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扶溝縣泉閣酒業(yè)有限公司興隆路分公司,51旅游去哪里最好

1,51旅游去哪里最好

到河南省洛陽
杭州是中國著名的風(fēng)景旅游城市,每年吸引兩千多萬中外游客。杭州以其美麗的西湖山水著稱于世,“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表達了古往今來的人們對于這座美麗城市的由衷贊美。元朝時曾被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贊為“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城”。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曾寫道:“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西湖,她擁有三面云山,一水抱城的山光水色,她以“濃妝淡抹總相宜”的自然風(fēng)光情系天下眾生。  杭州市有著2200年的悠久歷史的杭州還是我國八大古都之一,人文景觀同樣豐富多彩,古代庭、園、樓、閣、塔、寺、泉、壑、石窟、摩崖碑刻遍布,或珠簾玉帶、煙柳畫橋,或萬千姿態(tài)、蔚然奇觀,或山清水秀、風(fēng)情萬種,尤以靈隱寺、六和塔、飛來峰、岳王廟、西泠印社、龍井、虎跑泉等最為著名。“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51旅游去哪里最好

2,仙劍問情篇那里買酒啊

那個其實就是向著人多的地方好了,看到前面圍了一堆人,上前觀看,會看到一個道士要圍觀的人猜銅錢在哪一個杯子中,由于南宮煌干預(yù)了 這一場賭局,于是道士要求與他賭一把,在勝出了之后,查探道士遺下的袋子,便能獲得壯泉四十.之后旁邊的小東西突然動了起來,南本打算 抓它去炫耀一下,可是終究敵不過它的眼淚,所以放走了它.   事后南宮煌到了百酌樓(百酌樓就在唐家堡南面出口的左邊的房子(沒什么裝飾的~開門進去吧)   南宮煌正想向老板買酒,可是卻發(fā)現(xiàn)身上的錢不見了,于是在唐家堡走走,看看能不能抓到那個偷錢的毛賊.   (城里有不少東西可拿喲~挺值錢的~例如在千寶閣,客棧,民居,街上也有)   當(dāng)南宮煌走到唐家集邊的房子門口(即是墻上刻了一個很大的「唐」字的客棧)   會發(fā)現(xiàn)一個陌生人.南宮煌于是上前試探(就是偷酒嘛…)可是,在二人爭奪之中,卻不小心把酒打破了.南宮煌為了賠償,便把壯泉四十送給 他.二人相談甚歡,李三思更教南宮煌「飛龍?zhí)皆剖帧?南宮煌習(xí)得飛龍?zhí)皆剖?   之后南宮煌走下一點,見到告示牌上有人征法師收妖,南宮煌高興不已,此時,溫慧突然出現(xiàn),與正想離開的南宮煌相撞.他們二人也想去收妖, 于是便爭奪那張告示,南宮煌雖然輸了,可是卻騙她,告訴她相反的方向,自己便立即去到客棧.

仙劍問情篇那里買酒啊

3,中國有哪些地方最好玩

只要心情好 去哪里都一樣 最好的莫過于自己的故鄉(xiāng)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美食之鄉(xiāng)香港是一個集世界美食于一地的“美食天堂”,是著名的“美食之都”。游客在香港可以品嘗到全世界各地最可口的美酒佳肴。據(jù)統(tǒng)計,香港的各類中西餐館超過一萬家,可謂五步一樓,十步一閣。不管你在什么地方,只要一轉(zhuǎn)身,就可以發(fā)現(xiàn)眼前又是一家餐廳。任何時間都可以找到吃飯的地方,方便程度超過世界任何名都。彩云之南啊,昆明,大理,麗江,香格里拉啊1.去大理。不管你從那里來,如果你買了直飛大理的機票,那機票價就不表了。:還可以選擇去杭州杭州風(fēng)景也很美.江南嘛.雨杭州更美.杭州是中國著名的風(fēng)景旅游城市,每年吸引兩千多萬中外游客。杭州以其美麗的西湖山水著稱于世,“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表達了古往今來的人們對于這座美麗城市的由衷贊美。元朝時曾被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贊為“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城”。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曾寫道:“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西湖,她擁有三面云山,一水抱城的山光水色,她以“濃妝淡抹總相宜”的自然風(fēng)光情系天下眾生?! 『贾菔杏兄?200年的悠久歷史的杭州還是我國八大古都之一,人文景觀同樣豐富多彩,古代庭、園、樓、閣、塔、寺、泉、壑、石窟、摩崖碑刻遍布,或珠簾玉帶、煙柳畫橋,或萬千姿態(tài)、蔚然奇觀,或山清水秀、風(fēng)情萬種,尤以靈隱寺、六和塔、飛來峰、岳王廟、西泠印社、龍井、虎跑泉等最為著名?!敖蠎洠顟浭呛贾?!”另到杭州后.就在西湖邊找一旅館住下.可好好享受一下西湖美景.這是人生一大享受.景點主要都在西湖邊,很方便.希望你能滿意.百度移動
西安
河南

