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歌韻的韻怎么寫
韻 yùn 漢語字音中的元音或元音加收尾音,即聲母以外的部分,或聲母和介音以外的部分,稱“韻母”。如t幔睿緄腦夏甘恰搬ng”,hu幔睿緄腦夏甘恰埃踽ng”:韻文(有韻律節(jié)奏的文學(xué)體裁,亦指用這種體裁寫成的文章,包括詩、詞、歌、賦等。區(qū)別于“散文”)。押韻。韻腹(韻母中主要元音)。韻腳(韻文句末押韻的字)。韻律(詩詞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韻的規(guī)則)。 和諧而有節(jié)奏的:韻白。琴韻悠揚。 風(fēng)度,風(fēng)致,情趣,意味:風(fēng)韻。氣韻。韻味。
2. 詩韻的韻怎么寫
可以與韻字搭配的字有很多,屬于平水韻的十三問韻部。
十三問去聲 問 郡 韻 運 分 [名分]訓(xùn) 暈 奮 醞 慍 靳 糞 紊 近 聞 [名譽]僨 璺 份 捃 瀵 腪 焮 隱 汶 [水名]鄆 餫 忿 蘊 絻 坋 拚 [埽除之名]員 煇 堇 [國名]抆 攈 垽 韗 懚 緷 秎 挋 泿 珺 妏 鱝 檃 鼤 縥 忶 賱 鐼 檼 歏 鑂 桾 莬 脕 枟 斤 [察也]鶤 魵 臐 馸 鵘 縕
3. 歌韻拼音怎么寫的
歌韻意思是歌字在平水韻中所處的韻部,歌字屬于平水韻的平聲五歌韻部。
歌? 拼音:gē 韻部:歌
謌〈動〉(形聲。從欠,哥聲。從“欠”,表示與口有關(guān)系。本義:唱)同本義
歌,詠也?!墩f文》
五歌平聲 歌? 羅 和 蘿 磨 阿 峨 齹 鈛 獻 濄 柁 阤 戨 枷 踒 玀 菠 驒 攞 萵 髁 遳 皒 哬 滒 涹 鴕 鮻 咃 紴 鼧 虘 萪 鴚 迗 渮 啝 戂 睉 袉 硪 覶 摞 唩 喛 涶 氌 髍 攠 崜 覣 攎 侳 搫 跢 虆 踻 鈳 跎 柯 戈?
4. 歌韻拼音怎么寫
蠟 臘 納 霸 疤 罷 笆 發(fā) 法 罰 伐 閥 乏 筏 髪 琺 答 達 妲 韃 伽 卡 怕 葩 塔 踏 他 塌 榻 沓 瑪 雅 涯 崖 訝
娜[ nà ]
1. 女子人名用字及譯音字。
[ nuó ]
1. 〔婀娜〕見“婀”。
2. 〔裊娜〕見“裊”。
3. 〔娜娜〕輕柔的樣子。
娜nà【名】(形聲。從女,那聲(nuó)。本義:婀娜,美貌)——女子人名用字〖wordusedforwoman’sname〗娜,女字?!都崱妨硪妌uó娜nuó——“婀娜”(ē'nuó)∶形容姿態(tài)柔美另見nà"
5. 音韻的韻怎么寫
韻 [yùn] 的意思是神態(tài)、風(fēng)度、情趣等美的感覺、和諧的聲音等,具體解釋如下:
1、用作名詞,意思是:聲韻學(xué)將漢字音節(jié)分為前后兩部分,開頭部分為聲,聲之后即為韻。最復(fù)雜的韻包括韻首、韻腹、韻尾三部分。
2、用作名詞,意思是:詩賦文學(xué)中的韻腳,或押韻之字,詩韻只考慮韻腹、韻尾是否相同。如東、公同屬一韻。
3、用作名詞,意思是:和諧的聲音。
4、用作名詞,意思是:神態(tài)、風(fēng)度、情趣。
5、用作形容詞,意思是:風(fēng)雅、風(fēng)趣。
相關(guān)組詞
音韻、韻味、風(fēng)韻、豐韻、次韻、韻文、詞韻、韻尾、余韻、韻律、詩韻、韻腳、陽韻、氣韻。
擴展資料
字形演變:
文言版《說文解字》:韻,和也。從音,員聲。
白話版《說文解字》:韻:和音。字形采用“音”作邊旁,采用“員”作聲旁。
詞語解釋
