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十大名酒是
1.茅臺(國酒,所以排第一.)
2.五糧液(這個不用說了吧?)
3.杜康(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感謝曹操.)
4.汾酒(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都知道他家了,他肯定是名人.這里暫
且不討論此杏花村的歸屬問題.)
5.西鳳酒(神秘而高貴.因其神秘,所以比下面的高出一籌)
6.董酒(歷史悠久)
7.劍南春(總感覺是很暢意的時候適合飲的一種酒)
8.瀘州老窖(比較大眾化的名酒)
9.古井貢(因為某個帝王喜歡,所以沾了點光.可能很多人和那老小子的口味不同
呢!但名聲是不敢小瞧的.)
10.竹葉青(從古到今,老少咸宜,濃淡隨意,比較含蓄的一種.)
1.醬香型的代表 茅臺
2.濃香型的代表 五糧液
3.清香型的代表 山西汾酒
4.米香型的代表 桂林三花酒
5.鳳香型的代表 陜西西鳳酒
6.藥香型的代表 貴州董酒
7.鼓香型的代表 廣東玉冰燒酒
8.芝麻香型的代表 山東的景芝白干
9.特殊香型的代表 江西的四特酒
10.兼香型的代表 湖北的白云邊酒
2,李渡高粱1955為什么這么珍貴
因為稀缺,并且獲得過大獎。李渡高粱1955的上市,也為國寶李渡帶來了三大價值:“雙料大金獎唯一榮譽、一口四香獨特香型口感、光瓶酒價值標桿”。雙料大金獎,國寶李渡創(chuàng)造中國白酒“唯一”榮譽。在我國名優(yōu)白酒品牌里,飛天茅臺、五糧液、洋河等大多獲得過布魯塞爾國際烈性酒大賽的獎項。但多年來還未曾出現(xiàn)過一個品牌斬獲兩次大金獎的情況,直到國寶李渡的出現(xiàn)。2015年,李渡高粱1955榮獲布魯塞爾國際烈性酒大賽大金獎;最初李渡高粱1955獲獎的消息傳出后,價格幾年間連漲十幾次還供不應求,成為全國最貴的光瓶酒,行業(yè)內驚呼“黑馬來了”。擴展資料李渡酒業(yè)正式發(fā)布通知,自2020年6月9日起,李渡高粱1955零售價調至900元/瓶。李渡高粱1955是物華天寶、天人共釀的智慧產物,“一杯李渡酒半部江西史”。在蒸餾酒的舞臺上,千余款比拼,國寶李渡成為中國白酒唯一榮獲2015、2019雙料大金牌獎的酒品牌,是對國寶品質的最佳認證。諸多行業(yè)翹楚、政商界名人、文化學者均為國寶品質頻頻點贊。優(yōu)質老酒無可復制的稀缺性讓李渡更加珍視國寶資源。參考資料來源:鳳凰網-李渡高粱1955價格調至900元/瓶參考資料來源:鳳凰網-創(chuàng)下三大價值的李渡高粱1955為啥這么俏?曬曬它的前世今生就知道-江西網經濟頻道
3,李清照與柳永風格的不同
李清照,婉約;柳永,寫實。
李清照除了繼承前人的論詞觀點以外,還提出了自己的詞學主張,這就是本色雅正論和宋詞才學化的發(fā)展趨向,體現(xiàn)在她把北宋詞人分為“知之者”和“不知之者”,以及她對兩類詞人的批評和回護態(tài)度上。
詞是音樂文學,一旦離開了歌唱的氛圍,藝術價值要大打折扣。這正是《詞論》一開始就談到李袞歌唱技藝的原因。從本色歌唱出發(fā),李清照把詞人分為“知之者”和“不知之者”。對于“知之者”,她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詞不僅僅要配樂歌唱,還要唱出雅正的情感來。晚唐五代的鄭衛(wèi)之音、流靡之變太低俗,南唐君臣的亡國之音太哀傷,都不適合大一統(tǒng)王朝的時代氣氛。真正的好詞和時代精神是一致的。