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大明和哪個草原部落打架
- 2,蒙古草原部落的主人叫什么比如孝莊是科爾沁的格格那他的爺
- 3,草原部落政權是怎么形成的為何草原部落總是要占領中原領土
- 4,為什么唐以后草原民族兩次征服農耕民族而唐以前幾乎沒有百度知
1,大明和哪個草原部落打架
蒙古科爾沁部落。從明嘉靖二十六年開始,蒙古科爾沁都在哈薩爾十四世孫奎蒙克塔斯哈喇的率領下,從呼倫貝爾地區(qū)陸續(xù)遷徙到嫩江流域,并不斷南移東擴,征服了這一區(qū)域的豁羅剌思部。1624年2月,努爾哈赤派遣大臣巴克什,希福,庫爾禪等至科爾沁,在伊克唐噶哩坡,今科爾沁左翼中旗花土古拉蘇木附近,與奧巴洪臺吉為首的科爾沁諸臺吉刑白馬烏牛盟誓。齊賽領兵深入科爾沁地,斬殺了堵截的6名科爾沁臺吉而返回。1625年11月,林丹汗親自率兵前往科爾沁奧巴洪臺吉居住的格勒珠爾根城,圍城問罪。
2,蒙古草原部落的主人叫什么比如孝莊是科爾沁的格格那他的爺
蒙古人的首領叫“大汗”!
3,草原部落政權是怎么形成的為何草原部落總是要占領中原領土
地形地貌決定一個民族的生存環(huán)境。在歷史上,中國以長城為界,北方是典型的草原部落生活狀態(tài),以游牧為主。無論是早期的匈奴、突厥,還是后來的回鶻、蒙古,都是如此。逐水草而居,就是這樣的生活方式。在北朝民歌中,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指的就是這樣的美好生活。但是,雖然有這樣的生活場景,但是大自然也會有不盡人意的時候。例如,有的年份,氣候狀況非常差,放牧的生活,不一定能夠獲取資料,有時候還要搭上全部身家。當草原上遇到了暴風雪的天氣,往往是牲畜全部都要凍死,這個時候沒有生存資源,草原上的部落如何生活,只能南下占領中原的領土或劫掠生活物資。中原的農耕文明,從五六千年以前,就已經適應了采集、種植、收獲的生活方式,對于這些人來說,通過種植農作物,然后收獲糧食,使他們的生活。中原人不需要像草原人那樣,逐水草而居,從一個草場趕往另一個草場,尋找另一條河流。對他們而言,只要擁有土地,就可以定居下來。然后在定居的這片土地上,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在中國北方,農耕以種植小麥、粟為主,在南方則以種植稻米為主。農耕文明相對固定,可以逐漸積累起財富,創(chuàng)造出燦爛的農耕文化和文明。但是,當天氣狀況發(fā)生變化的時候,北方的游牧民族,由于得不到充足的草料或鐵鍋等生存物資,他們就會逐漸發(fā)生兼并戰(zhàn)爭,形成強大的游牧政權。這些游牧政權,能夠輕松實現牧民到扣弦戰(zhàn)士的轉變,只要條件允許,他們就會騎馬南下,對定居的農耕城市、鄉(xiāng)村,進行大肆劫掠,不僅掠奪財富和糧食,也掠奪人口,滿足自己壯大的需求。因此,在中國的歷史上,常常伴隨著南北文明的對抗與沖突。這就是草原部落為什么要占領中原的原因。
4,為什么唐以后草原民族兩次征服農耕民族而唐以前幾乎沒有百度知
