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合起來是什么字(山下面一個合字念什么)

1. 大山合起來是什么字

1. 大山合起來是什么字

上面是小山下面是大山合起來打一字是岳(小山指丘陵)

2. 山下面一個合字念什么

2. 山下面一個合字念什么

(山已)合起來是豈字,這個字可以組詞豈敢。

3. 大山合起來是什么字怎么讀

部首:山

筆畫:13

五行:土

繁體:嵊

五筆:MTUX

筆順名稱:豎、豎折/豎彎、豎、撇、橫、豎、豎、橫、提、撇、豎彎鉤、撇、捺

詳細字義:

嵊 [shèng]

〈名〉

山名。嵊山,在浙江省嵊縣東

嵊,山名。在剡縣也?!稄V韻》

嵊縣 ,中國一縣名。在浙江省東部、曹娥江上游、四明山南麓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食證切《集韻》石證切《韻會》實證切,音盛。山名,在剡縣。《江淹·贈別謝法曹詩》人行嶀外。

又縣名。今浙江紹興府縣。

又《集韻》神陵切,音乘。亭名。在吳?! 墩滞ā繁咀麽樱∽?。嵊原字從山從椉。

又嵊

4. 山間合起來是什么字

一個溪一個谷不能組成字,正確的應(yīng)該是“一個溪的右半部分一個谷是‘谿’字”。

溪(拼音:xī)是漢語通用規(guī)范一級漢字??。此字始見于戰(zhàn)國簡牘文字,??形聲字,古字形從水奚聲,本義一般認為是山間的小河溝。后泛指較小的河流,水文學(xué)上一般指窄于五米的水流。溪有異體作谿,《說文解字》認為谿本義指山谷,《爾雅》認為指流入大河的小河。這個谿后來作溪。

5. 大山組合什么字

山夕是“歲”,繁體字“歲”就是“歲”,所以加上三點水就是以下這個字。

拼 音 huì huò

部 首 氵

筆 畫 16

五 筆 IHDT

生詞本

基本釋義

[ huì ]

1.〔汪~〕(水)盛多,如“云滂洋,雨汪~。”

2.古同“穢”。

[ huò ]

〔~~〕象聲詞,如“臥聽魚槎聲~~”。

濊,漢字,是指撒網(wǎng)入水或水流受阻發(fā)生的聲音。

1. (豁)

①【濊濊】〈擬聲〉撒網(wǎng)入水或水流受阻發(fā)生的聲音。

“施罛(gū,大的漁網(wǎng))濊濊,鳣鮪(zhān,wěi)發(fā)發(fā)?!薄对娊?jīng) · 衛(wèi)風(fēng) · 碩人》

②〈量〉洗衣服換水一次叫一濊。

2. huì

①〈形〉水大而深廣的樣子。 汪濊:水深的樣子。

“威武紛紜,湛恩濊濊。”——《難蜀父老》司馬相如

“澤濊濊,輯萬國?!薄稑犯娂?· 漢郊祀歌》

② 通“穢”。污濁。

“河水欲清,沙石濊之。”——《淮南子 · 齊俗》

3.wèi

古地名與民族名。濊貊是東北的古老的地區(qū)民族,又稱貉、貉貊或藏貊,古文獻稱之為“白民”,“毫人”或“發(fā)人”。

“國出鐵,濊、倭、馬韓并從審之。”——《后漢書 · 東夷傳 · 三韓》

6. 四個山合起來是什么字

山加個氣不能組成字,正確的應(yīng)該是:山加個乞念“屹”字。

【形】

(形聲。從山,乞聲。本義:山勢直立高聳的樣子)

同本義。后泛指聳立的〖towering〗

屹山峙以迂郁。(迂郁:盤曲的樣子。)——王延壽《魯靈光殿賦》

又如:屹仡(挺拔雄勁的樣子);屹峙(聳立)

堅定不移的〖firm〗。如:屹若長城

屹立

yìlì

〖standerect〗高聳挺立,比喻堅定不動搖

巍然屹立

屹然

yìrán

〖towering;majestic〗高聳;有威嚴;堂堂;威風(fēng)凜凜

屹然不動

7. 兩個山合起來是什么字

讀音:xiān

釋義:[名]

(1)?秈稻?[indica rice]一種一年生的禾草,水稻的一種,米粒細而長,在溫暖氣候下廣泛栽培,種子用作人類食物,谷殼和其他副產(chǎn)品可飼養(yǎng)家畜,稻桿用來造紙。

(2) 又如:燦稻(水稻品種之一。稻株比粳稻稍高,分蘗力強,但桿軟易倒伏。米粒細長,無粘性)

造句:

(1) 水稻專家袁隆平在世界上首先研究成功秈型雜交水稻。

(2) 秈米是秈稻碾出的米,它的粘性小。

秈的基本特征介紹

指水稻的一種,又叫旱稻,溫暖氣候下種植,種子作為食物,顏色有紅、白兩種。一般秈稻米粘性較差、粒型長而窄;粳稻米性粘、米粒短而圓。

產(chǎn)地:兩湖、兩廣、江西、四川等。

適宜人群:適宜一切體虛之人、高熱之人、久病初愈、婦女產(chǎn)后、老年人、嬰幼兒消化力減弱者,煮成稀粥調(diào)養(yǎng)食用

在國際市場上,有按秈米米粒的長度分為長粒秈米和中粒秈米。長粒秈米形狀細長,長與寬之比一般大于3,一般為蠟白色透明或半透明。性脆,油性大,煮后軟韌有勁而不粘,食味細膩可口,是秈米中質(zhì)量最優(yōu)者

8. 山合 什么字

展開全部

全國各地陳姓字輩匯總

1. 浙江義烏市倍磊

賢.良.雕(音).逢.景.運.興.獻.文.章(結(jié)束)

2. 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白馬鎮(zhèn)清塘村

如、繼、元、善、家、國

3. 浙江鄞縣茅山走馬塘

開天文榮 祖烈愈隆 賢宗躍人

4. 江西上饒

旨方溫潤,光大正輝,文行忠信,禮義賢良,恭慶嘉祥,恒豐履泰,豫順謙和,孝友樹幫,學(xué)道同芳,長紹萬世,炳承家有,源遠永思,崇祖繼宗,培元植德,天錫其美,善壽汝康。

4. 江蘇江都

恩、錫、萬、福、世、壽、方、桂

5. 湖北漢陽

永國良振,必育英華, 榮昌祖順,志禮益芳, 詩書佩澤,錫福增強, 遵仁安義,事業(yè)維長

6. 山東省陵縣陳輦莊

德、文、興、相、世、少、傳、卿

7. 漢陽

克永光明,榮華迪吉,和平治世,忠厚傳家

8. 重慶永川

天星經(jīng)綸,人利禮至,文章報國,私(或詩、思)書傳家,永遠少樹,世代光華.

