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蘇打水調什么酒比較好
威士忌配蘇打水比較好。
可以調雞尾酒
米酒,比較稠····喝著有米湯的感覺 ··
2,白酒熬姜擦臉有什么功效
可以軟化血管,補充蛋白。祝好運,望采納
白酒(50°左右的食用酒)外用有促進血液循環(huán)的作用,生姜汁性偏熱,也有促進血液循環(huán)的作用,利用白酒的烈性,將生姜的藥效浸泡出來,混在一起使用,當對皮膚有促進血液循環(huán),改善新陳代謝的作用,應該是有一定效果的。至于你所說的,酒精是護膚品的禁忌,也不盡然,何況這里所用的是食用酒,不是純酒精。只要你的皮膚不對酒精過敏就可以了。
可以促進臉部皮膚的血液循環(huán)。
3,生姜大蒜泡白酒的功效
白酒泡蒜有什么作用?
材料與制作 生姜100克,大蒜100克,米醋500毫升。生姜洗凈,切片;大蒜切片,一同浸泡在米醋中,密封貯存1個月即可飲用。飯后服用,每次10毫升?;蛟诓穗戎凶昧考佑?。 功效與宜忌 促進胃液分泌,增加胃液酸度,保護胃黏膜,防止胃炎癌變。主治慢性萎縮性胃炎、胃酸缺乏者。具有良好的促進消化(尤其是油膩食品的促消化)、提高食欲、防止癌變的功用。慢性淺表性胃炎胃酸分泌過多者忌用。
大蒜中含蒜素,有強抗氧化性,能軟化血管,適當吃一些對心血管有好處。同時生姜是溫性食物,有暖胃的作用,適當吃一些對胃寒的人有調理腸胃的作用。用大蒜和姜泡酒能更好的發(fā)揮蒜素和生姜的作用,每天喝一小杯,對身體是有好處的,但不要多喝,容易傷肝的喲。
4,燉雞肉加什么酒比較好
用水燉湯
在燉雞肉時,可以適量添加白酒,能夠使雞肉肉質鮮美,口感更好,營養(yǎng)更高。雞肉里面添加白酒,有去腥,增香,提味的作用。白酒的功效:白酒味苦、甘、辛,性溫,有毒,入心、肝、肺、胃經;可通血脈,御寒氣,醒脾溫中,行藥勢;主治風寒痹痛、筋攣急、胸痹、心腹冷痛。白酒的用途:1、去腥:手上沾有魚蝦腥味時,用少許清洗,即可去掉腥氣味。2、除膩:在烹調脂肪較多的肉類、魚類時,加少許白酒,可使菜肴味道鮮美而不油膩。3、消苦:剖魚時若弄破苦膽,立即在魚肚內抹一點白酒,然后用冷水沖洗,可消除苦味。4、減酸:烹調菜肴時,如果加醋過多,只要再往菜中倒些白酒,可減輕酸味。5、增香:往醋中加幾滴白酒和少許食鹽,攪拌均勻,既能保持醋的酸味,又能增加醋香味。 白酒的妙用:1、姜汁雞蛋湯里加點白酒,味道鮮美。2、做菜放醋多了加點白酒,可減輕酸味。3、烹調脂肪較多的肉類、魚類時,加點白酒,可使成菜味美而不膩。4、紅燒牛羊肉時加點白酒,不僅可消除膻味,還可使肉的味道鮮美,并容易燒爛。5、煮火腿之前,在火腿皮上涂些白酒,會很快煮爛,并且味道更鮮美。6、油炸花生仁盛入盤中后,趁熱灑少許白酒,可保持花生仁酥脆不回潮。7、雞、鴨宰殺前灌一湯匙白酒,半小時后再殺,不僅容易褪凈毛,且皮也會完好無損。(幫忙點個采納,謝謝?。?/div>
5,做泡菜用的白酒應該怎么選
做泡菜要放白酒主要是能使泡菜更脆、更可口,放什么樣白酒都沒關系的。
