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酒,用糧食釀造而成的酒,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還能為人體補充的氨基酸,是一種的藥酒。黃酒不僅僅具有飲用的價值還具有一定的保健的效果,在很多的藥酒中都有黃酒的成分,是藥酒的基礎酒,那紅酒曲釀的酒是不是黃酒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黃酒屬于釀造酒
黃酒是我國的民族特產(chǎn),屬于釀造酒,在世界三大釀造酒(黃酒、葡萄酒和啤酒)中占有重要的一席。釀酒技術獨樹一幟,成為東方釀造界的典型代表和楷模。
黃酒的釀造工藝
1、制曲
釀造黃酒之前,必須要提前半年做好酒曲,一般做酒曲選擇在天氣炎熱的伏天制作,利用麥仁、酵子、麻葉等經(jīng)過裝填、發(fā)酵而制成傳統(tǒng)的酒曲,使用這種酒曲釀造出來的黃酒酒香四溢,同時也更加的傳統(tǒng)和古樸。
廣告阿里網(wǎng)_安全穩(wěn)定的云計算服務,基于第二代英特爾至強鉑金集成AI加速,構建智慧云基石.^^阿里云專業(yè)快速備案,享金牌服...
2、浸米
黃酒釀造的時間一般都選擇在每年的臘月附近進行,臘月里由于氣溫低,小米在水中浸泡不容易變質,同時低溫可以保證小米黃酒的慢發(fā)酵,以免溫度過高,酒質容易變酸,再者臘月天氣沒有蚊蟲,可以避免黃酒沾染蚊蟲變質。
做黃酒要選用煮酒專用的小米,俗稱酒米,這個小米和我們平時在商場見到的小米還有不同之處,商場的小米俗稱飯米,是煮飯專用的,這里選用的是酒米,試著自己做的朋友在賣之前一定要搞清楚的,如果當?shù)厥袌鰶]有酒米出售可以選擇使用糯米代替,在黃酒的口感上并沒有太大的區(qū)別。小米在冬季要提前24小時左右浸泡,可放在室內,避免室外低溫結冰,同時小米要保證一直被水淹沒,防止小米離水變酥。煮出來的酒渣就成稀糊狀了。
在小米充分浸泡完畢之后,反復淘洗幾次就可以撈起放在竹筐中瀝干水分,充分浸泡可以保證在煮黃酒的過程中小米可以熟透,沒有夾生。小米瀝干水分可以在煮酒前半小時進行即可。
3、備曲
這是釀造黃酒的另一大原料,小麥大曲里面一圈褐色的環(huán)狀是由于小米發(fā)酵造成的,這是優(yōu)質大曲的表現(xiàn),聞著有一股小麥腐敗的氣息,但是就是這種味道造就了黃酒的醇香。
在釀造黃酒之前,要把小麥大曲切碎,大小適中即可,可以方便的拌在煮好的小米之中。在切大曲的時候要切記不能沾染食鹽、水分、油脂等,避免黃酒在發(fā)酵過程中變質。在小麥大曲的存放過程中難免有返潮等現(xiàn)象,在切碎大曲之后,可放在太陽下暴曬,讓水分蒸發(fā),避免生水引起的黃酒變質現(xiàn)象。
4、煮酒
釀造黃酒之前,要把鍋周圍的瓷磚清洗干凈,避免在煮酒的過程中粘稠的小米溢出浪費。先在鍋中放三分之二的水燒開等待下如小米。
鍋內水燒開之后就可以下如小米了,小米和水的比例要掌握好,水分太多煮出來的酒顏色淺、酒質不好,水少的話小米容易反生,黃酒容易變酸。
小米放入鍋內之后就要不停的攪拌了,攪拌最好使用香椿木做的手柄攪動,這樣的酒質就會更加的醇香。不停的攪拌有助于小米受熱均勻,避免鍋底結渣。
隨著鍋內水分的不斷蒸發(fā),小米也變得越來越粘稠,這是要加快攪拌的頻率了,同時要看鍋中的小米顏色變化,在水分過少的情況下,可以攪動小米往鍋的周邊加燒開的熱水。這個時候水蒸氣比較大,有條件的可以打開市內的排氣扇,或者在室外進行。