中國有哪些地方最好玩

4,大話2的甘肅專區(qū)東西呢在什么位置是不是合區(qū)了

早合區(qū)了 大話Ⅱ服務(wù)器名 合服后備用服務(wù)器名 合并后網(wǎng)絡(luò)連接方式 鏡花緣 小橋流水 電信 碧海青天 大明宮詞 玉臺新詠 電信 水龍吟 關(guān)山月 空亭日暮 網(wǎng)通 牡丹坊 百里杜鵑 月桂茗香 電信 龍虎門 月滿西樓 玄劍書香 網(wǎng)通 防沉迷區(qū) 書香門第 浪淘沙 終南山 電信 芙蓉園 大運河 花亭湖 網(wǎng)通 滄州府 天龍八部 白樺林居 電信 天下無雙 太陽城 趵突泉 網(wǎng)通 風(fēng)花雪月 終南古墓 望月潭 煙池笙歌 電信 天若有情 情滿珠江 武林外傳 桃紅柳綠 電信 蘭若寺 桃花島 媧皇宮 慈云閣 網(wǎng)通 京華煙云 北國風(fēng)光 清源山 空谷幽蘭 電信 林海雪原 精忠報國 江西專區(qū) 夫子廟 云棲竹徑 電信 花好月圓 鳳舞九天 上海專區(qū) 避暑山莊 燕翩躚 網(wǎng)通 大千世界 瀟湘夜雨 月亮湖 九峰山 網(wǎng)通 龍騰四海 光明頂 劍雨飄香 雨霖鈴 網(wǎng)通 似水年華 明月島 烏蘇里江 網(wǎng)通 黑龍江區(qū) 帝堯?qū)m 五臺山 網(wǎng)通 百花谷 茶馬古道 鳳棲梧 網(wǎng)通 臥虎山 松花江 安徽專區(qū) 夢筆生花 電信 瓊樓玉宇 比翼雙飛 大雁塔 華清池 電信 陜西專區(qū) 天津?qū)^(qū) 三盤暮雨 網(wǎng)通 精武門 雁蕩山 靈棲洞天 電信 兩小無猜 水月洞天 海南專區(qū) 日月灣 電信 殷商古都 水鏡莊 漢水人家 網(wǎng)通 浮煙山 千華山 云夢仙境 龍門石窟 網(wǎng)通 寶泉幻境 絕代雙驕 奉天古城 玉佛苑 網(wǎng)通 遼寧專區(qū) 須彌山 香格里拉 梅里雪山 電信 彩云之南 紫金山 盤絲洞 東海漁村 網(wǎng)通 神龍?zhí)?化生寺 魔王寨 月透碧紗 網(wǎng)通 獅駝嶺 桃花澗 長壽村 醉蓬萊 網(wǎng)通 傲來國 五莊觀 情人谷 修羅古城 電信 修羅殿 靈獸村 吉林專區(qū) 吳山天風(fēng) 電信 塵緣未了 玉皇宮 晴川閣 花雨斜陽 電信 方寸山 普陀山 五指山 玉虛宮 網(wǎng)通 隱霧山 麒麟山 凌煙閣 網(wǎng)通 金兜山 紫云山 積雷山 陌上桑 網(wǎng)通 黑風(fēng)山 豹頭山 火焰山 水云間 網(wǎng)通 花果山 芭蕉洞 昆侖山 桃林塞 網(wǎng)通 峨嵋山 金頂山 翠云山 太子殿 網(wǎng)通 平頂山 福陵山 河北專區(qū) 山海關(guān) 網(wǎng)通 青龍山 長生殿 開元寺 電信 云中殿 御花園 垂天之云 網(wǎng)通 御馬監(jiān) 蟠桃園 煙月朦朧 網(wǎng)通 水簾洞 御書房 紫氣東來 網(wǎng)通 國子監(jiān) 憶江南 月浪衡天 網(wǎng)通 星月奇緣 緣定三生 紫竹林 豆蔻年華 網(wǎng)通 北京專區(qū) 情系今生 夢回唐朝 電信 仙夢奇緣 再世情緣 山西專區(qū) 皇城相府 網(wǎng)通 東方明珠 絲綢之路 劍膽琴心 網(wǎng)通 嶺南紅 海外專區(qū) 岳麓傳說 一川煙草 網(wǎng)通 蜀山傳奇 內(nèi)蒙專區(qū) 天上人間 人間仙境 網(wǎng)通 海市蜃樓 碧波潭 洞仙歌 網(wǎng)通 摩云洞 九天福地 盈福滿祿 網(wǎng)通 萬象法界 未央宮 九曲溪 網(wǎng)通 鼓浪嶼 四川專區(qū) 蜀南竹海 電信 天府之國 甘肅專區(qū) 靈宮峽 電信 緣分天空 雷霆九天 大佛殿 電信 河南專區(qū) 江蘇專區(qū) 秦淮河畔 電信 金平府 琉璃仙境 萬壽山 雨打芭蕉 電信 壓龍山 北俱蘆洲 雪暮蘭荒 電信 南瞻部洲 廣西專區(qū) 月牙虹影 電信 伏波山 羅浮山 白云仙山 電信 粵韻飄香 廣東專區(qū) 浙江專區(qū) 靈隱佛國 電信 武陵秦緣 世外桃源 藏經(jīng)閣 莘莘學(xué)子 電信 翰林院 青海專區(qū) 日月山 電信 仙履奇緣 血舞殘陽 金戈鐵馬 電信 哪咤鬧海 大鬧天宮 斗戰(zhàn)勝佛 電信 齊天大圣 五明宮 乾清宮 電信 丹霞宮 水晶宮 龍鳳呈祥 電信 廣寒宮 嫦娥奔月 廣寒玉桂 電信 花藥宮 遣云宮 紫薇宮 電信 長樂宮 卷簾府 玄奘寺 電信 齊天府 天蓬府 顏如玉 電信 云棧洞 鳳凰山 泉洞清幽 電信 小西天 雷音寺 潮音洞 網(wǎng)通 寶林寺 通天河 清水河 網(wǎng)通 子母河 四圣莊 鳳城春淺 電信 清華莊 七星崗 萍水相逢 電信 黑山谷 至尊寶 斜陽照水 網(wǎng)通 斧頭幫 無底洞 春綠江南 電信 連環(huán)洞 天竺國 飛燕回翔 電信 火云洞 寶光殿 養(yǎng)心殿 電信 天王殿 金鑾殿 太和殿 電信 靈霄殿 方丈仙島 相思閣 電信 東勝神洲 紫禁之巔 月上海棠 電信 華山論劍 海闊天空 陽關(guān)雪 電信 月光寶盒 仙靈虛空 仙島湖 電信 靈臺仙境 西牛賀洲 漁舟唱晚 電信 在水一方 瑤池圣域 陽春白雪 電信 琵琶洞 朱紫國 高山流水 電信 高老莊 陳家莊 鵲華秋色 電信 鳳仙郡 波月洞 淮揚潔秋 電信 玄英洞 月陀國 月老祠 電信 女兒國 凌云渡 赤壁泛舟 網(wǎng)通 流沙河 鏡花水月 蓬萊仙島 菩提樹 網(wǎng)通 西竺佛國 瀛洲仙島 比丘國 驀山溪 電信 高昌國 西梁國 湘春夜月 電信 欽法國 吉祥天 蓮花山 塞里春 電信 陷空山 朝天門 樓蘭古城 電信 金刀峽 新疆專區(qū) 烏雞國 望秦川 網(wǎng)通 白鳳國 太陽島 珞珈山 電信 湖北專區(qū) 福建專區(qū) 武夷山 電信 慈云寺 游俠殿堂 摩訶山 電信 自在天 山東專區(qū) 車遲國 劍俠風(fēng)骨 電信 寶象國 太虛幻境 水調(diào)歌頭 電信 布金禪寺 水墨云崖 回風(fēng)舞雪 電信 鵲橋仙 鐵血丹心 岳麓山 電信 湖南專區(qū) 濯垢泉
Just Google it

