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穆夏從商業(yè)畫師到民族藝術(shù)家
還記得小時候瘋狂迷戀庫洛牌的日子,因此非常想要去看看這位影響日本漫畫的藝術(shù)大師的作品。 穆夏早期有過一段十分落魄的生活,沒有了資助人的援助,他不得不接手大量報酬低廉的插畫工作來維持生計。然而或許是命運之神不忍他的才華被埋沒,他在34歲那一年遇到了著名的女演員 莎拉·伯恩哈特 (Sarah Bernhardt),請他來畫自己的新戲“Gismonda”的招貼畫。 沒想到,巴黎人被這個捷克畫家的異域風(fēng)情所深深吸引,穆夏由此一夜爆紅。 此后,穆夏為莎拉·伯恩哈特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的招貼畫,說是莎拉本人的御用畫師也不為過。 聲名大噪之后,穆夏成功地走上了“手繪變現(xiàn)”的道路。陸續(xù)為香水,食品,香煙等產(chǎn)品設(shè)計過宣傳海報和商品包裝畫。 穆夏參與設(shè)計過的項鏈和飾品。 而最為知名的則是他畫的多組四聯(lián)畫了。 以女性的甜美柔婉對寶石、星辰、花朵、時序、四藝等概念作了擬人化的藝術(shù)表達。其線條之柔美,筆觸之細膩,加上充滿少女心的裝飾物,讓觀者如墜幻夢,無法自拔。 早期日本的浮世繪(風(fēng)俗畫、版畫)傳入歐洲(1603~1867年)之后,使歐洲也開始流行起木刻畫和招貼畫,而其后便是以穆夏為代表的新藝術(shù)運動時期(1890~1910年),有分析認為穆夏的畫作也受到了日本浮世繪的影響。 雖然穆夏本人否認自己研究過東方藝術(shù),但在畫作中,所呈現(xiàn)出女性曼妙婀娜的姿態(tài)以及富有肉感的描繪技法,可以看出兩種藝術(shù)風(fēng)格的承接性。 不過,穆夏對日本的漫畫界的影響可是實打?qū)嵉摹? 從美少女戰(zhàn)士到百變小櫻,一大批日本漫畫家都采用了穆夏的畫風(fēng)來進行人物設(shè)計。優(yōu)美而飽滿的人物形象至今都能吸引大批迷妹(比如我)(*/ω\*)。 歷史上捷克的斯拉夫民族深受拜占庭帝國的文化影響,因此穆夏視拜占庭文明為自己民族的精神家園。在穆夏的畫作中不難看出其對拜占庭藝術(shù)華美的色彩和幾何裝飾效果的運用。 最有名的便屬這幅黃道十二宮,也是我的最愛! 這是一本為當(dāng)時的土豪們設(shè)計的掛歷。入目便是琳瑯滿目的水晶、寶石鑲嵌在畫面中少女的頭飾、頸飾中。奢華貴重的感覺撲面而來,而少女柔和的面部線條輪廓,略顯微茫的眼神都恰到好處地平衡了寶石等貴金屬給人的沉重感,這樣的掛歷,請給我來一打! 在當(dāng)時,穆夏的作品因為濃厚的商業(yè)氣息而被畫界的許多同行鄙視,有一天,穆夏在布拉格的某個音樂會上,聽到了一曲故鄉(xiāng)的《伏爾塔瓦河》。而當(dāng)時的捷克正在為反抗日耳曼而戰(zhàn),穆夏因此而開始創(chuàng)作《斯拉夫史詩》。 《斯拉夫史詩》一共由20幅巨型油畫組成,畫中描繪了斯拉夫民族的神話和歷史。穆夏歷經(jīng)18年的時間創(chuàng)作完成了這一幅幅史詩級的畫作。 遺憾的是,《斯拉夫史詩》并沒有在本次展覽中展出,并且在當(dāng)時,也沒有得到人們的重視。一直到捷克慶祝獨立10周年之時,《斯拉夫史詩》才真正獲得了它應(yīng)有的贊譽。 在穆夏后期的畫作中,可以感受到明顯的歷史厚重感和民族情懷,前期繁復(fù)柔媚的少女貼畫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反映現(xiàn)實世界的沉重油畫。 我們觀眾也許會覺得遺憾,但是對于穆夏而言,意味著他終于成為了一名畫家,而不是單單的商業(yè)畫師了。 穆夏還為自己的祖國設(shè)計了郵票、貨幣,為教堂繪制了琉璃畫等等,在祖國的各個地方都留下了自己的痕跡,留下了對祖國最深沉的熱愛。 希望有機會可以去到這個穆夏深愛著的國度,靜靜地感受穆夏,品味那幅歷經(jīng)滄桑的斯拉夫史詩。
2,同光名伶十三絕是京劇史上的一幅名伶彩色劇裝寫真畫有晚清畫師誰
