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檔案酒,茅臺工作人員故意打破一瓶酒

奶酒是由牛奶或馬奶經發(fā)酵制成的蒸餾酒。這種酒是蒙古族的日常酒,酒精度很低。有記載的御酒種類很多,如竹葉青酒、玉泉酒、奶酒和屠蘇酒、雄黃酒、含中藥成分的苦露酒等。是玉泉酒中清宮常飲的酒類之一,因用玉泉水制成而得名。

據(jù)說在曾經的國際酒展期間,茅臺工作人員故意打破一瓶酒,當時具體情況是什么?

先說國宴用酒這事兒。但實際上,最早的3次國宴首屆政協(xié)開幕閉幕,開國大典用的都是汾酒。.1948年6月,在徐向前指揮下,晉中戰(zhàn)役打響。晉中地區(qū)的汾陽縣解放后,國營山西杏花村汾酒廠成立,這是我國第一個國營釀酒企業(yè)。.之所以選汾酒作為國宴用酒,第一是因為汾酒是歷史名酒第二是因為成立國營廠后規(guī)模較大,可以保證產量第三是因為距離北京比較近,便于運輸。

.開國大典舉行時,南方還在響著隆隆的炮聲。1949年9月初,在武裝護衛(wèi)下,汾酒廠分四批把四五百斤酒送到了北京。.近年來,茅臺打出了國酒的旗號,惹得其他名酒紛紛跳腳,表示抗議。查閱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的網站,發(fā)現(xiàn)茅臺屢次申請國酒商標,但毫無例外地被駁回。.第二件就是所謂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事件。巴拿馬博覽會并不是在巴拿馬召開的,而是在1915年在美國舊金山舉辦。

.茅臺官網上曾經有一篇文章講述得獎經歷茅臺酒裝在土里土氣的陶罐里,無人問津。一位代表假裝失手把罐子打翻在地。四溢的酒香吸引了評委。經過反復品嘗,組委會認為茅臺是最好的白酒,所以授予它金獎,云云。.這可真是一個經典營銷案例。然而,這則故事是編的,始載于1982年的旅行家雜志。.那么,茅臺在博覽會上得獎了嗎?得了,不過不是金獎,是銀獎。

.中國代表團團長陳琪組織編寫的中國參加巴拿馬博覽會紀實有明確記載。該博覽會設6等獎項大獎章榮譽獎章金獎銀獎銅獎榮譽獎。可以看出,銀獎只是第4等。.而當年獲得大獎章的中國白酒有3種山西汾酒直隸衡水老白干河南寶豐酒。.后來汾酒坐不住了,把證據(jù)拿了出來,但是茅臺的高端地位已經難以撼動了。

汾酒不能打國酒的牌子,只能打酒魂的牌子。.為啥叫酒魂呢?因為汾酒是很多知名白酒的祖宗。陜西的西鳳酒最早是晉商經營的,后來才賣給了本地人。甚至茅臺酒最早的老板也是山西人。.1947年,貴州省建設廳編寫的十年來貴州經濟建設記載載鹽商由山西雇來釀酒技工,仿汾酒釀造方法,設廠釀酒因秦晉商人歇業(yè)還鄉(xiāng),即將所設鹽號,及茅臺酒廠,售予本省先賢華桎塢先生繼續(xù)經營,仍沿用成義酒坊名稱即簡稱華茅。

清朝皇帝喝什么酒?有什么依據(jù)嗎?

清代宮廷用酒的制度化,始于順治七年1650,在內務府下設酒醋房,掌管御酒的釀造及貢酒的管理。記載中御酒的種類很多,如竹葉青酒玉泉酒葡萄酒乳酒以及具有中藥成分的屠蘇酒雄黃酒苦露酒等。玉泉酒是清宮中經常飲用的白酒之一,因該酒用玉泉水所釀制,故名。宮廷中不僅飲用玉泉水,而且用玉泉山水釀酒,玉泉酒一般在春秋兩季由光祿寺釀醞署釀造,其配料主要有糯米酒曲花椒酵母箬竹葉芝麻。

乾隆朝以后,清宮用玉泉酒的記載很多,有時內膳房還用它做菜。據(jù)檔案記載乾隆帝晚膳經常飲用玉泉酒。乾隆時期的一次千叟宴就用了400斤玉泉酒。嘉慶帝有時一次飲用玉泉酒多達十三四兩,其一次壽辰設酒宴即用了340斤。慈禧太后時期,每天內膳房用玉泉酒1斤4兩。據(jù)統(tǒng)計,光緒十年1884共用8080斤玉泉酒。 通化葡萄酒為清代宮廷貢酒之一,宮中經常飲用通化葡萄酒。

通化酒是用生長在長白山的野生葡萄釀制的。據(jù)清朝史書記載,葡萄紫藍色,但又圓又長。它們產于一座山上,小而酸,黑白相間。其中又小又黑的葡萄在吉林作為貢品。奶酒也是清代用酒的上品。奶酒是由牛奶或馬奶經發(fā)酵制成的蒸餾酒。這種酒是蒙古族的日常酒,酒精度很低。據(jù)《本草綱目》記載,奶酒始于元代。清代張家口外馬群總經理盛京養(yǎng)牛,每年送奶酒2887斤。九小瓶奶酒由外番蒙古每年支付。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