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村的釀酒歷史是很悠久的,最早可追溯到2100多年前的“構(gòu)醬酒”,到了清朝中期,當?shù)蒯劸埔?guī)模得到了進一步的發(fā)展,大小燒坊有二十多家。民國時期“三茅”(賴茅、王茅、華茅)中的賴茅指的是賴永初恒興燒坊所釀的酒,而恒興燒坊其前身是1929年貴陽資本家周秉衡在茅臺投資建立的“衡昌燒坊”,值得注意的是,建立之初此酒坊是茅臺村最大的酒坊,然而好景不長,此酒坊因經(jīng)營困難而奄奄一息,1938年,賴永初入股衡昌燒坊,到了1940年,周秉衡將酒坊全部賣給賴永初,賴永初接手后,于1941年將酒廠改名為“恒興燒坊”,而恒興燒坊也是當時茅臺村最大的酒廠。
1、飛天基酒是哪里生產(chǎn)的?
論語天下觀點:酒做為一種特殊的物質(zhì)性食品,已經(jīng)深深地融入了中華民族的精神生活之中。在各類交相輝映的酒文化中,以茅臺為代表的白酒文化尤為深入人心,前面交待了這么多,“飛天基酒”從取名字面意義來理解,大家都能精準知道其地理位置坐標——茅臺鎮(zhèn)?!帮w天基酒”其生產(chǎn)廠家位于紅軍四渡赤水之第三渡渡口茅臺鎮(zhèn),貴州唯一一家茅臺基酒供應(yīng)商——貴州金窖酒業(yè)(集團),
貴州金窖酒業(yè)(集團)為茅臺集團健康產(chǎn)業(yè)厚禮酒生產(chǎn)基地掛牌單位。其廠風(fēng)重歷史文化、紅色文化和古鹽運文化,飛天基酒香味酯香柔雅協(xié)調(diào),杯中香氣經(jīng)久不散,純糧釀造,醬香味獨特。具有豐富的氨基酸與微量元素,在中國數(shù)千年的白酒釀造史上,飛天基酒獨具一格的釀造工藝最為復(fù)雜,堪稱生物工程,經(jīng)過165個工藝環(huán)節(jié)錘煉。去茅臺鎮(zhèn)的時候正好與朋友一起品鑒過飛天基酒,
2、茅臺最早的釀酒坊叫啥?
茅臺的前身“三茅”得了解王茅,賴茅和華茅“三茅”在酒友圈猶如繞不過去的話題,每每討論起醬香酒都會有所提及,但有各有各的說法,猶如一千個人心目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三茅從每一個酒友口中說出的故事都不太一樣,那么歷史上王茅,賴茅和華茅“三茅”故事的來龍去脈到底是怎么樣的呢?下面我們來個詳細的挖掘分享。我們先從歷史說起,好酒的酒友都知道,赤水河又名美酒河,中國最有名的白酒茅臺酒便是引此水釀造而成,此外,郎酒、習(xí)酒等諸多名酒廠也是用此水釀造白酒,
但在兩百多年前,赤水河是貴州非常有名的鹽運河。但貴州高原山高坡陡,道路崎嶇,又不產(chǎn)鹽,所以貴州吃鹽全靠四川運輸,除此之外,黔北的許多礦產(chǎn)物質(zhì)也需要運送到四川,而作為連接四川貴州的赤水河,于是成為兩地運輸、物質(zhì)交流的橋梁,然而赤水河水流湍急,淺灘也多,因此運輸頗為不便,有些地方,因河灘變淺,船載不能通過,船行至此,工人們不得不把貨物全部卸下,將空船過灘后再裝載前行。
由于此項工作勞動力大,時間有較長,工人們不得不就此停留過夜以休整,一時間,赤水河中下游便產(chǎn)生了一些小的村鎮(zhèn),茅臺村便是其中之一。由于過夜于此的工人都很疲乏,而白酒又有解乏、御寒、祛濕之用,而這也直接的推動了當?shù)匕拙漆勗斓陌l(fā)展,其實茅臺村的釀酒歷史是很悠久的,最早可追溯到2100多年前的“構(gòu)醬酒”,到了清朝中期,當?shù)蒯劸埔?guī)模得到了進一步的發(fā)展,大小燒坊有二十多家。
1862年,四川瀘州鹽務(wù)總辦華聯(lián)輝在茅臺創(chuàng)辦“成義酒坊”,所產(chǎn)酒稱“華茅”;1879年,仁懷縣石榮霄和孫全太,以及經(jīng)營“天和”鹽號的王立夫,共同集資400兩銀子,成立“榮太和燒坊”,后來因為孫全太退股,而石還祖性王,所以酒坊改名“榮和燒坊”,所產(chǎn)酒稱“王茅”,但相比于華茅、王茅,賴茅酒的故事就多了,但如果你仔細查閱賴茅酒故事的活,你會發(fā)現(xiàn)有很多版本。
主流的版本是賴茅誕生于賴永初,但事實上,賴永初三兄弟(二弟賴貴山,三弟賴雨生)在茅臺村都有各自的實業(yè),而且賴氏家族在茅臺村有一定的歷史和根基,涉足釀酒也有較長的時間,也正是因為如此,才傳出了各種各樣的賴茅故事,都說自己是賴茅酒的創(chuàng)始人,民國時期“三茅”(賴茅、王茅、華茅)中的賴茅指的是賴永初恒興燒坊所釀的酒,而恒興燒坊其前身是1929年貴陽資本家周秉衡在茅臺投資建立的“衡昌燒坊”,值得注意的是,建立之初此酒坊是茅臺村最大的酒坊,然而好景不長,此酒坊因經(jīng)營困難而奄奄一息,1938年,賴永初入股衡昌燒坊,到了1940年,周秉衡將酒坊全部賣給賴永初,賴永初接手后,于1941年將酒廠改名為“恒興燒坊”,而恒興燒坊也是當時茅臺村最大的酒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