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含有瓷字的詩詞有哪些不要周杰倫的歌詞啊
1.又于韋處乞大邑瓷盌(唐·杜甫)大邑?zé)奢p且堅(jiān),扣如哀玉錦城傳。君家白盌勝霜雪,急送茅齋也可憐。2.進(jìn)艇(唐·杜甫)南京久客耕南畝,北望傷神坐北窗。晝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俱飛蛺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雙。茗飲蔗漿攜所有,瓷罌無謝玉為缸。3.西江月(宋·無名氏)燈火樓臺欲下,笙歌院落將歸。冰瓷金縷勝琉璃。春筍捧來纖細(xì)。飲罷高陽人散,曲終巫峽云飛。千方修合斗新奇。須帶別離滋味。4.謝黃師是惠碧瓷枕(宋·張耒)鞏人作枕堅(jiān)且青,故人贈我消炎蒸。持之入室涼風(fēng)生,腦寒發(fā)冷泥丸驚。夢入瑤都碧玉城,仙翁支頤飯未成。鶴鳴月高夜三更,報(bào)秋不勞桐葉聲。我老耽書睡苦輕,繞床惟有書縱橫。不如華堂伴玉屏,寶鈿敧斜云髻傾。
呃,不知道你要多少?葺池上舊亭(白居易) 池月夜凄涼,池風(fēng)曉蕭颯。欲入池上冬,先葺池中閣。向暖窗戶開,迎寒簾幕合。苔封舊瓦木,水照新朱蠟。軟火深土爐,香醪小瓷榼。中有獨(dú)宿翁,一燈對一榻。又于韋處乞大邑瓷碗(杜甫) 大邑?zé)奢p且堅(jiān),扣如哀玉錦城傳。君家白碗勝霜雪,急送茅齋也可憐。鷓鴣天(黃庭堅(jiān)) 湯泛冰瓷一坐春。長松林下得靈根。吉祥老子親拈出,個(gè)個(gè)教成百歲人。燈焰焰,酒醺醺。壑源曾未醒酲魂。與君更把長生碗,聊為清歌駐白云。試院煎茶(蘇軾) 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fēng)鳴。蒙茸出磨細(xì)珠落,眩轉(zhuǎn)繞甌飛雪輕。銀瓶瀉湯夸第二,未識古人煎水意。(古語云煎水不煎茶。)君不見昔時(shí)李生好客手自煎,貴従活火發(fā)新泉。又不見今時(shí)潞公煎茶學(xué)西蜀,定州花瓷琢紅玉。我今貧病長苦饑,分無玉碗捧蛾眉。且學(xué)公家作茗飲,磚爐石銚行相隨。不用撐腸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甌常及睡足日高時(shí)。
2,以宣傳多彩貴州爽爽貴陽為主要內(nèi)容的詩詞聯(lián)賦格言等
貴州云海貴地三尺夷黃果雄偉烏江奇朝顯青龍?zhí)祀H游夕映游人過花溪到貴州 宋 趙希邁 涉歷長亭復(fù)短亭,兼旬方抵貴州城。 江從白鷺飛邊轉(zhuǎn),云在青山缺處生。 家務(wù)每因官事廢,詩篇多向客途成。 耕桑盡自無榮辱,卻悔當(dāng)年事短檠。 謝師恩 答皇親見召 元 王處一 三冬凜冽彤云布。六出飄飛絮。地凍天寒難進(jìn)步。滿途冰雪,喚回童稚,且向茅庵住。貴州大醮無推訴。必要功圓聚。遠(yuǎn)逝新亡皆濟(jì)度。加持妙道,展舒云宴,一會朝元去。 唐開州文編遠(yuǎn)寄新賦,累惠良藥,詠嘆仰佩, 唐 權(quán)德輿 風(fēng)雨竦庭柯,端憂坐空堂。多病時(shí)節(jié)換,所思道里長。 故人朱兩轓,出自尚書郎。下車今幾時(shí),理行遠(yuǎn)芬芳。 瓊瑤覽良訊,芣苡滿素囊。結(jié)根在貴州,蠲疾傳古方。 探擷當(dāng)五月,殷勤逾八行。深情婉如此,善祝何可忘。 復(fù)有金玉音,煥如龍鳳章。一聞靈洞說,若睹群仙翔。 三清飛慶霄,百汰成雄铓。體物信無對,灑心愿相將。 昔年同旅食,終日窺文房。春風(fēng)眺蕪城,秋水渡柳楊。 君為太史氏,弱質(zhì)羈楚鄉(xiāng)。今來忝司諫,千騎遙相望。 歸云夕鱗鱗,圓魄夜蒼蒼。遠(yuǎn)思結(jié)鈴閣,何人交羽觴。 佇見征潁川,無為薄淮陽。政成看再入,列侍爐煙傍。 題貴州南山巖 宋 曾豐 崒?shí)F頭與漢齊,谽谺深處著招提。 居焉若寢瓊為室,登者如仙玉作梯。 云竅旁通吞日月,煙蘿倒拔掛虹霓。 我來已落葛翁后,姑拾其余細(xì)品題。 留別貴州父老 宋 袁宏德 鄱笑行藏不自由,郵亭杯酒又淹留。 罷官卻喜身還健,報(bào)最空慚政未優(yōu)。 截鐙只今難擊馬,賣刀自昔已牽牛。 蠻煙嶺樹斜陽路,兩地離懷一樣秋。 林貴州哀詩二首 宋 劉克莊 四壁空留宅,雙旌漫典州。 無錢堆別屋,有石壓歸舟。 縱未封孫叔,猶當(dāng)廟柳侯。 吾銘皆實(shí)錄,亦足繼前修。 林貴州哀詩二首 宋 劉克莊 歲晚淹留潦霧間,朱幡雖寵變蒼顏。 潁川鳳下來何晚,浪泊鳶飛去不還。 道遠(yuǎn)返喪新燧改,州貧無賻旅囊慳。 新邱莫嘆封塋儉,絕勝癡人錦裹山。 送孫芝房使貴州二首 清 曾國藩 妙年作賦動明光,又策星軺赴夜郎。 文采邊陬瞻泰斗,儀容寸步中宮商。 沈湘過訪三閭廟,宛葉行經(jīng)百戰(zhàn)場。 定有新詩傳萬口,歸來吾與解奚囊。 送孫芝房使貴州二首 清 曾國藩 六年陳跡君能記,病骨秋風(fēng)入劍關(guān)。 曾洗人天清凈眼,飽看巴蜀怪奇山。 君今巖壑搜群玉,自有光芒照百蠻。 不似老夫徒碌碌,昆岡一網(wǎng)手空還。 貴州虞部使君訪及道舊竊有感惻因成小詩 宋 王安石 韶山秀拔江清寫,氣象還能出搢紳。 當(dāng)我垂髫初識字,看君揮翰獨(dú)驚人。 