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宜興哪里有回收酒的,請問宜興哪個酒吧或迪廳收DJ

1,請問宜興哪個酒吧或迪廳收DJ

盛世佳人 A8
吸血鬼酒吧

請問宜興哪個酒吧或迪廳收DJ

2,獅子頭是怎么做的

肉搗碎和碎香菇.蝦米.面粉拌一起,加調(diào)料,放滾油爆而成
材料  五花肉150克、馬蹄10克、冬菇10克、青菜心5棵、生姜片少許?! ?調(diào)味料  花生油500克(實耗油100克)、鹽12克、味精10克、白糖5克、生粉30克、雞湯150克、老抽王10克、麻油5克。   制作過程  1.五花肉剁成肉泥,馬蹄、冬茹切米,加入鹽、味精、生粉打至肉起膠,作成四個大丸子。青菜心用開水燙熟撈起擺入碟內(nèi),生姜切片。   2.燒鍋下油,油溫130度下入大肉丸子,炸至外金黃內(nèi)熟撈起待用。   3.鍋內(nèi)留油,下入姜片、加入雞湯、放入大肉丸子,放鹽、味精、白糖、老抽王,用小火燒至汁濃,再用濕生粉勾芡收汁裝碟即成。 [編輯本段]清燉蟹粉獅子頭   做法  1.將去皮豬五花肉切成石榴珠大的顆粒狀,再剁成餡,具體肥瘦比例為4:6,用蔥、姜、料酒、水制成蔥姜酒水,調(diào)入餡中,放鹽、少許胡椒粉,順方向攪拌,放入河蟹肉待用?! ?.荸薺切成小方丁,菜心擇洗干凈?! ?.取沙鍋注水燒開,放蔥段、姜片、料酒,再將肉餡團成約100克-150克重的肉圓,頂端放河蟹黃,入沙鍋,小火燉約兩小時,撇去浮油,放味精、鹽,再投入燙好的菜心略燉即可。   口味  原湯原味,“獅子頭”,即揚州話說的“大 斬肉”,北方話叫“大肉丸子”或“四喜丸子”。據(jù)說它的“遠祖”是南北朝《食經(jīng)》上所記載的“跳丸炙”(《齊民要術(shù).炙法第八十》)。 [編輯本段]宜興獅子頭   原料  豬前胛心肉500克,上等糯米400克,香菇10克,荸薺50克,雞蛋1個,薯粉25克,以及鹽、味精、生姜等為原輔材料?! ?制作  將肉剁細,加入雞蛋、薯粉、食鹽、味精、生姜拌勻。另把削皮后的荸薺與香菇剁細,把糯米放在沸水中,泡至半熟時撈起,用冷水洗,用一半與肉、荸薺、香菇等做成25克重的丸子,另一半放入盤內(nèi),將丸子粘上糯米,上蒸籠以旺火蒸熟。
獅子頭的制作材料: 主料:半肥瘦豬肉350克(約九兩半),馬蹄75克(約2兩),榨菜25克(約六錢半),青骨白菜(青江菜)或白菜500克(約13兩半)。調(diào)料:生抽2湯匙,糖1/2茶匙,栗粉,**汁,酒,凍水各一茶匙,蛋白一個,胡椒粉少許。上湯450毫升,姜汁2湯匙,生抽1茶匙。 步驟:1、豬肉洗凈,剁碎,用調(diào)味汁腌約1/2小時。2、馬蹄洗凈,切碎粒。3、榨菜洗凈,切碎粒,菜洗凈。4、馬蹄、榨菜與剁碎的豬肉同拌勻,向同一方向攪拌數(shù)次,平分為4~5等份,作成肉球。5、肉球置碟內(nèi),倒入湯汁料,蓋好,高火煮8分鐘。6、另放白菜于鍋內(nèi),用高火煮5分鐘。7、把肉球放于菜面,攪入栗粉水,加熱煮1分鐘即成。
用獵槍把獅子干掉,割下頭來,想做紅燒,清燉水隨你

獅子頭是怎么做的

3,功夫茶要經(jīng)過多少道工系

所謂功夫茶,并非一種茶葉或茶類的名字。而是一種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為這種泡茶的方式極為講究。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為沏泡的學(xué)問,品飲的功夫。   功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廣東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區(qū))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帶最為盛行,乃唐、宋以來品茶藝術(shù)的承襲和深入發(fā)展。蘇轍有詩曰:“閩中茶品天下高,傾身事茶不知勞?!?   品功夫茶是潮汕地區(qū)很出名的風(fēng)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戶戶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幾輪。即使用喬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保存著品功夫茶這個風(fēng)俗??梢哉f,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功夫茶的影子。   功夫茶以濃度高著稱,初喝似嫌其苦,習(xí)慣后則嫌其他茶不夠滋味了。功夫茶采用的是烏龍茶葉,如鐵觀音、水仙和鳳凰茶。烏龍茶介乎紅、綠茶之間,為半發(fā)酵茶,只有這類茶才能沖出功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   鳳凰茶產(chǎn)自潮州鳳凰山區(qū),茶湯色澤微褐,茶葉條索緊、葉質(zhì)厚實,很耐沖泡,一般可沖20次左右。鳳凰單叢茶最有名,具桂花、茉莉、蜂蜜的風(fēng)味,曾在福州舉行的全國名茶評選會上榮獲桂冠。