9. 山東省莘縣張寨鄉(xiāng)土陳村

王廣西興玉,計風(fēng)連清懷,韶生時恒良,道遠在明德

10.江蘇鹽城郊區(qū)伍佑鎮(zhèn)

采、如、錦、宏、國

11.四川省永川縣

天星經(jīng)綸,人利茂知,文章報國,私書傳家,永遠紹樹,世代光華。

12.海南省瓊海市

運、會、永、紹、輝

13.江西省吉安府泰和縣龍子口

秉懋邦家善慶長,翼為明聽煥文章。 虞夏殷周漢唐宋,六經(jīng)世受紹其芳。

從來作述敦仁禮,萬代聲名啟俊良。志據(jù)依游克念力,丕承祖德永光揚。

14.湖北黃洲府麻城縣孝感鄉(xiāng)落葉沙子場郭家獅子巖幾子灣

國、正、碧、加、大、元、庭、永、遠、興、文、天、耀、祖、德、官、清、民、自、安

15.江蘇東海

増 景 方 貴 秀 步 興

16.湖北省竹山縣東川

之元國治興隆長 祖德宗功世代揚 尊守延綿恢先緒 詩書彥秀起賢良。

17.福建省石獅市永寧鎮(zhèn)港邊村

仁。義。長。發(fā)。祥。忠。和。永。垂。芳

18.河南鄭州

宗,邦,萬,選,天

19.徐州北郊

龍.興.忠.厚.傳.家.遠.詩.書.繼.世.長

20.四川達州市

先維加大啟,正應(yīng)于朝學(xué),其昌永曰繼,思尚信義卓,家長宗可傳,榮錫用安樂,富貴萬年興,甲弟連登科

21.四川廣安岳池玉皇廟

一啟思良上,堯舜禹湯周,文武忠天世,萬代顯鴻 猷

22.湖北省石首市

世宗有大訓(xùn),孝義惟先,永正一家典則

23.湖南長沙

仲思旺興國,善德嘉立朝。學(xué)開文仕啟,永遠定祥曜。

24.湖南綏寧

遠.歷.代.善.名.揚

25.陜西漢中

春、啟、文、明、正、乾、坤

26.湖北孝感市

永崇亭尚立,天述四登齊。文學(xué)開創(chuàng)景, 中云自定基

27.柳州融安

以興光登文,世國良相正,君德岳山重,貽謀燕翼長,培植基業(yè)永,克昌后裔祥

28.四川

春先思龍來 明道西光富

29.河南省濮陽市孟軻鄉(xiāng)

貴鳴冠書林 建廣瑞祥云 文豪佐志仕 英武正乾坤

30.山東濰坊諸城

世玉德磬景,文明會家安; 仁(云)海永昌泰,忠燕光聚遠

31.湖南省衡州府衡陽縣金蘭鄉(xiāng)

公/良/明/有/道/定/國/顯/朝/廷/德/兆/鴻/隆/運/

32.安徽靈璧

明 昌 興 龍 忠 厚 傳 家 遠 詩 書 繼 世 長

33.湖北麻城孝感鄉(xiāng)

天正世代昌,朝廷興萬邦;高明悠久順,永遠照真祥。

34. 湖南省臨武縣

光龍公煥世 宗允上元如 良甫叟伯楚 舜侶壽存思 志士大夫卿 文才俊秀英 賢能應(yīng)選舉 道學(xué)崇高明

35江蘇高郵一溝鎮(zhèn)河南陳家莊

統(tǒng)、紹、學(xué)、林、鶴、鳳、啟、智、海、龍、飛、生

36 四川營山縣

崇貞宗千祖,國子名文勝,朝邦萬代永,其昌興隆善,嘉志立剛常,仁義得富貴

37. 湖北省鐘祥市

正裕家生永克昌,天開文運吉照祥,光宗耀祖世為美,安邦定國華錦長

38. 廣西龍州

德、崇、厚、福、天、寶、盛、人

39. 潮州

仕 應(yīng) 天 選.大 班 良 秦.經(jīng) 國 帝 地.由 義 舉 仁明正科開選 精忠上致君 澤化傳永遠 本端定家興

孝友紹克緒 經(jīng)書啟嗣賢

40. 江蘇徐州銅山縣

忠,厚,傳,家,遠,詩,書,繼,世,長

41. 湖南衡陽

孔、武、大、君、圣、高、瞻、遠、見、佑

42. 湖北荊州市荊州區(qū)彌市鎮(zhèn)陳家灣村

明正科開選 精忠上致君 澤化傳永遠 本端定家興 孝友紹克緒 經(jīng)書啟嗣賢

43. 湖北石首

詩書光乾業(yè);忠孝啟后坤......