郵簽忽報(bào)旌麾入,齋合遙瞻組綬新。 握手更誰知往事,同時(shí)諸彥略成塵。 李韶州著書,常論釋氏之理,貴州有能公遺跡 唐 權(quán)德輿 常日區(qū)中暇,時(shí)聞象外言。曹溪有宗旨,一為勘心源。 貴州雜詠 明 楊慎 綺繒纏髻作雕題,鐵距穿鞋學(xué)馬蹄。 清曉樵斤探虎穴,黃昏汲甕下猿梯。 初抵貴州 清 羅銜炳 塘上鉦聲隔嶺聞,黔山積翠楚山分。 馬頭倒掛千巖月,虎落斜穿萬樹云。 九驛蠻煙丞相壘,五溪銅柱伏波軍。 丈夫莫取黃金印,愧煞當(dāng)年臥少文。 貴州省旅店題壁 清 嚴(yán)謹(jǐn) 萬里趨庭暫息肩,一檠孤坐思茫然。 才辭水驛三湘路,又?jǐn)?shù)山程五月天。 書到途中慵檢點(diǎn),詩成客里倍纏綿。 白云翹首原非遠(yuǎn),翻恨春歸在客先。
額
3,古代有沒有姓莫的詩人及其詩詞
莫修符:唐朝文人。光化二年任融州刺使。他所寫的《桂林風(fēng)土記》,很有文化價(jià)值,文才也很好。世傳的佳作莫友之:清朝時(shí)期道光舉人,獨(dú)山人。少年時(shí)期就很喜歡讀書精通蒼雅故訓(xùn)六藝名物制度,旁及金石目錄家言。工于詩,他的書法也很好,在當(dāng)時(shí)與遵義的鄭珍齊名,當(dāng)時(shí)號稱“鄭莫”。著作有:《聲韻考略》、《遵義府制》、《過庭碎》、《唐本說文木部芊異》。 莫宣卿:唐代嶺南狀元。唐文宗大和八年(公元834年),農(nóng)歷八月十七日,孝肅公莫宣卿生于廣東封川(今封開縣)風(fēng)景秀麗的麒麟山下。 孝肅公名宣卿,字仲節(jié),號片玉,謚孝肅。父親莫讓仁,博學(xué)能文,母親梁氏,生性賢淑。讓仁公以放鴨為生,早卒,葬今封開縣漁澇鎮(zhèn)河兒口都尚村兩野山。孝肅公是遺腹子,家貧,母子相依為命。 梁氏太君非常注重對宣卿祖之教育。孝肅公天性迥異,聞言即悟,過目能誦,故七歲時(shí)已熟讀不少詩文,學(xué)會吟詩。一天,公與群童戲于河濱沙中。公遭戲弄,便吟詩道: 我本南山鳳,豈同凡鳥群。 英俊天下有,誰能佐圣君? 此詩一出,鄉(xiāng)人大奇,傳為神童。及年長,公就學(xué)于名師梁銘甫先生,自此才思大進(jìn),十二歲已舉茂才(相當(dāng)清代秀才),名震鄉(xiāng)里。此后,公回家于麒麟山側(cè)搭書室自學(xué),決心排除世俗干擾,博覽群書,致力精深。公有一首《答問讀書居》描述當(dāng)時(shí)寒窗苦讀情況,詩曰: 書屋倚麒麟,不同牛馬路。 床頭萬卷書,溪上五龍渡。 井汲冽寒泉,桂花香玉露。 茅檐無外物,只有青云護(hù)。 唐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公赴唐都長安應(yīng)考,終于一舉奪魁,成為我國自科舉取士以來最年輕狀元,也是廣東廣西兩省第一個(gè)狀元。公時(shí)年17歲。唐宣宗皇帝李忱為公賜宴,并賜錦衣一幅,以彰榮耀。他在宴上賜詩祝日:南方遠(yuǎn)地產(chǎn)奇才,突破天荒出草萊。神鯉跳翻三尺浪,皇都驚震一聲雷。青云得路登科甲,黃榜標(biāo)名負(fù)大魁。身著錦衣游帝里,邦人齊唱狀元來。 唐制科舉,一榜之首為狀元,榜眼兩名(取一榜兩眼之意),沒有第三名,以及第同年中的少俊者兩名作兩街探花使,探花使帶領(lǐng)一班同年遍游名園。如有他人先折得已開牡丹或芍藥,則探花要受罰。同榜之人先到長安慈恩寺雁塔題名,然后在曲江亭子宴會,最后在狀元、探花帶領(lǐng)下遍游京中名園。由于祖公及第,又身兼狀元、探花二職,因此游園之時(shí),萬人景仰,盛況空前。滿朝文武爭相祝賀,同榜進(jìn)士柳圭之賀詩日: 筆陣才交五階前,一聲雷震便升天。 榜中姓氏當(dāng)頭列,笈里文章許世傳。 紅杏殿中呈繡服,綠楊堤畔拂金鞭。 九衢難怪人空巷,才子風(fēng)流正少年。莫宣卿有一首《及第自詠》詩述說奪魁后的喜悅心情,詩曰: 羽翼高飛到碧霄,鵬程萬里豈知遙。 才吞王母千年藥,便奪龍頭第一標(biāo)。 腳下云霞隨地起,眼前塵土霎時(shí)銷。 萬金書寄南飛雁,三級天門已一跳。 莫狀元及第后,出任翰林院修撰,又恩賜內(nèi)閣中書大學(xué)士。不久,公還鄉(xiāng)祭祖,假期后還京任職,無奈母親梁氏嫌路途遙遠(yuǎn),且不堪長安嚴(yán)寒天氣,故未同行。多年來,公與太君相依為命,極盡孝道。公返京后,上表陳情,懇求出任南國地方官,以奉養(yǎng)母親。帝詔準(zhǔn)出為臺州別駕(臺州,今浙江省臨海市,別駕為州刺史副職,級別較司馬稍高。)公奉旨離京時(shí),百官相送,贈詩者甚眾。柳圭的詩曰: 青驄聚送謫仙人,南國榮親不及君。 椰子味從今日近,鷓鴣聲向舊山聞。 孤猿夜叫三湘月,匹馬時(shí)侵五嶺云。 想到故鄉(xiāng)應(yīng)臘過,藥欄猶有異花薰。白敏中的賀詩曰: 錦繡文章錦繡身,長安埋動滿城春。 九重黃甲終為貴,百鎰兼金未足珍。 臺閣絲倫應(yīng)舍舊,經(jīng)筵保傅為圖新。 云何一點(diǎn)思親志,化作嶺南戲采人。(九重:指皇宮重地;黃甲:翰林院書寫詔書用黃麻紙,又稱黃甲;百鎰:重量單位;臺閣:指朝庭中樞機(jī)關(guān);絲綸:原指皇帝的說話,借指掌握傳達(dá)詔書的人。)由此可見,朝庭上下,文武百官對公之孝行非常贊賞 參考資料: http://mem.netor.com/wjx/frame.asp?id=280&name=莫%20%20%20%20%20%20%20%20
