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曲超簡單介紹 大概只需56行
元曲有著它獨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繼承了詩詞的清麗婉轉;一方面,元代社會使讀書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專權,社會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極為奪目的戰(zhàn)斗的光采,透出反抗的情緒;鋒芒直指社會弊端,直斥“不讀書最高,不識字最好,不曉事倒有人夸俏”的社會,直指“人皆嫌命窘,誰不見錢親”的世風。元曲中描寫愛情的作品也比歷代詩詞來得潑辣,大膽。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藝術魅力。 元曲有雜劇、散曲之分。散曲又有套數(shù),小令帶過曲之別。
2,關于元曲簡介
元曲簡介 -------------------------------------------------------------------------------- http://www.ruiwen.com 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網(wǎng) 2004-08-25 繼唐朝詩、宋詞之后蔚為一文學之盛的元曲有著它獨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繼承了詩詞的清麗婉轉;一方面,元代社會使讀書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專權,社會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極為奪目的戰(zhàn)斗的光采,透出反抗的情緒;鋒芒直指社會弊端,直斥“不讀書最高,不識字最好,不曉事倒有人夸俏”的社會,直指“人皆嫌命窘,誰不見錢親”的世風。元曲中描寫愛情的作品也比歷代詩詞來得潑辣,大膽。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藝術魅力?! 〉嘈沃?,元曲的流傳絕不及唐詩宋詞之廣,這是人們對元曲的體式感到陌生緣故,我們在此對其予以簡略介紹?! ≡须s劇、散曲之分。散曲又有套數(shù),小令帶過曲之別?! ∥覈糯魳钒颜{節(jié)器式叫保重宮調。曲的宮調出于隋唐燕樂,以琵琶四弦定為宮、商、角、羽四聲,每弦上構成七調,宮聲的七調叫“宮”,其他的都調,共得二十八宮調。但在元曲中常用的,只有仙呂宮、南呂宮、黃鐘宮、正宮、大石調、小石調、般涉調、商調、商角調、雙調、越調十二種。每一種宮調均有其音律風格,故對于調子的選擇,往往有一定的習慣。如王驥德在《曲律》中說:“用宮調須稱事之悲歡苦樂,如游賞則用仙呂、雙調等類;哀怨則有商調、越調等類。以調合情,容易感人?!薄 ∶恳粚m調都有不同曲牌。套數(shù)則由兩支以上周一宮調的不同曲牌聯(lián)綴而成。
3,元曲的資料
在中國的文學史上,于元朝產生大變化,把詩詞之美融入樂聲中而風行之,據(jù)考證,論曲起源可上溯至遠古生民之始“鈞天九奏”、“葛天八闋”,孔子亦詩三百篇作弦歌;安徽及湖南則以《楚辭九歌》為祀歌,降至漢樂府《延年協(xié)律》、唐詩《旗亭畫壁》、宋詞酒宴歌席,均以譜入管弦而歌之。曲為何能獨得樂曲之名?也因其與音樂關系比樂府、詩詞更加的密切。是韻文學發(fā)展極致,故能占魁。就中國的韻文文學,與音樂關系密不可分。以詞來說,其源于唐曲子,唐曲子則出于隋唐燕樂,宋詞是倚聲而作,就是先有調,再按其所奏樂曲配詞吟唱。又《宋元戲曲考》載:就元曲三百三十五調其淵源,出于宋代大曲十一、唐宋詞七十五、諸宮調二十八。當時,文人便作另一種文學發(fā)展而擬之。宋末,民間出現(xiàn)更多新樂曲;如元人楊朝英編集之《太平樂府》與《陽春白雪》中之令、散套、加上少數(shù)民族樂曲。宋詞漸無法滿足當時需要,以致“詞”在聲樂上的地位就逐漸被“曲”取代之。散曲之文學形式,約產生于宋金。在元明時期發(fā)展,乃是集少數(shù)民族之樂曲,南北各地小調。因是元朝盛行,故稱為元曲?!赌显~敘錄》載:永嘉雜劇興,則又即村坊小曲而為之,本無宮調,亦罕節(jié)奏,徒取畸農,市女順口可歌而已,諺所謂《隨心令》者,與入樂律宋詞之大成如《秦月樓》《點絳唇》《太常引》《念奴嬌》又如曲調之《柳外樓》即詞調之《憶王孫》,及唐宋的《大曲》、《鼓子詞》《傳踏》《諸宮調》《賺詞》等見于《樂府詩集》,北宋宣和年間,汴京風行《蕃曲》即是少數(shù)民族之音樂,宋人曾敏行曾曰:宣和末至京,街市鄙人,多歌蕃曲名曰:《國》《四國朝》《六國朝》《蠻牌序》《蓬蓬花》等,其言至俚,一時士大夫亦皆歌之,金朝女真樂曲亦傳入,如北曲《雙調》中《風流體》等,《太和正音譜曲論》:元人周德清亦云:女真《風流體》等樂章,皆以女真音聲歌之,雖字有差誤,不傷于音律者,不為害也,在《中原音韻》北曲黃鐘宮之《者刺古》雙調之《阿納忽》《古都白》《唐兀歹》《阿忽令》,越調之《拙魯速》,商調之《浪來里》皆非北方漢族的曲調,應屬于女真或蒙古樂曲。在明人王世貞《曲藻序》:曲者,詞之變,自金,元入主中國,所用胡樂,嘈雜凄緊,緩急之間,詞不能按,乃更為新聲以媚之。