這個問題說起來,可以寫一本書,而且會很厚。真要解釋的話,其實就是四個字,此消彼長。華夏的歷史其實是南方的農耕民族和北方的游牧漁獵民族爭雄的歷史。整個的過程中就充滿了血腥,又彼此融合,最終成就了這個世界人口最大的民族。但為什么從秦漢開始,除了極少數的時期,比如漢初,由于戰(zhàn)亂導致漢國力下降而不得不和親之外,一直到隋唐,都是吊打草原游牧漁獵民族居多,唐以后,兩者之間的局勢就完全反轉了呢?中間又發(fā)生了什么?其實原因也并不復雜,無非就是在彼此較量的過程中,一方完善了自身,而對應的另一方則自廢武功,自我設限。此消彼長之下,結果就實實在在的體現在最終的戰(zhàn)爭結果上了,而導致本來頗占優(yōu)勢的一方成了被吊打的一方。這方面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呢?具體而言就是草原民族、漁獵民族在社會結構、稅收、軍隊組織、軍事技術等都全面向農耕民族學習,并吸收了其中的精華。這樣草原民族既保留了自身軍民合一、兵員素質一流的優(yōu)點;而農耕民族則在連番的內亂之后,從宋開始,通過層層自我設限,給自己套上了一層層的枷鎖,自廢武功。具體而言,實際上,從春秋開始,就有玁狁、葷粥、戎狄活動于東北、漠北和西北的記錄,但在這個時期,實際上對中原是沒有沖擊力的。匈奴的活動在戰(zhàn)國晚期開始頻繁,在秦末蒙恬、趙國名將李牧就以北拒匈奴而名垂青史。匈奴的巔峰之作自然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白登之圍”。匈奴冒頓單于圍困漢高祖劉邦于白登山七天七夜,最終得靠陳平的夫人路線,通過大單于閼氏才得以逃出生天。但事實上,此時的匈奴雖然能夠困住劉邦,雖然史書記載是因為陳平鼓動閼氏,但真正的事實肯定不是這么簡單。關鍵是他雖能困住劉邦,卻吃不掉劉邦。當時的匈奴雖然在野戰(zhàn)中有很大的優(yōu)勢,但是在進入陣地戰(zhàn)之后,不論是攻堅還是破防,其實都有很大的缺陷。尤其是其缺少攻城器械,缺少攻堅裝備,使得他一時是吃不掉劉邦的,而漢家的援軍正在源源不斷趕來。如此情勢之下,才是冒頓單于最終退卻的關鍵。這一點不止在匈奴身上存在,后來的柔然、突厥其實都一直在這方面有很大的缺陷。草原部落在早期在社會結構方面非常松散,單于實際上更是一個盟主而不是一個皇帝,各個部落更像是加盟商而不是其直接部下,兵、民、財物都歸各個部落所有而不是單于公有,單于對這些的處置權力很弱。這樣松散的結構下,整個草原和森林的游牧漁獵民族其實組織是很松散的。另外,在軍事科技上,草原部落其實也是很落后的。就比如匈奴,雖然由于從西方得到了一些煉鐵的技術,但在軍隊的形態(tài)組織、戰(zhàn)術戰(zhàn)法方面都無法與漢軍相比。這一點你從早期匈奴的戰(zhàn)法上就可以明確看出。早期匈奴對漢地通常是以騷擾搶掠為主,基本上你很少看到匈奴直接攻城。就比如著名的馬邑之圍,也是聶壹以里應外合賺開馬邑城門為誘餌使得單于三十萬大軍傾巢而出。原因就是匈奴缺少攻城的器械、裝備,對于攻城而言,完全是束手無策。另外,在馬鐙發(fā)明之前,草原部落的主要打法就是以輕騎騷擾為主。這種打法打的很輕,以速度敏捷著稱。但隨著霍去病等發(fā)明新的騎兵打法以后,即以騎兵集團化沖擊對付騎兵的騎射騷擾,反過來對匈奴造成了重大打擊。而馬鐙的發(fā)明,使得騎兵與馬匹的結合威力更足,從而使得到了南北朝和隋唐時期,騎兵的沖擊性打法成了主流。這樣的打法在入主中原的鮮卑人手中威力達到了巔峰。其最典型的一戰(zhàn)就是北魏擊敗后燕的參合陂一戰(zhàn)。此戰(zhàn)鮮卑人將騎兵的沖擊性打法發(fā)揮得淋漓盡致,打的后燕元氣大傷。