44.安徽當涂縣

福祿壽永 肇祚延長 祖源省上 行表言坊 克遵懿范

能敘綱常 修齊有本 相得益彰 典謨訓(xùn)誥 先后輝煌

經(jīng)綸化育 迪吉爾康 孝友為政 郅治禎祥 匡 輔翼

安定明良

45. 四川大竹

真天存得玉,大金嘉時祚.曰應(yīng)楚之才,華國文章緒

朝廷用賢良,立學(xué)明庠序.詩禮傳家珍,世代受恩遇

46. 湖南省臨澧縣四新崗鎮(zhèn)馬家村

心、書、禮、光、家、祖、忠、義、耀、朝、廷

47. 江西九江瑞昌縣

添文福守、亮席成宗、其應(yīng)以余、家之道通、學(xué)茂德立、洪新世緒、敬狄全()、華國文章

48. 江蘇淮泗

象、翠、豫、臨、豐、履、同、升、復(fù)、泰、孚、觀、咸、謙、有、宜

49. 南京

修?仕?國?家?寶?鴻?儒?道?德?芳

50. 福建汀州彭屋碑村安名排輩

茂良秉文世,凝依安(作、理)勝昌,

敬(志、英)德修原美,名才繼愈長,

慶余恒積善,業(yè)大永遺芳,

興盛家聲顯,榮華國瑞光,

立泰澤新遠,昆強偉福莊,

尚士宏開建,宗輝耀祖邦。

51.貴州 輩份是:

錫、大、天、先(薪)、應(yīng);

文、光、學(xué)(華)、世(永)、鴻;

思、余、平、安、義;

鎮(zhèn)、國、定、庭、忠。

52. 廣東揭陽

君、臣、佑、益、禾責(責)、厚、能、發(fā)、光、大、統(tǒng)、有……

53. 武漢市黃陂區(qū)長嶺街

輩分排序是:春煥耀家庭,君臣道義,永振大明。

54. 四川省平昌縣

九、位(衛(wèi))、運、奉、云、文、明、光、大、正、賢、仕、登、朝、庭(廷)、煥、直、兆(朝)、燈、

55. 安徽懷寧三橋陳氏。堂號“樹德堂”

輩份是:陳欒日仕普 友延金木水 尚九毓永昌 王廷光國祚 傳家惟一經(jīng) 中存務(wù)廣厚

56. 四川省遂寧 胖土入陜之鞏昌府階州陳家山公妣諱氏皆無考有墓有碑惟字刑剝蝕莫辨公生子五長紹綱次號綱三福綱四聯(lián)綱五桂綱

宗譜取名定派歌:繼自其汝之 九邦第宏基 培應(yīng)醇厚廣 裕啟顯揚時 勤慎佐國宜 綿長鍾嗣烈 世澤萬年思

57. 四川巴中恩陽義陽山陳氏湖廣填川的第六代開始的宗譜: 鴻,紹,啟,中,永,定,順,安

58. 清康熙年間,陳之貴遷入貴州都勻駱家田

二十個流水字輩:榮、學(xué)、際、國、治、延、佑、宏、世、德、孝、友、惟、敬、修、光、顯、永、爾、錫。

59. 湖南雙峰荷葉鎮(zhèn)陳氏排輩表 :

大朝必興宗祖慶

世祚公卿煥一門

習(xí)禮敦詩垂蔭遠

服疇紹德迪光蕃

英才薈蔚占星聚

丹詔榮頒表義尊

欲識澤長綿楚派

顏川正可訴淵源

60. 安徽省肥西縣

文學(xué)光宗、賢能輔國、明理安常、宏昭世澤

61. 遼寧省莊河縣大陳莊和小陳莊

二十字家譜如下:

元學(xué)春廣兆,仁復(fù)日煥祥,連仲丕繼本,玉樹振永昌。

62. 湖南湘鄉(xiāng)山棗

義、明、君、孝、友

63. 河南潢川(原河南光州)

家族門聯(lián)有(義門家聲振,潁川世澤長).

輩份中有:殿傳金寶,家慶宏昌,永紹先澤,大顯其光

64. 安徽省樅陽縣

輩份中有“克、相、勝、庭”

65. 廣東揭陽古溪陳氏

家廟楹聯(lián)

(1)

古風(fēng)尚在

溪水長流

(2)

古風(fēng)尚在千帆競發(fā)

溪水長流萬派歸源

(3)

古遠家聲舊

溪深世澤長

(4)

古桐棲彩鳳

溪澤臥蛟龍

(5)

古傳家聲 據(jù)史依經(jīng)起媯姓

溪涵派澤 追源溯本自莆田

(6)

思祖先業(yè)績克紹箕裘揚祖德

成禋祀規(guī)模恭治俎豆報宗德

燈櫥:

古今明月照耀浪清溪

古風(fēng)仰止涵輝祚清溪

66. 福建省安溪縣蓬萊寮內(nèi)陳氏

字輩(昭穆)排行(十世起):振弘光 承大業(yè) 舉芳正 立賢哲 欽天良 會帝德 紹舜祖 尚允吉。

67. 廣東省清遠濱江泰陂陳氏

大明洪武年間有詩日:

四海五湖天下陳,

青山綠水影乾坤。

蘭桂騰芳枝秀茂,

世傳后裔步青云。

始祖國安公與高祖自福、三世祖本威將本字輩五十字數(shù)列如下:

國自本于良 子國君文秀。

仕汝平德贊, 朝成景運傳。

有祚光堯日, 其昌永孝聲。

承仁慈敬卜, 肇慶繼和鳴。

能守祖榮業(yè), 新豐衍賢英

68. 黑龍江省嫩江縣

慶源長興遠,春和景茂昌

69. 江西撫州

據(jù)說是明朝從江西高安遷來的,為赤土大田莊,本支派行中有“珠光映碧球(音)”派行

70. 廣西桂平縣垌心鄉(xiāng)陳氏

從廣東惠東遷來,派輩:

### —元—雍—皋—佐—甫—文—俊—豪—###

71.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區(qū)搽耳鎮(zhèn)

字派,(天了慶宗應(yīng),仲叔光家邦,世傳自有常,永遵敦厚禮,昌大定悠揚.)是康熙三十六年由楚遷蜀來到現(xiàn)在的南充市

72. 浙江黃巖

宗譜上班輩排列為:正-國-以-賢.仕-齊-嘉-義-必-仙

73. 柳塘陳氏宗譜排行字母表

忠孝勤儉恩忠和圣善名任恤睦慈祥衍百千萬貴福生清良義仲平安富盛永光泰貞謙豫顯慶播楊宏紹懋寵遠嗣徽芳元沛盈滋郁藹作成含美式彩瑞質(zhì)琪英

輩份 :

