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拱北石觀日最佳地點
普西山山頂上的宗西塔是湄公河邊觀日出最佳地點。
2. 拱北石日出圖片
魚腦石,為石首魚科動物大黃魚和小黃魚的頭骨中的耳石。
魚腦石呈不規(guī)則的碎粒。完整者長卵狀三棱形,中間較寬,一端鈍圓,另一端尖,有1條斜凹溝。一面平滑,兩端微翹成船形,上面中部凸起,不平坦。全體瓷白色。質堅硬,不易破碎,氣微,味淡稍澀。煅魚腦石形如魚腦石,呈灰白色或灰褐色。質松脆。氣略焦臭,味微咸。
3. 拱北石日出
說起“平涼”這個名稱的來歷,或許很多人知道,這與五胡十六國時期前秦滅前涼有關。相比平涼七縣區(qū)的名字,平涼這個名字好像名不符實,聽起來與這塊土地的地理、人文、風俗、性格特色毫無瓜葛。也正因為如此,“平涼”二字并不符合漢字的一般組詞規(guī)律,即“平”和“涼”連起來之后,我們無法從字面上去理解其背后的寓意。
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平涼地名的誕生,不僅與一場爭奪政權的戰(zhàn)爭有關,還和一個天水人與一個平涼人的較量有關。回溯歷史,我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在公元三世紀與四世紀上半頁,前后一百多年間,是平涼“最燦爛”或最有看頭的一個歷史時期,先后涌現(xiàn)出了十位帝王,而且作為一國的國都,被載入史冊。
平涼地名誕生于1600年前
據(jù)史學家考證,平涼作為地名出現(xiàn),距今已有1600多年。至于到底是哪一年出現(xiàn)的,史學界尚有爭論,一說為公元358年,一說為公元376年,前后相差18年。但有一個事實毋庸置疑,那就是平涼這一地名的誕生,與前秦滅前涼有著直接關系。
所謂五胡十六國,也叫“五胡亂華”或東晉十六國,就是南北朝之前,三國之后西晉滅亡,東晉南遷,一段諸侯割據(jù)的時期?!拔搴敝感倥?、鮮卑、羯、羌、氐(dī)五個胡人的游牧部落,加上平涼籍漢族張氏在河西建立的政權,先后涌現(xiàn)出了前涼、后涼、南涼、西涼、北涼、前趙、后趙、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國、成漢等十六國。此外,還有在當時具有較大影響的仇池、代國、高句麗、冉魏、西燕、吐谷渾、西蜀和翟魏等,實際上遠不止十六國。
有不熟悉平涼歷史的人會認為,“平涼”二字作為地名,有些直白且缺乏韻味,寓意也不明確。到底是說平涼很平,還是說平涼很涼呢?其實,地名的起源與社會發(fā)展、時代更替有著密切的關系,也與當時的重大事件及人們的價值取向、觀念等因素密不可分,因此,地名往往帶有時代的烙印。
史載,十六國時期,天水秦安氐族人、前秦君主符堅,為了平定建立于河西的前涼政權,設置了平涼郡,意為“平定涼國”。這個涼國的君主神宗張?zhí)戾a,原是平涼人、涼太祖張軌的曾孫。歷史往往有著驚人的巧合,一個平涼人主政的王朝的覆滅,卻成為了“平涼”正式登臺演出的開端。后來,北周設立平涼縣,金朝設立平涼府。唐宋時期,平涼曾一度更名“渭州”。我們耳熟能詳?shù)摹端疂G傳》第二回“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的故事,就發(fā)生在渭州,即今天的平涼。
渭州,州名,北魏永安三年(公元530年)置,原治所在襄武(今甘肅隴西縣境)。安史之亂后,青藏高原上由古代藏族建立的吐蕃政權乘虛而入。唐蕃戰(zhàn)爭使唐朝國力大損,平涼作為大唐門戶,成了雙方拉鋸戰(zhàn)的邊防和戰(zhàn)場,也是歷史上著名的“平涼會盟”發(fā)生地。由于吐蕃的長期占領,許多吐蕃人在境內定居,至今保留的地名“麻武”、“策底”就是古吐蕃語地名。在唐憲宗元和四年(809年)“以原州之平涼置行渭州,廣明元年(880年)又為吐蕃所破。中和四年(884年)又置,治平涼?!北彼螘r,轄境相當今平涼、華亭、崇信及寧夏涇源縣地。直至1131年都稱渭州,歷時321年。金太宗完顏晟天會九年,渭州歸金,改為平涼府,平涼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大家又要問了,平涼這一地名的起源,與平涼出過帝王有什么關系,平涼歷史上真出過十位帝王,他們是平涼人,還是在平涼建國稱帝?
