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濟南恒生望山昨天晚上打死人了是真的嗎
網(wǎng)絡上只是有幾張大條幅的照片,沒有對抗的照片。應該沒有傷亡,有的話就要上新聞了。
2,DNF王族藍芒山東一區(qū)多錢啊
您好,很榮幸為您解答問題。
這是20級粉手套,氣功前期用來還不錯,高端玩家只拿來當做玩具、參考價60~70W,具體請關注拍賣行實時行情、
望能解決您的問題并順祝游戲愉快!
廢品一個,氣功用的手套把,上次我爆了個50W丟拍賣了去
3,恒生保險公司是全國排名第幾名
保險公司的排名是根據(jù)銷售額來進行排名的
你好,很高興幫助你為你解答問題,疑問祝你生活愉快,幸福: 大盤的護盤使得這里五、十天再次靠攏,隨著十天的下壓和五天線的上移,使得大盤的騰挪空間變小,明天繼續(xù)關注護盤的節(jié)奏變化,連續(xù)二天的護盤相信不會差明天這一天
你好!你可以選擇好一點的保險公司如有疑問,請追問。
4,中國郵政的取款通知單可不可以異地取款我在山東德州但有事去
您好,匯往聯(lián)網(wǎng)網(wǎng)點的按址匯款在全國聯(lián)網(wǎng)網(wǎng)點通兌;匯往非聯(lián)網(wǎng)網(wǎng)點的按址匯款必須在指定網(wǎng)點兌付;客戶憑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取款通知單和收款人有效實名證件辦理。
各郵政賬戶不同,貌似不可以。
郵政儲蓄按址匯款業(yè)務,客戶憑取款通知單和有效證件可在全國任一聯(lián)網(wǎng)網(wǎng)點辦理取款業(yè)務。
可以,現(xiàn)在全國聯(lián)網(wǎng)了,只要在全國任一聯(lián)網(wǎng)網(wǎng)點都可以取款
你好!對了,我建議您打95580問一下。她們應該最清楚了喔。這是客服電話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望采納。
不可以,銀行卡就可以
5,關于思念家鄉(xiāng)的古詩有哪些
1、《靜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2、《春夜洛城聞笛》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人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國情。3、《鄉(xiāng)思》李覯: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云遮。4、《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xiāng)。5、《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6、《歸家》杜牧: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7、《除夜作》高適: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zhuǎn)凄然。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8、《京師得家書》袁凱: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xiāng)。9、《渡荊門送別》李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10、《聞雁》韋應物:故園眇何處?歸思方悠哉?;茨锨镉暌梗啐S聞雁來。11、《雜詩》王維:君自故鄉(xiāng)來,應知故鄉(xiāng)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12、《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13、《竹枝》劉禹錫:白帝城頭春草生,白鹽山下蜀江清。南人上來歌一曲,北人莫上動鄉(xiāng)情。14、《月夜憶舍弟》杜甫:戍鼓斷人行,邊雁一秋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常不達,況乃未休兵。15、《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劉長卿:古臺搖落后,秋日望鄉(xiāng)心。野寺來人少,云端隔水深。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自今。