5,中國古代著名的樂器名字

一、古琴 我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三千多年前已盛行。琴面裝有七根弦,由粗而細(xì),自外向內(nèi)按五聲音階排列。琴面還嵌有十三個琴徽,以標(biāo)識弦上音位而用。演奏里右手撥弦有散、泛、按三種音色變化。散聲以空弦發(fā)音、其聲剛勁渾厚。泛音是以左手輕觸徽位,發(fā)出輕盈虛飄的樂音。按聲是左手按弦發(fā)音,移動按指可以改變音高并能奏出滑音、顫音或其他裝飾音。此外還能演奏同度、八度、五度等音程。有關(guān)古琴的文獻記載及傳譜浩如煙海,是我國古代音樂的珍品。 二、塤 古代吹奏樂器,形似梨,用陶土燒制而成。最早出現(xiàn)于約七千年前,大部分是二音孔和三音孔,至殷商時期的五音孔陶塤已能吹奏七聲音階和部分半音,發(fā)音古樸醇厚而悲壯。 三、篳篥 亦稱“蘆管”“茄管”。已有二千年左右的歷史,起源于西域,后傳入中原。南北朝時有大小篳篥,桃皮篳篥及雙篳篥等多種形式。隋唐至宋元時盛行全國。宋代教坊十三部中有篳篥部。杜甫、白居易等詩人在詩行中常有細(xì)致的描述。 四、古琵琶 琵和琶是古代兩種不同演奏手法的稱謂,琵是右手向前彈,琶是右手向后彈,所以遠在秦漢時期,對類似這種演奏手法的樂器一般地把它們概稱琵琶。以后經(jīng)過了漫長的發(fā)展,逐步定形為一種半梨音箱,曲項四弦,置胸前演奏的琵琶。琵琶是中國彈撥樂器中最富有表現(xiàn)力的樂器,既能表現(xiàn)氣勢磅礴的古戰(zhàn)場氣勢,也能表現(xiàn)花前月下纏綿的思念之情。 五、古箏 春秋戰(zhàn)國時代流行于秦地,故史稱秦箏。漢晉以前十二弦,唐宋以后增為十三弦。明清以來逐漸增至十五或十六弦。按五聲音階定弦。傳統(tǒng)演奏技法:用右手大、食、中三指彈奏。用左手食指、中指或無名指、中指按弦,以取得“按、顫、揉、推”等變化音。 六、箜篌 古代彈撥樂器,盛行于漢唐時代,有臥箜篌、豎箜篌,鳳首箜篌三種形制。明代以后漸少使用。現(xiàn)改革的箜篌有三十七根弦,擅長演奏劃音,吟音,揉弦等手法,表現(xiàn)力極為豐富。 七、洞簫 單管豎吹,漢代開始盛行。古代簫多為竹制,但也有玉制或瓷制的。上端利用竹節(jié)封口,在封口處開半橢圓形吹孔,音量較小,音色娓婉清雅,以夜闌更深之際樂聲幽美悅耳著稱。 八、編鋩 又稱鋩鑼,是古老而極富有特色的民族定音打擊樂器,由響銅鑄成,鑼臍為乳突狀結(jié)構(gòu),鑼面呈拱型。編鋩由三十二面鋩組成,音色渾厚洪亮,富有魅力。 九、篞 古代音區(qū)較低的笛類樂器。我國最早的辭書《爾雅·釋樂第七》記載:“大管謂之簥,其中謂之篞,小者謂之篎?!耙羯统?,悲切動人。
金[鐘]:八音之一。金屬制的打擊樂器。歷史久遠,陜西長安縣客省莊龍山文化遺址曾出土有陶鐘,是新石器晚期的遺物;商代以來的鐘為銅制,多是大、小三枚組合起來的編鐘,成為依一定音列組成的旋律樂器。春秋末期至戰(zhàn)國時期的編鐘數(shù)目日漸增多,以九枚一組的居多。秦代以后,沿用于歷代宮廷雅樂中的鐘多為呈圓形,每鐘發(fā)一音。近年在西南地區(qū)多次出土的戰(zhàn)國至兩漢時期具有少數(shù)民族風(fēng)格和地方特色的編鐘,如云南楚雄萬家壩古墓出土的編鐘,外形似鈴,斷面作桃核形,頂端作雙角狀;廣西等地也出土有編鐘,反映了西南各地與中原地區(qū)在音樂文化上的密切聯(lián)系。 石[磬]:八音之一。玉、石等材料制成的打擊樂器。甲骨文中磬字,形同曲尺,懸掛在架上。左半像懸石,右半像用手執(zhí)捶敲擊?!渡袝?。益稷》載:“擊石拊石,百獸率舞”,“石”即指磬??脊虐l(fā)現(xiàn)有約為夏代的東下馮遺址石磬,系打制而成,表明磬可能起源于某種片狀石制勞動工具,最早用于先民的樂舞活動,后來用于歷代上層統(tǒng)治者配合祭祀、宴享等禮義活動的雅樂中,成為象征其身份地位的“禮器”。 土[塤]:八音之一。用土燒制的吹奏樂器。戰(zhàn)國時期趙國史書《世本》載:“塤,暴辛公所造?!薄妒斑z記》載:“皰羲灼土為塤?!边@類傳說雖不可信,但也說明塤的歷史很久遠。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發(fā)現(xiàn)有一個吹孔的陶塤,距今約七千余年,是目前最早的實物。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遺址、山西萬泉荊村遺址、甘肅玉門火燒溝遺址、河南鄭州銘攻路、二里崗商代遺址、輝縣琉璃閣區(qū)殷墓都有陶制塤的發(fā)現(xiàn)。 木[柷敔/音zhuyu住羽] :八音之一。指木制的打擊樂器。柷,形同木升,上寬下窄,用木棒撞擊其內(nèi)壁發(fā)聲,以示樂曲的起始,古代雅樂開始時擊之;敔,狀如伏虎,背面刻有鋸齒,演奏時用一支一端破成細(xì)條的竹筒,逆刮虎背的鋸齒,以示樂曲的終結(jié),古代雅樂結(jié)束時擊奏。 絲[琴瑟]:八音之一。用梧桐木等木質(zhì)材料制成的彈撥樂器?!对娊?jīng)》中已有琴瑟的記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古作五弦,周初增為七弦。古代琴的別稱有“綠綺”、“絲桐”等;琴在先秦時代就已經(jīng)是常用樂器。在我國古代文化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鬃印⑺抉R相如、蔡邕、嵇康等都以彈琴著稱。幾千年來,琴的演奏綿延不絕。歷代琴師對琴曲的流傳和發(fā)展做出了貢獻。瑟,多為25弦,也有14弦、23弦的。每根弦下施柱,用以調(diào)節(jié)有效弦長。據(jù)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25弦瑟,可知它是按五聲音階調(diào)弦。瑟的出現(xiàn)年代更早。目前出土的瑟是春秋晚期制品。唐宋以來文獻所載和明清宮廷所用的瑟,與周、漢時期出土實物已有較大差異。古代宴享禮儀活動中,多用瑟伴奏歌唱。 竹[簫管]:八音之一。竹制的吹奏簧管樂器。單管、豎吹。古代簫多為竹制,也有玉制、瓷制的。用于獨奏、琴笛合奏或演奏傳統(tǒng)竹樂曲。如龠[音yue月]、形狀像笛子,短管,有三孔、六孔、七孔之分、簫,最初用一組長短不等的細(xì)竹管按音律編排而成,如鳥翼狀,叫“排簫”,后來只用一根竹管制成,豎吹得叫“洞簫”。 匏[笙芋]:八音之一。竹制的吹奏簧管樂器。甲骨文中有“和”字,即是小笙,說明其起源之久遠。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實物是曾侯乙墓出土的笙,竹管14根,竹制簧片。笙管分兩排插在匏[葫蘆]制的笙斗上。笙在春秋戰(zhàn)國和秦、漢之際是重要的吹奏樂器。南北朝至隋唐時期,有19簧、17簧、13簧數(shù)種。唐代改為木制。明清時期,廣泛應(yīng)用于民間器樂合奏和戲曲、說唱伴奏中。芋,在戰(zhàn)國至漢代廣泛流行,至宋代失傳。出土的漢代百戲陶俑、石刻畫像中多有吹竽的圖像。芋的形狀似笙而比笙大。36管,后減至23管。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芋通高78厘米,芋斗、芋嘴為木制,芋管22根,竹制。分前后兩排,每排11管,呈雙弧形排列,插在橢圓形芋斗上。 革[鼓]:八音之一。指皮革制成的鼓類打擊樂器?!对娊?jīng)。關(guān)雉》中記載:“窈窕淑女,鐘革樂之。”《呂氏春秋。侈樂》載:“為木革之聲若雷,為金石之聲責(zé)若霆?!逼渲械母?、木革,都是形容鼓的音樂效果。
薩克斯!
塤 篳篥 古箏 古琵琶 箜篌 洞簫 篞
九霄環(huán)佩、海月清輝、太古遺音、雪夜冰、幽澗泉等。
二胡

