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杜鵑花怎么養(yǎng)
秋天后的杜鵑花需要多曬太陽,施肥要跟上
00:00 / 00:5670% 快捷鍵說明 空格: 播放 / 暫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單次快進5秒 ←: 單次快退5秒按住此處可拖拽 不再出現(xiàn) 可在播放器設(shè)置中重新打開小窗播放快捷鍵說明
2,如何養(yǎng)護杜鵑花
1.生長環(huán)境要想杜鵑花的花苞能完全打開,那么必定少不了給它制造一個適合它生長的環(huán)境,比如說溫度,這杜鵑花最適宜生長的溫度是在18度左右,不能太高了也不能太低,太低的溫度杜鵑花會進入休眠期脫落,就相當于停止了生長,要想開花就難了,所以大家要控一控溫度才行。還有光照,杜鵑花并不喜歡被強光直射到,除了夏季要適當?shù)恼陉幹猓S嗟臅r間段都不需要遮陰,要經(jīng)常給杜鵑花曬曬太陽、通通風。并且每周給杜鵑花轉(zhuǎn)動一次花盆,讓整個植株都均勻地接受光照。2.補充水分很多人養(yǎng)不好杜鵑花多數(shù)原因是因為不會澆水造成的,因為澆少了水,杜鵑花酒無法吸收到充足的水分,從而枯黃、枯死,澆多了水嘛,杜鵑花的根系長期漚在一個潮濕的環(huán)境,就會出現(xiàn)腐爛現(xiàn)象。所以無論是澆少澆多對于杜鵑花來說都是不利的,要想杜鵑花花苞順利開放,就得適當?shù)难a充水分。一般來說,澆水的時候,等土壤干下去2~4厘米就可以澆水了。如果環(huán)境比較干燥,可以在杜鵑花的花盆底部給它墊上一個有水的托盆,通過水分的蒸發(fā)來增加空氣濕度,這樣養(yǎng)護的杜鵑花就不容易出現(xiàn)問題。3.補充養(yǎng)分杜鵑花喜肥,一般來說我們每個月給它施上1~2次肥的話,就比較有利于生長,若是不去施肥,杜鵑花就容易缺少養(yǎng)分,而造成花苞掉落、不開花、開花少、植株矮小等,所以要想杜鵑花順利開花,養(yǎng)分可得補充好來??捎眯┯袡C的復合液肥,按照1:600的比例去稀釋灌根即可。以上純屬個人養(yǎng)殖經(jīng)驗,覺得有用的可以記一記哦!
3,杜鵑花的養(yǎng)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一、杜鵑花的養(yǎng)殖方法:1、杜鵑最適宜在初春或深秋時栽植,如在其它季節(jié)栽植,必須架設(shè)蔭棚,定植時必須使根系和泥土勻?qū)?,但又不宜過于緊實,而且使根莖附近土壤面呈弧形狀態(tài),這樣既可保護植株淺表性的根系不受嚴寒的凍害,又有利于排水。2、杜鵑專類園最好選擇在有樹影遮蔭的地方,或者在做綠化設(shè)計時,就考慮到這一點,有意地在專類園中配置喬木。杜鵑喜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3、盆土用腐葉土、沙土、同土,攙入餅肥、廄肥等,拌勻后進行栽植。一般春季3月上盆或換土。長江以南地區(qū)以地栽為主,春季萌芽前栽植,地點宜選在通風、半陰的地方,土壤要求疏松、肥沃,含豐富的腐殖質(zhì),以酸性沙質(zhì)壤土為宜,并且不宜積水,否則不利于杜鵑正常生長。栽后踏實,澆水。4、溫度的話4月中適合養(yǎng)殖,下旬搬出溫室,先置于背風向陽處,夏季進行遮蔭,或放在樹下疏蔭處,避免強陽光直射。生長適宜溫度15-25℃,最高溫度32℃。秋未10月中旬開始搬入室內(nèi),冬季置于陽光充足處,室溫保持5-10℃,最低溫度不能低于5℃,否則停止生長。 5、杜鵑對土壤干濕度要求是潤而不濕。一般春秋季節(jié),對露地栽種的杜鵑可以隔2-3天澆一次透水,在炎熱夏季,每天至少澆一次水。日常澆水,切忌用堿性水。6、生長期注意澆水,從3月開始,逐漸加大澆水量,特別是夏季不能缺水,經(jīng)常保持盆土濕潤,但勿積水,9月以后減少澆水,冬季入室后則應盆土干透再澆。 7、杜鵑喜歡空氣濕度大的環(huán)境,但有些杜鵑專類園都建在廣場、道路兩旁,空氣流動快,比較干燥,所以必須經(jīng)常對杜鵑葉片進行噴水或?qū)χ車諝膺M行噴霧,使杜鵑園周圍空氣保持濕潤。 