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濟南哪里有賣黃酒的黃酒是什么酒啊超市有賣的嗎
一般是即妹的就叫黃酒,你去超市一問就知道了,一般大點超市都有的賣 黃酒是我國的民族特產(chǎn),屬于釀造酒,在世界三大釀造酒(黃酒、葡萄酒和啤酒)中占有重要的一席。釀酒技術獨樹一幟,成為東方釀造界的典型代表和楷模。其中以浙江紹興黃酒為代表的麥曲稻米酒是黃酒歷史最悠久
{0}
2,我想做個酒城想找紅酒的代理商去哪找進口紅酒是不是都有省級代
青島馬克力普酒業(yè)有限公司是女王集團旗下的一生產(chǎn)企業(yè)。 女王集團,總部位于英國倫敦,酒廠位于蘇格蘭東海岸的安格斯鄧迪威士忌產(chǎn)區(qū),提起女王威士忌,這就要追朔到公元1828年蘇格蘭馬克力普家族喬治.哈統(tǒng)在當?shù)貏?chuàng)辦了一個加工威士忌的家庭作 坊,釀出了一桶桶具有酒味獨特、香氣濃郁的威士忌酒,由于馬克力普家族是當時蘇格蘭國王貼身侍衛(wèi)的首領,于是就把這些芳香怡人、口感強勁、濃郁,極具有個性的烈性飲品帶進了皇宮,后來被當時英國皇室指定為宮廷飲料,隨著時間的推移,創(chuàng)辦人喬治。哈統(tǒng)不斷的改進釀造工藝,并在當?shù)貏?chuàng)辦了具有合法手續(xù)的蘇格蘭威士忌釀酒廠,正式起名為“皇家”、“女王”、”皇家旗兵”及“詩丹迪”等品牌,從此女王集團 的Imperial’e女王威士忌走上了國際的歷史舞臺。目前女王集團以倫敦為核心,在蘇格蘭、美國、馬來西亞、中國都有自己的灌裝廠。
女王威士忌自2007年來到中國以后,經(jīng)過女王公司不懈努力,在中國建立了自己的灌裝廠,由上海馬克力普酒業(yè)有限公司作為亞太地區(qū)的運營商,目前公司主要經(jīng)營女王詩丹迪12年、18年及皇家旗兵12年,21年蘇格蘭威士忌的生產(chǎn)和銷售, 2012年公司又將隆重推出女王VSOP、XO干邑白蘭地及MK-307倫敦伏特加系列。
本公司產(chǎn)品均為進口原裝酒,女王集團以市場為基礎,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不斷開發(fā)出滿足不同層次消費者的卓越系列產(chǎn)品。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本著“質量第一,誠信為本,交貨快捷”的經(jīng)營守則,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得到了廣大新老客戶的支持和信任。產(chǎn)品已輻射全國,暢銷上海、南京、濟南、廣州、深圳、成都、溫州等大中城市深受消費者歡迎。質量保證,手續(xù)齊全,假一罰十,
阿里巴巴上找,然后電話聯(lián)系,或者在超市看看紅酒瓶后的標簽,跟他們合作
{1}
3,辛棄疾和李清照分別是什么派的代表前者表達了什么后者表達了什么
辛棄疾是豪放派詞人,李清照是婉約派詞人。婉約派,是宋詞風格流派之一。另一個相對的流派是豪放派。豪放派”詞人辛棄疾(字幼安),不僅是一位畢生致力于國家統(tǒng)一的民族英雄,也是一位高產(chǎn)的文學家,他創(chuàng)作的詞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辛棄疾和李清照同是山東歷城人,又同是詩詞大家。但他們的詞風是如此迥異,很難有共同語言。辛棄疾的詞就象一把出了匣的長劍,時而鋒利,時而豪放,時而慷慨縱橫。他一生的時間耗在了統(tǒng)一祖國的事業(yè)上,然而支離破碎的南宋
王朝以無法改變歷史的必然。【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濟南人。其父李格非為北宋著名學者,其母為北宋名臣王拱辰之孫女,擅長詩文。自幼受家庭環(huán)境熏陶,善于文章,工于詩詞,為歷代文人所稱賞,被譽為南宋婉約派宗主。婉約詞派的特點,主要是內容側重兒女風情。結構深細縝密,重視音律諧婉,語言圓潤,清新綺麗,具有一種柔婉之美。內容比較窄狹。李清照在文學上的最大成就就是她有了前無古人的婉約,以獨特的藝術風格,也是起了一面旗幟正確的是:辛棄疾是豪放派詞人,李清照是婉約派詞人婉約派,是宋詞風格流派之一。另一個相對的流派是豪放派。 明確提出詞分婉約、豪放兩派的,一般認為是明人張綖(字世文,著有《詩馀圖譜》、《南湖詩集》。清人王士禛《花草蒙拾》說:“張南湖論詞派有二:一曰婉約,一曰豪放。”王又華《古今詞論》所引張說,大意略同。稍晚于張綖的徐師曾(字伯魯,明嘉靖時人),在《文體明辨序說》中也指出:“至論其詞,則有婉約者,有豪放者。 婉約者欲其辭情蘊藉,豪放者欲其氣象恢弘,蓋雖各因其質,而詞貴感人,要當以婉約為正?!毙鞄熢恼f法與張綖相近。婉約與豪放并不足以概括風格流派繁富多樣的宋詞,但可以說明宋詞風調具有或偏于“陰柔”之美、或偏于“陽剛”之美的兩種基本傾向,有助于理解宋詞的藝術風格。 婉約,是宛轉含蓄之意。此詞始見于先秦,魏晉六朝人已用它形容文學辭章,如陳琳《為袁紹與公孫瓚書》:“得足下書,辭意婉約?!标憴C《文賦》:“或清虛以婉約。”在詞史上宛轉柔美的風調相沿成習,由來已久。詞本來是為合樂演唱而作的,起初演唱的目的多為娛賓遣興,演唱的場合無非宮廷貴家、秦樓楚館,因此歌詞的內容不外離思別愁、閨情綺怨,這就形成了以《花間集》為代表的“香軟”的詞風。北宋詞家承其余緒,晏殊、歐陽修、柳永、秦觀、周邦彥、李清照等人,雖在內容上有所開拓,運筆更精妙,并且都能各具風韻,自成一家,然而大體上并未脫離宛轉柔美的軌跡。因此,前人多用“婉美”(《苕溪漁隱叢話》后集)、“軟媚”(《詞源》)、“綢繆宛轉”(《酒邊詞序》)、“曲折委婉”(《樂府馀論》)等語,來形容他們作品的風調。明人徑以“婉約派”來概括這一類型的詞風,應當說是經(jīng)過長時期醞釀的。 婉約詞派的特點,主要是內容側重兒女風情。結構深細縝密,重視音律諧婉,語言圓潤,清新綺麗,具有一種柔婉之美。內容比較窄狹。 由于長期以來詞多趨于宛轉柔美,人們便形成了以婉約為正宗的觀念。如《弇州山人詞評》就以李后主、柳永、周邦彥等詞家為“詞之正宗”,正代表了這種看法。婉約詞風長期支配詞壇,直到南宋姜夔、吳文英、張炎等大批詞家,無不從不同的方面承受其影響。
{2}
4,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的意思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宋]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fā)生!
