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1,我在江都想去揚州四望亭208號揚師院南門西側該坐幾路車怎么走
本數(shù)據(jù)來源于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最新數(shù)據(jù)為準。公交線路:4路 → 12路空調,全程約21.1公里1、從江都市步行約500米,到達酒廠站2、乘坐4路,經(jīng)過26站, 到達瓊花觀站3、乘坐12路空調,經(jīng)過3站, 到達西門站4、步行約540米,到達揚州市出國簽證服務...
2,揚州四望亭路屬于哪個食品監(jiān)管局
揚州四望亭路是屬于廣陵區(qū)食品監(jiān)督局。
3,四望亭的簡介
萬歷江都縣志》引宋《寶佑志》云:“四望亭在州治南,寧宗嘉定年間(1208-1224年),特授直寶謨閣、權發(fā)遣揚州事、主管淮東安撫司事崔與之建?!薄肚〗伎h志》載,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清康熙、雍正年間均曾修葺。原名文奎樓,后名魁星閣,是江都縣學的組成部分。亭為磚木結構,八面三層,攢尖式瓦頂。底層四面皆有拱門與十字街道相通,故有“過街亭”之稱。二、三層八而圍以古樸的窗欄隔扇。登梯而上,推窗四眺,市區(qū)附近景色可一覽無余。每層亭檐有八個飛角,三層共24個,每個飛角都有風鈴,風吹鈴響,聲調悠揚。四望亭原名“文奎樓”,后名“魁星閣”??鞘强堑乃追Q,取“奎主文昌”之意,原是縣儒學的輔助建筑,是江都縣學的組成部分。上個世紀50年代縣學內供奉孔老夫子的大殿還存在。縣學大門前立有三座石牌坊。在“魁星閣”西側,縣學的東、西院墻界址處,又各有一座過街石牌坊。以這兩座過街牌坊為界,行人從它下面穿過,“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翱情w”里邊供奉魅星神。
4,揚州四望亭的資料詳細一點在線等待
四望亭在縣學街東首,汶河路西側。其始筑年代,一說南宋嘉定年間,,一說明嘉靖時?!度f歷江都縣志》引宋《寶佑志》云:“四望亭在州治南,寧宗嘉定年間(1208-1224年),特授直寶謨閣、權發(fā)遣揚州事、主管淮東安撫司事崔與之建?!薄肚〗伎h志》載,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清康熙、雍正年間均曾修葺。原名文奎樓,后名魁星閣,是江都縣學的組成部分。亭為磚木結構,八面三層,攢尖式瓦頂。底層四面皆有拱門與十字街道相通,故有“過街亭”之稱。二、三層八而圍以古樸的窗欄隔扇。登梯而上,推窗四眺,市區(qū)附近景色可一覽無余。每層亭檐有八個飛角,三層共24個,每個飛角都有風鈴,風吹鈴響,聲調悠揚。 清咸豐三年(1853年)二月,太平軍攻占揚州,將領林鳳翔、李開芳率軍北伐,曾立昌留守揚州,曾“架木四望亭,伺城外”,故稱四望亭。所謂“架木”就是在亭之頂層再搭木架,作了望哨觀察清軍動靜。遇有敵情則在亭上吹角為號,與敵作戰(zhàn)則在亭上擊鼓助威。民間流傳一首歌謠:“四望亭,三層閣,讓在亭上探馬腳,馬腳到,吹角號,打得清軍往回跑。揚州城有紅頭軍,嚇得清兵不敢到。”四望亭是中國近代史上革命文物之一,1962年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耐な俏鲘徆珗@景區(qū)的第一景點,坐落于公園景區(qū)的北側,不僅與園內樹木和其他景點相映成趣,即使在城內抬頭西望,也可見其雄姿。四望亭是一座清代風格的園林亭子。占地面積 80平方米,亭高10 米(亭座高1 米),建筑特點為八角形,攢尖頂,雙重翅角飛檐。內外由 16根圓柱支撐。梁坊斗拱飾以精雕彩繪,楹柱紅綠生輝,雍容華貴,使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耐な?927 年縣知事路克尊主持修建,聘請著名匠人“嚴魯班”等施工建造。四望亭設計精巧,造型優(yōu)美,既是南方園林風格,又是黑龍江省亭建典范,每年有許多外地游客來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