃?,會須一飲三百杯”,以及“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此乃酒后狂言,不可全信。只是他飲到高興處,一杯接一杯停不下來,倒是真的。他的名言就是“將進(jìn)酒,杯莫?!?。并且很講究喝酒的氣氛:“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fù)一杯。”數(shù)到最后,恐怕連自己也數(shù)不清了。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以斗來計算李白的酒量:“李白一斗詩百篇”。這同樣運用了夸張的手法。
李白,杜甫說他“斗酒詩百篇”,他自己也嚷著要“一飲三百杯”,看來喝一斗是可能的。唐時一斗是5.94公升,裝滿酒至少10斤,說明李白的酒量在10斤以上。
6,李白的酒量有多高
李白是唐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沒有之一。他的詩篇,傳承千年,跨越時空,甚至涵蓋了不同的階級與人群。李白的詩,與酒是密不可分的。據(jù)統(tǒng)計,李白的詩中,至少有六分之一有酒。即便是沒有寫到酒的詩,估計也是在半醉半醒之中寫下的。 問題來了,李白這么愛喝酒,他究竟能喝多少酒? 杜甫曾經(jīng)寫了一首《飲中八仙歌》,李白部分是這樣寫的: 李白斗酒詩百篇, 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 自稱臣是酒中仙。 唐代的斗比現(xiàn)在的要小,而且還區(qū)分大斗和小斗。一大斗酒大約合現(xiàn)在的6000毫升,重約12斤。一小斗酒才2000毫升,最多四斤酒。唐代的時候還沒有發(fā)明蒸餾技術(shù),最好的酒也不過二十度,一般的酒都在十度左右,比啤酒略高而已。李白本來就喜歡夸張,估計用的是小斗,也就是四五瓶啤酒的樣子。關(guān)鍵是李白喝了四五斤酒,他,居然喝醉了!而且是醉得很厲害,“長安市上酒家眠”?;实叟扇藖砗八?,他都不肯去??梢娎畎椎木破凡徽Φ匮?! 在《將進(jìn)酒》中,李白寫道:會須一飲三百杯。甭管多大的杯子,三百杯也實在太多了。就算是一兩一杯,就是三百兩,按現(xiàn)在的算法,就是三十斤。如果用唐代的鸚鵡螺酒杯,高2.5厘米、口徑12.5—4.7厘米,據(jù)說能盛兩升酒。三百杯就是六百升!就算是小升,每升按現(xiàn)在的200毫升計算,600升也有120000毫升,也就是現(xiàn)在的120升!230多斤酒!一個大缸可能都盛不下!這么多酒,李白可以進(jìn)去泡澡了。 其實,這里的三百杯是夸張了,源自漢代的一個典故。 鄭玄是馬融的學(xué)生,師徒倆都是大儒。馬融氣量很小,害怕學(xué)生的成就超過自己。當(dāng)鄭玄被袁紹征召時,馬融就請殺手在半路截殺鄭玄。送別鄭玄時,馬融叫學(xué)生們每人敬酒三杯,想把鄭玄灌醉,方便刺客下手。結(jié)果鄭玄酒量太大了,從早喝到晚,喝了三百杯酒都沒醉。就此留下了這個典故。 李白提到這個典故,并不是自己喝了三百杯酒,而是非常羨慕鄭玄的酒量。 我們再來看李白的《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可憐的李白在喝悶酒,沒有人陪他。喝了多少呢,只有一壺酒。酒后的結(jié)果呢?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一個人又是唱歌又是跳舞,這不是典型的喝大了?就算是李白選了一個大酒壺,能裝得下一斗酒,也不過是四五斤的樣子。 我總感覺唐朝的人酒量不好。《飲中八仙歌》中說賀知章: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就這酒量,還位居八仙之首。杜甫沒有具體說賀知章喝了多少酒,卻說他喝多了,掉井里了。不過,杜甫說的水底眠就有了調(diào)侃的味道了。