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居士。歷城(在今山東濟南)人。辛棄疾是文學史上產(chǎn)生過巨大影響的詞人。當時,以辛棄疾為核心曾經(jīng)出現(xiàn)一大批以抒寫愛國思想為主的豪放詞人。辛棄疾在擴大詞的內容和發(fā)展詞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方面是具有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的。但是,在擴展豪放詞風的同時,在詞壇上又產(chǎn)生過以叫噪怒張代替形象思維的不良風氣。
①破陣子:詞牌名。題目是《為陣同甫賦壯詞以寄》。
②挑(tiǎo)燈:把油燈的芯挑一下,使它明亮。
③夢回:夢醒。吹角:軍隊中吹號角。連營:連接成片的軍營。
④八百里:指牛。古代有一頭駿牛,名叫“八百里駁(bò)”。麾(huī)下:指部下將土。麾,古代指軍隊的旗幟。炙(zhì):烤熟的肉。
⑤五十弦:古代有一種瑟有五十根弦。詞中泛指軍樂合奏的各種樂器。翻:演奏。塞外聲,反映邊塞征戰(zhàn)的樂曲。
⑥的(dí)盧:一種烈性快馬。相傳三國時劉備被人追趕,騎“的盧”一躍三丈過河,脫離險境。
⑦霹靂(pī lì):響聲巨大的強烈雷電。
⑧了(liǎo)卻:完成。天下事:指收復中原。
[譯文]
醉夢里挑亮油燈觀看寶劍,夢醒時聽見軍營的號角聲響成一片。把牛肉分給部下享用美餐,讓樂器奏起雄壯的軍樂鼓舞士氣。這是秋天在戰(zhàn)場上閱兵。
戰(zhàn)馬像的盧一樣,跑得飛快,弓箭像驚雷一樣,震耳離弦。完成君王統(tǒng)一國家的大業(yè),取得世代相傳的美名??蓱z已成了白發(fā)人!
辛棄疾20歲時,就在家鄉(xiāng)歷夸(今山東濟南)參加了抗金起義。起義失敗后,他回到南宋,當過許多地方的長官。他安定民生,訓練軍隊,極力主張收復中原,卻遭到排斥打擊。后來,他長期不得任用,閑居近二十年。這首詞,抒寫了他夢寐以求、終生不變的抗敵救國的理想,抒寫了壯志不酬的悲憤心情。
詞的上片,寫作者閑居家中心情苦悶,只能借酒澆愁;然而,就是在深夜酒醉之時,還一次又一次地撥亮燈火,久久地端詳著曾伴隨自己征戰(zhàn)殺敵的寶劍,渴望著重上前線,揮師北伐。作者帶著這樣的思念和渴望進入夢中。他恍惚覺得天已拂曉,連綿不斷的軍營里響起了一片嘹亮雄壯的號角聲。他把大塊的烤牛肉犒勞將士們,讓他們分享;軍樂隊奏著高亢激越的邊塞戰(zhàn)歌,以助興壯威。在秋風獵獵的戰(zhàn)場上,他檢閱著各路兵馬,準備出征。
詞的下片,緊接著描寫了壯烈的戰(zhàn)斗和勝利的結局:將士們騎駿馬飛奔,快如“的盧”,風馳電掣;拉開強弓萬箭齊發(fā),響如“霹靂”,驚心動魄。敵人崩潰了,徹底失敗了。他率領將士們終于完成了收復中原、統(tǒng)一祖國的偉業(yè),贏得了生前死后不朽的英名。到這里,我們看到了一個意氣昂揚、抱負宏大的忠勇將軍的形象,他“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然而,在詞的最后,作者卻發(fā)出一聲長嘆:“可憐白發(fā)生!”從感情的高峰猛的跌落下來。原來,那壯闊盛大的軍容,橫戈躍馬的戰(zhàn)斗,以及輝煌勝利,千秋功名,不過全是夢境。實際上,在茍安賣國的統(tǒng)治集團的壓制下,作者報國無門,歲月虛度?!翱蓱z白發(fā)生”,包含著多少難以訴說的郁悶、焦慮、痛苦和憤怒啊!