同光名伶十三絕,是指京劇史上有一幅聞名遐邇的名伶彩色劇裝寫真畫,該圖是由晚清民間畫師沈蓉圃繪制的。作品簡介"同光名伶十三絕",畫師是參照清代中葉畫師賀世魁所繪"京腔十三絕"戲曲人物畫之形式,挑選了清同治、光緒年間京劇舞臺上享有盛名的13位演員,用工筆重彩把他們所扮演的劇中人物繪畫出來,個個栩栩如生,顯示出畫師的深厚功力。這幅畫的面世,正值京劇盛世的歷史時期,這對了解當(dāng)時演員的扮相、服飾及前輩藝術(shù)家的風(fēng)采,是極為珍貴的文獻資料。作品內(nèi)容現(xiàn)將"同光十三絕"所繪之演員和他們扮演的角色,按生、旦、丑行當(dāng)分別介紹:1、 程長庚(前排左起第三位)扮演《群英會》之魯肅。程長庚(1811~1880),譜名程聞檄,字玉珊,號榮椿,乳名長庚。祖籍安徽省潛山縣河鎮(zhèn)鄉(xiāng)程家井,為程氏51代裔孫。清嘉慶十六年農(nóng)歷辛未十月初七日生人,道光年間入京,曾先后居住宣南石頭胡同和百順胡同,享名后寓所名"四箴堂"。同治、光緒年間曾掌三慶班,同仁尊稱其"大老板"。工文武老生,腹笥淵博,能戲300余出,擅演《群英會》、《鎮(zhèn)潭州》、《八大錘》、《戰(zhàn)長沙》、《華容道》、《戰(zhàn)太平》、《取成都》、《龍虎斗》、《舉鼎觀畫》、《文昭關(guān)》、《捉放曹》、《魚腸劍》等,亦能反串花臉《白良關(guān)》尉遲恭等。他與春臺班余三勝、四喜班張二奎,為京劇第一代演員的三位老生杰出人才,雖比余、張享名較晚,但其威望極高,名列"三鼎甲"之首。清光緒五年農(nóng)歷十二月十三日亥時歿,葬于彰儀門(今廣安門)外石道路旁北側(cè)。妻室莊氏無后嗣,收養(yǎng)兩侄,一名章圃為養(yǎng)子,一名章瑚為從子。僅章圃入梨園,工鼓扳,其妻室茹氏生有二子一女,僅長子章遵孔從藝,幼入李鐵拐斜街的小榮椿科班,排名春德、與楊小樓(春甫)同科,即清末民初著名小生程繼先,為俞振飛、葉盛蘭之師。2、 盧勝奎(前排右起第二位)扮演《戰(zhàn)北原》之諸葛亮。盧勝奎(1822~1889),祖籍江西(一說安徽),出身仕宦之家,自幼酷愛戲曲,常與劇界人士交往,因考試不中遂入梨園,初演即為程長庚賞識,約其入三慶班。入劇界后隱去真名,時張二奎正值紅極之時,便取"勝奎"為藝名。所演老生戲講究劇情戲理,尤擅孔明戲,有"活孔明"之譽。由于文化高,不僅熟讀史書,鉆研文學(xué),且通透戲場,極善編劇,三慶班所演36本連臺本戲《三國志》,即出其手。演薛仁貴征東事之《龍們陣》及《法門寺》(又名《郿塢縣》或《朱砂井》)等,據(jù)傳亦為盧氏所編。一生所編劇本,大都流傳至今。因劇本為一臺戲之根本,故人稱其"盧臺子"??芍^最早的京劇劇作家,為程長庚得力輔弼,盧乃丑角巨匠蕭長華之義父。3、 張勝奎(前排左起第一位)扮演《一捧雪》之莫成。張勝奎(生卒年月不詳),又名張奎官,北京人,曾于四喜班演出多年。其唱吸取余三勝之法,嗓音雖不沖,但唱腔流利曲折。精于說白、做工。其念頗帶情感,做派神態(tài)逼真,擅演忠臣義士一類"衰派老生"角色。如《跑城》之徐策、《四進士》之宋士杰、《清風(fēng)亭》之張元秀。亦能演丑角戲,所演《渭水河》之武吉,為人所稱道。4、 楊月樓(后排右起第一位)扮演《四郎探母》之楊延輝。楊月樓(1844~1890),譜名久先,從藝后改名久昌,字月樓。其父楊二喜,為清道光年間徽班武旦演員。相傳咸豐年間,二喜攜子由家鄉(xiāng)懷寧進京,于天橋賣藝,為"忠恕堂"張二奎賞識,遂聘二喜為教師,收久昌為弟子,排名玉樓,與俞玉笙(即俞菊笙,為俞振庭之父)為師兄弟。月樓體魄魁梧,嗓音洪亮,文武皆能。起扮相儀表堂堂,有"天官"之譽。文以《打金枝》、《金水橋》、《回龍鴿》、《五雷陣》等奎派戲見長。武戲《長坂坡》、《惡虎村》、《賈家樓》等為杰作。因演《安天會》、《水簾洞》、《泗州城》的猴王孫悟空,故有"楊猴子"綽號。楊、俞為張二奎左膀右臂,一時有"忠恕堂文武雙璧"之稱。咸豐末年滿師后,在京很少露演,自立"忠華堂"課徒授藝。同治末年赴滬演出,轟動上海灘。張二奎過逝后,他被程長庚約入三慶班,光緒四年(公元1878年)底,由程長庚呈請,楊月樓被保選為四品頂戴的精忠廟(梨園公會前身)廟首。程故后月樓接任掌三慶班達10年之久。光緒十四年十一月經(jīng)張淇林保薦,與王楞仙同被選入升平署進宮承差。光緒十六年六月初一故于宣南右順胡同寓所,年僅42歲。在其彌留之際、托孤于盟弟譚鑫培,望精心培育其子三元(即楊小樓)成才,并囑三元拜在譚氏膝下為義子,按氏家譜排名嘉訓(xùn),后成為一代國劇宗師。5、 譚鑫培(前排右起第一位)扮演《惡虎村》之黃天霸。譚鑫培(1847~1917),譜名金福,字鑫培,號望重,寓所名"英秀堂"。祖籍湖北省江夏縣大東門外田家灣。其父譚志道,工老旦兼老生。鑫培為其獨子,清道光二十七年三月初九出生。10歲隨父遷居京城,11歲入小金奎班習(xí)武丑,后改武生及文武老生,1863年出科。23歲搭三慶班,以演《神州擂》、《三岔口》、《白水灘》及"八大拿"等武生戲為主。曾傍程長庚演《青石山》馬童,得"大老板"賞識,委以武行頭。