十位帝王有九位是平涼人
說起前涼國,看過歷史的人都知道,那是五胡十六國時期,建都在武威的一個漢族割據(jù)政權,曾經一度雄踞西北,劍指漠北。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個前涼國的歷代帝王河西張氏,老家卻是平涼人。
張軌(255年-314年),字士彥,安定烏氏(今平涼)人。雖然他死后被其曾孫追謚為武王,廟號太祖。但他在世時,只是晉朝任命的一個涼州牧,沒有稱王稱帝。然而,正是在他的運籌經略之下,奠定了前涼政權的基礎。
史載,公元301年,張軌被晉朝封為涼州刺史,313年封西平公,課農桑、立學校,多所建樹。又鑄五銖錢,全境通行。314年張軌病死,其子張寔(shí)襲位。西晉滅亡后,仍然拒守涼州,使用司馬鄴(晉愍帝)的建興年號,成為割據(jù)政權。320年,張軌次子張茂改元永元,前涼遂徹底成為獨立政權。345年,其孫子張駿稱涼王,定都姑臧城(今武威涼州區(qū)),以所在地涼州為國號“涼”,史稱“前涼”,區(qū)別于其他以“涼”為國號的政權。
張軌執(zhí)政時雖接受東晉封號,但偏安南方的晉王朝已無能力北顧,實際上是一個割據(jù)政權。他和兒子率領部下打退了劉曜、石虎的進攻,又西越流沙,攻打龜茲(古代西域大國之一,今新疆庫車一帶),西域諸國先后歸附。然后擊敗了伊吾(今新疆哈密一帶)戊己校尉趙貞,在其地設立高昌郡(高昌故城位于今新疆吐魯番市東),基本上控制了西域部分土地和人口。張駿、張重華父子在位時期,前涼繁榮昌盛。353年張重華病死,宗室內亂不止,國勢大衰。
前涼國極盛之時,統(tǒng)治范圍包括今天的甘肅、寧夏西部以及新疆大部及內蒙、青海一帶廣大區(qū)域。史載“南逾河、湟,東至秦、隴,西包蔥嶺,北暨居延”,疆域面積達120多萬平方公里,是十六國時期由漢族建立的北方大國。張?zhí)戾a時已失去甘肅南部。376年,前秦天王苻堅攻涼,張?zhí)戾a投降,前涼國滅亡。從前涼太祖張軌主政涼州,到最后一個皇帝神宗張?zhí)戾a投降前秦亡國,這個北方王朝共歷五世九主,立國七十六年。
對張氏執(zhí)政前涼帝國的評價,史學界一致認為,前涼是五胡十六國時期北方惟一的漢族政權,在中華文明史及西域發(fā)展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歷史地位。前涼經略西域史是中國西北邊疆史的一部分,它為西北地區(qū)經濟、政治、文化的發(fā)展乃之民族大融合,作出了不可忽視的巨大貢獻。
幸運的是,張?zhí)戾a歸降苻堅后,并沒有像其他帝王那樣人頭落地,秦安人苻堅沒有殺掉這位平涼“鄰居”,而是封他為歸義候。于是,張?zhí)戾a倉皇回到了故鄉(xiāng),在涇川過起了隱居生活,20年后得以善終。1976年,涇川玉都鎮(zhèn)太陽墩村出土的華蓋鎏金銅佛和“歸義侯”印,據(jù)考證正是張?zhí)戾a后人埋藏的傳家之寶。它的出土,揭開了塵封千年的平涼籍皇室家族的神秘面紗。
匈奴人赫連定在平涼稱帝
就在前涼末代帝王張?zhí)戾a謝幕退場52年后,平涼又迎來了一位高鼻深目的新帝王,而且就定都在平涼。于是,平涼作為“國都”,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被載入史冊。