從全詞看,壯烈和悲涼、理想和現(xiàn)實,形成了強烈的對照。作者只能在醉里挑燈看劍,在夢中馳騁殺敵,在醒時發(fā)出悲嘆。這是個人的悲劇,更是民族的悲劇。而作者的一腔忠憤,無論在醒時還是在醉里、夢中都不能忘懷,是他高昂而深沉的愛國之情、獻身之志的生動體現(xiàn)。
5,濟南萬達廣場的牌子中寬厚里什么意思
那個傳說張冠李戴了,這個故事是“六尺巷”的由來,兩家各讓了六尺。特此糾正濟南,濟水之南乎。記得作家老舍先生曾數(shù)次在筆下對濟南進行細致的描寫:“設若你的幻想中有個中古的老城,有睡著了的大城樓,有狹窄的古石路,有寬厚的石城墻,環(huán)城流著一道清溪,倒映著山影,岸上蹲著紅袍綠褲的小妞。你的幻想中要是這么個境界,那便是個濟南?!睗蠠o疑是一座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但是隨著城市的飛速發(fā)展,現(xiàn)代化元素融入這座古城后,原滋原味的老街老巷越來越少,濟南好像逐漸失去了自己的“特色”。然而寬厚里的復建,給老濟南人增加了一個古樸雅致的好去處,古色古香的寬厚里,讓老濟南人的懷舊情結得以安放。漫步于熱鬧的寬厚里,復古雅致的建筑,如織的本地人和外地客,鱗次櫛比的店鋪前掛著黃燦燦的幌子,耀眼奪目?;秀遍g,久違的寬厚所街再次涌入回憶。寬厚里,就建在曾經(jīng)的解放閣片區(qū)內,就建在那一條濟南老街——寬厚所街上。寬厚里之名來源于原址上的寬厚所街,寬厚所街東起歷山頂街南首,西止舜井街的老街。20世紀50年代初以前,南護城河北岸原是高大的城墻,墻北側有兩條與城墻平行的街道,南門里以東叫南馬道,是昔日騎馬登城樓的小路;西面的地段叫南城根街,50年代初城墻被拆除,這兩條街也成了環(huán)城馬路(黑虎泉西路)的一部分。寬厚所街的名字究竟源于何處?傳說,清代初年寬厚里原是達官顯貴聚居之地。由于當時十分流行擴建宅院以彰顯氣派,有兩家住對門的名門望族,不斷把庭院往道路上擴建,都想把有限的街面圈進自家的院子。其中一家還給在京里做官的親戚寫信求助,這位賢達的京官回信道:“兩家爭斗為一墻,讓他五尺又何妨?居鄰不忘睦為主,寬厚所致持家長?!边@家見信中說得中肯,便主動將院墻退后五尺。那家為此感動不已,也后退五尺,使街道擴寬丈余。 隨后,街上戶戶效仿,不但化解了這場爭端,而且成了街道美名。后人以這段傳說取了街名。當然,傳說都是美好的,靠譜的還是另外一種說法,街西首路南曾經(jīng)有一家慈善機構叫“寬厚所”,寬厚所街因此而得名。寬厚里的出現(xiàn),源于對濟南古街巷、古建筑的尊重與保護。多少老街老巷在時光流逝中容顏不再,而寬厚里卻致力于保護老濟南的建筑格局,延續(xù)老濟南的風情。寬厚里的建立是為了更好的保護古建筑,金家大院、浙閩會館作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被完整地保留了下來,寬厚里給了它們一個安身立命之地,讓它們可以像從前一樣,靜看這座城的人來人往。曾居住在這一片的老濟南們,憶起當年,都會會心微笑,寬厚里開業(yè)之后,老人們也曾來看過?!皩捄窭锖芎每矗埠軣狒[,當年的寬厚所街只能留存在我們心里,看到如今另一番味道的鮮活寬厚里,我們心中的老濟南也鮮活了起來。”寬厚里——闌珊燈火里的不老繁華成都有寬窄巷子,上海有新天地,北京有南鑼鼓巷,南京有夫子廟......以往提起濟南,外地人多半會想到泉水、千佛山、大明湖,但能滿足游客購物需求的復古商業(yè)品牌則幾乎空白,難免讓人心生遺憾。如今,這條繁華了四百年的古街巷——寬厚里,給了我們新的城市標簽,讓來往游客和當?shù)乩蠞?,有了升級格調的好去處。當游人伴著夕陽、望著炊煙,走在黃昏的巷子中,一種久違的老城區(qū)市民化的生活場景浮現(xiàn)在眼前,灰墻黛瓦的寬厚里,在你沒有踏入之前總會浮想聯(lián)翩,她散發(fā)著的獨特魅力,讓你不得不想要靠近,這些古老的大院和歷史的場景穿插到現(xiàn)代的生活之中,漫步于此,那是何等的愜意~那些青磚路、木欞門窗、人物古玩,透著濃濃的歷史滄桑。當然,行走在鮮活現(xiàn)代的寬厚里,除了看古香古色的建筑,隱藏在巷子里的特色美食也是不能辜負的,還有時尚新潮的酒吧、別有韻味的古典茶樓,濟南的夜生活因為寬厚里的存在正在逐步豐富起來,下一個“后海"的誕生也是說不定的哦~百年前的寬厚所街不曾逝去,走進寬厚里,你就可以想象你來到了百年前的濟南?;覊焱撸鞄酶邞?,微風吹拂,上書的“寬厚里”三字便在空中搖曳,你便得知,你身處何方了。
6,古代的廣告形式
古代的廣告形式
由于受當時經(jīng)濟條件的限制,古代的廣告形式簡單,技術手段也很落后。然而,許多古老的廣告形式至今仍在許多地方繼續(xù)使用并發(fā)揮著作用。古代廣告的形式主要有口頭廣告、實物廣告、音響廣告、旗幟廣告、懸物廣告、招牌廣告、彩樓廣告和粗糙的印刷廣告等等。