16、《天凈沙·秋思》馬致遠: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17、《示兒》陸游: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18、《回鄉(xiāng)偶書》賀知章:離別家鄉(xiāng)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19、《滯雨》李商隱:滯雨長安夜,殘燈獨客愁。故鄉(xiāng)云水地,歸夢不宜秋。20、《渡江漢》宋之問:嶺外音書絕,經(jīng)冬復歷春。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21、《夜雨寄北》李商隱: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22、《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23、《送吳十九往沅陵》王昌齡:沅江流水到辰陽,溪口逢君驛路長。遠謫誰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還鄉(xiāng)。24、《望驛臺》白居易:靖安宅里當窗柳,望驛臺前撲地花。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25、《漁家傲》范仲淹: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6,杜甫寫的望岳這首詩的意思是什么
望岳唐代: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古詩《望岳》這首詩意思是: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偉?走出齊魯,依然可見那青青的峰頂。神奇自然匯聚了千種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黃昏。層層白云,蕩滌胸中溝壑;翩翩歸鳥,飛入賞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群山,豪情滿懷。
菌、粥珍罐龍哥。:′′′′′′州門川八化八必門川門化八風人州廠兒廠廠兒rz↗′。紡織城肆后癸水皆有可能吧唧唧歪歪收公司有空的時候去哪??!??????????????????????????????????????????????????????????????????????????????????????武則天以。r廠川Ⅷ武。形片q尸邛ⅱ尸鬼知道我都沒有了嗎、、
原文: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譯文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偉?走出齊魯,依然可見那青青的峰頂。神奇自然會聚了千種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的黃昏。層層白云,蕩滌胸中溝壑;翩翩歸鳥,飛入賞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群山,豪情滿懷。這首詩是杜甫青年時代的作品,充滿了詩人青年時代的浪漫與激情。全詩沒有一個“望”字,卻緊緊圍繞詩題“望岳”的“望”字著筆,由遠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詩人描寫了泰山雄偉磅礴的氣象,抒發(fā)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視一切的雄心壯志,洋溢著蓬勃向上的朝氣。
望岳-唐-杜甫原文: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譯文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偉?走出齊魯,依然可見那青青的峰頂。神奇自然會聚了千種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的黃昏。層層白云,蕩滌胸中溝壑;翩翩歸鳥,飛入賞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群山,豪情滿懷。這首詩是杜甫青年時代的作品,充滿了詩人青年時代的浪漫與激情。全詩沒有一個“望”字,卻緊緊圍繞詩題“望岳”的“望”字著筆,由遠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詩人描寫了泰山雄偉磅礴的氣象,抒發(fā)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視一切的雄心壯志,洋溢著蓬勃向上的朝氣。