在《同光十三絕》畫中,譚是唯一的武生演員。以老生享名劇壇則是光緒十年以后的事了。程長庚曾預(yù)言:"吾死后,鑫培必成大氣候。"譚鑫培曾師事程長庚、余三勝,并向張二奎、盧勝奎、王九齡問藝,博采眾長化為己有,終成一家,與汪桂芬、孫菊仙被譽為"新三鼎甲",并成為京劇史上第一個老生流派--譚派創(chuàng)始人。光緒十六年五月二十五日,與孫秀華、陳德霖、羅壽山四人被選入升平署進宮承差,宮內(nèi)藝名譚金培。1905年,豐泰照相館于琉璃廠的土地祠,為其拍攝了《定軍山》片段,該片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的第一部黑白無聲影片。百代唱片公司為其灌制了七張半寶石唱盤傳世,計《賣馬》、《托兆碰碑》、《捉放曹》、《桑園寄子》、《烏盆記》、《四郎探母》各一張,《洪羊洞》、《戰(zhàn)太平》、《慶頂珠》各半張。其弟子有王月芳、賈洪林、劉喜春、李鑫甫、余叔巖5人。1917年5月15日上午8時病逝于京城宣內(nèi)大街大外郎營1號寓所,享年71歲。葬于戒臺寺栗園莊墓地,界樁上刻"英秀堂"。今譚門已是七代梨園世家。6、徐小香(中間的一位)扮演《群英會》之周瑜。徐小香(1832~1912),原名馨,別名炘,字心一,號蝶仙,寓所名"聞德堂",位于宣南小安瀾營,后改"岫云堂",遂有"岫云主人"之稱,小香為其藝名,有時亦寫為"小湘"。祖籍江蘇常州,清道光十一年月初十生于蘇州吳縣,幼隨其父(清某部郎官)居京,酷愛小生藝術(shù),私淑曹眉仙。其父故后,投"吟秀堂"潘氏門下習(xí)藝,滿師后初搭四喜班,后入三慶班。能戲甚多,昆亂不擋文武皆能,因其扮相富麗,故不演"窮生"。擅演《拾畫·叫畫》、《驚夢》、《喬醋》、《奇雙會》、《舉鼎觀畫》、《玉堂春》、《石秀探莊》、《八大錘》、《雅觀樓》、《起布問探》、《轅門射戟》、《羅成叫關(guān)》、《監(jiān)酒令》、《孝感天》、《借趙云》、《鎮(zhèn)潭州》、《取南郡》等,與程長庚、盧勝奎、楊月樓等合作演出連臺本戲《三國志》,所飾周瑜為其拿手,有"活公瑾"之譽。清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賣掉房產(chǎn),南返蘇州頤養(yǎng)天年。據(jù)曹心泉、王瑤卿等撰《徐小香專記》文載,徐氏故于民國初年(亦有說卒于1882年或1902年)。其弟徐金兒,字逸仙,亦工小生;其子徐如云,工昆旦與花衫。小香弟子頗多,以程繼仙最為神似。7、時小福(前排右起第三位)扮演《桑園會》之羅敷。時小福(1846~1900),原名慶,別名小馥,字琴香,又字紉之,號贊卿,乳名阿慶。寓所名"綺春堂",位于宣南豬毛胡同(今朱茅胡同),亦曾居住百順胡同,祖籍江蘇吳縣,清道光二十六年九月初九出生。12歲隨父母來京,后入四喜班名旦鄭秀蘭之"春馥堂" 從徐阿福習(xí)昆旦兼皮黃青衣。嗓音委婉嘹亮,唱腔極富情韻,有"天下第一青衣"之譽。能戲極多,曾以《三娘教子》享譽-時。與孫菊仙、穆鳳山合演《二進宮》一時無雙。亦能演小生戲《孝感天》、《雁門關(guān)》、《打金枝》等。常于春臺、四喜、三慶各班演出。曾一度繼梅巧玲掌四喜班。清光緒十二年二月十五日與孫菊仙、李燕云、李連仲四人同被選入升平署進宮承差。曾以旦角演員身份,破例被委任精忠廟廟首。中年后于意所刻意授徒,弟子頗多,均以"仙"字排名,其著名者有張云仙、張紫仙、吳菱仙、吳藹仙、陳霓仙、陳桐仙、王怡仙、江順仙,此"八仙"與其師時小福同樣嗜酒,且均海量,人稱"醉八仙"。每年重陽日,此八位弟子必來師府祝賀,人稱"八仙慶壽"。據(jù)傳小福演戲常以白酒飲場。庚子年已臥床不起,又遭八國聯(lián)軍兵擾驚嚇,于農(nóng)歷五月十三十日病故寓所,后葬于永定門外。其女為陳德霖繼室;四子時慧寶,為著名老生,亦是梨園界的書法家,位于櫻桃斜銜的"北京梨園公益會"之館額"梨園新館"及門楣上的"梨園永固"即為其所書,至今尚存。8.梅巧玲(后排左起第二位)扮演《雁門關(guān)》之蕭太后。梅巧玲(1842~1882),原名芳,字慧仙,號雪芬,別號蕉國居士,自號梅道人,乳名阿昭,寓所名"景和堂",又稱景和堂主人,綽號胖巧玲。祖籍江蘇泰州鳳凰墩鮑家壩。清道光二十二年農(nóng)歷八月二十一日出生,因家境貧困,8歲時過繼江姓,后被輾轉(zhuǎn)販賣,11歲入福盛班從班主楊三喜學(xué)昆旦兼皮黃青衣,又從夏白眼習(xí)藝,后與四喜班名旦羅巧福習(xí)花旦,藝成后即嶄露頭角,且極有人緣,遂為四喜班主要旦角。