有名的 只有一個(gè) 清代 詩人 莫友芝名作《禹門山》詩云:“禹門多古木,俯仰一翠氣。從來溪上人,不見山中寺”?!兜嵌紕虺菛|山》東樓亭壓碧崔巍,爭向城尖載酒來。納納九江源處遠(yuǎn),蒼蒼五嶺望中開。孝陵點(diǎn)筆成雄郡,忠介投荒起達(dá)材。甲第蟬聯(lián)冠蓋接,陳吳不見使人哀。
雜曲歌辭·長相思 絕代名匠 君不見天津橋下東流水,東望龍門北朝市。 楊柳青青宛地垂,桃紅李白花參差。花參差,柳堪結(jié), 此時(shí)憶君心斷絕。
4,古代有沒有姓莫的詩人及其詩詞
莫修符:唐朝文人。光化二年任融州刺使。他所寫的《桂林風(fēng)土記》,很有文化價(jià)值,文才也很好。世傳的佳作
莫友之:清朝時(shí)期道光舉人,獨(dú)山人。少年時(shí)期就很喜歡讀書精通蒼雅故訓(xùn)六藝名物制度,旁及金石目錄家言。工于詩,他的書法也很好,在當(dāng)時(shí)與遵義的鄭珍齊名,當(dāng)時(shí)號稱“鄭莫”。著作有:《聲韻考略》、《遵義府制》、《過庭碎》、《唐本說文木部芊異》。
莫宣卿:唐代嶺南狀元。唐文宗大和八年(公元834年),農(nóng)歷八月十七日,孝肅公莫宣卿生于廣東封川(今封開縣)風(fēng)景秀麗的麒麟山下。
孝肅公名宣卿,字仲節(jié),號片玉,謚孝肅。父親莫讓仁,博學(xué)能文,母親梁氏,生性賢淑。讓仁公以放鴨為生,早卒,葬今封開縣漁澇鎮(zhèn)河兒口都尚村兩野山。孝肅公是遺腹子,家貧,母子相依為命。
梁氏太君非常注重對宣卿祖之教育。孝肅公天性迥異,聞言即悟,過目能誦,故七歲時(shí)已熟讀不少詩文,學(xué)會吟詩。一天,公與群童戲于河濱沙中。公遭戲弄,便吟詩道:
我本南山鳳,豈同凡鳥群。
英俊天下有,誰能佐圣君?
此詩一出,鄉(xiāng)人大奇,傳為神童。及年長,公就學(xué)于名師梁銘甫先生,自此才思大進(jìn),十二歲已舉茂才(相當(dāng)清代秀才),名震鄉(xiāng)里。此后,公回家于麒麟山側(cè)搭書室自學(xué),決心排除世俗干擾,博覽群書,致力精深。公有一首《答問讀書居》描述當(dāng)時(shí)寒窗苦讀情況,詩曰:
書屋倚麒麟,不同牛馬路。
床頭萬卷書,溪上五龍渡。
井汲冽寒泉,桂花香玉露。
茅檐無外物,只有青云護(hù)。
唐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公赴唐都長安應(yīng)考,終于一舉奪魁,成為我國自科舉取士以來最年輕狀元,也是廣東廣西兩省第一個(gè)狀元。公時(shí)年17歲。唐宣宗皇帝李忱為公賜宴,并賜錦衣一幅,以彰榮耀。他在宴上賜詩祝日:
南方遠(yuǎn)地產(chǎn)奇才,
突破天荒出草萊。
神鯉跳翻三尺浪,
皇都驚震一聲雷。
青云得路登科甲,
黃榜標(biāo)名負(fù)大魁。
身著錦衣游帝里,
邦人齊唱狀元來。
唐制科舉,一榜之首為狀元,榜眼兩名(取一榜兩眼之意),沒有第三名,以及第同年中的少俊者兩名作兩街探花使,探花使帶領(lǐng)一班同年遍游名園。如有他人先折得已開牡丹或芍藥,則探花要受罰。同榜之人先到長安慈恩寺雁塔題名,然后在曲江亭子宴會,最后在狀元、探花帶領(lǐng)下遍游京中名園。由于祖公及第,又身兼狀元、探花二職,因此游園之時(shí),萬人景仰,盛況空前。滿朝文武爭相祝賀,同榜進(jìn)士柳圭之賀詩日:
筆陣才交五階前,一聲雷震便升天。
榜中姓氏當(dāng)頭列,笈里文章許世傳。
紅杏殿中呈繡服,綠楊堤畔拂金鞭。
九衢難怪人空巷,才子風(fēng)流正少年。
莫宣卿有一首《及第自詠》詩述說奪魁后的喜悅心情,詩曰:
羽翼高飛到碧霄,鵬程萬里豈知遙。
才吞王母千年藥,便奪龍頭第一標(biāo)。
腳下云霞隨地起,眼前塵土霎時(shí)銷。
萬金書寄南飛雁,三級天門已一跳。
莫狀元及第后,出任翰林院修撰,又恩賜內(nèi)閣中書大學(xué)士。不久,公還鄉(xiāng)祭祖,假期后還京任職,無奈母親梁氏嫌路途遙遠(yuǎn),且不堪長安嚴(yán)寒天氣,故未同行。多年來,公與太君相依為命,極盡孝道。公返京后,上表陳情,懇求出任南國地方官,以奉養(yǎng)母親。帝詔準(zhǔn)出為臺州別駕(臺州,今浙江省臨海市,別駕為州刺史副職,級別較司馬稍高。)公奉旨離京時(shí),百官相送,贈詩者甚眾。柳圭的詩曰:
青驄聚送謫仙人,南國榮親不及君。
椰子味從今日近,鷓鴣聲向舊山聞。
孤猿夜叫三湘月,匹馬時(shí)侵五嶺云。
想到故鄉(xiāng)應(yīng)臘過,藥欄猶有異花薰。
白敏中的賀詩曰:
錦繡文章錦繡身,長安埋動滿城春。
九重黃甲終為貴,百鎰兼金未足珍。
臺閣絲倫應(yīng)舍舊,經(jīng)筵保傅為圖新。
云何一點(diǎn)思親志,化作嶺南戲采人。
(九重:指皇宮重地;黃甲:翰林院書寫詔書用黃麻紙,又稱黃甲;百鎰:重量單位;臺閣:指朝庭中樞機(jī)關(guān);絲綸:原指皇帝的說話,借指掌握傳達(dá)詔書的人。)
由此可見,朝庭上下,文武百官對公之孝行非常贊賞
參考資料: http://mem.netor.com/wjx/frame.asp?id=280&name=莫%20%20%20%20%20%20%20%20
有名的 只有一個(gè) 清代 詩人 莫友芝
名作
