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交警網(wǎng)上有一罰單信息違章地點和處罰單位不詳只有代碼為
應該是湖北巴東縣的。
最后一點肯定違法,收費站可以攔車。處罰應如實寫地點
2,郁達夫開的酒廠出的雙清初戀酒名稱的來由
1942年6月,郁達夫化名“趙廉”,正式身份是商人,在蘇門答臘巴東,經(jīng)營著一家“趙豫記酒廠”。
我會繼續(xù)學習,爭取下次回答你
3,郵政特快傳遞查詢EP115553428CS貨已到何處
巴東縣郵政速遞物流公司 于 2012-01-07 10:21:00 受理您的郵件。
處理時間 處理地點 郵件狀態(tài) 2012-01-07 10:21:00 巴東縣郵政速遞物流公司 收寄
4,鎮(zhèn)命之歌 歌詞
命歌-しずめうた-作詞:瀧沢一留作曲:八乙女葦菜PCゲーム「あさき、ゆめみし」(PC游戲: 晨曦時 夢見兮)ED「鎮(zhèn)命歌-しずめうた-」作詞:瀧沢一留 /作曲:八乙女葦菜 /編曲:azure studio金色(こんじき)の波ゆらすkonjiki no nami yurasu時渡る 彷徨い人tokiwataru samoyoibito永き旅路の果てnagaki tabiji no hate輝く月へと還るkagayaku tsuki he kaeruいとしき 日々は過ぎてitoshiki hibi wa sugite懐かしい郷に馳せる想いnatsukashii sato ni haseru omoi遠く近く肌を撫ぜるtooku chikaku hada wo nazeruたゆたう淡い導きtayutau awai michibiki安らぎの地は遠く彼方y(tǒng)asuragi no chiwa tooku kanata送り火の示す先へokuri bi no shimesu saki heこの夜よどうか明けないでkono yoru douka ake naide迷い道の晴れるまでmayoi michi no hararu made果て無き 天(そら)を抱きh(huán)ate naki sora wo idaki導きあう永久(とわ)の調(diào)べmichibiki au towa no shirabe綻ぶ花にも似てhokorobu hana ni mo ni te優(yōu)しき色に染め抜くyasashiki iro ni some nuku鎮(zhèn)める詞(ことば)遠く響くshizumeru kotoba tooku hibiku今はただ深く眠れima wa tada fukaku nemure欠けた月はやがて満ちゆくkaketa tsuki wa yagate michiyuku出會い別れ 繰り返すdeai wakare furikaesu眠れる心遠く高くnemureru kokoro tooku takaku明(あか)き陽の升る空へakaki you noboru sora heこの夢よどうか醒めないでko no yumeyo douka same naide目覚めの鐘 鳴り響くmezame no kane narihibiku中文搖搖晃晃,是金色的波光,彷徨的人啊,渡過殘陽歲月。長久旅途,盡頭是我故鄉(xiāng),在那明亮光輝指引下回家。甜美日子,已經(jīng)成為過去。思念奔馳,懷念著以往一切。記憶中,傳世的是永不變的歌。一陣一陣,輕輕的引導著我。神秘安穩(wěn)之地在那遙遠的地方,祈禱光明之火,指示的前方。漫漫長夜為何還沒結(jié)束的模樣?迷惘的道路上,哪里是盡頭。永無止境,是藍色的天空。思念擁抱是和你永恒結(jié)合。你的容顏,是否還一如從前。溫柔的顏色是我對你的愛戀。停止話語,細細傾聽,遠方的回響。隔世相望,約定,永遠的理想。殘缺之月,盈盈燈火,深深的沉眠不斷重復,相離,緣分是命數(shù)。停止話語,細細傾聽,遠方的回響。隔世相望,約定,永遠的理想。殘缺之月,盈盈燈火,深深的沉眠蘇醒時鐘,響動,夢境中清醒。
鎮(zhèn)命歌-しずめうた- 金色(こんじき)の波ゆらす konjiki no nami yurasu 時渡る 彷徨い人 tokiwataru samoyoibito 永き旅路の果て nagaki tabiji no hate 輝く月へと還る kagayaku tsuki he kaeru いとしき 日々は過ぎて itoshiki hibi wa sugite 懐かしい郷に馳せる想い natsukashii sato ni haseru omoi 遠く近く肌を撫ぜる tooku chikaku hada wo nazeru たゆたう淡い導き tayutau awai michibiki 安らぎの地は遠く彼方 yasuragi no chiwa tooku kanata 送り火の示す先へ okuri bi no shimesu saki he この夜よどうか明けないで kono yoru douka ake naide 迷い道の晴れるまで mayoi michi no hararu made 果て無き 天(そら)を抱き hate naki sora wo idaki 導きあう永久(とわ)の調(diào)べ michibiki au towa no shirabe 綻ぶ花にも似て hokorobu hana ni mo ni te 優(yōu)しき色に染め抜く yasashiki iro ni some nuku 鎮(zhèn)める詞(ことば)遠く響く shizumeru kotoba tooku hibiku 今はただ深く眠れ ima wa tada fukaku nemure 欠けた月はやがて満ちゆく kaketa tsuki wa yagate michiyuku 出會い別れ 繰り返す deai wakare furikaesu 眠れる心遠く高く nemureru kokoro tooku takaku 明(あか)き陽の升る空へ akaki you noboru sora he この夢よどうか醒めないで ko no yumeyo douka same naide 目覚めの鐘 鳴り響く mezame no kane narihibiku
5,古朗月行的文和作者是什么
作品注釋 呼作:稱為。 白玉盤:指晶瑩剔透的白盤子。 疑:懷疑。 瑤臺: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出處:《穆天子傳》卷三:“天子賓于西王母,天子觴西王母于瑤池之上。西王母為天子謠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遠,山川間之。將子無死,尚能復來?!熳哟鹬唬骸铓w東土,和治諸夏。萬民平均,吾顧見汝。比及三年,將復而野?!薄段涞蹆?nèi)傳》稱王母為“玄都阿母”。 仙人垂兩足: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樹。當月亮初生的時候,先看見仙人的兩只腳,月亮漸漸圓起來,就看見仙人和桂樹的全形。仙人,傳說駕月的車夫,叫舒望,又名纖阿。 團團:圓圓的樣子。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白兔老是忙著搗藥,究竟是給誰吃呢?言外有批評長生不老藥之意。問言,問。言,語助詞,無實意。與誰,一作“誰與” 蟾蜍:《五經(jīng)通義》:“月中有兔與蟾蜍?!斌蛤?,傳說月中有三條腿的蟾蜍,因此古詩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但本詩中蟾蜍則另有所指。 圓影:指月亮。 羿:我國古代神話中射落九個太陽的英雄?!痘茨献印け窘?jīng)訓》記載:堯時十日并出,草木皆枯。堯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下面的“烏”即日,《五經(jīng)通義》:“日中有三足烏。”所以日又叫陽烏。 天人:天上人間。 陰精:《史記·天官書》:“月者,天地之陰,金之精也?!标幘仓冈隆? 淪惑:沉淪迷惑。 去去:遠去,越去越遠。 凄愴:悲愁傷感。 作品譯文 小時候不認識月亮, 把它稱為白玉盤。 又懷疑是瑤臺仙鏡,飛在夜空青云之上。 月中的仙人是垂著雙腳嗎?月中的桂樹為什么長得圓圓的? 白兔搗成的仙藥,到底是給誰吃的呢? 蟾蜍把圓月啃食得殘缺不全,皎潔的月兒因此晦暗不明。 后羿射下了九個太陽,天上人間免卻災難清明安寧。 月亮已經(jīng)淪沒而迷惑不清,沒有什么可看的不如遠遠走開吧。 心懷憂慮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慘悲傷讓我肝腸寸斷。作品賞析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時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 飛在青云端。 仙人垂兩足, 桂樹何團團。 白兔搗藥成, 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 大明夜已殘。 羿昔落九烏, 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 去去不足觀。 憂來其如何? 凄愴摧心肝
日 山亭夏日 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逢雪宿芙蓉山 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憶江南 白居易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望廬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天凈沙 春 無名 春山暖日和風,闌桿樓閣簾櫳。 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盧綸:《塞下曲》)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6.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里館》) 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9.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 10.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 愛國 從 軍 行 (選一) ★ 唐·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出 塞 (選一) ★ 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少 年 行 (選一) 唐·王 維 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zhàn)漁陽。