茶葉、茶具、水、火之后就是沖工了。如果烹茶沒有工夫,那也不能叫做"工夫茶"。所以功夫茶之收功全在烹茶、沖茶之法。 大約有八個過程: 第一、治器 治器包括:起火、掏火、扇爐、潔器、候水、淋杯等六個動作。好比打太極拳中的"太極起勢",是一個預(yù)備階段。前面四件事不必多說,這"候水"、"淋杯"都是初試工夫。大約起火后十幾分鐘,砂銚中就有聲颼颼作響,當(dāng)它的聲音突然將小時,那就是魚眼水將成了,應(yīng)立即將砂銚提起,淋罐淋杯,再將砂銚置爐上。這時就是第二件事開始了。 第二、納茶 打開茶葉,把它倒在一張潔白的紙上,分別粗細,把最粗的放在罐底和滴嘴處,再將細末放在中層,又再將粗葉放在上面,納茶的工夫就完成了。所以要這樣做,因為細末是最濃的,多了茶味容易發(fā)苦,同時也容易塞住滴嘴,分別粗細放好,就可以使出茶均勻,茶味逐漸發(fā)揮。 納茶,每一泡茶,大約以茶壺為準(zhǔn),放有七成茶葉在里面就很夠了。如果太多,不但泡出的茶太濃,味帶苦澀,而且好茶葉多是嫩芽緊卷,一泡以開水之后,舒展開來,變得很大,納茶太多,連水也沖不進去了。但太少也不行,沒有味道。 納茶是沖功夫茶的第一步功夫。神明變幻,由此起矣。 第三、候湯 蘇東坡煎茶詩云:"蟹眼已過魚眼生",這就是指用這樣沸度的水沖茶最好了?!恫枵f》云:"湯者茶之司命,見其沸如魚目,微微有聲,是為一沸。銚緣涌如連珠,是為二沸。騰波鼓浪,是為三沸。一沸太稚,謂之嬰兒沸;三沸太老,謂之百壽湯;若水面浮珠,聲若松濤,是為二沸,正好之候也。"《大觀茶論》也說:"凡用湯以魚目蟹眼連鋒進躍為度。" 第四,沖茶 當(dāng)水二沸,就可以提銚沖茶了?;馉t與茶壺的放置處大約剛好走七步。提銚后走了七步,揭開茶壺蓋,將滾湯環(huán)壺口,緣壺邊沖入,切忌直沖壺心(如用蓋甌,只沖一角,然后再沖各角,可同樣忌直沖壺心)。提銚宜高,所謂"高沖低酒"是也。高沖使開水有力地沖擊茶葉,使茶的香味更快揮發(fā),由于茶精迅速揮發(fā),單寧則來不及溶解,所以茶葉才不會有澀滯。至于走七步再沖,目的在于使?jié)L水稍涼一點,以免破壞維他命C也。 第五、刮沫 沖水一定要滿,茶壺是否"三山齊",水平面如何,這時要見功效了,好茶壺水滿后茶沫浮起,決不溢出(沖水過猛過多,溢出壺面是另一回事),提壺蓋,從壺口輕輕刮去茶沫,然后蓋定。 第六、淋罐 蓋好壺蓋,再以滾水淋于壺上。謂之淋罐。淋罐有個作用:一是使熱氣內(nèi)外夾攻,逼使茶香精迅速揮發(fā),追加熱氣;二是小停片刻,罐身水份全干,即是茶熟;三是沖去壺外茶沫。 第七、燙杯 潮州土話說是"燒盅熱罐",乃是沖工夫茶中的工夫要點。有一位吃茶專家,此老走遍東西南北,到處總結(jié)喝茶的經(jīng)驗,在他喝了工夫茶后說,工夫茶的特點就是一個"熱"字。從煮湯到?jīng)_茶,飲茶都離不開這一個字,這可謂得其三味矣。 燙杯,在淋罐之后,用開水淋杯,淋杯時要注意,開水要直沖杯心。燙杯完了,添冷水于砂銚形態(tài)的動作,老手者可以同時兩手洗兩個杯,動作迅速,聲調(diào)鏗鏘,姿態(tài)美妙。有一位外國朋友,也是一位茶迷,久聞工夫茶之名,不遠萬里,千方百計,到了中國一定要喝一次工夫茶。在他看到洗茶杯的動作時,不禁贊嘆再三,說是比雜技團的工夫還要高明呢。確實,不會洗杯的人,一碰到杯便會給燙得要命,不打破杯子已是幸事,更不必說到"姿態(tài)美妙"了。 杯洗完了,把杯中、盤中之水傾倒到茶洗里去,這時,茶壺外面的水份也剛剛好被蒸發(fā)完了,正是茶熟之時。老手于此,絲毫不差,便可灑茶敬客了。 第八、灑茶 幾經(jīng)數(shù)度工夫,最后一手就是灑茶。灑茶也有四字訣:低、快、勻、盡。 "低"就是前面說過的,"高沖低斟"的"低"。灑茶切不可高,高則香味散失,泡沫四起,對客人極不尊敬。 "快"也是為了使香味不散失,且可保持茶的熱度。 " 勻"是灑茶時必須像車輪轉(zhuǎn)動一樣,杯杯輪流灑勻,不可灑了一杯才灑一杯,因為茶初出,色淡,后出,色濃。"勻"字是很重要的。 "盡"就是不要讓余水留在壺中。第一沖還可以留一點,二、三沖切切不可。灑完以后,還要把茶壺倒過來,覆放在茶墊上,使壺里之水份完全滴出,這是因為只要沒有水在,單寧就不能溶解,茶就不會苦澀。 灑茶既畢,乘熱而飲,杯緣接唇,杯面迎鼻,香味齊到,一啜而盡,三味杯底。據(jù)說是"味云腴,餐秀美,芳香溢齒頰,甘澤潤喉吻,神明凌霄漢,思想馳古今。"神明變幻,功夫茶之三昧于此盡得矣。