《禹門山》詩云:“禹門多古木,俯仰一翠氣。從來溪上人,不見山中寺”。
《登都勻城東山》東樓亭壓碧崔巍,爭向城尖載酒來。納納九江源處遠(yuǎn),蒼蒼五嶺望中開。孝陵點(diǎn)筆成雄郡,忠介投荒起達(dá)材。甲第蟬聯(lián)冠蓋接,陳吳不見使人哀。
5,求名字吳姓女孩丁亥年庚戍月乙未日亥時(shí)
女命: 食 官 日 食 八字: 丁 庚 乙 丁 亥 戌 未 亥 命主從3歲5月2天開始行大運(yùn),于每一交運(yùn)年的二月二十日交運(yùn)?! ? 印 梟 劫 比 傷 食 才 大運(yùn): 辛 壬 癸 甲 乙 丙 丁 戊 亥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甲壬 癸 辛己癸 丙甲戊 乙 癸戊乙 庚丙戊 己丁 4 14 24 34 44 54 64 74 2011 2021 2031 2041 2051 2061 2071 2081 運(yùn)支旺衰:死 病 衰 帝 臨 冠 沐 長 年柱:天乙 國印 月柱:天喜 地網(wǎng) 寡宿 日柱:華蓋 空亡 時(shí)柱:天乙 國印 辛亥:天乙 國印 壬子:天乙 太極 咸池 癸丑:喪門 甲寅:國印 羊刃 乙卯:太極 將星 祿 丙辰:天德 月德 紅鸞 空亡 披麻 丁巳:驛馬 金輿 空亡 吊客 戊午:太極 文昌 空亡 元辰 八字五行個(gè)數(shù)(本氣) :1個(gè)金,1個(gè)木,2個(gè)水,2個(gè)火,2個(gè)土 八字五行個(gè)數(shù)(含余氣):2個(gè)金,4個(gè)木,2個(gè)水,4個(gè)火,2個(gè)土 八字五行得分: 木:18 水:16 同類得分:34 金:10 火:20 土:22 異類得分:52 相差:-18 綜合旺衰得分:-26 八字過弱 比劫:18 印綬:16 官殺:10 才財(cái):22 食傷:20 本命屬豬,屋上土命。食神格。 乙日干生戌月,處墓地,不得令,財(cái)臨旺地。天干正官透出,在戌月得金之余氣,但地支無強(qiáng)根,正官無力。天干食神透出,在戌月臨火庫,但地支無強(qiáng)根,食神不算太旺。地支有偏財(cái),雖天干不透,偏財(cái)有力。地支亥水正印,天干不透,戌土止水。 八字過弱,以印比為喜用?! 〈怂闹筇煨柩a(bǔ) “木”“水” 無論取個(gè)人名字或公司名、店名、商品名,選用以下的字可補(bǔ)水?! ∫?子 壬 孔 水 癸 冬 北 仔 永 冰 亥 任 好 存 字 冷 汗 江 汕 汛 汐 汲 湯 汊 池 汝 汓 沄 灃 汪 沛 沅 沐 汰 瀝 沏 沙 泛 汾 淪 滄 沃 沂 溝 汴 汶 沈 沫 淺 法 沽 河 泙 泄 法 瀧 淚 沾 瀘 泱 泗 沴 泠 泆 泊 沿 泡 濘 沱 泣 注 泫 泌 泳 潑 治 泯 澤 泓 泥 沼 波 洼 潔 澆 洪 灑 洸 湞 泄 濁 洞 澮 活 洺 洵 瀏 濟(jì) 洲 洋 渾 滸 津 浦 澇 浯 酒 濤 漣 消 涉 渦 浮 涂 浩 海 涎 滌 浣 流 潤 澗 浪 漲 涌 浸 清 渚 鴻 淇 淋 淞 淅 涯 渠 漸 淺 添 淑 澠 淫 淵 淮 漁 淘 涴 液 淤 深 涵 湛 港 湖 湘 渣 渤 濕 潰 濺 溫 渴 滑 湍 湟 渡 游 溉 瀅 滿 源 濾 濫 滔 溪 滌 溜 溶 濱 滂 滾 涵 灘 瀠 瀟 潢 滯 漆 漫 漯 漪 漾 演 滾 滴 漏 濰 潛 澎 澈 潮 潘 澳 澈 瀾 澄 雨 雪 云 雷 雹 霧 霆 霈 霖 霏 霑 霎 霜 無論取個(gè)人名字或公司名、店名、商品名,選用以下的字可補(bǔ)木?! 〖?乙 寅 卯 四 木 禾 虎 兔 東 書 李 陳 林 枝 樞 柜 枇 果 松 杵 枚 板 楓 杼 杷 杻 柱 柿 欄 樹 枷 枰 標(biāo) 棧 榮 柑 櫛 柯 柄 櫳 棟 柩 櫨 相 柚 枳 梔 櫟 枸 柵 桂 桔 椏 桓 栢 栗 楨 桐 桃 檜 梃 栝 橋 樺 桅 桉 核 栩 ?! ”?梗 梼 梧 械 梏 檢 梨 梅 梔 桷 梁 梓 梳 梯 桶 梭 梮 根 棒 棋 椰 植 焚 森 棠 椒 棹 樓 椎 棃 棉 棚 椋 棓 棕 椀 榔 椿 椹 楠 楷 業(yè) 欖 楫 楞 榆 楯 楹 楸 椴 槐 槌 櫬 椸 櫚 槎 槚 杠 模 榻 檻 榭 榴 榕 檳 榜 槁 槀 槨 榷 楣 椽 橢 柳 橄 檣 槿 橫 槽 標(biāo) 槭 樘 櫻 樊 橡 樟 樀 槺 芍 芃 芝 薌 芙 蕓 葦 芽 芷 芺 芩 芥 芬 蒼 花 芹 芪 芳 芯 蘋 苤 蘢 茂 苜 苗 苓 苑 苞 苧 茁 莖 苔 茅 茄 苕 筆 蘆 芭 荁 莢 茸 茜 茬 草 莒 茵 荃 薈 茶 蕎 茯 荏 茗 榮 滎 蔭 茹 萊 荸 茝 莆 莢 蓮 蒔 萵 薟 莉 莓 蒞 荷 獲 荻 莞 莘 莨 茲 菁 菱 菻 菥 著 菝 萁 菘 菲 菓 菖 萌 蘿 菜 萸 菊 菔 萏 菀 葚 葙 葫 葳 韮 葺 葛 萼 葩 萲 葡 蔥 萱 蒂 葵 葭 蘇 芧 蔣 蓁 藍(lán) 蓓 蒯 蓉 蓑 蒿 蘺 蒺 薔 蔓 蔥 蔻 蓿 蔗 藺 藹 蓼 蔚 蕙 蕈 蕺 蕚 瞢 蕃 蕉 蕊 蘊(yùn) 薔 薛 薇 薏 荔 茘 菩 萃 菡 菇 本 杰 季 科 和 穗 柔 架 樂 集 棠 保 偌 來 果 采 青 秦 簫 梵 楚 彩 彪 巽 樊 穎
吳燚燚
吳冶靜
6,關(guān)于明理的詩歌