古詩《望岳》這首詩意思是: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偉?走出齊魯,依然可見那青青的峰頂。神奇自然匯聚了千種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黃昏。層層白云,蕩滌胸中溝壑;翩翩歸鳥,飛入賞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群山,豪情滿懷
杜甫《望岳》賞析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賞析一】 杜甫《望岳》詩,共有三首,分詠東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華山)。這一首是望東岳泰山。開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歲的詩人開始過一種“裘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詩即寫于北游齊、趙(今河南、河北、山東等地)時,是現(xiàn)存杜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間洋溢著青年杜甫那種蓬蓬勃勃的朝氣。 全詩沒有一個“望”字,但句句寫向岳而望。距離是自遠而近,時間是從朝至暮,并由望岳懸想將來的登岳。 首句“岱宗夫如何?”寫乍一望見泰山時,高興得不知怎樣形容才好的那種揣摹勁和驚嘆仰慕之情,非常傳神。岱是泰山的別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為岱宗?!胺蛉绾巍?,就是到底怎么樣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虛字,這里把它融入詩句中,是個新創(chuàng),很別致。這個“夫”字,雖無實在意義,卻少它不得,所謂“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 “齊魯青未了”,是經(jīng)過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真是驚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說泰山高,也不是象謝靈運《泰山吟》那樣用“崔崒刺云天”這類一般化的語言來形容,而是別出心裁地寫出自己的體驗——在古代齊魯兩大國的國境外還能望見遠遠橫亙在那里的泰山,以距離之遠來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為魯,泰山之北為齊,所以這一句描寫出地理特點,寫其他山岳時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東郡望岳樓》詩說:“齊魯?shù)浇袂辔戳?,題詩誰繼杜陵人?”他特別提出這句詩,并認為無人能繼,是有道理的。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兩句,寫近望中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腳。“鐘”字,將大自然寫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為“陽”,山后背日的一面為“陰”,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曉判割于山的陰、陽面,所以說“割昏曉”?!案睢北臼莻€普通字,但用在這里,確是“奇險”。由此可見,詩人杜甫那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chuàng)作作風,在他的青年時期就已養(yǎng)成。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兩句,是寫細望。見山中云氣層出不窮,故心胸亦為之蕩漾;因長時間目不轉(zhuǎn)睛地望著,故感到眼眶有似決裂?!皻w鳥”是投林還巢的鳥,可知時已薄暮,詩人還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蘊藏著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最后兩句,寫由望岳而產(chǎn)生的登岳的意愿?!