中國功夫茶操作規(guī)程有以下十一程式,合稱為功夫茶十一程式。     嗅茶 主人取來上好的茶葉,主動介紹該品種的特點、風(fēng)味,依次傳遞欣賞嗅品一番。        溫壺 未放置茶葉之前,先將開水沖入空壺,謂之“溫壺”,溫壺之水倒進茶船——即茶盤,一種紫砂淺盆。        裝茶 應(yīng)備有茶匙、漏斗,不宜用手抓茶置放,以免手氣、雜味混入,通常將茶葉裝至茶壺的2/3,甚至滿溢,數(shù)量之多令人咂舌。        潤茶 沸水沖入壺中,至滿,使竹筷刮去壺面茶沫,當(dāng)即傾于茶船或茶海——一種較大的茶杯。       沖泡 再沖入開水,但不要沸滾的,這便是第一泡茶。        澆壺 蓋上茶蓋澆之開水,使壺內(nèi)壺外溫度一致。        溫杯 等候茶水泡好的當(dāng)兒,用剛才溫壺及潤茶的茶水,就在茶船中清洗茶杯——這是一種比酒盅略小的小茶盅(便是茶壺本身也不過一個拳頭大?。?。        運壺 在泡好第一泡茶時,提壺沿茶船邊沿運行數(shù)周,俗稱“游山玩水”,為的是不讓壺底水滴入茶杯串味。        倒茶 將溫洗好的小茶盅一字排開,依次來回澆注,又稱“巡河”,或?qū)刂胁杷鹊谷氩韬T僮⑷氡校屑傻共钑r一杯倒?jié)M再倒第二杯,免得濃淡不均,這是一般飲者容易犯的錯誤。        敬茶 尊老愛幼、互相謙讓,這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美德,尤以敬第一杯茶最為重要,受之者必在座“首席”。        品茶 功夫茶全套步驟中最講究的一環(huán),從欣賞茶色、茶味、茶香到嗅、啜并舉,玩味再三,確如白居易詩云:“盛來有佳色,咽罷余芳香?!碧K東坡也說:“從來佳茗似佳人?!笨梢妭€中之味,余味無窮。特別看見那些個精于此道,須發(fā)皆白的老“茶迷”,3個指捏1枚四螺般大拇指大小的袖珍小茶盅,騰挪于鼻唇之間,或嗅或啜隨心所欲。且雙目微閉,如癡如醉,仿佛打坐的道人,外界萬物全然不覺,讓人不能不驚訝名茗的神奇功效。        此外,泡制功夫茶,茶壺講究用宜興的紫砂茶壺;茶杯最好是景德鎮(zhèn)產(chǎn)小瓷杯;水須山泉,最差的也要井水,自來水是萬萬不入流的。用水也有名堂,最好是用橄欖核燒火,次為蔗渣,最次是炭火,蜂窩煤乃大忌。
工夫茶”與“功夫茶”混稱的情況,時下十分流行。其實,“工夫茶”不能稱“功夫茶”。故特為之作文正名。 (一)“工”、“功”有別 工,《說文解字》云:“工,巧飾也,像人有規(guī)矩也?!毙戾|注曰:“為巧必遵守規(guī)矩、法度,然后為工。”段玉裁注曰:“凡善事其事曰工。” 功,《說文解字》云:“功,以勞定國也?!薄稜栄拧吩疲骸翱?,勛;功也?!? 上述引文,說明了“工”,“功”的原始意義,區(qū)別一目了然,不可混用。如《孟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句,“工”絕不能代之以“功”。 (二)“工夫”、“功夫”有別 “工夫”、“功夫”雖不乏通用實例,但其區(qū)別仍然存在?;煊帽刂赂拍畈磺逦?。 宋明理學(xué)家將“工夫”作為哲學(xué)范疇來使用。如《朱子語類·卷六九》云:“謹信存誠是里面工夫,無跡?!敝祆渖杏小案F理工夫”、“涵養(yǎng)工夫”說。王明陽《答友人問》云:“知行原是兩個字說一個工夫,這一個工夫,須著此兩個字,方說得完全無弊病?!秉S綰《明道篇·卷一》云:“以致知示工夫,以格物示功效”;錢德洪《論學(xué)書》云:“見在工夫……此即行著司察、實地格物之功也”(請注意黃、錢話中“工”、“功”聯(lián)用的差別)。可見“工夫”范疇是對主體整個現(xiàn)實活動的哲學(xué)概括,顯示理學(xué)家積功累行,涵蓄存養(yǎng)心性之修養(yǎng)工夫。此類“工夫”,絕不能代之以“功夫”。 以表現(xiàn)武打為主的故事片稱為“功夫片”。此處的“功夫”特指武術(shù),決不可代之以“工夫”。 (三)“工夫茶”、“功夫茶”有別 專指品飲之“工夫茶”的最早文字記載,見于清代俞蛟《夢廠雜著·工夫茶》。其后寄泉《蝶階外史》、徐珂《清稗類鈔》等文獻資料,多稱“工夫茶”。 清中期以后,“工夫茶”作為型種遺存,流行于潮州及其周邊地區(qū)。而潮州地區(qū)的傳統(tǒng)叫法是“工夫茶”。按潮州聲韻分部,“工”屬“江”韻,“功”屬“忠”韻。 潮州工夫茶、中國工夫茶、中國茶道,實質(zhì)上是三位一體。因而就潮州工夫茶的“本體”(即存在的原始本質(zhì)意義、規(guī)律、法則)而論,其存在具有普遍的哲學(xué)意義。借用王陽明的話說,“合得本體是工夫,做得工夫是本體(《傳習(xí)錄》)?!薄肮し颉奔础氨倔w”。這意味著哲學(xué)的玄思離現(xiàn)實生活越近,其生命力也越強。 孔子云:名不正則言不順。有鑒于上述的文字原義追溯,最早的文獻記載,流行地區(qū)的傳統(tǒng)叫法,潮州聲韻的分部參照,工夫茶的突出特點,“工夫”即“本體”的哲學(xué)思考,我們應(yīng)該還“工夫茶”以正名,放棄容易發(fā)生歧義,缺乏概括能力的“功夫茶”稱謂。

功夫茶要經(jīng)過多少道工系

4,干竹筍怎么做好吃

真實做法:放水泡1天,放進高壓鍋里壓15分鐘。拿出挑出老的不要。因為筍干是干貨很難煮透,這樣處理 就容易熟。 1骨頭煲湯,剛挑好的筍干放進去煲湯,要30分鐘以上。 2放排骨炒 就這樣炒也可以的,自己加工好的干凈,怎么燒都行
把干筍泡開熱水煮熟,用麻醬拌,里面放蒜,紅油,其他的隨便加