擅演演《雁門關(guān)》、《四郎探母》、《梅玉配》、《閨房樂》、《盤絲洞》、《得意緣》、《玉玲瓏》、《胭脂虎》、《浣花溪》、《彩樓配》、《二進宮》、《思凡》、《百花亭》、《小宴》、《密誓》等,戲路極為寬廣。他為人正直,辦事公道,30多歲就掌四喜班。其弟子眾多,最有成就的當(dāng)屬余紫云。光緒八年農(nóng)歷十一月初七病故于宣南李鐵拐斜街45號(舊門牌)寓所,享年41歲。妻室為陳金雀之女,生有二子二女,長子梅雨田,為著名琴師,曾傍譚鑫培多年;次子梅竹芬,初學(xué)老生后改小生,最起歸旦行繼承父藝,惜23歲時患大頭瘟病故,其子梅蘭芳年僅3歲。至梅葆玖,為四代梨園世家。9、余紫云(后排左起第三位)扮演《彩樓配》之王寶釧。余紫云(1855~1899),原名金梁,字艷芬,號硯芳,乳名昭兒,寓所名"勝春堂",曾先后居住宣南石頭胡同和李鐵拐斜街。祖籍湖北羅田,其父余三勝與程長庚、張二奎被譽為老生三鼎甲。紫云生于清咸豐五年農(nóng)歷乙卯七月初七日,幼隨父來京,入"景和堂"從梅巧玲習(xí)花旦,并私淑胡喜祿之青衣戲。其戲路極寬,尤精蹺工。同光年間搭四喜班,擅演《彩樓配》、《三擊掌》、《趕三關(guān)》、《梅龍鎮(zhèn)》、《梅玉配》、《祭江》、《玉堂春》、《蘆花河》、《打金枝》、《孝感天》、《金水橋》、《二進宮》、《虹霓關(guān)》、《宇宙鋒》等。因善琵琶,演《昭君出塞》,自彈自唱享譽一時。光緒二十五年病故,享年45歲。其子余叔巖,為余派老生創(chuàng)始人。10、朱蓮芬(后排右起第二位)扮演《玉簪記·琴挑》之陳妙常。朱蓮芬(1836~1884),原名延禧,字水芝,號福壽,寓所名"紫陽堂",位于宣南櫻桃斜街。祖籍江蘇元和,清道光十六年農(nóng)歷丙申十二月十一日出生,為"景春堂"朱福喜胞弟。幼學(xué)昆旦兼習(xí)皮黃,尤精昆曲。同治年間入四喜班,名重一時。擅演《思凡》、《琴挑》、《尋夢》、《寄扇》、《相梁刺梁》、《金山寺》、《三怕》、《盤秋》、《雙拜月》、《雙沙河》、《貪歡報》、《虹霓關(guān)》、《小放牛》、《挑簾裁衣》等。常與名丑楊鳴玉合作,與王楞仙之《奇雙會》,曾享譽劇壇。且擅長書畫。弟子有陳德霖等。11、郝蘭田(后排左起第一位)扮《行路訓(xùn)子》之康氏。郝蘭田(1832~1872)祖籍安徽,為"通天教主"王瑤卿之外祖父。原系徽戲演員,初習(xí)青衣,后工老生,以《借東風(fēng)》而聞名。清道光、咸豐年間來京,因與程長庚同鄉(xiāng),遂入三慶班。初演《天水關(guān)》之孔明,頗受贊譽。于連臺本戲《三國志》劇中,與盧勝奎分飾孔明。因當(dāng)時老旦唱腔平淡,表演呆板,不被重視,故缺少老旦演員,郝氏便自改老旦,吸取各家老旦之長,并把老生唱法糅進旦角唱腔,創(chuàng)出風(fēng)格獨具的老旦新腔,提高了老旦行當(dāng)?shù)牡匚弧7怖系?yīng)工之戲,無一不會,尤以《釣金龜》、《行路哭靈》、《滑油山》、《目連救母》、《游六殿》、《徐母罵曹》、《遇后·龍袍》等最為拿手。與張二奎、梅巧玲演《四郎探母》飾佘太君,為時小福配演《探寒窯》王夫人等,相得益彰,享譽一時。其唱高亢有力,蒼老深沉。念白猶如老婦一般。與譚志道均為京劇老旦的奠基者。后學(xué)者謝寶云、龔云甫等,以龔氏最為出色。12、劉趕三(前排左起第二位)扮演《探親家》之鄉(xiāng)下媽媽。劉趕三(1817~1894),原名寶山,別名遷升,字韻卿,號芝軒,寓所名"寶身堂",位于宣南韓家潭。因其藝高,常被多處邀請,連趕三處乃為常事,為此被諷為"趕三",他非但不介意,反而以"劉趕三"為藝名。人們常呼其為"趕三兒",晚年則稱其為"老趕"或"趕公"。祖籍天津,票友出身,初學(xué)老生,下海后入京搭永勝奎班,后入三慶班,從郝蘭田學(xué)藝,常演《金水橋》、《打金枝》、《三娘教子》、《桑園會》、《武家坡》、《天水關(guān)》等老生戲,藝宗張二奎。因當(dāng)時老生名角如林,遂改丑角。享名后各班爭相聘請,曾搭嵩祝、和春、春臺、四喜、雙奎、承慶、九和成、勝春奎、永勝奎等諸班。擅演《老黃請醫(yī)》、《絨花記》、《連升店》、《十八扯》、《花子拾金》、《瞎子逛燈》、《入侯府》、《下河南》、《貪歡報》、《一兩漆》、《雙搖會》、《雙沙河》、《紅門寺》、《鴻鸞禧》等諸多劇目。尤精婆子戲,如《送親演禮》、《浣花溪》、《變羊記》、《拾玉鐲》、《鐵弓緣》、《玉玲瓏》、《金玉墜》、《普球山》、《思志誠》等。其《探親家》名噪京師,每演此劇騎真驢上臺,必叫滿堂。入內(nèi)廷演此劇,被破例允其牽驢進宮。其嗓音清亮響堂,白口清脆爽利,表演冷雋詼諧,所演人物無不幽默風(fēng)趣。