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武威送劉判官赴磧西行軍 唐·岑 參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馬去疾如鳥,都護行營太白西,角聲一動胡天曉。 和張仆射塞下曲 ★ 唐·盧 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少 年 行 (選一) 唐·令狐楚 弓背霞明劍照霜,秋風走馬出成陽,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xiāng)。 夏 日 絕 句 ★ 宋·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牡 丹 宋·陳與義 一自胡塵入漢關,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龍鐘客,獨立東風看牡丹。 示 兒 ★ 宋·陸 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州 橋 宋·范成大 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 初入淮河 (選一) 宋·楊萬里 船離洪澤岸頭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干方是遠,中流以北即天涯。 題 臨 安 邸 宋·林 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南 安 軍 ★ 宋·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風雨濕征衣。出嶺誰同出?歸鄉(xiāng)如此歸!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時非。饑死真吾志,夢中行采薇。 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搜話子侄 元·虞 集 江山信美非吾土,飄泊棲遲近百年。山舍墓田同水曲,不堪夢覺聽啼鵑。 題鄭所南蘭 元·倪 瓚 秋風蘭蕙化為茅!南國凄涼氣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淚泉和墨寫《離騷》。 望 闕 臺 明·戚繼光 十年驅(qū)馳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鑾。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 馬 上 作 ★ 明·戚繼光 南北驅(qū)馳報主情,江花邊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 榆 河 曉 發(fā) 明·謝 榛 朝暉開眾山,遙見居庸關。云出三邊外,風生萬馬間。征塵何日靜,古戍幾人閑。忽憶棄繻者,空慚旅鬢斑。 渡 易 水 明·陳子龍 并刀昨夜匣中鳴,燕趙悲歌最不平。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憐無處送荊卿。 海 上 (選一) 清·顧炎武 日入空山海氣侵,秋光千里自登臨。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蒼生痛哭深。水涌神山來白鳥,云浮仙闕見黃金。此中何處無人世,只恐難酬壯士心。 出師討滿夷自瓜州至金陵 清·鄭成功 縞素臨江誓滅胡,雄師一萬氣吞吳。試看天塹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秣 陵 清·屈大均 牛首開天闕,龍崗抱帝宮。六朝春草里,萬井落花中。訪舊烏衣少,聽歌玉樹空。如何亡國恨,盡在大江東。 漫 感 清·龔自珍 絕域從軍計惘然,東南幽恨滿詞箋。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 己 亥 雜 詩 (選一) ★ 清·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時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 飛在青云端。 仙人垂兩足, 桂樹俯供碘佳鄢簧碉偽冬鐮何團團。 白兔搗藥成, 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 大明夜已殘。 羿昔落九烏, 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 去去不足觀。 憂來其如何? 凄愴摧心肝 [簡析] 《古朗月行》是樂府古題,這里只節(jié)選了詩的前四句。詩人用浪漫主義手法,借助豐富的想象和神話傳說,表現(xiàn)出兒童時期對月亮的幼稚而美好的認識。詩人以“白玉盤”和“瑤臺鏡”作比,不僅描繪出月亮的形狀,更寫出了月光的皎潔可愛,在新穎中透出一股令人感嘆的稚氣。第二句的“呼”字和第三句的“疑”字,把兒童的天真生動地表現(xiàn)了出來。這四句詩,恰似一首完美的絕句,語言質(zhì)樸,比喻有趣,十分耐人回味。 李白 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天水市附近的秦安縣),隋朝末年其先租因罪住在中亞細亞。李白的家世和出生地至今還是個謎,學術界說法不一。一說李白就誕生在安西都護府所轄的碎葉城,五歲時隨父遷到綿州昌隆縣青蓮鄉(xiāng)。 李白性情豪放,喜愛縱橫家的作風,愛好任俠之事,輕視財貨。早年在蜀中度過。他的父親是個富商。李白二十五歲開始漫游全國,走過湖北,江西,河南,山東等地。 李白蔑視權貴,傳說他喝醉酒,曾在玄宗面前使高力士給他脫靴。高力士認為這是很大的恥辱,就摘取李白詩句激怒楊貴妃。玄宗每次讓李白做官,楊貴妃就加以阻止。李白知道玄宗的親信對他有意見,于是懇求還家。玄宗賜給他財物,放他離開。 李白是我國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譽為“詩仙”。他的詩豪邁瑰麗,詩里有突破現(xiàn)實的幻想,也有對當時民生疾苦的反映和對政治黑暗的抨擊。他的散文具有清新明朗,奔放流暢的特點。 著有《李太白全集》。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時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 飛在青云端。 仙人垂兩足, 桂樹何團團。 白兔搗藥成, 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 大明夜已殘。 羿昔落九烏, 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 去去不足觀。 憂來其如何? 凄愴摧心肝。 這是一首樂府詩?!袄试滦小?,是樂府古題,屬《雜曲歌辭》。鮑照有《朗月行》,寫佳人對月弦歌。李白采用這個題目,故稱《古朗月行》,但沒有因襲舊的內(nèi)容。 詩人運用浪漫主義的創(chuàng)作方法,通過豐富的想象,神話傳說的巧妙加工,以及強烈的抒情,構(gòu)成瑰麗神奇而含意深蘊的藝術形象。詩中先寫兒童時期對月亮稚氣的認識:“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以“白玉盤”、“瑤臺鏡”作比,生動地表現(xiàn)出月亮的形狀和月光的皎潔可愛,使人感到非常新穎有趣?!昂簟?、“疑”這兩個動詞,傳達出兒童的天真爛漫之態(tài)。這四句詩,看似信手寫來,卻是情采俱佳。然后,又寫月亮的升起:“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古代神話說,月中有仙人、桂樹、白兔。當月亮初生的時候,先看見仙人的兩只腳,而后逐漸看見仙人和桂樹的全形,看見一輪圓月,看見月中白兔在搗藥。詩人運用這一神話傳說,寫出了月亮初生時逐漸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然而好景不長,月亮漸漸地由圓而蝕:“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斌蛤埽追Q癩蛤??;大明,指月亮。傳說月蝕就是蟾蜍食月所造成,月亮被蟾蜍所嚙食而殘損,變得晦暗不明?!棒辔袈渚艦?,天人清且安”,表現(xiàn)出詩人的感慨和希望。古代善射的后羿,射落了九個太陽,只留下一個,使天、人都免除了災難。詩人為什么在這里引出這樣的英雄來呢?也許是為現(xiàn)實中缺少這樣的英雄而感慨吧!也許是希望有這樣的英雄來掃除天下吧!然而,現(xiàn)實畢竟是現(xiàn)實,詩人深感失望:“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月亮既然已經(jīng)淪沒而迷惑不清,還有什么可看的呢!不如趁早走開吧。這顯然是無可奈何的辦法,心中的憂憤不僅沒有解除,反而加深了:“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詩人不忍一走了之,內(nèi)心矛盾重重,憂心如焚。 這首詩,大概是李白針對當時朝政黑暗而發(fā)的。唐玄宗晚年沉湎聲色,寵幸楊貴妃,權奸、宦官、邊將擅權,把國家搞得烏煙瘴氣。詩中“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似是刺這一昏暗局面。沈德潛說,這是“暗指貴妃能惑主聽”。(《唐詩別裁》)。然而詩人的主旨卻不明說,而是通篇作隱語,化現(xiàn)實為幻景,以蟾蜍蝕月影射現(xiàn)實,說得十分深婉曲折。詩中一個又一個新穎奇妙的想象,展現(xiàn)出詩人起伏不平的感情,文辭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發(fā)人深思,體現(xiàn)出李白詩歌的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風格。參考資料:http://www.52yuwen.com/Article/Class67/Class66/200409/2113.html
6,形容 看的快狂風暴雨 風雨雷電猛烈的 四字詞語
風
【挨風緝縫】比喻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找門路。
【捱風緝縫】指多方鉆營,找門路。
【不蔽風雨】蔽:遮蓋。不能遮風擋雨。形容房屋破爛簡陋。
【不測風云】風云:比喻變幻動蕩的局勢。不可預測的變幻動蕩的局勢。
【撥草瞻風】比喻善于觀察事物。
【筆底春風】形容繪畫、詩文生動,如春風來到筆下。
【本地風光】形容眼前的景象或事物具有當?shù)氐奶厣?