經過宋初百余年的涵養(yǎng),產生了第一位大詞人柳永。柳氏長期混跡于歌樓妓院,能移宮換羽,翻舊譜為新聲,詞作流傳極廣。但柳詞意趣萎靡,多是一些閨門淫褻、羈旅狎妓之情。同時的其他詞人,張先、宋祁、宋郊、沈唐、元絳、晁次膺等,格調有所提高,也不乏精彩之處,如人們耳熟能詳?shù)摹叭袄芍小?、“紅杏尚書”之類。但他們總體才情不高,還不能成為當世的名家。李清照所謂的“知之者”,包括了本色和雅正兩點。符合這兩點的僅有晏幾道、賀鑄、秦觀和黃庭堅四人。就這些為數(shù)寥寥的“知之者”還各有一病,集中表現(xiàn)在運用才學上。晏幾道多短章小令,純任天籟,看不出其中的人力功夫;秦觀長于寫情,運用才學的功夫較差,用典多是照搬引用或簡單的改頭換面,很少像蘇、黃那樣給傳統(tǒng)的故實賦予全新的意義,達到點鐵成金、化腐朽為神奇的功效;黃庭堅不愧為江西詩派的宗師,化用故實水平很高,但他的某些言情詞意趣不高,是“使酒玩世”和“筆墨勸淫”的產物。李清照對“知之者”,皆摘其短,無一人能夠幸免。而對“不知之者”又比較寬容,在指出他們“以詩為詞”、“以文為詞”的缺點之后,還發(fā)掘出許多優(yōu)點。這些優(yōu)點也集中在運用才學上,如晏殊、歐陽修、蘇軾等人,“學際天人,作為小歌詞,直如酌蠡水于大海?!币驗樗麄儗W識淵博,貫通了天然和人力,作詞就像是從大海中舀取一勺水那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隨心所欲而雍容典雅。散文家王安石、曾鞏的小詞令人絕倒,也能把才學演化到極致。張炎《詞源》承李清照之觀點,認為王安石詞和蘇軾、姜夔詞一樣,也具有“清空”的特點。李清照指出的宋詞才學化途徑就是堅守詞的本色雅正,汲取“不知之者”的長處,把二者融會貫通、揚長避短,達到一個更高的藝術境界,這很接近張炎《詞源》的清空騷雅。
4,王慎中 朱碧潭詩序翻譯
詩人朱碧潭君,名汶,以名門世家子弟,少年時隨同父親出游,往來湖南、湖北、江西等地,泛舟洞庭湖、鄱陽湖、九江之間,顛簸在波濤之上,以為壯舉。又登臨廬山,游賞赤壁,觀覽古圣賢隱居逃世歌嘯詠唱的遺跡,志氣有所啟發(fā),于是學習做詩,飲酒放浪。每當酒醉高興,呼叫歡笑,便要做詩,自得其樂,還說他人哪能了解于我。人們也都輕視他,不把他的詩當回事。他的詩不行于時,只有在自己家里的墻壁窗戶上,寫得滿滿的,涂得到處皆是,以此來唬弄家人孩子。自己貧窮得無法謀生,家里人譏笑他說:“你涂些什么東西,真討人嫌,只會弄臟墻壁窗戶,又不能吃,難道畫餅充饑!”拿起筆硯往他身上擲去,想以此激怒他,讓他別再做詩。他可不發(fā)怒,照舊做詩。
有一天,知府出了一張告示,要尋找所謂朱詩人碧潭的。差人拿著告示到市里喊問,沒有人認識是誰,最后才知道是朱君。差人到門,強迫朱君去見知府。朱君穿了粗布衣服,窄袖子長下擺,大搖大擺地上了知府衙門。知府走下座位施禮迎接,朱君無所謂的樣子,作一個揖就坐上賓之座。朱君住在府城西郊,地點荒僻,處于田頭林尾地方,終日沒有人跡。知府獨去拜訪他。他住的幾椽老亭傾斜要倒,用竹竿撐住,讓知府坐在下面。家里揭不開鍋,撿一點儲備的樹葉,生起火來,煮幾顆筍,燒水沖茶,款待知府。那些差役忍饑挨餓,在門外罵罵咧咧,朱君就像沒有聽見。于是朱詩人的名字,一府傳開了,他的詩也稍稍有人看了。但是一個布衣同知府相交,大家的眼睛都盯上了,毀謗妒忌全來了。何況知府的所以降低身份給他禮遇,并不是因為他的詩寫得好,而是因為知府的父親與朱君的父親是故舊之交,所以與朱君表示修好,報答舊日的交情。朱君的詩雖然由此為人們知曉,但是人們并不懂得看重他的詩,反而以此誹謗他。唉,真可說是窮到頭了!