常于臺上抓哏,嘲諷權(quán)貴,抨擊時弊。在劇界頗有威望,曾被選為精忠廟首。他與楊鳴玉、黃三雄為第一代京劇丑角代表人物。光緒二十年農(nóng)歷七月初一病故,享年77歲。其弟子多為旦角,如王順福、張梅五、張芷芳等,丑角僅羅百歲(壽山)一人。13、楊鳴玉(后排右起第三位)扮演《思志誠》之閔天亮。楊鳴玉(1815~1894),原名阿金,字儷笙,號鳴玉,乳名娃子,排行為三,人稱"楊三"。祖籍江蘇揚州甘泉縣,清嘉慶二十年農(nóng)歷乙亥九月十八日出生。初習(xí)昆生,后改丑行。入京后曾搭和春、雙奎、老嵩祝成及四喜各班,專演昆丑,功底深厚,文武皆精,每戲均有絕妙。所演《盜甲》、《問探》、《訪鼠》、《蘆林》、《驚丑》、《掃秦》、《相梁刺梁》、《拾金》、《借靴》、《打花鼓》、《蕩湖船》、《思志誠》等,均堪稱杰作。尤與曹春山合演《教歌》、《拐兒》被譽為雙絕;與朱蓮芬合演《下山》、《活捉》享譽一時。甲午戰(zhàn)后,清廷簽訂賣國條約,曾流傳"楊三(鳴玉)已死無蘇丑,李二(鴻章)先生是漢奸"之說,足見其影響之深。他為人耿直,不茍世俗,為后人所贊譽。 "同光名伶十三絕",繪有老生、武老生、武生、小生、青衣、花旦、老旦、丑角,是當(dāng)時各行當(dāng)?shù)拇砣宋铮麄兌际菍﹦∷囆g(shù)做出卓越貢獻的奠基者。當(dāng)時凈角能稱絕者不少,如何桂山、穆鳳山、錢寶峰、徐寶成、慶春圃、黃潤甫、金秀山等,畫中未繪入一人,據(jù)傳因繪者不善勾畫臉譜所致。
3,失寵王妃之結(jié)緣劇情介紹失寵王妃之結(jié)緣
原月箏喜歡鳳璘,從小便喜歡,這世上,有很多人接近鳳璘,是為了他皇長子的身份,也是為了他能夠承繼大統(tǒng)的資格,唯有原月箏,是真心的想要守護鳳璘。 鳳璘的母后薨逝,不到一年,他因觸怒皇上,被關(guān)入大牢,原月箏便偷偷跑進牢房中陪伴他。 因為他曾說過,以后想要娶舉世無雙的女子,所以在分別的八年里,原月箏便照著鳳璘喜歡的樣子,努力的成長為了一名,舉世無雙的女子。 然而這番深情,也不過讓原月箏,淪為了一枚,助鳳璘登上帝位的棋子,當(dāng)真相被揭發(fā)出來的那一刻,原月箏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力量,寧愿假死,也要遠離鳳璘。 在失去原月箏之后,鳳璘方知自己傷得她有多深,他的悔悟再也點燃不了原月箏眼中的光芒,只能放手任她離去,得到想要的自由。 直到最后,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兩人才解開心結(jié),以新的身份,重新在一起,再續(xù)情緣。 天淄國皇帝偏愛孫貴妃,冷落皇后,皇后賢良大度,從無怨恨,奈何身體孱弱,早早薨逝,留下年幼的兒子鳳璘,在這深宮之中。 失去母親且年紀尚小的鳳璘,被當(dāng)朝大臣杜將軍所蠱惑,杜將軍誆騙鳳璘,皇后的遺愿便是,希望鳳璘能夠登基為帝。 然而孫貴妃亦有一子鳳珣,深得皇帝喜愛,鳳璘要得到皇位實屬不易,但杜將軍卻堅定的選擇扶持鳳璘,還承諾,待他長大之后,便將自己的獨生女兒嫁予他為妻。 皇后喪禮還未滿一年,皇帝便冊封孫貴妃為后,皇長子鳳璘帶著母后曾穿過的華服,前來祝賀,字字珠心,觸怒了皇上,遭到訓(xùn)斥。 當(dāng)朝太傅原學(xué)士有女名為原月箏,出身書香門第,生活在父母及兄長的寵愛下,她善良直率,活潑開朗,并且與鳳璘,鳳珣自小相識。 原月箏一直喜歡鳳璘,對他所說的每一句話,都銘記在心,自那時起,嫁給鳳璘,便成了原月箏最大的夢想。 孫皇后與皇長子不合,且一心想要為自己的兒子掃清障礙,皇上為避免紛爭,將鳳璘送往南疆。 因鳳璘的離開,原月箏與他分離,在分別的八年里,原月箏努力讀書,勤奮好學(xué),終于長成了琴棋書畫無一不通,詩詞歌賦無一不小,舞蹈樂器樣樣拿手的女子。 一切的努力,只因鳳璘曾說過,他要娶一個舉世無雙的女子為妻。 八年之后,遠在北疆的鳳璘,韜光養(yǎng)晦,隱藏鋒芒,裝成紈绔子弟的模樣,而皇子鳳珣,已經(jīng)跟在父皇母后的身邊,被培養(yǎng)成了一個優(yōu)秀的太子。 鳳璘被召回,原月箏終于可以再見到他了,可是她并不知道,此時的鳳璘,早已與杜將軍的獨女,杜絲雨有了婚約,二人兩情相悅,彼此思念。 孫皇后忌憚歸來的鳳璘,生怕他會阻擋鳳珣的登基之路,屢屢施計陷害。 恰逢勐(měng)岜(b?。┒踝幼鳛槭钩?,造訪天淄國,并想要與天淄國進行一場擊球比賽,鳳璘與鳳珣忙于尋找參加比賽之人,原月箏主動請求參與,而杜絲雨也加入其中。 鳳珣傾慕原月箏多年,而鳳璘自始至終都將原月箏當(dāng)做自己的妹妹,兩人待她極好,引來了杜絲雨的嫉妒。 