【伴風搭雨】伴隨著風雨做事,形容為人辛苦。
【八方風雨】四面八方風雨聚會。比喻形勢驟然變幻,動蕩不安。
【避風港】一種無裝卸設備、在暴風雨時使船只得到掩護的港口。比喻一塊可以躲避危險的地方。
【別風淮雨】這是“列風淫雨”的誤寫,因“別”和“列”、“淮”與“淫”字殂相似。后稱書籍中因錯別字而以訛傳訛為“別風淮雨”。
【暴風疾雨】指來勢急遽而猛烈的風雨。
【捕風弄月】捕:捉拿,捉取。形容事物虛無飄渺,沒有根據(jù)。
【病風喪心】猶病狂喪心。
【抃風舞潤】抃:鼓掌;潤:雨水。如燕在風中飛翔,象商羊在雨中起舞。原指同類的事物相互感應。后比喻意氣相合。
【抃風儛潤】抃:鼓掌;儛:通“舞”,跳舞;潤:雨水。指歡舞在和風時雨中。指慶幸沾受恩惠
【捕風系影】風和影子是無法捉摸與束縛的。比喻虛幻無實或無根據(jù)地猜疑。
【變風改俗】指改變舊的風氣和習俗。
【變風易俗】指改變舊的風氣和習俗。
【北風之戀】比喻對故土的懷念之情。
【暴風驟雨】暴、驟:急速,突然。又猛又急的大風雨。比喻聲勢浩大,發(fā)展急速而猛烈。
【捕風捉影】風和影子都是抓不著的。比喻說話做事絲毫沒有事實根據(jù)。
【敗化傷風】指敗壞社會道德風氣。
【弊絕風清】弊:壞事;清:潔凈。貪污、舞弊的事情沒有了。形容壞事絕跡,社會風氣良好。
【飽經(jīng)風霜】飽:充分;經(jīng):經(jīng)歷;風霜:比喻艱難困苦。形容經(jīng)歷過長期的艱難困苦的生活和斗爭。
【飽經(jīng)風雨】指經(jīng)歷過許多艱難困苦。同“飽經(jīng)風霜”。
【不競南風】不競:指樂音微弱;南風:南方的音樂。原指楚軍戰(zhàn)不能勝。后比喻競賽的對手力量不強。
【八面駛風】形容善于見風使舵,各方面都兜得傳。
【八面威風】威風:令人敬畏的氣勢。各個方面都很威風。形容神氣足,聲勢盛。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形容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風俗習慣。
【百里風趠】趠:騰躍。百里的路,順風而行,就象騰躍一樣。形容遠程航行的迅速。
【別饒風致】別有一番風趣。
【敗俗傷風】指敗壞社會道德風氣。
【霸王風月】比喻用粗暴的態(tài)度對待幽雅的事情。
【筆下春風】形容繪畫、作文栩栩如生,如同春風來到筆底下。也比喻能使人受惠的文字。
【別有風趣】形容事物(多指文藝作品)具有特殊的情調(diào)或趣味。
【別有風味】風味:原指美好的口味,引伸為事物的特色。另有一種美好的口味。比喻事物所另外具有的特殊色彩或趣味。
【畢雨箕風】原指民性如星,星好風雨,比喻庶民喜好人主的恩澤。后為頌揚統(tǒng)治者普施仁政之詞。
【捕影撈風】撈:隨便拾取。比喻說話做事沒有確鑿可靠的根據(jù)。
【捕影拿風】風和影子是無法捉摸與束縛的。比喻虛幻無實或無根據(jù)地猜疑。
2)雨
【不蔽風雨】蔽:遮蓋。不能遮風擋雨。形容房屋破爛簡陋。
【伴風搭雨】伴隨著風雨做事,形容為人辛苦。
【八方風雨】四面八方風雨聚會。比喻形勢驟然變幻,動蕩不安。
【別風淮雨】這是“列風淫雨”的誤寫,因“別”和“列”、“淮”與“淫”字殂相似。后稱書籍中因錯別字而以訛傳訛為“別風淮雨”。
【暴風疾雨】指來勢急遽而猛烈的風雨。
【暴風驟雨】暴、驟:急速,突然。又猛又急的大風雨。比喻聲勢浩大,發(fā)展急速而猛烈。
【飽經(jīng)風雨】指經(jīng)歷過許多艱難困苦。同“飽經(jīng)風霜”。
【巴山夜雨】指客居異地又逢夜雨纏綿的孤寂情景。
【畢雨箕風】原指民性如星,星好風雨,比喻庶民喜好人主的恩澤。后為頌揚統(tǒng)治者普施仁政之詞。
【撥雨撩云】指挑逗、試探對方的情意。泛指調(diào)情。
【撥云撩雨】比喻男女間的挑逗。
【粗風暴雨】指風雨之來勢急驟狂猛。
【馳風騁雨】猶言乘風駕雨。
【春風風人,夏雨雨人】春風:春天的和風;風:吹人。和煦的春風吹拂著人們,夏天的雨水滋養(yǎng)人。比喻幫助了別人,人家也會給予回報。
【春風化雨】化:化生和養(yǎng)育。指適宜于草木生長的風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餐風沐雨】餐:吃;沐:洗。以風充饑,用雨水洗頭。形容旅行或野外生活的艱辛。
【沖風冒雨】指不避風雨之苦。
【晨風零雨】晨風:即鹯,一種猛禽。形容親友離散,天各一方。
【餐風宿雨】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
【春風夏雨】春風和煦,夏雨滋潤,足以養(yǎng)育萬物。常比喻及時給人以教益和幫助。
【春風雨露】像春天的風和雨滴露水那樣滋潤著萬物的生長。舊常用以比喻恩澤。
【綢繆未雨】綢繆:緊密纏縛。在沒有下雨前,就要修繕好門窗。比喻事先做好準備工作,防患未然。
【楚夢云雨】楚王夢,云雨情。后比喻男女親昵。
【礎泣而雨】柱子的基石泣濕了,就是要下雨的征候。比喻見到一點跡象,就能知道它的發(fā)展方向。
【礎潤而雨】柱子的基石潤濕了,就是要下雨的征候。比喻見到一點跡象,就能知道它的發(fā)展方向。
【楚天云雨】指巫山神女,或男女歡情。
【癡云呆雨】癡:入迷;呆:通“呆”,遲鈍。形容男女癡迷于情愛。
【稱雨道晴】比喻說話說不到一塊。
【癡云膩雨】癡:入迷。形容男女癡迷于情愛。
【春雨如油】春雨貴如油。形容春雨可貴。
【慘雨酸風】猶言凄風苦雨。指令人傷感的天氣。亦以喻不安定的局勢。
【楚雨巫云】楚地巫峽的云和雨。多比喻男女幽情。
【楚云湘雨】比喻男女幽情。
【對床風雨】指親友或兄弟久別重逢,在一起親切交談。同“對床夜雨”。
【對床夜雨】指親友或兄弟久別重逢,在一起親切交談。
【東風化雨】指適宜于草木生長的風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得風就是雨】比喻聽到一點點不確切的消息就信以為真。
【斷雨殘云】比喻男女的愛情被阻隔或斷絕。
【大雨滂沱】滂沱:雨大而多的樣子。形容寸下得很大。
【彈雨槍林】彈下如雨,槍立如林。形容戰(zhàn)斗劇烈。
3)雷
【布鼓雷門】布鼓:布蒙的鼓;雷門:古代浙江會稽的城門名。在雷門前擊布鼓。比喻在能手面前賣弄本領。
【不敢越雷池一步】越:跨過;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縣南。原指不要越過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圍和界限。