最簡單的筍干燒肉做法: 五花肉,切塊,油放在鍋里燒熱,下肉炒干水分,加料酒,炒干,加海天老抽少許上色,加泡好洗凈切成粗絲的筍干,再加海天生抽,炒勻,加水,淹沒肉,燒開,然后用沙鍋或鐵鍋用很小的火(保持水似開非開的狀態(tài)),燒1—2小時,你覺得爛了就行,大火收干水,不要太干,加鹽、胡椒,少許味精,放一點點糖。結(jié)束
"張生記老鴨煲"。 這是一道取料方便,制作簡單的湯菜,具有江南風(fēng)味。我們知道,雞鴨肉類的食物在烹飪過程中需要將其中的脂肪和蛋白質(zhì)充分分解,這樣不僅口感酥爛,便于進食,湯汁也味道鮮美醇厚,還易于吸收。所以,用保溫性能良好的沙鍋,加上文火慢慢煨燉,就成為這道菜制作上的特點??梢哉f,這是道工夫菜,當(dāng)然這里說的"工夫"指的是花時間。江南歷來有伏天吃鴨子滋補身子的習(xí)慣,加上新上市的筍干,不僅增添鮮味,而且能解除油膩,令口感清爽。 〖主料〗老鴨 〖輔料〗筍干 火腿 〖調(diào)料〗味精 黃酒 〖做法〗 1.先將老鴨宰殺、洗凈。 2.把老鴨和筍干、火腿一起放入沙鍋中,用文火燉4-5個小時。 3.最后加入味精、酒等調(diào)料即可。 〖特色〗油而不膩,酥而不爛,香氣撲鼻。 名 稱 紅燒筍干蹄膀 說 明 [原料/調(diào)料] 豬蹄膀1個酸筍干150公克五花肉1/2斤蔥3支 (1)醬油1/2杯酒少許糖適量 (2)鹽少許 [制作流程] (1)將酸筍干撕成細絲狀,洗凈后切段,泡一天水,再用滾水氽燙過,以去除筍干的酸、咸味。 (2)蔥洗凈后切成長段備用。豬蹄膀洗凈,先用滾水氽燙去腥,取出后把醬油抹在表皮上,放入油鍋中炸至金黃色,取出后馬上泡在冷水中至涼。 (3)將油鍋中的熱油倒出,只留1大匙左右的油量,燒熱后,放入蔥段爆香,再放入蹄膀、調(diào)味料1,然后加水,水的份量需蓋過蹄膀,煮至蹄膀肉質(zhì)軟爛。 (4)將五花肉刀大塊狀,加入筍干、水,一起熬煮至筍干滿鮮味,再把筍干夾入大盤中鋪底備用。 (5)將作法3完成的蹄膀擺在筍干上,再撒上少許香菜即可。 作法4的五花肉湯,也可加入酸菜或福菜,再加入適量的調(diào)味料,煮成湯品食用,就不會浪費材料了 名 稱 筍干炒臘鴨 說 明 材料:筍干、臘鴨制作: 1、筍干泡開。臘鴨先把表面刷一下,然后裝盤上鍋蒸軟。蒸完后盤子里會有一些油水混合物,不要倒掉。 2、筍干、臘鴨切絲,不要太細。 3、起油鍋放姜、花椒熗鍋,倒入筍絲,把蒸臘鴨的盤子中的油水混合物也倒入鍋里一起翻炒。 4、放入臘鴨,翻炒幾下,然后小火蓋上蓋子悶一會。出鍋。 名 稱 筍干四喜肉 說 明 主料豬助條肉1500克,筍干250克。輔料黃酒10克,醬油50克,鹽3克,糖25克,味精3克,蔥、姜共10克,麻油少許,油1000克(實耗100克)。制法 ①豬肋條肉洗凈刮清后,上鍋煮熟出鍋,趁熱抹上醬油、黃酒。筍干泡好。 ②起油鍋,放油燒至八成熱下肋條肉,炸至表面酥硬后起鍋浸入冷水中,待發(fā)起皺撈出。 ③將豬肉改刀,皮朝下扣入碗中,上面覆上一層筍干菜,加入黃酒、醬油、糖、蔥、姜,上籠蒸至肉酥爛后出籠,潷去湯汁,扣入盆中。將湯汁加味精,勾芡,淋上麻油,澆在肉上。特點油重肥香,家庭菜肴 名 稱 火腿筍干本雞煲 說 明 【原料】: 凈本雞一只約750克,火腿50克,淡筍干50克,姜蔥,鹽,紹酒,味精各適量?!局谱鳌浚?本雞氽水后放入砂鍋,再放上火腿,淡筍干,蔥,姜,酒少許,再加入清水先用猛火燒開后,再用小火燜至酥爛,再合蔥,姜,火腿切片蓋在雞上,調(diào)好味即可?!咎攸c】: 本雞酥爛而形不變,湯色濃白。 名 稱 筍干老鴨煲 說 明 先用筍干在冷水中浸泡,時間不要過長,冬天3個小時就夠了,否則香味會流失。用手撕成細條。老鴨要洗凈,注意去掉鴨尾部的兩個鴨臊(看起來像兩粒黃豆的東西)。把老鴨和火腿腳圈放到砂鍋里,放水、紹興酒、蔥姜(注意此時先別放鹽,因為筍干是咸的)。用大火燒開后,再用小火煮,中間需要除去浮沫、添幾次開水。約3個小時后,再放入筍干,再煮1個小時。根據(jù)咸淡,再放鹽、味精等。一個香氣四溢的筍干老鴨煲就出來了。
醬汁春筍塊   原料:鮮春筍500克,花生油、甜面醬、白糖、雞精、蝦籽、麻油、鮮湯各適量。   做法:   1、將鮮春筍削去老皮,用刀剖開,切成長筍塊,再用刀面將筍段輕輕拍松;   2、用水將甜面醬化開,花生油放入炒鍋,燒沸去油腥味待用;   3、炒鍋上火,放入花生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筍段焐油后,倒入漏勺瀝油;   4.炒鍋復(fù)上火,放入花生油,將醬汁放入,加糖攪拌,裝盤待用;   5、炒鍋再上火,放入鮮湯、蝦籽燒沸,再放入筍段燒沸,待湯汁快煮干時,再放入醬汁,待湯汁緊裹筍段時,加入味精,淋上麻油即可。   梅菜燒春筍   原料:梅干菜300克,竹筍300克,素高湯3杯,糖1茶匙。   做法:   1、梅干菜洗凈,切小段;竹筍去殼,剖開,先用水煮熟,再取出切條。   2、用5大匙油先炒梅干菜,再放入筍同炒,加入調(diào)味料,小火燒20分鐘。   3、湯汁微干即可盛出。   蠔油炒春筍   原料:春筍500克,蠔油、鹽、白糖、醬油、香油、雞精、食用油各適量。   