而勐岜二王子在驛站,偶遇剛剛練習(xí)完擊球的幾人,又因原月箏的美貌,而對其騷擾,令鳳珣,鳳璘與二王子發(fā)生沖突。 比賽之時,因勐岜作弊,再加上杜絲雨逞強不肯傳球,導(dǎo)致天淄一直落后,鳳璘揭穿勐岜作弊的行為之后,兩隊再次開始比賽,這一次,鳳璘等人配合極好,打得勐岜節(jié)節(jié)敗退,最終取得勝利。 比賽結(jié)束后,鳳璘進宮拜見孫皇后,表面上謙和有禮,實際上兩人暗潮涌動。 孫皇后為了阻止鳳璘與杜將軍之間的合作,便打算將原月箏嫁予鳳璘為王妃,將杜絲雨嫁給鳳珣為太子妃。 鳳璘表面上答應(yīng),實際上卻不想將原太傅一家牽扯進來,于是他想方設(shè)法結(jié)束與原家的婚約。 他告訴原月箏,自己并非良配,奈何原月箏一心想要嫁給他,無論鳳璘說什么她都不在乎。 無奈之下,鳳璘只能假意眠花宿柳,令原學(xué)士與鳳珣撞見,鳳珣本就不想讓原月箏嫁給別人,而原學(xué)士見狀,則不想將女兒嫁給如此放浪之人。 鳳珣為了阻止婚約,將圣旨撕毀,令皇上大怒,斥責(zé)了鳳珣。 而杜將軍則以鳳珣撕毀圣旨的舉動,借題發(fā)揮,讓女兒杜絲雨假意出家,一方面以此躲避與鳳珣的婚約,一方面給皇上施壓,讓他懲罰太子。 原學(xué)士不同意女兒嫁給鳳璘,不但因鳳璘的為人,還是因為鳳璘成婚后將要回到北疆,那里生活艱苦,原學(xué)士不忍心女兒受苦。 但是原月箏一心要嫁給鳳璘,且圣旨已下,原學(xué)士只能做好女兒出嫁的準備,原月箏如愿嫁給鳳璘為妃。 杜絲雨得知鳳璘要娶原月箏,傷心極了,但得知兩人有名無實之后,才略微放下心來,卻依然要不停的叮囑鳳璘,娶原月箏不過無奈之舉,無論如何也不能對她動心,也不可以有孩子,鳳璘一一應(yīng)下。 鳳珣因攔截鳳璘下聘的隊伍,還阻止原月箏出嫁,而徹底觸怒了皇上,被打入天牢,一時之間,太子是否應(yīng)當(dāng)被廢,激起了朝堂之上激烈的討論。 后來,哪怕原月箏帶領(lǐng),鳳珣曾救助過的災(zāi)民來請命,也沒能挽回皇上的心,鳳珣的太子之位終究被廢了。 兒子失了太子之位,孫皇后怒不可遏,為了穩(wěn)固兒子的地位,不惜通蕃賣國,與勐岜合作,承諾只要他們帶兵攻打內(nèi)東關(guān),殺死鳳璘,天淄可以將內(nèi)東關(guān)拱手相讓。 鳳璘與原月箏的婚禮日期舉行,由于鳳璘不忍心利用原月箏,也為恪守對杜絲雨的承諾,大婚之夜,他寧愿找人假扮刺客,刺傷自己,也不愿與原月箏圓房。 而原月箏見到夫君受傷,衣不解帶,貼身照顧,令鳳璘的內(nèi)心愧疚不已,而鳳璘遇刺的事情,被杜將軍大肆宣揚,禍水東引至鳳珣的身上。 皇上為了避免兩個兒子之間再起沖突,不顧鳳璘的傷勢,私下命令鳳璘即刻帶著王妃,返回北疆,并叮囑他不要再嫉恨皇后與鳳珣,應(yīng)放下過去,好好生活。 然而皇上的行為,在鳳璘的眼中便是偏心,鳳璘既傷心又難過,于是大發(fā)脾氣,出宮之后,便準備帶著原月箏離開。 原月箏的哥哥原月闕,為了保護妹妹,投身軍隊,隨著鳳璘的人馬一同趕往北疆。 八年前,鳳璘獨自一人趕往北疆,而這次,卻有原月箏為伴,而經(jīng)過二人的相處,原月箏的善良與率真,都深深的吸引著鳳璘,鳳璘感激著她的陪伴與付出。 到達官嶺驛站之時,原月箏見鳳璘在官嶺特有的香珠花叢前,懷念母妃,便想上前安慰,誰知卻惹怒了鳳璘。 原月箏為了能夠讓鳳璘時常聞到香珠花的味道,便采摘鮮花,做成了香丸,甚至不顧自身安危,以身試藥,導(dǎo)致中毒昏迷。 鳳璘得知原月箏中毒的緣由,對她的傻,生出了憐惜,讓兩人的感情走近了一步。 勐岜二王子突然率領(lǐng)大軍直至內(nèi)東關(guān),鳳璘急忙領(lǐng)兵迎戰(zhàn),由于兵力不足,命原月闕回去求援,誰知孫皇后早已安排好一切,阻止派遣援兵。 幸得一神秘女子相助,才令原月闕成功找到鳳珣,告知軍情,令孫國舅帶援兵前往內(nèi)東關(guān)。 鳳璘在與部下商討應(yīng)敵策略之時,原月箏擔(dān)心鳳璘的身體,親手做了吃食送去,卻遭到了鳳璘的訓(xùn)斥。 雖然鳳璘對原月箏總是非常冷漠,令原月箏傷心難過,但她卻始終不打算放棄,決定更加努力走近鳳璘的內(nèi)心,一如既往的誠心相待。 在得知孫國舅援兵遲遲未到,而鳳璘率領(lǐng)懸殊的兵力艱難應(yīng)戰(zhàn)的時候,原月箏第一次切身的體會到了孫皇后對于鳳璘的迫害。 為了幫助鳳璘,原月箏女扮男裝,潛入城區(qū),想要刺探軍情,然而她身懷異香,很快便被識破了身份,被勐岜九王子雋(jùn)祈抓獲。 雋祈以王妃的生死威脅鳳璘,要求鳳璘親自去營救,原月箏不想因自己而令鳳璘為難,便想要一死解脫。 