觀書有感(朱熹)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題西林壁(蘇軾)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生在此山中.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 于謙 《石灰吟》神龜雖壽,猶有竟時(shí).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yǎng)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曹操《龜雖壽》明理: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yuǎn)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陶淵明《飲酒》呂祖詩曰:清靜妙經(jīng)亙古無,水精注后理方舒;品分二四超三界,天地尊崇護(hù)寶珠。關(guān)帝詩曰:一卷無為清靜經(jīng),旁門外道不相親,改邪歸正尋天理,長生不死也由人。觀音詩曰:陰陽動靜在人天,皇極中宮練汞鉛,識得濁清升降法,明燈不夜照三千?;鸸先嗽娫唬禾珮O陰陽玄妙多,長生大道少人摩,世界若要人不死,接命添油養(yǎng)太和。呂祖詩曰:看破浮生早悟空,太陽隱在月明中;時(shí)人悟得陰陽理,方奪天機(jī)造化功。韓祖詩曰:虛心實(shí)腹求鉛光,月里分明見太陽;湛破濁清升降路,自然丹熟遍身香。急性子詩曰:男清女濁有先天,不曉根基亦枉然;女?dāng)爻帻埬薪祷ⅲ纬钏鬃硬怀上?。呂祖曰:人身難得今已得,大道難明今以明;此身不向今生度,再等何時(shí)度此身。無心道人詩曰:眼不觀色鼻不香,正意誠心守性王;三境虛空無一物,不生不滅壽延長。清靜子詩曰:妄念才興神急遷,神遷六賊亂心田;心田既亂身無主,六道輪回在目前。尹真人詩曰:靈光終夜照河沙,凡圣原來共一家;一念不生全體現(xiàn),六根才動被云遮。丹經(jīng)云:三尸九蠱在人身,阻塞黃河毒氣深;行者打開三洞府,九蠱消滅壽長生。清虛真人詩曰:茅庵靜坐勝高樓,斬去三尸上十洲;堪嘆玉堂金馬客,文章錦肅葬荒丘。無子詩云:七情六欲似風(fēng)塵,一夜滂沱洗垢新;待等地雷初發(fā)動,尸嚎鬼哭好驚人。古詩云:達(dá)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功夫,若要書中尋佛法,筆尖蘸干洞庭湖。達(dá)摩祖師曰:一陽氣發(fā)用功夫,九蠱三尸趁此除;到處擒拿須仔細(xì),恐防墜落洞庭湖。金蟬子詩曰:虛無一氣成仙方,空覺色身覓性王;功滿三千丹詔下,超凡成圣步仙鄉(xiāng)。紫陽真人詩曰:此法真中妙更真,無頭無尾又無形;杳冥恍惚能相見,便是超凡出世人。翠虛子詩曰:無心無物亦無身,得會生前舊主人;但是此中留一物,靈臺聚下紅砂塵。觀空子詩曰:富貴榮華似水漚,塵勞識破上慈舟;觀空得寶爐中煉,穩(wěn)跨青牛謁帝洲。玉鼎真人詩曰:無為大道是觀空,不是枯禪修鬼童;若得明師親說破,無形無象結(jié)玲瓏。懼留孫詩曰:空形空象空仙方,空寂空心空性王;空里不空空色相,真空觀妙大文章。元始天尊師曰:清靜妙經(jīng)本自然,得明真道悟先天;金丹一服身通圣,隨做逍遙自在仙。靈寶天尊詩曰:清靜真言卻不多,內(nèi)中玄妙少人摩;此身有盞長生酒,請問凡夫喝過么。降生天尊詩曰:清靜后逢正子時(shí),一輪明月見江湄;此中真道于斯覓,借問諸君知不知。斗母元君詩曰:識得生身性自歸,無不為兮無不為;萬殊一本退藏密,生圣生凡在此推。觀音古佛詩曰:可傳圣道領(lǐng)慈航,普渡群迷煉性光;能悟先天清靜道,金仙不老壽延長。玄女娘娘詩曰:圣道可傳勇沸濤,渡男渡女渡塵勞;五行四象全修就,頭戴金冠赴九霄。天花真人詩曰:先天上德為純陽,若肯修行果是強(qiáng);五德五元三寶足,何須執(zhí)德苦勞張。何仙姑詩曰:道德真詮品最奇,全憑五戒立根基;情高執(zhí)著回頭想,莫等幽冥悔后遲。無垢子詩曰:去妄存誠儒圣云,榮華富貴似浮云;豈知貧富前生定,何必碌碌勞骨筋。無心道人詩曰:真靈不散名歸中,無識無知亦是空;只去衷心不去道,千金口訣實(shí)難逢。洗塵子詩曰:洗去塵心學(xué)仙佛,無思無慮甚悠然;不貪酒色和財(cái)氣,學(xué)個(gè)長生壽萬年??倒?jié)夫子詩曰:萬物原來在一身,天文地理亦同親;凡夫不究源頭理,性入幽冥骨埋塵。程夫子詩曰:世人找的先天初,返本還源一太虛;妄念不生歸太極,雷鳴海底現(xiàn)鱉魚。子思夫子詩曰:不生妄念不驚神,焉能著物昧天真;勸君急訪靈明竅,養(yǎng)性存心學(xué)圣人。呂祖曰:二八佳人體似酥,腰中仗劍斬愚夫;雖然不見人頭落,暗中教君骨髓枯。常生大帝曰:識破河圖早下功,還源返本一真宗;但能創(chuàng)出洛書綱,壽比南山一樣同。薛道光詩曰:苦勸人修不肯修,常沉苦海為何由;百年富貴電光灼,口氣不來萬事休。翠虛真人詩曰:老君清靜度人經(jīng),指示身中日月星;生死死生由自主,仙佛佛仙在心靈。元始天尊贊曰:清靜妙經(jīng)是上乘,修行男女可為憑;金科玉律相同契,九六乾坤冉冉升。靈寶天尊贊曰:急尋清靜悟真空,收性回西莫轉(zhuǎn)東;采藥煉丹功果就,超凡脫殼謁蒼穹。降生天尊贊曰:清靜經(jīng)圖最為先,度人寶筏一慈船;經(jīng)文點(diǎn)破生死竅,注解掀開井中天。