人家賀知章是掉在了一口枯井里,睡了大半天,才被家人找到。 最能喝的人是李適之,他每天喝酒的花費就是一萬錢。按每斗300錢計算,李適之每天都要喝掉33斗酒。每斗4斤,算下來還有130斤酒。不過,李適之家里有錢,人家可能會買更貴一點的酒,比如精釀啤酒,也未可知。 焦遂能喝五斗酒,還挺清醒。汝陽王三斗就不行了。李白只有一斗酒的量。最困難的就是張旭先生了,只能喝三杯。 換算成現(xiàn)在的啤酒,李白先生就是四五瓶的酒量。張旭屬于酒精過敏,一兩瓶就醉了。汝陽王能喝一打,焦遂能整24瓶的一大箱! 其實,唐朝還有一位酒量更差的大詩人,他就是白居易,有詩為證“未盡一壺酒,已成三獨醉”。有一天,白居易請了兩位朋友來家里喝酒,一共只有一壺酒,還沒有喝完,哥仨都醉倒了。就算是能裝一斗酒的大壺,四斤,白居易也不過是一兩瓶啤酒的量,和張旭相差不多。李太白和他們比起來,自然就算是海量了。 據(jù)說,酒量是越練越大。普通老百姓是喝不起酒的,300錢一斗,簡直就是天價!唐代的一斗米才賣五錢。酒的價格是米價的60倍!只有像飲中八仙這樣的人才喝得起,可惜的是,李太白練了一輩子,酒量也只是停留在五六瓶啤酒的水平上。最后一次喝酒,是在馬鞍山的采石磯上。估計是喝到了五瓶以上。喝到興起,李白又跳又唱,低頭一看,月亮怎么掉進(jìn)長江里去了!不行,得趕緊把它撈出來!李白脫去衣服,一個猛子跳進(jìn)長江,自此,一代大詩人,卒??梢姡屏刻?,有可能會致命的。 采石磯上至今仍留有李白的衣冠冢,還有人帶了酒去祭拜這位偉大的詩人。
7,李白有多少斤
他有多少斤,恐怕現(xiàn)在無人問津;啦··但是我知道李白的一生,可以說是始終與酒相伴。沒有酒,他就不會有那「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的千古絕唱:沒有酒,他也就不能「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李白一生喝了多少酒,沒有人做過專門統(tǒng)計。他自己在《襄陽歌》中說:「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飲三百杯。」這雖是誇張之詞,但也看出「詩仙」的酒量,一天喝半斤八両,恐怕不在話下,因為他多次創(chuàng)下連飲幾十杯的記錄,不喝二斤三斤,不會爛醉如泥。
這就出現(xiàn)了一個問題,像他這樣天天喝、月月喝、年年喝,到哪裡去弄買酒錢?想當(dāng)初,以《飲酒》詩著稱於世的陶淵明,就是因為家貧不能買酒,才不得不「籬邊終日嘆空觴」。竇革在《酒譜》中說,陶淵明曾連續(xù)九天沒有酒喝,所以凡有人送酒給他,他都要摻上些水,以便多喝幾天。直到臨死,還在嘆息:「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
李白的家境比陶淵明好不了多少。他種田不會,做工不能,經(jīng)商不肯,求官又不得,沒有固定的經(jīng)濟(jì)收入,只能靠別人的施捨過日子。那麼,他靠什麼來解酒癮呢?查一下《李白傳》才發(fā)現(xiàn),原來他有兩條「酒路」。
一是喝別人的酒,憑著李白的詩名,到哪裡都有酒喝。他從二十六歲開始,下長江,經(jīng)洞庭,赴吳越,至湖北,後又會洛陽,遊揚州,奔金陵,趕邯鄲,住廬山。去到哪,喝到哪,去一路,喝一路,就連那「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的詩句,也是喝了別人的酒寫出來的。
二是喝公家的酒。在宮裡,李白被封為翰林學(xué)士,每天除了雞鴨魚肉,皇帝又特賜西涼進(jìn)貢來的葡萄酒一斤。反正不用個人花錢,不喝白不喝。所以李白這三年總是大膽地喝,使勁地喝,上頓喝了,下頓還喝。
我無意責(zé)怨李白,他懷才不遇,愁腸百結(jié),雖有心「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shù)」,但終不得志。除了喝酒和寫詩,他又能去做什麼?