皶敗笔翘迫丝谡Z,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賦》:“會當一舉絕風塵,翠蓋朱軒臨上春。”有時單用一個“會”字,如孫光憲《北夢瑣言》:“他日會殺此豎子!”即杜詩中亦往往有單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會歸秦!”(《奉送嚴公入朝》)如果把“會當”解作“應當”,便欠準確,神氣索然。 從這兩句富有啟發(fā)性和象征意義的詩中,可以看到詩人杜甫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這正是杜甫能夠成為一個偉大詩人的關鍵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為的人們所不可缺少的。這就是為什么這兩句詩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傳誦,而至今仍能引起我們強烈共鳴的原因。清代浦起龍認為杜詩“當以是為首”,并說“杜子心胸氣魄,于斯可觀。取為壓卷,屹然作鎮(zhèn)?!保ā蹲x杜心解》)也正是從這兩句詩的象征意義著眼的。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與契”,在創(chuàng)作上“氣劘屈賈壘,目短曹劉墻”,正是一致的。此詩被后人譽為“絕唱”,并刻石為碑,立在山麓。無疑,它將與泰山同垂不朽。 (蕭滌非) 【賞析二】 一曲民族精神與個人抱負的頌歌——杜甫《望岳》詩賞析 這首《望岳》詩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名作。年輕的詩人科舉不第后游歷齊趙,見到了泰山,寫下了這首大氣磅礴而又含蘊無窮的詩歌。在此詩中,你見不到任何科舉失敗后的消極頹唐情緒,只感受到一種偉人般的氣魄與情懷。 那么,這首詩最耐人尋味的東西是什么呢? 為理解這首詩所蘊含的情感內(nèi)容,我們應首先對泰山的政治文化背景有個基本的了解。清人仇兆鰲《杜詩詳注》云:“鄭昂曰:王者升中告代必于此山,又是山為五岳之長,故曰岱宗?!惫糯承┑弁踉谶@里舉行過封禪大典,戰(zhàn)國時齊魯一些儒生以為泰山在五岳中最高,帝王應到泰山祭祀;所以在統(tǒng)治者的眼中,泰山是封建政權“與天無極”、“天祿永得”的一個象征(見《漢書·武帝紀》)。統(tǒng)治者的這種觀念,自然會對當時社會造成廣泛而深刻的影響。當然,巍巍泰岳,不僅會引起統(tǒng)治者永葆政權的聯(lián)想與祈禱,而且也引發(fā)著國人一種崇高之感受和敬仰神往之情?!疤┥綆r巖,魯邦所瞻”(《詩經(jīng)·魯頌·閟宮》)?!岸攵霒|岳高,秀極沖青天?!保ㄖx道韞《登山》)?!搬纷谛憔S岳,崔崒刺云天”(謝靈運《泰山吟》)?!暗歉哒咭灾戮畔鲋希瑦劬罢哂谌f人之先”(丁春澤《日觀賦》)。從這些對泰山謳歌的詩賦中,我們不難體會到,泰山在國人心中喚起的,該是一種何等至高至美的境界的聯(lián)想。作者在這首詩歌中,便將對民族崇高精神的禮贊和個人奮發(fā)的入世情感融為一體,歌頌了一種“泰山精神”。 如上所說,“岱宗”是五岳中古人認為最高的泰山的尊稱,是“王者升中告代”之地;在民族意識中,已具有最高境界的象征意義。所以當詩人一開端就以“岱宗”二字呼喚,其情思之莊嚴凝重可想而知。一個虛字“夫”,就把如此莊嚴凝重的情思與至深至厚的自豪感,精妙傳出;“如何”二字,更表明詩人此種至深之情只可意會而難以言傳。 接下的“齊魯青未了”句,歷來為人們所嘆賞。泰山位于齊之北,魯之南,以齊魯之廣大,能見其青青之色,故而更覺泰山之高。這種寫法,確實十分新穎。然而,它還能給讀者更深遠的聯(lián)想:齊與魯既曾為古國,則泰山屹立于此,由來久矣;悠悠古國與泰山蒼翠之顏相依相存,竟無了時。這歷史悠遠的“齊魯”之國,曾是登過泰山的文化巨人孔子傳播文化之處,是中華文明的一個極為重要之基地,最能引起讀者對其文化蘊味的親切感受。杜甫筆下的泰山,不似謝靈運《泰山吟》的“崔崒刺云天”那樣高不可攀,也不似李白的“舉手弄清淺,誤攀織女機”(《游泰山六首》之六)那樣引起遺忘人世之感,而是扎根于大地,綿延于齊魯,給人間帶來無限青翠之生機?!褒R魯青未了”之警句,來源于詩人對民族歷史文化的崇敬和他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 第三句的“神秀”,實從“青未了”傳神而來。泰山之超絕處,不僅在其高聳云霄,橫亙?nèi)f里,而且尤在其神秀之氣。而此“神秀”,又是大自然(造化)格外賜予。在幾分神秘的氣氛中,泰山透露出永恒、超然的氣質(zhì)。這其間飽含著特定時代人們對泰山的敬畏、崇尚之意,也蘊含著本屬于泰山之子的詩人無比自豪的感情。 “陰陽割昏曉”,是接寫泰山之高。