【暴跳如雷】暴:暴烈,急躁。急怒叫跳,象打雷一樣猛烈。形容又急又怒,大發(fā)脾氣的樣子。
【爆跳如雷】指盛怒的樣子。
【鼻息如雷】鼻息:鼾聲。打呼嚕的聲音就象打雷一樣響。形容熟睡時鼾聲大作。
【不越雷池一步】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縣南。不敢越過界限,形容拘謹。
【不越雷池】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圍和界限。同“不敢越雷池一步”。
【暴躁如雷】暴:暴烈,急躁。急怒叫跳,象打雷一樣猛烈。形容又急又怒,大發(fā)脾氣的樣子。
【蟬喘雷干】蟬:昆蟲名,知了;干:空。蟬喘息,雷聲凈。形容酷熱干旱。
【陳雷膠漆】比喻彼此友情極為深重。
【大發(fā)雷霆】霆:極響的雷,比喻震怒。比喻大發(fā)脾氣,大聲斥責。
【動如雷霆】行動像雷霆一樣迅猛。
【電閃雷鳴】閃電飛光,雷聲轟鳴。比喻快速有力。也比喻轟轟烈烈。
【風掣雷行】掣:閃過。風閃雷鳴。形容像刮風和響雷那樣迅速。
【風雷火炮】形容十分急躁。
【風雷之變】指上天示警的災異現(xiàn)象。
【風行雷厲】形容氣勢的迅疾猛烈。后多比喻執(zhí)行政事法令等的迅速嚴格。
【干打雷不下雨】干:空。比喻空作許諾,不肯實施,不肯給人以實惠。
【鬼工雷斧】形容藝術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達到的。同“鬼斧神工”。
【歡呼雷動】歡呼的聲音像雷一樣響著。形容熱烈歡樂的氣氛。
【耾耾雷聲,回穴錯迕】耾耾:隆隆的雷鳴聲;錯迕:倒轉(zhuǎn)。本用以形容風聲很大,如同隆隆作響的雷聲?,F(xiàn)用來形容前進的力量如滾滾洪流,不可阻擋。
【轟雷掣電】轟響的雷聲,急驟的閃電。比喻使人突然震驚的事物。
【轟雷貫耳】貫:貫穿。轟響的雷聲貫滿了耳朵。形容人的名聲很大。
【歡聲雷動】歡笑的聲音象雷一樣響著。形容熱烈歡乎的動人場面。
【鼾聲如雷】鼾聲:熟睡時發(fā)出的鼻息聲。形容睡得很深,鼾聲很大。
【歡聲如雷】歡笑的聲音象雷一樣響著。形容熱烈歡乎的場面。
【酣聲如雷】酣:通“鼾”,熟睡時的鼻息聲。形容熟睡時鼾聲很大。
【黃鐘毀棄,瓦缶雷鳴】黃鐘:大鐘;瓦缶:瓦鍋。黃鐘被砸爛拋置一邊,把泥制的鍋敲得很響。比喻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而無才德的人卻身居高位。
【黃鐘毀棄,瓦釜雷鳴】黃鐘被砸爛并被拋置一邊,而把泥制的鍋敲得很響。比喻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而無才德的平庸之輩卻居于高位。
【饑腸雷動】肚子餓得像打雷一樣響。形容非常饑餓。
【疾風迅雷】形容事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象暴風急雷那樣猛烈而迅速。
【疾雷不及塞耳】比喻事情或動作來得突然,使人來不及防備。同“疾雷不及掩耳”。
【捷雷不及掩耳】猶迅雷不及掩耳。比喻事起突然,不及防備。
【疾雷不及掩耳】突然響起雷聲,使人來不及掩耳。比喻事情或動作來得突然,使人來不及防備。
【疾雷不暇掩耳】比喻事情或動作來得突然,使人來不及防備。同“疾雷不及掩耳”。
【疾雷迅電】疾、迅:快速,迅急。突然暴發(fā)的雷聲和出現(xiàn)的閃電。形容來勢迅猛,來不及防備。
【疾如雷電】快提就像雷鳴閃電。形容形勢發(fā)展很迅速。
【聚蚊成雷】許多蚊子聚到一起,聲音會象雷聲那樣大。比喻說壞話的人多了,會使人受到很大的損害。
【雷奔云譎】如雷奔行,如云翻卷。
【雷嗔電怒】暴怒的樣子。
4)電
【飆發(fā)電舉】形容聲勢迅猛。
【飆舉電至】飆:疾風、暴風。風起云涌閃電到。形容聲勢猛烈。
【尺波電謝】波,水波。指人世短促,如波逝電閃。
【超塵逐電】超:躍登;逐:追逐。騰空而行,追逐電光。形容奔馳的速度很快。
【潮鳴電摯】極言氣勢大、速度快。
【潮鳴電掣】極言氣勢大、速度炔。
【電掣風馳】形容像閃電刮風一樣迅速。
【電掣星馳】如閃電和流星似的掠過。比喻迅疾。
【電光石火】閃電的光,燧石的火。原為佛家語,比喻事物瞬息即逝?,F(xiàn)多形容事物象閃電和石火一樣一瞬間就消逝。
【電光朝露】一閃而過的電光,日出以前的露水。比喻存在不久的事物。
【電火行空】閃電的火光在天空中劃過。形容速度極快。
【電卷風馳】卷:收起;馳:急行。形容像刮風和閃電那樣迅速。
【電卷星飛】卷:收起。形容像流星和閃電那樣迅速。
【電流星散】比喻迅速消散。
【電閃雷鳴】閃電飛光,雷聲轟鳴。比喻快速有力。也比喻轟轟烈烈。
【電照風行】如電光之照耀,如風之流動。比喻影響甚大。
【風颮電擊】颮:強風突然發(fā)作。風雨雷電交加。比喻風氣或某種現(xiàn)象極盛。
【風馳電騁】形容像刮風和閃電那樣迅速。同“風馳電掣”。
【風馳電掣】馳:奔跑;掣:閃過。形容非常迅速,象風吹電閃一樣。
【風馳電赴】形容迅速趕赴。
【風馳電擊】形容迅速出擊。
【風馳電卷】形容像刮風和閃電那樣迅速。同“風馳電掣”。
【風馳電逝】形容像刮風和閃電那樣迅速。同“風馳電掣”。
【風回電激】形容像風那樣回旋,像閃電那樣迅速。
【風激電飛】形容勢猛。
【風激電駭】形容勢猛。同“風激電飛”。
【風驅(qū)電擊】形容迅速出擊。同“風馳電擊”。
【風驅(qū)電掃】形容像刮風、閃電那樣迅速馳赴和掃除。
【風行電掣】掣:閃過。像風一樣飛馳而過,像閃電一樣一閃即逝。形容非常迅速。
【風旋電掣】掣:閃過;旋:奔跑。你風一樣飛馳而過,像閃電一樣一角即逝。形容非常迅速。
【風行電擊】形容氣勢迅猛。
【風行電掃】形容氣勢迅猛。同“風行電擊”。
【風行電照】形容迅速威猛。
【飛云掣電】掣:閃過。像流云飛和閃電一樣。形容非常迅速。
【鬼出電入】比喻變化巧妙迅速,不易捉摸。
【光陰如電】光陰:時間。時間如閃電,迅速流逝。形容時間過得極快。
【函電交馳】函:信件;電:電報;交:交錯。信件和電報來來往往,數(shù)量特別多。
【轟雷掣電】轟響的雷聲,急驟的閃電。比喻使人突然震驚的事物。
【回霜收電】比喻改變原來冷漠嚴厲的態(tài)度。
【駒窗電逝】比喻光陰消逝得很快。
