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的草書,識字用書法怎么寫

1,識字用書法怎么寫

行書 隸書[ shí ]1.知道,認得,能辨別:~辨?!啤!啵▁iàng)?!纠像R。2.所知道的道理:知~。?!?.辨別是非的能力:見~。遠見卓~。[ zhì ]1.記住:博聞強~。2.標志,記號。
還有很多種字體~
如圖,歷代書法家字范。供參考,合意請點擊“采納”。
是草書嗎

識字用書法怎么寫

2,怎樣識讀草書

而且,據(jù)說能否辨草、識草也是體現(xiàn)書家層次的一個標準。所以,我把我個人對草書的識讀心得奉獻給大家。當然,作為對基礎知識和方法的介紹,也主要針對多數(shù)剛入門的書法愛好者,我將盡量做到通俗易懂和介紹一些簡單的學習方法。 在書法作品中,草書極富藝術性,最能發(fā)揮、宣泄書家感情,所以,草書使很多人喜歡。但是,草書因其筆畫的省簡、符號化,字形夸張、變形、變異及筆勢連綿、映帶,這就使沒有草書知識的人不易識讀,就是學過草書的人也不一定對每個草字都一眼就認識,有的字還要通過對句子、語境、上下文意思的理解才能辨識。這樣,也因此影響了作品韻味和作品精神內(nèi)涵的更好傳達。了解草書的人都知道,在書法諸體中,最難的莫過草書,難寫難認。 其實,草書并非任意的“彎彎繞”亂畫一通,而是有著非常嚴格的法度,規(guī)律。了解這些法度和規(guī)律,對不識草書的人有著很好的幫助。 先談談其法度規(guī)律及識讀草書的簡單方法: 一是符號化。很多部首演變成“草符”,如草頭成了兩點一橫,三點水成了一點一挑,單人旁、雙人旁,言旁等偏旁成了一豎挑,寸、刀、口等部首成了一彎,右耳刀,月字旁成了兩彎一點,左耳旁、貝旁成了一折豎提,而相對的兩點能代口旁或其他偏旁等等。 還有一些整個字草化變異的,如書、樂、為、發(fā)、東等字,大家在日常書寫中都已習慣,這些字認起來不難;但對一些日常不常用或很少看見的一類整字變異或草化的如:真、幸、甚、等、欲、敢、聽、叔等字及一些難“認”的草符,這相對于我們?nèi)粘R姂T的楷、行等書體那變異是很大的。 二是省簡。古人對草書定性是“略舉大較,仿佛若斯”,這翻譯過來就是我們說的省簡。東漢人趙壹在其《非草書》中說:“(草書是)刪難省繁,損復為草,務取易為易知,臨時從宜”的??梢姰敃r草書還有一定的實用性,而且較簡略,(否則,恐怕難以流傳)試想,如不“刪難省繁”豈能“易為易知”?所以,草書結字還要強調(diào)“省簡”,一是省簡偏旁部首。如前所說,原來四畫的“草頭”,簡為兩點一短橫,左耳或貝字簡為一個反寫的丁字(折豎提),口字旁省為兩個相對的橫點,而字、雨字、南字等省了或變異了左豎或中心筆畫,常字省了中心的口和豎,四橫點省為一橫等等多種多樣的省簡。 再就是省簡筆畫,如天字,省成了有彎折的三小橫,使字差不多省簡了人旁和其中的口。業(yè)(本文舉例,都是指現(xiàn)在所說的繁體)頂上變成了三點,中部省了兩點,省簡筆畫的字是很多的。而且,很多字不僅省簡了筆畫,部首,而且省簡演化成了固定符號,如言符、水符、口符等。(要注意,本文提到的橫、豎筆畫,如無特別說明的,一般都指草書筆畫,并非橫平豎直的楷書筆畫) 三是連綿,草書的筆畫或字與字之間是用牽絲(牽連映帶)來連接的,除去這些牽連,(映帶沒有實筆,只有氣勢呼應。)就能看出筆畫了。另外要注意,有很多筆畫還變化為彎折、圓轉、連接,上畫帶下代下畫等,而并非一律的牽絲映帶。但一般說牽絲比筆畫要細,要輕,更虛。在筆畫與筆畫和字與字間都有大量的牽連現(xiàn)象,有的會偶爾斷開,有的一連就是幾個字甚至一行一連到底。這些都應在觀看或學習中認真逐步體會。 至于“代”,其實這不用嚴格劃分出來,符號化其實就是“代”,所以這“代“也應包含在”變“中。