文惟尚昌望隆家國祚啟人瑞景會允錫棠華棣萼鳳竹皋蘭綿承奕祀谷貽發(fā)祥

表號

爾懷德立敬承啟修開繼定世秀茂崇升蕃衍享利春宇熙和川騰朝宗

74. 湖南雙峰荷葉陳氏排輩表

大朝必興宗祖慶

世祚公卿煥一門

習(xí)禮敦詩垂蔭遠

服疇紹德迪光蕃

英才薈蔚占星聚

丹詔榮頒表義尊

欲識澤長綿楚派

顏川正可訴淵源

75.貴州金沙及遵義三河

流傳的詩句:平地干戈鬧紅哇

紅兵趕散各天涯

五馬太子如雷吼

永赴麒麟江定巴

一家分為三五戶

一戶分為三五家

有人記得詩八句

不同宗祖也同華

76. 溫州遷移到臺州玉環(huán)環(huán)城西青嶺頭大坑里的陳氏

全、芳、長、文、佘、成、云、永、明、多、賢、德、昌、世、淮、水、洪

77. 貴州省赤水市元厚鎮(zhèn)慶豐村

洪、萬、啟、光、登、先、明、永、遠、福

78. 黔南地區(qū)

炳、少、明、忠、玉

77. 四川省滎經(jīng)縣。族人所用字輩:

朝應(yīng)爾恩,俸仕文仁;

席尚光大,家秉昌榮;

先祖來居,滎河經(jīng)江;

聿修厥德,啟迪胤臧;

前創(chuàng)后守,作為有方;

義門之業(yè),迨見再舉;

78. 四川大竹縣,在清代乾隆年間祖上有湖南郴州(郴之東門)來川東之梁竹(梁平,大竹),輩分有"華國文章緒,朝廷用賢良,"

79. 山東省滕縣圈里村

“昭” “明 ”“允 “克” “宏”

80. 貴州織金(主要是阿弓、吹聾、雞場一帶)就有幾萬人。有傳紅鬃白馬典故,輩分“進霸百景安,毯大萬福先……再啟玉文光,恩高(洪)開國相……

81. 四川省儀隴縣馬鞍鎮(zhèn)輩份大至是:

奉尚梁必仕,朝庭四代興。

永遠林中貴,吉地壽年長,登科正名揚。

82. 甘肅靖遠陡城堡字輩:

#自、文、世、興、陳,玉,仕(士),天#

82. 來自山東諸城的陳家官莊,排行是偉、鐘、汝、桂、炳

83. 四川金堂 原祖籍福建長樂縣,近幾輩的輩序是:自.多.福.積.善......

84. 遼寧遼中 家譜排列為“錫德崇彥俊,嘉善永朝天,道本維良景,宏昌繼泰先”

85. 江西安遠縣

立志颙公為開派始祖,派行語:志元玉招大,清勝陳興幫,恭寬信敏惠,積善啟傳芳,泰交逢景運,兆錫享榮昌,繼代鐘才德,咸朝慶明良,崇文克登輔,守正定觀光,賢嗣宗祖紹,發(fā)達永世長

86. 湖北仙桃通???沔陽洲嶺)篇

譜 律

志 正 天 心 順

家 齊 世 澤 堂

忠 孝 習(xí) 仁 義

久 厚 得 榮 昌

光 明 大 有 圣

永 遠 望 長 根

信 守 開 門 衍

日 月 照 景 春

87. 駐馬店一帶陳氏:原居汝南縣城附近,至明朝戶口殷繁,但明末兵荒馬亂,遠祖抱譜行至汝南城西北仙女橋附近人亡譜失,前代祖宗世系名諱無從查考。德新公遷居汝南和駐馬店市交界處冷水河兩岸大陳莊、小李莊、牛王廟陳莊、橋西陳莊等村莊;次子德鄰公后裔遷居確山縣城北關(guān)三里店;三子德尚公后代,遷居汝南東(今平輿)廟兒灣。1933年前家譜只有三世祖長門德新公后裔老五門(四世)、少五門(九世)十數(shù)代。這次續(xù)修,確山三里店三世祖二門德鄰公后裔十三世以下數(shù)代續(xù)入譜內(nèi)。廟兒灣一支至今仍未線索。

堂號:聚 星 堂

派字

龍仲德忠 文王士廷 雷萬玉應(yīng) 如以啟圣

家傳心法 偉建寶東 國祥澤慶 海明志鴻

88. 重慶市渝北區(qū)龍興鎮(zhèn)西山村西山溝)字輩為:

有文在一 子應(yīng)升高 光明正大 學(xué)守全梁

家修永著 世德克方 尊仁安義 吉善澤長

89. 吉林德惠:祖先為山東登州(今煙臺威海)文登縣白鹿淀

輩分字號排序:

宗,孔,宏,日,明

典,秉,貴,俊,興

顯,維,德,勝,曾

永,遠,振,家,聲

先祖:孔宏,孔亮

90. 廣西柳州和平南字牌:

必。宗。嘉。章。達。仁。世。澤。長。

91. 重慶合川市寶華鎮(zhèn)群英村三社遷自貴州遵義府人遵縣南鄉(xiāng)村清潭里八甲葛家寨,原為彭城人士.先祖陳大利,妻李氏,陳仲德,妻傅氏,陳文現(xiàn),妻王氏.陳玉璞妻梁氏于清雍正年間遷入四川重慶合州明月里七甲白茨巖土地山下陳家老院子(現(xiàn)為重慶合川市寶華鎮(zhèn)群英村三社).

