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是誰寫的
李白 這里的天子是 唐玄宗
李白?。±畎追Q自己是酒中仙人。
李白
漫步古詩苑 --------唐詩四季 唐朝出了四位有名的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和王維。 我不喜歡李白。李白的詩屬于夏季,狂熱、不羈、激情澎湃,讓人難以接受。“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他的這種所作所為更是讓人難以接受,除了勉強可以算做一點灑脫和逍遙外,剩下的則全是囂張和放蕩。 另外,李白可以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酒鬼,說什么“斗酒詩百篇”, 純粹是借著寫詩的名義堂而皇之地喝酒。道理很簡單:因為有時他說酒可以銷愁,“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有時又說“舉杯銷愁愁更愁”,為了喝酒,他是什么理由都想得出來的, 我也不喜歡白居易,他的詩老氣橫“秋”,他本人更是哀聲嘆氣,“低頭獨長嘆,此嘆無人諭?!彼妓髦新冻鲆唤z凄涼,行文間透著幾分無奈?!袄弦嗫?,少亦苦,老苦少苦兩如何?”整個兒一黃蓮罐子里淹漬出來的,沒有一點鮮活之氣?!翱蓱z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你看,偶爾想寫一點美感的東西,也是苦不拉譏的。 我最討厭的要數杜甫了,“腸斷江城雁,高高向北飛”,他的詩就象冰,象冬季,寒冷、蕭殺,帶著大片的悲哀,讓人感覺他痛不欲生。要不是上帝看在他愛國的份兒上,早讓他在酒肉飄香的朱門前成為“凍死骨”了。 而眼前的這個春天就象王維的詩,絲絲新綠如脈脈的溫情,讓人喜愛,讓人親近,更充滿無盡的想象,“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還象他筆下紅紅的相思豆,飽含著人間的溫情,“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同時,這滿野的春草又如他的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詩情畫意又大氣磅礴。
2,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是對什么的評價
李白~素有"詩仙"之稱的李白,他的詩中有酒,酒中有詩,他居然認為"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而且狂放到“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地步
說的是李白吧。積極意義上說指該行為瀟灑不羈,消極意義上說是目中無人,狂妄自大。
漫步古詩苑 --------唐詩四季 唐朝出了四位有名的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和王維。 我不喜歡李白。李白的詩屬于夏季,狂熱、不羈、激情澎湃,讓人難以接受?!疤熳雍魜聿簧洗?,自稱臣是酒中仙,”他的這種所作所為更是讓人難以接受,除了勉強可以算做一點灑脫和逍遙外,剩下的則全是囂張和放蕩。 另外,李白可以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酒鬼,說什么“斗酒詩百篇”, 純粹是借著寫詩的名義堂而皇之地喝酒。道理很簡單:因為有時他說酒可以銷愁,“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有時又說“舉杯銷愁愁更愁”,為了喝酒,他是什么理由都想得出來的, 我也不喜歡白居易,他的詩老氣橫“秋”,他本人更是哀聲嘆氣,“低頭獨長嘆,此嘆無人諭。”思索中露出一絲凄涼,行文間透著幾分無奈。“老亦苦,少亦苦,老苦少苦兩如何?”整個兒一黃蓮罐子里淹漬出來的,沒有一點鮮活之氣?!翱蓱z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你看,偶爾想寫一點美感的東西,也是苦不拉譏的。 我最討厭的要數杜甫了,“腸斷江城雁,高高向北飛”,他的詩就象冰,象冬季,寒冷、蕭殺,帶著大片的悲哀,讓人感覺他痛不欲生。要不是上帝看在他愛國的份兒上,早讓他在酒肉飄香的朱門前成為“凍死骨”了。 而眼前的這個春天就象王維的詩,絲絲新綠如脈脈的溫情,讓人喜愛,讓人親近,更充滿無盡的想象,“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還象他筆下紅紅的相思豆,飽含著人間的溫情,“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同時,這滿野的春草又如他的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詩情畫意又大氣磅礴。
李白~素有"詩仙"之稱的李白,他的詩中有酒,酒中有詩,他居然認為"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而且狂放到“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地步
3,天子呼來不上船正解
據我所知,至今對于“天子呼來不上船”有過四種不同的解釋,關鍵在于一個船字。 第一種:說這個船就是水上的船。唐玄宗在白蓮池泛舟,召見李白,李白已經喝醉了,上不了船,由高力士扶了上去。對于這種解釋我有兩點疑問,一、“不上船”同上不了船、難以上船并不是一個意思;二、和下一句“自稱臣是酒中仙”連接不起來,跳躍太大。 第二種:說船字指的是衣襟或扣子。根據是《康熙字典》,“衣領曰船”“或言衣襟為船”。于是解釋為李白由于酒醉,在天子召見他的時候不扣扣子、衣冠不整、邋邋遢遢。對于這種解釋我也有兩點疑問,一、此處為什么用一個“上”字,作何解釋?二、如果李白在清醒的時候這樣不修邊幅,那可能是一種詩人的瀟灑,但發(fā)生在醉后,則只能是酒鬼的丑態(tài),是不符合杜甫贊美李白的原意的。 第三種:說“船”字其實是個“穿”字,由于兩個字同音,所以誤寫了。這種猜想是沒有根據的。它的意思無非還是李白聽到天子召喚時因酒醉而沒有穿好衣服。 第四種:說這個“船”是皇權的代稱。李白不聽皇帝的召喚,藐視皇權,不與皇室合作,不上他的“賊船”。我不同意這種解釋,因為這種美化李白的動機雖好,但是把李白的高傲贊揚得過頭了。不錯,相對于那種趨炎附勢的人,李白是有傲骨的,但他并沒有清高到如此程度,連皇帝也不理會。他曾經拜訪過賀知章,曾經自薦于韓荊州,曾經贊頌過楊貴妃,曾經受召于永王麟,他是結交過不少“權貴”的,他只是不愿意“事”那種需要“摧眉折腰”地去奉承的權貴罷了。 下面,我想做出另一種解釋,或者可以算是第五種吧。 船,在古代也是一種酒器(見《辭海》)。李?!端纱半s錄》中有“上因連飲三銀船”之句。這樣,“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就好解釋了。說的是天子把李白召進宮來了,但李白看到沒有擺上酒器,就半開玩笑地說:“您沒聽說嗎?臣是酒仙啊,怎么不拿酒來給我喝呀?”這是符合他的性格,以及他和唐玄宗的朋友關系的,玄宗曾親手為他調粥嘛。事實上他與玄宗的個人關系是很不錯的,玄宗贈他紫袍,他一直引以為榮,珍存到終生。 不知專家和讀者能不能接受我的這種解釋。 多種解釋是可以并存的,人們可以各取所需。但我覺得對于古典詩詞的解釋,不可以因為“死無對證”就隨意亂說,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我試將這些原則歸納為四個“符合”:符合作者原意,符合作品邏輯,符合歷史環(huán)境,符合審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