8、4-5月份杜鵑開花后,由于植株在花期中消耗掉大量養(yǎng)分,隨著葉芽萌發(fā),新梢抽長,可每隔15天左右追一次肥。入伏后,枝梢大多已停止生長,此時正值高溫季節(jié),生理活動減弱,可以不再追肥。秋后,氣候漸趨涼爽,且時有秋雨綿綿,溫濕度宜于杜鵑生長,此時可做最后一次追肥,入冬后一般不宜施肥。9、日常修剪需剪掉少數(shù)病枝、纖弱老枝,結(jié)合樹冠形態(tài)刪除一些過密枝條,增加通風透光,有利于植株生長。10、蕾期應及時摘蕾,使養(yǎng)分集中供應,促花大色艷。修剪枝條一般在春、秋季進行,剪去交叉枝、過密枝、重疊枝、病弱枝,及時摘除殘花。整形一般以自然樹形略加人工修飾,隨心所欲,因樹造型。二、注意事項:1、對于杜鵑園須經(jīng)常檢查,發(fā)現(xiàn)有枯枝、病枝,應及時清除,以減少病蟲害在杜鵑中蔓延。2、澆水或施肥時用水均不要直接使用自來水,應酸化處理(加硫酸亞鐵或食醋),在pH值達到6左右時再使用。3、澆水時還應注意水溫不宜過冷,尤其在炎熱夏天,用過冷水澆透,造成土溫驟然降低,影響根系吸水,干擾植株生理平衡。4、由于各專類園和景觀都要用水泥做道路和鋪裝,使得杜鵑栽植地土壤板結(jié),堿性嚴重,所以必須把栽植地的土壤進行更換,并加一定量的泥炭土。5、杜鵑的病害主要有根腐病、褐斑病、黑斑病、葉枯病、缺鐵黃化病等。防治方法是在翻盆前對培10土嚴格消毒,并保持土境硫松、濕潤、使其有良好的通透性,避免積水。如果發(fā)現(xiàn)植株患病,要及時處理病株及盆土。三、杜鵑花又名映山紅、山石榴,為常綠或平常綠灌木。相傳,古有杜鵑鳥,日夜哀鳴而咯血,染紅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鵑花一般春季開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紅、淡紅、杏紅、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艷麗。擴展資料:1、杜鵑花的記載,最早見于漢代《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書中將“羊躑躅”列為有毒植物。杜鵑花的栽培歷史,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到唐代,出現(xiàn)了觀賞的杜鵑花,此時杜鵑花就已移栽入庭園栽培。2、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對杜鵑花情有獨鐘,不但寫下了許多贊美杜鵑花的詩句,而且還親自移植栽培,第一次移植未成活,寫下了“爭奈結(jié)根深石底,無因移得到人家”;820年終于移植成活,詩曰:“忠州洲里今日花,廬山山頭去年樹,已憐根損斬新栽,還喜花開依舊數(shù)?!睋?jù)記載,唐貞觀元年已有人收集杜鵑品種栽培,最有名的是鎮(zhèn)江鶴林寺所栽培的杜鵑花。3、關(guān)于杜鵑花和杜鵑鳥,還有個優(yōu)美而離奇的傳說。相傳遠古時蜀國國王杜宇,很愛他的百姓,禪位后隱居修道,死了以后化為子規(guī)鳥(有名子鵑),人們便把它稱為杜鵑鳥。每當春季,杜鵑鳥就飛來喚醒老百姓“塊塊布谷!快快布谷!”嘴巴啼得流出了血,鮮血灑在得上,染紅了漫山的杜鵑花。4、(2015年) 6月25日,贛州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召開第二十七次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贛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guān)于確定贛州市“市樹市花”的決定》,杜鵑花(映山紅)為“市花”。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杜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