字輩為:大仲文玉 舜國仕朝 元興開通 景運永正 山合根本 萬世紅光

92.福建永寧陳氏至今已傳二十五世,字輩譜為

(從十二世起用):銘洵楷輝墀,鐵淵植煥增,錫治材炳垣,金+童(此成一字)瀛桂火+斤(此成一字)培.一九八七年編續(xù)新名諱行:釗淳棟火+昆(此成一字)基,鑠澤析煒坤,鉅浩彬炯土+育(此成一字),鑫涵樸火+延(此成一字)堅.

93. 山東茌平三里莊:士, 萬,太,玉,兆,吉,英,順.

94. 溫州永嘉橋下鎮(zhèn)浦石村的 ,據(jù)祖上說我們這里是從永嘉白泉遷來的字輩是

大善公克守 謙尚伯信友

士元嘉允茂 鳴時繼光久

賢孝濟熙朝 永世承天受

95. 至四川省蓬溪縣安府場

字輩“國正天興順 官清自化良

德崇行必善 學(xué)廣道宜章

廷憲文明顯 佳修素吉祥

攸邦進齊尚 世澤永龍昌”

96. 陜西南部安康;湖振太平,宗廣耀強明

97. 畢陽慕山葛陳樓、南昌府南昌縣紫竹嶺豬市巷、湖廣武昌府蒲圻縣峽山團又田堡(gao)侖嘴上岸九都落陳家寨(義門)

依先譜錄派:心應(yīng)之日 昌定宗世 正大光明 元亨利貞

98. 山東煙臺福山縣涂山村陳氏: 明朝弘治年舉人陳賓,江蘇上??h人,任寧海知州(今煙臺牟平),后代兒孫在煙臺福山縣涂山村繁衍開來.

字輩為錫,衍,維,學(xué),耀,宗,廣,培,世,澤,......

99. 湖北省鐘祥市陳氏:是河南丹江口淅川移民,家譜為"忠良治國,文建三章"。

100. (義門陳)重慶川東道廟里,五甲地名,陳家坪:來源于江西吉安太和縣鵝長大丘,為逃難到湖南寶慶邵陽縣數(shù)年立諸侯后,后又分房重慶巴縣智里五甲地陳家坪。

字輩排序為:廷仲現(xiàn)奇文,際盛英才生,硫秀光天德,鐘靈荷祖恩,孝忠昭日月,永遠振乾坤,積善富貴發(fā),榮華萬代春。

101. 湖北沔陽排湖:。。。遠,久,昌,立,志,先,本. 。。。

102. 重慶南川市福壽鄉(xiāng)同心村五社:

墓志字派: 孟一顯天 仕應(yīng)朝廷 國家興隆

中和本立 達德文大 永有光明

103. 貴州六枝、織金、安順一帶有明朝從江西吉安府大橋頭小橋尾過來的陳姓后代上萬人陳姓:

字輩是:“朝、興、先、芝、彥,宏、正、元、福、廷,明、光(倫)、開、富、貴”。好象是“彥”字輩有一支到了廣東或廣西

104. 浙江省平陽縣敖江鎮(zhèn):字輩:觀,均,欽,爾

105. 湖南新化鵝塘伯萬祖班次:

(1)、陳滾、陳緒昌新定班次

惟今能顯遠, 歷久善名揚;

道盛崇基厚, 勛洪啟緒良;

登廷修錦業(yè), 獻策守彝常;

禮讓芳規(guī)永, 詩書茂澤長;

敦倫恢祖德, 集義煥宗堂;

余慶延星聚, 英才上國光 。

(2)、附舊譜:乾隆癸卯年永康齊三派共訂:

惟今能顯遠,歷代善名揚;

端自開基厚,繼因衍緒長;

量材修正業(yè),素位守彝常;

禮樂家聲振,詩書世澤光;

香臺恢祖德,義柱煥宗堂;

馀慶原星聚,支延萬世昌 。

106. 江蘇揚州:祠堂堂號“三堯堂”,家聯(lián):“三堯德重家聲遠,泗水名高世澤長”。明初自現(xiàn)在二十代排行:

克己懷先德,仁敦同壽(于)君,文芳從世道,書可啟宏機

107. 河南鄧州:輩分為“文-同-明-光-志-理”

108. 遼寧盤錦:字輩是”字大有勇,萬玉洪光.鳳樹朝天.

109. 貴州獨山縣:是從江西來的,先到貴州省福泉后在1860年左右遷至獨山,現(xiàn)字輩一段為:士、玉、開、志、國、文、興....

110. 山東臨清市唐元鎮(zhèn)。椐老人講:始祖顯禎、顯明(無墳塋)。二始祖相興、桂興率子侄來現(xiàn)居。查宗親堂系表知班輩為:顯、興、學(xué)(富)、大、木部、年、玉部、世、絞絲部、百、廣、玉。

111. -云南昭通(西移)義門陳姓遷徙路線:河南長葛縣(潁川)---湖北孝感麻城縣---江西吉安太和縣(南遷) 江西----貴州大定府----云南昭通(西移)

字牌:仙青錦秀,福應(yīng)思文,仕子學(xué)多,廣大光明,安邦定國,永正朝廷。

112.江西貴溪人,應(yīng)屬義門世家,艾享堂.近帶排序為:福\斌\星\禮\義

113. 山東省登洲府萊陽縣

元學(xué)春廣兆

仁復(fù)日煥祥

連仲丕繼本

玉樹振永昌

114. 我只知道我的先祖是“陳尚能”是在700年前(明朝)從江西德安義門陳遷至河南省泌陽縣高邑鄉(xiāng)下陳洼村,現(xiàn)知的字輩為:豐、兆、榮、昌、廣、增、付、祥。

115. 廣東陽江陳姓據(jù)老人說是從福建遷過來的,輩份排列的順序是:中、和、見、瑞、世、代、原、章、文、權(quán)、德、運、大、喜、榮、梁。

116. 浙江臺州椒江區(qū)陳姓,聽上代老人說我們發(fā)源地在椒江北岸,知道上幾代的字輩是定、趙、勇、 良四字

117. 江西省寧岡縣的,2002年并入井岡山,是從廣東嘉應(yīng)遷往江西的,班派排序如下:秉錫啟光,成宗世昌,克紹作述,久有傳芳,道學(xué)始源,家聲永揚,瑞應(yīng)星聚,景煥天章。