大凡世人對于某件事物特別喜愛,必定是這件事物深得其好,而大悅其心。他追求并得到這件事物,這得到的快樂,是生死也換不到的,哪里還去理會生死之外的事情呢?做詩不能像貨物那樣賣給人們,得到錢財,取歡于人,這道理朱君是很清楚的。但他情愿關門做詩,雖挨凍受餓,衰病失意,也不厭倦,就是因為這是他的愛好。人們不懂得看重他的詩,怎么能阻撓他的志氣,改變他所從事的事業(yè)呢!朱君曾經來看我,送我?guī)资自娨詾橐娒娑Y。他的態(tài)度很謙虛,談話很誠懇,大概的意思是對做詩是很自信的,不怕人們不知道他,只求我講一句話做證明。我想他這豈不是如此刻苦專心,愛好做詩,雖然不計較生死之外的事情,但還是不能忘懷于區(qū)區(qū)的小名嗎?唉唉,這確實就是朱君的所以愛好之深了。朱君已經死了,我所以為他的詩寫一篇序言,使他的詩行之于世,庶幾不辜負他的好意,雖然我的文章說不上能夠讓他的詩見重于后世。
5,雷義和陳重的文言文翻譯是什么
【譯文】吸取朋友的長處來培養(yǎng)自己的仁德,講的是依靠朋友;朋友之間的往來交際,是輪流做主人和客人。你我同心的朋友叫做“金蘭”;朋友之間的相互資助叫做“麗澤”。東家叫做“東主”,師傅叫做“西賓”。父親的朋友尊為“父執(zhí)”;與自己共事的人稱為“同袍”。心意相通又以誠相待的朋友稱為“莫逆”,老人和年輕的人交朋友稱作“忘年”?!柏仡i之交”,說的是戰(zhàn)國時候的藺相如和廉頗生死與共的情誼;“總角之好”,說的是三國時期的孫策和周瑜在孩提的時候就是很好的朋友。像膠漆一樣互相黏合的友誼,說的是雷義和陳重堅不可破的友情;雖然隔了兩年依然殺雞作黍等待好友到來,說的是范式和張劭的約定。和好人交往,就像進入放著香草的屋子,時間久了就聞不到它的芳香味了;和惡人交往,就好像進入賣鹽漬魚的店鋪,時間久了也聞不到它的腥臭味了。以誠相待,這才是推心置腹的朋友;志趣不同,只可算做口頭上的交情。彼此之間的不合,稱之為“參商”;你我相互仇視,就像不能兼容的冰炭。人們如果喪失道德,朋友間連干糧這樣的小事情也可能引來糾紛;別的山上的石頭可以用來雕琢玉器。“落月屋梁”是描繪杜甫夢見李白的容顏;“暮云春樹”則表達了杜甫想望李白的風采。王陽當了官,貢禹就彈掉自己帽子上的灰塵等待被推薦做官;杜伯沒有罪而被殺,左儒寧愿與朋友一起死也不屈從周宣王?!胺质住焙汀芭旭恰笔潜硎九笥迅鎰e的詞語;“擁彗”和“掃門”,則是迎接客人的到來而表示的敬意。陸凱折一枝梅花托驛使轉給范曄,報道江南早春的信息;王維折一枝柳條送給即將遠行的朋友,于是唱出了《陽關三疊》曲。經常來往沒有顧忌的人,稱之為“入幕之賓”;不請卻自己來的客人,稱之為“不速之客”。宴會不再設醴酒,說明楚王戊對待士人的心意已經不如以前了;把車軸上的銷釘丟入井中,說明漢代陳遵挽留客人的心很誠懇。蔡邕急著迎接客人把鞋子都穿倒了,周公洗頭發(fā)的時候,客人來訪,他捏著頭發(fā)就出去了。陳蕃特別器重名士徐稚,專門設一個床榻接待他;孔子在路上遇見程生,停車親密交談,車蓋傾斜相交。俞伯牙弄斷琴弦不再彈琴,是因為鐘子期死了,這個世上再也沒有能聽懂他琴音的人了;管寧割斷席子拒絕和華歆同坐一席讀書,是因為他們不是志同道合的人。經商分利時寧肯讓管仲多拿一份,因為鮑叔牙知道管仲家里很貧窮;把綈袍送給范雎,是須賈對他的困窘深表憐憫。要知道主人和賓客要靠感情來聯(lián)絡,那么雙方都應該是東南一方的名人;朋友之間的交往要合乎道義,雙方都要表現(xiàn)自己的誠意。陳重, 字景公,豫章宜春(今江西南昌)人。他小時候就與同郡的雷義成為好朋友。太守張云舉薦他為孝廉,他讓給雷義,張云沒有聽從。第二年,雷義被推舉為孝廉,與他都在郎署供職。后他和雷義一起被封為尚書郎。再后來他被征用為司徒,擔任侍御史,直到最后去世。雷義,字仲公,豫章鄱陽(今江西南昌)人。東漢時期名士。被推薦為孝廉封為尚書侍郎。后被封為侍御史,擔任南頓令,在任上逝世。
即:到、前往 過:拜訪 已:停止 勸:勉勵 1、你何必獨自苦行為義 2、現(xiàn)在天下沒有人行義,你應該勉勵我行義,為什么還制止我呢? 第一個是對墨子的尊稱,第二個是你,第三個是兒子。 墨子的思想可以概括為兼愛、非攻。 當然不對,如果人人抱此念頭,那么就會天下大亂,沒有公義,正義的事情得不到伸張,奸惡的人四處橫行而無人制止了。 在當今社會墨子的義仍應提倡,當出現(xiàn)不好的事情或有人遇難時,是需要有人挺身而出見義勇為的。
6,張雨稱其古樂府出入少陵二李間的出入什么意思