隨著時間的變化,鍋內的小米由于高溫變成深褐色,這樣就快要煮好了,在小米變成深褐色之后可以捻一下米粒,看有沒有硬芯,如果沒有的話,就算煮好了,這時候就停止燒火了。
5、拌曲
把煮好的小米用鏟子鏟到事先準備好的簸箕內,上面顏色比較重的小米,是在鍋底部由于高溫造成的,這是傳統(tǒng)釀造黃酒的一個重要標志,因此您在喝黃酒的時候發(fā)現(xiàn)里面有小米樣子的黑渣子,不要認為是假冒勾兌的黃酒,這恰恰證明了是純手工釀造的黃酒。
把煮好的小米攤平,利于散熱,待溫度之后就可以拌進大曲了,放在缸底部的可以多拌一點大曲,放在上面的可以適當?shù)纳俜乓稽c大曲,這樣有利于黃酒的發(fā)酵。同時也可以利用往年的老酒酒糟幫助發(fā)酵。一般一斤麥曲可以發(fā)酵十斤左右的小米。
6、入缸發(fā)酵
發(fā)酵是釀造黃酒的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我們的手工黃酒遵循古法,采用一冬一釀的傳統(tǒng)冬釀工藝,只有在每年的冬至前后才開釀,這樣釀造出來的黃酒由于室內溫度低,發(fā)酵時間長,所有黃酒的營也更加的豐富,一般發(fā)酵室溫控制在攝氏10度左右,過高的溫度容易導致黃酒快速發(fā)酵變酸。一般冬釀黃酒經(jīng)過三到六個月的時間就可以進行壓榨了。
7、壓榨
黃酒在經(jīng)過漫長的發(fā)酵之后就要進行壓榨了,壓榨主要是去除黃酒中的酒糟,得到析出的酒液,如果是自己喝的話,不用過濾也是可以的,黃酒帶酒糟喝更加的有營養(yǎng),壓榨只是為了方便裝瓶出售。
黃酒壓榨采用傳統(tǒng)的重力壓榨,采用木質的器械經(jīng)過黃酒自身的重力慢慢的透過紗布析出澄清的酒液。
8、裝瓶
盡可能的做到干凈衛(wèi)生,所有的瓶子都是一次成型的新瓶子,然后經(jīng)過涼開水沖洗,保證干凈衛(wèi)生。
黃酒的營養(yǎng)價值
黃酒素有“西藥之長”之美稱,是醫(yī)藥上很重要的輔料或“藥引子”。中藥處方中常用黃酒浸泡、燒煮、蒸炙一些或調制藥丸及各種藥酒,據(jù)統(tǒng)計有70多種藥酒需用黃酒作酒基配制,像開胃健脾、順氣消食的“神仙藥丸酒”;溫陽,健脾利濕的“仙靈脾肉桂酒”;治風濕性,四肢麻木、筋痹的“五加皮酒”;主治反胃的“松節(jié)酒”等。利用黃酒還可以做出味美具有醫(yī)療作用的食品,例如黃酒和桂圓或荔枝、紅棗、核桃、人參同煮,不僅味美,而且具有助力,益補氣血之功效,對體質虛弱,元氣損耗等有明顯療效,這種功能優(yōu)勢更是其它酒類飲品無法比擬的。
用什么釀造黃酒合適
在南方普遍用稻米(尤其是糯米為原料)為原料釀造黃酒。在北方釀造黃酒主要用黃米即粟也叫小米,由于宋代開始,政治、文化、經(jīng)濟中心的南移,黃酒的生產(chǎn)局限于南方數(shù)省,南宋時期,燒酒開始生產(chǎn),元朝開始在北方得到普及,北方的黃酒生產(chǎn)逐漸萎縮,南方人飲燒酒者不如北方普遍,在南方,黃酒生產(chǎn)得以保留,在清朝時期,南方紹興一帶的黃酒稱雄國內外。
目前黃酒生產(chǎn)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蘇、上海、福建、江西和廣東、安徽等地,山東、陜西、大連等地也有少量生產(chǎn)。
鑒別黃酒品質的方式
方法