118. 四川省武勝縣,嘉陵江兩岸。陳姓族人所用字輩:

周上大宗興,洪開先祖德;

萬世定崢嶸,官清民安國;

歷代昌隆應(yīng),永遠綱常澤。

119. 四川省自貢市大安區(qū)鴛鴦鄉(xiāng)后壁灣人陳氏,故老相傳是李自成屠川后由湖廣遷入。字輩為:道、鴻、聲、孔四字

120. 安徽舒城的,據(jù)老人說好象是明朝初期從江西遷過來的,可能和陳友諒有點關(guān)系,現(xiàn)在只知道家譜的幾個字是:大德超發(fā),吉慶來昌

121. 江蘇省泗洪縣,家譜頂上大字是“江西九江義門堂”,家譜中有一句是“家志興(新)林,光耀門亭”。

122. 湖南長沙家譜:

老派語:

建國從英杰 襄邦正泰康 乾坤忠信海萬世樂榮昌

致浩借天久 垂統(tǒng)紹先莊 立朝遷楚啟 鎮(zhèn)大永綱常

分修舊派語:

乾坤開緒業(yè) 永遠樂書香 裕厚光前代 恢先應(yīng)先朝

壅正己已派語:

世際文明會 家聲大盛昌 顯庸期后裔 永遠紹書香

民國癸未新派語:

世際文明會 家聲振澤長 家賢資教育 駿烈定宣揚

123.江蘇蘇州遷往(鹽城或如東)排名為:偉(音)立.永.昌

124. 河南省洛陽陳家溝人.家譜有:

家新金余富

啟德長開明

學(xué)廣道乃舉

思多志先清

125. 江蘇江都的,父輩們排行是依,井,萬,家,安。

126. 廣西合浦公館遷至廣西防城,字排...錦、松、炳、增、先、洪....

127. 河南開封、商丘→福建莆田→廣東南雄珠璣巷→廣東化州→廣西北流→廣西北流高塘口平田村→廣西北流大村石口陳。但相關(guān)細節(jié)已失傳,尤其記載中的“石子灘”無從所考。

合族同派字目是:

廷會大明,世其克典,家之積德,定育奇英-

128. 馬來西亞檳城人,祖先離開福建南安蔡西一百多年到.

我祖籍現(xiàn)為 福建泉洲南安市侖蒼鎮(zhèn)蔡西鄉(xiāng) (原福建南安蔡西二十七都)(靠近安溪)

已找到地方, 回去兩次, 沒找到族譜.

仲,佛,觀,祖,應(yīng)

士,志,學(xué),成,樹

煥,在,銓,汝,杞,

煜,基,鍾,永,森

耀,墀,欽,浚,杰

烜,培,錫,洛,東

熹,奎,銘,泮,柏

燭,堂,錄,沂,松

129. 湖北荊州公安縣夾竹園鎮(zhèn)的,陳姓在當?shù)夭蝗葜靡傻厥谴笮?小時候聽祖父講,我們是清初吳三桂叛亂后,從江西遷過來的,據(jù)說在另一族人家里現(xiàn)有好幾本族譜,班譜大致為:

祖功光顯 宗德茂崇 克恢先緒

世代新風(fēng) 明清高耀 禮義正章

130. 山東省平邑縣魏莊鄉(xiāng)苗莊村

輩分排序是:

"加(四世)――國――彥――□――淑[子]――維(玉)[遠.元]<松>――勛(天)[興]<清>――基(從)<鳳>――如、汝(兆)<學(xué)>――世――繼――慶――立――宗――本――瑞――敬――修――得――永――祥――信――傳――益――文――志――緒――敏――俊――崇――山――"

131. 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縣人氏。十九世聚星堂,輩序是:元恒乃德,允吉開明......

131. 重慶陳坪川.

我家字輩為:廷 仲 現(xiàn) 琦 文 際 盛 英 財 生 毓 秀 光 天 德 鐘 靈 荷 祖 恩 孝 忠 昭 日 月 永 遠 鎮(zhèn) 乾 坤 績 善 富 貴 發(fā) 榮 華 萬 代 春

132. 湖北宜昌興山人,屬穎川堂的,長坪支派,始祖陳晚益,到我這里已經(jīng)是十五世了。派序為:光廷永世 志學(xué)書香 家為儒風(fēng) 華國文章 宗德宏開 源遠流長 品毓方秀 萬代榮昌。

133. 江陰陳氏,祖上有一位祖先叫陳清,是朱元璋的開國功臣之一。最近的幾代輩為“以、為、寶、吾”。乃江陰望族,祖上家有“陳家花園”也就是現(xiàn)在的“適園”。

134. 福建石獅市永寧鎮(zhèn)永寧居委會班派字輩(古地名泉州府晉江二十都鰲城)

銘洵楷輝墀。

錦淵植煥增。

錫沼材炳垣。

鍾瀛桂(火+斤)培。

135. 山東省聊城市冠縣范寨鄉(xiāng)祁務(wù)村。上幾代的輩分分別為:書,克,懷,以,玉,成,山。

136. 溫州永強(永嘉場)有陳姓數(shù)萬人,祖輩據(jù)說數(shù)百年前從福建過來,近幾代的字輩是上,文,學(xué),國.