如今,不得志的人很少,但好喝酒的人卻很多。一些人喝下的酒,已不得不用「噸」計,所以便有「一噸幹部」、「兩噸幹部」、「三噸幹部」之說。一天喝半斤,一年一百八十斤,十年一千八百斤,二十年就是近兩噸。大小酒樓、飯店、賓館,到處都有碰杯聲;大小回收公司,到處都堆滿空酒瓶。我們不妨問一聲,源源不斷的杯中物,有多少是掏的個人腰包?
酒喝到自己肚子裡,錢卻要別人來掏,而且多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這是因為酒有著雙重的功能,一方面,可以解「李白」的酒癮;另一方面又可以使「李白」作詩。而且現(xiàn)在很多的「李白」,也和過去的李白一樣,不喝酒就不肯「動筆」。只有把他灌得迷迷糊糊,他才會給東道主提供一條升官或發(fā)財之路。
就這樣,「買酒錢」大大方方地下在了公家的帳上。請者和喝者都有掏一分錢的老本,但卻實現(xiàn)了「雙贏」。請者辦成了事,喝者灌足了酒。當(dāng)然,「便宜酒」喝得太多,也會損害自己的身體,要不,李白怎麼會只活了六十二歲?
55.3kg
額 你這個問題很有深度
100以上
要看是公斤還是市斤
135斤以上 確切值 你可以去問老白
8,唐朝詩人誰酒量最大李白能喝10斤以上
白居易,他說自己“未盡一壺酒,已成三獨醉”(《效陶潛體十六首》),可見酒量僅限三分之一壺。所以他請客時,只有“小榼二升酒”(《招東鄰》),還要兩個人喝,平均每人一升酒,剛好一斤。酒文化在中國有幾千年的歷史,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天我們就通過幾首古詩來看看唐朝的酒價和唐朝人的酒量。酒價幾何杜甫“斗酒三百”宋真宗宴請百官,問起唐朝酒價,大臣丁謂說:“唐朝一升酒賣三十錢?!闭孀趩栍惺裁磻{據(jù)。丁謂說:“我讀過杜甫的詩,‘早來就飲一斗酒,恰有三百青銅錢?!欢肥?0升,一斗賣300錢,一升自然賣30錢?!彼握孀诼犃撕芨吲d,夸丁謂有學(xué)問,腦子好使(參見《玉壺清話》卷1)。杜甫那首詩我也讀過,題目叫《逼仄行》,末尾兩句寫道:街頭酒價??噘F,方外酒徒稀醉眠。早來就飲一斗酒,恰有三百青銅錢。足證丁謂沒有亂蓋。不過僅憑杜甫兩句詩,就斷言唐朝一升酒30錢,實在太武斷了些,因為酒的品類有很多種,黃酒跟白酒不一樣,高檔酒跟低檔酒也肯定不一樣。比如說,我喝過Remy Martin Louis ⅩⅢ,也就是路易十三,8300元一瓶,還喝過暈頭大曲老燒缸,農(nóng)村老家自釀的,只賣兩塊八毛錢一瓶。倘若杜甫花300錢買了一斗路易十三,那他實在是賺了,如果是我們老家那種暈頭大曲,我只能說,這詩圣買酒買的不是地方。李白跟杜甫是同時代的人,也有詩提到唐朝酒價: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斗酒十千,跟杜甫喝的300錢一斗比起來,足足貴了30多倍,假使丁謂讀的是李白的詩,他大概就會認(rèn)為唐朝一升酒賣1000錢了。我查閱史料,發(fā)現(xiàn)唐朝酒名甚多,滎陽有土窟春,富平有石凍春,劍南有燒春,郢州有富水酒,烏程有若下酒,嶺南有靈溪酒,宜城有九醞酒,長安有西市腔酒,還有從波斯進(jìn)口的三勒漿、從大食進(jìn)口的馬朗酒,等等等等(參見《唐國史補》卷中)。其中劍南燒春、富平石凍春在唐傳奇中屢屢出現(xiàn),當(dāng)屬國產(chǎn)名牌,近似今天大陸出產(chǎn)之茅臺和五糧液,李白說“斗酒十千”,或許就是指的這類酒,而杜甫說的“斗酒三百”,應(yīng)該是比較普通的牌子。哪怕牌子相同,時代變了,酒價也會變。