由于山勢高峻,山之陰、陽兩面竟判然分為一昏一曉之色。這一句緊承“造化”而來。正因為“造化”將其一切神靈之氣賦予泰山,泰山亦以其奇絕之姿割斷昏曉,參與造化?!肚f子》云:“造化之所始,陰陽之所變。”三、四句,將“造化”與“陰陽”對偶而寫,在有意無意之間造成天地間陰陽之氣于泰山周圍運作之勢。古籍中對泰山常有“東岳之靈,造化氛氳,是生二儀”(北魏孝文帝《祭岱岳文》)或“東方萬物,始交代處”(《五經(jīng)通義》)的一類觀念??梢姸鸥κ鞘芰诉@類觀念很深的影響的。 以上四句,作者以浩然沉著之筆,勾勒出一個包羅萬象、氣韻超然的泰山;下四句更漸滲入了作者一己之親切感受,詩人欲將自己遠大浩茫之思與高奇蒼莽的泰山合為一體了。 “蕩胸生層云”,是承轉(zhuǎn)的妙筆。此時作者雖未直接寫泰山,卻通過山中層出不窮、飄浮不定的云霧,寫出泰山的深邃;而隨山云層出而心胸激蕩、思緒萬千的詩人,其襟懷也正如吞云吐霧的泰山一樣廣大。一“蕩”一“生”,由靜至動,給肅穆的泰山再添生氣,詩人的興致也達到了一個小小的高潮。 “決眥入歸鳥”,把詩人開闊博大的胸襟進一步展現(xiàn)開來。這是全詩意象較為細微的一句,卻在飛鳥的高翔中,展示了泰山的無限廣闊。疾然而飛的鳥兒,使詩歌的動感更加強烈,也鼓起了作者想象的翅膀。 無論是遠望、近望還是細望,都不能盡望岳之情。泰山之獨絕處,正在其居高臨下、俯視群峰的氣概。所以中國一位偉大的哲人登泰山以后,感到天下變小了:“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保ā睹献印けM心篇》)而杜甫正是抱著登最高處的理想、創(chuàng)最輝煌業(yè)績的心情來望岳的。 細品《望岳》詩,會深深感到在莽蒼雄渾的自然景物中蘊藏著無窮的生機活力。這種生機活力,是屬于一個既古老又年輕的文明古國的?!搬纷凇钡淖饑溃褒R魯”的高古,“造化”、“陰陽”的博大浩渺,孔子登泰山之頂時胸懷的坦蕩浩然,都是文明古國之活力與智慧的生動體現(xiàn)。而一位詩人,只有當他把自己的抱負理想融入具有無窮活力的民族博大精神中時,他的詩歌才能如祖國的山川河流一樣長久。這首《望岳》詩正是屬于杜甫自己,又屬于民族的不朽詩篇。 (黎烈南) 【賞析三】 這首詩是現(xiàn)存杜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間洋溢著青年杜甫那種蓬蓬勃勃的朝氣。 首聯(lián)兩句,從遠望角度寫泰山高大雄偉的景象。開篇以問句領起,形成突兀的語勢振起全篇?!胺蛉绾巍狈浅魃竦厥惆l(fā)了詩人乍見泰山時的激動喜悅、驚嘆揣摩之情。第二句則大筆揮灑出一片青翠山色,顯示出泰山的高大雄偉。 頷聯(lián)兩句,從近望的角度寫泰山神奇秀麗巍峨高大的形象。“鐘神秀”寫泰山的神奇秀麗;“割昏曉”寫泰山的雄偉闊大。“鐘”字使大自然染上了感情色彩,傳達出詩人對泰山的鐘愛、贊美之情。“割”字用的新奇有力,仿佛“昏”和“曉”是泰山割開來的,寫出了泰山的雄偉高峻的氣勢。這一聯(lián)虛實結合,化靜為動,使靜止的山峰充滿活力。 頸聯(lián)兩句,從凝望的角度來寫泰山,通過動態(tài)的畫面,極力表現(xiàn)出泰山的高大。這里用“鳥”這細物來烘托空廓遼遠的大景,有點睛傳神之妙?!皻w鳥”點明時至傍晚,但詩人還在望,如此入神,說明詩人愛岳。這一聯(lián)以云和鳥烘托泰山的高大雄偉,并寫出詩人長久望泰山的出神神態(tài)和內(nèi)心洶涌的豪情,表現(xiàn)了詩人開闊的胸襟。 尾聯(lián)兩句,寫詩人由仰望泰山而產(chǎn)生的登臨“絕頂”的愿望。詩人通過想象的情景來襯托渲染眼前的情景?!傲琛弊直憩F(xiàn)登臨泰山頂峰的決心和豪邁氣概?!耙挥[眾山小”則寫出了他想象中登上絕頂俯瞰群山的感受,極富詩意,勁拔有力。從這兩句可以看出詩人杜甫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萬物的雄心壯志。(這是杜甫能夠成為一個偉大詩人的關鍵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為的人們所不可少的。這也就是為什么這兩句詩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傳誦、而至今仍能引起我們共鳴的原因。) 全詩以一“望”字為紅線,情景交融。就距離而言,望是自遠而近,就時間而言,望是自朝至暮,并由望岳而想象將來登岳遠望之情景。在描寫方法上,這首詩虛實相生,由景及情,由情及景,亦情亦景,情景交融。 【賞析四】 胸懷豪放 格調(diào)高昂——讀杜甫詩《望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寫過三首詠岳的詩,分別詠頌東岳、南岳和西岳三座名山。這首《望岳》詩是詩人為詠頌東岳泰山而作的名篇之一。 