古代的音樂把調稱為宮調,只要是樂曲,均是由若干音所組成,五音或七音,歸納其音列就叫調式,在古代樂律總共有十二律呂,樂音有五音二變,律呂的名稱于周朝就有了,而十二律呂均為半音階,六個單數(shù)半音稱為律,六個雙數(shù)半音稱為呂,合稱六律、六呂,統(tǒng)稱律呂,亦稱十二律。而這十二律呂是古時候定音律時所用吹管的名稱,也因為其短不一,故產生的音也就高低不同了,依唐〔杜佑通典〕第一百四十三卷樂部三載,比例是以黃鐘的長九寸為準,用〔三分損一,三分益一〕和〔隔八相生〕計算。十二律呂以〔黃鐘〕聲最低,黃鐘以上遞高半音階。至應鐘止這相當于西洋音樂的十二調。對照如下: 黃鐘=C 大呂=#C或降C 太簇=D 夾鐘=#D或降E 姑洗(顯音)=E 中呂=F 蕤賓=#F或D 林鐘=G 夷則=#G或降A 南呂=A 無射=#A或降B 應鐘=B 以上十二律管再配合七音階: 宮=(簡譜1)(古名.上) 商=2(尺) 角=3(工) 變徵=#4(凡) 徵=5(六) 羽=6(五) 變(閏)宮=7(乙)
六大特點 1、民間性。元曲是人民群眾的戲曲,與圣殿神曲、宮廷詩劇不同,它是市民和農人的藝術; 2、廣泛性。元曲題材極為廣泛,絕不局限于朝政權位、貴胄家事之類,涉及士農工商,婦幼老弱各種人間生活。 3、深刻性。元曲反映各種社會矛盾深刻而直白,不以人情世態(tài)掩蓋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 4、典型性。元曲塑造的人物形象,多樣而復雜,既是現(xiàn)實生活的典型,又有人間普遍的理想; 5、曲折性。元曲有大悲劇,也有大喜劇,悲與喜相互轉換、涵融,追求團圓結局; 6、藝術性。元曲以唱、做、念、打等藝術硬功將歌、話、舞、斗緊密結合,虛擬與實演相生,形態(tài)與神理兼?zhèn)洹?/div>
元曲
在中國的文學史上,于元朝產生大變化,把詩詞之美融入樂聲中而風行之,據(jù)考證,論曲起源可上溯至遠古生民之始“鈞天九奏”、“葛天八闋”,孔子亦詩三百篇作弦歌;安徽及湖南則以《楚辭九歌》為祀歌,降至漢樂府《延年協(xié)律》、唐詩《旗亭畫壁》、宋詞酒宴歌席,均以譜入管弦而歌之。曲為何能獨得樂曲之名?也因其與音樂關系比樂府、詩詞更加的密切。是韻文學發(fā)展極致,故能占魁。就中國的韻文文學,與音樂關系密不可分。以詞來說,其源于唐曲子,唐曲子則出于隋唐燕樂,宋詞是倚聲而作,就是先有調,再按其所奏樂曲配詞吟唱。又《宋元戲曲考》載:就元曲三百三十五調其淵源,出于宋代大曲十一、唐宋詞七十五、諸宮調二十八。當時,文人便作另一種文學發(fā)展而擬之。宋末,民間出現(xiàn)更多新樂曲;如元人楊朝英編集之《太平樂府》與《陽春白雪》中之令、散套、加上少數(shù)民族樂曲。宋詞漸無法滿足當時需要,以致“詞”在聲樂上的地位就逐漸被“曲”取代之。散曲之文學形式,約產生于宋金。在元明時期發(fā)展,乃是集少數(shù)民族之樂曲,南北各地小調。因是元朝盛行,故稱為元曲。《南詞敘錄》載:永嘉雜劇興,則又即村坊小曲而為之,本無宮調,亦罕節(jié)奏,徒取畸農,市女順口可歌而已,諺所謂《隨心令》者,與入樂律宋詞之大成如《秦月樓》《點絳唇》《太常引》《念奴嬌》又如曲調之《柳外樓》即詞調之《憶王孫》,及唐宋的《大曲》、《鼓子詞》《傳踏》《諸宮調》《賺詞》等見于《樂府詩集》,北宋宣和年間,汴京風行《蕃曲》即是少數(shù)民族之音樂,宋人曾敏行曾曰:宣和末至京,街市鄙人,多歌蕃曲名曰:《國》《四國朝》《六國朝》《蠻牌序》《蓬蓬花》等,其言至俚,一時士大夫亦皆歌之,金朝女真樂曲亦傳入,如北曲《雙調》中《風流體》等,《太和正音譜曲論》:元人周德清亦云:女真《風流體》等樂章,皆以女真音聲歌之,雖字有差誤,不傷于音律者,不為害也,在《中原音韻》北曲黃鐘宮之《者刺古》雙調之《阿納忽》《古都白》《唐兀歹》《阿忽令》,越調之《拙魯速》,商調之《浪來里》皆非北方漢族的曲調,應屬于女真或蒙古樂曲。在明人王世貞《曲藻序》:曲者,詞之變,自金,元入主中國,所用胡樂,嘈雜凄緊,緩急之間,詞不能按,乃更為新聲以媚之。一般來說,雜劇和散曲合稱為元曲,是元代文學主體。不過,元雜劇的成就和影響遠遠超過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單指雜劇,元曲也即“元代戲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