6,珍珠泉在哪個地方

啊 在曲夠
在安陽水冶
一、濟南珍珠泉 珍珠泉為濟南第三大名泉,位于濟南舊城中心,今泉城路珍珠泉 禮堂內(nèi)北面。在它周圍有許多小泉,如楚泉、溪亭泉、舜泉、玉環(huán)泉、太乙泉等,被稱為珍珠泉泉群。 珍珠泉泉池長42米、寬29米,周圍砌以雪花石欄,岸邊楊柳輕垂,泉水清澈如碧,一串串白色氣泡自池底冒出,仿佛飄撒的萬顆珍珠,迷離動人;泉的西北角有濯纓池,是由泉水匯聚而成,泉水向北流經(jīng)百花注洲后進入大明湖。珍珠泉區(qū)為一座清雅的庭園,松柏蒼翠、楊柳低垂,泉池樓閣錯落有致;園內(nèi)羅鍋橋西側(cè),有一株高五、六米的宋代海棠,至今有千年的歷史,相傳是濟南太守曾鞏所栽。另外,在珍珠泉北邊新建了一座人工湖,砌假山、植蒼松,別具一番特色。清代王昶《珍珠泉記》云:“泉從沙際出,忽聚忽散,忽斷忽續(xù),忽急忽緩,日映之,大者為珠,小者為磯,皆自底以達于面。”人們形容這里的景觀是"跳珠濺雪碧玲瓏"。附近還有散文泉、朱砂泉、騰蛟泉、溪亭泉等十一處泉水。 人們傳說,珍珠泉的串串“珍珠”是當(dāng)年舜的兩個妃子——娥皇和女英的眼淚所化。遠古時代,歷山(今千佛山)下出了一個大賢人——舜,他自小就跟著當(dāng)?shù)匕傩赵谏较赂N,在群體生活中逐漸顯示出超人的品格和才能,三十多歲就被人們推舉為首領(lǐng)。堯聽說后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舜,以后連國君之位也禪讓于舜。舜勤于政事,常四方巡視。有一年,舜遠行南方,而山東一帶遭受了大旱,娥皇、女英便帶領(lǐng)父老兄弟早晚祈禱上天降雨,但姐妹二人膝蓋跪出了血,天空仍沒有一絲云影。 姐妹倆又帶領(lǐng)大家向龍王要水,人人雙手都磨出血泡,終于挖出一口深井。正在這時,南方傳來舜帝病倒于蒼梧的消息,娥皇、女英當(dāng)即啟程南行。看著揮淚話別的人們,她們禁不住一串串淚珠灑落大地。突然,“嘩啦”一聲,淚珠滴處,冒出一股股清泉,泉水如同一串珍珠汩汩涌出,這就是今天的珍珠泉。后人有詩曰:“娥皇女英異別淚,化作珍珠清泉水。” 二、南京珍珠泉 珍珠泉風(fēng)景區(qū),位于南京市浦口定山西南麓。距浦口火車站及浦口輪渡7公里,168路公交車直達景區(qū)。本景區(qū)屬北亞熱帶濕潤性季風(fēng)氣候。景區(qū)四季景色宜人:春季桃紅柳綠,夏季林木蔥郁,秋季天高氣爽、層林盡染,冬季紅梅傲雪。全年適宜旅游。 區(qū)內(nèi)丘陵起伏蜿蜒,為老山東延的一部分。主要由白云巖、石灰?guī)r組成,怪石嶙峋,山峰嵯峨。妙高峰、獅子峰、芙蓉峰矗立于北側(cè),最高峰為妙高峰,海拔255.5米。山峰環(huán)合,林木蔥蘢,谷深幽峻,碧水漣漣,泉逐云影,明珠萬斛,情趣橫逸。以山秀、石美、水麗、泉奇之雅譽著稱。 早在南朝時期,梁武帝為高僧法定建定山寺于獅子峰下,香火繚繞,珍珠泉即始于斯時。后印度僧人達摩折葦渡江至定山寺,面壁數(shù)載。明清時代以珍珠泉為中心建樓、臺、亭、閣三十余座,已形成了融山水園林為一體的優(yōu)美景觀,游人絡(luò)繹不絕,被譽為“江北第一游觀之所”。 1984年南京市人民政府決定重建景區(qū),并列為江蘇省重點七發(fā)旅游項目——南京珍珠泉旅游度假區(qū),度假區(qū)以“金陵四十景”之一的珍珠泉風(fēng)景區(qū)為中心,占地區(qū)14.76平方公里。區(qū)內(nèi)除有諸多南朝、明清等文化遺跡,還有為人們所欣賞及正在開發(fā)建設(shè)的景點及娛樂場所:珍珠泉源頭,鏡山湖游船、竹筏,觀魚、垂釣,媚澤亭,春風(fēng)亭,梅海凝云,野趣及林下活動區(qū),高爾夫球場,揚子鱷養(yǎng)殖園,跑馬場,射箭場,木屋,石窟,幸運游樂宮,萬國山莊,定山閣餐廳等。 