幸虧雋祈眼疾手快,奪走了原月箏手中的刀,那一刻,他對這個堅韌且美麗的女子,刮目相看了。 雋祈放出原月箏被殺的假消息,并將逼迫原月箏寫下的勸降書,交給了鳳璘,而那勸降書上,卻是原月箏所作的藏頭詩,寧死勿降來生再聚。 鳳璘領(lǐng)會到詩中的含義,痛苦不堪,內(nèi)疚不已,而此時的原月箏,在睡夢中卻夢見了鳳璘來營救她,反被斬殺的噩夢。 噩夢中驚醒的原月箏,十分慶幸,一切都只是一場夢,雋祈得知勸降書內(nèi)的乾坤,加倍折磨原月箏,卻驚訝于原月箏的烈性和耐力,對原月箏生出了好感。 原月闕為救妹妹,孤身一人對戰(zhàn)勐岜大軍,雋祈敬佩原月闕的勇氣,與他單打獨斗,可二王子卻不顧道義,下令誅殺原月闕。 打斗之中,原月闕射傷了雋祈,還引得勐岜大軍中了埋伏,被炸得損失慘重。 雋祈所中之箭上有毒,可二王子卻不肯,以原月箏交換解藥,救自己的弟弟,原月箏感謝雋祈放了原月闕一命,為其解毒,而雋祈作為回報,親自將原月箏送回。 面對失而復(fù)得的妻子,鳳璘終于坦然敞開了自己的內(nèi)心,被原月箏感動,接受了她的情意。 后來勐岜大漢突然崩逝,二王子為了趕回去爭奪王位,率大軍撤回,此戰(zhàn)結(jié)束,鳳璘與原月箏安然無恙,內(nèi)東關(guān)一片和諧。 鳳珣見到鳳璘與原月箏恩恩愛愛的樣子,心里五味雜陳,回去復(fù)命之時,他如實稟報了內(nèi)東關(guān)的狀況,并擔(dān)保鳳璘絕無二心,皇上賞識鳳珣心懷天下,恢復(fù)了他的太子之位。 鳳璘與原月箏在北疆過了一段極其恩愛,快樂的日子,不久后,原月箏有孕,這個消息傳回皇宮,皇上非常高興,可孫皇后很是擔(dān)憂。 孫皇后為了借刀殺人,將此事透露給了杜絲雨,杜絲雨急切的跑到了北疆,質(zhì)問鳳璘,可鳳璘雖承諾,他們之間的婚約不會改變,可鳳璘愛上了原月箏也是事實。 杜將軍為了女兒,派人去傷害原月箏,那人將原月箏打落山坡之時,還自稱是孫皇后的人。 鳳璘失去了孩子,看到崩潰大哭的原月箏,氣憤不已,他相信了此事是孫皇后所謂,更加憎恨孫皇后。 為了泄憤,鳳璘下來殺死所有官姬,此舉太過殘忍,也會有損鳳璘的名聲,奈何無論是誰相勸,均沒有作用。 剛剛失去孩子的原月箏,為了不讓鳳璘為她而背負罵名,不顧虛弱的身體,跑來相勸,才制止了鳳璘。 雋祈得知原月箏流產(chǎn),放心不下前來看望,卻被鳳璘抓獲,原月箏為雋祈求情,希望鳳璘放人,并且與他結(jié)盟,鳳璘不愿,夫妻二人發(fā)生爭執(zhí)。 但鳳璘冷靜下來之后,仔細思考,若與勐岜的九王子結(jié)盟,助其登上汗位,自此兩國和平共處,并無壞處,于是聽從了原月箏的建議,原月箏得知后,開心不已。 可此事卻被孫皇后知悉,她偷偷為二王子發(fā)去密函,揭發(fā)雋祈與鳳璘聯(lián)盟,令二王子對雋祈追殺,雋祈誤以為是鳳璘反悔陷害,生出恨意。 原月闕意外發(fā)現(xiàn)了鳳璘大婚當(dāng)日出現(xiàn)的刺客,繼而發(fā)現(xiàn)鳳璘偷偷訓(xùn)練死士,猜測出鳳璘想要謀反,便懷疑起了,鳳璘對原月箏的感情。 鳳璘對于原月闕的解釋便是自保,暫時令原月闕相信了他,此時,卻突然傳來了皇上病危的消息,鳳璘帶著原月箏匆忙趕回。 原月箏請求精通醫(yī)術(shù)的師傅為皇上診治,妙手回春,皇上轉(zhuǎn)危為安,而鳳璘雖然高興父皇的身體恢復(fù),卻也對于不能回去很是失望。 后來,在杜將軍的提示下,鳳璘以原月箏小產(chǎn),想念家中父母為由,上書請求回京,太子監(jiān)國代皇上處理政務(wù),鳳珣不顧孫皇后的反對,同意了鳳璘帶原月箏回來。 原本,在回去的路上,鳳璘已經(jīng)滿足與有原月箏相伴的日子,放棄了爭奪皇位的想法,誰知,在驛站,他們卻意外中毒,命懸一線。 幸得原月箏師傅相救,兩人獲救,而鳳璘不斷遭到暗害,便再次決定,搶奪皇位。 回京的路上,殺手不斷,鳳璘在原月箏師傅的幫助下一一化解,而師傅唯一的要求,便是鳳璘不得傷到原月箏的心,鳳璘誠懇的答應(yīng)。 回京之后,杜將軍不想讓一手扶持的鳳璘,因愛上別人而拋棄自己的女兒,便頻頻陷害原月箏。 他惡毒的污蔑原月箏與鳳珣之間有茍且,散播謠言弄得人盡皆知,讓皇上為了保住鳳珣,選擇賜死原月箏。 鳳璘為了保住原月箏,承諾返回北疆,永不回京,才得以在最后關(guān)頭,救下原月箏。 可杜絲雨見不得鳳璘與原月箏,恩愛有加的模樣,不但當(dāng)著鳳璘的面,打了原月箏一巴掌,還派人放毒蛇咬傷原月箏。 鳳璘因原月箏中毒之事,責(zé)怪杜絲雨,杜絲雨生了恨意。 后來原月箏意外聽見了鳳璘與手下的對話,得知他娶自己實屬無奈,對自己也是利用,傷心之下,她跑去向杜絲雨求證,在她的口中得知全部事實。 