1、色澤,正宗的黃酒顏色呈現(xiàn)褐色、棕色等不同顏色,因為使用的原料、大曲和釀造工藝的不同,黃酒會呈現(xiàn)出眾多的顏色,從色澤方面僅僅能辨別是否屬于黃酒,對于黃酒質量的鑒別沒有太大的意義。
2、懸浮物,如果對于一瓶黃酒原液來說,酒液應該是透明的,沒有懸浮物或者有少許的懸浮物,但不應該渾濁不清。而對于帶有酒糟的黃酒出現(xiàn)酒液渾濁屬于正常的現(xiàn)象,可以把黃酒靜置一段時間,如果表面有澄清的黃酒酒液析出便是好黃酒。
3、粘稠度,因為黃酒發(fā)酵過程中產(chǎn)生眾多的營養(yǎng)物質和糖類,因此黃酒在粘到手上之后有黏黏的感覺,而勾兌的假黃酒就沒有這種手感。
4、氣味,純正的黃酒有一股糧食的味道,酒精味道不濃烈,沒有其它的異味。而勾兌的黃酒大多有較濃烈的酒精味道和甜味等其他的味道。
5、價格,純正的黃酒價格一般都在15元/斤左右,價格過低的有可能屬于勾兌黃酒。
6、酒糟,對于那些帶有酒糟的手工黃酒來說,酒糟可以比較簡單的判斷黃酒質量的優(yōu)劣,黃酒的酒糟應和黃酒的顏色一致,現(xiàn)在很多廠家都是蒸熟的小米或者糯米發(fā)酵之后加入色素調制黃酒,而不是傳統(tǒng)的煮出來的顏色,酒糟中應該含有小麥殘留物這是因為黃酒種的大曲在發(fā)酵之后留下來的小麥。此外酒糟應該柔軟,可以擠干水分,發(fā)酵完畢。
7、味道,純正的手工黃酒味道應該清爽,不辣口,容易下咽,不上頭,略有甜味,而假黃酒則有較大的酒精和香精的味道而且味道過甜,容易上頭。
8、年份,這個是坑人的,市場上很多黃酒都標稱多少年陳釀,但是當年或者一兩年左右的占絕大部分,上年份的黃酒在口感上與當年的黃酒沒有太大的區(qū)別,普通消費者也不好辨別,但是價格卻要高上數(shù)倍,因此年份判斷基本沒有可能,僅憑商家所說。
9、加熱,一般傳統(tǒng)的釀造黃酒在稍微加熱后飲用會比較沖口,而假黃酒則沒有黃酒的這一特性。
喝黃酒的好處
藥引是引藥歸經(jīng)的俗稱,指某些能引導其它的藥力到達病變部位或某一經(jīng)脈,起“向導”的作用進行針對性。它們不僅與湯劑配合,更廣泛地和成藥相配合在一起應用。另外,“藥引子”還有增強療效、、矯味、保護胃腸道等作用。在一張?zhí)幏街?,需不需要藥引子,由醫(yī)生根據(jù)病情而定,一般不需要病家自己去配制。
黃酒不僅能將的有效成分溶解出來,易于人體吸收,還能借以引導藥效到達需要的部位。在唐代,我國第—部藥典《新修本草》規(guī)定了米酒入藥。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上說:“諸酒醇醨不同,惟米酒入藥用”。米酒即是黃酒,它具有通血脈,腸胃,潤皮膚、養(yǎng)牌氣、扶肝,除風下氣等作用。由此可知,歷來人們用黃酒作酒基制成養(yǎng)生和醫(yī)用治病的酒,而且說明黃酒與中藥藥劑有一種天然的糅合因子或親和性。
白酒雖對中藥溶解效果較好,但飲用時刺激較大,不善飲酒者易出現(xiàn)腹瀉、瘙癢等現(xiàn)象。啤酒則酒精度太低,不利于中藥有效成分的溶出。而黃酒酒精度適中,是較為理想的藥引子。
綜上所屬,黃酒是用谷物作原料,用麥曲或小曲做糖化發(fā)酵劑制成的釀造酒。在歷史上,黃酒的生產(chǎn)原料在北方以粟(學名:Setariaitalica,在古代,是秫、梁、稷、黍的總稱,有時也稱為梁,現(xiàn)在也稱為谷子,去除殼后的叫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