(一)口頭廣告口頭廣告又稱叫賣,是最原始最簡單、也是至今仍最常見的廣告形式。相傳輔佐周文王建立霸業(yè)的姜太公在未被起用時曾隱居市井,操屠宰之業(yè)。他在鋪子里“鼓刀揚聲”,高聲叫賣以招徠主顧。古希臘的奴隸市場和牲畜市場也是通過有節(jié)奏的吆喝作廣告宣傳。還出現(xiàn)過詩歌形式的口頭廣告。中國古代的叫賣廣告也很發(fā)達,商販叫賣時往往采用不同的腔調,使人一聽便知小販在賣什么東西。如今偶爾在大街小巷聽到的具有特殊韻味的叫賣聲,如揚州調的“磨剪子來鏘菜刀”,大抵還是遠古遺風。
(二)實物廣告實物廣告也是一種古代的廣告形式,它是靠陳列商品樣式來招徠顧客。為了出賣商品,商販就擺出商品,讓買者觀看挑選?!对娊?jīng)》里就有過對這種廣告形式的描述:“氓之蚩蚩,抱布貿(mào)絲?!边@說明了當時以物換物展示商品的形式。實物廣告至今仍是商業(yè)廣告中的最基本形式,只是在展示設計水平上比過去要高超得多。
(三)音響廣告所謂音響廣告,是利用工具所發(fā)出的音響來代替口頭叫賣,如收破爛的人鳴鑼為號,招徠顧客。這也是自古有之的廣告形式?!对娊?jīng)》中有商人在賣麥芽糖時吹簫為號的記載。南宋時茶攤子往往敲響盞唱賣,以響盞作為音響廣告工具。在我國,舊時各行各業(yè)都有自己的音響工具,如布販子搖拔浪鼓,貨郎敲小銅鑼,補鍋的敲大銅鑼,賣油的敲油梆子等等,不勝枚舉。這種原始的音響廣告至今偶爾還能見到。
(四)旗幟廣告舊時用旗幟作廣告,在一定的歷史時期里曾經(jīng)十分流行,尤以酒旗最多,以致詩人有“酒旗風”之說。這種旗幟又叫幌子。遠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韓非子,即在其《外儲說右上》中有過對酒旗的記載:“宋人有沾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謹,為酒甚美,懸?guī)蒙醺??!笨梢娺h在春秋戰(zhàn)國以前,即已出現(xiàn)旗幟廣告,而時至今日,北方地區(qū)還有以酒旗作為小酒店招牌者。
(五)懸物廣告有些商店,尤其是現(xiàn)時南方一些經(jīng)營飲食的小店,往往在門前懸掛與其經(jīng)營特征有關的物品(如山貨野味)或習慣性標志(如燈籠)作為廣告。這種習慣也已有很悠久的歷史?!妒酚?司馬相如列傳》記載“相如買一酒舍沽酒,而令文君當壚”,就是在酒店前壘土為壚,安放酒甕,賣酒者坐在壚邊賣酒。舍就是以壚作為酒店的標志。這樣的情況順手還可舉數(shù)例,如中藥店前的藥葫蘆、鐵匠鋪的鋤頭鐮刀等。
(六)招牌廣告招牌懸掛在店門前,能起廣告的作用,也是古代廣告的一種形式。招牌有橫額、豎牌和掛板之分,一般用文字寫出店名,也有圖文并用的,如鐵匠鋪的廣告除寫上店名外,還畫上鉗、刀等圖案。此外,還有用對聯(lián)形式的,如旅店對聯(lián):
“未晚先投宿,雞鳴早看天?!泵髑鍟r代,酒樓用對聯(lián)較多,如九江潯陽樓就有一付這樣的對聯(lián):“世間無此酒,天下有名樓?!痹?000多年前張擇端畫的《清明上河圖》中,宋朝汴州城內十字街口的商店已廣泛地出現(xiàn)各種橫的和豎的招牌,可見招牌的出現(xiàn)遠在宋朝以前。時至今日,無分中外,凡是商店企業(yè)都有招牌。
(七)彩樓廣告古代商店已有彩樓,它的實質是商店的門面裝潢,使商店的裝飾門面別具一格,便于人們識別,起到招牌廣告的作用。舊時彩樓廣告主要用在酒店,《東京夢華錄》中介紹宋時汴京酒店時寫到:“凡京師酒店,門首皆彩樓、歡門?!辈蕵鞘怯谰眯缘膹V告設施,一般在節(jié)日時重新加以修飾。
(八)印刷廣告印刷廣告是古代廣告中比較先進的一種廣告形式。我國最先發(fā)明了印刷術和紙,其后發(fā)展出雕版印刷工藝。據(jù)考證,雕版印刷工藝始于隋朝,在唐朝便開始流行,到宋代時已發(fā)展到極為精湛的水準。在宋代,畢升發(fā)明了活版印刷術,印刷廣告的歷史由此而展開。印刷廣告的出現(xiàn)使中西方廣告的發(fā)展都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印刷廣告是北宋時期(公元960—1127年)濟南劉家針鋪的廣告銅板。銅板四寸見方,上面雕刻有“濟南劉家功夫針鋪”的字樣,中間是白兔抱鐵杵搗藥的圖案,在圖案的左右各有四字:“認門前白兔兒為記?!痹阢~板的下半部刻有說明商品質地和銷售辦法的文字:“收買上等鋼條,造功夫細針,不誤宅院使用;客轉為販,別有加饒。請記白。”該銅板現(xiàn)存上海博物館,是迄今為止所發(fā)現(xiàn)的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廣告物。
國外的第一張印刷廣告是英國的第一個出版商為宣傳宗教內容的書籍而印制的,于1473年印成并廣泛張貼于倫敦街頭。這張廣告大約比北宋的劉家針鋪廣告晚三四百年。
7,明史列傳第三十翻譯 急急急