珍珠泉風(fēng)景區(qū)對于生活在日益擁擠喧囂的城市人來說,環(huán)境的清新與寧靜已是金錢難買之物了。景區(qū)內(nèi)的湖光山色,足以將紛亂繁雜的心緒濾凈,讓人獲得少有的靜謐與清鮮,似有一種回歸大自然母親懷抱的溫馨舒適感。她是南京市以自然景觀為主體,融旅游觀光、休閑娛樂、度假療養(yǎng)為一體的好去處。 三、河南安陽珍珠泉 珍珠泉位于安陽市區(qū)正西,主要由馬蹄泉、拔劍泉、臥龍泉等8泉組成,水面1300平方米,平均水深2米,出水量每秒2.2立方米,珍珠泉景區(qū)已辟為珠泉公園,園內(nèi)林木蔽日、古柏參天。清澈的池水掩映于綠陰之中,泉水噴涌,汩汩有聲;水泡簇簇,狀如串珠。泉邊聳立10余株古柏,其中有兩株根部相鄰,樹身在離地1米多處合為一株。奇柏神泉,被譽為安陽八大景之冠——柏門珠沼。群泉之中有一小島,島上有一亭。此外尚有沿泉長廊、觀泉亭、游樂亭等。數(shù)泉之間,有精工石橋相連接,人稱“十字流水橋磊橋”,橋欄柱頭,雕有臥獅蹲猴,神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珍珠泉以其規(guī)模、景觀和歷史在全國多處珍珠泉中應(yīng)數(shù)首位。它位于距安陽城西20公里的水冶鎮(zhèn)西,由8個泉眼組成珍珠泉群。珍珠泉群涌水量平均每晝夜為16.337萬噸。涌的泉水匯聚成湖,最終向東流入安陽河。水面1.3萬多平方米,平均水深2米。   珍珠泉群的來歷,說法較多。相傳宋仁宗時,朝廷名將韓琦西征西夏途經(jīng)此地返朝,時值盛暑,兵士干渴難忍。韓琦急中將劍插于蟻穴祈水,拔劍后泉水噴涌而出,遂名此泉為拔劍泉,又名寶劍泉。又傳韓琦的戰(zhàn)馬咆哮嘶鳴,一蹄踏陷,清泉涌出,泉形狀如馬蹄,即名馬蹄泉,另有一泉形若臥龍,周圍多地龍(蚯蚓),又稱臥龍泉。這些泉被統(tǒng)稱為珍珠泉。泉水匯成的湖,其四周建有石欄,可憑欄觀魚。湖中伸進一個小半島,島上有小亭,亭旁有千年古柏,其中一樹有兩根樹干距地面約五尺,在相距四尺處環(huán)合,猶如一座門洞,游人可低頭通過,傳說過此門者能延年益壽。此柏樹洞門與珍珠泉群合稱柏門珠沼,居安陽八景之首。   清光緒八年(1882)對珍珠泉進行了修整,拓寬了泉池水面,用青石筑砌了泉岸。民國17年,愛國將領(lǐng)馮玉祥,撥款5000現(xiàn)洋,修建了泉池石欄,構(gòu)建了馬蹄泉池,并在泉區(qū)修建了石拱小橋和馮公亭等建筑,將珍珠泉風(fēng)景區(qū)改名為"平民公園"。新中國成立后,當(dāng)?shù)卣?954年、1958年、1960年先后開挖出五四泉、五八泉、六0泉,從而形成了群泉爭涌的珍珠泉群,還頒布了保護珍珠泉水資源的《通知》。1971年,安陽縣人民政府把珍珠泉風(fēng)景區(qū)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營造珍珠泉大型園林。在幽雅秀美的珍珠泉景區(qū),喝上一杯用珍珠泉水烹煮的清茗,異香滿口。近代詩人王文坤秋游安陽珍珠泉后,留下了一首情景交融的詩篇:萬壑林紅秋雁低,一泓澄澈鄴城西。泉光平吐霜丸冷,泡影同聲玉粒齊。 四、南漳珍珠泉 珍珠泉 位于湖北南漳縣城西郊1。5公里處,與玉溪山石壁長廊隔河相望,泉水清澈見底,水中氣泡上泛,或似一線貫珠,或似沸水噴玉,終年不絕,故名珍珠泉。珍珠泉三面環(huán)山,一水瀠洄,林木茂密,泉噴珍珠,景色優(yōu)美。清代文人孫際澄《詠珍珠泉》寫道水源如沸涌粼粼,蟹眼魚鱗擬未真。玉線千條斷復(fù)貫,明珠萬點細(xì)還勻。洛神頭上懸瓔珞,龍女宮中噴寶珍。七十二泉夸第一,臨沮歷下兩難泯。
南京的```