用普通白酒就可以了的,用白酒一是為調味,二是為防腐,如果泡菜長了白膜,倒點白酒很快就會消失。【菜品特色】 1、泡菜是以新鮮蔬菜為原料,經泡漬發(fā)酵而生產的,是對蔬菜進行的“冷加工”,較其它加工蔬菜的有益成分損失較少,所以泡菜營養(yǎng)豐富?! ?、它含有豐富的活性乳酸菌,可調節(jié)腸道微生態(tài)平衡,促進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改善腸道功能,而且還能降低血清膽固醇水平和血脂濃度等等很多好處。
看你要泡好多咯少放一點放點花椒要好吃些。
用普通白酒就可以,用白酒一是為調味,二是為防腐,如果泡菜長了白膜,倒點白酒很快就會消失。 補充: 中國特有的一種蒸餾酒。世界八大蒸餾酒(白蘭地Brandy、威士忌Whisky、伏特加Vodka、金酒Gin、朗姆酒Rum、龍舌蘭酒Tequila、日本清酒Sake、中國白酒Spirit)之一。由淀粉或糖質原料制成酒醅或發(fā)酵醪經蒸餾而得。又稱燒酒、老白干、燒刀子等,解放后稱為白酒。酒質無色(或微黃)透明,氣味芳香純正,入口綿甜爽凈,酒精含量較高,經貯存老熟后,具有以酯類為主體的復合香味。以曲類、酒母為糖化發(fā)酵劑,利用淀粉質(糖質)原料,經蒸煮、糖化、發(fā)酵、蒸餾、陳釀和勾兌而釀制而成的各類酒。
白酒起殺菌消毒的作用,就用一般50度以上白酒即可。
6,黃酒加熱能放姜嗎有好處嗎
黃酒加熱放姜絲可以驅寒。黃酒,性溫,味甘苦辛,有毒,大熱,氣味芳香,入心肝肺胃經;能中能散,宣行藥勢,具有活血通絡、散寒、祛風的作用,可治療風寒祛痛、筋脈攣急、胸痹、心腹冷痛等。飲用黃酒不僅可以增加食欲,使人心情愉悅,身體舒暢,而且可起到保健作用,適量常飲有助于血液循環(huán),促進新陳代謝,并有補血養(yǎng)顏、舒筋活血、健身強體、延年益壽之功效。擴展資料:黃酒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有“液體蛋糕”之稱。其營養(yǎng)價值超過了有“液體面包”之稱的啤酒和營養(yǎng)豐富的葡萄酒。1、含有豐富氨基酸:黃酒的主要成分除乙醇和水外,還含有18種氨基酸,其中有8種是人體自身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這8種氨基酸,在黃酒中的含量比同量啤酒。葡萄酒多一至數(shù)倍。2、易于消化:黃酒含有許多易被人體消化的營養(yǎng)物質,如:糊精。麥芽糖、葡萄糖、脂類。甘油、高級醇、維生素及有機酸等。這些成分經貯存,最終使黃酒成為營養(yǎng)價值極高的低酒精度飲品。3、舒筋活血:黃酒氣味苦、甘、辛。冬天溫飲黃酒,可活血祛寒、通經活絡,有效抵御寒冷刺激,預防感冒。適量常飲有助于血液循環(huán),促進新陳代謝,并可補血養(yǎng)顏。4、美容抗衰老:黃酒是B族維生素的良好來源,維生素B1.B2。尼克酸、維生素E都很豐富,長期飲用有利于美容、抗衰老。5、促進食欲:鋅是能量代謝及蛋白質合成的重要成分,缺鋅時,食欲、味覺都會減退,性功能也下降。而黃酒中鋅含量不少,如每100毫升紹興元紅黃酒含鋅0.85毫克。所以飲用黃酒有促進食欲的作用。6、保護心臟:黃酒內含多種微量元素。