鐵鉉 暴昭(侯泰) 陳性善(陳植 王彬 崇剛) 張昺(謝貴 彭二葛誠余逢 辰) 宋忠(余瑱) 馬宣(曾浚 卜萬 朱鑒 石撰) 瞿能(莊得 楚智皂旗張 王指揮 楊本 張倫陳質 顏伯瑋唐子清 黃謙 向樸 鄭恕 鄭華王省 姚善錢芹 陳彥回 張彥方 鐵鉉,鄧人。洪武中,由國子生授禮科給事中,調都督府斷事。嘗讞疑獄,立白。 太祖喜,字之曰“鼎石”。建文初,為山東參政。李景隆之北伐也,鉉督餉無乏。景隆 兵敗白溝河,單騎走德州,城戍皆望風潰。鉉與參軍高巍感奮涕泣,自臨邑趨濟南,偕 盛庸、宋參軍等誓以死守。燕兵攻德州,景隆走依鉉。德州陷,燕兵收其儲蓄百余萬, 勢益張。遂攻濟南,景隆復大敗,南奔。鉉與庸等乘城守御。燕兵堤水灌城,筑長圍, 晝夜攻擊。鉉以計焚其攻具,間出兵奮擊。又遣千人出城詐降。燕王大喜,軍中皆歡呼 。 鉉伏壯士城上,候王入,下鐵板擊之。別設伏、斷橋。既而失約,王未入城板驟下。王 驚走,伏發(fā),橋倉卒不可斷,王鞭馬馳去。憤甚,百計進攻。凡三閱月,卒固守不能下 。 當是時,平安統(tǒng)兵二十萬,將復德州,以絕燕餉道。燕王懼,解圍北歸。 燕王自起兵以來,攻真定二日不下,即舍去。獨以得濟南,斷南北道,即畫疆守, 金陵不難圖。故乘大破景隆之銳,盡力以攻,期于必拔,而竟為鉉等所挫。帝聞大悅, 遣官慰勞,賜金幣,封其三世。鉉入謝,賜宴。凡所建白皆采納。擢山東布政使。尋進 兵部尚書。以盛庸代景隆為平燕將軍,命鉉參其軍務。是年冬,庸大敗燕王于東昌,斬 其大將張玉。燕王奔還北平。自燕兵犯順,南北日尋干戈,而王師克捷,未有如東昌者 。 自是燕兵南下由徐、沛,不敢復道山東。 比燕兵漸逼,帝命遼東總兵官楊文將所部十萬與鉉合,絕燕后。文師至直沽,為燕 將宋貴等所敗,無一至濟南者。四年四月,燕軍南綴王師于小河,鉉與諸將時有斬獲。 連戰(zhàn)至靈璧,平安等師潰被擒。既而庸亦敗績。燕兵渡江,鉉屯淮上,兵亦潰。 燕王即皇帝位,執(zhí)之至。反背坐廷中嫚罵,令其一回顧,終不可,遂磔于市。年三 十七。子福安,戍河池。父仲名,年八十三,母薛,并安置海南。 宋參軍者,逸其名。燕兵攻濟南不克,舍之南去。參軍說鉉直搗北平。鉉以卒困甚 , 不果。后不知所終。 暴昭,潞州人。洪武中,由國子生授大理寺司務。三十年,擢刑部右侍郎。明年進 尚書。耿介有峻節(jié),布衣麻履,以清儉知名。建文初,充北平采訪使,得燕不法狀,密 以聞,請預為備。燕兵起,設平燕布政司于真定,昭以尚書掌司事,與鐵鉉輩悉心經(jīng)畫 。 平安諸軍敗,召歸。金川門陷,出亡,被執(zhí)。不屈,磔死。 繼昭為刑部尚書者侯泰,字順懷,南和人。以薦舉起家。建文初,仕至尚書。燕王 舉兵,力主抗御之策。嘗督餉于濟寧、淮安。京師不守,行至高郵,被執(zhí)下獄,與弟敬 祖,子?,俱被殺。 陳性善,名復初,以字行,山陰人。洪武三十年進士。臚唱過御前,帝見其容止凝 重,屬目久之,曰:“君子也?!笔谛腥怂靖保w翰林檢討。性善工書,嘗召入便殿, 翻錄誠意伯劉基子璉所獻其父遺書。帝威嚴,見者多惴恐,至惶汗,不成一字。性善舉 動安祥,字畫端好。帝大悅,賜酒饌,留竟日出。 惠帝在東宮,習知性善名。及即位,擢為禮部侍郎,薦起流人薛正言等數(shù)人。云南 布政使韓宜可隸謫籍,亦以性善言,起副都御史。一日,帝退朝,獨留性善賜坐,問治 天下要道,手書以進。性善盡所言,悉從之。已,為有司所格,性善進曰:“陛下不以 臣不肖,猥承顧問。既僭塵圣聽,許臣必行。未幾輟改,事同反汗。何以信天下?”帝 為動容。 燕師起,改副都御史,監(jiān)諸軍。靈璧戰(zhàn)敗,與大理丞彭與明、欽天監(jiān)副劉伯完等皆 被執(zhí)。已,悉縱還。性善曰:“辱命,罪也,奚以見吾君?”朝服躍馬入于河以死。余 姚黃墀、陳子方與性善友,亦同死。燕王入京師,詔追戮性善,徙其家于邊。 與明,萬安人。貢入太學,歷給事中。建文初,為大理右丞,廉勤敏達。以督軍被 執(zhí)。縱歸,慚憤裂冠裳。變姓名,與伯完俱亡去,不知所終。 時以侍郎監(jiān)軍者,有廬江陳植。植,元末舉鄉(xiāng)試,不仕。洪武間,官吏部主事。建 文二年官兵部右侍郎。燕兵臨江,植監(jiān)戰(zhàn)江上??犊膸煛2繉⒂凶h迎降者,植責以大 義,甚厲。部將殺之以降,且邀賞。燕王怒,立誅部將,具棺殮葬植白石山上。 燕師之至江北也,御史王彬巡按江淮。駐揚州,與鎮(zhèn)撫崇剛嬰城堅守。時盛庸兵既 敗,人無固志。守將王禮謀舉城降,彬執(zhí)之及其黨,系獄。剛出練兵,彬修守具,晝夜 不懈。有力士能舉千斤,彬嘗以自隨。燕兵飛書城中:“縛王御史降者,官三品?!弊?右憚力士,莫敢動。禮弟崇賂力士母,誘其子出。乘彬解甲浴,猝縛之。出禮于獄,開 門納燕師。彬與剛皆不屈死。彬,字文質,東平人。洪武中進士。剛,逸其里籍。 又兵部主事樊士信,應城人。守淮,力拒燕兵,不勝,死之。 張昺,澤州人。洪武中,以人材累官工部右侍郎。謝貴者,不知所自起,歷官河南 衛(wèi)指揮僉事。建文初,廷臣議削燕,更置守臣。乃以昺為北平布政使,貴為都指揮使, 并受密命。