7,舊唐書裴度傳譯文

裴度,字中立,河?xùn)|聞喜人。貞元初,擢進士第,以宏辭補校書郎。舉賢良方正異等,調(diào)河陰尉。遷監(jiān)察御史,論權(quán)嬖梗切,出為河南功曹參軍。武元衡帥西川,表掌節(jié)度府書記。召為起居舍人。 元和六年,以司封員外郎知制誥。田弘正效魏、博六州于朝,憲宗遣度宣諭,弘正知度為帝高選,故郊迎趨跽受命,且請遍至屬州,布揚天子德澤,魏人由是歡服。還,拜中書舍人。久之,進御史中丞。宣徽五坊小使方秋閱鷹狗,所過撓官司,厚得餉謝乃去。下邽令裴寰,才吏也,不為禮,因構(gòu)寰出丑言,送詔獄,當(dāng)大不恭。宰相武元衡婉辭諍,帝怒未置。度見延英,言寰無辜,帝恚曰:“寰誠無罪,杖小使;小使無罪,且杖寰?!倍仍唬骸柏?zé)若此固宜,第寰為令,惜陛下百姓,安可罪?”帝色霽,乃釋寰。 王師討蔡,以度視行營諸軍,還,奏攻取策,與帝意合。且問諸將才否,度對:“李光顏義而勇,當(dāng)有成功?!辈蝗眨忸伷茣r曲兵,帝嘆度知言。進兼刑部侍郎。 王承宗、李師道謀緩蔡兵,乃伏盜京師,刺用事大臣,已害宰相元衡,又擊度,刃三進,斷靴,刜背裂中單,又傷首,度冒氈,得不死。哄導(dǎo)駭伏,獨騶王義持賊大呼,賊斷義手。度墜溝,賊意已死,因亡去。議者欲罷度,安二鎮(zhèn)反側(cè),帝怒曰:“度得全,天也!若罷之,是賊計適行。吾倚度,足破三賊矣!”度亦以權(quán)紀(jì)未張,王室陵遲,常憤愧無死所。自行營歸,知賊曲折,帝益信杖。及病創(chuàng)一再旬,分衛(wèi)兵護第,存候踵路。疾愈,詔毋須宣政衙,即對延英,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時方連諸道兵,環(huán)挐不解,內(nèi)外大恐,人累息。及度當(dāng)國,外內(nèi)始安。由是討賊益急。 始,德宗時尚何伺,中朝士相過,金吾輒飛啟,宰相至闔門謝賓客。度以時多故,宜延天下髦英咨籌策,乃建請還第與士大夫相見,詔可。會莊憲太后崩,為禮儀使。帝不聽政,議置冢宰,度曰:“冢宰,商、周六官首,秉統(tǒng)百僚,王者諒暗,有權(quán)聽之制。歷世官廢,故國朝置否不常,不宜徇空名,稽樞務(wù)?!蹦嗽t百司權(quán)聽中書門下處可。 王鍔死,家奴告鍔子稷易父奏末,冒遺獻。帝留奴仗內(nèi),遣使者如東都按責(zé)其貲。度諫曰:“自鍔死,數(shù)有獻。今因告訐而檢省其私,臣恐天下將帥聞之,有以家為計者?!钡畚?,殺二奴,還使者。 于時,討蔡數(shù)不利,群臣爭請罷兵,錢徽、蕭俛尤確苦。度奏:“病在腹心,不時去,且為大患。不然,兩河亦將視此為逆順?!睍凄嚬?jié)度使高霞寓戰(zhàn)卻,它相揣帝厭兵,欲赦賊,鉤上指。帝曰:“一勝一負(fù),兵家常勢。若師常利,則古何憚用兵耶?雖累圣亦不應(yīng)留賊付朕。今但論帥臣勇怯、兵強弱、處置何如耳,渠一敗便沮成計乎?”于是左右不能容其間。十二年,宰相逢吉、涯建言:“餉億煩匱,宜休師?!蔽ǘ日埳矶綉?zhàn),帝獨目度留,曰:“果為朕行乎?”度俯伏流涕曰:“臣誓不與賊偕存。”即拜門下侍郎、平章事、彰義軍節(jié)度、淮西宣慰招討處置使。 度以韓弘領(lǐng)都統(tǒng),乃上還招討以避弘,然實行都統(tǒng)事。又制詔有異辭,欲激賊怒弘者,意弘怏怏則度無與共功。度請易其辭,窒疑間之嫌。于是表馬總為宣慰副使,韓愈行軍司馬,李正封、馮宿、李宗閔備兩使幕府。入對延英,曰:“主憂臣辱,義在必死。賊未授首,臣無還期?!钡蹓阎瑸榱魈?。及行,御通化門臨遣,賜通天御帶,發(fā)神策騎三百為衛(wèi)。初,逢吉忌度,帝惡居中撓沮,出之外。 度屯郾城,勞諸軍,宣朝廷厚意,士奮于勇。是時,諸道兵悉中官統(tǒng)監(jiān),自處進退。度奏罷之,使將得顓制,號令一,戰(zhàn)氣倍。未幾,李愬夜入懸瓠城,縛吳元濟以報。度遣馬總先入蔡,明日,統(tǒng)洄曲降卒萬人持節(jié)徐進,撫定其人。初,元濟禁偶語于道,夜不然燭,酒食相饋遺者以軍法論。度視事,下令唯盜賊、斗死抵法,余一蠲除,往來不限晝夜,民始知有生之樂。度以蔡牙卒侍帳下,或謂:“反側(cè)未安,不可去備?!倍刃υ唬骸拔釣檎昧x節(jié)度,元惡已擒,人皆吾人也!”眾感泣。既而申、光平定,以馬總為留后。 度入朝,會帝以二劍付監(jiān)軍梁守謙,使悉誅賊將。度遇諸郾城,復(fù)與入蔡,商罪議誅。守謙請如詔,度固不然,騰奏申解,全宥者甚眾。策勛進金紫光祿大夫、弘文館大學(xué)士、上柱國、晉國公,戶三千,復(fù)知政事。 程異、皇甫镈以言財賦幸,俄得宰相。度三上書極論不可,帝不納。自上印,又不聽。纖人始得乘罅。 初,蔡平,王承宗懼,度遣辯士柏耆脅說,乃獻德、棣二州,納質(zhì)子。又諭程權(quán)入覲。始判滄、景、德、棣為一鎮(zhèn),朝廷命帥,而承宗勢乃離。 李師道怙強,度密勸帝誅之。乃詔宣武、義成、武寧、橫海四節(jié)度會田弘正致討。弘正請自黎陽濟,合諸節(jié)度兵,宰相皆謂宜。度曰:“魏博軍度黎陽,即叩賊境,封畛比聯(lián),易生顧望,是自戰(zhàn)其地。弘正、光顏素少斷,士心盤桓,果不可用。不如養(yǎng)威河北,須霜降水落,絕陽劉,深抵鄆,以營陽谷,則人人殊死,賊勢窮矣?!