比如,上面說的固定符號,(一般通稱草符)言符、水符、口符及包耳符、邑符,月符、立刀符、草頭符……以及一橫代四點,兩點代口等,這些草符都是以符號代偏旁部首、代整字,甚至一符代多種,如“挑”既代言旁,也代單人,雙人等,至于整體變異草化的,就是一個符號代一個字了。 對這些草化變異,省簡,牽連,代替的方法和形態(tài)有所認識了解,要“認”草書也就不是難事了。 還有一種簡便的“認”草書的方法,這就是運用對古典詩詞的熟悉和了解。因為,一般書法作品都喜歡采用膾炙人口的古典詩詞為內(nèi)容,你不要煩也不要怕那看著如一團亂麻的“天書”,只要有耐心地逐行逐字循跡辯認,就會發(fā)現(xiàn)不管怎樣草,總是有跡可尋的。這樣去“認”一件草書作品,只要你能認得其中一字或幾字,就能試著讀通一句,推而廣之,就能“認”完全篇。比如,你對“空山新雨后”一句中的山、新、后等字認得,(因這幾字在草書中變化不大或草法常見)這就能“認”出空、雨二字,“認”得了“空山新雨后”就能“認”出后面那句“天氣晚來秋”,在這句中除了天字草化大些,其他都不難。雖然,在實際的草書作品中,遠比這復雜,但你運用自己了解的一些草書規(guī)律和知識,結合對古典詩詞的熟悉了解,那就遠遠勝過盲人摸象,由此,逐漸地“認”完整首詩詞或全篇就變得容易多了。要是能多看多讀,久而久之,這樣,能認得的草體字就越積累越多,識讀草書這道坎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消失。當然,一種書體的形成是長期的,草書歷史已有千多年,歷代寫草書的人也多,這就同其他藝術一樣,也有多種流派,寫法;而且草書是一門竭力夸張,甚至隨作者興致、才情發(fā)揮的藝術,或因書寫者文化素質的不同以及書寫習慣,再則書家也因追求變化和避免雷同,也就會出現(xiàn)有的同一字有不同的寫法的情況,這也是不言而喻和能夠理解的。不過,萬變不離其宗,而且草法是經(jīng)長期有依據(jù)的字形演變、約定俗成的,只要多看多記,對其中的一些變化和異同是能領會的。 當然,如手邊有關于草書的工具書,那就更好了,如《草訣歌》、《草字匯》、《草字編》、《草書要領》及現(xiàn)代的各種《草書字典》、《常用六千行草字匯編》、《草書異體字匯編》以及一些古代名家的草書字帖如二王(王羲之,王獻之)的多種字帖,孫過庭的《書譜》、張旭、懷素、黃庭堅等書法家的多種字帖等等。逐篇、逐行、逐字查對認讀,(現(xiàn)代印刷的書或帖,幾乎都有釋文)這樣就“認”得更多、更快。這里,特別強調(diào)一下初學者應重點學習的字帖,很多人都推薦王羲之的《十七帖》和孫過庭的《書譜》,這兩帖結字簡約,幾無冗繁筆畫,且草法完備,很適宜初學。再就是《草訣歌》(也叫《王羲之草訣歌》或《草訣百韻歌》),該書采用口訣形式,順口好記,共編撰了如“有點方為水,空挑卻是言”、“長短分知去,微??疵堪病币约啊疤硪卉嚺P?,點三上下心”、“壽宜圭與可,齒記止加司”、“草勾添反慶,乙九貼人飛”等二百余句口訣,匯集了近千字的草法。此書對草書啟蒙有很大好處,因其好記好認,建議學習書法尤其是學草書的人都要學習《草訣歌》。 當然,在學習識讀草書的同時,能了解一些草書的發(fā)生發(fā)展及演變過程,也會對辨草、識草有一定好處。 應說明的是,古代文字改革,幾乎都是自然的漸變,雖曾有過統(tǒng)一文字的法令,但相對今天也不同。因此,我們還要去認識和學習一些繁體字和異體字。在規(guī)范簡化字中,有很多卻又是從傳統(tǒng)的草書中選出,特別是那些易識的、公認的、筆畫省簡了的草體字楷化后作為規(guī)范簡化字來頒布通用的,這個問題也應有所了解。 我們所說的草書,是指多少年來有演化過程,有來緒,祖先們約定俗成,已成定規(guī)的,傳承下來的公認的書體,絕不是隨意亂畫的“彎彎繞”!因此,寫草書絕不能想當然的亂畫。否則,正如俗話說:“草書脫了體,神仙也認不得”!

怎樣識讀草書

推薦閱讀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