7,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中的杏花村現(xiàn)在在何處
可能的地方一、在山東省水泊梁山黑風、南崖下的「杏花村」。據(jù)傳孔子問禮於老子的「問祖堂石窟」便在村上。還有「水滸傳」中黑旋風李逵,常來此飲酒,素有「杏花飛霞」之稱。二、在山西省汾陽縣城北三十里處的「杏花村」。村子小,人口少,除了耕作之外,都是釀酒(汾酒)的好手。唐代即馳名遠近,也靠名將郭子儀(出生地)的受人景仰,又說因杜牧的詩,而吸引多數(shù)人的注意。三、在湖北省麻城縣古鎮(zhèn)岐亭附近的「杏花村」。當?shù)鼐频攴浅S忻?。流傳有民謠:「三里桃花店,四里杏花村,村中有美酒,店里有美人?!苟拍帘毁H為黃州刺史時,常到此買酒澆愁。四、在江蘇省徐州豐縣東二十里的「杏花村」。蘇東坡任徐州知府時,曾到此勸農(nóng),有詩句「我是朱陳舊使君,勸耕曾入杏花村。」(朱陳村在徐州豐縣),進一步傳說杜牧住在揚州很久,到過朱陳村。五、在南京城西南陽鳳凰臺一帶的金陵「杏花村」。地臨郊外,層巒疊翠,河水匝繞,下為秦淮。由於風景旖旎,文人雅士喜歡痛飲盤桓?!督鹆隁v代名勝志》載有「杜牧沽酒處」,并附清人陳退庵詩云:「江南春雨夢無痕,沽酒旗亭白下門,一自樊川題句后,至今人說杏花村?!沽?、在安徽省貴池縣城西郊的一座「杏花村」。為隋唐時產(chǎn)酒盛地,以「杏花大麴」(麴=麥曲)譽滿江南?!督贤ㄖ尽酚洺刂荨感踊ù逶诟闵介T外里許,因唐杜牧詩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得名?!骨迦酥芙摹粗踊ㄍけ洝狄舱f:「自杜牧之清明詩后,村以杏花名?!股轿鞣陉?,常有人提及這六處杏花村,雖然都可以和杜牧詩牽扯點關系,但如杜牧筆下的杏花村只有一個,而非泛指栽有一些杏花的村落的話,當以山西省的汾陽縣、安徽省的貴池縣,比較有完整的史料佐證,又有遺跡可尋。先談汾陽的杏花村,原名「茂林堡」,西依呂梁山脈,東臨汾水,風光蠻好的。唐代才在堡側(cè)的子夏山麓,植杏成林,廣約幾百畝,春暖花開,色香彌漫,所以更名杏花村。不過后來杏花消失了,因為幾度被子夏山(相傳孔子之弟子子夏,嘗授徒於此)下來的洪水,不斷沖擊,累次為災,杏樹大多淹死了。當?shù)氐尼劸剖聵I(yè),由來已久。遠在南北朝(西元五五○年)時候,就有了釀酒的酒燒鍋,到了唐朝,尤其興旺,已有六、七十家燒鍋酒坊。地居交通要道,是一個著名的酒店鬧市,有所謂「甕頭青更色香兼,處處街道揭翠簾」,也正如〈古碑記〉曰:「佳釀之譽,宇內(nèi)甚馳,凡王公士庶,逢月夜花晨,莫不以爭先一酌為快?!褂慰驮萍?,不在話下,聽說李白、杜甫也都慕名而至,成為???。飲譽的佳釀(即汾酒),清澈透明,色澤鮮美,氣香味甜,入口綿軟。余香長留舌底,令人心曠神怡??墒切踊ù宓木茷樯觞N會這樣好呢?當然是有得天獨厚的好水,常人說「名酒產(chǎn)地,必有佳泉」。村中不少古井,勺上來的水沒有一點雜質(zhì),而且甘甜。另外,釀造的老師傅說有六大要訣:「人必得其精,糧必得其實,麴必得其時,器必得其潔,缸必得其濕,火必得其緩?!狗诰浦褪怯纱硕鴣恚鲱惏屋?,絕非偶然。民間一樣有歌謠:「汾縣府,汾陽縣,離城三十杏花村。杏花村里出美酒,杏花村里出美人?!躬q有傳奇的故事,說很久很久以前,一位九十多歲的酒坊掌柜的,樂善好施。一年冬天,大雪紛飛,天候奇冷,來了兩位衣衫襤褸的老人,投店要喝酒。喝得酒意闌珊,不付酒錢,便揚長而去。許多座客為店主抱不平,店主毫無愕然,委婉的回答:「富人飲酒為行樂,窮人飲酒為御寒,何必去為難他呢?」豈知第二天兩人又來了,仍然衣不蔽體,渾身發(fā)抖,趕緊給他們兩大碗酒,喝了后,踉踉蹌蹌便走。第三天也是如此,但卻頹然醉倒了,迷迷糊糊。不得不留住腳步,扶上熱炕,照顧他們?nèi)胨?。翌晨,想要離開,掌柜的順意扶持走出店門,門外有一口水井,貼近時,不料老人都哇的一聲,把腹中的宿酒,全嘔吐入井。幾天過后,神奇的事出現(xiàn)了,打出來的井水,已經(jīng)變成了酒,而且芳香凜冽。主人恍然大悟,知道這兩位是神仙(有道是八仙中的張果老和呂洞賓),遂將這口井,取名為「神井」。井水洶洶,汲之不竭,生意也就越做越旺盛了??上?,老掌柜去世,繼承父業(yè)的兒子是為富不仁、貪婪無饜的小人。數(shù)年后,老人又來到,不再被盛情招待,問生意如何,反而口出怨言,說是「井水變美酒,卻沒有留下酒糟來餵豬。」老人聽了,一言不發(fā),即在井傍念咒,用袖一拂,井中的酒,頓時變成原來的水了,并且留下一首詩:「天高不算高,人心高一梢;井水當酒賣,還嫌豬無糟!」這是一個通俗風趣的神話,姑妄聽之,卻含有勸世(要行善積德,勿貪心不足)的意義和價值。安徽的池州,比較可靠如此述說汾酒出類拔萃,以及產(chǎn)地的風情風物,那麼杜牧詩中的「杏花村」,就在山西汾陽了嗎?不是,因為有人提出———根據(jù)史料記載,杜牧未曾到過汾州(今山西汾陽)。所飲的酒,更未指明為汾酒。山西汾陽屬於華北,而詩中「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算是江南多雨的現(xiàn)象,不是黃河以北地區(qū)的氣候。這是最重要的一點。自春季開始,北半球白晝漸長,南方暖氣團逐漸北移,在陽歷四月清明前后,正好移至大陸的江南地帶,與北方冷氣團交會,造成這一時段的蒙蒙春雨。但在北方,清明時節(jié)仍為乾冷的天氣,不會有「雨紛紛」的情形。因此,安徽人并「不甘示弱」。認為杜牧的清明詩,系在「池州」所作?!改镣b指杏花村」,指的就是此地。自古有酒肆,產(chǎn)名酒,盛名不衰。且看文獻記載———《安徽風物志》:「杏花村在池州(貴池縣)城西,有杏林百畝,春來杏花競放,艷如錦云?!逯杏悬S公酒爐,自釀美酒,以饗客商,因此酒甘醇而遠近馳名?!埂冻刂莞尽罚骸感踊ù?,在池州城西里許,杜牧『借問』句即指此?!官F池位於長江南岸,縣城西郊秀山門外的地方,是杏花村的故址,北瀕大江,南連九華,是個山奇水秀,風景迷人的勝境。至於杜牧曾到此一游嗎?很可能的說法,到過。據(jù)《江南通志》記唐武宗會昌四年,牛李黨爭正烈,杜牧也身受其害,從黃州調(diào)任池州刺史,仕途不盡如意。以他的個性,公余之暇,到城外的野店喝上幾杯,借酒澆愁,是必然的事情。他那一首詩,寫時正當清明前后,春光明媚,桃李爭妍。踏青、掃墓者絡繹於途。在牧童的指引下,若是遙見杏林叢中飄點著酒簾,一陣酒香也隨著斜風細雨傳來,逸興遄飛,信口而吟詩。