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老酒,講究的是年份,一般來說,對老酒劍南春鑒藏要知道,建國后到上世紀90年代以前的老酒是比較有收藏價值的。那時期,正值計劃經濟,各酒廠并非以經濟效益為主,甚至在生產上不考慮產量、不計成本,反而成就了好酒,那這樣的酒價格多少呢?具體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1、劍南春年份酒的價格多少
年份酒是指酒窖藏的時間。比如說有幾年的,十幾年的,幾十年的年份。年份越久的價格越高。
2009年生產的15年劍南春年份酒完全是由1994年貯存的不同批次的劍南春老酒進行精心科學勾調而成;30年劍南春年份酒完全是由1979年貯存的不同批次的劍南春老酒進行精心科學勾調而成。每瓶劍南春年份酒的每一滴酒都有著相同而真實的年齡,不增1年,不減1年,100%夠年份。
劍南春年份酒的生產是由質檢部門完成對貯存滿15年和30年的基礎酒進行多項指標的測定后,再由酒體設計專家對15年和30年貯存期的基礎酒進行精心挑選、組合、定型。經“揮發(fā)系數(shù)判定法”嚴格檢測:劍南春年份酒完全達到揮發(fā)系數(shù)內控指標。
?。?)、52度劍南春15年年份酒500ml售價:1850元
?。?)、52度劍南春30年年份酒(紅瓶裝)750ml售價:5490元
?。?)、52度劍南春10年年份酒500ml活動價:689元
?。?)、46度劍南春15年500ml售價:1380元
2、劍南春年份酒鑒藏要注意的是什么
對于老酒劍南春鑒藏要算作一件很有“文化”的事情,喝也文化,藏也文化。自1952年起到1989年止,國家共組織了5次全國范圍的評酒會,先后評選出了17種國家名白酒,涵蓋了我們常說的“四大名酒”“八大名酒”“十七大名酒”。這些國家名酒,歷史悠長,質量穩(wěn)定可靠,處在老酒收藏的首位。此外,一些當年獲得二等獎的國家優(yōu)質酒以及“省優(yōu)”“部優(yōu)”、全國各地的地方名酒,也可以入藏。
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全國的酒廠紛紛改制,部分酒廠盲目抓產量、講效益的結果就是酒質的下降,再加上一段時期“勾兌酒”橫行(|傳統(tǒng)釀酒耗糧巨大,成本很高),有的傳統(tǒng)名酒廠也跟風而上,產品質量自然令人堪憂。
3、劍南春老酒怎么鑒別品質
無論老劍南春還是現(xiàn)在的劍南春酒,其原料還是高粱、大米、糯米、玉米、小麥五種谷物,但工藝上還是有變化的,老劍南春的工藝主要有有紅糟蓋頂,回沙發(fā)酵,去頭斬尾,清蒸熟糠,低溫發(fā)酵,雙輪底發(fā)酵等,配料合理,操作精細釀成。因而老劍南春酒味醇厚,酒體豐滿,香味協(xié)調,清洌凈爽,余香悠長。當然,這些也是如今劍南春具備的特色,只是在基礎上稍加改變,更適宜消費者的口感。
1958年,劍南春酒誕生(此前叫“綿竹大曲”);1963年,劍南春酒被評為四川省名酒,早期劍南春注冊商標為“綿竹牌”,圓玻璃瓶紅色酒標,封口有三種,分別是木塞、塑蓋、啤酒蓋。約到80年代早期在市場消失。1979年,劍南春酒在全國第三屆評酒會上獲得“中國名酒”稱號,因此,1979年前頸標口的注冊商標為“綿竹牌”,而1979年后頸標為“中國名酒”;1983年,出現(xiàn)方瓶長塑料蓋,1987年左右消失;1984年,酒廠名稱正式更名為“四川省綿竹劍南春酒廠”;1987年,出現(xiàn)方瓶白鋁蓋,半斤裝仍使用塑蓋;1987年,方瓶白蓋和蓮花瓶白蓋同時生產(1987年后開始出品蓮花瓶);1994年,蓮花瓶白蓋消失,開始生產蓮花瓶全鋁蓋。
從1974年劍南春酒出口創(chuàng)匯,外銷酒為蓮花瓶,商標除“綿竹牌”外還有“長江大橋”牌,后更名為“劍南春”牌。