從這里就可以看出,草原民族已經完全吸收了由漢家軍事天才衛(wèi)青霍去病等人發(fā)明的騎兵打法,也更快地吸收了馬鐙等在器械等方面的革新。最主要的是,隨著與農耕民族交流的居多,草原部落在組織方面也在快速進化,已經完全改變了部落聯盟松散的組織結構。事實上,不管是遼金還是蒙古、女真,其組織結構都非常嚴密。成吉思汗擁有以名為“怯薛”的禁衛(wèi)軍,并將各部落按千戶、百戶統(tǒng)編,成年男子均有出軍之義務,上馬備戰(zhàn)斗,下馬屯聚牧養(yǎng),實行兵牧合一的制度,使軍事組織與社會組織融為一體。其組織已經非常嚴密了。后來女真的八旗制度則更上層樓,已經早就不是匈奴那種松散的組織結構了。再加上,由于草原溝通東西方的優(yōu)勢,他們其實在吸收軍事科技方面更有優(yōu)勢。比如元征西夏、金、南宋的時候,就使用了很多來自于西亞、中亞、東歐的軍事科技,其中的回回炮,更是在攻打南宋的時候發(fā)揮除了巨大的威力。組織比漢得更加嚴密,軍事科技比漢得更加先進,如此一來,本就開始具備某種優(yōu)勢。而農耕民族自宋開始,又自廢武功。安史之亂之后,藩鎮(zhèn)割據,國內大亂。趙匡胤上位以后,曾經就這個問題問宰相趙普:“自唐季以來數十年,帝王凡易八姓,戰(zhàn)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兵,為國家計長久,其道何如?”趙普的解決方案是:“陛下言及此,天地人神福也。此非他故,方鎮(zhèn)太重,君弱臣強而已。今欲治之,惟稍奪其權,制其錢糧,收其精兵,則天下自安矣?!蔽覀儊砜纯此蔚谋疲菏紫?,最高軍事指揮機關拆得七零八落。宋以樞密院掌軍權、軍令而不統(tǒng)兵;以三衙即殿前都指揮司、侍衛(wèi)馬軍司和侍衛(wèi)步軍司分別統(tǒng)領禁軍和廂軍,卻無調兵之權;遇有戰(zhàn)事,由率臣臨時領命出征。是不是眼熟?戰(zhàn)區(qū)軍區(qū),其實意思差不多。也就是兵、將分離,軍、財政分離;強干弱枝,禁軍中最精銳的殿前軍駐守在京城,侍衛(wèi)親軍駐扎在各地。京城的人馬最為精強,各方鎮(zhèn)知道兵力不敵,不敢造反。這就是“強干弱枝”。如果京城有變,在各地駐扎的禁軍聯合地方的兵力,也足夠對付變亂。這樣就“內外相制,無輕重之患”,這就是“內外相維”。關于宋朝軍制,還有一個很奇葩的設置,也就是說,為了防止武將叛亂,禁軍在兵力部署上,大致一半守京畿,一半戊諸郡,京城與畿輔兵力亦大致平衡,以便內外相制。同時實行“更戊法”,畿輔與諸州禁軍定期更換駐地, 以使兵不識將,將無專兵。你可以看看,宋朝軍制設置的一切出發(fā)點都是為了防范軍隊造反使用,如何能夠削弱戰(zhàn)斗力他就如何來。可歷朝歷代戰(zhàn)斗力強的軍隊,其實通常都是人財物一體,兵將一體的。而宋從不如此。而且這種軍制一直延續(xù)下來??梢哉f,從此以后,軍隊造反的難度極大,唐的藩鎮(zhèn)割據,安史之亂的局面確實再沒發(fā)生過。但從此以后,漢族再也沒有了開疆拓土的能力。強漢盛唐也就只存在夢里了。這么一比較,答案就很清楚了。一方面不斷完善自己的弱點,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一方面是割了蛋蛋不算,還戴上枷鎖,那輸贏自然就很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