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政府釀酒專賣,每斗米酒的批發(fā)價是300錢,到了貞元二年(公元786年),還是政府釀酒專賣,還是同一種米酒,每斗已經(jīng)降到了150錢。這才四五年工夫,酒價就降了一倍,整個唐朝二百多年,酒價起伏可想而知。杜甫還有《飲中八仙歌》,提到唐朝八個人的八種酒量: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曲庫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興廢萬錢,飲入長鯨吸百川,銜杯樂圣稱世賢。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fēng)前。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張旭三杯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投筆落紙如云煙。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據(jù)此歌,焦遂酒量最大,喝五斗還不倒;張旭酒量最小,三杯下肚就找不著北了。杯分大小,同樣是三杯,細(xì)口瓷杯盛不了二兩,高腳玻璃杯足以裝一斤,鑒于我們不知道張旭用的是什么酒杯,所以無法弄清他的酒量究竟小到什么地步。不過我們可以弄清焦遂的酒量究竟大到什么地步:據(jù)吳承洛《中國度量衡史》,唐時一斗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5.94公升,焦遂飲酒五斗,當(dāng)有29.7公升,接近60斤。我是北方人,打小好酒,舉凡紅酒白酒黃酒啤酒,沒有我不愛的,而今在酒場上拼殺多年,酒量還算說得過去:52度的二鍋頭能喝一斤半,67度的老白干能喝一斤,73度的大頭酒能喝8兩。如果喝啤酒的話,麥汁濃度13%、酒精度4%的瓶裝熟啤,我能在5個小時內(nèi)干掉兩捆(一捆是9瓶)。這酒量在大陸稱不上高,中上水平還是有把握的,可是跟唐朝這位焦遂一比,我就成了剛學(xué)會喝酒的小把戲啦。您會說,這焦遂酒量太大,似乎有吹牛嫌疑。那么好,咱們再挑幾個不太嚇人的。李白能喝10斤首先是李白,杜甫說他“斗酒詩百篇”,他自己也嚷著要“一飲三百杯”,看來喝一斗是可能的。如前所述,唐時一斗是5.94公升,裝滿酒至少10斤,說明李白的酒量在10斤以上。其次是李群玉,此人有詩如下:晴日熏櫻蕊,豐蒙雪滿林。請君三斗酒,醉臥白羅岑。這李某請一朋友對飲,備酒3斗,倆人平分,每人一斗半,即使李群玉少喝一些,也得干掉一斗——再少就不像話了。您試想,一大男人請客,自個?;缓?,單把哥們兒往死里灌,多沒意思啊。再其次是王源中,有回唐文宗賜他兩大盤酒,每盤裝10碗,每碗盛一升,他咕咚一碗,咕咚一碗,喝了個干凈(參見《太平廣記》卷233)。眾所周知,10升為一斗,王源中喝下20升,剛好兩斗,按每斗10斤算,也有20斤。唐朝沒啤酒,也不流行白酒(蒸餾造酒何時傳入中國,至今沒有定論,主流說法是蒙元以后才有白酒,也有人說東漢時已有白酒。我覺得,即便后一種說法正確,也只能說唐朝有白酒,不能說唐朝盛行白酒。唐人詩詞中多出現(xiàn)“燒酒”一詞兒,該“燒酒”是指顏色發(fā)紅的酒,而不是蒸餾酒),上至行政高層,下至黎民百姓,主要喝的是米酒、葡萄酒,還有發(fā)酵后只壓榨不蒸餾的清酒。這些酒的度數(shù)都很低,按沈括在《夢溪筆談》里記載的幾種唐酒造法,成品酒的酒精含量當(dāng)在3%到 15%之間,近似現(xiàn)在的熟啤、干啤或者加飯酒。這么一看,拋開一喝60斤的猛人焦遂不談,像李白、李群玉、王源中等人的酒量并不特別出奇,至少在大陸北方諸省,我能找到一大批酒鬼可以跟李白一對一單挑。