蓋天古佛贊曰:清靜寶經(jīng)至妙玄,多蒙天一注成全,有人得會經(jīng)中理,三教凡夫登寶蓮。木公老祖詩曰:道德天尊演妙玄,尊經(jīng)一部即真?zhèn)鳎髱熤钙粕栏[,得訣勤修龍骨丹;個(gè)個(gè)同登清靜道,人人共上彩云蓮,無極宮內(nèi)受封后,快樂逍遙自在仙。文昌帝君詩曰:一部尊經(jīng)度世船,五湖四海任盤旋,若不點(diǎn)破經(jīng)中理,枉費(fèi)功夫拜幾筵;千里玄機(jī)微一撥,壺中春色數(shù)千年,天尊口訣斯經(jīng)露,按法修行赴九天。世道古佛詩曰:女女男男濁濁清,還從本來覓真情,有為曰動無為靜,得本延年失本傾;急早回頭修至善,趁時(shí)氣在學(xué)長生,任君積下千金產(chǎn),一日無??帐中小U柕劬娫唬嚎蓢@蒼生錯(cuò)認(rèn)心,常將血肉當(dāng)黃庭,三途墜落無春夏,九界升遷少信音;便向仙街了罪籍,遂從道路脫寒陰,吉兇兩岸無差錯(cuò),善士高升惡士沉。重陽帝君詩曰:道心惟微人心危,幾個(gè)清清幾個(gè)知,至善中間為硐府,玄關(guān)里面是瑤池;猿猴緊鎖休遷走,意馬牢栓莫教馳,允執(zhí)厥中涵養(yǎng)足,金光一道透須彌。黃老詩曰:一貫道心孔氏書,于今清靜啟靈圖,真經(jīng)真法皆言道,天理天年也在儒;漢武枉尋千年藥,秦王空想萬年謀,此經(jīng)在手春秋永,別有乾坤填玉壺。太白星詩曰:群經(jīng)惟此有奇思,翻案偏然有妙詞,那管春秋而過去,只將旦暮以窺之;全憑清靜為靈藥,豈有人心種紫芝,道心才為真父母,精神力量庇佳兒。道光祖詩曰:悟道修行是進(jìn)陽,河圖之?dāng)?shù)大文章,雙為私欲單為道,退乃符消進(jìn)乃長;但得真?zhèn)鳠o極理,自然凡熟遍體香,一朝脫卻胎周臭,跳出樊籠禮玉皇。鐘離祖詩曰:練性先須煉先彭,一輪蛾月西南橫,陰符進(jìn)退丹蓋熟,陽火盈虧月漸明;扯坎填離返本位,擒烏捉兔復(fù)初城,從而不上閻王套,我做神仙赴玉京。文昌帝君詩曰:乾坤日月皆無心,赤氣揚(yáng)輝處處靈,惟有玄根同太極,自然煥發(fā)合天經(jīng);流行萬古兼千古,合撰清寧永太寧,清靜洞陽敷妙德,真機(jī)運(yùn)動不留停。孚估帝君詩曰:真常之氣大而剛,充塞乾坤顯一陽,自此生平千萬世,恒定熙自樂無疆;清氣靈圖皆煥發(fā),瑤書寶典善鋪張,天地有根因有此,玄玄妙妙見真常。道心子詩曰:奉勸世人希圣賢,榮華富貴亦枉然,身中自有長生酒,體內(nèi)不無養(yǎng)命錢;色即是空空即色,仙為祖性性為仙,乾坤聽得吾詩勸,急早回頭上法船。無心道人詩曰:世人急早學(xué)仙家,不必苦貪酒色花,去假修真真不假,掃邪悟道道非邪;燒丹要捉山中鳥,煉汞當(dāng)擒井底蛙,會得此玄玄妙理,凡夫管許步云霞。忍辱仙詩曰:上士無爭是圣功,分明三教共根宗,太和無凝太和妙,色象莫沾色象空;一月光橫四海外,千江瑞映三才中,陽滿為仙陰滿鬼,時(shí)人不識此園融?;旌褡釉娫唬呵屐o妙經(jīng)處處融,無爭上士如虛空,但能體用相輝映,乃信乾坤是鴻蒙;萬象虛明含滿月,一真顯露協(xié)蒼窮,下爭上讓陰陽理,圣圣賢賢不一同。白祖仙詩曰:墜落紅塵不記年,皆因妄念迷青天,若非師指歸元始,那得凡身做上仙;十惡斷時(shí)三業(yè)凈,六根空處五行全,老君金口明明示,萬世千秋永正傳。文昌帝君詩曰:妄念驚神散萬方,魂歸地府失真陽,寒水惡浪層層陷,劍樹刀山處處傷;一念回春修道力,三田氣秀得丹香,勸君急早歸清靜,不枉人間鬧一場。紫微大帝詩曰:太上老君妙道玄,尊經(jīng)一部即真?zhèn)?,三華三寶本元?dú)?,五賊吾魔系后天;換象抽爻息火性,安爐立鼎煉金丹,不貪不妄隨時(shí)過,一日清閑一日仙。斗口夫子詩曰:先天變后后先天,凡凡圣圣不一般,富貴榮華如電灼,妻恩子愛似硝燃;不貪自有命為主,守道何無神助緣,一性不迷塵境滅,空中現(xiàn)出月輪圓。紫陽真人詩曰:勿貪酒色勿貪錢,富貴窮通總隨緣,色即是空空即色,煙生于火火生煙;醍醐灌頂卻煩惱,取坎還離掃欲牽,一念歸中塵境滅,養(yǎng)顆明珠似月圓。邱祖詩曰:不貪名利不貪花,每日終朝臥彩霞,肚餓猿猴南桃果,口干龍女送蒙茶;勝如漢口三千尸,賽過京都百萬家,奉勸世人早醒悟,掃開煩惱煉黃芽。
7,急求20句帶泉的詩詞
《濟(jì)南七十二泉詩》序 〔明〕晏璧 有此天地,即有此山川。山為地之形勢,水為地之脈絡(luò),皆扶輿清淑之氣所鐘,和順積中,英華發(fā)外。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孟子》曰“源泉混混”,喻道體也。文人才子,適興而詠歌之者宜哉。且濟(jì)南為譚子國,附庸于齊。南距泰山百余里??|南三十里為龍洞,巖穴外阻,而中?徑路,斗折而蛇行。多怪石幽泉,能出云氣,作雷雨。泉脈環(huán)城內(nèi)外,凡七十有二:曰趵突、曰玉環(huán)、曰珍珠、曰漱玉、曰醴泉、曰甘露、曰金線、曰蜜脂、曰白龍、曰黑虎、曰芙蓉、曰柳絮、曰金沙、曰白公、曰孝感、曰無憂、曰洗缽、曰濯纓……虞舜耕于歷山,故濟(jì)南以歷城名邑。有虞舜祠,東坡先生書歐陽文忠公舜泉詩刻于石。予永樂二年,持憲節(jié)來濟(jì)南,休沐之暇,與大夫君子升高眺遠(yuǎn)。凝眸而挹山色,洗耳以聽泉流。綺綰繡錯(cuò),黛蓄膏?,誠中州之奇觀也。