如每100毫升含鎂量為20~30毫克,比白葡萄酒高10倍,比紅葡萄酒高5倍;紹興元紅黃酒及加飯酒中每100毫升含硒量為1~1.2微克,比白葡萄酒高約20倍,比紅葡萄酒高約12倍。在心血管疾病中,這些微量元素均有防止血壓升高和血栓形成的作用。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紹興黃酒附加值還有許多提升空間人民網-專家提醒:黃酒含極微量甲醛 加熱溫飲更安全人民網-經常喝黃酒的好處以及注意事項人民網-小小黃酒竟有這些保健功效 7個理由讓你常喝它
黃酒加熱能放姜,是有好處的。放生姜可以增加黃酒溫中散寒的功效,放大棗則可以補中益氣。1、生姜皮性辛涼,治皮膚浮腫,行皮水;生姜汁辛溫,辛散胃寒力量強,多用于嘔吐;干姜辛溫,溫中煽動寒,回陽通脈,溫脾寒力量大,炮姜味辛苦走里不走表,溫下焦之寒;炮姜炭性溫,偏于溫血分之寒;煨姜苦溫,偏于溫腸胃之寒。生姜辛而散溫,益脾胃,善溫中降逆止嘔,除濕消痞,止咳祛痰,以降逆止嘔為長。2、在炎熱的氣溫下吃一些生姜能起到興奮、排汗、降溫,提神的作用。對于有一般暑熱表現(xiàn),如頭昏、心悸、胸悶、惡心等情況的病人,適當喝點姜湯是大有裨益的。中國傳統(tǒng)的防暑中成藥——人丹就含有生姜成分,其作用就是健胃、提神、醒腦。
有好處,會有姜素到酒中,一是有姜的口味(喜歡的朋友愛喝),二是姜素有益健康。
可以放姜,好處是酒會變的溫通,人喝了以后不會導致體內寒涼,對胃寒的人比較有利
黃酒加熱可以放姜。江浙地區(qū)人多喜歡將黃酒配上生姜加熱飲用,生姜除了能去腥、改善口感外,更能加強黃酒溫胃散寒的作用。黃酒性大熱,味甘、辛。有通血脈、散濕氣、除風、下氣等功效,熱飲效更佳。在冬季飲服黃酒,可以活血祛寒、通經活絡,能有效抵御寒冷,預防感冒,尤其黃酒中加點姜片煮后飲用,既可活血祛寒,又可以開胃健脾。即使是炎夏季節(jié),許多人也喜歡一杯熱酒下肚,他們認為這樣可以解暑。擴展資料:黃酒源于中國,與葡萄酒、啤酒并稱世界三大釀造酒。多以大米、黍米、粟為原料,我國黃酒產地廣、品種多,尤以今蘇南、浙江等地最為盛行。由于黃酒未經過蒸餾、提純,因此酒精含量低,相較于白酒,保留了更多原料中的營養(yǎng),黃酒中含有21種氨基酸,其中8種是人體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須依靠食物攝取,因此,黃酒有“液體蛋糕”的美譽。另外,黃酒中豐富的蛋白質易于消化,具有舒筋活血、美容等功效,非常適合女性及老人飲用。對于一些冬季出現(xiàn)腰背痛,手足麻木的老年人來說,少量飲用黃酒也很有好處的。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冬日溫飲黃酒散寒氣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江浙“一黃一綠”最養(yǎng)生 一壺黃酒、一杯綠茶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喝了冷酒寫字手打顫?白酒要不要加熱再喝?