如同他在池州亦寫過秋,因為有黃公佳釀的杏花村,僅一箭之地即是一座美麗的齊山,九日重陽登高之際,便有詩云:「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顾坪醵拍烈鞔夯?qū)懬?,都離不開酒事。杜牧寫下傳世的詩篇,不但替杏花村揚了名,貴池也跟著出鋒頭。該城現(xiàn)在尚保存唐代「古井酒墟」的遺址,明天啟年間、清康熙雍正時期,相繼於此地筑亭榭、建碑坊、葺祠堂。明代著名詩人沈昌洛經(jīng)池州時便有詩云:「杏花枝上著東風,十里煙村一色紅,欲問當年沽酒處,竹籬西去小橋東?!钩刂萏仡櫾R也說:「牧童遙指處,杜老舊題詩?!埂勺C明此處為杜牧詩中「杏花村」及「酒家」之所在。反正「杜牧之沽酒處」———杏花村,便與清明詩結(jié)緣,產(chǎn)生魅力,令人感到興趣,聞其名而向往者,當然多了。唯年代既遠,剪伐時侵,世俗不文,栽培絕少,導致「廉纖暮雨,止?jié)櫶一?;搖曳東風,徒翻柳葉。寥寥村野,無枝留燕之飛;寂寂江城,何樹聽鶯之語?!挂虼?,清代貴池縣的同知周疆是一位「惜花」雅人,發(fā)動村民遍種杏花萬株,不幾年后,杏花村又成為「長堤十里,燦若紅霞;平野三春,紛如絳雪」之勝景。千古遺跡,遂維系於不墜,供人憑吊。參考資料:http://www.literature.idv.tw/news/n-110.htm
詩只寫到「遙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費一句話。讀者也會有所想像,固然他狀至喜悅,但怎樣的加把勁兒趲上前去,興奮的找到了酒店?「遙」,字面上的意義是遠,到底遠在「云深不知處」,或遠在「柳暗花明又一村」……這是文學藝術的「有余不盡」,為讀者開拓了遠比詩篇字句所展現(xiàn)更廣闊的想像空間?!们也徽?。 這里,比較令人好奇的是:杏花村究竟在那兒? 因為以往的探討,有的說是詩人的虛構(gòu),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只需要說明指往那個杏花深處的村莊就夠了。有的卻認為是「實有其地」,那麼,你(你)可曾想過它是一個甚麼樣的地方? 「問題」也不是輕易說得清楚的。從來詩家同樣各執(zhí)己見,眾說不一。畢竟,大陸有好多個「杏花村」,堅持自己是正牌(即杜牧詩中所指)的,計有下列六處——— 一、在山東省水泊梁山黑風、南崖下的「杏花村」。據(jù)傳孔子問禮於老子的「問祖堂石窟」便在村上。還有「水滸傳」中黑旋風李逵,常來此飲酒,素有「杏花飛霞」之稱。 二、在山西省汾陽縣城北三十里處的「杏花村」。村子小,人口少,除了耕作之外,都是釀酒(汾酒)的好手。唐代即馳名遠近,也靠名將郭子儀(出生地)的受人景仰,又說因杜牧的詩,而吸引多數(shù)人的注意。 三、在湖北省麻城縣古鎮(zhèn)岐亭附近的「杏花村」。當?shù)鼐频攴浅S忻?。流傳有民謠:「三里桃花店,四里杏花村,村中有美酒,店里有美人?!苟拍帘毁H為黃州刺史時,常到此買酒澆愁。 四、在江蘇省徐州豐縣東二十里的「杏花村」。蘇東坡任徐州知府時,曾到此勸農(nóng),有詩句「我是朱陳舊使君,勸耕曾入杏花村?!梗ㄖ礻惔逶谛熘葚S縣),進一步傳說杜牧住在揚州很久,到過朱陳村。 五、在南京城西南陽鳳凰臺一帶的金陵「杏花村」。地臨郊外,層巒疊翠,河水匝繞,下為秦淮。由於風景旖旎,文人雅士喜歡痛飲盤桓?!督鹆隁v代名勝志》載有「杜牧沽酒處」,并附清人陳退庵詩云:「江南春雨夢無痕,沽酒旗亭白下門,一自樊川題句后,至今人說杏花村?!?六、在安徽省貴池縣城西郊的一座「杏花村」。為隋唐時產(chǎn)酒盛地,以「杏花大麴」(麴=麥曲)譽滿江南?!督贤ㄖ尽酚洺刂荨感踊ù逶诟闵介T外里許,因唐杜牧詩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得名。」清人周疆的〈筑杏花亭碑記〉也說:「自杜牧之清明詩后,村以杏花名。」 山西汾陽,常有人提及 這六處杏花村,雖然都可以和杜牧詩牽扯點關系,但如杜牧筆下的杏花村只有一個,而非泛指栽有一些杏花的村落的話,當以山西省的汾陽縣、安徽省的貴池縣,比較有完整的史料佐證,又有遺跡可尋。 先談汾陽的杏花村,原名「茂林堡」,西依呂梁山脈,東臨汾水,風光蠻好的。唐代才在堡側(cè)的子夏山麓,植杏成林,廣約幾百畝,春暖花開,色香彌漫,所以更名杏花村。不過后來杏花消失了,因為幾度被子夏山(相傳孔子之弟子子夏,嘗授徒於此)下來的洪水,不斷沖擊,累次為災,杏樹大多淹死了。 當?shù)氐尼劸剖聵I(yè),由來已久。遠在南北朝(西元五五○年)時候,就有了釀酒的酒燒鍋,到了唐朝,尤其興旺,已有六、七十家燒鍋酒坊。地居交通要道,是一個著名的酒店鬧市,有所謂「甕頭青更色香兼,處處街道揭翠簾」,也正如〈古碑記〉曰:「佳釀之譽,宇內(nèi)甚馳,凡王公士庶,逢月夜花晨,莫不以爭先一酌為快。」游客云集,不在話下,聽說李白、杜甫也都慕名而至,成為???。 飲譽的佳釀(即汾酒),清澈透明,色澤鮮美,氣香味甜,入口綿軟。余香長留舌底,令人心曠神怡??墒切踊ù宓木茷樯觞N會這樣好呢?當然是有得天獨厚的好水,常人說「名酒產(chǎn)地,必有佳泉」。村中不少古井,勺上來的水沒有一點雜質(zhì),而且甘甜。另外,釀造的老師傅說有六大要訣:「人必得其精,糧必得其實,麴必得其時,器必得其潔,缸必得其濕,火必得其緩?!?汾酒之名就是由此而來,出類拔萃,絕非偶然。民間一樣有歌謠:「汾縣府,汾陽縣,離城三十杏花村。杏花村里出美酒,杏花村里出美人?!躬q有傳奇的故事,說很久很久以前,一位九十多歲的酒坊掌柜的,樂善好施。一年冬天,大雪紛飛,天候奇冷,來了兩位衣衫襤褸的老人,投店要喝酒。喝得酒意闌珊,不付酒錢,便揚長而去。許多座客為店主抱不平,店主毫無愕然,委婉的回答:「富人飲酒為行樂,窮人飲酒為御寒,何必去為難他呢?」豈知第二天兩人又來了,仍然衣不蔽體,渾身發(fā)抖,趕緊給他們兩大碗酒,喝了后,踉踉蹌蹌便走。第三天也是如此,但卻頹然醉倒了,迷迷糊糊。不得不留住腳步,扶上熱炕,照顧他們?nèi)胨?翌晨,想要離開,掌柜的順意扶持走出店門,門外有一口水井,貼近時,不料老人都哇的一聲,把腹中的宿酒,全嘔吐入井。幾天過后,神奇的事出現(xiàn)了,打出來的井水,已經(jīng)變成了酒,而且芳香凜冽。主人恍然大悟,知道這兩位是神仙(有道是八仙中的張果老和呂洞賓),遂將這口井,取名為「神井」。