鄙显唬骸吧啤!痹t弘正如度言。弘正奉詔,師道果禽。 大賈張陟負(fù)五坊息錢,上命坊使楊朝汶收其家簿,閱貸錢雖已償,悉鉤止,根引數(shù)十百人,列棰挺脅不承。又獲盧大夫逋券,捕盧坦家客責(zé)償,久乃悟盧群券。坦子上訴,朝汶讕語:“錢入禁中,何可得?”御史中丞蕭俛及諫官列陳中人橫恣,度亦極言之。時方討鄆,帝曰:“姑議東軍,此細(xì)事,我自處辦?!倍仍唬骸氨虏焕恚股綎|;中人橫暴,將亂都下。”帝不悅,徐乃悟,讓朝汶曰:“以爾,使我羞見宰相!”命殺之,而原系者。繇是京師澄肅。 帝嘗語:“臣事君,當(dāng)勵善底公,朕惡夫樹黨者?!倍仍唬骸熬有∪艘灶惗?,未有無徒者。君子之徒同德,小人之徒同惡,外甚類,中實遠,在陛下觀所行則辨?!钡墼唬骸把哉叽蟮秩舸耍挢M易辨之?”度退,喜曰:“上以為難辨則易,以為易辨則難,君子小人行判矣?!币讯錇楫?、镈所構(gòu),以檢校尚書右仆射兼門下侍郎平章事為河?xùn)|節(jié)度使。 穆宗即位,進檢校司空。朱克融、王廷湊亂河朔,加度鎮(zhèn)州行營招討使。時帝以李光顏、烏重胤爪牙將,倚以擊賊,兵十余萬,有所畏,無尺寸功。度既受命,入賊境,數(shù)斬將以聞。俄兼押北山諸蕃使。時元稹顯結(jié)宦官魏弘簡求執(zhí)政,憚度復(fù)當(dāng)國,因經(jīng)制軍事,數(shù)居中持梗,不使有功。度恐亂作,即上書痛暴稹過惡。帝不得已,罷弘簡、稹近職。俄擢稹宰相,以度守司空、平章事、東都留守。諫官叩延英,言不可罷度兵,搖眾心。帝不召。于是交章極論,未之省。 會中人使幽、鎮(zhèn)還,言:“軍中謂度在朝,而兩河諸侯忠者懷,強者畏。今居?xùn)|,人人失望。”帝悟,詔度由太原朝京師。及陛見,始陳二賊畔換,受命無功,并陳所以入覲意,感概流涕。伏未起,謁者欲宣旨,帝遽曰:“朕當(dāng)延英待卿!”始,議者謂度無奧援,且久外,為奸憸拫抑,慮帝未能明其忠。及進見,辭切氣怡,卓然當(dāng)天子意。在位聞?wù)呓择?,毅將貴臣至赍咨出涕。舊儀,閣中群臣未退,宰相不奏事,稱賀則謁者答。帝以度勛德,故待以殊禮。度之行,移克融、廷湊書,開說諄沓,傅以大誼,二人不敢桀,皆愿罷兵。帝方憂深州圍,欲必出牛元翼,更使度騰書布旨。或曰:“賊知度失兵柄,必背約顧望?!钡坩屓?,乃拜度守司徒,領(lǐng)淮南節(jié)度使。 會昭義監(jiān)軍劉承偕慢劉悟,舉軍嘩怒,執(zhí)承偕,悟拘以聞。帝怒,問度:“何施而可?”度頓首謝:“籓臣不與政?!鞭o不對。帝強之,度曰:“臣素知承偕怙寵,悟不能堪,嘗以書訴臣。是時,中人趙弘亮在行營知狀,欲持悟書以奏,陛下亦知之邪?”帝曰:“我不及知。顧悟誠惡之,胡不自聞,何哉?”度曰:“雖悟得聞,恐陛下不必聽。且臣視天顏不咫尺,比尚未能決,千里單言,可悟圣聽哉?”帝亟曰:“前語姑置,直謂今日奈何?”度曰:“必欲收忠義心,使帥臣死節(jié),獨斬承偕,則四方群盜隱然破膽矣?!钡墼唬骸邦櫶箴B(yǎng)為子,且我何愛?更言其次?!倍仍唬骸巴吨T荒裔可乎?”帝曰:“可。”悟果出承偕,昭義遂安。 是時,徐州王智興逐崔群,諸軍盤互河北,進退未一。議者交口請相度,乃以本官兼中書侍郎、平章事。權(quán)佞側(cè)目,謂李逢吉險賊善謀,可以構(gòu)度,共諷帝自襄陽召逢吉還,拜兵部尚書。度居位再閱月,果為逢吉所間,罷為左仆射。帝暴風(fēng)眩,中外不聞問者凡三日。度數(shù)請到內(nèi)殿,求立太子,翼日乃見帝,遂立景王為嗣。逢吉既代相,思有以牙孽之,引所厚李仲言、張又新、李續(xù)、張權(quán)輿等,內(nèi)結(jié)宦官,種支黨,丑沮日聞,乃出度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奪平章事。 長慶四年,王廷湊屠元翼之家,敬宗嗟惋,嘆宰輔非其人,使兇賊熾肆。學(xué)士韋處厚上疏曰:“臣聞汲黯在朝,淮南寢謀;干木處魏,諸侯息兵。王霸之理,以一士止百萬之師,一賢制千里之難。裴度元勛巨德,文武兼?zhèn)?,若位巖廟,委參決,必使戎虜畏威,幽、鎮(zhèn)自臣。管仲曰:‘人離而聽之則愚,合而聽之則圣?!蝸y之本,非有他術(shù)。陛下當(dāng)饋而嘆,恨無蕭、曹,今一裴度擯棄于外,所以馮唐知漢文帝有頗、牧不能用也?!钡鄹形?,謂處厚曰:“度累為宰相,而官無平章事,謂何?”處厚具道其由,帝于是復(fù)度兼平章事。帝雖孺蒙,然注意度,中人至度所,必丁寧尉安,且示召期。寶歷二年,度請入朝,逢吉黨大懼,權(quán)輿作偽謠云:“非衣小兒坦其腹,天上有口被驅(qū)逐?!币远绕皆獫?。都城東西岡六,民間以為乾數(shù),而度第平樂里,直第五岡。權(quán)輿乃言:“度名應(yīng)圖讖,第據(jù)岡原,不召而來,其意可見?!庇詢A度。天子獨能明其誣,詔復(fù)使輔政。 先是,帝將幸東都,大臣切諫,不納。帝恚曰:“朕意決矣!雖從官宮人自挾糗,無擾百姓。”趣有司檢料行宮,中外莫敢言。度從容奏:“國家建別都,本備巡幸。自艱難以來,宮闕、署屯、百司之區(qū),荒圮弗治,假歲月完新,然后可行。倉卒無備,有司且得罪?!钡蹛傇唬骸叭撼贾G朕不及此。如卿言,誠有未便,安用往邪?”因止行。 汴宋觀察使令狐楚言亳州圣水出,飲者疾輒愈。度判曰:“妖由人興,水不自作?!