1、詩韻 [ shī yùn ]
釋義:做詩所押的韻;詩詞用韻所依據(jù)的韻書。
2、韻腳 [ yùn jiǎo ]
釋義:韻文句末押韻的字。
3、氣韻 [ qì yùn ]
釋義:指文章、書畫的風(fēng)格、意境或韻味;指人的神采和風(fēng)度。
4、韻律 [ yùn lǜ ]
釋義:詩歌中的聲韻和節(jié)律。在詩歌中,音的高低、輕重、長短的組合,勻稱的間歇或停頓,句中句末或行末用同韻同調(diào)的音相和諧,構(gòu)成韻律。它能加強詩歌的音樂性和節(jié)奏感。
5、余韻 [ yú yùn ]
釋義:遺留下來的韻致。
6. 對韻歌的韻怎么寫
押韻,就是把韻母相同或接近的字,按一定的規(guī)律排列在句子的末尾,這叫韻腳或韻字。一般來說,詩詞的雙數(shù)句子的末尾,必須押韻。
如《宿建德江》: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其中的“新”、“人”就是韻腳,韻母是“in”和“en”,在平水韻中同屬“十一真”韻部,所以這首詩是押韻的。
為什么要押韻
詩是韻文。不押韻就不是詩了。但是,韻文又不僅僅有詩,詞牌,散曲,戲曲詞,歌詞,包括以前的賦,都是韻文。詩和詞只是相對精致,短小的韻文。
那么為什么會有韻文產(chǎn)生呢?咱們最基礎(chǔ)的韻文是什么?“順口溜”。押韻就是為了讓句子念起來“順”,在每個句子最后用相同的韻母來表示句子完結(jié),給說話的人找準(zhǔn)節(jié)奏,增強句子的韻律性,讓人讀起來能卡在點上,抑揚頓挫,可誦可唱。
如果連順口溜都做不到,就不要說寫詩了。因為詩詞的韻腳不單用來斷句,找節(jié)奏,還可以通過韻腳的多種變化來反應(yīng)情感,增強詩歌的感染力。
押韻也成為了詩詞一種修辭方法,不再僅僅是一種形式。
押韻的規(guī)則
在讀古詩的時候,發(fā)現(xiàn)有的是全都押韻,有的又不全是為什么?押韻是只要最后一個字押韻就可以嗎?
押韻規(guī)則其實是根據(jù)詩歌發(fā)展而發(fā)展的。
早期的古風(fēng)對押韻要求不是很嚴(yán)格,沒有后來近體詩那么多規(guī)則。像漢武帝時發(fā)明的“柏梁體”,純粹是皇帝大臣們在柏梁臺上聯(lián)句子玩,要求就是每句押韻。魏晉南北朝漢字音韻學(xué)發(fā)展以后,為了增強語句的抑揚頓挫,一般在單句就不要求押韻了,只在雙數(shù)句子結(jié)尾要求押韻。
前面的斷句相當(dāng)于話沒說完,停頓一下,如果句句押韻,人家就會產(chǎn)生每一句都可以做結(jié)尾的感覺,對整體篇幅產(chǎn)生混淆。就好像我們?nèi)ヂ牻豁憳钒?,明明過了高潮,大家都鼓掌了,可人家其實還有個尾子沒演奏完,尷不尷尬?所以在沒說完的地方就不要用韻,以示區(qū)分。
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是隨著音樂的豐富,詩詞篇幅增加而出現(xiàn)的。
最終到了唐朝,詩人們制定了近體格律詩,就將押韻作為一條規(guī)則明確了下來。
近體詩分為五絕、七絕、五律、七律、排律。
其實押韻相對于近體詩規(guī)則來說并不復(fù)雜,只分為首句入韻和不入韻兩種格式。如《宿建德江》首句就是不入韻的,而李嶠的《中秋》: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fēng)?