“張雨稱其古樂府出入少陵、二李間”的“出入”的意思是:或出或入,有相似處,亦有相異處。(選自《明史?楊維楨傳》)《明史?楊維楨傳》節(jié)選楊維楨,字廉夫,山陰人。少時,日記書數(shù)千言。父宏,筑樓鐵崖山中,繞樓植梅百株,聚書數(shù)萬卷,去其梯,俾誦讀樓上者五年,因自號鐵崖。元泰定四年成進士,署天臺尹,改錢清場鹽司令。狷直忤物,十年不調。會修遼、金、宋三史時,維楨著《正統(tǒng)辯》千余言,總裁官歐陽元功讀且嘆曰:“百年后,公論定于此矣?!睂⑺]之而不果,轉建德路總管府推官。擢江西儒學提舉,未上,會兵亂,避地富春山,徙錢塘。張士誠累招之,不赴,遣其弟士信咨訪之,因撰五論,具書復士誠,反覆告以順逆成敗之說,士誠不能用也。又忤達識丞相,徙居松江之上,海內薦紳大夫與東南才俊之士,造門納履無虛日。酒酣以往,筆墨橫飛。或戴華陽巾,披羽衣坐船屋上,吹鐵笛,作《梅花弄》。或呼侍兒歌《白雪》之辭,自倚鳳琶和之。賓客皆蹁躚起舞,以為神仙中人。洪武二年,太祖召諸儒纂禮樂書,以維楨前朝老文學,遣翰林詹同奉幣詣門。維楨謝曰:“豈有老婦將就木,而再理嫁者邪?”明年,復遣有司敦促,賦《老客婦謠》一章進御,曰:“皇帝竭吾之能,不強吾所不能則可,否則有蹈海死耳?!钡墼S之,賜安車詣闕廷,留百有一十日,所纂敘便例定,即乞骸骨。帝成其志,仍給安車還山。史館胄監(jiān)之士祖帳西門外,宋濂贈之詩曰:“不受君王五色詔,白衣宣至白衣還”,蓋高之也。抵家卒,年七十五。維楨詩名擅一時,號鐵崖體,與永嘉李孝光、茅山張羽、錫山倪瓚、昆山顧瑛為詩文友,碧桃叟釋臻、知歸叟釋現(xiàn)、清容叟釋信為方外友。張雨稱其古樂府出入少陵、二李間有曠世金石聲宋濂稱其論撰如睹商敦、周彝云雷成文而寒芒橫逸詩震蕩陵厲鬼設神施尤號名家云。維楨徙松江時,與華亭陸居仁及僑居錢惟善相倡和。兩人既歿,與維楨同葬干山,人目為三高士墓。譯文:楊維楨,字廉夫,山陰人。小時候,一日能記誦書數(shù)千言。父親楊宏,建樓于邀崖山中,繞樓種梅一百棵,聚集書籍幾萬卷,去掉梯子,讓他在樓上誦讀了五年,因而自號邀崖。孟雙麥室四年進士及第,代理丟盒尹,改任錢清場鹽司令。狷介剛直,與人多違忤,十年沒有調職。適逢遼、金、苤三史修成,楊維楨寫了篇一千余言的《正統(tǒng)辯》,總裁官歐陽元功讀罷贊嘆道:“百年之后,公論將定于此了?!睂⑼扑]他而沒有實現(xiàn),轉任建德路總管府推官。提升任江西儒學提舉,未上任,適逢兵亂,避亂于直春山’再轉徙到錢塘。張士誠多次招請他,不上任,便派他的弟弟張士信咨詢他,于是撰作五論,寫信答復張士誠,反復告以順逆成敗之說,張士誠不能采用他的意見。又得罪達識丞相,遷居于松江之畔,四方搢紳大夫與東南才識俊拔之士,登門拜訪者每日不斷。酒酣之后,筆墨縱橫。有時頭戴華陽巾,身披羽衣坐于船屋之上,吹奏鐵笛,作《梅花弄》曲。有時叫侍兒唱《白雪》之辭,自己用鳳琶伴奏。賓客們都蹁驩起舞,自以為是神仙中人。 洪武二年,太祖召集諸儒編纂禮樂書,因塵維楨是前朝文學老儒,便派翰林詹同備禮登門招請,楊維楨辭謝道:“哪有老婦行將就木,又再次治妝出嫁的呢?”第二年,又派主管官員敦促,楊維楨賦《老客婦謠》一章進獻給皇帝,說:“皇帝若能盡用我之所能,而不勉強我作所不能就可以,否則我惟有蹈海一死而已?!被实鄞饝怂臈l件,賜給安車乘坐到朝廷,留住一百一十天,編纂的敘例大略定下,就請求退休。皇帝成全他的心愿,仍讓他乘安車回山隱居。史館胄監(jiān)之士設帳餞行于西門之外,宋濂贈詩給他,說:“不受君王五色詔,白衣宣至白衣還。”很尊崇他。到家后就去世了,享年七十五歲。 楊維楨詩名獨盛一時,號稱鐵崖體,與永嘉李孝光、茅山張羽、錫山倪瓚、昆山顧瑛為詩文朋友,與碧桃叟釋臻、知歸叟釋現(xiàn)、清容叟釋信為世外朋友。張雨稱他的古樂府出入少陵、二李之間,有絕代金石之聲。宋濂稱贊他的論著,如同閱讀茴敦、周彝,云雷成文,而寒光四射。他的詩歌搖蕩陵厲,如鬼神設辭施文,尤其號稱名家。楊維楨遷居松江時,與華亭陸居仁以及橋居松江的錢惟善互相唱和。號云松野衲。兩人去世后,與楊維楨同葬于干山,人們稱為三高士墓。
張雨稱其古樂府出入少陵二李間的出入指所估計之數(shù)可能或上或下,接近而并不等同。楊維楨,字廉夫,山陰人。少時,日記書數(shù)千言。父宏,筑樓鐵崖山中,繞樓植梅百株,聚書數(shù)萬卷,去其梯,俾誦讀樓上者五年,因自號鐵崖。元泰定四年成進士,署天臺尹,改錢清場鹽司令。狷直忤物,十年不調。會修遼、金、宋三史時,維楨著《正統(tǒng)辯》千余言,總裁官歐陽元功讀且嘆曰:百年后,公論定于此矣。將薦之而不果,轉建德路總管府推官。擢江西儒學提舉,未上,會兵亂,避地富春山,徙錢塘。張士誠累招之,不赴,遣其弟士信咨訪之,因撰五論,具書復士誠,反覆告以順逆成敗之說,士誠不能用也。又忤達識丞相,徙居松江之上,海內薦紳大夫與東南才俊之士,造門納履無虛日。酒酣以往,筆墨橫飛。或戴華陽巾,披羽衣坐船屋上,吹鐵笛,作《梅花弄》?;蚝羰虄焊琛栋籽分o,自倚鳳琶和之。