抑天造而地設(shè),豈人力所能為哉?昔柳子厚嘗記柳、永二州山水,怪造物者不為之于中州,而列于夷狄,使千萬年不得一售其技,是固勞而無用于神者。今濟(jì)南環(huán)城不一舍許,而七十二泉獻(xiàn)秀呈奇,是造物者為之于中州,使千百年不得一售其技,亦勞而無用于神者。予故取而詠之,惜無柳子之才,足以發(fā)揚(yáng)山水之勝。詩成,濟(jì)南太守太原楊有溶請鋟梓以傳,且賀曰:斯泉也,閱古今而不能售,詩而詠之,是泉之遭也。予遂書之,以附郡志云。 題《七十二泉詩》后序 〔明〕濟(jì)南知府楊渙 孔子曰:仁者樂山,知者樂水;仁者靜,知者動。故仁知之君子必有取于山水者焉。夫樂之得于心,而動靜各極其妙也。古人之樂山水者,多矣!獨(dú)唐柳宗元以罪謫永州,后移于柳,雖遭□辱,而好為山水之游,凡二州之清勝,無不游焉,無不記述。故歷千百年之久,讀柳子之文,知二州山水之勝也。夫天下之佳山水多矣,而柳、永二州獨(dú)藉柳子以名聞,非山水之幸也。予聞濟(jì)南多佳山水,若岱岳之尊,天下共知之;而七十二泉之勝,或聞其概而未悉。山東僉憲晏公,負(fù)能詩之名而樂濟(jì)南山水之勝,取山東七十二泉次第以詠之。所謂咳唾珠璣,令人雋永不暇置。予忝是邦,用繡諸梓,庶斯泉為不朽云。 濟(jì)南七十二泉詩 趵突泉 渴馬崖前水滿川,江心泉迸蕊珠圓。濟(jì)南七十泉流乳,趵突獨(dú)稱第一泉。 金線泉 水紋浮綠影搖金,倒挽銀河百尺深。中有錦魚三十六,碧波蕩漾任浮流。 杜康泉 甘泉一脈舜祠下,此地千年說杜君。不是重華常嗜酒,幾卮聊借解南熏。 朱公泉 陶公已泛五湖船,尚有芳名寄此泉。營繞柏窗風(fēng)日永,濟(jì)南別有一山川。 白公泉 白公當(dāng)日浚清渠,可灌秋田十頃余。千載齊民沾地利,離離禾黍秀郊墟。 舜泉 巍巍舜廟歷城南,中有清泉味極甘。流出迎祥仙館去,汪汪千頃泛波瀾。 濯纓泉 石罅流泉可濯纓,□無斧鑿自天成。一清疑挽銀河水,應(yīng)嘆滄浪浪得名。 甘露泉 盤谷清泉一派長,味甘卻似飲天漿。何須沆瀣分仙掌,滴滴斟來透骨涼。 獨(dú)孤泉 天麻山北水盈渠,山水流傳姓獨(dú)孤。藥嶺蘢蔥含紫翠,清流豈受俗塵污。 湛露泉 泉如湛露味甘香,□入三焦齒頰涼。通樂古園饒爽氣,厭厭夜飲醉無妨。 雙女泉 二妃厘降有虞城,城下流泉冽且清。麥壟黍田資潤澤,田公擊壤樂升平。 羅姑泉 阿姑遺跡渺煙蘿,嬴得流泉尚姓羅。陵谷變遷無限感,至今于越慕曹娥。 孝感泉 齊城孝子格天心,井涌清泉冽且深。躍鯉臥冰非好異,流傳勝事到于今。 玉環(huán)泉 泉脈盤回似玉環(huán),天留勝地在人間。溫泉曾被楊妃辱,故引清流到歷山。 南漱玉泉 南泉漱玉派匡廬,應(yīng)是云門瀑布余。月照波心清可鑒,豈無湘女解瓊琚。 北漱玉泉 泉流北澗瀑飛瓊,靜日如聞漱玉聲。纖手掬來清徹骨,高人宜爾濯塵纓。 南珍珠泉 神林南面有流泉,流出明珠顆顆圓。一脈清冷猶合浦,月明老蚌吐深淵。 北珍珠泉 白云樓下水溶溶,滴滴泉珠映日紅。淵客泣來無覓處,恐隨流水入龍宮。 南甘露泉 佛頂巍巍青插天,滴來甘露化流泉。南風(fēng)六月為霖雨,遠(yuǎn)借恩波溉井田。 龍門泉 西望龍門海藏通,香泉一脈透齊東。桃花浪暖春三月,□化鵬程九萬風(fēng)。 白龍泉 白龍已逐白云飛,鱗甲時(shí)時(shí)漾綠漪。月白風(fēng)清天似水,一泓元是化龍池。 黑虎泉 石蟠水府色蒼蒼,深處渾如黑虎藏。半夜朔風(fēng)吹石裂,一聲清嘯月無光。 黑龍泉 澄潭萬頃碧如油,泉水流來石洞幽。夜半龍歸云霧黑,散為膏雨澤齊州。 鹿跑泉 泉聲清似鹿呦呦,逝者如斯日夜流。靈囿料應(yīng)非宿昔,蘼蕪杜若滿滄州。 芙蓉泉 □華紫翠削芙蓉,山下流泉石澗通。朵朵紅妝照清水,秋江寂寞起西風(fēng)。 雙桃泉 前度劉郎不再來,泉頭幾見碧桃開。昨宵忽夢三偷客,滿泛瑤池阿母杯。 柳絮泉 金線池邊楊柳青,泉分石竇曉泠泠。東風(fēng)三月飄香絮,一夜隨波化綠萍。 柳泉 杏花開遍柳垂絲,柳下清泉漾碧漪。莫折柔條留系馬,綠陰深處聽黃鸝。 胡桃泉 胡桃結(jié)實(shí)晝偏長,樹下清泉帶露香。曾過武陵溪上路,落花流水逐漁郎。 萵苣泉 泉名萵苣一河清,萬事咸由清苦成。寤寐不忘冰蘗操,菜根咬得見高情。 金沙泉 白龍泉畔有金沙,清水紅蓮勝若耶。一脈直通云漢路,豈無仙客泛靈槎。 白花泉 石泉流出白花浮,喜傍禪林似虎丘。好悟西來空色意,世間萬世等浮漚。 灰池泉 黑風(fēng)翻海撼蓬萊,吹遍昆明幾劫灰。欲溯水源窮不盡,流來歷下凈纖埃。 登州泉 文登一脈透譚城,澄徹全無蜃氣腥。安得雪堂蘇學(xué)士,朗吟萬竹濯清冷。 王氏溪亭泉 魚池西北水涓涓,王氏溪亭尚翼然。溪上槐陰清晝永,憑欄徙倚聽鳴蟬。 賢清泉 中州文物重譚城,故以賢清易水名。安得簞瓢顏氏子,秋風(fēng)來此濯塵纓。 東皋泉 金線南泉折向東,猶如江漢遠(yuǎn)朝宗。方池半畝源流活,難覓魚龍變化蹤。 清水泉 灝氣浮空秋水清,水天一色月華明。滄浪孺子高歌處,一濯塵纓得此名。 醴泉 九成曾刻醴泉名,歷下泉如竹葉清。山水之間有真樂,何須留連醉翁亭。 酒泉 酒星炯炯映青天,地下方知有酒泉。一酌飲來甘若醴,相逢誰是酒中仙。 東蜜脂泉 清泉流出碧漣漪,脈貫東西號蜜脂。說著到頭辛苦處,誰知滋味美如飴。 西蜜脂泉 西池泉味比東強(qiáng),何必天寒割蜜房。莫道脂甘能悅口,試將一飲勝天漿。 洗缽泉 淺井東邊有冽泉,山僧洗缽是何年。