這種就是首句入韻格式的,“空”、“同”、“風(fēng)”的韻母為“ong”、“eng”,視為同韻,在平水韻中同屬于“一東”部,所以是押韻的。
近體詩一般是平聲押韻,不允許鄰韻通押,不允許轉(zhuǎn)韻(律詩、排律),但是像這種首句入韻的格式,第一句的韻腳是可以押鄰韻的,叫做“孤雁出群格”。
而古風(fēng)的押韻就相對寬松很多,可以鄰韻通押,中途可以轉(zhuǎn)韻,但是在兩聯(lián)中(轉(zhuǎn)韻的最小單位)不能平仄通押??梢匝贺坡曧崳贿^用仄聲韻的時候,單數(shù)句就要用平聲韻斷句,這一點和近體格律詩相反。
其實都是為了創(chuàng)造出抑揚頓挫,有起有伏的朗誦感覺吧。比如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首古絕押的就是仄聲韻,所以在第三句就用了平聲“翁”來斷句。
押韻的忌諱
重韻,落韻,湊韻,倒韻,同義字相押,多音字非本義相押。
這個屬于升階問題,這里就不詳細(xì)舉例敘述了。
古今韻書
韻書古有《平水韻》,今有《中華新韻》,寫詩的人需要先進行學(xué)習(xí),才能更好地賞析古詩詞(平水韻),當(dāng)然如果只是想自己寫詩,不一定非得按《平水韻》來,用新韻就可以了,因為基于普通話,所以并不難,而且寫出來的詩人人都能讀懂,沒有讀音上的困擾,方便大眾閱讀流傳。
但是閱讀賞析古詩詞,特別是唐詩宋詞,還是對平水韻有些了解比較好。
用平水韻還是新韻,其實沒有沖突。詩詞這種文藝類作品,求同存異,不要相互苛責(zé)。
詩是韻文沒錯,但更重要的是“詩以言志,詩以言情”。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評論。
喜歡請點贊并關(guān)注,謝謝。
7. 歌韻的韻的拼音怎么寫
一、唱和的本意
唱和原意是歌唱時此唱彼和,一方歌唱一方和,例如詞牌《竹枝》中特別標(biāo)出了“和聲?!?/p>
芙蓉并蒂(竹枝),一心連(女兒)。○○●●,●○△。
花侵槅子(竹枝),眼望穿(女兒)。○○●●,●○△。
從詞譜中看到,一共只有14個字有平仄符號的標(biāo)志,可見(竹枝)、(女兒)不是詞譜上的字?!稓J定詞譜》中解釋道:所注竹枝、女兒,乃歌時群相隨和之聲。
在《詩·鄭風(fēng)·萚兮》中有:“叔兮伯兮,倡予和女?!?陸德明 釋文:“本又作‘唱’。”《荀子·樂論》中也有:“唱和有應(yīng),善惡相象?!拔覀冞@個年紀(jì)的人都知道有一部老電影叫做《劉三姐》,劉三姐的山歌是這樣唱的:
唱山歌哎,這邊唱來那邊和 ........
二、詩詞贈答 對押韻沒有要求的唱和
最早的唱和對于押韻沒有要求,只需要在詩意上有所呼應(yīng)即可,例如柳宗元與劉禹錫之間的唱和。永貞革新十年以后,二人回京沒有多久有一次被貶,柳宗元與劉禹錫告別時做了一首七律,《衡陽與夢得分路贈別 》:
十年憔悴到秦京,誰料翻為嶺外行。伏波故道風(fēng)煙在,翁仲遺墟草樹平。
直以慵疏招物議,休將文字占時名。今朝不用臨河別,垂淚千行便濯纓。
劉禹錫回了一首《再授連州至衡陽酬柳柳州贈別》
去國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岐。重臨事異黃丞相,三黜名慚柳士師。
歸目并隨回雁盡,愁腸正遇斷猿時。桂江東過連山下,相望長吟有所思。
這兩首都是七律,但是對于押韻沒有什么要求。柳宗元押青、庚韻,劉禹錫押支韻。
?三、元白唱和
中唐時,元稹白居易開始大量地以次韻方式相互唱和,對后世的影響甚大。元稹、白居易分別被貶通州、江州,今天我們發(fā)個微信即可互相告慰,當(dāng)時的人當(dāng)然是以書信往來,不過這兩位卻頻繁寄詩,酬唱不絕。元稹在《上令狐相公詩啟》中說:
居易雅能為詩,就中愛驅(qū)駕文字,窮極聲韻,或為千言,或為五百言律詩,以相投寄。小生自審不能過之,往往戲排舊韻,別創(chuàng)新詞,名為次韻相酬,蓋欲以難相挑耳?!?/p>
元、白此期的唱和詩多長篇排律,既要遵守格律,還要注意次韻相酬,短的五六十句,長則數(shù)百句, 如白居易有《東南行一百韻寄通州元九》寄元稹,一韻十個字,100韻就是1000個字:
南去經(jīng)三楚,東來過五湖。山頭看候館,水面問征途。
地遠(yuǎn)窮江界,天低接海隅。飄零同落葉,浩蕩似乘桴.....省略1000-40字
元稹即作《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回贈:
我病方吟越,君行已過湖。去應(yīng)緣直道,哭不為窮途。
亞竹寒驚牖,空堂夜向隅。暗魂思背燭,危夢怯乘桴.....省略1000-40字
元白二人的詩要注意次韻不能有誤,還要注意粘連、平仄,中間98聯(lián)還要對仗,是不是好難?