時燕王稱疾久不出,二人知其必有變,乃部署在城七衛(wèi)及屯田軍士,列九門 防守,將執(zhí)王。昺庫吏李友直預知其謀,密以告王,王遂得為備。建文元年七月六日, 朝廷遣人逮燕府官校。王偽縛官校置廷中,將付使者。紿昺、貴入,至端禮門,為伏兵 所執(zhí),俱不屈死。 燕將張玉、朱能等帥勇士攻九門,克其八,獨西直門不下。都指揮彭二躍馬呼市中 曰:“燕王反,從我殺賊者賞!”集兵千余人,將攻燕府。會燕健士從府中出,格殺二 , 兵遂散,盡奪九門。 初,昺被殺,喪得還。“靖難”后,出昺尸焚之,家人及近戚皆死。 葛誠,不知所由進。洪武末,為燕府長史。嘗奉王命奏事京師。帝召見,問府中事 , 誠具以實對。遣還。王佯病,盛暑擁爐坐,呼寒甚。昺、貴等入問疾。誠言:“王實無 病,將為變?!庇置苁杪動诘?。及昺、貴將圖王,誠與護衛(wèi)指揮盧振約為內應。事敗, 誠、振俱被殺,夷其族。 又伴讀余逢辰,字彥章,宣城人。有學行。王信任之,以故得聞異謀,乘間力諫。 知變將作,貽書其子,誓必死。兵起,復泣諫,言“君、父兩不可負”,死之。 北平人杜奇者,才雋士也。燕王起兵,徵入府,奇因極諫“當守臣節(jié)”,王怒,立 斬之。 宋忠,不知何許人。洪武末,為錦衣衛(wèi)指揮使。有百戶以非罪論死,忠疏救。御史 劾之,太祖曰:“忠率直無隱,為人請命,何罪?”遂宥百戶。尋為僉都御史劉觀所劾 , 調鳳陽中衛(wèi)指揮使。三十年,平羌將軍齊讓征西南夷無功,以忠為參將,從將軍楊文討 之。師旋,復官錦衣。 建文元年,以都督奉敕總邊兵三萬屯開平,悉簡燕府護衛(wèi)壯士以從。又以都督徐凱 屯臨清,耿瓛屯山海關,相犄角。北平故有永清左、右衛(wèi),忠調其左屯彰德,右屯順德 以備燕。及張昺、謝貴謀執(zhí)燕王,忠亦帥兵趨北平。未至而燕兵起,居庸失守,不得進 , 退保懷來。燕王度忠必爭居庸,帥精兵八千,卷甲倍道趨懷來。時北平將士在忠部下者 , 忠告以“家屬并為燕屠滅,盍努力復仇報國恩”。燕王偵知之,急令其家人張故旗幟為 前鋒,呼父兄子弟相問勞。將士咸喜曰:“我家固亡恙,宋總兵欺我?!彼鞜o斗志。忠 倉卒布陣,未成列。燕王一麾渡河,鼓噪進。忠敗,死之。 忠之守懷來也,都指揮余瑱、彭聚、孫泰與俱。及戰(zhàn),瑱被執(zhí),不屈死。泰中流矢 , 血被甲,裹創(chuàng)力斗,與聚俱沒于陣。當是時,諸將校為燕所俘者百余人,皆不肯降,以 死。惜姓名多不傳。 馬宣,亦不知何許人。官都指揮使。宋忠之趨居庸,宣亦自薊州帥師赴北平。聞變 , 走還。燕王既克懷來,旋師欲南下。張玉進曰:“薊州外接大寧,多騎士,不取恐為后 患?!睍l(fā)兵將攻北平,與燕兵戰(zhàn)公樂驛,敗歸,與鎮(zhèn)撫曾浚城守。玉等往攻之,宣 出戰(zhàn)被擒,罵不絕口,與浚俱死。 燕兵之襲大寧也,守將都指揮卜萬與都督劉真、陳亨帥兵扼松亭關。亨欲降燕,畏 萬,不敢發(fā)。燕行反間,貽萬書,盛稱萬;極詆亨。厚賞所獲大寧卒,緘書衣中,俾密 與萬。故使同獲卒見之,亦縱去而不與賞。不得賞者發(fā)其事。真、亨搜卒衣,得書。遂 執(zhí)萬下獄死,籍其家。萬忠勇而死于間,論者惜之。及大寧陷,指揮使朱鑒力戰(zhàn),不屈 死。 寧府左長史石撰者,平定人。以學行稱。燕王舉兵,撰輒為守御計,每以臣節(jié)諷寧 王,王亦心敬之。及城陷,憤詈不屈,支解死。 瞿能,合肥人。父通,洪武中,累官都督僉事。能嗣官,以四川都指揮使從藍玉出 大渡河擊西番,有功。又以副總兵討建昌叛酋月魯帖木兒,破之雙狼寨。燕師起,從李 景隆北征。攻北平,與其子帥精騎千余攻彰義門,垂克。景隆忌之,令候大軍同進。于 是燕人夜汲水沃城。方大寒,冰凝不可登,景隆卒致大敗。已,又從景隆進駐白溝河, 與燕師戰(zhàn)。能父子奮擊,所向披靡。日暝,各收軍。明日復戰(zhàn),燕王幾為所及。王急佯 招后軍以疑之,得脫去。薄暮,能復引眾搏戰(zhàn),大呼“滅燕”,斬馘數(shù)百。諸將俞通淵 、 滕聚復帥眾來會。會旋風起,王突入馳擊。能父子死于陣。通淵、聚俱死。精兵萬余并 沒。南軍由是不振。 時與北兵戰(zhàn)死者,有都指揮莊得、楚智、皂旗張等。 得,故隸宋忠。懷來之敗,一軍獨全。后從盛庸戰(zhàn)夾河,斬燕將譚淵。已而燕王以 驍騎乘暮掩擊,得力戰(zhàn),死。 智,嘗從馮勝、藍玉出塞有功。建文初,守北平。尋召還。及討燕,帥兵從景隆。 戰(zhàn)輒奮勇,北人望旗幟股栗。至是,馬陷被執(zhí),死。 皂旗張,逸其名?;蛟粡埬芰ν烨Ы?,每戰(zhàn)輒麾皂旗先驅,軍中呼“皂旗張”。死 時猶執(zhí)旗不仆。 又王指揮者,臨淮人。常騎小馬,軍中呼“小馬王”。戰(zhàn)白溝河被重創(chuàng),脫胄付其 仆曰:“吾為國捐軀,以此報家人?!绷ⅠR植戈而死。二人死尤異云。 又中牟楊本,初為太學生,通禽遁術,應募授錦衣鎮(zhèn)撫。從景隆討燕有功,景隆忌 之,不以聞。尋劾景隆喪師辱國,遂以孤軍獨出,被擒,系北平獄,后被殺。 張倫,不知何許人。河北諸衛(wèi)指揮使也,勇悍負氣,喜觀古忠義事。