泵谒?。 朱克融執(zhí)賜衣使者楊文端,詭言慢己,并訴所賜濫惡,又丐假度支帛三十萬匹,不者,軍必有變;且請遣工五千助治東都,須天子?xùn)|巡。帝怒,患之,欲遣重臣臨慰。度曰:“克融無恚而悖,是將亡。譬猛虎自哮躍山林,憑窟穴則然,勢不得離其處,人亦不為懼。陛下無庸遣重使,第以詔書言:‘中人倨驕,須還,我自責(zé)譴。春服不謹(jǐn),方詰有司。所上工宜即遣,已詔在所供擬。’此則賊謀窮矣。陛下若未能然,則答:‘宮室營繕既有序,毋遣工為重勞。朝廷緣召發(fā),乃有賜與,朕無所愛,獨與范陽,體不可爾?!钡墼唬骸吧啤!庇枚却尾?。克融聽命,歸文端。未幾,軍亂,殺克融。 帝縱弛,日晏坐朝。度諫曰:“此陛下月率六七臨朝,天下人知勤政,河朔賊臣皆聳畏。近開延英益稀,恐萬機奏稟,有所壅閼。夫頤養(yǎng)之道,常順適時候,則六氣平和,萬壽可保。道家法:‘春夏蚤起,取雞鳴時,秋冬晏起,取日出時。蓋在陽,勝之以陰;在陰,勝之以陽。今方居盛夏,謂宜詰旦數(shù)坐,廣加延問;漏及巳午,則炎赫可畏,圣躬勞矣。”帝嘉納,為數(shù)視朝。 未幾,判度支。帝崩,定策誅劉克明等,迎立江王,是為文宗。加門下侍郎。李全略死,子同捷求襲滄景軍。度奏討平之,即陳:“調(diào)兵食非宰相事,請罷度支歸有司?!弊嗫?。進階開府儀同三司,賜實封戶三百。度懇讓不得可,乃受實封。 太和四年,數(shù)引疾不任機重,愿上政事。帝擇上醫(yī)護治,中人日勞問相躡,乃詔進司徒、平章軍國重事,須疾已,三日若五日一至中書。度讓免冊禮。度自見功高位極,不能無慮,稍詭跡避禍。于是牛僧孺、李宗閔同輔政,媢度勛業(yè)久居上,欲有所逞,乃共訾其跡損短之,因度辭位,即白帝進兼侍中,出為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白罷元和所置臨漢監(jiān),數(shù)千馬納之校,以善田四百頃還襄人。頃之,固請老,不許。 八年,徙東都留守,俄加中書令。李訓(xùn)之禍,宦官肆威以逞,凡訓(xùn)、注宗婭賓客悉收逮,訊報苛慘。度上疏申理,全活數(shù)十姓。武德縣主藏史盜錢亡命,捕不得。河陽節(jié)度使溫造獄其令王賞責(zé)負(fù),系三年,母死弗許喪。度為帝言之,賞得釋。 時閹豎擅威,天子擁虛器,搢紳道喪,度不復(fù)有經(jīng)濟意,乃治第東都集賢里,沼石林叢,岑繚幽勝。午橋作別墅,具燠館涼臺,號“綠野堂”,激波其下。度野服蕭散,與白居易、劉禹錫為文章、把酒,窮晝夜相歡,不問人間事。而帝知度年雖及,神明不衰,每大臣自洛來,必問度安否。 開成二年,復(fù)以本官節(jié)度河?xùn)|。度牢辭老疾,帝命吏部郎中盧弘宣諭意曰:“為朕臥護北門可也?!比ど系溃饶酥?zhèn)。易定節(jié)度使張璠卒,軍中將立其子元益,度乃遣使曉譬禍福,元益懼,束身歸朝。 三年,以病丐還東都。真拜中書令,臥家未克謝,有詔先給俸料。上巳宴群臣曲江,度不赴,帝賜詩曰:“注想待元老,識君恨不早。我家柱石衰,憂來學(xué)丘禱?!眲e詔曰:“方春慎疾為難,勉醫(yī)藥自持。朕集中欲見公詩,故示此,異日可進?!笔拐呒伴T而度薨,年七十六。帝聞?wù)鸬?,以詩置靈幾。冊贈太傅,謚文忠,赗禮優(yōu)縟,命京兆尹鄭復(fù)護喪。度臨終,自為銘志。帝怪無遺奏,敕家人索之,得半藁,以儲貳為請,無私言。會昌元年,加贈太師。大中初,詔配享憲宗廟廷。 度退然,才中人,而神觀邁爽,操守堅正,善占對。既有功,名震四夷。使外國者,其君長必問度年今幾、狀貌孰似、天子用否。其威譽德業(yè)比郭汾陽,而用不用常為天下重輕。事四朝,以全德始終。及歿,天下莫不思其風(fēng)烈。葬管城,逮今廟食。 五子,識、諗知名。 識,字通理,性敏悟,凡經(jīng)目未始忘。推廕補京兆參軍,擢累大理少卿。王師討劉稹,為供軍使。稹平,改司農(nóng)卿,進湖南觀察使。入拜大理卿,襲晉國公半封。為涇原節(jié)度使。 時蕃酋尚恐熱上三州七關(guān),列屯分守。宣宗擇名臣,以識帥涇原,畢諴帥邠寧,李福帥夏州,帝親臨遣。識至,治堡障,整戎器,開屯田。初,將士守邊,或積歲不得還。識與立戍限,滿者代;親七十,近戍。由是人感悅。加檢校刑部尚書,徙鳳翔、忠武、天平、邠寧、靈武等軍。進檢校尚書右仆射。靈武地斥鹵無井,識誓神而鑿之,果得泉。歷六節(jié)度,所蒞皆有可述。卒,贈司空,謚曰昭。 諗有文,籍廕累官考功員外郎。宣宗訪元和宰相子,思度勛望,故待諗有加。為翰林學(xué)士,累遷工部侍郎,詔加承旨。適會帝幸其院,諗即稱謝。帝曰:“可歸與妻子相慶?!比∮鶌Y果以賜,諗舉衣跽受。帝顧宮人取巾裹賜之。后為太子少師,封河?xùn)|郡公。黃巢盜國,迫以偽官,不從,遇害。 贊曰:憲宗討蔡,出入四年。元濟外連奸臣,刺宰相及用事者,沮駭朝謀。惟天子赫然排群議,任度政事,倚以討賊。身督戰(zhàn),遂平淮西。非度破賊之難,任度之為難也。韓愈頌其功曰:“凡此蔡功,惟斷乃成?!逼渲栽眨∧伦诓痪瑧溔烁虺酸呯澰g,而度遂無顯功。非前智后愚,用不用,勢當(dāng)然矣。前史稱度晚節(jié)頗浮沉為自安計,是不然?!洞笱拧吩唬骸凹让髑艺埽员F渖??!倍群卧`云。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