137. 廣東陽春市潭水鎮(zhèn)陳氏清朝從福建遷來,輩字為“世德宗昌,家聲顯耀”。

138. 湖南衡陽陳氏:祖上明末清初遷自是從福建上杭地區(qū)。

幫序為“堯舜尚為君,國正維是仁,朝宗傳相位,嗣盛啟榮昌。。。”

139. 湖北枝江市:始祖陳萬湖其后族人眾多,第四代為啟,第五代名字帶王旁,第六代為志,第七代名字帶金旁,從第八代起按“文光士德,祖先永培,學(xué)思宏大,家國一新,長發(fā)其祥,榮可久享”起名。

140.陳祥訓(xùn): 我是在北京工作幾十年的退休教授,老家在湖北黃陂,屬義門陳氏一支.先祖陳光龍為順治16年二甲第43名進士,北京孔廟的進士題名碑上的籍貫為湖廣黃陂.至今我手中尚有先祖陳光龍的"貞可齋集宋集"詩集的卷4至卷7殘部.我父親是長房長子,故族譜存于我家.上小學(xué)時我翻閱過族譜,印象最深的是我村堂號--德星堂來歷的故事.譜中記載到我父親那一代,而我父親生于1908年,可見這族譜的修譜時間不早于民國初.文革初,我父親怕族譜被毀,央求一貧農(nóng)家之婦人保管.該農(nóng)婦等我父親走后,即將族譜送入灶堂,付之一炬,家族歷史遂無從查起.1948年左右,江西義門陳氏各莊代表二人,曾來我村聯(lián)系統(tǒng)一全國義門陳氏輩分排行一事,說明我村這一莊在江西老屋記錄在案.來人由我的父親接待.其時我年近十歲,故至今仍能不忘.現(xiàn)我手中尚存有老屋代表送來的義門陳氏輩分排行建議稿(見下),建議從分莊后的第30代之后開始沿用此輩分排行表.這是否意味著當年分莊時已擬好了30代的輩分排行表各自帶往新搬遷地呢?不知哪位歲數(shù)大的宗親,特別是江西老屋的宗親還知道此事否?黃陂陳姓很多,但都與我們這一支"同姓不同宗".我們過年供祖宗的肉上要插一根筷子,據(jù)說這是因為我們祖先是由江西筷子巷遷來的緣故.網(wǎng)上稱,武漢圖書館收有黃陂編輯的義門陳氏宗譜;我與該館聯(lián)系,答曰:無此宗譜。不知哪位宗親見到過該宗譜沒有?能否從該宗譜上找回我莊被毀的族譜的信息呢?本人雖學(xué)理工,但對文史極感興趣,愿與各位宗親公同探討有關(guān)問題;對于我在上面提到的問題,望知情的宗親不吝賜教.

以下是當年江西老莊送來的義門陳氏劃一子派建議稿全文(標點是我妄加的):

江西德安義門陳氏公訂二(三)百九(三)十一(三)莊劃一字派敬告族眾各裔確遵書

蓋聞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固本浚源,遵祖敬宗,燕翼貽謀之道,豈可夢匕?夫我陳氏,古封義門,世稱巨族,戶大丁繁,曠代無儔。奈因譜牒之未合修,系派之不統(tǒng)一,是所缺憾。今欲合各莊通序,力莫能及,姑俟諸將來有力者為之。茲經(jīng)江西附近各莊經(jīng)理合集老祠,再四會議,議決各莊由宋時遷之始祖起,至現(xiàn)今計三十代止,規(guī)訂各莊義門統(tǒng)一系派文字一百一十二字,發(fā)給各莊,為修家乘永久之系派標準。并希義門各經(jīng)理,分發(fā)各處支裔,暨遷外竄遠失序族眾,一體更正三十代以下舊系派文,確遵新訂系派文字修譜,以垂久遠,是為至要。

計開義門各莊統(tǒng)一系派文字列后

福祿綿延 富貴遐芳 帝舜巨孝 最尊倫常 奎宿集星 譽滿封疆 廣席風(fēng)范 聲著異鄉(xiāng)

乾表題贈 歷葉雄長 敦品勵業(yè) 效圣則皇 順親安命 浩氣凌蒼 篤行上達 度量軒昂

和平廉節(jié) 陽剛致祥 全門忍讓 竟得寧康 泰光收族 情誼孔張 團結(jié)敬愛 權(quán)勢堅強 清慎勤謹 生民仰望 谷貽蕃衍 萬祀輝煌

老祠經(jīng)理 殿鰲、振聲、壽臣、養(yǎng)拙等同啟

民國三十四年歲次乙酉九月十八日 公訂

陳祥訓(xùn)注:此件右側(cè)為人工裁截邊,邊上有手書墨文之左部;下方有全高6.2厘米,殘寬2.3厘米的朱紅大印左半闕,說明手書墨文及朱紅大印之右部留在江西老物的此件存根上。

141. 四川瀘州方山陳氏后人,祖上是明末清初湖廣填四川時遷至此地。祖上口傳字輩為:新明齊順;維朝祖基;洪開先緒;定育英賢;光宗永發(fā);四代昌

9. 人和山合起來是什么字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彼炻首訉O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作者

《列子》舊題為列御寇著。據(jù)后人考證,可能是晉代人作品。今本八篇,內(nèi)容多為民間故事,寓言和神話傳說。列御寇,相傳是戰(zhàn)國時的道家人物,鄭國人。其學(xué)說本于黃帝老子,歸同于老、莊。是介于老子與莊子之間道家學(xué)派承前啟后的重要傳承人物。

戰(zhàn)國初期,出現(xiàn)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各家學(xué)派在傳揚自己的主張時,常運用大量生動的小故事來說明抽象的道理。這樣,寓言就空前繁榮起來?!读凶印芳词窃谶@樣一個時代背景下,所產(chǎn)生的寓言和神話故事集。