賓客皆蹁躚起舞,以為神仙中人。洪武二年,太祖召諸儒纂禮樂書,以維楨前朝老文學,遣翰林詹同奉幣詣門。維楨謝曰:豈有老婦將就木,而再理嫁者邪?明年,復遣有司敦促,賦《老客婦謠》一章進御,曰:皇帝竭吾之能,不強吾所不能則可,否則有蹈海死耳。帝許之,賜安車詣闕廷,留百有一十日,所纂敘便例定,即乞骸骨。帝成其志,仍給安車還山。史館胄監(jiān)之士祖帳西門外,宋濂贈之詩曰:不受君王五色詔,白衣宣至白衣還,蓋高之也。抵家卒,年七十五。維楨詩名擅一時,號鐵崖體,與永嘉李孝光、茅山張羽、錫山倪瓚、昆山顧瑛為詩文友,碧桃叟釋臻、知歸叟釋現(xiàn)、清容叟釋信為方外友。張雨稱其古樂府出入少陵、二李間有曠世金石聲宋濂稱其論撰如睹商敦、周彝云雷成文而寒芒橫逸詩震蕩陵厲鬼設神施尤號名家云。維楨徙松江時,與華亭陸居仁及僑居錢惟善相倡和。兩人既歿,與維楨同葬干山,人目為三高士墓。 (節(jié)選自《明史楊維楨傳》)楊維楨,字廉夫,山陰人。母親李氏,夢見月亮上的金錢墜入懷中,遂生下楊維楨。小時候,一日能記誦書數(shù)千言。父親楊宏,建樓于邀崖山中,繞樓種梅一百棵,聚集書籍幾萬卷,去掉梯子,讓他在樓上誦讀了五年,因而自號邀崖。孟雙麥室四年進士及第,代理丟盒尹,改任錢清場鹽司令。狷介剛直,與人多違忤,十年沒有調職。適逢遼、金、苤三史修成,楊維楨寫了篇一千余言的《正統(tǒng)辯》,總裁官歐陽元功讀罷贊嘆道:“百年之后,公論將定于此了。”將推薦他而沒有實現(xiàn),轉任建德路總管府推官。提升任江西儒學提舉,未上任,適逢兵亂,避亂于直春山’再轉徙到錢塘。張士誠多次招請他,不上任,便派他的弟弟張士信咨詢他,于是撰作五論,寫信答復張士誠,反復告以順逆成敗之說,張士誠不能采用他的意見。又得罪達識丞相,遷居于松江之畔,四方搢紳大夫與東南才識俊拔之士,登門拜訪者每日不斷。酒酣之后,筆墨縱橫。有時頭戴華陽巾,身披羽衣坐于船屋之上,吹奏鐵笛,作《梅花弄》曲。有時叫侍兒唱《白雪》之辭,自己用鳳琶伴奏。賓客們都蹁驩起舞,自以為是神仙中人。 洪武二年,太祖召集諸儒編纂禮樂書,因塵維楨是前朝文學老儒,便派翰林詹同備禮登門招請,楊維楨辭謝道:“哪有老婦行將就木,又再次治妝出嫁的呢?”第二年,又派主管官員敦促,楊維楨賦《老客婦謠》一章進獻給皇帝,說:“皇帝若能盡用我之所能,而不勉強我作所不能就可以,否則我惟有蹈海一死而已?!被实鄞饝怂臈l件,賜給安車乘坐到朝廷,留住一百一十天,編纂的敘例大略定下,就請求退休?;实鄢扇男脑?,仍讓他乘安車回山隱居。史館胄監(jiān)之士設帳餞行于西門之外,宋濂贈詩給他,說:“不受君王五色詔,白衣宣至白衣還?!焙茏鸪缢?。到家后就去世了,享年七十五歲。 楊維楨詩名獨盛一時,號稱鐵崖體,與永嘉李孝光、茅山張羽、錫山倪瓚、昆山顧瑛為詩文朋友,與碧桃叟釋臻、知歸叟釋現(xiàn)、清容叟釋信為世外朋友。張厘稱他的古樂府出入少陵、二李之間,有絕代金石之聲。宋濂稱贊他的論著,如同閱讀茴敦、周彝,云雷成文,而寒光四射。他的詩歌搖蕩陵厲,如鬼神設辭施文,尤其號稱名家。楊維楨遷居松江時,與華亭陸居仁以及橋居松江的錢惟善互相唱和。號云松野衲。兩人去世后,與楊維楨同葬于干山,人們稱為三高士墓。
1. 【意思】:出入:與······不相上下。2. 【出處】:《明史 楊維楨傳》3. 【原文】:維楨詩名擅一時,號鐵崖體,與永嘉李孝光、茅山張羽、錫山倪瓚、昆山顧瑛為詩文友,碧桃叟釋臻、知歸叟釋現(xiàn)、清容叟釋信為方外友。
7,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一、解析無可奈何啊,百花總是要凋零;那似曾相識的春燕,又歸畫檐。美麗的事物總是無法挽留,即使再現(xiàn)也與先前決非一樣,只不過是似曾相識而已。二、出處宋·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春恨詞三、全文浣溪沙⑴一曲新詞酒一杯⑵,去年天氣舊亭臺⑶。夕陽西下幾時回⑷?無可奈何花落去⑸,似曾相識燕歸來⑹。小園香徑獨徘徊⑺。詞句注釋:⑴浣溪沙: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后用為詞調。沙,一作“紗”。⑵一曲新詞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長安道》詩意:“花枝缺入青樓開,艷歌一曲酒一杯”。一曲,一首。因為詞是配合音樂唱的,故稱“曲”。新詞,剛填好的詞,意指新歌。酒一杯,一杯酒。⑶去年天氣舊亭臺:是說天氣、亭臺都和去年一樣。此句化用五代鄭谷《和知己秋日傷懷》詩:“流水歌聲共不回,去年天氣舊池臺?!