井水洶洶,汲之不竭,生意也就越做越旺盛了??上?,老掌柜去世,繼承父業(yè)的兒子是為富不仁、貪婪無饜的小人。數(shù)年后,老人又來到,不再被盛情招待,問生意如何,反而口出怨言,說是「井水變美酒,卻沒有留下酒糟來餵豬?!估先寺犃?,一言不發(fā),即在井傍念咒,用袖一拂,井中的酒,頓時變成原來的水了,并且留下一首詩:「天高不算高,人心高一梢;井水當酒賣,還嫌豬無糟!」這是一個通俗風趣的神話,姑妄聽之,卻含有勸世(要行善積德,勿貪心不足)的意義和價值。 安徽的池州,比較可靠 如此述說汾酒出類拔萃,以及產(chǎn)地的風情風物,那麼杜牧詩中的「杏花村」,就在山西汾陽了嗎?不是,因為有人提出——— 根據(jù)史料記載,杜牧未曾到過汾州(今山西汾陽)。所飲的酒,更未指明為汾酒。 山西汾陽屬於華北,而詩中「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算是江南多雨的現(xiàn)象,不是黃河以北地區(qū)的氣候。這是最重要的一點。自春季開始,北半球白晝漸長,南方暖氣團逐漸北移,在陽歷四月清明前后,正好移至大陸的江南地帶,與北方冷氣團交會,造成這一時段的蒙蒙春雨。但在北方,清明時節(jié)仍為乾冷的天氣,不會有「雨紛紛」的情形。 因此,安徽人并「不甘示弱」。認為杜牧的清明詩,系在「池州」所作。「牧童遙指杏花村」,指的就是此地。自古有酒肆,產(chǎn)名酒,盛名不衰。且看文獻記載——— 《安徽風物志》:「杏花村在池州(貴池縣)城西,有杏林百畝,春來杏花競放,艷如錦云。……村中有黃公酒爐,自釀美酒,以饗客商,因此酒甘醇而遠近馳名?!?《池州府志》:「杏花村,在池州城西里許,杜牧『借問』句即指此?!官F池位於長江南岸,縣城西郊秀山門外的地方,是杏花村的故址,北瀕大江,南連九華,是個山奇水秀,風景迷人的勝境。 至於杜牧曾到此一游嗎?很可能的說法,到過。據(jù)《江南通志》記唐武宗會昌四年,牛李黨爭正烈,杜牧也身受其害,從黃州調(diào)任池州刺史,仕途不盡如意。以他的個性,公余之暇,到城外的野店喝上幾杯,借酒澆愁,是必然的事情。 他那一首詩,寫時正當清明前后,春光明媚,桃李爭妍。踏青、掃墓者絡繹於途。在牧童的指引下,若是遙見杏林叢中飄點著酒簾,一陣酒香也隨著斜風細雨傳來,逸興遄飛,信口而吟詩。如同他在池州亦寫過秋,因為有黃公佳釀的杏花村,僅一箭之地即是一座美麗的齊山,九日重陽登高之際,便有詩云:「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顾坪醵拍烈鞔夯?qū)懬?,都離不開酒事。 杜牧寫下傳世的詩篇,不但替杏花村揚了名,貴池也跟著出鋒頭。該城現(xiàn)在尚保存唐代「古井酒墟」的遺址,明天啟年間、清康熙雍正時期,相繼於此地筑亭榭、建碑坊、葺祠堂。明代著名詩人沈昌洛經(jīng)池州時便有詩云:「杏花枝上著東風,十里煙村一色紅,欲問當年沽酒處,竹籬西去小橋東。」池州太守顧元鏡也說:「牧童遙指處,杜老舊題詩?!埂勺C明此處為杜牧詩中「杏花村」及「酒家」之所在。 反正「杜牧之沽酒處」———杏花村,便與清明詩結(jié)緣,產(chǎn)生魅力,令人感到興趣,聞其名而向往者,當然多了。唯年代既遠,剪伐時侵,世俗不文,栽培絕少,導致「廉纖暮雨,止?jié)櫶一?;搖曳東風,徒翻柳葉。寥寥村野,無枝留燕之飛;寂寂江城,何樹聽鶯之語?!挂虼?,清代貴池縣的同知周疆是一位「惜花」雅人,發(fā)動村民遍種杏花萬株,不幾年后,杏花村又成為「長堤十里,燦若紅霞;平野三春,紛如絳雪」之勝景。千古遺跡,遂維系於不墜,供人憑吊。參考資料:http://www.literature.idv.tw/news/n-110.htm
詩只寫到「遙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費一句話。讀者也會有所想像,固然他狀至喜悅,但怎樣的加把勁兒趲上前去,興奮的找到了酒店?「遙」,字面上的意義是遠,到底遠在「云深不知處」,或遠在「柳暗花明又一村」……這是文學藝術的「有余不盡」,為讀者開拓了遠比詩篇字句所展現(xiàn)更廣闊的想像空間。……姑且不談。 這里,比較令人好奇的是:杏花村究竟在那兒? 因為以往的探討,有的說是詩人的虛構(gòu),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只需要說明指往那個杏花深處的村莊就夠了。有的卻認為是「實有其地」,那麼,你(你)可曾想過它是一個甚麼樣的地方? 「問題」也不是輕易說得清楚的。從來詩家同樣各執(zhí)己見,眾說不一。畢竟,大陸有好多個「杏花村」,堅持自己是正牌(即杜牧詩中所指)的,計有下列六處——— 一、在山東省水泊梁山黑風、南崖下的「杏花村」。據(jù)傳孔子問禮於老子的「問祖堂石窟」便在村上。還有「水滸傳」中黑旋風李逵,常來此飲酒,素有「杏花飛霞」之稱。 二、在山西省汾陽縣城北三十里處的「杏花村」。村子小,人口少,除了耕作之外,都是釀酒(汾酒)的好手。唐代即馳名遠近,也靠名將郭子儀(出生地)的受人景仰,又說因杜牧的詩,而吸引多數(shù)人的注意。 三、在湖北省麻城縣古鎮(zhèn)岐亭附近的「杏花村」。當?shù)鼐频攴浅S忻?。流傳有民謠:「三里桃花店,四里杏花村,村中有美酒,店里有美人。」杜牧被貶為黃州刺史時,常到此買酒澆愁。 四、在江蘇省徐州豐縣東二十里的「杏花村」。蘇東坡任徐州知府時,曾到此勸農(nóng),有詩句「我是朱陳舊使君,勸耕曾入杏花村。」(朱陳村在徐州豐縣),進一步傳說杜牧住在揚州很久,到過朱陳村。 五、在南京城西南陽鳳凰臺一帶的金陵「杏花村」。地臨郊外,層巒疊翠,河水匝繞,下為秦淮。由於風景旖旎,文人雅士喜歡痛飲盤桓?!督鹆隁v代名勝志》載有「杜牧沽酒處」,并附清人陳退庵詩云:「江南春雨夢無痕,沽酒旗亭白下門,一自樊川題句后,至今人說杏花村?!?六、在安徽省貴池縣城西郊的一座「杏花村」。為隋唐時產(chǎn)酒盛地,以「杏花大麴」(麴=麥曲)譽滿江南?!督贤ㄖ尽酚洺刂荨感踊ù逶诟闵介T外里許,因唐杜牧詩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得名?!骨迦酥芙摹粗踊ㄍけ洝狄舱f:「自杜牧之清明詩后,村以杏花名?!?山西汾陽,常有人提及 這六處杏花村,雖然都可以和杜牧詩牽扯點關系,但如杜牧筆下的杏花村只有一個,而非泛指栽有一些杏花的村落的話,當以山西省的汾陽縣、安徽省的貴池縣,比較有完整的史料佐證,又有遺跡可尋。 