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也進一步證明,多種原料的糧食作物混合釀造的白酒融合了多種糧食的特點,利用糧食間營養(yǎng)互補作用交叉的優(yōu)勢,采取恰當(dāng)?shù)呐浔劝l(fā)酵,產(chǎn)生的微量成分多,口感上比單糧釀造的白酒更香甜、更豐滿;也可以多糧復(fù)合香白酒是對淡雅流派白酒風(fēng)格的一種補充和完善。
1、不是純糧的白酒是用什么做的?乙醇是用什么做的?
廣義上講,合法上市的白酒,都是糧食酒。所謂純糧酒,在人們的現(xiàn)代理解上,專指采取傳統(tǒng)窖池固態(tài)釀造法制成的白酒,主要原料為高粱、大米等谷物,而用食用酒精勾兌等而成的白酒,因添加呈香物質(zhì)等而被認為不是純糧酒,而食用酒精工藝為液態(tài)糖化發(fā)酵等,主要原料也包括含淀粉的薯類(其實薯類、豆類和谷物,一并被稱為糧食)等。
2、釀酒和釀醋的歷史哪個更早?歷史最悠久的白酒是汾酒嗎?
談起釀酒,到底從何說起,已經(jīng)不能考證,只能從一些古籍中找到有關(guān)釀酒的記載。比如:《孟子》一書就有記載,《孟子》云:禹惡旨酒。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夏禹之前就有釀酒了,只不過那時候釀出來的酒。酒的度數(shù)很低,一般都不會醉人。釀酒也是偉大的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勞動實踐中摸索出來得,并不斷發(fā)展,形成了中華民族文化中的獨特文化。
酒的品種以及喝酒所用的酒器也成為酒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一些出土的遺址中就可找到釀酒和酒器的都出現(xiàn)的很早。比如說:原始氏族社會末期的龍山文化遺址中出土大量陶制的酒器,就可說明大約四千年前我國已開始釀酒,同時,醋從酒中來的說法一直都被認同。在釀酒的同時,人們還利用發(fā)酵原理,從谷物中釀造出醋,供作調(diào)料,
在古代,醋稱“醯”、“酢”或“苦酒”,在春秋、戰(zhàn)國時的文獻中已有所記載,如《周禮·天官》中的醯人,掌共五齊七菹,是管理釀醋的官員,比這成書更早的《論語》中有“或乞醯焉”之語,除酒、醋以外,醬及醬清(醬油)也是古代釀造工藝產(chǎn)品,供作食用。所以,從這些記載中,我們可以清晰看出釀酒的歷史遠早于釀醋,說到汾酒,汾酒是中國傳統(tǒng)名酒,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
又因產(chǎn)于山西省汾陽市杏花村,又稱“杏花村酒”,汾酒的制作工藝精湛、源遠流長,以入口綿、落口甜、飲后余香、回味悠長特色而著稱,在國內(nèi)外消費者中享有較高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忠誠度。在我國歷史上,汾酒曾經(jīng)歷了三次輝煌,汾酒有著4000年左右的悠久歷史,1500年前的南北朝時期,汾酒就作為宮廷御酒受到北齊武成帝的極力推崇,載入二十四史,使汾酒一舉成名。
被譽為最早國酒,國之瑰寶,無疑不凝聚著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的結(jié)晶和勞動成果,同時,除了汾酒,我國還有很多知名的酒。比如:西鳳酒,2600年歷史,始于殷商,盛于唐宋,早在唐朝就被列為珍品,宋朝蘇軾曾詩云:花開酒美曷不醉,來看南山冷翠微。古井貢酒,酒中牡丹,色如水晶,公元196年,曹操曾將老家毫州所產(chǎn)美酒進獻給漢獻帝,那就是古井貢酒。
劍南春,唐時宮廷酒,盛世劍南春,劍南春在唐朝定型,成為宮廷御酒,也被載入史冊。茅臺,第一國酒,誕生于八百多年前,醬香型美酒,現(xiàn)在的國宴必須酒。瀘州老窖,濃香鼻祖,酒中泰斗,元明時期瀘州老窖大曲酒正式成型,公元1324年第一代瀘州老窖大曲酒出世。五糧液,陳氏秘方,姚子雪曲,公元1368年,宜賓人陳氏繼承姚氏產(chǎn)業(yè)釀造而成。
3、什么釀酒原料最適合釀造白酒?
中國的白酒釀造擁有幾千年的歷史,其釀造工藝在傳承中不斷改進,釀酒的原料也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豐富起來,越來越多的谷物類糧食被用來釀酒使用,有高粱、大米、糯米、豌豆、玉米、小麥、大麥、蕎麥,甚至甘薯、馬鈴薯都被用來作為釀酒的材料,但人們也一直在不斷的探索,到底什么釀酒原料最適合釀造白酒呢?原料的選擇是生產(chǎn)優(yōu)質(zhì)白酒的先決條件原料是釀造白酒的物質(zhì)基礎(chǔ),釀酒原料要求新鮮無霉變和雜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