在平涼稱帝的這個人名叫赫連定(?-432年),小字直獖(fén),匈奴鐵弗部人,大夏武烈帝赫連勃勃第五子,赫連昌之弟,十六國時期夏國皇帝。赫連家族原本姓劉,其父劉衛(wèi)辰曾被前秦皇帝苻堅任為西單于,統(tǒng)領河西眾部落。公元407年,赫連勃勃自立為王,國號大夏,年號龍升,改姓赫連氏,意為“帝室徽赫,上與天連”,并設置百官,定都統(tǒng)萬城(今陜西靖邊紅墩界鄉(xiāng)白城子村)。夏國也是十六國時期最后出現(xiàn)的一個政權,從公元407年赫連勃勃稱天王大單于算起,到431年北魏(鮮卑族拓跋珪建立的北方政權)屬國吐谷渾俘赫連定止,僅存在了二十五年。中國古代以“夏”為國號的政權頗多,因此史家稱十六國時期的夏政權為赫連夏或胡夏。
赫連勃勃在奪取了長安之后,夏國疆土面積達到46.8萬平方公里,南界秦嶺,東戎蒲津,西收秦隴,北薄于河,國勢達到全盛。由于赫連夏政權窮兵黷武,雖然據(jù)有了廣袤的土地和人口、牲畜,但還是支撐不了連年的戰(zhàn)爭消耗。加之赫連勃勃晚年昏聵,聽信讒言,廢長立幼,導致兄弟間手足相殘,先是大兒子太子赫連璝殺了二弟酒泉公赫連倫。緊接著,三弟太原公赫連昌又殺了哥哥赫連璝。赫連勃勃聞訊后悲憤不已,卻也無可奈何,只得封赫連昌為太子。這次太子之爭連損夏國兩根頂梁柱,使夏政權大傷元氣,也為日后被北魏所滅埋下了伏筆。
這個小名叫“獖”(意為“鬮割過的豬”)的夏國末代帝王,其父在位時,受封平原公,鎮(zhèn)守長安。公元415年,赫連勃勃病逝,其子赫連昌繼位,任其弟赫連定為大將軍。426年,北魏大舉攻夏,赫連昌派遣其弟赫連定與北魏軍對峙于長安一帶,北魏乘其空虛又西出征伐。次年六月,魏軍攻下大夏都城統(tǒng)萬,赫連昌奔逃到上邽(今天水)。428年,北魏大軍圍攻上邽,赫連昌被擒。赫連定急忙收集夏軍殘部數(shù)萬人,一路奔走,逃奔到平涼,即皇帝位,大赦境內,改年號為勝光。
赫連定繼位之后,以平涼都城為大本營,積蓄力量,出兵剿滅了盤踞在今蘭州、榆中、臨夏一帶的西秦國,斬殺投降的西秦皇帝鮮卑人乞伏暮末。隨后,又多次出兵攻打北魏,企圖奪回龍興之地統(tǒng)萬城,但均以失敗告終。此時的大夏國已局促于一隅,情勢窘迫,不復當年。勝光二年(429年)十月,赫連定登上陰槃山(今崆峒區(qū)四十里鋪鎮(zhèn)曹灣附近),眺望他的故國,哭著說:“要是先帝讓我繼承大業(yè)的話,怎會有今日的事情呢?假使老天給我時間,我就可以與諸位愛卿共創(chuàng)復興大業(yè)?!痹捯魟偮?突然竄出一群狐貍在旁邊哀鳴,赫連定下令射殺它們,卻一無所獲。心中感到厭惡,說:“這也是大不吉利的征兆,天道啊天道,還能說什么呢!”
兩年后,勝光四年(431年),赫連定在攻打另一個由匈奴人建立的政權北涼(今張掖、武威一帶)途中,被吐谷渾所俘,次年,被解送北魏,處死,夏國宣告滅亡。從赫連定在平涼稱帝,到被俘砍頭,歷時不足四年。然而,正是因為這個短命皇帝的存在,平涼才得以成為國都被載入史冊,萬古流傳。
最后八卦一下,不知道今天的平涼張姓人之中,還有沒有前涼皇室的后人?今天平涼長相高鼻深目的人,與胡夏赫連定皇帝有沒有血緣?