至于焦遂的酒量,我認(rèn)為可能是杜甫夸大了。退一萬步,即使杜甫完全寫實,在唐朝二百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涌現(xiàn)出一個60斤海量的大酒桶也不是不可能。我翻過吉尼斯紀(jì)錄,現(xiàn)如今全世界最能喝的人能干掉147瓶啤酒,比焦遂還牛。最后要說的是,唐朝人也不是個個都能喝,沾酒就臉紅的人多著呢。例如白居易,他說自己“未盡一壺酒,已成三獨醉”(《效陶潛體十六首》),可見酒量僅限三分之一壺。所以他請客時,只有“小榼二升酒”(《招東鄰》),還要兩個人喝,平均每人一升酒,剛好一斤。
9,李白酒量多大
如果按照現(xiàn)在的一斗來計算,一斗等于十升,一升又等于一千毫升,那么,一斗就是一萬毫升了,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二十斤酒。從酒量上說,如果說有人一次能喝二十斤啤酒,這或許可能,但那時還沒有啤酒,因為啤酒是二十世紀(jì)才從國外傳入中國的。但假如是白酒或黃酒,這么個喝法就難以讓人相信了。 根據(jù)杜甫詩中所講的,喝二十斤酒的說法也靠不住。 杜甫曾寫過一首詩,叫“飲中醉八仙”,李白“斗酒”的說法就是從這里來的,詩中是這樣說的:“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奔偃缋畎渍娴哪芎榷锞疲娭刑岬降牧硗鈨蓚€人,酒量就更是不得了。 在醉八仙這首詩中,提到了汝陽王李琎,杜甫說他能喝三斗:“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汝陽王李琎是唐玄宗的侄子,據(jù)說他每次都是痛飲后才入朝。就算是喝了那么多,路上遇到酒車還是止不住流口水,恨不得把自己的封地搬到甘肅的酒泉。詩中的另外一位就更不得了了:“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這個焦遂據(jù)說是個布農(nóng)之士,史上沒有太多的記載,但酒量驚人,喝過五斗以后反而更加神采煥發(fā)。按照上面的計算,汝陽王要喝六十斤酒,焦遂則要喝一百斤。 由此說來,李白喝的“一斗酒”并不是現(xiàn)在人們說的容量單位“一斗”。 東漢末年,有一個叫服虔的人寫了一本書叫《通俗文》,對研究中古漢語,尤其是中古漢語的方言、俗語有著很高的文獻(xiàn)價值。在這本書中提到一句話,“木瓢為斗”。木瓢,是一種民間普遍使用的盛酒量器,既然叫瓢,恐怕再大也大不到哪去。老百姓進(jìn)酒店,沒那么多說道,喊過小二:“來瓢酒!”文人墨客們卻不能這樣,因為至少他們認(rèn)為自己是上層人物,一定要高雅一些,尤其是寫文章,顯然要有更雅的稱呼,斗比瓢大,更能顯示氣概豪邁,以斗來喻瓢也就不奇怪了。不過,唐代的劉言史在詩中直接就說:“傴僂山夫發(fā)似絲,松間石上坐多時。瓢飲不曾看酒肆,世人空笑亦何為?!钡@是在說山野村夫的飲像。 還有一些例子也可以左證這里所說的“斗”,實際上是用手就能輕易端起來的酒具?!妒酚洝ろ椨鸨炯o(jì)》中說:“玉斗一雙,欲與亞父?!辈⒉皇钦f項羽送給范增一對像盛糧食那樣大的兩個玉斗,而是一對玉酒杯。《大戴禮記·保傅》中說:“太宰持斗而御戶右?!泵鞔_地告訴人們這個“斗”是可以用手來“持”的。 從這個角度,杜甫對每個人的酒量評價可能是真的,因為除了上面三個人,其他人的酒量并沒有用“斗”這個量詞,比如:“張旭三杯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睆埿窬七^三杯便狂草如飛了。另外,也不能完全排除藝術(shù)夸張的成分。 比較起來,李白應(yīng)該屬于好飲、豪飲但并非酒中高手。他自己就說:“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毕矚g喝,而且大多情況下是一喝就醉,甚至就睡在酒店里,曠達(dá)不羈,一派超世脫凡的酒仙。所以,李白的“斗酒”并非是現(xiàn)在普通意義上的容量,而是一種酒的專有度量。