做法:   1、春筍洗凈斜切成條;   2、坐鍋點火倒油,待油6成熱時放入蠔油、春筍、鹽、白糖、醬油、香油、雞精炒熟即可。   春筍沙拉粒   原料:春筍80克,豌豆苗10克,黃甜椒15克,小番茄10顆,柳松菇5克,沙拉醬10克,原味酸奶20克。   做法:   1、竹筍洗凈并切成滾刀塊,再以加了適量的鹽及少許米(加米可去除澀味)的沸水汆燙后撈起放涼備用。   2、黃甜椒洗凈切細條,與豌豆苗、柳松菇一起以沸水汆燙,撈起沖冷水放涼;小番茄洗凈去蒂備用。   3、取3顆小番茄放入果汁機中攪打均勻,倒出拌入沙拉醬、原味酸奶調(diào)勻備用。   4、將做法1、2的材料擺盤,食用時淋上做法3的調(diào)味醬料即可。   春筍冬菇湯   原料:濕發(fā)冬菇約50克,冬筍90克,當(dāng)歸約10克,油面筋約320克,素上湯7杯。   做法:   1、當(dāng)歸切薄片;冬筍去殼去頭尾,氽水后切塊;油面筋氽水過冷河,切3毫米厚片;冬菇去蒂切半。   2、冬菇、面筋、三分之一的當(dāng)歸、冬筍片放入煮沸素上湯內(nèi),煮30分鐘后撈起瀝干(揀去當(dāng)歸),湯留下備用。   3、取圓碗一個,碗內(nèi)抹勻花生油,冬菇片排放在碗底兩邊,再放入冬筍片,倒入少許煮冬菇之湯;另用小碗一個,放入所剩的當(dāng)歸和半杯水;把兩碗同在蒸籠里用旺火蒸20分鐘,取出,將圓碗里的蒸料倒扣在大湯碗中,面筋鋪放在半邊冬菇面上。   4、把煮冬菇之上湯煮沸,加上所蒸的當(dāng)歸湯調(diào)勻,輕輕澆入大湯碗里即成。   鯽魚春筍湯   原料:鯽魚1條約400克,春筍200克,蘑菇、姜片、鹽、胡椒粉、蔥花適量。   做法:   1、將鯽魚身上抹上鹽和黃酒腌20分鐘;   2、爆香姜片,將鯽魚的兩片略煎一下(這樣湯容易變白);   3、加水,放入春筍和蘑菇,燒開后轉(zhuǎn)小火煮30分鐘,起鍋后放鹽、胡椒粉、蔥花。   干貝煸春筍   原料:鮮嫩筍尖750克,干貝100克,料酒15克,精鹽1.5克,雞油25克,清湯500克,濕玉米粉10克。   做法:   1、將干貝去筋,用涼水洗凈,放大碗中,用清水浸泡1小時,上屜蒸3小時左右,取出大碗,使干貝在原湯中泡1小時,撈出,沖洗兩遍,再放入原湯(過細籮除去沙子)中浸泡。   2、用清水將鮮筍尖洗干凈,一破兩開,放入開水鍋中氽一遍撈出。坐鍋,注入15克雞油,下入筍尖煸炒一下,隨即注入300克清湯,加入精鹽、料酒各少許,再放入發(fā)好的干貝,用微火煮5分鐘左右,撈出,控凈水;將干貝(不要弄散)平碼在圓盤四周,將竹筍整齊地碼在中央。   3、鍋中注入200克清湯,上火燒開,兌入少許蒸干貝的原湯,加入剩余的精鹽,撇去浮沫,用水將玉米粉調(diào)稀,勾成芡汁,淋上雞油,澆在菜上即成。   雞味春筍條   原料:春筍500克,雞湯1碗,干辣椒2只,紹酒1勺,白糖、鹽少許。   做法:   1、筍豎割外殼,大約劃至筍肉深,從下到上完整地剝?nèi)スS殼,這樣筍就不會斷裂,后面切出來就是完整的條狀;   2、將筍洗凈入開水鍋焯5分鐘,以去筍澀味;   3、撈出筍,過涼水,與涼雞湯一起下鍋用中火燒開;   4、倒1勺紹酒加干辣椒,用小火煨8分鐘;   5、嘗咸淡,加鹽及白糖合味,再煨片刻裝盤,注意用筷子理順,并把辣椒夾出去。   吃春筍注意些什么:   春筍好但是不能多吃,尤其是有胃腸道疾病的人更要少吃,否則會引起消化道出血,嚴重時會危及生命。   另外,兒童吃筍過多,易誘發(fā)出疹,可少吃春筍,但千萬不要吃毛筍。另外,兒童骨骼發(fā)育尚未成熟,而筍中含的草酸會影響人體對鈣和鋅的吸收,如果吃筍過多,會使兒童缺鈣、缺鋅,造成發(fā)育緩慢,所以,15歲前吃筍不宜太多。老人吃筍時要細嚼慢咽。尿道結(jié)石和腎結(jié)石患者、脾胃虛弱者及產(chǎn)后都不宜吃筍。
用他和咸肉一起燉湯。 還可以和白米一起做咸粥 筍干老鴨煲 原料:隔年老鴨1只(約1500克),金華火腿300克,天目山筍干650克,生雞爪100克,深山鮮粽葉200克。 調(diào)料:蔥、姜各30克,上湯3000克,紹酒50克,鹽、味精各15克,雞粉20克,糖15克。 制作:1、選用杭嘉湖一帶的隔年老鴨,宰殺后去毛,從腹部取出內(nèi)臟,洗凈后放入沸水中中火氽15分鐘;雞爪洗凈,用剪刀剪去腳趾甲,然后用20克紹酒、8克鹽、8克味精腌漬30分鐘,然后放入蔥、姜各10克,750克上湯,大火燒開后小火燒30分鐘,取出。2、將金華火腿切成厚0.3厘米的片備用;天目山筍干放入50℃的溫水中浸泡30分鐘,取出備用。3、取宜興砂鍋1只,加入剩余的蔥、姜、鮮粽葉、火腿片、雞爪、剩余的上湯大火燒開后.放人老鴨改用小火燉3小時,然后放入泡好的筍并加入剩余的鹽和味精、30克紹酒、雞粉、糖調(diào)味后再燉30-40分鐘即可。 啊,是這樣,很簡單,先要把它放在水里泡發(fā)(約一天時間,視筍的干燥程度和老嫩質(zhì)量而定),一定要讓它變得非常軟后再瀝干水,烹調(diào)用五花肉紅燒(加干紅辣椒、蒜)味道很好(要保留多點油),或者蒸、煮都可以,一定要多放油,最好是豬油,味道才好!
