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佛弟子可從事賣酒的工作嗎
阿彌陀佛從事煙酒,葷食餐飲都不行。凈空法師---佛弟子做煙酒行業(yè)的要改行,一面害人,一面做善事布施,這個不行問:代一位年長阿姨請問,她年約六十,虔誠佛教徒,樂善好施,已受菩薩戒又賣煙酒,是否破戒?但所賺之錢均做好事布施,這樣是否如法?請師父開示。凈空法師答:這是虔誠的佛教徒,好善好施,又受了菩薩戒,但是她的營生事業(yè)是賣煙酒的。最好改行,不要做這個營生事業(yè),這種營生事業(yè)在戒經里面佛都講得很清楚,講得很明白,這是不如法的。你自己不吸煙、不喝酒,你叫別人吸煙、喝酒,你害人!一面害人,一面做善事布施,這個不行,你的功跟過抵銷掉,換句話說,說得好聽一點,等于沒做;要積功累德,這個事情不能做。要相信一個人在世間有命運,你命里頭有財富,無論從事什么行業(yè)都會賺錢;命里沒有財庫,干什么都是賠本,都不會賺錢。財從哪里來的?財從財布施來的。我命里頭沒有財富,怎么樣修財富?就是財布施。我沒有財,有一塊錢也可以布施,兩塊錢也可以布施,只要用真誠心去布施,你的財庫慢慢就有了。像儲蓄一樣,積少成多,真誠心的利息就很大,愈積愈多。我自己在這一生當中,就跟大家做了個很好的榜樣。命里頭沒有財,現在真的是無論干什么事情,有求必應,需要多少財就有人送來,感應不可思議。所以財富、聰明智慧、健康長壽,大家都看到的,這是很好的一個例子。
2,我是一名廚師大乘佛教信仰者
佛教的恩德,浩如大海,只要能有一念信心,均可進入佛門,成為三寶的弟子?! ‰m然,佛教的五戒之中,禁止邪淫、殺生、飲酒。同時,也將上列的這些行業(yè)稱為惡業(yè)邪業(yè)或不正業(yè)。但是,住于海島的人民,如果除了打漁不能生活;住于山區(qū)的土人,如果除了打獵就要挨餓;貧困的婦女,如果除了賣淫、賣笑、伴舞等,就不能從事其他的職業(yè)來謀求最低限度的生活所需;如果上一代經營屠業(yè)或酒業(yè),自己也只學會了屠業(yè)或酒業(yè)的謀生技能。如果由于這些唯一的求生存的理由,佛教并不要求他們首先放棄了原有的行業(yè)再來信佛。不過,當他們一旦信佛之后,如果能夠設法改業(yè)的話,佛教是會積極地鼓勵他們的。因為佛教的宗旨,是在鼓勵大家都能從事于善良而正當的職業(yè)。何況那些行業(yè)的本身就是一種罪惡,不受戒者,雖無破戒之罪,但仍有其根本性質的罪過?! ∪f一由于各人實際狀況的原因,無法改業(yè)的話,佛教也不以為他們是破戒。因為,信仰佛教的初步,可以僅是皈依三寶。受戒持戒,雖是佛教所希望的,也是有很多功德的,但不是勉強的。如果不持戒,就不必受戒,既沒有受戒,當然無戒可破,也沒有破戒的罪過。如要受戒,受戒的機會,隨時都在等待他們,五戒之中,能受幾戒就受幾戒,如果受了之后,不能持守,也可隨時舍戒,舍了戒再作惡業(yè),也不算犯戒。舍了戒之后,也可以重新再受。要是不舍戒而破戒,破戒便是犯罪! 佛教,非常的寬大。雖然不能受持最起碼的五戒,只要能對三寶生起一念的信心或些微的敬意,就有很大的功德,就是種下了將來必可成佛的善根,何況是皈依了三寶?皈依三寶之后,只要求不另信奉其他的宗教,并不要求非受五戒不可。所以,佛教是不會拒絕任何一個愿意信仰的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