在當(dāng)時來說,李白的酒量是很大,一杯接一杯的猛灌,可惜那時的酒是低度的,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村里釀造的米酒.若換了是現(xiàn)在,來兩瓶五十幾度的高梁讓他灌下,立刻就讓他橫趴在那兒 給你說說古代的酒,你就知道李白的酒量是怎么樣的。說起釀酒,最早的還是兩河流域,公元前6000年就有寫在黏土板上的啤酒制作配方---這塊土板現(xiàn)在應(yīng)該還在芝加哥大學(xué)的oriental institute,那里囤積了不少兩河流域的文物。而在中國,大致在公元前5000到3000年的仰韶文化可能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谷物釀酒,中國的釀酒技術(shù)和西方一直不同, 仰韶、龍山時期的古人應(yīng)該是用蘗釀的酒,蘗就是發(fā)芽的谷粒,釀出的是黃酒。后來古人們逐漸掌握了用酒曲釀酒的方法,秦漢時雖然仍然用蘗造酒,但是大量的造酒開始用酒曲,前陣子還在《漢書·食貨志》上讀到:一釀用粗米二斛,曲一斛,得成酒六斛六斗。那位有興趣模仿一下古酒可以試一試:)事實上,用蘗釀出的酒被稱為“醴”,是甜酒,酒精度很低,所以古人才說“小人之交甘若醴”,而用曲釀造出來的才是真正的酒,酒精要重一些,酒精度大致在10%到18%左右,酒的味道因為制作工藝的不同而所有不同。但是醴和那時的酒都是黃酒。 南北朝時,制酒曲的工藝日益完善,當(dāng)時的一部奇書《齊民要術(shù)》上記載了很多種制曲的方式,這些方式現(xiàn)在有不少還用在造高粱酒里。唐宋時有了紅曲,釀造出來了“紅酒”,不知道古書里說的女兒紅是不是就是這種就,不過紹興的狀元紅應(yīng)該不是,那酒俺喝過,其實不紅,顏色是橙黃色的(也許俺喝的是假的?) 前面說到曲釀酒只能得到酒精度是10%到18%的酒,古人曾經(jīng)想用酒代水再釀酒以希望得到更高的濃度,可是不成,因為酒精是酵母菌糖代謝的產(chǎn)物,對酵母菌的發(fā)酵有一定抑制作用,當(dāng)酒精成分達(dá)到10%左右時,酵母菌就停止繁殖,發(fā)酵過程也就隨之放慢。即使是耐酒精能力很強的酵母菌,耐酒精度也不會超過18%,所以就是以酒代水二次發(fā)酵,也得不到度數(shù)更高的酒了。 到了元朝,出現(xiàn)了蒸餾酒也就是燒酒,把酒曲發(fā)酵釀造的酒再蒸餾一下,得到度數(shù)更高的酒,大致酒精度有50%,這和現(xiàn)在的酒比較相似了,如果想感受一下,去個北方小城(最好是山西的)要二兩“兩毛燒”,體會一下古酒的味道。小作坊兩毛燒的做法和古法差不多,不過現(xiàn)在可能不止“兩毛”那么便宜了吧:)說燒酒是元朝時才有的,是依照李時珍的紀(jì)錄,不過在白居易等人的詩里已經(jīng)有了“燒酒”一詞,并且對山西汾酒歷史的考證似乎說明早在元以前的南北朝時就有燒酒了,因此武松三碗不過崗有可能是早期的燒酒吧,不然十幾度的酒不會有那么大的力量。 總結(jié)一下,用蘗釀的酒度數(shù)非常低,味道也很甜,宋應(yīng)星說“后世嫌醴味薄,遂至失傳”;用曲釀造的酒度數(shù)大致在十幾度,味道因酒曲的制作工藝不同而不同,因為酒曲中一般加入的有草藥,不夠味道要更辛辣些,比較類似現(xiàn)在的紹興黃酒;蒸餾后的燒酒度數(shù)很高,大約有50% 左右,所以就更辣了,呵呵,現(xiàn)在仍有燒酒,不妨一試。 古人喝的酒是低度酒。武松喝的十八碗酒相當(dāng)于是二斤56度的二鍋頭。