用來燜鴨

5,工夫茶該怎么喝法隔了幾個小時的茶葉可以再泡著喝嗎

一般隔幾個小時的茶都不要喝了,會有亞硝酸物質(zhì)容易致癌。 各類茶的沖泡技巧 茶的沖泡是一門綜合技藝,它需要有文化修養(yǎng),有茶學(xué)及相關(guān)的知識,還要深諳地方和各民族飲茶風(fēng)習(xí)。同時,消費者的嗜好不同,生活習(xí)慣有別,茶類性能各異,自然也會使茶的沖泡變得多種多樣。 泡茶是明代開始才普及開來的,其法是先取適量的茶葉,投入清潔而干燥的茶杯或茶壺中,沖上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開水,使茶葉浸潤1分鐘,待茶葉放開,茶汁開始浸出后,再加開水至七八分滿,趁茶湯溫?zé)釙r,即可飲用。 如喝了頭遍茶(現(xiàn)頭遍茶不能喝,應(yīng)洗茶),還想繼續(xù)再喝,應(yīng)在飲器中還留有三分之一茶湯時停止飲茶,待加入開水后再飲。這樣隨酌隨沖,一般可以沖泡二三次,也有的可以沖泡五六次。 西湖龍井及類似名優(yōu)細嫩綠茶的沖泡 沖泡西湖龍井及類似細嫩名優(yōu)綠茶的茶具,以小巧、精致為上,使其與名茶的名貴相匹配,并以潔凈、透明度高為好。目前,選用較多的是透明度好的無花直筒玻璃杯,它使茶的沖泡變成了一個具有觀賞性的動態(tài)過程。沖泡水溫一定要適宜:通常要求將沸水先注入水壺內(nèi),待水溫降至80度左右時,再行沖泡,就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沖泡方法: (1)備具除茶樣罐、開水壺、品茶杯外,還須有茶巾、賞茶盤、茶荷、茶匙等,茶具搭配,應(yīng)錯落有致,大小相稱,色澤相配。 (2)在沖泡前,致詞:歡迎各位朋友來到……,我先簡單介紹一下茶具……,茶葉特征…… (3)現(xiàn)在我來為大家表演茶藝: A、溫具洗杯 B、賞茶 開啟茶樣罐,端于客人前,雙手奉上,稍欠身,供客人觀賞聞香。 C、置茶 將原先倒置的茶杯翻轉(zhuǎn),使其口沿向上,一字擺開。然后,將茶罐打開,用茶匙將所需茶葉撥入茶荷,并將茶葉一一撥入茶杯中待泡。 D、浸潤泡 向杯中傾入適當(dāng)溫度的開水,用水量為杯容量的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放下水壺,提杯向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數(shù)圈,目的在于使茶葉浸潤,吸水膨脹,便于內(nèi)含物質(zhì)浸出。時間掌握在1分鐘以內(nèi)。 E、沖泡 提壺沖水入杯,通常用“鳳凰三點頭”法沖泡,使茶杯中茶葉上下翻滾,從而使茶湯濃度上不一致。期間,客人可觀看茶的動態(tài)舞姿,以及茶的舒展變形。一般沖水入杯至茶杯總?cè)萘康钠叱蓾M為止,這種沖泡方法叫中投法。但對一些外形緊結(jié)重實的細嫩名優(yōu)綠茶,諸如蒙頂甘露、廬山云霧等可采用上投法沖泡。即杯中先沖上七分滿的水,再取茶投入,茶葉就會徐徐下沉,逐漸舒展。 F、奉茶 要面帶微笑,雙手欠身奉茶。茶杯擺放的位置,以方便客人取飲為原則。茶放好后,應(yīng)向客人伸手掌示意,說聲“請品茶!”。 紅茶的沖泡 紅茶不僅色艷味醇,而且收斂性差,茶性溫和。因些,適宜于配制牛奶紅茶、檸檬紅茶等。這樣,使得紅茶的飲用方法更加多樣,歸納起來,大體可分為清飲法和調(diào)飲法。 (1)清飲法 條茶類型的工夫紅茶,諸如祁門紅茶、九曲紅梅、正山工夫、政和工夫、云南工夫,以及袋泡紅茶等,具有香高、色艷、味醇之特點,一般多采用白瓷杯沖泡。沖泡時,首先潔凈茶具,然后置茶,接著用90度左右的水,提壺用回轉(zhuǎn)法沖泡茶葉至濕潤,使之吸水膨脹,半分鐘后,用“鳳凰三點頭”法繼續(xù)加開水至七分杯滿。對中、低檔工夫茶、紅碎茶等,一般用壺沖泡,再將茶湯分置于各個茶杯中。 (2)調(diào)飲法 與清飲法類似,分茶后根據(jù)客人需要加奶、加糖。 烏龍茶的沖泡 烏龍茶因其沖泡頗費工夫,又稱工夫茶。 目前,最具代表的烏龍茶沖泡有三種:一是以福建為代表;一是以廣東潮汕為代表;一是以臺灣為代表。 福建工夫茶具是烹茶“四寶”,即 潮汕風(fēng)爐:是一只縮小了的粗陶炭爐,為廣東潮汕地區(qū)所制,專用生火用; 玉書煨:是一個縮小的瓦陶壺,架在風(fēng)爐上,專作燒水用; 孟臣罐:是一把比普通茶壺還小的紫砂壺,專作泡工夫茶用; 若琛甌:是只有半個乒乓球大小2---4只小茶杯,通常用江蘇宜興紫砂制作,專供飲工夫茶用。 