馬宣自薊州起 兵攻北平,不克,死。倫發(fā)憤,合兩衛(wèi)官帥所部南奔,結盟報國。從李景隆、盛庸戰(zhàn), 皆有功。燕王即帝位,招倫降。倫笑曰:“張倫將自賣為丁公乎!”死之。京師陷,武 臣皆降附。從容就義者,倫一人而已。 又陳質者,以參將守大同。進中軍都督同知。助宋忠保懷來。忠敗,退守大同。代 王欲舉兵應燕,質持之不得發(fā)。及燕兵攻大同不下,蔚州、廣昌附于燕,質復取之。成 祖即位,以質劫制代王,剽掠已附,誅死。 顏伯瑋,名瑰,以字行,廬陵人。唐魯國公真卿后。建文元年,以賢良征,授沛縣 知縣。李景隆屯德州,沛人終歲挽運。伯瑋善規(guī)畫,得不困。會設豐、沛軍民指揮司, 乃集民兵五千人,筑七堡為備御計。尋調其兵益山東,所存疲弱不任戰(zhàn)。燕兵攻沛,伯 瑋遣縣丞胡先間行,至徐州告急。援不至,遂命其弟玨、子有為還家侍父。題詩公署壁 上,誓必死。燕兵夜入東門,指揮王顯迎降。伯瑋冠帶升堂,南向拜,自經(jīng)死。有為不 忍去,復還,見父尸,自刎其側。 主簿唐子清、典史黃謙俱被執(zhí)。燕將欲釋子清。子清曰:“愿隨顏公地下?!彼焖?之。遣謙往徐州招降。謙不從,亦死。 又向樸,慈溪人。力學養(yǎng)親。洪武末,以人才召見,知獻縣??h無城郭,燕將譚淵 至,樸集民兵與戰(zhàn),被執(zhí),懷印死。 鄭恕,仙居人。蕭縣知縣。燕將王聰破蕭,不屈死。二女當配,亦死之。 鄭華,臨海人。由行人貶東平吏目。燕兵至,州長貳盡棄城走。華謂妻蕭曰:“吾 義,必死。奈若年少何?”蕭泣曰:“君不負國,妾敢負君?”華曰:“足矣?!睅浝?民憑城固守,城破,力戰(zhàn),不屈死。 王省,字子職,吉水人。洪武五年領鄉(xiāng)舉。至京,詔免會試,命吏部授官。省言親 老,乞歸養(yǎng)。尋以文學征。太祖親試,稱旨,當殊擢。自陳“才薄親老”,乞便養(yǎng)。授 浮梁教諭。凡三為教官,最后得濟陽。燕兵至,為游兵所執(zhí)。從容引譬,詞義慷慨。眾 舍之。歸坐明倫堂,伐鼓聚諸生,謂曰:“若等知此堂何名,今日君臣之義何如?”因 大哭,諸生亦哭。省以頭觸柱死。女靜,適即墨主簿周岐鳳。聞燕兵至濟陽,知父必死 , 三遣人往訪,得遺骸歸葬。 姚善,字克一,安陸人。初姓李。洪武中由鄉(xiāng)舉歷祁門縣丞,同知廬州、重慶二府 。 三十年遷蘇州知府。初,太祖以吳俗奢僭,欲重繩以法,黠者更持短長相攻訐。善為政 持大體,不為苛細,訟遂衰息,吳中大治。好折節(jié)下士,敬禮隱士王賓、韓奕、俞貞木 、 錢芹輩。以月朔會學宮,迎芹上座,請質經(jīng)義。芹曰:“此非今所急也?!鄙沏と黄饐?。 芹乃授以一冊。視之,皆守御策。 時燕兵已南下,密結鎮(zhèn)、常、嘉、松四郡守,練民兵為備。薦芹于朝,署行軍斷事 。 善尋至京師。會朝廷以燕王上書貶齊泰、黃子澄于外,善言不當貶,遂復召二人。建文 四年詔兼督蘇、松、常、鎮(zhèn)、嘉興五府兵勤王。兵未集,燕王已入京師。時子澄匿善所 , 約共航海起兵。善謝曰:“公,朝臣,當行收兵圖興復。善守土,與城存亡耳?!弊映?去,善為麾下許千戶者縛以獻,不屈,死。年四十三。子節(jié)等四人俱戍配。 芹,字繼忠。少好奇節(jié)。元末,干諸將,不遇。洪武初,辟大都督府掾,從中山王 出北平至大漠。還解職。家居二十年,甘貧樂道。以善薦起。從李景隆北行,遣入奏事 。 道病將卒,猶條上兵事。年七十三。 陳彥回,字士淵,莆田人。父立誠,為歸安縣丞,被誣論死。彥回謫戍云南,家人 從者多道死。比至蜀,唯彥回與祖母郭在。會赦,又弗原,監(jiān)送者憐而縱之。貧不能歸 , 依鄉(xiāng)人知縣黃積良,冒黃姓。久之,以閬中教諭嚴德政薦,授保寧訓導??紳M至京,召 見以為平江知縣。逾年,太祖崩,彥回入臨。又以給事中楊維康薦,擢徵州知府。建文 元年,以循良受上賞。祖母郭卒,當去,百姓走京師乞留。彥回衰纟至赴闕自陳,乞復 姓。當彥回之戍云南也,其弟彥蒦亦戍遼東。至是,詔除彥蒦籍。連乞終喪,不許。葬 郭徽城北十里北山之陽。時走墓下,哭甚哀。人目之曰“太守山”。嘗對百姓泣曰: “吾罪人也,向亡命冒他姓。以祖母存,恐陳首獲罪,隱忍二十年。今祖母沒,宜自請 死。上特宥我,終當死報國耳?!毖啾凭?,彥回糾義勇赴援。已而被擒,械至京, 死之。 張彥方,龍泉人。初為給事中,以便養(yǎng)乞改樂平知縣。應詔勤王,帥所部抵湖口。 被執(zhí),械至樂平斬之。梟其首譙樓。當署月,一蠅不集,經(jīng)旬面如生。邑人竊葬之清白 堂后。 同時以勤王死者,有松江同知,死尤烈云。同知姓名不可考,或曰周繼瑜也。勤王 詔下,榜募義勇入援。極言大義,感動人心。并斥“靖難”兵乖恩悖道。械至京,磔于 市。 贊曰:燕師之南向也,連敗二大將,其鋒蓋不可當。鐵鉉以書生竭力抗御于齊、魯 之間,屢挫燕眾。設與耿、李易地而處,天下事固未可知矣。張昺、謝貴、葛誠圖燕于 肘腋,而事不就。宋忠、馬宣東西繼敗,瞿能諸將垂勝戰(zhàn)亡,燕兵卒得長驅南下。