10,李白的酒量究竟有多大
只有李白喝酒的記錄,沒有發(fā)現(xiàn)李白連氣喝上幾斗酒的記錄,估計李白的酒量是不大的。
如果按照現(xiàn)在的一斗來計算,一斗等于十升,一升又等于一千毫升,那么,一斗就是一萬毫升了,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二十斤酒。從酒量上說,如果說有人一次能喝二十斤啤酒,這或許可能,但那時還沒有啤酒,因為啤酒是二十世紀(jì)才從國外傳入中國的。但假如是白酒或黃酒,這么個喝法就難以讓人相信了。 根據(jù)杜甫詩中所講的,喝二十斤酒的說法也靠不住。 杜甫曾寫過一首詩,叫“飲中醉八仙”,李白“斗酒”的說法就是從這里來的,詩中是這樣說的:“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奔偃缋畎渍娴哪芎榷锞?,詩中提到的另外兩個人,酒量就更是不得了。 在醉八仙這首詩中,提到了汝陽王李琎,杜甫說他能喝三斗:“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汝陽王李琎是唐玄宗的侄子,據(jù)說他每次都是痛飲后才入朝。就算是喝了那么多,路上遇到酒車還是止不住流口水,恨不得把自己的封地搬到甘肅的酒泉。詩中的另外一位就更不得了了:“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這個焦遂據(jù)說是個布農(nóng)之士,史上沒有太多的記載,但酒量驚人,喝過五斗以后反而更加神采煥發(fā)。按照上面的計算,汝陽王要喝六十斤酒,焦遂則要喝一百斤。 由此說來,李白喝的“一斗酒”并不是現(xiàn)在人們說的容量單位“一斗”。 東漢末年,有一個叫服虔的人寫了一本書叫《通俗文》,對研究中古漢語,尤其是中古漢語的方言、俗語有著很高的文獻(xiàn)價值。在這本書中提到一句話,“木瓢為斗”。木瓢,是一種民間普遍使用的盛酒量器,既然叫瓢,恐怕再大也大不到哪去。老百姓進(jìn)酒店,沒那么多說道,喊過小二:“來瓢酒!”文人墨客們卻不能這樣,因為至少他們認(rèn)為自己是上層人物,一定要高雅一些,尤其是寫文章,顯然要有更雅的稱呼,斗比瓢大,更能顯示氣概豪邁,以斗來喻瓢也就不奇怪了。不過,唐代的劉言史在詩中直接就說:“傴僂山夫發(fā)似絲,松間石上坐多時。瓢飲不曾看酒肆,世人空笑亦何為。”但這是在說山野村夫的飲像。 還有一些例子也可以左證這里所說的“斗”,實際上是用手就能輕易端起來的酒具?!妒酚洝ろ椨鸨炯o(jì)》中說:“玉斗一雙,欲與亞父?!辈⒉皇钦f項羽送給范增一對像盛糧食那樣大的兩個玉斗,而是一對玉酒杯?!洞蟠鞫Y記·保傅》中說:“太宰持斗而御戶右?!泵鞔_地告訴人們這個“斗”是可以用手來“持”的。 從這個角度,杜甫對每個人的酒量評價可能是真的,因為除了上面三個人,其他人的酒量并沒有用“斗”這個量詞,比如:“張旭三杯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睆埿窬七^三杯便狂草如飛了。另外,也不能完全排除藝術(shù)夸張的成分。 比較起來,李白應(yīng)該屬于好飲、豪飲但并非酒中高手。他自己就說:“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喜歡喝,而且大多情況下是一喝就醉,甚至就睡在酒店里,曠達(dá)不羈,一派超世脫凡的酒仙。所以,李白的“斗酒”并非是現(xiàn)在普通意義上的容量,而是一種酒的專有度量。