得知鳳璘將在皇上壽宴當(dāng)天謀反,心如死灰的她,裝作一如往常,與家人告別之后,便決心為鳳璘犧牲性命。 她在獻舞之時,刺客涌入,她為皇上擋箭受傷,眾人大驚失色。 一場宮變,風(fēng)云變色,鳳珣被誣陷為背后的始作俑者,孫皇后擔(dān)心兒子會被降罪,在皇上的藥中下了毒,皇上怒斥她愚蠢,若非她自作聰明,鳳珣獲得皇位之路本應(yīng)更加順遂。 孫皇后得知自己鑄成大錯,撞柱而亡,皇上臨死之際,與鳳璘父子二人各自吐露了內(nèi)心的苦衷。 皇上得知鳳璘為完成先皇后的遺愿,而萌生反意,告訴他先皇后賢良,不會說出這樣的遺言,之后,便崩逝在了鳳璘的懷中。 原月箏被鳳璘傷了心,雖僥幸未死,卻也不想再回到鳳璘身邊了,鳳璘來到原府苦苦哀求,卻只見到了岳母,原夫人。 原夫人不但告訴了他,先皇后的脾氣秉性,并且深愛皇上,她不可能會讓兒子與丈夫反目,還要求他不要再來見自己的女兒。 鳳璘原本就疑心杜將軍告訴他,自己母后的遺言,現(xiàn)在結(jié)合皇上與原夫人的話,更加確認了,杜將軍不過就是想扶持一個皇帝,而擴大自己的權(quán)勢而已。 鳳璘登基之后,冊封原月箏為后,又迎娶了杜絲雨,封為貴妃,杜將軍有所不滿,卻也不敢明目張膽的表達。 后來,原月箏雖然被接回皇宮,卻從未對鳳璘有過好臉色,但鳳璘不肯放棄,日日懇求,原月箏只能假死以獲得自由。 杜將軍計劃在女兒生下皇子之后,便殺死鳳璘,擁立小皇子為帝,原本杜絲雨對鳳璘還有一絲情意,可在得知了鳳璘,根本不打算讓她生下孩子之后,徹底黑化。 經(jīng)過調(diào)查,鳳璘得知原月箏是假死,知道了她寧愿死,也不愿意呆在自己身邊,便派人去尋找,默默守護。 杜絲雨勾引鳳璘身邊,一直喜歡著她的侍衛(wèi),趁機懷孕,并讓杜將軍找到與她產(chǎn)期相近的孕婦,一旦她生下公主,便來一招貍貓換太子。 誰知鳳璘洞悉了杜絲雨的計劃,令換孩子的計劃沒能成功,杜絲雨產(chǎn)下公主,沒多久,鳳璘還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并非自己所出,侍衛(wèi)為了保住杜絲雨母女,以死謝罪。 鳳璘失去如手足一般的伙伴,便下令,這一生都不要再見到杜絲雨。 之后,鳳璘打算去見原月箏,可原月箏為了躲避鳳璘,箏來到了勐岜,與雋祈一起生活。 杜將軍甚至鳳璘已經(jīng)不受控制,便找到了鳳珣,挑撥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借鳳珣的名義造反。 二王子此時出兵與天淄國開戰(zhàn),卻被鳳璘的兵馬擊敗,鳳璘以擁立雋祈為大汗作為條件,交換原月箏,雋祈很是為難,他的手下卻請求原月箏幫助雋祈。 鳳珣突然殺出,刺殺鳳璘,原月箏意外被二皇子抓獲,鳳璘只身前去營救,不懼危險,終于在原月闕的配合下,擊殺二王子,救回原月箏。 雋祈看出原月箏還愛著鳳璘,便封原月箏為鑫藍公主,代表勐岜去往天淄國和親。 鳳璘再次迎娶原月箏,將其封為皇后,杜絲雨卻嫉恨不已,裝可憐,扮賢惠,再借年幼的女兒,挑撥原月箏與鳳璘之間的關(guān)系。 之后,鳳璘詐死,引得杜將軍自投羅網(wǎng),將其一舉殲滅,杜絲雨得知父親失敗,絕望自焚,鳳璘為了與原月箏長相廝守,將皇位交給了鳳珣。 自此,鳳璘與原月箏隱居避世,生下一對兒女,過得愜意又幸福。 電視劇《失寵王妃之結(jié)緣》改編自小說《結(jié)緣》,原月箏對鳳璘癡情多年,而鳳璘對原月箏最初卻只是利用而已。 都說女人一定要嫁給愛自己的人,不要去選擇自己愛的人,但原月箏卻視嫁給鳳璘為夢想。 她的堅定且執(zhí)著的人,哪怕明知道鳳璘不愛自己,也想要用自己的真心去感動他,從最初的利用,到之后雙向奔赴,最終獲得了美滿的結(jié)局。 原月箏是舉世無雙的姑娘,師傅是一個醫(yī)術(shù)高超的當(dāng)世名畫師,就連皇上也想要收藏他的真跡,而原月箏的畫技盡得真?zhèn)?,畫出的畫作就連鑒定師都分辨不出真假。 她美貌無雙,多才多藝,天性善良,活潑開朗,這樣一個深情又專一的女子,很難不讓別人動心。 愛上原月箏之后的鳳璘,無時無刻不在承受著內(nèi)心的糾結(jié),既不想傷害原月箏,又不想辜負母親的遺言,當(dāng)最后發(fā)現(xiàn),遺言不過是謊言的時候,他便選擇了與愛人遠離凡塵,過自己的小日子。 本以為這是一部虐到不行,且結(jié)局是BE的電視劇,沒想到還有意外收獲,結(jié)局圓滿,可放心觀看。 #失寵王妃之結(jié)緣##高云翔##李晟##黃宥明##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