這首五言古詩是杜甫詩集中最早的作品。寫作此詩時,詩人才二十多歲。在作詩的前一年,杜甫曾參加進士考試而落第。他當時少年氣盛,對社會和人世的閱歷都還不深,所以這次落第并沒有使他受到多大打擊,他對自己的前途還是很有信心,抱有美妙的幻想。在落第的第二年(736年),他照舊開始了又一次壯游?!皻w帆拂天姥,中歲貢舊鄉(xiāng)。氣劘屈賈壘,目短曹劉墻。忤下考功第,獨辭京尹堂。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保ā秹延巍罚┥鷦拥胤从沉饲嗄暝娙嗽诋敃r所具有的那種豪放的胸懷,激越的感情以及高尚的品格,而且還充滿了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在《望岳》詩里,也同樣表現(xiàn)了這種格調(diào)。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痹娙擞迷O問的句式,極其自然地引出泰山來;又以自答的方式,描繪出泰山巍峨的形象。所謂岱宗,又稱岱山,就是泰山,因為它是五岳之首,故云岱宗。前人說“泰山之陽則魯,其陰則齊”,“從齊到魯,歷二國其未了。”詩人緊緊抓住了一片青綠的特點,沒有費多少筆墨,僅僅用“齊魯青未了”五個字,就活靈活現(xiàn)地刻畫出它那巍然聳立、青翠欲滴而又綿亙天外的渾茫外形來。詩論家對此曾給予了高度評價,說它“只五字,真雄蓋一世”。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是詩人著意描繪出來的泰山靈奇秀美的恣態(tài):這座奇形異狀的高山,好像是為神靈所特意創(chuàng)造,把大自然所具備的一切神奇秀美都集中了起來;山峰直插云霄,遮斷陽光,把山南山北分割成了明暗不同的兩個天地——這邊已是明朗的早晨,而那邊還是昏黑的夜晚。詩人在這里所用的“鍾”和“割”字,都是別具匠心的。前者是形容泰山凝聚了所有山巒應具的“神秀”,而后者則是形象地襯托出遮天蔽日、高峻峭拔的山峰。在詩人筆下,這座泰山真是既神奇,又雄偉! 接著,杜甫以“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兩句,進一步描寫泰山的景色及其望岳的感受。因為這座山峰很高,云勢積疊而起,詩人站在山麓仰望,仿佛感到云氣蕩其心胸,故抑郁之氣蕩滌殆盡,襟懷為之大開;由于相距甚遠,所以盡量睜大眼睛,集中視線,盯著飛鳥,并循其行蹤而極目遠望。這兩句并非完全寫實,乃是詩人的假想。正如王嗣奭所說:“‘蕩胸’句,狀襟懷之浩蕩?!疀Q眥’句,狀眼界之空闊。公身在岳麓,而神游岳頂?!?最后,詩人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種充滿豪邁氣概的詩句為全詩作結。既然詩人面對這座如圖如畫的神秀峰巒,仰望之中業(yè)已使人心胸舒展,神采飛揚,那么何不親身登上這座山峰之顛,以飽覽泰山的風光呢?詩人在這里表現(xiàn)出一種登山的渴望?!傲杞^頂”,正反映了他的遠大目光和豪邁氣概。這個“凌”字用的極為貼切、傳神,那種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登臨決心,簡直躍然紙上。這兩句詩,杜甫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意,不僅進一步贊美泰山的雄偉姿態(tài),而且也是以此抒發(fā)自己勇于攀登,必將騰凌絕頂?shù)膲阎竞狼椤倪@里可以十分清楚地了解到年輕詩人的堅強信心和自恃態(tài)度,這也是杜甫早期積極進取思想的自然流露。 這首詩是寫景和抒情緊密結合在一起的。真正做到了以景寓情,情中有景,情隨景移,情景交融。貫穿全詩始終的則是一個“望”字,由遠而近,又從近至遠,都是通過眼望而步步擴展和層層深入的。故前人認為:“望岳與登岳不同。登岳,即須細詳岳麓中之奇特,巖偉岸,不可端倪。若望岳,則又不得若是,必須就其函蓋體統(tǒng)處,寫其挺出物表,有一語勝人千百之奇?!保ㄒ姟抖旁娧灾尽罚┮虼耍自娖饩抽_闊,形象鮮明,格調(diào)高昂,氣勢磅礴,使人讀過之后印象極深,韻味無窮,如臨其境,不愧是杜甫詩集中的佳作。同時,泰山正因為是五岳之首,景色神奇,氣象萬千,所以歷來為騷人墨客所贊頌。然而,歷代詠頌泰山的詩篇都無法與這首《望岳》詩相比擬,所以仇兆鰲說:“少陵以前詠泰山者,有謝靈運、李白之詩。謝詩八句,上半古秀,而下卻平淺。李詩六章,中有佳句,而意多重復。此詩勁遒峭刻,可以俯視兩家矣。”又說:“此章,格似五律,但句中平仄未諧,蓋古詩之對偶者。而氣骨崢嶸,體勢雄渾,能直駕齊梁以上?!边@些評價當然是很高的,可也是中肯的。 ( 李 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