譯文

太行、王屋兩座山,縱橫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來在冀州南邊,黃河北岸的北邊。

北山下面有個名叫愚公的人,年齡將近九十歲了,面對著山居住。他苦于山區(qū)北部的阻塞,出入都要曲折繞遠,于是集合全家人商量說:“我跟你們盡全力鏟除險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達漢水南岸,好嗎?”大家紛紛表示贊同。他的妻子提出疑問說:“憑你的力氣,連魁父這座小山也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樣呢?再說,挖下來的土和石頭又安放在哪里?”眾人說:“把它扔到渤海的邊上,隱土的北邊?!庇谑怯薰暑I(lǐng)兒孫中能挑擔子的三個人上了山,鑿石頭,挖土,用箕畚運到渤海邊上。鄰居京城氏的孀妻有個遺腹子,剛剛換牙的年紀,蹦蹦跳跳地去幫助他。冬夏換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曲的聰明老頭譏笑愚公,阻止他干這件事,說:“你真的太愚蠢了!就憑你殘余的歲月、剩下的力氣連山上的一棵草都動不了,又能把泥土石頭怎么樣呢?”北山愚公長嘆一聲說:“你思想頑固,頑固到了不可改變的地步,連孤兒寡婦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還有兒子在呀;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兒子又有兒子,兒子又有孫子;子子孫孫無窮無盡,可是山卻不會增高加大,還怕挖不平嗎?”河曲智叟無話可答。

手中拿著蛇的山神聽說了這件事,怕他不停地干下去,于是向天帝報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誠心感動,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兩個兒子背走了那兩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東邊,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邊。從這以后,冀州的南部直到漢水南岸,再也沒有高山阻隔了。

賞析

《愚公移山》,是一篇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和樸素的辯證法思想的寓言故事。它借愚公形象的塑造,表現(xiàn)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有移山填海的堅定信心和頑強毅力。文中“愚公不愚,智叟不智”,表明只要不怕困難,堅持斗爭,定能獲得事業(yè)上的成功,這對人們有很大的啟發(fā)。

文中愚公和智叟的對話,蘊含著寓言所特具的哲理,頗能發(fā)人深省。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智叟的“笑”,是對愚公移山不屑一顧的輕蔑情態(tài);智叟的“止”,是對愚公移山不以為然而進行粗暴的干涉。這個自以為多智的老頭子,在他的眼里,愚公能移山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所以脫口而出,給愚公潑冷水。智叟譏笑愚公笨拙,所持理由與愚公的妻子相同,但兩者態(tài)度迥異,一個是自視其高,加以阻撓,一個是提疑問,目的是為解決問題。

智叟,智于其表,愚在其中,因此愚公對智叟的冷嘲熱諷,先報之以一聲長嘆,表示遺憾想不到智叟竟是這樣的木然無知,接著,針鋒相對地進行駁斥:“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出語尖銳犀利。這段話闡述了“有限”和“無限”的樸素的辯證關(guān)系,進一步表現(xiàn)了愚公迎難而上的精神。

智叟只看到愚公的“殘年余力”及山高難以削平的一面,而看不到人類延續(xù)不斷及山不會增高的一面,所以堪稱“固不可徹”,比起愚公的目光來實是短淺。愚公藐視大山,敢于移山,知難而進,堅韌不拔,是因為他看到了人的作用,通過努力,事物是能夠轉(zhuǎn)化的。由此可見愚公形愚而實智。

文章篇末以移山取得了最后勝利,矛盾獲得了解決,作為故事的結(jié)局,充滿了浪漫主義的色彩。由于古代生產(chǎn)力和自然科學(xué)不發(fā)達,人們往往幻想有超人力量來幫助人們移山填海,征服大自然,所以作者運用了浪漫主義的藝術(shù)想象,寫“操蛇之神”聽說愚公要永不停息地挖山而害怕起來,將此事告訴了“天帝”,“帝感其誠”,就派遣了兩個大力士把兩座大山背走了。

這顯然是神話,在客觀理實中是不存在的,但卻反映了當時人們有“人定勝天”的強烈愿望,和變革大自然的雄偉氣魄,也反映了作者對作品中所闡述的哲理思想的堅信,以神話的形式給予了肯定。寄未來理想的實現(xiàn)于神話,寓哲理思想于想象,作者這樣寫,就是為了讓人們在精神上得到鼓舞,在情緒上受到感染。

寫作特色

這篇文章在寫作上有兩個顯著的藝術(shù)特色:

第一,對比手法的運用相當成功。為了突出愚公“挖山水止”的精神,強調(diào)矛盾可以互相轉(zhuǎn)化的哲理思想的正確,就以“子子孫孫無窮匱”與“山不加增”對比;為了表現(xiàn)移山時不畏艱險的氣概,激勵人們?nèi)フ莆者@一哲理思想,就以“年且九十”的愚公,“子孫荷擔者三夫”的家庭,“始齔”的助手,與“方七百里,高萬仞”的兩座大山對比;為了說明愚公并不愚,智叟并不智,顯示這一哲理思想所產(chǎn)生的威力,就以智叟的一開始的“笑而止之”與被駁后的“無以應(yīng)”對比,等等,在對比中逐步完成了愚公藝術(shù)形象的塑造。

第二,故事情節(jié)的安排比較巧妙。全文篇幅短小,然而卻寫得曲折多姿,波瀾起伏,加之行文緊湊,筆墨揮灑自如,令人讀后興味盎然。文章擺出了人和山的矛盾,寫愚公“聚室而謀”,全家人紛紛表示贊成,接著就該是行動起來一起移山,誰知愚公之妻獻疑,產(chǎn)生了波折,而所疑的都是移山中碰到的具體問題,這些具體問題不解決,那人和山的矛盾也就不能解決。經(jīng)過討論,商量了辦法,出現(xiàn)了移山勞動的盛況,接著就該是苦戰(zhàn)不休,不料跳出來個智叟,形成了移山的阻礙,老愚公就和智叟展開了激烈的辯論,在辯論中揭示出寓言所包含的哲理思想,這樣既突顯了愚公精神的可貴,同時深化了作品的主題思想。

在一個僅有三百余字的簡單的故事里,將較多的矛盾集中起來描寫,能夠收到戲劇性的藝術(shù)效果,否則順流平坡地寫下去,還不只是索然寡味,更重要的是所要強調(diào)的內(nèi)容得不到強調(diào)?!队薰粕健饭适卤旧砗唵危捎谠谇楣?jié)的處理上沒有平鋪直敘,而是從矛盾相繼出現(xiàn)的尖銳性上去顯示復(fù)雜性,這樣就增強了文章跌宕的氣勢,引人入勝。

推薦閱讀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