在當(dāng)時來說,李白的酒量是很大,一杯接一杯的猛灌,可惜那時的酒是低度的,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村里釀造的米酒.若換了是現(xiàn)在,來兩瓶五十幾度的高梁讓他灌下,立刻就讓他橫趴在那兒 給你說說古代的酒,你就知道李白的酒量是怎么樣的。說起釀酒,最早的還是兩河流域,公元前6000年就有寫在黏土板上的啤酒制作配方---這塊土板現(xiàn)在應(yīng)該還在芝加哥大學(xué)的oriental institute,那里囤積了不少兩河流域的文物。而在中國,大致在公元前5000到3000年的仰韶文化可能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谷物釀酒,中國的釀酒技術(shù)和西方一直不同, 仰韶、龍山時期的古人應(yīng)該是用蘗釀的酒,蘗就是發(fā)芽的谷粒,釀出的是黃酒。后來古人們逐漸掌握了用酒曲釀酒的方法,秦漢時雖然仍然用蘗造酒,但是大量的造酒開始用酒曲,前陣子還在《漢書·食貨志》上讀到:一釀用粗米二斛,曲一斛,得成酒六斛六斗。那位有興趣模仿一下古酒可以試一試:)事實上,用蘗釀出的酒被稱為“醴”,是甜酒,酒精度很低,所以古人才說“小人之交甘若醴”,而用曲釀造出來的才是真正的酒,酒精要重一些,酒精度大致在10%到18%左右,酒的味道因為制作工藝的不同而所有不同。但是醴和那時的酒都是黃酒。 南北朝時,制酒曲的工藝日益完善,當(dāng)時的一部奇書《齊民要術(shù)》上記載了很多種制曲的方式,這些方式現(xiàn)在有不少還用在造高粱酒里。唐宋時有了紅曲,釀造出來了“紅酒”,不知道古書里說的女兒紅是不是就是這種就,不過紹興的狀元紅應(yīng)該不是,那酒俺喝過,其實不紅,顏色是橙黃色的(也許俺喝的是假的?) 前面說到曲釀酒只能得到酒精度是10%到18%的酒,古人曾經(jīng)想用酒代水再釀酒以希望得到更高的濃度,可是不成,因為酒精是酵母菌糖代謝的產(chǎn)物,對酵母菌的發(fā)酵有一定抑制作用,當(dāng)酒精成分達(dá)到10%左右時,酵母菌就停止繁殖,發(fā)酵過程也就隨之放慢。即使是耐酒精能力很強的酵母菌,耐酒精度也不會超過18%,所以就是以酒代水二次發(fā)酵,也得不到度數(shù)更高的酒了。 到了元朝,出現(xiàn)了蒸餾酒也就是燒酒,把酒曲發(fā)酵釀造的酒再蒸餾一下,得到度數(shù)更高的酒,大致酒精度有50%,這和現(xiàn)在的酒比較相似了,如果想感受一下,去個北方小城(最好是山西的)要二兩“兩毛燒”,體會一下古酒的味道。小作坊兩毛燒的做法和古法差不多,不過現(xiàn)在可能不止“兩毛”那么便宜了吧:)說燒酒是元朝時才有的,是依照李時珍的紀(jì)錄,不過在白居易等人的詩里已經(jīng)有了“燒酒”一詞,并且對山西汾酒歷史的考證似乎說明早在元以前的南北朝時就有燒酒了,因此武松三碗不過崗有可能是早期的燒酒吧,不然十幾度的酒不會有那么大的力量。 總結(jié)一下,用蘗釀的酒度數(shù)非常低,味道也很甜,宋應(yīng)星說“后世嫌醴味薄,遂至失傳”;用曲釀造的酒度數(shù)大致在十幾度,味道因酒曲的制作工藝不同而不同,因為酒曲中一般加入的有草藥,不夠味道要更辛辣些,比較類似現(xiàn)在的紹興黃酒;蒸餾后的燒酒度數(shù)很高,大約有50% 左右,所以就更辣了,呵呵,現(xiàn)在仍有燒酒,不妨一試。 古人喝的酒是低度酒。武松喝的十八碗酒相當(dāng)于是二斤56度的二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