标淘~“亭臺”一本作“池臺”。去年天氣,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氣。舊亭臺,曾經到過的或熟悉的亭臺樓閣。舊,舊時。⑷夕陽:落日。西下:向西方地平線落下。幾時回:什么時候回來。⑸無可奈何:不得已,沒有辦法。⑹似曾相識:好像曾經認識。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xiàn)。后用作成語,即出自晏殊此句。燕歸來:燕子從南方飛回來。燕歸來,春中常景,在有意無意之間。⑺小園香徑:花草芳香的小徑,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徑。因落花滿徑,幽香四溢,故云香徑。香徑,帶著幽香的園中小徑。獨:副詞,用于謂語前,表示“獨自”的意思。徘徊:來回走。四、作者晏殊【yàn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北宋撫州府臨川城人(今江西進賢縣文港鎮(zhèn)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為撫州府手力節(jié)級),是當時的撫州籍第一個宰相。晏殊與其第七子晏幾道(1037-1110),在當時北宋詞壇上,被稱為“大晏”和“小晏”。擴展資料:文學賞析:這是晏殊詞中最為膾炙人口的篇章。全詞抒發(fā)了悼惜殘春之情,表達了時光易逝,難以追挽的傷感。起句“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睂憣坡牳璧默F(xiàn)境。從復疊錯綜的句式、輕快流利的語調中可以體味出,詞人面對現(xiàn)境時,開始是懷著輕松喜悅的感情,帶著瀟灑安閑的意態(tài)的,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飲涵詠之樂。的確,作為安享尊榮而又崇文尚雅的“太平宰相”,以歌侑酒,是作者習于問津、也樂于問津的娛情遣興方式之一。但邊聽邊飲,這現(xiàn)境卻又不期然而然地觸發(fā)對“去年”所歷類似境界的追憶:也是和“今年”一樣的暮春天氣,面對的也是和眼前一樣的樓臺亭閣,一樣的清歌美酒。然而,似乎一切依舊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覺到有的東西已經起了難以逆轉的變化,這便是悠悠流逝的歲月和與此相關的一系列人事。此句中正包蘊著一種景物依舊而人事全非的懷舊之感。在這種懷舊之感中又糅合著深婉的傷今之情。這樣,作者縱然襟懷沖澹,有些微微的傷感。于是詞人從心底涌出這樣的喟嘆:“夕陽西下幾時回?”夕陽西下,是眼前景。但詞人由此觸發(fā)的,卻是對美好景物情事的流連,對時光流逝的悵惘,以及對美好事物重現(xiàn)的微茫的希望。這是即景興感,但所感者實際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擴展到整個人生,其中不僅有感性活動,而且包含著某種哲理性的沉思。夕陽西下,是無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東升再現(xiàn),而時光的流逝、人事的變更,卻再也無法重復。細味“幾時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種企盼其返、卻又情知難返的紆細心態(tài)。下篇仍以融情于景的筆法申發(fā)前意?!盁o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边@兩句都是描寫春天的,妙在對仗工整。為天然奇偶句,此句工巧而渾成、流利而含蓄,聲韻和諧,寓意深婉,用虛字構成工整的對仗、唱嘆傳神方面表現(xiàn)出詞人的巧思深情,也是這首詞出名的原因。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這一聯(lián)所含的意蓄?;ǖ牡蚵?,春的消逝,時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guī)律,雖然惋惜流連也無濟于事,所以說“無可奈何”,這一句承上“夕陽西下”;然而這暮春天氣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無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還有令人欣慰的重現(xiàn),那翩翩歸來的燕子就像是去年曾此處安巢的舊時相識。