泉中流出伊蒲饌,參透三生石上禪。 香泉 虞帝祠前春草芳,石池漾漾碧泉香。源頭活水恩波遠(yuǎn),萬頃坡田擺柳黃。 散水泉 珠泉東向水縈回,蕩漾漣漪去復(fù)來。時(shí)有濯纓佳客至,方池如鑒絕纖埃。 明水泉 清泉一派接銀河,寶鑒同明水不波。步繞方池閑顧影,須眉散作百東坡。 皇華泉 金線池東涌碧泉,皇華使節(jié)耀齊川。圣恩浩蕩寬如海,散作甘霖遍八埏。 無憂泉 檻泉西畔漱清流,酌水能消萬斛愁。白叟黃童爭擊壤,春來有事向東疇。 滿井泉 川流不息井泉盈,明秀亭前脈脈清。應(yīng)是夜來春雨急,水高三尺小池平。 淺井泉 齊城淺井不滿尺,一掬能令塵慮消。日暮兒童汲瓶處,芭蕉葉上雨蕭蕭。 石灣泉 石灣池接檻泉南,涌出清流味更甘。旋汲井花烹石鼎,□華秋凈暮煙涵。 臥牛泉 昔聞陶墓有牛眠,今見齊州溢井泉。千載歷山遺勝跡,秋風(fēng)禾黍滿虞田。 龍居泉 東望扶桑海岱連,澄潭月冷水涓涓。釣竿一拂珊瑚樹,驚起潭心龍夜眠。 馬跑泉 馬蹄踏破迸飛泉,流出齊城淺水邊。八駿曾聞馳八極,百年幾見海成田。 魚池泉 姜家亭畔水漣漪,無數(shù)金鱗逐浪吹。只恐桃花春浪暖,龍門一躍化天池。 知魚池泉 譚城淺水似濠梁,有客觀魚慕老莊。無餌無鉤閑罷釣,倦眠莎草映斜陽。 溫泉 太真偏愛浴華清,溫潤何如歷下城。玉韞昆山何借潤,不勞薪□與煎烹。 懸珠泉 泉脈如懸禾米珠,源頭活水世間無。洞深恐有驪龍臥,吐出香涎下□湖。 都泉 遙望中宮廿里余,清泉都匯?山湖。齊城大旱作霖雨,一滴能□萬物枯。 漿水泉 泉流乳竇比瓊漿,入口渾疑透骨涼。若比醍醐滋味異,較他馬潼更甘香。 白泉 槐庭秋水色泓澄,體孕金天玉雪清。月夜看來疑素練,纖塵不染勝瑤瓊。 南煮糠泉 泉通趵突水琳瑯,濁世還能掃秕糠。地位清高隔塵土,琪花瑤草四時(shí)芳。 北煮糠泉 趵突西隅作石棚,泉名糟粕待煎烹。一掬可清無塵滓,何是當(dāng)年玷濁名。 望水泉 萬竹園中景趣幽,雙泉一脈望登州。碧梧百尺棲丹鳳,雪浪千堆戲白鷗。 熨斗泉 泉如熨斗氣溫溫,龍洞分來第一源。欲識坎離交媾意,請參道德五千言。 染池泉 柳子當(dāng)年記染溪,別分一派出東齊。憶從濯錦江邊過,風(fēng)漾晴瀾五色迷。 車泉 漢家聞有七香車,歷下車泉□可嘉。金井轆轤聲軋軋,夕陽芳草噪寒鴉。 懸泉 百尺流泉石上懸,龍歸洞口散晴煙。曾從五老觀飛瀑,倒挽銀河落九天。 灰泉 珍泉西北帶煙埃,亂石堆中蝕翠苔。何日塵襟凈蠲滌,源頭尋路覓天臺。 混沙泉 曾迎宰相筑新堤,泉石清佳似壤西。亦有元戎乘小隊(duì),時(shí)時(shí)問柳到幽棲。 劉氏泉 泉名劉氏果何人,千載風(fēng)流數(shù)伯倫。天產(chǎn)釀泉清可掬,松花滿泛□頭春。 道士泉 北渚南山碾石渦,寒泉迸涌寺東坡。種桃道士知何處,偏愛靈泉種得多
1、泉眼無聲惜細(xì)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里《小池》) 2、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暝》) 3、松徑僧尋藥,沙泉鶴見魚。(賈島《送唐環(huán)歸敷水莊》) 4、紫泉宮殿鎖煙霞,欲取蕪城作帝家。(李商隱《隋宮》) 5、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杜甫《佳人》) 6、松月生夜涼,風(fēng)泉滿清聽。(孟浩然《宿業(yè)師山房待丁大不至》) 7、泉源在庭戶,洞壑當(dāng)門前。(元結(jié)《賊退示官吏》) 8、龍吟虎嘯一時(shí)發(fā),萬籟百泉相與秋。(李頎《聽安萬善吹觱篥歌》) 9、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白居易《長恨歌》) 10、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白居易《琵琶行》) 11、誓令疏勒出飛泉,不似潁川空使酒。(王維《老將行》) 12、昔時(shí)橫波目,今作流淚泉。(李白《長相思》(二)) 13、泉壑帶茅茨,云霞生薜帷。(錢起《谷口書齋寄楊補(bǔ)闕》) 14、迸泉颯颯飛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李頎《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 15、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16、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維《過香積寺》) 17、山中一夜雨,樹杪(miǎo)百重泉。(王維《送梓州李使君》) 18、澗空啼鳥寂,地僻野泉通。(林鴻《秋日登石壁精舍》) 19、天泉水暖龍吟細(xì),露畹春多鳳舞遲。(李商隱《一片》) 20、十年泉下無消息,九日樽前有所思。(李商隱《九日》) 21、木蘚青桐老,石泉水聲發(fā)。(李賀《題趙生壁》) 22、羲和自趁虞泉宿,不放斜陽更向東。(李商隱《樂游原》) ?。┰驴彰鬏嬩洠?/div>
泉眼無聲惜細(xì)流,樹蔭照水愛情柔?!獥钊f里《小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