四、詩詞贈答唱和 依韻、用韻、次韻(步韻)
1、依韻、用韻、次韻的區(qū)別
依韻 :按照他人詩歌的韻部作詩。韻腳用字只要求與原詩同韻而不必同字;用韻:指與原作韻字相同,但先后次序有變化;次韻也叫做步韻:指與原作韻字相同,次序也不變,如上面元白之間的次韻詩。元白以后的詩人唱和越來越喜歡次韻,例如賀鑄的《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秦觀的《千秋歲·水邊沙外》在宋朝流傳下來的次韻詞就有幾十首。
注:韻腳是韻文(詩、詞、歌、賦等)句末押韻的字
2、古人的依韻也是次韻
不過古人題目中的“依韻”有很多就是次韻(步韻)例如梅堯臣次韻歐陽修的《感興五首》,
《感興五首之一》[宋] 歐陽修
奉祠嚴(yán)秘館,攝事罄精誠。歲晏悲木落,天寒聞鶴鳴。
念昔丘壑趣,豈知朝市情。弱齡嬰仕宦,壯節(jié)慕功名。
多病慚厚祿,早衰嘆余生。未知犬馬報,安得遂歸耕。
《依韻奉和永叔感興五首之一》[宋] 梅堯臣
泉上有君子,齋祠達主誠。向來霖雨暴,觸處蛟鼉鳴。
既祈致日出,杲杲紓民情。天子遣以報,固匪媚取名。
因成感興章,庶用語平生。蹈道欠已熟,情田不須耕。
3、古人的用韻也是次韻
同樣題目中說是用韻的,但是很多作品其實也是次韻,例如陳亮和辛棄疾之間的彼此唱和。 用韻不需要韻腳的次序一樣,但是這兩首詞的韻腳次序完全一樣。
《賀新郎 酬辛幼安,再用韻見寄》[宋] 陳亮
離亂從頭說。愛吾民、金繒不愛,蔓藤累葛。壯氣盡消人脆好,冠蓋陰山觀雪。虧殺我、一星星發(fā)。涕出女吳成倒轉(zhuǎn),問魯為齊弱何年月。丘也幸,由之瑟。
斬新?lián)Q出旗麾別。把當(dāng)時、一椿大義,拆開收合。據(jù)地一呼吾往矣,萬里搖肢動骨。這話霸、又成癡絕。天地洪爐誰扇鞲,算於中、安得長堅鐵。淝水破,關(guān)東裂。
《賀新郎 同父見和,再用韻答之》[宋] 辛棄疾
老大那堪說!似而今、元龍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來高歌飲,驚散樓頭飛雪。笑富貴、千鈞如發(fā)。硬語盤空誰來聽?記當(dāng)時、只有西窗月。重進酒,換鳴瑟。
事無兩樣人心別。問渠儂:神州畢竟,幾番離合?汗血鹽車無人顧,千里空收駿骨。正目斷、關(guān)河路絕。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這兩首都是入聲韻:說、葛、雪、發(fā)、月、瑟..........
四、次韻勝過原詞
王國維《人間詞話》中評價蘇東坡的楊花詞勝過章質(zhì)夫的原詞:
東坡《水龍吟》詠楊花,和韻而似原唱;章質(zhì)夫詞,原唱而似和韻。才之不可強也如是!