7,我想泡的能提高免疫力的藥酒可不知該泡什么
藥酒方 藥酒
【組成】生地10兩,海桐皮2兩,米仁2兩,川芎1兩,骨皮1兩,五加皮1兩,羌活1兩,牛膝1兩,甘草5錢。
【來源】《惠直堂方》卷二。
【主治】風濕腰痛,血熱。
【用法】浸酒服。
風濕經典藥酒方
配方:鮮胡蜂50g,御酒堂白酒500ml,
泡制工藝:1、準備鮮胡蜂50g。2、將鮮胡蜂和白酒一起放入酒器(以磁州窯邢窯產磁壇為佳)。3、密封浸泡。4、放置陰涼處存放。5、15天后,過濾酒液,即成。
用法:口服,一日2次,早晚各1次,每次15~25ml。此方特別適用于急性風濕病,風濕性關節(jié)炎。
[1][2]補氣益血酒
八珍酒
【配方】 全當歸26g 炒白芍18g 生地黃15g 云茯苓20g 炙甘草20g 五加皮25g 肥紅棗36g 胡桃肉36g 白術26g 川芎10g 人參15g 白酒1500ml。
【功用】 滋補氣血,調理脾胃,悅顏色。
【制法】 1 將所有的藥用水洗凈后研成粗末; 2 裝進用三層紗布縫制的袋中,將口系緊; 3 浸泡在白酒壇中,封口,在火上煮1小時; 4 藥冷卻后,埋人凈土中,五天后取出來; 5 再過三至七天,開啟,去掉藥渣包將酒裝入瓶中備用。
【用法】每次10~30ml,每日服3次,飯前將酒溫熱服用。
【藥材功效解析】方中人參、白術、茯苓、甘草:補脾益氣。 當歸、白芍、地黃、川芎:滋養(yǎng)心肝,補血而理氣。 川芎:可使地黃、當歸補而不膩。 五加皮:祛除風濕,強壯筋骨。 胡桃肉:潤肺補腎,烏須發(fā),強記憶。 大棗:健脾而調和諸藥。 此酒可以起到氣血雙補的功效,用以治療因氣血虧損而引起的面黃肌瘦,心悸怔忡,精神萎靡,脾虛食欲不振,氣短懶言,勞累倦怠,頭暈目眩等癥。
丹參酒
【配方】丹參300g,米酒適量
【功用】養(yǎng)血安神。
【制法】1 將丹參切碎; 2 倒入適量的米酒浸泡15天; 3 而后濾出藥渣壓榨出汁,將藥汁與藥酒合并; 4 再加入適量米酒,過濾后裝入瓶中備用。
【用法】每次10ml,每日3次,飯前將酒溫熱服用。
【藥材功效解析】丹參:味苦,性微寒,入肝腎二經,活血,通心包絡,去滯生新,調經順脈,安神寧心,治健忘怔仲,驚悸不寐。藥理實驗結果表明,丹參有擴張冠狀動脈作用。能使冠狀動脈血流量增加,并使心率減慢,對防治冠心病等老年性疾病是大有益處的。又因丹參含維生素E,所以也應有抗衰防老作用。此酒主治神經衰弱,記憶力減退,失眠健忘。
牛膝獨活酒
【配方】桑寄生30g 牛膝45g 獨活25g 秦艽25g 杜仲40g 人參10g 當歸35g 白酒1000ml
【功用】補養(yǎng)氣血,益肝強腎,除祛風濕,止腰腿痛。
【制法】1 將所有藥材洗凈后切碎; 2 放入紗布袋中,縫口; 3 放入酒中,浸泡30天; 4 將藥渣取出,過濾備用。
【用法】每次10~30ml,每日1次(上午9~11點服用為佳)。
【藥材功效解析】杜仲、牛膝、桑寄生:補益肝腎,強筋壯骨。
當歸、人參:養(yǎng)血益氣。
秦艽:法濕宣痹止痛。
此酒主治腰膝發(fā)涼、麻木、酸軟疼痛,腿足屈伸不利,痹著不仁,肝腎兩虧,風寒濕痹。
人參固本酒
【配方】何首烏60g 枸杞子60g 生地黃60g 熟地黃60g 麥門冬60g 天門冬60g 人參60g 當歸60g 茯苓30g 白酒6000ml
【功用】補肝腎,填精髓,益氣血。
【制法】1 將所有藥材搗成碎末; 2 裝入紗布袋,放進干凈的壇子里; 3 倒入白酒浸泡,加蓋再放在文火上煮沸; 4 約1小時后離火,冷卻后將壇子密封; 5 7天后開啟,將藥渣除去,裝瓶備用。
【用法】每次10~20ml,每日早晚2次,將酒溫熱空腹服用。