這一句應上“幾時回”?;?、燕歸雖也是眼前景,但一經與“無可奈何”、“似曾相識”相聯(lián)系,它們的內涵便變得非常廣泛,意境非常深刻,帶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惋惜與欣慰的交織中,蘊含著某種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無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時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現(xiàn),生活不會因消逝而變得一片虛無。只不過這種重現(xiàn)畢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動地重現(xiàn),它只是“似曾相識”罷了。滲透在句中的是一種混雜著眷戀和悵惆,既似沖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悵觸。唯其如此,此聯(lián)作者既用于此詞,又用于《示張寺丞王??薄芬辉??!靶@香徑獨徘徊”,即是說他獨自一人在花間踱來踱去,心情無法平靜。這里傷春的感情勝于惜春的感情,含著淡淡的哀愁,情調是低沉的。此詞之所以膾炙人口,廣為傳誦,其根本的原因于情中有思。詞中似乎于無意間描寫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卻有哲理的意味,啟迪人們從更高層次思索宇宙人生問題。詞中涉及到時間永恒而人生有限這樣深廣的意念,卻表現(xiàn)得十分含蓄。參考資料:搜狗百科: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花兒總要凋落是讓人無可奈何的事,那翩翩歸來的燕子好像曾經見過。美好的事物無法挽留,只不過是似曾相識而已。”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句詩對仗工整,音調和諧;畫面生動,通過對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寫,抒發(fā)了對青春易逝的感慨,情感濃郁,寓意深刻,發(fā)人深省。這句詩選自宋代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全詩是這樣的: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譯文:聽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還是去年的天氣舊日的亭臺,西落的夕陽何時再回來?那花兒落去我也無可奈何,那歸來的燕子似曾相識,在小園的花徑上獨自徘徊。擴展資料:這首詞抒寫光陰流逝的感傷。詞人以有限的生命來體察無窮的宇宙,把人生放到時空這一廣大范疇中來進行思考,于是,這首詞便具有某種厚重的哲理韻味了。上片三句貌似淡淡寫來,其中卻蘊涵著時間永恒而人生短暫的深長嘆惋。下片通過最有特征的具體事物和生活細節(jié)來深化上片勾畫的意境:“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边@是人們心中所有但卻是筆底所無的一種“詩意”的感受?!盎淙ァ迸c“燕歸來”每交替一次,便過了一年,而人生正是在這無窮的交替之中逐漸衰老直至死亡。晏殊雖然位極人臣,但是他無法挽回流逝的時光,只能“無可奈何”地看著歲月的腳步匆匆離去?;潞oL波中,晏殊也免不了有沉浮得失。在官場平庸無聊的應酬中,敏感的詩人當然會時時痛切地感受到生命的無意義消耗。這就是詞人在舒適生活環(huán)境中也不能避免的“閑愁”,是擺脫不了的一種淡淡的哀傷。參考資料:搜狗百科_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意思:那花兒落去我也無可奈何,那歸來的燕子似曾相識。“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出自宋代詞人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1、全文: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2、譯文:聽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還是去年的天氣舊日的亭臺,西落的夕陽何時再回來?