章楶(念jié,1027年—1102年),字質(zhì)夫,是北宋的名將,多次擊敗西夏軍,《宋史》評價道:“ 楶立邊功,為西方最?!闭聵P可不是一個武夫,他在治平二年(1065年)結(jié)果進士及第,而且在禮部考試時名列第一。我們先看看章質(zhì)夫的《楊花詞》:
燕忙鶯懶芳?xì)垼躺?、柳花飄墜。輕飛亂舞,點畫青林,全無才思。閑趁游絲,靜臨深院,日長門閉。傍珠簾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風(fēng)扶起。
蘭帳玉人睡覺,怪春衣、雪沾瓊綴。繡床旋滿,香球無數(shù),才圓卻碎。時見蜂兒,仰粘輕粉,魚吞池水。望章臺路杳,金鞍游蕩,有盈盈淚。
下面我們看看蘇軾的《水龍吟·次韻章質(zhì)夫楊花詞》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M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fēng)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不
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xì)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蘇軾詞詠物擬人,刻畫了一個思婦的形象。 以楊花喻人,在對楊花的描寫中,完成對人物形象的塑造。既是詠物也是寫人,這是很多人認(rèn)為蘇軾比章質(zhì)夫詞高出一層的原因。
不過,雖然蘇軾的次韻詞更為流傳,也受到更多人的推崇,但是也有人有不同意見,在宋朝的魏慶之就認(rèn)為章質(zhì)夫有蘇軾不及處:
余以為質(zhì)夫詞中所謂“傍珠簾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風(fēng)扶起”亦可謂曲盡楊花妙處。東坡所和雖高,恐未必能及......... 《詩人玉屑》
結(jié)束語
唱和詩使用原詩詞的韻腳,如果在格律上又加了一層鐐銬,就像元稹白居易那樣,本來1000個字的排律就及難寫,還要詞韻,更是難上加難。
不過從另外一方面來看,次韻也是遣詞造句的一種訓(xùn)練,對于初學(xué)詩詞的人來說,未嘗不是一個練習(xí)筆桿子的好辦法。老街開始學(xué)詞的時候,東施效顰次韻過蘇軾與章質(zhì)量夫的楊花詞。
《水龍吟·次韻蘇東坡楊花詞》 老街味道
欲飛猶自徘徊,望中惜惜隨風(fēng)墜 。渡頭香草,橋邊新柳,誰家情思 。舊院花籬,秋千紅露,芳心難閉。恨春風(fēng)萬里,了無棲處,總還被、塵呼起。
空悵雨闌人盡,更何堪、離離綴綴。一聲心痛,一聲心寂,一聲心碎 。石上三生,二生飄渺,一生流水。細(xì)思量,恰是楊花,又恰似行人淚。
詞不甚好,但是印象深刻,因為這好像是我的第一首次韻詞。詩友們?nèi)绻惺裁春米髌?,歡迎賜玉交流。
@老街味道
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3首《如夢令》背后是一個凄涼的李清照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封狼居胥的三重含義
信不信 可以用這個小測驗辨別一個人是否真的懂詩詞
8. 歌韻的韻怎么組詞
基礎(chǔ)釋義
歌曲的韻味。
歌韻的近義詞
韻味 [ yùn wèi ]?
1.聲韻所體現(xiàn)的意味:他的唱腔很有韻味。 2.情趣;趣味:這首詩~很濃。古塔古樹相互映襯,平添了古樸的韻味。
音韻 [ yīn yùn ]?
1.指和諧的聲音;詩文的音節(jié)韻律:音韻悠揚。 2.指漢字字音的聲、韻、調(diào):音韻學(xué)。
韻致 [ yùn zhì ]?
風(fēng)度韻味;情致:水仙別有一種淡雅的韻致。
歌吟 [ gē yín ]?
歌唱;吟詠。
韻語 [ yùn yǔ ]?
押韻的語言,指詩、詞和唱詞、歌訣等。
9. 歌韻的韻字
組詞:韻致 [ yùn zhì ]風(fēng)度韻味;情致。
歌韻 [ gē yùn ]歌曲的韻味。
風(fēng)韻 [ fēng yùn ]1.優(yōu)美的姿態(tài)(多用于女子)。 2.指詩文書畫的風(fēng)格、韻味。
海韻[ hǎi yùn ]大海的旋律。
押韻[ yā yùn ]詩詞歌賦中,某些句子的末一字用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調(diào)和諧優(yōu)美。
秋韻[ qiū yùn ]猶秋聲。