先談汾陽的杏花村,原名「茂林堡」,西依呂梁山脈,東臨汾水,風光蠻好的。唐代才在堡側(cè)的子夏山麓,植杏成林,廣約幾百畝,春暖花開,色香彌漫,所以更名杏花村。不過后來杏花消失了,因為幾度被子夏山(相傳孔子之弟子子夏,嘗授徒於此)下來的洪水,不斷沖擊,累次為災,杏樹大多淹死了。 當?shù)氐尼劸剖聵I(yè),由來已久。遠在南北朝(西元五五○年)時候,就有了釀酒的酒燒鍋,到了唐朝,尤其興旺,已有六、七十家燒鍋酒坊。地居交通要道,是一個著名的酒店鬧市,有所謂「甕頭青更色香兼,處處街道揭翠簾」,也正如〈古碑記〉曰:「佳釀之譽,宇內(nèi)甚馳,凡王公士庶,逢月夜花晨,莫不以爭先一酌為快。」游客云集,不在話下,聽說李白、杜甫也都慕名而至,成為???。 飲譽的佳釀(即汾酒),清澈透明,色澤鮮美,氣香味甜,入口綿軟。余香長留舌底,令人心曠神怡??墒切踊ù宓木茷樯觞N會這樣好呢?當然是有得天獨厚的好水,常人說「名酒產(chǎn)地,必有佳泉」。村中不少古井,勺上來的水沒有一點雜質(zhì),而且甘甜。另外,釀造的老師傅說有六大要訣:「人必得其精,糧必得其實,麴必得其時,器必得其潔,缸必得其濕,火必得其緩?!?汾酒之名就是由此而來,出類拔萃,絕非偶然。民間一樣有歌謠:「汾縣府,汾陽縣,離城三十杏花村。杏花村里出美酒,杏花村里出美人?!躬q有傳奇的故事,說很久很久以前,一位九十多歲的酒坊掌柜的,樂善好施。一年冬天,大雪紛飛,天候奇冷,來了兩位衣衫襤褸的老人,投店要喝酒。喝得酒意闌珊,不付酒錢,便揚長而去。許多座客為店主抱不平,店主毫無愕然,委婉的回答:「富人飲酒為行樂,窮人飲酒為御寒,何必去為難他呢?」豈知第二天兩人又來了,仍然衣不蔽體,渾身發(fā)抖,趕緊給他們兩大碗酒,喝了后,踉踉蹌蹌便走。第三天也是如此,但卻頹然醉倒了,迷迷糊糊。不得不留住腳步,扶上熱炕,照顧他們?nèi)胨?翌晨,想要離開,掌柜的順意扶持走出店門,門外有一口水井,貼近時,不料老人都哇的一聲,把腹中的宿酒,全嘔吐入井。幾天過后,神奇的事出現(xiàn)了,打出來的井水,已經(jīng)變成了酒,而且芳香凜冽。主人恍然大悟,知道這兩位是神仙(有道是八仙中的張果老和呂洞賓),遂將這口井,取名為「神井」。井水洶洶,汲之不竭,生意也就越做越旺盛了??上?,老掌柜去世,繼承父業(yè)的兒子是為富不仁、貪婪無饜的小人。數(shù)年后,老人又來到,不再被盛情招待,問生意如何,反而口出怨言,說是「井水變美酒,卻沒有留下酒糟來餵豬。」老人聽了,一言不發(fā),即在井傍念咒,用袖一拂,井中的酒,頓時變成原來的水了,并且留下一首詩:「天高不算高,人心高一梢;井水當酒賣,還嫌豬無糟!」這是一個通俗風趣的神話,姑妄聽之,卻含有勸世(要行善積德,勿貪心不足)的意義和價值。 安徽的池州,比較可靠 如此述說汾酒出類拔萃,以及產(chǎn)地的風情風物,那麼杜牧詩中的「杏花村」,就在山西汾陽了嗎?不是,因為有人提出——— 根據(jù)史料記載,杜牧未曾到過汾州(今山西汾陽)。所飲的酒,更未指明為汾酒。 山西汾陽屬於華北,而詩中「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算是江南多雨的現(xiàn)象,不是黃河以北地區(qū)的氣候。這是最重要的一點。自春季開始,北半球白晝漸長,南方暖氣團逐漸北移,在陽歷四月清明前后,正好移至大陸的江南地帶,與北方冷氣團交會,造成這一時段的蒙蒙春雨。但在北方,清明時節(jié)仍為乾冷的天氣,不會有「雨紛紛」的情形。 因此,安徽人并「不甘示弱」。認為杜牧的清明詩,系在「池州」所作?!改镣b指杏花村」,指的就是此地。自古有酒肆,產(chǎn)名酒,盛名不衰。且看文獻記載——— 《安徽風物志》:「杏花村在池州(貴池縣)城西,有杏林百畝,春來杏花競放,艷如錦云?!逯杏悬S公酒爐,自釀美酒,以饗客商,因此酒甘醇而遠近馳名。」 《池州府志》:「杏花村,在池州城西里許,杜牧『借問』句即指此?!官F池位於長江南岸,縣城西郊秀山門外的地方,是杏花村的故址,北瀕大江,南連九華,是個山奇水秀,風景迷人的勝境。 至於杜牧曾到此一游嗎?很可能的說法,到過。據(jù)《江南通志》記唐武宗會昌四年,牛李黨爭正烈,杜牧也身受其害,從黃州調(diào)任池州刺史,仕途不盡如意。以他的個性,公余之暇,到城外的野店喝上幾杯,借酒澆愁,是必然的事情。 他那一首詩,寫時正當清明前后,春光明媚,桃李爭妍。踏青、掃墓者絡繹於途。在牧童的指引下,若是遙見杏林叢中飄點著酒簾,一陣酒香也隨著斜風細雨傳來,逸興遄飛,信口而吟詩。如同他在池州亦寫過秋,因為有黃公佳釀的杏花村,僅一箭之地即是一座美麗的齊山,九日重陽登高之際,便有詩云:「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顾坪醵拍烈鞔夯?qū)懬铮茧x不開酒事。 杜牧寫下傳世的詩篇,不但替杏花村揚了名,貴池也跟著出鋒頭。該城現(xiàn)在尚保存唐代「古井酒墟」的遺址,明天啟年間、清康熙雍正時期,相繼於此地筑亭榭、建碑坊、葺祠堂。明代著名詩人沈昌洛經(jīng)池州時便有詩云:「杏花枝上著東風,十里煙村一色紅,欲問當年沽酒處,竹籬西去小橋東?!钩刂萏仡櫾R也說:「牧童遙指處,杜老舊題詩?!埂勺C明此處為杜牧詩中「杏花村」及「酒家」之所在。 反正「杜牧之沽酒處」———杏花村,便與清明詩結(jié)緣,產(chǎn)生魅力,令人感到興趣,聞其名而向往者,當然多了。唯年代既遠,剪伐時侵,世俗不文,栽培絕少,導致「廉纖暮雨,止?jié)櫶一?;搖曳東風,徒翻柳葉。寥寥村野,無枝留燕之飛;寂寂江城,何樹聽鶯之語?!挂虼?,清代貴池縣的同知周疆是一位「惜花」雅人,發(fā)動村民遍種杏花萬株,不幾年后,杏花村又成為「長堤十里,燦若紅霞;平野三春,紛如絳雪」之勝景。千古遺跡,遂維系於不墜,供人憑吊。
位于貴池西郊,古有酒肆,產(chǎn)名酒。南至齊山湖,北至缽頂山,東接西門吊橋,西臨秋浦河邊,杏花飛雨,橫貫十里。
酒都杏花村,山西十佳旅游景點之一。位于汾陽市城北15公里的太汾公路北側(cè)。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有事您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