4. 拱北石看日出好嗎
泰山拱北石日觀峰海拔為1534米。
5. 拱北石看日出位置
汕頭看日出最佳的瑞士,汕頭南澳島青澳灣
6. 泰山拱北石看日出
游泰山的最佳時間為每年的3月到11月。游泰山要看四個奇觀:泰山日出、云海玉盤、晚霞夕照、黃河金帶?! ∽罴崖糜螘r間:游泰山,4月~11月為佳,觀日出則以秋季為最佳。岱頂夕照比之日出更吸引人,據(jù)說天氣好的時候可以看見黃河。冬天要待下雪時,景色才出奇。雨天不要輕易放棄登山,此刻山上常會遇到云海奇觀,若遇上日出云海就更幸運。黃金周期間泰山人太多,不過泰山上的纜車和盤山公路的管理工作確實做得很不錯。泰山日出是泰山最壯觀的奇景之一,當黎明時分,游人站在岱頂舉目遠眺東方,一線晨曦由灰暗變成淡黃,又由淡黃變成橘紅。而天空的云朵,紅紫交輝,瞬息萬變,漫天彩霞與地平線上的茫茫云海融為一體,猶如巨幅油畫從天而降。浮光耀金的海面上,日輪掀開了云幕,撩開了霞帳,披著五彩霓裳,象一個飄蕩的宮燈,冉冉升起在天際,須臾間,金光四射,群峰盡染,好一派壯觀而神奇的海上日出。
7. 拱北石和日觀峰
泰山日觀峰海拔為1534米。
泰山日觀峰,山東省泰安市泰山游覽名勝之一。位于玉皇頂東南,古稱介丘巖,因觀日出而聞名。相傳在峰巔西可望秦,南可望越,故又稱秦觀峰、越觀峰。觀日長廊全長30米,亭廊銜接,似仙閣矗立,鮮艷奪目。拱北石又名觀海石。石長 6.5米,北西8度,與地面夾角30度。登臨其上可盡賞旭日東升場面。李興祖詩:才聽天雞報曉聲,扶桑旭日以初明。蒼茫海氣連云動,石上游人別有情。
一、名字由來
1、日觀峰位于玉皇頂東南,古稱介丘巖,因可觀日出而名。相傳在峰巔西可望秦,南可望越,故又稱秦觀峰、越觀峰。峰西側為唐宋封禪故址。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曾在此設壇祭天?!夺肥贰份d,明洪武初,居民于山中得玉匣,內有玉簡16片,刻宋真宗祀泰山后土之文。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峰側被雨水沖出玉簡。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十二月有人于峰側鑿石,得玉匣2個,閉封玉檢金繩,有宋真宗登封玉冊,共17簡,尺寸與《封禪儀》所載相同,巡撫阿里袞將其獻于朝廷。
2、觀日長廊全長30米,亭廊銜接,似仙閣矗立,鮮艷奪目。拱北石又名觀海石。石長6.5米,北西8度,與地面夾角30度。登臨其上可盡賞旭日東升場面。李興祖詩:才聽天雞報曉聲,扶桑旭日以初明。蒼茫海氣連云動,石上游人別有情。
二、歷史記載
1、明代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日觀峰下曾因大雨而沖出玉簡;清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石匠在日觀峰側鑿石時,得到兩個玉匣,各緘以檢金繩,其一是宋真宗登封玉冊。日觀峰東北面有條似圓又扁的巨石長長地橫出,斜刺青天,顯示了巍巍泰山的堅強力度與陽剛之氣。
2、觀峰石刻遍布,如“俯察萬類”、“目盡長空”等。峰東側有觀日長廊,全長30余米。亭廊相接,似仙閣矗立,鮮艷奪目。峰北有巨石長長橫出,斜刺青天,俗稱探海石。登石可朝觀日出,暮賞彩云。此石今已成為泰山的重要標志。
8. 日觀峰和拱北石哪個看日出好
這個你要看是什么油,機油,齒輪油液壓油等等,各有側重,天津日石整體價格便宜于殼牌,質量是差不多的,所以我們賣了蠻多天津日石的油。
9. 瞻魯臺和拱北石哪個看日出好
魯氏石蓮更好養(yǎng),魯氏石蓮的耐旱性能比較強,即便是處在生長旺季需水量也比較少,發(fā)現(xiàn)土壤干燥之后再澆灌就行。通常就是一周到十天之間給水一次。夏季高溫的時候會休眠,要減少會亮。冬季更要控水,避免凍傷根系。
它非常喜歡太陽,管理期間除了夏季之外都要放在光線處,盡可能的多曬太陽才行,最好曬全天的太陽。夏季強光的時候必須遮擋,否則會曬傷。若是長期放在陰涼處,缺光會阻礙生長,長勢變慢,且株型松散,觀賞價值會大大降低。
10. 拱北石和玉皇頂哪個看日出好
應該確切的說是泰山上玉皇頂上的望日峰觀賞日出最好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