劍南春酒不僅注重品質,對包裝及商標也嚴格把關。包裝箱結實、厚重,商標采用凹凸版印刷。早期的方瓶,瓶頸都有劍南春英文簡稱“NJC”標識,蓋子采用烤漆技術,手感光滑無刺手感,而假貨則是用油漆噴涂,手感生澀,不光滑,有掉漆現(xiàn)象。日期的顏色早期有紅色和紫紅色兩種,90年代開始全部改為紫紅色,如日期為紅色或藍色,可定為贗品。
4、劍南春酒的價格多少
(1)、46度劍南春500ml購酒網(wǎng)價:349元
(2)、38度劍南春500ml購酒網(wǎng)價:329元
?。?)、52度劍南春天益老號珍藏級500ml購酒網(wǎng)價:409元
(4)、52度劍南春1000ml購酒網(wǎng)價:658元
?。?)、52度劍南春劍南老窖2006500ml*6購酒網(wǎng)價:399元
?。?)、52度金劍南K9500ml購酒網(wǎng)價:219元
5、劍南春具備什么特征
劍南春產地為四川綿竹,綿竹古屬綿州,歸劍南道轄,釀酒歷史悠久。劍南春在唐代時期被稱作為“劍南之燒春”,到了宋代后,名為“蜜酒”,當然,雖然名字換了,但是釀出的白酒本身沒有什么很大區(qū)別,在到清代康熙年間,陜西三元縣人朱煜見綿竹水好,開辦朱天益作坊,釀制大曲酒,后相繼有楊、白、趙三家大曲作坊開業(yè),從此大曲酒成為綿竹名產。直到1951年1在朱天益等燒房基礎上建成綿竹酒廠,繼續(xù)生產大曲酒,1958年投產高檔白酒,由蜀中詩人龐石帚起名為“劍南春”,1985年更為現(xiàn)廠名。
詩仙李白曾說過: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四川一帶的山高路陡,極其難走,比上天還難。但就是因為這樣的崎嶇陡峭,造就了不一樣的秀麗風景,不一樣的四川。四川除了風景秀麗之外,還是一個釀酒大省,釀出了很多世界有名的酒。例如:五糧液、劍南春、瀘州老窖、沱牌曲酒、郎酒、全興大曲等,這些酒分別來自四川省的宜賓、綿竹、瀘州、崇州、邛崍、大邑等地,形成了四川的一個釀酒帶。
劍南春酒正是出自四川的綿竹。綿竹位于四川盆地的西北部,氣候屬于亞熱帶濕潤氣候區(qū),氣候溫和濕潤。綿竹的歷史文化悠久,1995年被國家評為“四川省歷史文化名城”。在中國的酒文化歷史中,綿竹是一顆璀璨的明星。它是川酒的發(fā)源地,也是劍南春的故鄉(xiāng)。仍憑歷史怎樣變化,它的酒文化從未枯竭,創(chuàng)造出了“劍南春”這樣的酒中明星。
綿竹的釀酒歷史源遠流長,在四川廣漢三星堆中的考古資料中,可以發(fā)現(xiàn)綿竹出土精美的酒具和戰(zhàn)國時期的提梁壺等酒器。
在唐代,人們以“春”為白酒命名,因為唐人認為“春”有詩意。那時由于唐朝劃分行政區(qū),分為十五道,而綿竹屬于劍南道,所以當時綿竹有名的“燒春”就被稱為“劍南燒春”。唐代的名酒多若繁星,而“劍南燒春”則一直是貢酒,用來進貢皇宮。
此后,劍南春酒一直秉承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優(yōu)質的品質,延續(xù)下來。它傳統(tǒng)的釀造工藝,歷史悠久的老窖,精選的釀造原料再配合它的出生地綿竹,釀造出的優(yōu)質美酒在后來的時期中,一直屢獲大獎。并且在七十年代開始出口國外,產品遠銷日本、港澳,并且登上了我國的八大名酒金榜。
總之,與所有的年份酒一樣,劍南春年份酒的價格相對來說也很高,優(yōu)質的劍南春從漢朝以來就開始興起的傳統(tǒng)名酒,它的產地位于四川省的名酒之鄉(xiāng)綿竹市,原料采用優(yōu)質的礦泉水和優(yōu)質的5種糧食,幾乎可以跟名酒企業(yè)的龍頭五糧液媲美,它的口感很好,喝到嘴里香味令人回味無窮,醇厚爽滑,很多愛喝酒的人基本上都喝過劍南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