而姚 善、陳彥回之屬,欲以郡邑之甲奮拒于大勢已去之后,此黃鉞所謂“兵至江南,御之無 及”者也明史列傳第三十 原文: 鐵鉉,鄧人。洪武中,由國子生授禮科給事中,調都督府斷事。嘗讞疑獄, 立白。 太祖喜,字之曰“鼎石”。建文初,為山東參政。李景隆之北伐也,鉉督餉 無乏。景隆兵敗白溝河,單騎走德州,城戍皆望風潰。鉉與參軍高巍感奮涕泣, 自臨邑趨濟南,偕盛庸、宋參軍等誓以死守。燕兵攻德州,景隆走依鉉。德州陷, 燕兵收其儲蓄百余萬,勢益張。遂攻濟南,景隆復大敗,南奔。鉉與庸等乘城守 御。燕兵堤水灌城,筑長圍,晝夜攻擊。鉉以計焚其攻具,間出兵奮擊。又遣千 人出城詐降。燕王大喜,軍中皆歡呼。 鉉伏壯士城上,候王入,下鐵板擊之。別設伏、斷橋。既而失約,王未入城 板驟下。王驚走,伏發(fā),橋倉卒不可斷,王鞭馬馳去。憤甚,百計進攻。凡三閱 月,卒固守不能下。 當是時,平安統(tǒng)兵二十萬,將復德州,以絕燕餉道。燕王懼,解圍北歸。 燕王自起兵以來,攻真定二日不下,即舍去。獨以得濟南,斷南北道,即畫 疆守,金陵不難圖。故乘大破景隆之銳,盡力以攻,期于必拔,而竟為鉉等所挫。 帝聞大悅,遣官慰勞,賜金幣,封其三世。鉉入謝,賜宴。凡所建白皆采納。擢 山東布政使。尋進兵部尚書。以盛庸代景隆為平燕將軍,命鉉參其軍務。是年冬, 庸大敗燕王于東昌,斬其大將張玉。燕王奔還北平。自燕兵犯順,南北日尋干戈, 而王師克捷,未有如東昌者。 自是燕兵南下由徐、沛,不敢復道山東。 比燕兵漸逼,帝命遼東總兵官楊文將所部十萬與鉉合,絕燕后。文師至直沽, 為燕將宋貴等所敗,無一至濟南者。四年四月,燕軍南綴王師于小河,鉉與諸將 時有斬獲。 連戰(zhàn)至靈璧,平安等師潰被擒。既而庸亦敗績。燕兵渡江,鉉屯淮上,兵亦 潰。 燕王即皇帝位,執(zhí)之至。反背坐廷中嫚罵,令其一回顧,終不可,遂磔于市。 年三十七。子福安,戍河池。父仲名,年八十三,母薛,并安置海南。 宋參軍者,逸其名。燕兵攻濟南不克,舍之南去。參軍說鉉直搗北平。鉉以 卒困甚,不果。后不知所終。 譯文:鐵鉉,鄧州人。洪武年中,由國子生被選授禮部給事中,后調任都督府斷事(官職名)。曾經(jīng)審判疑難案件,案情立即清楚。太祖很喜歡他,賜給他字為“鼎石”。建文初年,任山東參政。李景隆北伐之時,鐵鉉負責督運糧餉,從無匱乏。李景隆兵敗白溝河,一個人逃到德州,守城部隊都望風而逃。鐵鉉與參軍高巍感慨涕泣,從臨邑趕到(奔向)濟南,和盛庸、宋參軍等人誓死守城。燕兵攻打德州,李景隆逃跑來依靠鐵鉉。德州被攻陷后,燕軍收繳了城中儲存的上百萬財物(不能翻譯成軍隊),勢力更加強大。于是攻打濟南,景隆又被打敗,向南逃跑。鐵鉉與盛庸等人登上城墻抵抗敵人。燕兵筑堤(不能翻譯成“決堤”)擋水(不能翻譯成“黃河”。1855年以前,該河流叫大清河,現(xiàn)在的黃河部分地走了大清河的水道),水灌濟南城,又布下長長的包圍圈,晝夜不停地攻擊。鐵鉉用計焚燒了燕兵攻城的器械,并不時地出兵攻擊。又派遣一千人出城詐降,燕王大喜,軍中士兵都歡呼。鐵鉉在城墻上埋伏下精兵,等燕王進城后,放下鐵閘攻擊他。又另外設下伏兵和斷橋之計。不久發(fā)生了意外,燕王還沒有進城鐵閘就突然落了下來。燕王大驚而逃,伏兵出擊,而橋在倉促之間也沒有斷掉,燕王策馬逃走。燕王很憤怒,千方百計進攻濟南。一共經(jīng)過三個月,終于因為鐵鉉牢固的守衛(wèi)不能攻下(濟南)。在這個時候,平安將軍率軍二十萬,將要收復德州,來斷絕燕軍的糧道。燕王害怕了,于是解圍回到北方。 燕王從發(fā)兵以來,攻打真定兩天沒有攻下來,就馬上放棄離開。唯獨認為得到濟南,就可以截斷南北相通的道路,就可以劃定版圖,金陵也就不難圖謀了。所以乘著大破李景隆的銳氣,全力攻打,期待一定會攻打下來,卻竟然被鐵鉉等人挫敗。(惠文)帝聽說后很高興,派官員慰問犒勞,賜鐵鉉以金幣,分封了他的三代后人。鐵鉉入京謝恩,皇上賜他赴宴。凡是鐵鉉所建議表述的都予以采納。后又提拔他為山東布政使。不久又晉職為兵部尚書。讓盛庸代替李景隆做平燕將軍,命令鐵鉉參與軍務。這年冬天,盛庸在東昌大敗燕王,斬殺了他的大將張玉。燕王逃回北平。從燕兵進犯開始,在中原南北每天都要挑起戰(zhàn)事,但是王師取得的大捷,沒有像東昌之戰(zhàn)一樣的重大。從此燕兵南下進軍經(jīng)由徐州、沛縣,不敢再取道山東。 等到燕兵步步緊逼時,皇上命令遼東總兵官楊文率領他所指揮的十萬大軍與鐵鉉會合,采斷絕燕軍的后路。楊文的軍隊到了直沽,被燕將宋貴等人打敗,沒有一支抵達濟南的軍隊。四年四月,燕軍向南尾隨王師到了小河,鐵鉉與諸將不時地取得勝利。連續(xù)交戰(zhàn)直到靈璧(今河南靈璧),平安將軍的軍隊被擊潰,平安被捕。不久盛庸也遭遇敗績。燕軍渡過長江,鐵鉉駐兵淮河邊上,軍隊也被擊敗。 燕王登上皇位后,將鐵鉉抓至京城。鐵鉉背對著燕王坐在朝堂上大罵不止。讓他回頭、最終也沒有做到,最后就在街市上被凌遲而死。死時年僅三十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