當(dāng)代,福建工夫茶具更為簡便,通常是一個盤(或茶洗),四只小茶杯,一把用水量約150毫升的小茶壺。質(zhì)地以紅泥或白瓷為最多。其中茶盤主要用來承接茶杯、茶壺或廢水。倘若是茶洗,不泡茶時還有貯存茶杯和茶壺的功能。 潮汕沖泡法與福建沖泡法所用茶具相差不多,主要有泥爐、砂銚、沖罐或蓋碗(泡茶用)、茶杯和茶洗。一套茶具茶杯通常為三只,這叫“茶三酒四”,品茶以三人為趣; 臺灣沖泡法還須增加聞香杯和公道杯。 1、福建沖泡法 A、洗杯 用開水洗凈茶杯、茶甌。洗杯時最好用茶挾子,不要用手直接接觸茶具,并做到里外皆洗。這樣做的目的有二:一是清潔茶具;二是溫具,以提高茶的沖泡水溫。 B、置茶 用雜匙攝取茶葉,投入量根據(jù)客人的要求。 C、洗茶 D、沖茶 當(dāng)開水初沸時提起水壺,將開水多較高位置,按一定方向沖入茶甌,使甌中茶葉按一定方向轉(zhuǎn)動,直至開水剛開始溢出茶甌為止。倒茶大約沖泡一分鐘后,用拇指.、中指挾住茶甌口沿,食指抵住甌蓋的鈕,在茶甌的口沿與蓋之間露出一條水縫,把茶水巡回注入弧形排開的各個茶杯中,俗稱“關(guān)公巡城”,這樣做的目的在于使茶湯濃度均勻一致。點茶倒茶后,將甌底最濃的少許茶湯,要一滴一滴地分別點到各個茶杯中,使各個茶杯的茶湯濃度達到一致。 E、奉茶 點茶后,各個茶杯的茶湯達到七八分滿后,則有禮貌地雙手奉杯,敬給賓客品飲。 2、潮汕泡法 A、溫具 泡烏龍茶前,要用初沸的水淋罐或盞和杯,目的在于預(yù)熱和潔凈茶具。隨即倒去罐和杯中開水待用。 B、置茶 先將茶從茶罐中傾于素紙上,再分別粗細。取最粗者填盞底或罐底滴口處,次用細末填于中層,稍粗之茶撒在其上,這樣可以使茶汁浸出均勻,又可免于茶湯有碎茶傾出。 C、沖點 用銚沿罐口沖入沸水。沖水時,要做到水柱從高處沖入罐內(nèi),俗稱“高沖”,要一氣呵成,不可斷續(xù)。這樣可以使熱力直透罐底,茶沫上揚,進而促使茶葉散香。 D、刮沫 沖水滿罐后會使茶湯中的白色泡沫浮出灌口,這時隨即用拇指和食指抓起罐鈕,沿著罐口水平方向刮去泡沫,也可用沸水沖到剛滿過茶葉時,立即在幾秒鐘內(nèi)將罐中之水倒掉,稱之為洗茶,目的在于把茶葉表面塵土洗去,使茶之真味得以充分發(fā)揮。隨即再向罐內(nèi)沖沸水至九成滿,并加蓋保香。 E、淋罐 加蓋后,提銚淋遍罐的外壁追熱,使之內(nèi)外夾攻,以保罐中有足夠的溫度。進而,清除沾附罐外的茶沫。尤其是寒冬沖泡烏龍茶,這一程序更不可少。只有這樣,方能使杯中茶葉起香。 F、燙杯 淋罐后,再用銚中沸水燙杯,并加滿沸水,接著滾杯。 G、斟茶 經(jīng)淋杯后,約一分鐘左右,即可斟茶。 花茶的沖泡 品飲花茶,重在欣賞香氣,但高檔的花茶也有較高的觀形價值。所以,品飲時,通過觀形、聞香、嘗味,方能品飲出花茶的特有風(fēng)韻。 沖泡花茶所用的茶具,與大宗紅、綠茶大致相同。一般說來,高、中檔花茶多采用蓋碗或帶蓋的瓷杯沖泡;中、低檔花茶采用壺泡法沖泡,再分茶湯入杯?,F(xiàn)以高、中檔花茶為例,將花茶沖泡程序分述入下: A、備具 無論是采用蓋碗泡法,還是采用白瓷杯沖泡法,都必須有蓋,目的在于防止香氣散失。 B、聞香 用茶匙在茶罐中取少量樣茶,放于方塊素紙上,供賓客聞香、觀形,以引起客人的興趣。 C、置茶 按1克茶加50毫升開水的比例,在每個碗或杯中放上2-3克茶。 D、沖泡 用90度的開水,用回轉(zhuǎn)法按逆時針方向向蓋碗或杯中沖入開水少許,緊接著用“鳳凰三點頭”法沖水至蓋碗敞口下限或七分滿杯為止,隨即加上壺蓋。靜置3分鐘左右,就可開始品嘗。 緊壓茶飲法 緊壓茶,它與散茶不同,甚為緊實,所以,僅用沸水沖泡是難以將緊壓茶的茶汁浸出。因此,飲用緊壓茶時,首先必須將緊壓茶搗成小塊或碎粒狀,爾后再在鐵鍋或鋁壺內(nèi)烹煮才可。不但如此,而且在烹煮過程中,還要不斷攪動,在較長時間內(nèi),方能使茶汁充分浸出。同時,習(xí)慣于飲緊壓茶的,多是中國邊陲的一些兄弟民族,他們主要分布在西藏、新疆、內(nèi)蒙一帶,這里均屬高原地帶,氣壓低,燒水不到攝氏100度就沸騰,用這樣的水沖泡緊壓茶當(dāng)然更不容易將茶汁浸出了,即使是烹煮,也得化較長的時間,這就是飲緊壓茶為什么不用沖泡而用烹煮的道理所在。 當(dāng)然,由于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風(fēng)習(xí)不同,調(diào)制緊壓茶的方式也是各不相同的,這在民族飲茶習(xí)俗中已經(jīng)闡述過了,在此不再敘述。
一般來說,不能再泡來喝了,不僅香味沒了,連本身茶葉的味道也變了.