【藥材功效解析】何首烏、懷熟地、枸杞子:補肝腎,填精髓。
懷生地、天冬、麥冬:滋陰。
人參:補氣。
白茯苓:健脾利濕。
當歸:補血活血。
此酒有補肝腎、填精髓、益氣血的功效,適于中老年因肝腎虛,氣血不足而引起的腰膝酸軟,體乏無力,精神萎靡,失眠健忘,食欲不振之癥。
人參酒
【配方】人參30g,白酒1200ml
【功用】補益中氣,溫通血脈。
【制法】1 用紗布縫一個與人參大小相當?shù)拇?,將人參裝入,縫口; 2 放入酒中浸泡數(shù)日; 3 之后倒入砂鍋內,在微火上煮,將酒煮至500~700ml時,將酒倒入瓶內; 4 將其密封,冷卻,存放備用。
【用法】每次10~30ml,每日1次(上午服用為佳)。
【藥材功效解析】人參:味甘微苦;生者性平,熟者偏溫。功在補五臟,益六腑,安精神,健脾補肺,益氣生津,大補人體之元氣,能增強大腦皮質興奮過程的強度和靈活性,有強壯作用,使身體對多種致病因子的抗病力增強,改善食欲和睡眠,增強性功能,并能降低血糖、抗毒、抗癌,提高人體對缺氧的耐受能力等作用。
此酒主治虛勞羸瘦,氣短懶言,脈軟而無力,四肢倦怠,脾胃不健,面色萎黃,喜暖畏寒,自汗乏力。
王益酒
【配方】 蜜炙黃芪250g 生炒白術各100g 熟地黃250g 枸杞子250g玉竹250g 白酒1500ml
【功用】補氣養(yǎng)血,滋陰補腎。
【制法】1 將所有藥材洗凈后研細碎,裝入紗布袋中; 2 與白酒一起放入砂鍋內,上火煎煮40分鐘; 3 過濾去渣留液,入瓶備用。
【用法】每次10~20ml,每日1次,臨睡前飲用。
【藥材功效解析】玉竹:甘平之味,養(yǎng)陰生津,潤肺養(yǎng)胃。
黃芪:甘溫益氣。
白術:健脾助運。
地黃:養(yǎng)血活血。
枸杞子:補肝腎之陰。
此酒力緩,久飲對先天、后天不足有不可估量的療效。主治諸虛百損,體弱無力,頭暈目眩,胃納不佳,腰膝酸軟,男子陽痿、早泄,女子月經不調,崩漏帶下,以及盆腔炎等癥。
烏須酒
【配方】何首烏500g 白首烏500g 胡桃肉90g 枸杞子60g 蓮子肉90g全當歸60g 生姜汁20g 蜂蜜90g 細曲300g 生地120g麥冬30g 糯米5kg
【功用】補腎養(yǎng)肝,益精血。
【制法】1 先將兩種首烏洗凈,用水煮過,搗爛; 2 除生姜汁、蜂蜜外,其余藥材搗為粗末與首烏一起裝入白布袋,封口備用; 3 將細曲搗成細末,備用; 4 生地用酒洗凈,放入煮首烏的水中去煮,等水漸干時,再用文火煨; 5 待水汁盡后,取出搗爛備用; 6 將糯米放入鍋中,加水3000ml,放在文火上熬成粥狀,然后倒入干凈的壇子里; 7 冷后加入細曲末,用柳枝拌勻,加蓋密封,放在保溫處釀制,待有酒漿時開封; 8 將生地黃倒入酒糟中,用柳枝拌勻,加蓋密封,3~5日后開封; 9 壓榨去糟渣,貯入干凈的壇子里,再將藥袋懸入酒中,加蓋; 10 將壇放入鍋中,隔水加熱約80分鐘后取出,埋入土中; 11 過5日將酒壇取出,開封,去掉藥袋,將蜂蜜煉過,倒入藥酒中,再細濾一遍,裝瓶備用。
【用法】每次10~20ml,每日3次,將酒溫熱空腹服用。
【藥材功效解析】何首烏、白首烏、枸杞子、胡桃肉、蓮子肉、當歸:補腎養(yǎng)肝,益精血。 紅棗:調和諸藥,并有健脾作用。 麥冬:滋陰潤燥。 蜂蜜:調味,并能緩和酒性。 此酒功效為補腎養(yǎng)肝,因肝腎精血不足而導致的腰膝酸軟,體乏無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面色憔悴,須發(fā)早白,大便秘結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