那花兒落去我也無可奈何,那歸來的燕子似曾相識,在小園的花徑上獨自徘徊。3、作者簡介: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宋臨川文港沙河(今屬進賢)人。撫州籍第一個宰相,江右人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十四歲時就因才華洋溢而被朝廷賜為進士。之后到秘書省做正事,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升官做了集賢殿學士,仁宗至和二年,六十五歲時過世。性剛簡,自奉清儉。能薦拔人才,如范仲淹、歐陽修均出其門下。他生平著作相當豐富,計有文集一百四十卷,及刪次梁陳以下名臣述作為《集選》一百卷,一說刪并《世說新語》。主要作品有《珠玉詞》。擴展資料《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是宋代詞人晏殊的代表作。此詞雖含傷春惜時之意,卻實為感慨抒懷之情,悼惜殘春,感傷年華的飛逝,又暗寓懷人之意。詞之上片綰合今昔,疊印時空,重在思昔;下片則巧借眼前景物,重在傷今。全詞語言圓轉流利,通俗曉暢,清麗自然,意蘊深沉,啟人神智,耐人尋味。詞中對宇宙人生的深思,給人以哲理性的啟迪和美的藝術享受。其中“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兩句歷來為人稱道。這是晏殊詞中最為膾炙人口的篇章。全詞抒發(fā)了悼惜殘春之情,表達了時光易逝,難以追挽的傷感。此詞之所以膾炙人口,廣為傳誦,其根本的原因于情中有思。詞中似乎于無意間描寫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卻有哲理的意味,啟迪人們從更高層次思索宇宙人生問題。詞中涉及到時間永恒而人生有限這樣深廣的意念,卻表現(xiàn)得十分含蓄。名家點評1、楊慎:“無可奈何”二語工麗,天然奇偶。 (《詞品》)2、沈際飛: “無可奈何花落去”,律詩俊語也,然自是天成一段詞,著詩不得。(《草堂詩余正集》)3、張宗橚:細玩“無可奈何”一聯(lián),意致纏綿,語調諧婉,的是倚聲家語,若作七律,未免軟弱矣。 (《詞林紀事》)參考資料: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百度百科
出自于宋代晏殊《浣溪沙》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币鉃閷Υ夯ǖ牡蚵涓械經]有辦法。形容留戀春景而又無法挽留的心情,后來泛指懷念已經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悵心情。有意思相近的詞無可奈何、百般無奈。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點采納,謝謝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的意思是:那花兒落去我也無可奈何,那歸來的燕子似曾相識。該句出自北宋詩人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全文是:一曲新詞酒一杯, 去年天氣舊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該詩的白話文釋義是:填曲新詞品嘗一杯美酒,時令氣候亭臺池榭依舊,西下的夕陽幾時才能回轉?無可奈何中百花再殘落,似曾相識的春燕又歸來,獨自在花香小徑里徘徊。這是晏殊詞中最為膾炙人口的篇章。全詞抒發(fā)了悼惜殘春之情,表達了時光易逝,難以追挽的傷感。擴展資料:《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是宋代詞人晏殊的代表作。此詞雖含傷春惜時之意,卻實為感慨抒懷之情,悼惜殘春,感傷年華的飛逝,又暗寓懷人之意。詞之上片綰合今昔,疊印時空,重在思昔;下片則巧借眼前景物,重在傷今。全詞語言圓轉流利,通俗曉暢,清麗自然,意蘊深沉,啟人神智,耐人尋味。詞中對宇宙人生的深思,給人以哲理性的啟迪和美的藝術享受。其中“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兩句歷來為人稱道。參考資料:搜狗百科-《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