功(工)夫茶何謂 "功夫"? 一指技藝, 二指時間, 三指感覺. 種茶制茶得下功夫, 泡茶沖茶要好功夫, 品茶飲茶得有閑工夫. 好功夫與閑工夫的組合, 使品飲功夫茶真正十分有趣.第一有趣為功夫茶具的精巧. 先前用于烹泉候湯的紅泥小火爐. 鵝翎小羽扇. 砂銚銅箸之類的器具, 如今已被電熱壺方便煮水取而代之自不必說, 那一直沿用至今尚未出現(xiàn)更新替換的大如密柑、小似桔子的茶壺(潮洲人俗稱 "沖罐". "蘇罐"). 薄似蟬翼而潔白如玉的茶杯, 其獨特的性能與用途, 令人嘆絕. 那壺以紫砂泥壺為正宗. 有一人用, 二人用和三人以上用的區(qū)分. 書房里獨飲, 用一人壺. 夫婦或兄弟對飲, 用二人壺. 客廳招待朋友, 用三人壺. 三人壺, 每次沖出茶湯不多不少正好三杯. 倘客人多, 也可換用大壺. 但更多的時候是三人為一批, 各輪一巡. 此時, 往往是欣賞沖茶功藝的時間, 多于飲茶品味的時間. 所以, 非有閑工夫, 斷難坐得住. 那杯, 照例只得半個乒乓球大,以白瓷薄胎杯為常見. 底平口闊, 質(zhì)薄如紙, 色潔如玉. 所謂 "不薄不能起香, 不潔不能襯色."原來, 功夫茶越燙越易出香, 杯子薄一燙就升溫. 這也是沖功夫茶為什么每巡均要用滾燙的開水澆杯的緣故(不光是為了消毒衛(wèi)生). 同時, 功夫茶一沖出來就要趁熱品飲, 此時又要杯壁溫度不要太高, 太高則會燙傷嘴唇, 而杯子愈薄杯壁散熱愈快, 不燙嘴 .此所以越薄越好. 而功夫茶中的極品, 湯色淺, 透明度高, 只有潔白如玉的杯子方能欣賞其高雅的湯色. 壺求紫砂而杯用白瓷, 此為功夫茶具一絕, 十分有趣.第二有趣為沖泡方法的考究. 一怕 "傷水", 二怕 "泡", 三怕 "破膽"四怕瀝茶斟得高. "傷水"是指納入茶壺的茶葉份量不足而注水太多, 通常應(yīng)以剛剛淹過茶葉為宜. 否則, 茶湯濃度不夠, 會品出水味, 俗稱 "傷水". "傷水"則好茶盡廢.同時, 沸水注入茶壺后約摸幾十秒鐘之后(首次時間可稍長一些)即要把茶湯倒出來, 否則, 時間一長就會把茶葉中一些影響香味的物質(zhì)都溶解在茶湯里, 影響茶湯的口感和色澤,此為怕"泡". 而往壺里注水時應(yīng)環(huán)繞壺嘴和壺邊高沖, 切忌往壺心灌, 以免 "淋破茶膽"! 斟茶時,又要把壺嘴降低, 要臨著茶杯飛快地反時鐘方向輪番瀝茶, 茶湯流成線時是 "關(guān)山巡城", 茶湯滴成點時是 "韓信點兵". "巡城"和 "點兵"是要把茶湯盡快瀝出, 并在茶杯中分得均勻, 因為先瀝出的茶淡, 后滴出的茶濃, 濃淡必須分得均勻, 方能使每一杯茶都完全一樣. 瀝茶怕斟得高, 高則茶湯注入杯子時會濺起泡沫, 影響茶湯的色澤感. 沖茶有這么多考究, 通常便要由座中的高手操作. 有高手司壺, 品茶自然美不勝收。第三有趣, 是功夫茶喝慣了容易上癮. 功夫茶的特點是聞起來香, 喝下去苦, 回過頭甘. 苦盡甘來, 澀后回爽, 有曲徑通幽,豁然開朗的妙處. 因其回甘而有生津止渴之效果, 又因其喉底的清爽, 忍不住又勾起再喝一杯的欲望. 這種情形就是梁實秋先生所說的 "喝功夫茶如嚼橄欖, 舌根微澀, 數(shù)巡之后, 好象是越喝越渴, 欲罷不能." 潮洲人出差, 你問他有啥不習(xí)慣, 他準(zhǔn)會說沒功夫茶喝. 喝慣了功夫茶的人, 一天不喝便覺得難受. 所以, 茶癮大的人出差通常都帶上一套簡化的功夫茶具, 以便隨時隨地只要是可以尋到剛燒的開水, 就喝上幾杯.第四有趣, 是有功夫茶喝的地方就可以找到潮洲人. 這有二種情形. 第一種情形是喝功夫茶的大多為潮洲人. 因為潮洲人嗜飲功夫茶, 家家都與功夫茶結(jié)下不解之緣. 第二種情形是正在喝功夫茶的縱然不是潮洲人, 但路過而主動向功夫茶座靠攏的必定是潮洲人. 這第二種情形一般又會有二種情況, 一種情況是潮洲人老鄉(xiāng)觀念比較重, 尤其是遠離家鄉(xiāng), 一見功夫茶便會尋認老鄉(xiāng), 所以會主動靠攏. 另一種情況是潮洲人向來以功夫茶待客, 因而功夫茶通常會使潮洲人找到變陌生為親熱的話題, 可以借品茶而輕松地入座.功夫茶的有趣, 須以品茶人肯大方地消遣掉個把小時的時間為墊底. 那種操作程序的繁瑣與老半天方輪上一巡也就是那么一小口茶的飲法, 曾被人斥為 "浪費時間之道". 喝功夫茶費時間那是事實, 但畢竟是一種高品位的 "悠閑". 如果成天無所事事而只是喝茶, 那當(dāng)是浪費時間. 若是在緊張的工作之余, 或則出于商場交易官場交際老友喜聚新朋偶識, 飲茶不是功利便是人情. 但帶有功利目的或人情交往的茶, 通常無法得到品茶的最高樂趣. 必須是座中有三二知己, 心中無多少俗念, 此時的品茶, 方可有 "芳香溢齒頰, 甘澤潤喉吻, 神明凌霄漢, 思想馳古今" 的境界, 當(dāng)其時, "得半日之閑, 可抵十年塵夢", 那可是難得清閑。 這是我個人的看法。還有隔幾個小時并且泡過的茶葉最好別喝,要是你認為浪費也可以用剛開的水沖調(diào)一次

推薦閱讀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