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大名著中酒的典故
三國:曹操煮酒論英雄水滸:武松醉打蔣門神西游:亂蟠桃大圣偷丹紅樓:癡情說紅樓
2,中國唐朝李白沽酒的故事李白無事街上走提著酒壺去買酒遇店加
解:設(shè)原來有酒x斗,遇店加一倍為2x斗,見花喝一斗,(2x-1)斗,三遇店和花為2[2(20x-1)-1]-1,由喝光壺中酒,得2[2(2x-1)-1]-1=0,。
此題倒著思考容易有解了:第三次遇花前壺中有酒:0+1=1斗;第三次遇店前壺中有酒:1*2=0.5斗;第二次遇花前壺中有酒:0.5+1=1.5斗;第二次遇店前壺中有酒:1.5*2=0.75斗;第一次遇花前壺中有酒:0.75+1=1.75斗;第一次遇店前壺中有酒:1.75*2=0.875斗(7/8)斗。
你先釆納,等下再幫你解答。
3,問一個典故 唐虞揖讓三杯酒商武爭誅一局棋
其實就是指上古時期的禪讓制度!不過在現(xiàn)在看來卻是虛偽的!
天地萬物以天地日月為大。而詩圣杜甫(字子美)卻有詩言:"日月籠中鳥,乾坤水上漚"——在我看來,日月只可稱為籠中之鳥,天地乾坤也僅是水面上的泡沫而已。
人世的紛繁萬事中,則以君王之間的禪讓、朝代的更迭盛衰,最為重要。而宋朝著名哲學(xué)家邵雍(溢號康節(jié))卻有詩稱:"唐虞捐遜三杯酒,湯武征伐一局棋"——遠(yuǎn)古時賢明的(唐)堯帝將帝位禪讓給品行高潔的(虞)舜帝,僅有喝三杯酒的意氣;商湯興兵伐滅夏朝而建立商朝,周武王率軍誅滅商朝而建立周朝,也不過只是下一局棋的風(fēng)光罷了......
當(dāng)悠悠千古事齊涌上這兩位詩人的心頭時,漫長的歷史長河被濃縮了,宇宙人生的輕重主次也被明確化了,詩人思緒也就可以超越有限而進(jìn)人無限,詩人的眼界更不會局限在委瑣的小是小非上。
讀詩使人靈秀,讀史使人明智。
4,古代一個君主問臣子酒量多少的故事
(齊)威王大說,置酒後宮,召髡賜之酒。問曰:“先生能飲幾何而醉?”對曰:“臣飲一斗亦醉,一石亦醉?!蓖踉唬骸跋壬嬕欢范恚瑦耗茱嬕皇?!其說可得聞乎?”髡曰:“賜酒大王之前,執(zhí)法在傍,御史在後,髡恐懼俯伏而飲,不過一斗徑醉矣。若親有嚴(yán)客,髡韝鞠鯱,待酒於前,時賜馀瀝,奉觴上壽,數(shù)起,飲不過二斗徑醉矣。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見,卒然相睹,歡然道故,私情相語,飲可五六斗徑醉矣。若乃州閭之會,男女雜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壺,相引為曹,握手無罰,目眙不禁,前有墮珥,後有遺簪,髡竊樂此,飲可八斗而醉二參。日暮酒闌,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錯,杯盤狼藉,堂上燭滅,主人留髡而送客,羅襦襟解,微聞薌澤,當(dāng)此之時,髡心最歡,能飲一石。故曰酒極則亂,樂極則悲;萬事盡然,言不可極,極之而衰?!币灾S諫焉。齊王曰:“善。”乃罷長夜之飲,以髡為諸侯主客。宗室置酒,髡嘗在側(cè)。戰(zhàn)國時齊國淳于髡的故事。
斗酒學(xué)士,出處: 《新唐書·王績傳》:“以前官待詔門下省,故事,官給酒日三升。或問:‘待詔何樂邪?’答曰:‘良醞可戀耳。’侍中陳叔達(dá)聞之,日給一斗,時稱‘斗酒學(xu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